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学(四)介词连词

古代汉语-语法学(四)介词连词
古代汉语-语法学(四)介词连词

第四講語法學(四)

古漢語的詞類:

介詞、連詞

一、介詞

介詞介紹它所帶的成分給謂語,起中介功能。介詞和它的賓語作爲一個整體,對謂語起修飾或說明作用。

介詞都有賓語,雖然有時賓語可省略,但不等於無賓語。介詞不可獨立存在。介詞不能出現在謂語的位置上,這是介詞與動詞的主要區別。

介詞與連詞關係很近,有時界限並不很分明,有時將二者統稱爲“聯結詞”。大家在(动词)教室

大家在(介词)教室上课(动词)

介詞的功能

語義上看:引出與動作、狀態相關的時間、處所、人物、工具、方式、依據、原因等。

語法上看:

1.作狀語:

晉靈公不君(行为方式不像君主),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左傳·宣公二年》动词前

2.作補語: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动词后

3.作定語,這種情況很少見,不是常規用法:

及介時宾雨、沿江一帶、自此之後、方今之時

于、於、乎

●“于”是一個非常古老的介詞,在甲骨文中已很多見。它的語義功能非常豐

富。

1.引進與動作行爲有關的時間,在動詞前:

故春蒐(sou)、夏苗、秋獮、冬狩,皆于農隙以講事(讨论军事活动)也。《左傳·隱公五年》

(古人打猎更重要的目的是进行军事演习)

子于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

于今創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摇動天下。《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先秦時期,“于”結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於動詞後的,只有引進時間時

大多在動詞前,只有偶爾例外。

一般情况下,动词+于+宾语

2.地點,表示動作行爲的起點、發生的處所、終點,這是“于”最重要的、最常見的功能,多用於動詞後:

召莊公于鄭而立之。《左傳·桓公二年》起點

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論語·季氏》處所

盤庚遷于殷,民不適有居。《尚書·盤庚上》終點

●介詞的意義,與動詞和賓語都有關係:

邾子在門台,臨廷。閽看门人以瓶水沃廷。邾子望見之,怒。閽曰:“夷射姑旋小便焉。”命執之,弗得,滋怒。自投于牀,廢於鑪炭,爛,遂卒。《左傳·定公三年》從床上跳下

大子懼,自投于車下。《左傳·哀公二年》跳到車下

3.動作行爲的對象,多在動詞後:

群臣不盡力于魯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傳·昭公二十六》爲……

公將不利于孺子小孩子。《尚書·金縢》對……

先民有言,詢于芻蕘打柴、砍草,代指底层百姓。《詩經·大雅·板》向……

伯拜稽首,讓于夔、龍。《尚書·堯典》給……

夏,盟于艾,始平于休战齊也。《左傳·隱公六年》和……

“于”的具體意義,須在具體語境中具體分析。

4.動作行爲的受事者,皆在動詞後:

初,公孫無知虐于雍廩。《左傳·莊公八年》

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于王,王以警于夷。《左傳·莊公三十一年》

這種情況下,介詞的賓語實際就是謂語動詞的賓語,介詞除了對賓語的強調作用外,一般沒有具體意義。不過爲了表現這種強調作用,也可以翻譯作“對”。5.動作行爲施事者,表示被動,皆在動詞後:

予小子新命于三王。《尚書·金縢》

憂心悄悄,愠于羣小。《詩經·邶風·柏舟》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萬邦,聞于四國。《詩經·大雅·崧高》

引進施事者和受事者的用法沒有形式上的差別,只能通過上下文意義來判斷。

●“於”和“于”是古今字,上古時讀音並不相同(於,影母魚韻;于,云母

虞韻)。“於”在甲骨文、《周易》、《春秋》中都不見,在西周金文、《詩經》、《尚書》中的數量也遠少於“于”,在《左傳》中和“于”數量大致相當,戰國後期開始佔優勢,《論語》、《孟子》中多用“於”。

●“于”的用法,即引進時間、地點、對象、受事者、施事者等,“於”皆具

備。除此之外,“於”還有一些新興的意義和用法。這些後起的用法,就不能用“于”來表示。

●與“于”相同的功能:

於是,陳蔡方睦於衛。故宋公、陳侯、蔡侯、衛人伐鄭。《左传·隐公四年》時間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地點

趙氏求救於齊。《史記·趙世家》對象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孟子·梁惠王下》受事者

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史記·管晏列傳》施事者

●“于”不具備的功能:

1.原因:

余必使爾罷疲於奔命以死。《左傳·成公七年》

業精於勤,荒於戲。韓愈《進學解》

2.比較:

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下》

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孟

子·梁惠王上》

3.對於、關於:

不義而富且貴,於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并不是像引进对象一样被卷入这件事,这种用法更空虚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4.引入謂語形式:

此無它故焉,生於節用裕民也。《荀子·富國》

●介詞“乎”也流行於春秋戰國之際,它的功能與“於”很相似。

1.引進地點:

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孟子·公孫丑上》

2.引進對象

今君人者辟稱比方,則欲自並乎湯武。《荀子·彊國》

孔子曰:“魯今且郊郊祭,如致膰乎大夫如果把祭祀用下来的肉送给大夫,則吾猶可以止。”《史記·孔子世家》

3.表示比較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論語·先進》

故人莫貴乎生,莫樂乎安,所以養生安樂者莫大乎禮義。《荀子·彊國》

4.引進施事者:

萬嘗與莊公戰,獲乎莊公。《公羊傳·莊公十二年》

5.引進受事者:

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丑上》

但“乎”不用於引進時間、不表示“對於、關於”,且只出現在謂語之後。還有“惡乎”是一個固定結構,不能換成“惡於”。

本來是動詞,義爲“攜帶、帶領”,在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常見:

以小女田打猎于田。《甲骨文合集》20742

白懋父以殷八師征東夷。《白懋父簋》

●上述這種連動式結構中,後一動詞一般意義明確,是謂語中心,前一動詞“以”

的意義就會變虛,演變爲介詞,引進帶領、攜同的對象:

鄭人以王師、虢師伐衛南鄙。《左傳·隱公元年》

宮之奇以其族行。《左傳·僖公五年》

●“帶領”義又容易演變爲“使用”義,因此“以”可用於引進工具,義爲“用、

憑”:

(公子)醒,以戈逐子犯。《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百工爲方以矩,爲圓以規,直以繩,正以縣。《墨子·法儀》

●具體的工具,可演變爲抽象的方式、依據:

君以禮與信屬諸侯,而以奸終之,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七年》

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左傳·昭公六年》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讲道理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較虛、較複雜的依據,即爲原因: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

楚人以晏子短,爲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固定格式“以是、以此、以故、是以、此以”的“以”都是這個功能。

●“所以”在先秦漢語中是兩個詞,“所”是助詞,“以”是介詞。“以”引進

的也是工具、方式等:

所+动词=名词动词+的=名词

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德用来养德的东西也。《莊子·天地》

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慮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荀子·榮辱》

●“所以”放在句首時,與後來表因果的連詞“所以”很像。連詞“所以”是

從這種情況發展出來的,但先秦時期還不是連詞:

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左傳·隱公三年》

既不能強,又不能弱,所以斃也。《左傳·僖公七年》

●時間也是方式、依據的一種,因此“以”可引進動作行爲的時間:

賞以春夏,刑以秋冬。《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乙丑卒。《史記·孔子世家》

●介詞的賓語絕大多數都是在介詞後面的,但“以”的賓語常會出現在“以”

之前,有強調意味:

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

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論語·衛靈公》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

●本來是動詞,義爲“幫助”:

予欲宣力四方,女爲。《尚書·益稷》

我其爲王穆卜解读占卜。《尚書·金縢》

●它虛化爲介詞的原理與“以”相似,在連動結構中動詞性逐漸弱化。在它本

身動詞義的影響下,介詞“爲”最初的功能是引進動作行爲的受益對象,義爲“替……”:

鄭共叔之亂,公孫滑出奔衛,衛人爲之伐鄭。《左傳·隱公元年》

晉侯使士蔿爲二公子築蒲與屈。《左傳·僖公五年》

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

●可進一步引入寬泛的動作行爲的各種對象:

秦哀公爲之賦《無衣》。《左傳·定公四年》對……

太子怒,入爲对王泣曰:“爲我誅戮廷理。”《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向……

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爲老妾語陵,謹事漢王。”《史記·陳丞相世家》替……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四声,对外人道也。”陶潛《桃花源記》

为二声,被

●對象的泛化即爲目的和原因,義爲“因爲……爲了……”:

齊侯爲楚伐鄭之故,請會於諸侯。《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今王死,其名未改,其衆未敗,何爲還?《國語·鲁語下》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爲”還可以用來表示被動,讀爲平聲,和前面用法的去聲不同:

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爲戮乎?《左傳·成公二年》

城小而固,勝之不武,弗勝爲笑。《左傳·襄公十年》

魯爲齊弱久矣,子之伐之,將若之何?《左傳·哀公十四年》

●戰國末期出現“爲……所……”,共同作爲被動標記,這是秦漢之後最主要

的被動句句式:

楚遂削弱,爲秦所輕。《戰國策·秦策四》

●大部分介詞都是從動詞發展來的。判斷一個詞是動詞還是介詞,主要是看它

是否出現在謂語的位置上:

居上位而不驕,在动词下位而不憂。《周易·乾》

古者天子守在介词四夷。《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上以功勞與动词,則民戰;上以《詩》《書》與,則民學問。《商君書·君臣》所欲,與介词,为了之聚之;所惡,勿施。《孟子·離婁上》

今西伯昌,人臣也,修義而人向之。《韩非子·外儲說左下》

填填滿心氣,不得説向人。元稹《感夢》詩

二、連詞

●連詞是在詞、短語、分句、句、句群之間起連接作用,表示它們之間各種關

係(並列、順承、轉折、選擇、讓步、因果、假設等)的詞。

君子有酒,旨好且多。《詩經·小雅·魚麗》

夫以楚之強與大王之賢,天下莫能當也。《戰國策·楚策一》

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爲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爲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孟子·梁惠王上》

●連詞不獨立作句中成分,也沒有修飾作用,不屬於句子成分中的任何一個。

如果去掉,會影響語義,但不會影響句子的完整性。

人主不能不有遊觀、安燕之時,則表递进有疾病、物故去世之變焉。《荀子·君道》

富貴者驕人乎?且选择貧賤者驕人乎?《史記·魏世家》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史記·高祖本紀》

及、與

●“與”用於連接具有並列關係的詞、短語和小句: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周易·說卦》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論語·子罕》

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孟子·公孫丑上》

盡具其帑tang,财物與其器用財賄,親帥扞之,送致諸竟。《左傳·文公六年》●“及”與“與”用法大多相同: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烹葵及菽。《詩經·豳風·七月》

荀伯盡送其帑及其器用財賄于秦。《左傳·文公八年》

●“与”和“及”都是并列连词,在古汉语中也常兼任选择连词。一般与的用

处大于及的用处。

●但二者也有一些區別:

1.“與”可以表示選擇,“及”不能:

三十年春,晉人侵鄭,以觀其可攻與否。《左傳·僖公三十年》

古者國君諸侯之聞見善與不善也,皆驅馳以告天子。《墨子·尚同》

與与其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行人燭過之一言也。《韓非子·难二》

2.“與”可以連接動詞、形容詞,“及”只能連接名詞: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孫子兵法·謀攻》

3.“與”結構除了作主語、賓語外,語法功能更豐富:

A+并列连词+B 的形式最常见一起作主语或宾语

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莊子·天道》謂語

匠人亦操其矩直尺;规:圆规,將以量度天下之方與不方也。《墨子·天志中》偏正短語的中心語

先秦時候“與”和“及”大多功能相同,到了《史記》階段,開始出現分工,即介詞用“與”,連詞用“及”,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及、與”都是既可作連詞,也可作介詞,連詞和介詞的區別在於:

1.連詞前面不能有附加成分:

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珪。《尚書·金縢》

●介詞前面可以出現副詞、連詞、助動詞等多種成分:

諸君子皆與驩言,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孟子·離婁下》

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戰國策·秦策二》

2.並列連詞所連接的前後兩項爲並列關係,順序一般可以對換:

●虽然为表示尊敬,在一些人称上前后有固定顺序,但这是社会心理,与语义

无关

王使問禮於左師與子產。《左傳·昭公四年》

爲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史記·高祖本紀》

●介詞前後的成分不能對換: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孟子·梁惠王上》

後若有事,吾與为子圖之。《國語·吳語》

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三分天下王之?《史記·淮陰侯列傳》3.並列連詞及其所連接的前後兩項共同作句中的一個成分:

呂后,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史記·盧綰列傳》

●介詞前面是主語,介詞只能和它的賓語共同作一個成分,修飾謂語:

衛孫良夫率師动词及齊師戰动词于新築,衛師敗績。《春秋·成公二年》状语

秦王聞之懼,令辛戎告楚曰:“毋與齊東國,吾與子出兵矣。《戰國策·楚策四》

和“及、與”一樣,“以”既是常用的介詞,也是常用的連詞。它作爲連詞的功能有:

1.表示並列,甲骨文中就有這種用法,可以連接名詞和動詞短語:

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尚書·金縢》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重视声与色,不依靠刑罚暴力。《詩經·大雅·皇矣》

賓入大門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禮記·郊特牲》

2.表示順接(递进、因果……):

a.有時間先後的兩個動作:

敗秦師于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伯石再拜稽首,受策以出。《左傳·昭公三年》

b.動作行爲與目的: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

若善魯以待時,不亦可乎?《左傳·哀公十五年》

c.動作行爲與結果: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論語·公冶長》

故有道以御人,無道則制于人。《文子·上義》

d.方式、狀態與動作:

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師有功,國人喜以逆之。《左傳·成公二年》

●注意分辨連詞“以”與省略賓語的介詞“以”:

1.可以補出賓語的,是介詞: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君子美)遗之。《左傳·隱公元年》

公問之,子家以告。《左傳·宣公四年》

2.前面有副詞、連詞、助動詞等成分的,是介詞: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左傳·莊公十年》

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孟子·梁惠王上》

●連詞“以”是從介詞“以”發展來的,因此必然會有很多介詞/連詞兩可的

情況:

臣之罪重,敢有不從,以怒君心?《左傳·襄公三年》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爲政》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孟子·梁惠王上》

“而”的主要語法功能是作連詞,它的語義功能非常豐富:

1.表示並列,“而”大多用於連接形容詞、動詞短語或小句,但表並列時可以連接名詞短語: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論語·顏淵》

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是子也,熊羆之狀而虎狼之聲。《左傳·宣公四年》

●與“與”不同,“而”連接的成分大多是作謂語的,陳述事物的行爲或性質。

2. 表示順接:

a.有時間先後的兩個動作: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論語·学而》

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戰國策·楚策四》

b.動作行爲與目的、結果:

夫種麥而得麥,種稷而得稷,人不怪也。《吕氏春秋·用民》

虎求百獸而食之。《戰國策·楚策一》

c.方式、狀態與動作:

(張侯)左並轡,右援枹而鼓。《左傳·成公二年》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3.表示逆接(轉折關係):

《關雎》,樂而不淫过分,哀而不傷。《論語·八佾》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是順接還是逆接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而”是“輕轉”,即轉折的具體意義是上下文表示出來的,不是它本身具有的;而表示“重轉”的“但、然”等本身就有轉折之意,不能放在不表轉折的上下文中。

4.表示假設:

子産而死,誰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爲政》

君不若使人問之,而固賢者也,用之未晚也。《吕氏春秋·舉難》

●與逆接用法相通: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爲?《詩經·鄘風·相鼠》前一“而”爲逆接,後一“而”爲假設。

●“而”也有作介詞的用法,主要用於引進動作的性質、方式:

啓呱呱而泣。《尚書·益稷》

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論語·陽貨》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戛然而止、溘然而逝、源源而來、悻悻而歸

●這種用法,是從連詞的用法來的,也有學者仍然把這種用法視作連詞。

常用连词和介词

常用连词和介词 常用连词 as 1.一边.一边2.当...时3.因为as soon as 一…就… as(so) long as 只要 as(so) far as 据…所知as...as 像...一样 as-- 尽管 accordingly 因此所以although, though 虽然尽管After 在...之后 A as well as B 不但A而且B before 在...之前 besides 而且 because 因为,放在主句后。both A and B 既是A又是B but 但是,而是,的确…但consequently 因此所以either A or B 不是A是B even if 即使 even though 即使 else 否则 for fear that 以防万一

furthermore 而且 however 然而 hence 因此所以 however 不论 if 如果是否 in addition 而且 in order that 为了 in case 以防假使,如果 in that 因为既然 lest 以防万一 moreover 而且 not...until--直到...才 no sooner--than-- 一…就… not so(as)...as 不像... now that 既然 no matter(what, when, where, how) 无论(什么.何时,何地……) nor 也不 neither A nor B 既不是A也不是B not only A but also B 不但A而且B nevertheless 然而 once 一旦; 一度

