肝癌诊疗新进展
肝癌的新辅助治疗和综合治疗

肝癌的新辅助治疗和综合治疗肝癌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
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其中新辅助治疗和综合治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肝癌的新辅助治疗和综合治疗进行论述,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
一、新辅助治疗1. 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是指在肝癌手术前实施的治疗措施,主要目的是缩小肿瘤的范围、减少术后复发和提高切除率。
在术前新辅助治疗中,放疗和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放疗可通过减小肿瘤体积、杀灭癌细胞,从而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切除率。
而化疗则可以通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进一步控制和消灭肿瘤细胞,增加手术成功率。
2. 术中新辅助治疗术中新辅助治疗是指在肝癌手术过程中实施的治疗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切除肿瘤的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
在术中新辅助治疗中,常常会采用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的方法,以彻底切除患者的恶性肿瘤。
此外,还可以应用热疗、光动力疗法等新技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二、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在手术治疗之外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肝癌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互相协同,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1. 放疗和化疗的综合应用放疗和化疗是肝癌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二者可以综合应用以增加治疗效果。
放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区域,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生长和复制。
化疗则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杀灭癌细胞,从而控制和缩小肿瘤。
2.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应用靶向治疗是一种能够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变异基因或表面分子进行作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研究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灭作用。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以结合应用,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综合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耐受性和治疗反应等因素,制定最适合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
肝癌的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肝癌的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一、介绍肝癌的严峻形势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近84万人被肝癌夺去生命。
在中国,肝癌更是成为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预防和早期诊断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诊断对于治疗乃至最终预后的影响极大。
急需发展可靠且敏感的早期诊断方法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下文将对近年来肝癌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血清标志物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 AFP(α-胎球蛋白)AFP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肝癌筛查和监测的血清标志物。
然而,其低敏感性和特异性限制了其在早期肝癌筛查中的应用。
因此,寻找与AFP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效果的标志物成为研究热点。
2. DKK1(Dickkopf-1)最近研究发现,DKK1在肝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力。
DKK1是Wnt信号通路调控分子,在肿瘤生长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组合检测AFP和DKK1可以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 GPC3(glypican-3)GPC3是一种细胞膜附着型蛋白质,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高表达。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GPC3与AFP相结合可以改善对早期HCC的检测效果。
因此,血清GCP3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辅助肝癌早期诊断指标。
三、影像学技术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 超声技术超声技术是常用于初筛和监测肝癌的无创方法之一。
它具有安全、便宜、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然而,由于操作者技术水平差异以及对小型肝癌检出率较低,所以其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仍存在挑战。
2.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提供高空间分辨率和软组织对比度。
近年来,基于MRI的早期肝癌诊断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
例如,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已经显示出很大潜力。
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与应用

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与应用肝癌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度的肿瘤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肝癌的治疗一直以来都不是很有效,但是近年来,肝癌的靶向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篇文章将会介绍一些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和应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肝癌靶向治疗的概念肝癌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肝癌细胞内某些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相比于传统化疗,肝癌靶向治疗不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二、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癌靶向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治疗肝癌的方法之一。
