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子麝香的合成

合集下载

合成麝香第二节

合成麝香第二节

合成麝香
谢谢!
合成麝香
三、硝基麝香化合物的合成
1 Friedel-Crafts缩合反应
(CH3)3Cl AlCl3
2 硝化反应
HNO3 H2SO4
合成麝香
四、硝基麝香的应用以及缺点
应用:与其他合成麝香一样,硝基麝香被广泛的应 用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例如化妆品、洗涤用品和肥 皂。
合成麝香
缺点和危害:
1、具有生物积蓄作用、遗传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 2、能够诱导一些酶的活性; 3、同时能够抑制生物体内一些酶的活性
如果将叔丁基 进一步增大, 如果换成叔丁 基、叔庚基等, 则香气消失
合成麝香
硝基的影响
如果这一硝基 被其他取代基 取代,如引入CN、-CHO、COCl等,仍具 有香气。但NH3、-OH、COOH等基团加 入后香气消失。
二硝基麝香中 有三个硝基, 如果将其中一 个硝基去掉, 则香气消失。
硝基存在位次 关系,且不一 定存在硝基才 能具有麝香香 气。
分子结构:
理化性质:淡黄色结晶,有强烈的麝香香气,不溶于水,微 溶于乙醇和丙二醇,溶于大多数油性香料。受光照易变色。 天然存在:尚未报道。
合成麝香
制备工艺:
+
HNO3 AlCl3 H2SO4
主要用途: 广泛用于日化香精中,主要用于低挡化妆品及香皂和室内清 香香精中。 安全管理: 不能食用,多个国家已禁用,国内正逐步禁止。
合成麝香
• 1985年,葵子麝香因可以引发光敏反应,不能应用 在接触皮肤中的香料中,1995年遭欧盟全面禁用; • 2008年挪威开始禁止添加二甲苯麝香与酮麝香 • 西藏麝香、伞花麝香,葵子麝香禁用在化妆品中, 酮麝香、二甲苯麝香、吐纳麝香等只能少量增加。

《精细化学品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细化学品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细化学品化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392175)一、名词解释1、表面活性剂2、浊点(表面活性剂)3、化妆品4、食品添加剂5、食品乳化剂6、食品增稠剂7、香料8、分散染料9、还原染料10、胶黏剂11、乳胶漆12、水性漆13、助留剂14、抗氧剂15、半数致死量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表面活性剂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乙醇C、月桂醇聚氧乙烯醚D、十二烷基硫酸钠2、下列表面活性剂为两性离子型的是()A、十二烷基硫酸钠B、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C、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月桂醇聚氧乙烯醚3、下列表面活性剂为阳离子型的是()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C、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十二醇聚氧乙烯醚4、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使用()。

A、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B、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D、烷基磺酸钠5、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可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使用()。

A、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6、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可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复配使用()。

A、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十二烷基硫酸钠D、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7、一双亲分子的结构为RSO3Na,一般情况下,当碳氢链R为()时,该分子可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

A、CH2(CH2)2CH3B、CH2(CH2)4CH3C、CH2(CH2)12CH3D、CH2(CH2)24CH38、下列工艺过程不属于造纸主要工艺过程的是()。

A、制浆B、抄纸C、涂布D、鞣制9、造纸过程中加入蒸煮助剂的主要作用是(A )A、加速脱木素B、增加香味C、引入颜色D、氧化分解纤维10、不属于皮革加工主要工序的是()A、鞣制B、调香C、加脂D、涂饰11、下列物质不属于加脂剂的是()。

A、蓖麻油硫酸酯盐B、酚醛类合成鞣剂C、菜油硫酸酯盐D、亚硫酸化鱼油12、下列食品添加剂起抗氧化作用的是()。

日用化学品用合成麝香

日用化学品用合成麝香

日用化学品用合成麝香周静【摘要】简要介绍了合成麝香的分类及其代表物质,综述了目前合成麝香的毒性研究成果,比较了我国和欧盟对于合成麝香在化妆品中添加量的法规限定,阐述了日化产品中合成麝香的主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方法,并对未来合成麝香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typical compounds of synthetic musk were briefed. The research work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toxicity of synthetic musk were reviewed. Regulations for the limitations of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musk in cosmetics executed in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were compared. The main pretreatment and instrument detection methods for synthetic musk applied in cosmetics were describ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were prospected.【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6(046)009【总页数】9页(P530-538)【关键词】合成麝香;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大环麝香;脂环麝香;毒性;检测【作者】周静【作者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保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5合成麝香问世之前,天然麝香的低产量和高成本一直是香精香料行业的心头之患。

