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研究

合集下载

髋部骨折如何康复

髋部骨折如何康复

卫生与健康幸福生活指南122幸福生活指南髋部骨折如何康复邹 维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疼痛科 四川 成都 610031髋部骨折是一种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且髋部骨折也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疾病。

虽然目前在治疗髋部骨折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髋部骨折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会大大降低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那么髋部骨折该如何康复呢?1髋部骨折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1.1如果病人是移位性髋部骨折,会感觉髋部十分的疼痛,并且不能够正常的站立起来行走,发生髋部骨折一侧的腿部活动功能会受到限制,一动弹就会感觉非常的疼痛。

病人的脚尖通常会向外倒,骨折一侧的腿还可能会出现短缩的情况。

用手按压髋部前方,病人会感觉明显的疼痛感,用手叩击髋部或者足跟部位时,病人的疼痛感都会明显加重。

1.2如果病人是无移位髋部骨折或者嵌插性骨折,表现出的症状相对来说要轻微一些,患肢也不会出现畸形,仅仅会感觉腹股沟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大腿根疼痛。

通常情况下,无移位髋部骨折的病人通常还是可以走路的,但是髋关节活动的范围会有所减少。

被动活动髋关节时,周围的肌肉会出现防御性痉挛。

2髋部骨折保守性康复治疗需要做好哪些护理?2.1了解自己的病情髋部发生骨折的病人,一定要将自己的既往病史如实的告知医护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会为病人做常规身体检查,并且会将病人的疾病情况会治疗情况等详细的告知给病人,病人有任何的疑问和困惑都可以及时的和医护人员提出,医护人员会耐心的为病人解答,让病人对自身的病情更加的了解。

2.2合理的使用药物病人因为髋部骨折住院接受保守性治疗后,医护人员会告诉病人一定要科学的、合理的使用药物,不要随意的乱服用药物,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避免重复性服用药物和遗忘用药,以此确保保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

2.3预防褥疮病人家属一定要定时的帮助髋部骨折病人翻身,必要时在髋部隆起受压部位贴上保护贴,以此保证这一部位的血液顺畅循环。

老年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护理研究新进展

老年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护理研究新进展

老年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老年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要求提供较为全面的保障,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患者的护理需求,针对性地需要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功能性训练、体位护理、皮肤护理以及环境改善,总结针对患者开展的护理进展,为后续患者实施护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护理;研究进展髋部骨折由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或严重创伤等所致,临床以髋部疼痛、畸形、肿胀等为主要表现,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老年人由于骨密度下降,髋关节肌群退化,加之股骨颈结构脆弱,因而髋部骨折的发生率较高。

现阶段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能有效恢复正常髋关节,但术后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强化落实护理措施改善,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以及改善患者的关节运动功能。

一、心理护理为老年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心理康复训练,相关研究人员指出,很多时候针对患者主要开展的是生理性恢复康复训练,对于心理的关注程度比较欠缺[1]。

开展心理康复训练,需要准确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对于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也可以联合患者家属进行,提高对于患者家庭情感支持[2-3]。

二、疼痛缓解护理需要较为综合地运用缓解疼痛的方式,在为患者提供疼痛缓解方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等特征,选取适合的疼痛缓解方式[4]。

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为患者实施疼痛程度缓解方式的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包括放松训练法、视觉分散法、皮肤刺激法,均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在实施治疗过程中还能够提升机体的疼痛阈值,优化患者身体的舒适程度[5-6]。

三、功能性训练开展的相关功能性锻炼,术后患者清醒之后既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力收缩以及踝泵屈伸锻炼,后24小时可以指导开展直腿抬高训练[7]。

研究人员指出在术后48小时,要指导患者开展关节松动训练、肌筋膜手法、MET手法、肌力训练,早期训练的开展要循序渐进,主动、被动关节活动相结合,避免急于求成[8-9]。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尽管手术治疗在恢复功能和减轻疼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术后慢性疼痛问题仍然是困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重要挑战。