和传统的化疗药物不同,免疫治疗药物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肝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将人工制备的基因剪切后再重新组合成可以切入肝癌细胞的细胞中,从而促进肝癌的死亡。
由于基因治疗具有针对性,因此其治疗效果得到广泛的认可。
3.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癌的药物,这种药物能够在肝癌细胞内对某些分子进行定向攻击,从而促进肝癌的死亡。
靶向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还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三、肝癌靶向治疗的应用肝癌靶向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手术、放射性核素等多种方式进行应用。
其中,药物类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
1.索拉非尼索拉非尼是一种新型的肝癌靶向治疗药物,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索拉非尼具有很强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能够有效地控制肝癌的发展和转移。
2.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针对肝癌的免疫治疗药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贝伐珠单抗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治疗肝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3.阿帕替尼阿帕替尼是一种针对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能够对肝癌细胞内的某些分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击,并且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肝癌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肝癌的介入治疗新进展肝癌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位居全球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前列。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肝癌介入治疗的新进展,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导管消融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一、肝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简称TACE)通过将抗肿瘤药物直接输送到肝癌部位,封堵肝癌部位供血的肝动脉,同时减少心脏和肾脏供血的副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肝癌的方法。
然而,传统的TACE治疗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药物在输送过程中容易被稀释,仅有一部分药物能够达到肝癌灶,且副作用较大。
近年来,新型的TACE技术逐渐应用于肝癌的治疗。
例如,利用介入导航系统的辅助下,能够更加精确地将药物输送到肝癌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此外,一些新型的缓释药物也被应用于TACE治疗中,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延长药物在肝癌灶内的驻留时间,提高治疗的效果。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TACE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经导管消融治疗经导管消融治疗(Percutaneous Ablation Therapy,简称PAT)是一种无创的肝癌治疗方法,通过经皮穿刺将导管引导至肝癌灶并进行热疗或冷冻疗法,直接破坏肿瘤细胞。
相比传统的手术切除,PAT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且可以针对较小的肝癌灶进行治疗。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导管消融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射频消融技术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消融技术,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热能,进行热疗杀灭肝癌组织。
除此之外,微波消融技术和冷冻消融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特定的生长信号途径来进行治疗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在肝癌的靶向治疗中,一些靶向药物被广泛应用。
肝癌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肝癌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肝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上升趋势。
尽管传统的化疗和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情,但其疗效并不理想,且患者的耐受性和复发率较高。
近年来,靶向药物疗法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对肝癌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慢性肝炎与肝癌的关系慢性肝炎是肝癌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约有80%的肝癌患者有慢性肝炎的病史。
慢性肝病炎能导致肝细胞的慢性炎性损伤和纤维化,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可能演变为肝癌。
因此,针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癌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干扰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蛋白合成等关键环节,靶向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毒感染,减少肝纤维化和癌变的风险。
此外,靶向药物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毒的防御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二、靶向治疗的原理与方法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肿瘤细胞内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靶向药物更具针对性,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副作用相对较少。
目前,肝癌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物以及抑制信号传导通路的药物等。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索拉非尼和阿帕替尼,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阻断血管生成信号通路或抑制血管生成相关的因子来发挥作用。