1988年德国人Baur等[1]首次合成硝基麝香Musk Baur后,合成麝香因其怡人香味以及具有良好的提香和定香能力,逐渐成为天然麝香的廉价替代品,备受人们喜爱。

第七章 芳香烃参考习题

第七章 芳香烃参考习题

第七章 芳香烃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或名称:(1)(2)(3)CH(CH 3)2对-氯甲苯2,4,6,-三硝基甲苯(4)(5)H 3CCH 3OH(6)(7)H 3C对-氨基苯磺酸2.下列各化合物进行硝化时,硝基进入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来:C-OCH 3O O-C-CH 3O NH-C-CH 3CH 3CH 3OCH 3OHClClNH 2NO 2OCH 3OHCH 3NO 2OHNO 2CH 2COOH3.排列出下列化合物对于溴化的反应活性:CH3Cl NO 2OH(1)HNH 2NO 2COOHCOOHBrH(2)4.完成下列反应:(1)CH 3CH 2CH 2Cl浓HNO 3+H 2SO 4?KMnO 4(1)CH 3CH 2CH 2Cl浓HNO 3+H 2SO 4?KMnO 4+(3)AlCl3浓H 2SO 4HNO 3H 2SO 4(4)℃+AlCl 3H 2SO 4(5)CH 3CH(CH 3)2CH3?KMnO 4+(6)?+(7)OOAlCl 3OCH 3+AlCl3(8)COCuCl+NO 2+HNO 324(10)5.写出正丙苯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如果有的话):(1)H 2/Ni ,200℃,10MPa (2)KMnO 4溶液,加热 (3)HNO 3,H 2SO 4 (4)Cl 2,Fe(5)I 2,Fe (6)Br 2,加热或光照 (7)沸腾的NaOH 溶液 (8)CH 3Cl ,AlCl 3 (9)异丁烯,HF (10)叔丁醇,HF 6.写出1-苯丙烯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1)N 2,Ni ,室温 (2)H 2/Ni ,200℃,10 (3)Br 2(CCl 4溶液) (4)(3)的产物+KOH 醇溶液,△ (5)HBr ,FeBr 3 (6)HBr ,过氧化物 (7)KMnO 4溶液,△ (8)KMnO 4(冷,稀) (9)O 3,H 2O/Zn 粉 (10)Br 2,H 2O 7.解释下列实验结果:(1) 当苯用异丁烯和浓硫酸处理,只得到叔丁基苯。

合成麝香-T的工艺技术概述

合成麝香-T的工艺技术概述

合成麝香-T 的工艺技术概述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合成麝香-T 的方法,并对酯化聚合、解聚环化的工艺条件及解聚工艺的传热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合成方法 酯化聚合、解聚环化 传热问题麝香被誉为香料之王。

麝香香气纯正、浓郁、留香持久,是香料家族中的佼佼者。

目前,全世界合成麝香型香料每年产量已超过10000吨,其中属于高档的大环麝香为3000-4000吨,麝香-T 为大环类麝香的主要品种,现年产量为1000吨左右,在高级香水或高档化妆品的香精中麝香-T 只需添加1%的量,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可见,它是一种应用很广的香原料。

6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麝香-T ,主要生产厂家为日本高砂香料公司。

由于它是以十三烷二酸(tridecyclic diacid )为起始原料合成的,故高砂香料公司取其英文字头“T”字,将该麝香的商品名称定为麝香-T 。

此外,本产品的商品名称还有“MC -S”(日本曾田香料公司),以及“Astratone”(法国Roure Bettrand Du Pon)等等。

我国由于麝鹿大部分生长在昆仑山脉,而且以昆仑山出的麝香最为纯正,故命名为“昆仑麝香”。

一、麝香-T 的合成方法麝香-T 学名正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又称巴西基酸乙撑酯,英文商品名称Musk-T 。

结构式为:理化性质:无色至浅黄色粘稠液体,具有甜而强烈的麝香香气。

沸点332 ℃,闪点247℃,凝固点0-7 ℃,相对密度2020D 1.040-1.047,折射率25D n 1.469-1.473。

不溶于水,能以任何比例溶于醇和烃类有机溶剂中。

在光和空气下不变化,在酸碱下也很稳定。

麝香-T (DC 13)多采用十三烷二酸与乙二醇(EG )缩聚,再经高温解聚环化的方法制取1、 合成十三烷二酸十三烷二酸的制法一般都用化学法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a)十一烯酸法以十一烯酸为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经过缩合、水解、酸化、脱羧缩聚和解聚等反应而得。