老年患者由于骨密度减低、生理功能下降等因素,术后康复期相对较长,慢性疼痛的出现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关键词: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慢性疼痛;护理老年髋部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中日益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特征在于高发生率、严重并发症以及长期的康复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在老年髋部骨折的管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1],然而,术后慢性疼痛问题的出现却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挑战。

1. 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显著地与人口老龄化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下降,髋部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尤其是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呈指数级增长。

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伴随着摔倒等事故,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独立性造成了严重影响。

2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2.1镇痛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慢性疼痛管理中,药物治疗作为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干预手段备受关注。

镇痛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多个类别,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阿片类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产生镇痛效果,但其使用需要谨慎,因为老年患者对这类药物可能出现更为明显的不良反应[2]。

2.2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估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评估需要综合考虑疼痛的强度、频率、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活动的恢复程度等多个方面。

可通过可视化模拟评分、问卷调查以及生物学指标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

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估也应该注重个体化,因为老年患者的生理状态、代谢能力、药物敏感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损伤,其中最常见的是髋部骨折。

当一名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时,将对患者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因此,护理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素质对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曾经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接触过许多髋部骨折患者,从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关于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以分享给其他同仁。

首先,对髋部骨折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出现许多不适,如疼痛、瘙痒、炎症和功能障碍等,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发现可能的问题,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

其次,护士需要在护理患者的同时,以及时有效的疼痛控制,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安心。

此外,护士还要加强患者的体位改变,给予及时的促进循环措施,以有效预防机体的发生瘀血或肌肉收缩,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此外,在护理患者过程中,护士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特定需求,慎重地给予非药物治疗,如酸甜苦辛、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

同时,还要使用福尔马林、膏药等止痛用药,做到有弹性地选择治疗,量体裁衣,以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恢复正常功能。

最后,在护理髋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护士要积极和陪伴患者,不断反馈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良好的心理服务,引导患者桥梁抑郁、安慰患者,使患者更好地应对病情。

总之,护理髋部骨折患者应该从恰当的角度和方法,采取切实可
行的护理措施,综合应用有效的护理组合,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只有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护理步骤和步骤,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才能够真正有效地保护髋部骨折患者的健康。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研究进展髋部骨折是临床多发的骨折之一,好发于高龄群体,尤其是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高龄群体尤为多发,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也导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与日俱增。

临床治疗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过后,容易引起关节僵硬、骨密度下降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影响较大。

因此,临床治疗本病,除了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还需积极地配合护理干预。

关键词:髋部骨折;护理;研究进展老年髋部骨折指的是: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发生的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是目前诱发高龄群体行动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渐加重,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髋部骨折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据研究预测2050年,全球约会有625万左右的髋部骨折患者,其中亚洲患者占据50%以上。

同时,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髋部骨折手术后恢复时间普遍较长,所以无法长期住院,需居家完成大部分康复锻炼,然而老年患者及家属对髋部骨折认知程度较低,康复护理专业水平较低,难以有效恢复到骨折前水平。

因此,临床上越发重视髋部骨折的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一、髋部骨折诱因(一)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诱发老年髋部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骨量下降,骨组织微结构受损,导致骨脆性增高,骨折风险明显提升,同时因老年群体活动少,髋部骨折受应力轻,因此即便是受到轻度外伤,也容易诱发骨折,由此可见,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也可视为老年骨质疏松的预警指标。

