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护理

合集下载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如何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如何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如何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骨折是临床中尤为常见的一类病症,患者一旦发生骨折,其肢体活动能力就会随之下降,同时也会形成疼痛感,并引发并发症,这会对患者的身心状态形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病患来说。

由于患者所了解的疾病相关知识比较少,并且受到自身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接受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躁、烦闷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到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

如何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让其能够积极康复成为了当前临床护理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心理护理老年髋骨骨折患者通常会合并多类慢性基础疾病,患者长时期的服药,内心会尤为抵触接受护理治疗,并且其对疾病的焦躁以及恐惧情绪较为强烈。

对此,需要针对这类病患展开有效地心理护理。

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的接待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让其能够留下好的印象,给后续所开展的心理护理工作创造便利条件,确保其接受诊疗环境的舒适度,消除会引发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脾气暴躁等的客观因素影响。

帮助患者树立抵抗病魔的自信心,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准,注重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工作,纠正患者错误的思想观念,调动患者自我潜能,让其能够自觉配合接受治疗,不断推动疾病治疗的进程,同时防范各类并发症,让其切口能够较好的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图1二、生活护理老年髋骨骨折患者由于自身钙物质流失问题严重,所以其骨质的愈合速度会比较慢,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愈合,在医院进行复位固定或者手术拆线后,需要继续修养调整。

患者部分骨骼、关节等被固定,其会影响到病患正常生活状态,还有一些患者会卧床不起,需要依靠病患家属为其进行家庭护理,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骨骼愈合。

若患者不耐受手术治疗,其会采取保守治疗的办法,这部分患者身体康复的时间会比较长,并且生活护理在疾病护理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其会涵盖出院后功能锻炼、生活照顾等多项内容,家属应当积极照料病患,鼓励病患,让其能够遵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防止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等的情况,促进患者恢复。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营养评估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营养评 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 需求。
营养支持
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肠内营养 和肠外营养等,确保患者获得足 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 物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同时,注意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 、高脂肪的食物,以预防心血管 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02
加强培训与教育
03
实施质量监控
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围术期护理的认识和 技能水平。
对围术期护理质量进行定期监控 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 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关注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护理团队组建与培训
组建专业护理团队
包括骨科专科护士、手术室护士 、康复护士等,确保围术期护理 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培训护理团队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的 特点和难点进行培训,提高护理 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
围术期护理计划制定
01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 治疗,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并发症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伴有多种内科疾 病,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导致各种并发 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 等。
围术期护理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手术耐受性
通过围术期护理,可以改 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手 术耐受性。
高效。
提升患者满意度
03
通过规范的护理行为和优化的护理流程,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及护理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及护理
Supercapsular Percutanously Assisted Total Hip 经皮穿刺辅助,保留关节囊,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SuperPath入路半髋置换
SuperPath半髋置换手术方法
股骨颈 拉钩
臀中肌
大粗隆
臀小肌 关节囊
梨状肌
↓ 完整保留
关节囊
病例
女性,84岁,术前骨盆X线片示左股骨颈骨折(A);微创SuperPath入路左人 工股骨头置换术后2 d骨盆X线片(B);手术切口长约8 cm(C);术后2 d可辅 助下行负重活动(D);术后6个月随访患肢功能(E)
骨密度/骨质量 高OR低?
术前状况 如酗酒、激素使用史、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衰等
手术方案的选择
非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 Ⅰ型、Ⅱ型): 三枚空心螺钉内固定
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型、Ⅳ型): ① 预计寿命长者:全髋关节置换术 ② 预计寿命不长或年龄>75岁,且骨 质条件较好,未合并骨关节炎者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三、假体类型的选择
标准柄假体 短柄假体 长柄假体
在临床中逐步被接受并应用 主要用于髋关节翻修
髋关节置换术
三、假体类型的选择
短柄髋
保全了股骨颈、距,减少了 假体松动或下陷的机会和程度
为翻修提供了较好的骨质基础
重建了髋关节的生理性机制,使关节 和周围的肌肉达到很好的平衡
有效避免了股骨近端的应力遮挡
心血管系统评估 呼吸系统评估 肾脏功能评估 肝脏功能评估 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的评估 营养状况的评估 精神状态和伤前功能的评估 实验室检查评估
保守治疗
卧床 丁字鞋固定 专业护理团队支持