葵子麝香合成工艺研究

葵子麝香合成工艺研究

葵子麝香合成工艺研究邓玉美(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02)摘要:以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经过烷基化、硝化和结晶三步合成葵子麝香,研究了烷基化和硝化反应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对比了新工艺和传统工艺产品指标。

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产品达到质量标准,而且具有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同时也解决了复杂精馏的问题。

关键词:葵子麝香;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相转移催化剂doi:10.3969/j.issn.1008-1267.2010.02.018中图分类号:TQ24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267(2010)02-0047-03Research on synthesis of Musk ambretteDENG Yu-mei( Tianjin bohai vocationa l techmologic college,Tianjin 300402)Abstract: In thi s process,with 3 -methy l -6 -tert -butyl -phenol as raw materials,under the phase transfer catalyst,after alkylat i on,nitration and crystal three-step,musk ambrette was s ynthes i zed.Stud i ed on alkylat i on and nitration reaction ti me,effect 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yield,compared to the new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craft products i ndica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derived products meet quality standards,but also has technolog i cal s i mple process and low cost of product i on character i s ti cs.Meanwh i le. We also deal with problem of complex reatification.Key words: musk ambrette;3-methyl-6-tert-butyl-phenol;pha se transfer cataly s t麝香香气纯正、浓郁、留香持久,素有香料之王的美誉。

化学合成鱼类诱食剂

化学合成鱼类诱食剂

化学合成鱼类诱食剂1.麝香二甲苯淡黄色结晶,有非常强烈的天然麝香气味。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二醇、甘油。

可适量与大米、小米密封于容器中熏制麝香米,使用时将麝香米5-20g粉碎后添加于lkg钓饵中。

对鲤、卿、草鱼等淡水鱼及部分海水鱼有诱食作用,但没有摄食促进作用。

凡麝香类鱼类诱食剂其性质均类似,适用于在自然水域垂钓。

2.酮麝香片状淡黄色结晶,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香味。

由间二甲苯化学合成制得,可制作麝香米。

3.葵子麝香片状淡黄色结晶,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香气,由间甲酚化学合成制得,可制作麝香米。

4.萨利麝香白色结晶,具有类似天然麝香、松香或木头的香气。

由叔丁苯与异戊二烯化学合成制得,可制作麝香米。

销售单位:香料商店。

5.佳乐麝香无色透明的黏稠液体,由六甲基茚满醇与甲醛化学合成制得。

具有天然麝香或木头的香气。

在水中扩散力强,制作出的麝香米留香持久。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香料商店。

6.粉檀麝香白色结晶,具有天然麝香和木头的香气。

为透明的黏稠液体,可制作麝香米,粉碎后添加于钓饵中。

7.昆仑麝香淡黄色黏稠液体,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香气,价格低廉,留香持久,扩散力强。

又名:麝香-T;十三烷二酸环己撑酯。

可制作麝香米。

8.麝香-105白色针状结晶,具有类似天然麝香、花的香气,扩散力强,留香持久。

可制作麝香米。

9.麝香-204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类似天然麝香气味。

可制作麝香米。

l0.麝香-M无色透明至微黄色油状液体,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气味。

可制作麝香米。

11.麝香-F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气味。

可制作麝香米。

12.麝香-L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气味。

可制作麝香米。

13.吐纳麝香透明或白色结晶,具有类似于天然麝香的香气。

可制作麝香米。

14.降龙涎香醚白色结晶,具有类似龙涎香的特殊香气,天然品产自于抹香鲸。

可制作龙涎米,其作用与麝香类相似。

15.麝香草酚白色晶体,具有苯酚和中草药的香味。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二氧化碳和油脂中。