1.内分泌内分泌紊乱是诱发老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男性群体的雄激素水平和女性群体的雌激素水平自然下降,同时甲状旁腺素激素增多、降钙素水平下降等,均可导致骨矿含量下降,骨密度减少,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1.生理特点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各项器官功能日益下降,多由关节活动减少、视力障碍、步态不稳和平衡能力下降等情况,身体的协调机能下降,容易出现意外跌倒或摔伤。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家庭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家庭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4、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选用抗炎、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等, 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围手术期谵妄的发生。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髋部骨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香 港,作为亚洲的繁华都市,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由于髋部骨折的老年人通常伴 有多种慢性疾病,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对于他们的护理工作更具挑战性。本次 演示将探讨香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一些启示。
基本内容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基本内容
结论: 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 的疼痛程度、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 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连续护理模式可以作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 有效的护理方法之一。
基本内容
1、康复护理的前期准备:包括患者的病情评估、家庭环境的安全检查、康复 设备的准备等。这些准备工作是保证康复护理顺利进行的基础。
基本内容
2、康复护理师的选择:康复护理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同时,护理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 便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专业指导不足:部分患者家庭缺乏专业康复护理师的指导,导致 康复措施不当,影响康复效果。
4、重视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参与:在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的过程中,应充分 考虑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意见和需求,以提高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和效果。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研究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研究
tc niu idlg o yfn t n M eh d: o em yc u ta di a ay, 9 8一 J n a y 2 1 h l g i e a t n o r cu ep te t6 eh q e hn e sb d u ci . to Ch s o ry r nJ nu r 1 9 o a u r , 0 0t eod a ehpd p rme tb nefat r ain 0 e a lst a eo jc fsu y,co dn o wheh ri lme tdt eln x mpe o tk be to t d a c r ig t t e mpe ne h o g— e d rn rigitr e in me s r odvd n ot eitr e t n n u ignusn n ev nt a u et iieit h n e v ni o o
郭 丽梅
( 陕西 省 子长 县 中医 医院 子长 7 7 0 ) 1 3 0
摘要 : 目的 : 讨 持 续性 护 理 干预 对 老 年 髋部 骨 折 患者 术后 肢 体 功 能恢 复 的 影响 方法 : 择 我 院 1 9 探 选 9 8年 1月一 2 1 0 0年 1月老 年 髋部 骨折 患 者 6 作 为研 究对 象 , 据 是 否 实施 持 续 性 护理 干 预措 施 随机 分 为 干预 和 对 照 组各 3 o例 根 0例 , 照组 仅 实施 常规 护 理 , 察 组在 对 照 组 的 基础 上 实施 对 观 系列 的持 续 性 护理 干 预措 施 , 包括 心 理 护 理 、 发 症 的护 理 等方 面 。结 果 : 并 护理 干 预 组 的平 均 手术 时间 、 院 时问及 下床 活动 时 间均 短 于 对 照组 , 住 书 中记述 后 出血量 少 于对 照组 , 后 并发 症 的发 生率 低 于 对照 组 , 术 且进 行 功 能锻 炼 时 间短 于 对 照 组 , x 经 检 验 及 t 验 分 析 , 检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结论 : 通过 采 取 一 系列 精 心 的 、 致 的持 续 性 的护 理 干预 措 施后 , 细 明显 缩短 了手 术 时 间及 术 后 住 院 时 间、 降低 术 后 并发 症 发 生率 , 短 了功 能锻 炼 的 缩 时问 , 对老 年 髋部 骨折 患 者 的肢 体 功能 恢 复 具有 重 要 的作 用 。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患者的依从性会显著提升,促使其对骨折的治疗和康复等有正确的了解,使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提升。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健康教育;依从性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生骨质疏松之后当受到外力的影响和冲击患者非常容易出现骨折,髋部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发生髋部骨折后会对患者的活动能力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瘫痪[1]。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除了要及时展开治疗,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受到年龄、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对该病的治疗和康复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重点强调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并能够正确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依从性,促使其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提升[2]。

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并分析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9.39±6.97)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9.27±7.03)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具体:(1)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健康教育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3-11-04T16:52:04.280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陈丽琴[导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水平逐渐出现负平衡,即钙吸收的少,排泄多。

陈丽琴
道县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53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康复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