伴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护理

伴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护理

9k a a O 低于 5ka ̄ P ,PC , P  ̄ ,可 暂停 使用 呼吸 机 ,给予鼻 导管 给 氧
4 ~ 6 L/ i 口l m n

待 病 情平 稳 后 ,方 可 撤离 呼 吸 机 。撤 机后 引 导 患
5 参 考 文 献 [】 琳 , 红 . 机械 通气 治疗 老年 重度 左心 衰竭 l例 临厉 护 1薛 赵 无创 3 3 [ . 护理 杂志 , 0 , () l. j ] 1 J 齐鲁 ! 2 91 5: 5 0 5 l
期 护理 体会 报告 如下 。
动 。必 须及 时止 痛 ,改 善通 气状 态 ,不 停用 降压 药物 ,对 口服药 物无 效 的患 者 ,必要 时 采用 静脉 降压 药 物 ,如硝 酸甘 油微 泵 静脉 持 续使 用 ,或 硝普 钠 等 降 压措 施 。对 于糖 尿 病 患者 ,4 /快 速 次 d 血糖 监 测 ,留取 尿液 ,监 测 尿糖 与酮 体 ,保 持血 糖稳 定 ,控 制血
心率 、呼吸 频率 减 慢 ,S O 稳定 在 9%以上 ,血 氧分 压P O 高 于 p: 0 a2
急性 左心 衰竭 是是 心 内科常 见危 急重 症 ,无 创 正压 通气 是在 无气 管插 管下 保 留 自主呼 吸 的救 治 方法 ,其 疗效 很 大程 度上 取决
于护 理人 员 的观察 与 呼 吸机操 作 的熟练 程度 。增 强 护患 沟通 、密 切观 察病 情 、做好 心 电监 测 与血气 分 析 、合 理使 用 呼 吸机是 提 高 无创 通气 治疗 左心 衰竭 效果 的重 要环 节 。
吉林 医学 2 1年9 0 1 月第 3 卷第 2期 2 7
随 着 中 国人 口老 龄 化 进程 ,老 年 髋 部 骨折 的发 生 率 逐 年增,严 密监 测 血 压 的变 化 ,高血 压 患者 在 全麻 苏醒 期 间 ,可 因交感 神经 亢 进而 产生 高血 压 反应 ,须 应 注意 有无 缺氧 、蓄积 、膀 胱胀 满及 疼 痛等 情况 存在 。兼 有 高血

老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老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老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老人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围手术期护理在老人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需要注意的措施包括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疮、避免感染等。

合理的饮食要求和床位护理也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

在康复训练阶段,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围手术期护理的意义在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身体变化。

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重要性、目标、措施、饮食要求、床位护理、康复训练、意义、注意事项、目的1. 引言1.1 什么是老人髋部骨折老人髋部骨折是指老年人因各种原因造成股骨头或股骨颈等部位骨折。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肌力减弱以及平衡能力下降等原因,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常常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老人髋部骨折通常发生在65岁以上的年龄段,其中以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

骨折后,老年人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康复。

老人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对老人髋部骨折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和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减轻老年人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2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老人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受外力作用导致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是老人髋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及术中所接受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疾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注意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1. 感染: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预防感染的关键是手术后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护理。

2. 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时间的卧床和不动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

3. 肺部感染:老年患者常常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部感染的风险,手术后需要注意肺部的保护和防治感染。

4. 合并疼痛、肿胀和瘀血: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瘀血,需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5. 肠道功能障碍:手术后可能会影响肠道的功能,增加便秘和腹泻的风险,需要积极进行调理和治疗。

6. 骨折不愈合:在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和骨质疏松的情况下,骨折愈合会受到影响,需要加强骨折治疗和康复锻炼。

7. 坐骨神经损伤:髋部手术可能会损伤坐骨神经,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

8. 血压异常: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的异常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监测和调整处理。

9. 心血管事件:老年患者多伴随有心血管疾病,手术后需要加强心血管监测和预防,避免发生心血管事件。

10. 骨折复发和相关并发症:骨折复发和相关并发症是手术后需要特别关注和预防的问题。

需要加强康复锻炼和术后随
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术后应注意肠道通畅,避免发生梗阻。

以上提到的并发症处理,除了及时进行药物治疗,还要注意保持切口的清洁,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恢复锻炼。

