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答案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考试参考答案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A.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C.行政机关的财务预算、决算报告D.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费用及使用情况答案:C.行政机关的财务预算、决算报告。
2、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途径?A.政府公报B.新闻媒体C.政府网站D.政务服务中心答案:B.新闻媒体。
3、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方式?A.年度报告制度B.定期考核制度C.社会评议制度D.公众旁听制度答案:D.公众旁听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A.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C.财政预决算报告D.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费用及使用情况答案:ABCD2.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权利的行为?A.拒绝向申请人提供政府信息的B.不予答复的C.不依法确认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真实性,也不予说明理由的D.向申请人收取额外费用答案:ABCD3.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采取哪些救济措施?A.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B.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C.向监察机关投诉D.向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
()答案:正确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政务公开与网络问政考核试卷

D.有助于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5.我国政务公开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
6.以下哪个部门负责政务公开工作?()
A.国家监察委员会
B.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C.各级政府办公厅(室)
D.公开结果的满意度
18.网络问政的发展趋势包括()
A.与政务公开更加融合
B.技术手段更加先进
C.参与范围更加广泛
D.影响力逐渐减弱
19.政务公开对政府管理创新的作用有()
A.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B.促进政府流程再造
C.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D.降低政府工作的复杂性
20.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政务公开和网络问政的实效性?()
6.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
7.政务公开、公民参与
8.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效果
9.信息安全和舆论引导
10.社会各界的支持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政务公开通过提供政府工作信息,增强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完善政务公开需加强内容全面性、提高公众参与度和反馈效率。
A.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B.降低的民主性
11.政务公开的意义在于()
A.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B.增强政府权威
C.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D.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
12.网络问政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A.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
政务公开下题库(更新版)

●"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权限的唯一原则。
标准答案: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
标准答案: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的全部信息应当在政府采购肩负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 标准答案:错误●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政府信息都可以公开。
标准答案:错误●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不一定够属于保密的范围。
标准答案:错误●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其他秘密或者机关、单位的内部事项也使用《保密法》。
标准答案:错误●纯属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人事、财务等相关信息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
标准答案:错误●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
标准答案:错误●地方主动公开的时限应该与条例规定相一致。
标准答案:错误●法律、法规对特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时限的一般规定。
标准答案:错误●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政府信息不需要公开。
标准答案:错误●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四级管理。
标准答案:错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从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标准答案:错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决定。
标准答案:错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无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
标准答案:错误●目前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还没有对个人隐私作出明确界定。
标准答案:正确●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行为都有举报权。
标准答案:正确●瑞典的《瑞典出版自由法》使用于立法、行政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
标准答案:正确●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中国的电子政务与政务公开