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结果显示,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后,患者在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康复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髋部骨折;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恢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水平逐渐出现负平衡,即钙吸收的少,排泄多。

这时骨骼中的矿物质和骨基质都会有明显减少,造成骨骼的密度和韧性下降,其结构发生松散性变化。

此外,加之老年人消化系统退化,吸收功能下降,造成钙的主动吸收减少,而逐渐形成骨质疏松,使骨头的结构变得脆弱,承受外力的能力差,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造成髋部骨折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可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而调查显示,许多老年患者由于在术后护理不当造成肢体残疾以及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

为此改善这种情况,我院选取了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64例,患者年龄在65-8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3.5岁。

此外,调查发现,在这些患者中,有93例为跌倒损伤,27例为撞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的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在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病人的恢复情况并作出比较分析。

1.3 护理措施
1.3.1 心理护理:由于许多老年患者对自身的情况不了解,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先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通过向其讲解治疗的方法,效果以及目的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疾病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导,告知病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减轻其紧张、恐惧等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要经常看望关心病人,对部分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解答,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以便使患者有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3.2 首先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患者出现关节畸形。

在护理过程中取仰卧位,为了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让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前壁伸直并外旋,而侧髋关节则需处于内收状态,膝关节处于伸展状态,脚踝要处于90度的状态[1],并且要使患者勾脚背,保证其脚背垂直于床面。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则可以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肢体锻炼。

a对于骨折肢体的锻炼,可由护理人员协助进行,防止关节肌肉出现萎缩,通常对大关节以及小关节依次进行,每天锻炼2次;b对患者在床上翻身进行锻炼,如使用健身球帮助患者恢复收治的协调性以及肌力等[2]。

1.3.3对患者由卧位→坐位→站立→行走进行指导,具体如下:a坐立训练:由于患者之前在长时间内卧床,因此在突然坐起时会有眩晕等症状出现。

因此,在坐立时,可由护理人员协助进行,对患者的坐立次数以及时间进行锻炼,直到患者可以独立坐起[3];b站立训练:首先可让患者在支撑物的帮助下站立,并次重复至最后徒手站立;由坐位自己起立时,起立时先俯身向前,然后挺直躯干;两下肢分开先健侧后患侧轮流支持体重,基本稳定后,即可转入步行训练;c行走训练:当患者患肌力达到IV级时,可使用步行辅助器对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站在患者的患侧,借助护理人员的内侧腿拖带患者患侧下肢向前行走,也可将绷带系于患者足部用健手将患肢前拉[4]。

1.4 效果评定标准:对患者治疗三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

如果各项症状、体征均消失,功能完全恢复并且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那么即为痊愈。

如果各项症状及体征都有所改善,功能有所恢复,并且X线片示骨折线愈合情况一般,那么即为有效。

而当出现各项症状及体征都没有得到改善,功能没有恢复而且X线片示骨折愈合不佳,那么治疗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合适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0.05就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结果显示,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后,患者在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
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 60 42 7 3 86.6
观察组 60 54 4 1 98.3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水平逐渐出现负平衡,即钙吸收的少,排泄多。

这时骨骼中的矿物质和骨基质都会有明显减少,造成骨骼的密度和韧性下降,骨头的结构变得脆弱,承受外力的能力差,这也是老年人容易造髋骨成骨折的原因。

实施康复护理能够加快病人的骨折愈合,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康复护理的病人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护理的实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能系统化地协助病人做好治疗,及时发现骨折后病人的肿胀、疼痛,帮助病人解决其生活需求。

实施康复护理后,可以及时督促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护理服务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病人,使病人得到了比以往更全面的护理,极大地减少和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和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康复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顾立强.股骨近端骨折的分类与功能评价[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6(5):558—563.
[2]陈謇,许燕杏,林巧如.康复训练程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30-31.
[3]葛向煜,王君俏,刘邦忠,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50—552.
[4]张德荣,张秀容,李莉.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西部医学,2010,22(2):363-3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