介词和连词专项复习学案

常见介词及用法 (一)表示时间的介词 1.英语里最常见的时间介词有:at, in, on, before, after和from。 2.at , in和on这三个词都表示时间。 ?at主要指具体的钟点:at half past eight 在八点半 ?in一般指某一段时间:in January 在一月份 ?on指具体在某一天:on Monday 在星期一 3.before和after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 ?before表示“在……之前”。 You should wash your hands before eating. 吃饭前你应该洗手。 ?after表示“在……之后”。 They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dinner. 他们放学后经常打篮球。 4.from作时间介词含有“从……开始”的意思,常和to连用,组成“from…to…” 的结构,表示“从……到……”的意思。 We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我们从周一到周五上学。 (二)表示方位的介词,也就是表示位置和地点的介词。 1.小学阶段常见的方位介词有:on, in, at, under, over, above, below, about, around, between等。 2.on, over和above 这三个词都有“在……上面”的意思,但它们所表示的方位还是有些不同。 ?on表示两个物体的表面相互接触。如: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桌上有一本书。 The boy is sleeping on the desk. 那个孩子睡在地上。 ?over表示“在……的正上方”,两个物体表面没有接触。如: There is a light bulb over my head. 在我头顶上有一个灯泡。 ?above表示两个物体中一个在另一个的上方,如: The plane is flying above the clouds. 飞机上云层上飞行。 There are four lights above our head. 在我们头上有四盏灯。 3.under和below都有“在……的下面”的意思,但它们有区别: ?under表示“在……的正下方”,其反义词是over。 There is a ball under the chair. 椅子下面有一个球。 They are sitting under a big tree. 他们正坐在一棵大树下面。 ?below表示“在……”的下面,不强调是否在正下方。 Their house is below mine. 他们家的房子在我家的下面。 4.in表示位置“在……里面”,也可以用来表示在一个很大的空间内。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in the room. 孩子们正在房间里玩。 All my books are in my bag. 我所有的书都在我的书包里。 5.at表示“在……旁边”。 The teacher is standing at the desk. 老师正在桌边。 I will wait for you at the station. 我会在车站等你。

文言虚词“以”、“与”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文言虚词“以”、“与”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高考文言文选择题中的虚词题,即“意义和用法”异同题,学生比较容易出问题,尤其是特定语境下的“以”“与”,作介词还是连词,是学习中的难点。 首先,“以”这里讨论意义为“因为”的“以”。。 看下面句中的词语: 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根据句意,三句中的“以”都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均可译为“因为” “由于”,即两词“意义”相同。但,“一璧之故”中心词“故”,是名词性短语,所以从句法上来说,“以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共同修饰句中动词“逆”,这里的“以”用作介词。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则是主谓结构,“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介词后只能带名词或代词,不能带主谓短语,而且“晋侯秦伯围郑”已经构成单句形式,所以这里只能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相当于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两句话中的“以”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怒”是动词,前面是不用介词的,所以这里的“以”也是连词。 总之,区分表原因的“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关键看它后面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还是其他短语或分句。 再看几个句子: 4、不赂者以赂者丧。 5、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以上几句中“赂者”“一璧之故”“物”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是”“己”都是代词,与“以”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分别修饰 “丧”“欺”“喜”“记”“悲”,这几处的“以”均用作介词;“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公子贤,(公子)多客”,都是主谓短语,均构成分句,所以这两句中的“以”用作连词。 其次,“与”,这里讨论意义为“和、同”的“与”。 看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4、与其妾讪其良人。 根据句意,几个“与”都翻译成“和”“同”,但用法却不同。“彼与彼”紧相连接,不能拆分,代词并列,可以互换位置,在句中共同作主语,这里的“与”用作连词。“吾与之”却不能前后互换,因为从上下文看,是说“吾”要采取的做法,而不是大家;且前后可以拆分,在“与之”前加“必”,成为“吾必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所以句中“与之”构成介宾短语,作“知”的谓语,“与”用

介词和连词的用法及专项练习

介词和连词的用法 (一)表示时间的介词 1.英语里最常见的时间介词有:at, in, on, before, after和from。 2.at , in和on这三个词都表示时间。 ?at主要指具体的钟点:at half past eight 在八点半 ?in一般指某一段时间:in January 在一月份 ?on指具体在某一天:on Monday 在星期一 3.before和after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 ?before表示“在……之前”。 You should wash your hands before eating. 吃饭前你应该洗手。 ?after表示“在……之后”。 They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dinner. 他们放学后经常打篮球。 4.from作时间介词含有“从……开始”的意思,常和to连用,组成“from…to…”的结构, 表示“从……到……”的意思。 We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我们从周一到周五上学。 (二)表示方位的介词,也就是表示位置和地点的介词。 1.小学阶段常见的方位介词有:on, in, at, under, over, above, below, about, around, between等。 2.on, over和above 这三个词都有“在……上面”的意思,但它们所表示的方位还是有些不同。 ?on表示两个物体的表面相互接触。如: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桌上有一本书。 The boy is sleeping on the desk. 那个孩子睡在地上。 ?over表示“在……的正上方”,两个物体表面没有接触。如: There is a light bulb over my head. 在我头顶上有一个灯泡。 ?above表示两个物体中一个在另一个的上方,如: The plane is flying above the clouds. 飞机上云层上飞行。 There are four lights above our head. 在我们头上有四盏灯。 3.under和below都有“在……的下面”的意思,但它们有区别:

介词与连词讲解与练习(答案)

介词 常用介词: in 2012,in October, in spring, 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in the evening 2、有了表示日期的词以后,就要改用on (on总是与日子有关,具体到某一天,人命关on天) on the 1st of October, On the 20th of October,on Monday,on Monday morning 3、在午间,在夜间,在开始,在末尾时要用at at noon,at night,at the beginning,at the end,at the weekend,at Christmas(on Christmas Day,on Christmas Eve) 4、at + 时刻表示钟点。At 9 o’clock 5、注意in time及时和 on time 准时的区别 …to…表示一段时间,从何时到何时。 二、表示地理位置的in, on, to in+方位词,表示在某范围内。如中国在亚洲的东部。 on+方位词,表示与其接界。如Shandong lies on the north of Jiangsu。山东位于江苏之北。 to+方位词,指在某环境范围之外。如Taiwan lies to the east of Fujian。台湾在福建之东。 三、表示地点的at,in,on 1、at 常指小地方,及具体的地点连用。at the gate在门口,at the table在桌旁,at Dalian Statium在大连体育馆 in 一般指大地方,及泛指的地点连用。in Beijing在北京in the sky在天空in American、in a university 四、表示空间:on 和beneath,above和below,over和under的区别 above在…(偏)上方,表示两者不接触,与below(在…下面)相对。 on在…上,表示两者接触,与beneath(在…下)相对。 over 在…正上方,表示两者垂直,但是不接触,也可指“笼罩、覆盖在上面”与under(在…正下方)相对。 五、.behind表示“在……的后面”,其反义词组“in front of”表示“在……的前面”,注意与in the front of 的区别。 We must keep our hands behind our backs.我们必须一直把手放在背后。 I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when a friend stood in front of me.当一个朋友站在我面前时,我正沿着街道散步。 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教室的前面是黑板.

古代汉语 介词、连词 用法总结

介词、连词 一、介词 1、于(於、乎) ——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为之而寒於水。(《荀子·劝学》)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即表示被动。 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 2、以 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材料与依据。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 引入行为动作的时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3、为 (1)引入行为动作的对象。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苦为河伯娶妇。(《史记·西门豹治邺》) 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史记·西门豹治邺》) (2)引入行为动作的目的 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二、连词 1、与 作连词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 作介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夸父逐日》)

英语介词和连接词

英语词类分十种: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冠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 介词(prep.):表示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如in, on, from, above, behind. 连词(conj.):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如and, but, before . 7、介词: 7.1、介词的主要用法: 介词是一种虚词,不能独立使用。介词之后一般有名词或代词(宾格)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即构成介词短语。有些介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短语介词,如: out of(从…中出来), because of(因为), away from(距离…), on top of(在…顶上), ever since(自从…), next to(在…隔壁), according to(根据…), in front of(在…前方)等。 7.2、介词的分类表:(见下表) 地点(位臵、范围)介词:above在…前, about在…附近, across在…对面, after在…后面, against倚着..., along在…近旁, among在…中间, around在…周围, round在….周围, at在…处, before在...前, behind在...后, below低于..., beside在...旁边, between在...之间, by在...旁, down在...下面, from来自..., in在...里面, inside在...里面, near靠近..., of在...之中, on在...上面, out of在...之外, outside在....外面, over在....上方, under在...下方, up在...上面, on top of在...顶部, in front of在...前, close to靠近..., in the middle of在...的中间, at the end of在...的末端,等等。 方向(目标趋向)介词:across横越..., against对抗..., along沿着..., around绕着..., round环绕..., at朝着..., behind向…后面, etween…and…从…到...,by路过/通过..., down向…下, for向..., from从/离..., in进入..., into进入..., inside到...里面, near 接近..., off脱离/除..., on向...上, out of向...外, outside向....外, over跨过..., past经过/超过..., through穿过..., to向/朝..., towards 朝着..., on to到...上面, onto到...上面, up向...上, away from远离... 时间介词:about大约..., after在…以后, at在… (时刻), before在…以前, by到…为止, during在…期间, for有…(之久), from从…(时)起, in在(上/下午);在(多久)以后, on在(某日), past过了…(时), since自从…(至今), through 贯穿…(期间), till直到…时, until直到…时, to到(下一时刻), ever since从那时起至今,at the beginning of在...开始时,at the end of在...末, in the middle of在...当中,at the time of在...时 方式介词:as作为/当作..., by用/由/乘坐/被..., in用…(语言), like与…一样, on骑(车)/徒(步),通过(收音机/电视机), over通过(收音机), through通过..., with用(材料),用(手/脚/耳/眼), without没有… 涉及介词: about关于..., except除了…, besides除了…还... for对于/就…而言, in在…(方面), of…的,有关..., on关于/有关..., to对…而言, towards针对..., with就…而言 目的介词: for为了..., from防止…, to为了… 原因介词: for因为..., with由于…, because of因为... 比较介词: as与…一样,like象…一样,than比...,to与…相比, unlike与…不同 伴随/状态介词: against和…一起(比赛),at在(上班/休息/上学/家,etc.),in穿着…(衣服/颜色),into变成...,on在(值日), with与…一起,有/带着/长着..., without没有/无/不与…一起 7.3、介词短语的句法作用: 介词短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或副词,可用作状语、定语和表语。如: The man came .(状)(那个人走下楼来) The woman is from the countryside.(定)(头上戴花的妇女来自乡下) The teacher is now with the pupils.(表)(老师现在和学生在一起) 7.4、介词短语在句子中的位臵: 介词短语做状语时,如果表示时间/地点,可以放在句首或句尾,如果表示方向/方式/伴随/涉及/原因/目的/比较,一般放在句尾;介词短语作表语时放在连系动词之后;介词短语作定语时,只能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如: He wanted to find a good job in Shanghai the next year.(状语)(他想来年在上海找份好工作) They searched the room for the thief.(他们在房间里搜索小偷) The letters are for you.(表语)(信是给你的) Have you seen a cat with a black head and four white legs?(定语)(你看见一只黑头白腿的猫了吗?) 7.5、重要注释: ⑴this / that / these / those / last / next / a / every / each等词构成的时间短语,前面不用任何介词。如: Every year travellers from abroad come to visit Pingyao.(每年都有国外的游客来游览平窑镇)