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

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
动。
继续服用华法令治疗期间, 需要 2周进行 1 次 门诊 随访 以监测凝 血 功能 。再次 告 知有关 早 期 出血 的症状和体征, 以便 自我监测病情。告知不可多食 对华法令作用有影响的食物, 如卷心菜、 卜 菠菜、 萝 、 咖啡等, 多饮水可降低血黏度 , 增加血流速度。
参考 文献 :
[ ] 吴在 德 , 汉. 1 吴肇 外科 学 [ . 6版. 京 : 民卫 生 出版 M]第 北 人
社 , 0 :. 2 38 0
点及导管的护理: 动脉穿刺点给于加压包扎 1 股 2h 或沙袋压迫 8h 如咳嗽、 , 打喷嚏等腹压加大时, 应指 导患者以手掌按压局部保护伤 口。密切观察穿刺点 有无渗血、 皮下血肿。穿刺侧肢体取伸直位 , 以利于 血管穿刺点收缩 、 闭合 , 防止 出血, 避免导管 打折, 保 证药物顺利输入。每 日 更换穿刺点敷料 , 以防感染。 术后导管保 留至血 栓溶开可触及 患肢足背动脉搏 动。④溶栓中的护理 : 在动脉输液泵输 人尿激酶过 程中, 要准确配制尿激酶用量 , 观察 输液泵运转情
一 … … … 一 … … … … 一 … … 一 一 … …
作 简 : 鲜 一,, 伊 人主 护 ,事 床 老 人 其 剖 理 点, 器 功 退 性 , 者 介差 ( ) 河 川 ,管 师从 临 工 作 女南 会 年 因 解 生 特 各 官 能 行 变组
o 维普资讯 收稿 日期 0 6—1 2 20 1—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7 — 8 X 20 ) 1 07 - 2 1 2 68 (070 - 0 3 0 6
作者 单位: 洛阳市 第二中 医院闸 南洛阳41 3 70 0

髋 部 骨折 是 一 种常 见 于 老年 人 的损 伤 性 疾病 。

老年髋部骨折护理措施及方法

老年髋部骨折护理措施及方法

老年髋部骨折护理措施及方法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现象比较常见,因此老年人通常容易出现骨折现象,髋部骨折骨折的类型主要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盆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升高,患有髋部骨折这一疾病的老年人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多采用手术的方法,但由于部分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在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病痛、心理、锻炼等三方面的护理。

一、病痛护理老年人髋部骨折长期卧床休息会加重病情,由于缺乏足够的运动,会造成某些肢体和器官的机能下降,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疼痛的护理工作,具体要注意以下事项:1、给老人铺上气垫床。

因为气垫床对老年人预防褥疮至关重要;2、需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神智变化;3、需关注老年人排便的颜色;4、对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需要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5、建议对老人的双下肢多做按摩,或者进行压力波治疗促进老人双下肢的血液循环;如果病人感到疼痛难忍,护士可以给病人适当的镇痛药,但是要遵守医生的嘱咐,要严格控制镇痛药的用量,一旦出现突然的疼痛,要及时给病人口服缓释制剂。

二、心理护理老年人髋关节骨折,因疼痛产生焦虑、烦躁等症状。

护士要主动的引导病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对老年人进行心理辅导,使其饮食睡眠均佳,尽快康复,适当的给病人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是放一些娱乐的电视节目,可以缓解病人的烦躁,让病人的心情变得更好。

护士应向病人详细解释其原因、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使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教会病人和病人的家庭如何进行护理,让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做好自己的保健,在药物和护士的帮助下,很快就会痊愈。

三、功能锻炼因为长期卧床休息,缺乏足够的运动,会导致腿部等关节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肌肉萎缩。

因此,护士要在得到医生的许可后,协助病人进行合适的运动。

术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并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体育锻炼。

术后的几天,可以给病人做一些裸露关节的屈伸和肱四头肌的屈伸训练,但是要注意控制运动的次数,不要过于激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护理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38例患者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或好转出院。

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大,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各种老年患者易出现的异常心理特点,有针对地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标签:老年人;髋部骨折;护理有学者预测,不久的将来,全球50%的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

缺乏身体锻炼、低钙摄入量和跌倒已经被认为是亚洲人发生髋部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到2051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

人口老龄化的同时,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危险性逐渐增加。

临床上髋部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常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肌力减退、动作迟缓、稳定度差而跌倒所致。

骨折一旦发生,又因局部血运差,体质虚弱,骨折愈合相对缓慢。

而老年人伤前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各种并发症,即使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院外康复期较长,因此,做好老年人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8例,男性11例,女性27例,年龄60~89岁,均为摔伤致髋部骨折。

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或好转出院。

2 临床护理2.1 对患者身体状况的综合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有的患者身体较好,有的身体很差,有的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等老年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

2.2 疼痛的护理老年人往往对骨折及术后疼痛的耐受力下降,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疼痛的原因,并在进行搬运及康复训练时做到解释到位、动作到位、轻柔准确。

建议术后协助患者活动患肢10~20次,若有剧烈疼痛不能配合活动患肢的情况应警惕是否是由于术中安放内固定时将周围组织缠绕卷入所引起,若有此种情况应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如疼痛影响睡眠,就采取放松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给予心理疏导。

对于原因清楚的创伤性疼痛,采取预防性用药,而不是等到疼痛难以忍受时再用药。

2.3 心理护理老年人体质较差,髋部骨折后卧床时间长,心理负担重,对病情与治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悲观、焦虑、惧怕情绪。

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心理异常有多种。

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创伤、住院、手术等重大应激易出现恐惧及退行性心理,表现为行为异常、过度兴奋、多疑等症状。