葵子麝香生产中硝化工艺过程安全性探讨

葵子麝香生产中硝化工艺过程安全性探讨
第2 1 期
王金 宝 : 葵 子麝香生 产中硝化 工艺过程 安全 性探 讨
・8 9・
葵 子 麝 香 生产 中硝 化 工 艺 过 程 安 全 性 探 讨
王 金 宝
( 山东芳圣合成香 料有限公司 , 山东 潍坊 2 6 2 7 1 4 )
摘要 素 , 对原因进行 了分析 , 提 出了预防措施 。
葵子麝香生产 是 以间 甲酚为原 料 , 通 过叔 丁基 化 , 甲基
化制得 3一甲氧基 一 4一叔丁 基 甲苯 , 然后 经硝化 , 结 晶提纯
1 . 2 反应 原理及 化 学方 程 式
制得最终成品 。其 中硝化过程 因其工 艺的复 杂性和危 险性 ,
1 . 2. 1 硝化过程
+2 } 【 No.
Ab s t r a c t : I t i n t r o d u c e s r i s k f a c t o r s p r e s e n t o f mu s k a mb r e t t e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t h e n i t i r i f c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t h e
Wa n g J i n b a o ( S h a n d o n g F a n g s h e n g S y n t h e s i s o f S p i c e s C o . , L t d . , We i f a n g 2 6 2 7 1 4 , C h i n a )
意义 引。
3一甲氧基 一 4一 叔 丁基 甲苯 的混合 物 。反应结束后 , 经静 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2、反应条件
原料 : 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溶剂:乙酐 反应温度: -10—10 ℃ 反应压力: 常压 发烟硝酸 乙酐
反应时间: 1 h
投料比: 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乙酐:硝酸 = 1:4.2:2.2 加料方式: 并加法——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酐,然后同时分别 加入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溶于乙酐的混合液和发烟硝酸。
间异丙基甲苯
反应类型:烷基化反应——亲电取代
• 反应原理
δM δ+ H
H2C
CHCH3
+
CH3CHCH3
+
M-
CH3
CH3 -H+ + CH3CHCH3 + H CH(CH3)2
CH3
CH(CH3)2
M-
+
H+
δM
δ+ H
• 2—2 反应条件
原料: 甲苯 反应温度:220℃ 丙烯 β型分子筛(催化剂)
第三步:间甲酚的制备
• 3—1
CH3
(1) (2)
(罗艳飞)
CH3
CH(CH3)2
OH
间异丙基甲苯
间甲酚
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自由基反应
• 反应原理
(1)
CH3 CH3
+O2 CH(CH3)2
空气液相氧化
C(CH3)2 OOH
H 3C
CH3
H 3C
H 3C
CH3 C O2
引发
CH CH3 CH3
3-甲基-6-叔丁基苯酚
反应类型:烷基化——亲电取代反应
• 反应原理
H2C C CH3 CH3 + H
+
H3C C
CH3 CH3
OH (H3C)3C + CH3 H3C C CH3 CH3 H
OH
+ CH3
OH -H (H3C)3C
CH3
• 4—2 反应条件
原料:间甲酚 异丁烯 反应温度:80℃ 反应压力:常压 反应时间:3 h 投料比:间甲基苯酚:异丁烯 = 1.00 : 0.95 浓硫酸(98%)
• 6—3 副产物及分离
主要副产物:一硝化产物,氧化产物和三硝化产物 如:
O2N
CH3
O2N
CH3
OCH3 C(CH3)3
NO2
OCH3
分离方法:用石油醚萃取,用乙醇多次结晶。
工艺流程
结论
• 葵子麝香由庚烷为起始原料,通过芳构化、烷基化、氧化、 醚化、硝化等反应制得。 • 通过此次课程答辩,我们培养了查阅文献的能力,充分掌 握了有机合成中氧化、烃化和硝化章节内容,也培养了我 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认真细心的态度。
• 3—3 副产物及分离
• 副产物:邻、对甲基酚和丙酮
• 分离方法:根据沸点不同可以通过精馏分离甲基酚和 丙酮。再根据甲基酚异构体的熔点不同通过对甲基酚 进行温差分离提纯得到目的产物间甲酚。
第四步:3-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制备
(宋灵,宋妍)
• 4—1
OH (H3C)3C OH
CH3
CH3
间甲酚
反应压力:3MPa
液相空速:30 h-1
投料方式:将甲苯和丙烯混合通入反应釜。
投料比:甲苯:丙烯 = 8 : 1
• 2—3 副产物及分离
副产物:对异丙基甲苯 邻异丙基甲苯