中国的电子政务与政务公开一、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务活动进行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处理,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政府服务质量和方便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型政府管理模式。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阶段:a.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以政府网站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起步阶段;b.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以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c.2010年代至今,以数据共享、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为特征的电子政务深化阶段。
2.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a.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断提高,政府透明度逐步增强;b.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公民满意度不断提高;c.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d.电子政务产业链逐渐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政务公开的概念与意义政务公开是指政府及其部门将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的一种行政管理行为。
政务公开的意义:1.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2.促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互动与沟通,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支持;3.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防止和减少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4.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中国政务公开的发展1.政务公开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
2.政务公开内容和范围逐步拓展:a.决策公开:重大决策预公开、决策结果公开;b.执行公开:政府工作计划的公开、政策执行情况的公开;c.管理公开: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管理信息的公开;d.服务公开: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办事指南等公开;e.结果公开:政府工作成效、重大项目成果等公开。
3.政务公开渠道和方式多样化:a.政府网站;b.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媒体平台;c.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d.新闻发布会、政策解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 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100分• 1.当不能确定某一政府信息可否公开时,信息发布部门应如何处理?()。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按照公开为主、保密例外的原则一律进行公开o B.为减小风险而一律不予公开o C.通过信息公告栏进行小范围的公开o D.报主管部门或同级保密部门进行确定• 2.负责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人民法院o B.人民检察院o C.政府办公厅和地方财政部门o D.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 3.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不包括()。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行政机关o B.国有企业o C.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o D.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 4.世界上第一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日本的《劳动基准法》o B.美国的《统一商法典》o C.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o D.瑞典的《出版自由法》• 5.关于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主动公开o B.领导的批示、请示、报告等信息主动公开o C.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主动公开o D.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主动公开•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定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采取的方式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列出需要公开信息的确定标准o B.列出需要公开的重点信息o C.列出不予公开的信息o D.同时包含A、B、C三种方式•7.下列政府信息中,应由乡镇政府主动公开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o B.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o C.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o D.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的日期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考试知识题库(选择题+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考试知识题库(选择题+答案)(55 题,单选33题,多选22 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国务院第165 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年5 月1 日起施行。
A.2006B.2007C.2008D.2009答案:C.2008关键词: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8 条2.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A.透明度B.效率C.认同度D.质量答案:A.透明度关键词: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 条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A.履行义务B.履行职责C.行政执法D.调查答案:B.履行职责关键词: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 条4.()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A.国务院法制机构B.国务院统计主管部门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监察部门答案:C.国务院办公厅 关键词: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 3 条5.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 度,并指定()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A.专人B.机关主要负责人C.法制机构答案:D.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关键词: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6.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是( )。
A. 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 B •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C •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D.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答案: A.B.C.D. 关键词: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 4 条7.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 )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知识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知识题库1、(单选题)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行政机关可以要求申请人说明理由。
行政机关认为申请理由不合理的,告知申请人()。
A.变更申请B.放弃申请C.重新申请D.不予处理正确答案:D2、(单选题)()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办公厅正确答案:D3、(单选题)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协调机制。
A.应当B.无需C.可以D.有条件的吗正确答案:A4、(单选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的()提出。
A.保密单位B.作出行政行为的机构C.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D.公布政府信息的机构正确答案:C5、(单选题)()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A.县级B.市级C.省级D.各级正确答案:D6、(单选题)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不明确的,行政机关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
A.3B.5C.7D.2 正确答案:C7、(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制作的政府信息,由()负责公开。
A.级别低的行政机关B.这两个行政机关共同C.级别高的行政机关D.牵头制作的行政机关正确答案:D8、(单选题)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及时公开。
A.15B.10C.30D.20 正确答案:D9、(单选题)()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A.市级B.各级C.省级D.县级正确答案:B10、(单选题)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会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应当怎么做?()A.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公开B.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C.口头征求第三方意见D.拒绝公开正确答案:B11、(多选题)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怎么样确定提供政府信息的具体形式?()A.根据申请人的要求B.根据行政机关的规定C.行政机关保存政府信息的实际情况D.遵循有利于行政机关工作的原则正确答案:AC12、(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
法治教育网行政执法人员远程教育培训考试答案

[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难点]1.十八大对法治政府的基本定位进一步凸显了法治在国家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A .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难点]2.加强行政执法保障,要改善执法条件,合理安排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
()A .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三项制度》解读]3.行政机关在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前,能够听取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申辩,符合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A .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三项制度》解读]4.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制度价值是通过追究责任方式达到对行政行为的过程监控。
()A .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行政执法责任制]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从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3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 .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行政执法责任制]6.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
()A .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7.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A.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8.行政执法部门可以聘用临时工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A.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行政执法典型案例]9.行政处罚内涵指享有行政处罚权的特定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尚未触犯刑律而又依法应当受到处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行为。
()A .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行政执法典型案例]10. 听证主持人一般由法制机构的工作人员担任。
()A . 正确B . 错误我的答案:二、单选题(每小题 2 分, 10 小题,共20 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难点]1.十八大报告指出,()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科学发展B.科技创新C.解放思想D.科教兴国我的答案:[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难点]2.依法行政的内涵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