古代汉语介词连词

介词?连词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汉语介词主要特点是什么? 2.古代汉语介词和现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介词和介词宾语,如介词宾语省略也请说明: 1.汝将何以视天地。(段太尉逸事状) 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3.可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4.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6.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7.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柳子厚墓志铭) 三、说明下列各词的词性和在句中的作用: (1)于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3.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答李翊书) 4.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 (2)诸 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滕文公下) (3)以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5.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齐桓晋文之事) 6.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逸事状) 7.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齐桓公伐楚) 8.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9.斧今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10.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子厚墓志铭) 1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12.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自知) 13.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4)为 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2.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指南录后序) 3.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答李翊书)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 5.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答李翊书) 6.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劝学) 7.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

介词和连词

介词和连词 介词是用来表明词与词?句与句之间关系的词。介词是虚词,不能重读,不能单独做成分,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它词?短语或从句做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做定语?状语?表语?补足语。 知识点一:.介词的分类 1.形式上的分类 类别特点例词 简单介词由一个词构成at ,about, above , across, after, against, along, among, around, before, behind, below, between 合成介词由两个合在一起构成without,within,nearby,inside,throughout, into, onto,outside 短语介词由几个介词或一个介词和 其它词构成 regardless of, because of, thanks to, owing to, as a result/consequence of, rather than, apart from, except for, but for, in place of, in front of, at the top/bottom of, on behalf of, in case of 分词介词部分动词的-ing用作介词considering, regarding, depending on, concerning, including, 2.意义上的分类 类别例词 时间介词at, in, on, since, for, during, until, till, by, before, after, between, from...to, throughout 地点介词at, in , on, around, above, below , over, in front of, behind, inside, outside, beside, next to, close to, near, by, across, opposite, through, within, onto, into, off , towards, to, from... to, among, against(倚靠) 原因介词because of, for, at, with, from 比较介词as, like, over(超过), to(与...相比) 条件介词but for(要不是),considering(考虑到),in case of 让步介词despite, in spite of, regardless of 其它介词for(支持),against(反对),without/with(没/有),besides, except/ but/other than(除了),instead of, 知识点二:常用介词的用法 1.at 1). 在某处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at the concert at home arrive at the station 2). 处于…状态at war at lunch at work at table at a disadvantage at sb/sth’s best/worst 3). 在...时刻/钟点/时期/岁at that moment at noon at dawn at dusk at night at sunrise at daybreak at the weekend at the age of at Christmas at 2 o’clock 4).以...速度/价格/代价at a speed of 80 kph at full/high speed at a high/low price