异丙基甲苯异构体沸点在177℃左右,非常接近,没法
直接分离。所以将其混合物进行氧化酸解,制成混合甲酚,
主要是间位甲酚,利用间甲酚和对甲酚的熔点不同进一步 分离可以得到纯净的间甲酚,具体实验步骤将在下一步详 细讲述。
• 1—3 副产物及分离
副产物:甲基环己烷,乙基环戊烷,烯烃混合物,烷烃混合 物
CH3 CH3
C2H5
蒸馏 烯烃混合物
CH3
C2H5
被蒸发出去
严格控制温度 103℃—106℃
烯烃混合物
CH3
留在釜底 烷烃混合物 收集
第二步:间位异丙基甲苯的制备(卢珊)
• 2—1
CH3 CH3
CH(CH3)2
甲苯
甲苯
反应类型: 脱氢成环反应(脱氢芳构化)
• 反应原理
CH3
氢裂解成环
H -H+
CH3
CH3
脱氢
• 1—2 反应条件
原料: 庚烷 Pt/Al-HMS-5[HMS:六方介孔全硅分子筛]
反应温度:450—550℃ 反应压力:常压 加料方式:先加入催化剂,然后通入H2,最后加入正庚烷
反应时间:5.5 h
谢谢!
Cs2CO3(催化剂)
• 5—3 副产物及分离
副产物:甲醇 分离:用水作萃取剂把甲醇萃取出来,干燥,然后减压蒸馏 得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第六步:2,6-二硝基-3-甲氧基-4-叔 丁基甲苯的制备 (秦洁琼)
• 6—1
CH3 O2N CH3 NO2
OCH3 C(CH3)3 C(CH3)3
OCH3
转位
H 3C
O
分解
OH
+
CH3CCH3
+
H
• 3—2 反应条件
(1)空气液相氧化法 原料:间甲基异丙苯 反应温度:138—140 ℃ 空气 过氧化苯甲酰
反应时间:130—150min
反应压力:常压至1.0MPa
(2)间甲基异丙苯过氧化氢的酸性分解
反应温度:60—90 ℃ 反应压力:常压 将间甲基异丙苯过氧化氢连续的通过装有树脂催化 剂的反应器,得到间苯酚和丙酮的混合液。
葵子麝香的合成
主讲:秦洁琼
组长:刘瑞平 副组长:卢珊珊 其他成员:罗艳飞 王精精 王茜
宁江敏
宋灵灵
宋妍妍
• 背景 • 葵子麝香合成步骤与讨论 • 工艺流程
• 结论
背景
• 葵子麝香 • 化学名称:2,6一二硝基一3一甲氧基一4一叔丁基甲苯。 浅黄色结晶。
• 葵子麝香是最常用的人造硝基麝香之一,可用作修饰剂,
反应类型:酚的氧烷化——亲核取代反应
• 反应原理
Cs2CO3 + ArOH ArO + CsHCO3 + Cs+
OCH3 ArO + O OCH3 ArOCH3 + O
O OCH3
O ArOH + O OCH3 ArO + CO2 + CH3OH
• 5—2 反应条件
原料:碳酸二甲酯 3-甲基-6-叔丁基苯酚 溶剂:碳酸二甲酯 反应温度:80—120 ℃ 反应压力:常压 反应时间:2 h 投料方式:分批加料——先加入碳酸二甲酯,再加入 3-甲基-6-叔丁基苯酚及催化剂Cs2CO3。
CH3 C CH3 O O
H3C
CH3 CH CH3
H3C
CH3 C CH3
+
H3C
CH3 C CH3 O OH
(2)
H3C H3C
CH3 C CH3 O OH
H
CH3 C CH3 O OH2 -H2O
质子化
脱水
H3C
H3C
H3 C
CH3 C CH3 O O
CH3 C CH3
H2O
CH3 O C CH3 OH2
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2,6-二硝基-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反应类型:硝化——亲电取代反应
• 反应原理
在乙酐中的硝化反应比较复杂,目前认为最有可能 的硝化活泼质点是 NO2+ 和 CH3COONO2H+。
( C H 3C O ) 2O + HNO3 C H 3C O O +
C H 3C O O N O 2H +
加料方式:先加入间甲基苯酚,再加入98%的浓硫酸 并通入异丁烯。
• 4—3 副产物及分离
副产物:多烷基化产物、异丁烯的低聚物 分离:
第五步: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的 制备 (宁江敏,王茜)
• 5—1
CH3 CH3
OH C(CH3)3 C(CH3)3
OCH3
3-甲基-6-叔丁基苯酚
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又是很好的定香剂,用于化妆品工业,具有香味持久的 特点。
合成步骤与讨论
CH3 1 2 CH3 3 CH3
CH(CH3)2
OH
CH3 4 OH C(CH3)3 5
CH3 NO2 6 OCH3 C(CH3)3
CH3 NO2
OCH3 C(CH3)3
第一步:甲苯的制备
• 1—1
(刘瑞平,王精精)
CH3
庚烷
C H 3C O O H
+
N O 2+
CH3 H
CH3 O2N + OCH3 C(CH3)3
CH3
+
OCH3 C(CH3)3
NO2+
O2N
OCH3 C(CH3)3
CH3 O2N O2N
CH3 H NO2 OCH3 C(CH3)3 O2N
CH3 NO2
+
OCH3 C(CH3)3
NO2+
OCH3 C(CH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