除了抗血管生成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物也是肝癌靶向治疗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索拉非尼、利妥昔单抗和埃克替尼等,它们能够选择性地靶向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此外,对于肝癌恶性转移和复发的预防,靶向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肝癌恶性转移常常是导致肝癌复发和转移的关键因素。
因此,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能力的药物,如埃克替尼和喷替尼等,已成为肝癌靶向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靶向药物研究的挑战与机遇尽管靶向药物疗法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肝癌诊疗新进展2024

肝癌诊疗新进展2024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
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以下简称靶免联合治疗)在肝癌中的突破性进展开创了肝癌治疗新时代。
当前,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已经贯穿于肝癌全线治疗,特别是近期在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等方面的探索取得诸多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患者预后。
尽管如此,无论是靶免联合治疗还是双免疫治疗,总体应答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精准选择有效人群仍未实现。
尤其是原发性耐药以及获得性耐药问题更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临床和科学问题,肿瘤基础理论的突破、治疗新靶点的鉴定、制药工业的创新研发、敏感耐药机制的解析等各方面齐头并进显得尤为关键。
笔者深入阐述肝癌临床和转化治疗研究创新进展,以期为学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耐药;预后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排第4位、死亡率排第2位的恶性肿瘤[1 1据估计,到2025年,我国新发患者病例数将达46万例/年,将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21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我国肝癌多数以HBV相关肝病为疾病背景,以肿瘤低分化、进展迅速、预后不良为特征[3 1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原发阳汗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中国指南)以来,在肝癌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基础上,其临床和转化治疗研究的创新进展,特别是系统治疗在联合治疗策略围手术期应用、敏感或耐药机制以及预后标志物的不断探索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实现精准治疗带来新希望[41笔者阐述肝癌临床和转化治疗研究创新进展,以期为学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肝癌新辅助治疗与转化治疗对千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中国肝癌临床分期(Chi naliver cancer staging, CNL C)为CNL C I a期、lb期和Ila期的肝癌,中国指南推荐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
而对千外科学不可切除的CNL C I a期、lb期、II a期和外科学可切除的CNL C Il b期、ma期肝癌,中国指南建议采用多模式、高强度治疗策略以达到转化治疗效果。
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肝癌是一种严重的癌症疾病,全球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肝癌。
肝癌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但由于肝癌的发展通常在初期难以发现,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步入中期或晚期,传统治疗方法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肝癌分子靶向治疗逐渐成为了肝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原理是利用肝癌细胞内某些特定分子的生物学作用来控制或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生命活动。
分子靶向治疗相比于传统疗法,具有创伤小、不易产生副作用、作用快速、有效率高等优点。
目前,肝癌分子靶向治疗主要以靶向蛋白和靶向信号通路为主。
这些靶向物质包括EGFR、VEGF、mTOR、VEGFR、PI3K、AKT 等,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例如,在增殖期的肝癌细胞中,靶向VEGF的药物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新生血管生成,从而阻止肝癌细胞的生长。
靶向ERBB2的药物则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缓解患者的痛苦。
随着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新药物被开发出来。
例如,索拉非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肝癌。
索拉非尼是一种抑制多种靶点的药物,可以同时抑制VEGF、PDGF等生长因子受体,从而减缓肝癌细胞的生长。
另外,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主要靶向ERBB2受体,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目前正在进行针对肝癌的二期临床试验。
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多靶向抗癌药物的研究。
目前已知的多靶向抗癌药物可同时靶向多个信号通路和蛋白,但其可能会产生更高的副作用。
因此,如何准确控制药物剂量,减少副作用成为研究重点。
其次是针对肿瘤细胞异质性的研究。
由于肝癌细胞的异质性,不同的患者甚至同一患者不同的病灶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如何精准筛选患者并进行个性化治疗,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癌症治疗的新进展与前沿技术

癌症治疗的新进展与前沿技术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癌症治疗的新进展与前沿技术不断涌现。
这些创新技术的出现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探讨癌症治疗的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
通过基因编辑,科学家们可以对细胞进行精准的“修补”和改善。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遗传病和基因缺陷,也可以用于癌症治疗。
基因编辑技术的运用为癌症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完全摧毁癌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细胞。
这种方法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
2. 免疫治疗技术免疫治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
它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目前,免疫治疗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种癌症治疗中。