对于这种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尊重患者,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

第二种情况是老年患者反应能力下降,往往对治疗和护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

如术后不敢活动,担心切口裂开、出血、关节脱位、疼痛及愈合不好,对治疗失去信心,对预后缺乏信心,易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和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后易诱发血管痉挛[1]。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用鼓励性语言对患者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其树立信心,自觉地进行练习。

第三种情况是老年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担心拖累家庭,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开导鼓励患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情绪,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使患者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

2.4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以及含钙丰富的饮食,同时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如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

如合并糖尿病应忌甜食,严格进行饮食管理,以利血糖的控制。

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3.1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护理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发病隐袭,进展快,症状多不典型。

又因为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抵抗力降低,加上骨折后行牵引或手术后需卧床,气道内分必物极易滞留,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因此,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咳嗽、咳痰的情况,加强肺部听诊,必要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全面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道感染情况。

根据护理评估为患者制定详细可行的增加肺活量的锻炼计划。

如病情允许给予半卧位;指导患者深呼吸的方法,吹气球3次/d,5~10下/次,以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另外还要加强口腔护理。

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

老年人口腔和牙齿疾病较多,因此保持口腔卫生,防治口腔和牙齿疾病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清洁口腔。

维持适宜的空气环境也很重要,老年人鼻黏膜萎缩,其纤毛脱落,导致鼻腔对空气的加温、湿化及净化功能减退,干冷及含尘粒的空气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下呼吸道炎症。

因而注意维持病室的温度和湿度,定期紫外线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防止尘土飞扬、减少空气中尘粒,避免扬尘。

对于张口呼吸者可使用2层或3层湿纱布盖于口鼻部以湿润空气,对于吸氧的患者应做好氧气的湿化,调节适宜的氧流量,避免氧气对鼻黏膜的长时间直接冲击等。

老年人呼吸道清痰液的能力减退,加之老年人神经系统老化,对外界刺激反应差,神经传导减慢,呼吸肌萎缩,造成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易形成痰栓阻塞小气道。

痰液阻塞与肺部感染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促进痰液的排除是预防和缓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鼓励自行咳痰,对低效咳痰者应2~3h给予翻身、叩背,刺激咳痰。

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痰液。

3.2 预防褥疮的护理牵引患者由于长期仰卧,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压过久,或因手术等创伤后身体衰弱不能自主活动,又加上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易产生褥疮。

应加强护理,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无渣屑,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会阴部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

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按时翻身,动作轻柔,使用翻身垫以减少骨突处的持续受压。

对皮肤受压处可进行热敷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老年男性患者并存前列腺肥大易引起尿潴留,进而使细菌繁殖生长;前列腺液减少,可降低尿道抗菌能力。

女性患者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尿道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阴道pH值相对升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又加上牵引患者卧床时间长,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必须加强泌尿道的护理。

对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更换尿袋1次/d,尿道口护理2次/d,1w更换尿管一次,必要时行膀胱冲洗。

应注意会阴部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稀释尿液,以达到生理性冲洗,促进细菌的排出。

3.4 便秘的预防及护理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饮食、排便与骨折愈合的关系,采取措施铺助患者排便,指导患者尽快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

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故应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芝麻、香蕉等。

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必要时适当使用缓泻剂及开塞露。

3.5 预防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

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已有血管内膜损伤,再加上手术及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呈高凝状态,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尤其是牵引卧床时间长的患者,除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外,要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做起、翻身,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促进静脉回流。

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窦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因此易发生静脉血栓。

早期积极活动,如主动肌肉收缩活动关节、被动肌肉按摩和关节伸屈以及翻身等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

医务人员应根据护理评估因人而异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并督促实施。

一般术后麻醉消失后即指导患者行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每2h进行20次,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每2h协助翻身1次,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术后1~2d主动行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肉等长收缩活动,40~50次/h;根据病情协助床上坐起,2~3次/d,每次不超过30min,同时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由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

另外要注重下肢血液回流的观察。

治疗静脉血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一般静脉血栓的高发期是术后1~4d,在此期间注意加强对患侧肢体肿胀程度、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感觉的观察,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注意对比观察,必要时测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进行对比,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3.6 预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故预防切口感染十分重要。

术后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换药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

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4结论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然而,髋部骨折常常是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性损伤,老年人的髋部手术亦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手术。

在高龄患者中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可达50%以上,不但给患者自身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护理负担。

通过对本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认为除按照骨科护理常规,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各种老年患者易出现的异常心理特点,有针对地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外,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刘艳丽,刘海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J].中医正骨,1999,11(8):60.[2]董霞,粱文,田俊英.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褥疮发生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8):46.[3]童马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3(12):637:1.[4]余秀芹,汤优良.牵引患者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国骨伤,1998,1(2):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