免疫治疗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同时不会影响正常细胞。
此外,免疫治疗还具有长期效果和较小的副作用。
但是,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免疫治疗的费用较高,只有一部分患者能够负担得起。
3.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可以检测血液和尿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以判断是否患上癌症。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
这种技术的发展为癌症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进行非侵入性的检测,并且可以很早地发现癌症。
此外,肿瘤标志物检测还可以监测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然而,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果不一定准确;同时,测试过程也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
4. 原位癌症治疗技术原位癌症治疗技术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通过治疗局部病灶,达到治疗整体肿瘤的目的。
常见的原位癌症治疗技术包括电凝、激光、冷冻等。
原位癌症治疗技术的优点在于,治疗过程短暂,创伤小,选择性高,康复期短。
同时,这种方法能够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有效杀灭癌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FP阴性、小肝癌)
Clin Cancer Res
肝细胞癌血浆microRNA 诊断
miR-122, miR-192, miR-21, miR-223, miR-26a, miR-27a, miR-801
Early HCC
AFP(-) HCC
J Clin Oncol, 2011; 38(21): 2697
肝癌诊疗现状与展望
HCC的危险因素及进展
5-y: 12%-25%
5-y: 5%-15%
肝癌基因组中体细胞基因获得性改变的全基因组模式图
Tateishi R % Omata M.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9:69-70
HCC癌变过程中病理组织学改变
肝癌的诊断
血清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异质体 (AFP-L3) 脱-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
PIVKA Ⅱ)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glypican-3, GPC3) 高尔基蛋白73 (Gorgi protein 73, GP73) miRNA -199a/b-3p / -22 / -26a / -122
•TACE •放疗
•分子靶向
•系统化疗 等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 •肝移植
HCC手术切除与 TACE 的比较
( 可切除病例, 2000-2010 )
The HKLC prognostic classification scheme
Gastroenterology 2014; 146(7): 1691-1700
肝细胞癌分期及治疗模式
全身状况
HCC
PS 0~2
PS 3~4
肝功能
Child-Pugh A/B
Child-Pugh C
肝外转移
无
有
血管侵犯
无
有
肿瘤数目
1个
2~3个
≥4个
肿瘤大小
≤3cm
>3cm
分期
Ⅰ期
Ⅱa 期 Ⅱb 期 Ⅲa 期 Ⅲb 期 Ⅳa 期 Ⅳb 期
治疗选择
•手术切除 •消融≤5cm
•肝移植
•手术切除 •TACE / ±消融 •肝移植
•TACE •手术切除
/ +消融
•分子靶向 •系统化疗
•TACE •手术切除
•放疗
•分子靶向 •系统化疗
2016 BCLC HCC临床分期和治疗策略
Bruix J, Reig M, Sherman M,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4): 835-853.
ICC临床分期和治疗策略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4 60, 1268-1289DOI: (10.1016/j.jhep.2014.01.021) Copyright © 2014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Terms and Conditions
微小肝癌至大肝癌的生长类型
Cong WM, Wu MC. Hepatol Int 2013; 7: 805-812
HCC癌变过程中肝组织细胞学改变
Ramakrishna G, et al. Liver Cancer 2013;2:367-383
肝脏结节的主要病理特征—血供
Normal PV Normal HA Abnormal HA
进入其他 按病灶大 小诊断的
流程
穿刺活检或 DSA检查
AFP-
排除肝癌 明确诊断 不能明确
AFP+
影像学随访
典型 表现
无典型 表现
按病灶大小进 入随访或其他
诊断流程
AFP+影像学随访/2-3月
诊断HCC,进入治疗流程
(AFP+US)/6月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肝切除术 肝移植术 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 消融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中医药治疗 抗病毒治疗
Ductular reactions
Normal Inflammation Cirrhosis
Dysplasia
HCC in cirrhotic background
HCC in noncirrhotic
background
Ramakrishna G, et al. Liver Cancer 2013; 2: 367-383
Llovet & Bruix. J Hepatol, 2008; 48: S20-S37
Fold change (Log scale)
2
肝癌诊断分子模型
• 基因芯片筛选出5个肝癌候选诊断基因(GPC3、PEG10、
MDK、SERPINI1和QP-C )
• 建立肝癌诊断分子模型
•诊断准确率:非肝癌100%(正常肝和慢性肝病)、肝癌84%
Significant overlap
Classic
Arterial supply
Portal supply
RN low-DN high-DN EHCC wd-HCC md/pd-HCC
Loss of visualization of portal tracts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rterial vessels
肝细胞癌诊断流程
慢性肝病或/和肝硬化患者(AFP+US)
发现结节
无结节
<1cm
≥1cm
AFP+
AFP-
每3个月,复查US
பைடு நூலகம்
另一种动态增强检查
一种动态增强检查 (CT/MRI/US造影)
动态增强CT或MR平扫 +动态增强
保持 不变
病灶增大/ 声像改变
明确诊断
不能明确
无典型 表现
典型 表现
有结节
无结节
原发性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 (2012)
x103
782000
6
395000
Torre LA,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5; Ferlay T, et al. GLOBOCAN 2012
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比较(2011-2012)
中国肝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
Zuo TT et al. Chin J Cancer 2015; 34: 508-513
-122, 192, 21, 223, 26a, 27a, 801 / -221
肝细胞癌分子诊断
Pathologic marker:GPC3, HSP70, GS 3-Gene Signature: GPC3, LYVE1, Survivin 13-Gene Signature:TERT, TOP2A, PDGF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