中考英语专题复习介词和连词考点归纳教案

介词和连词考点归纳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课前给学生几组词语,让学生对所给词语进行连词成句,以此来导入今天学习的介词和连词的考点。以此形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很自然的在听取学生讨论结果中我们进入了本课内容。如此学生画龙,教师点睛,共同协作,便顺利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复习预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点,(以提问、回顾的形式进行),针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讲评、订正、答疑。结合上节课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明确课前预习的任务和目标,在预习的过程中:一是摘抄新旧短语和表达法。旧的短语和表达法一段时间不用,很快就会生疏,每一次复现都是一次有效的复习;二是摘抄典型句型,这样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三要注意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记录下来,以便听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四是预习笔记可以同课堂笔记合一,使课堂笔记成为预习笔记的补充和延伸。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介词的分类与语法功能 1.【考查点】:介词是虚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与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等)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一个成分。 介词分为: 简单介词,如at、in、f or等;合成介词,如within、inside、onto、througout等; 短语介词,如according to、out of、because of、by means of、in spite of、instead of等。 双重介词,如from behind / above / under、until after等。 分词介词,如considering、including、judging(from / by) 等。

英语常用介词和连词

英语常用介词和连词 介词 about 关于,对于,在附近,在…周围,在…范围;above 在…以上(标准),超过,过于; across 越过,交叉,横穿,在…(对面) 那边; after 在…之后(时间),在…后面; against 相反,反对,逆着,靠着; along 顺着,沿着,带着; alongside 和…并肩,与…并排,在…旁边; among 在…之中(三者以上); around 围绕,四处,在…周围,在…范围内; as 当作,作为,以…身份; at 在…方面,在…地点,在…时刻(短时间),对准;because of 由于,因为; before 在…之前(时间),先于; behind 在…之后(物体),落后于,不如; below 在…下面(标准),到…下面; beneath 在…之下(on的反义词),低于,劣于; beside 在…旁边,和…比较; besides 除…之外,在…之外; between 在…之间(两者),介乎…之间,连接…;beyond 在…那一边,超过,迟于,晚于; but (用于nothing, nobody, who, all等词之后)除…之外;by 在附近,在旁边,经,依据,按照,通过,用;despite 尽管,不管,不论; down 在…下方,往…下方,尽头,沿着; during 在…期间,在…的时候; except 除了…之外,除非,若不是,但是; for 为了,因为,至于,对于,适合于(一段时间)

from 从…开始,始于,今后,来自,由于; in 在之内(敞开状态),从事于,在…期间(较长时间);inside 在…之内(封闭状态),在…内部(时间),少于;into 到…里,进入到…之内,深入…之中; in spite of 尽管,不管,不论; like 象,如同; near 在…近旁,近似于; of …的,由…制成的,关于,对于,属于; off 从…离开,从…掉下,脱离; on 在…之上,依附于,在…时候,(特定的时间); opposite 在…对面; out of 从…出来,出于,…中间有…; outside 在…之外,向…之外; over 越过,在…正上方; past 过去(时间),超过,晚于,从…经过; regarding 关于,对于,就…而论; round 在周围,环绕,在…一带,在…附近; since 自从,自…以来,从…至今,既然,因为; through 穿过,通过,从头至尾,经由,凭借; throughout 遍及,贯穿,从头至尾; till 直到…为止,直到…(才),在…以前; to 向,往,给…,直到…为止,在…之前; toward 向,对于,为了,接近,将近; under 在…正下方,在…之内,低于,未满; until 到…为止,在…以前; up 向上,在上,沿; upon 在…之上,在…后立即; with 与…一起,和…,带着…,偕同,一致; within 在…之内(时间),在…范围,不越出; without 在…外面,没有,如果没有,要没有;

高中英语语法练习介词和连词

高中英语语法练习介词和连词(5) 1.The doctor will be free _______. A. 10 minutes later B. after 10 minutes C. in 10 minutes D. 10 minutes after 2.Did you have trouble ______the post office ? A. to have found B. with finding C. to find D. in finding 3.We offered him our congratulations ______ his pass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s. A. at B. on C. for D. of 4.If you keep on , you ’ll succeed _______. A. in time B. at one time C. at the same time D. on time 5. —How long has this bookshop been in business? —______1982. A. After B. In C. Form D. Since 5.The train leaves at 6:00 pm. So I have to be at the station ______5:40 pm. at the latest. A. until B. after C. by D. around 7.Your performance in the driving test didn’t reach the required standard; _______, you failed. A. in the end B. after all C. in other words D. at the same time 8.I don’t think I’ll need any money but I’ll bring some _______. A. at last B. in case C. once again D. in time 9.______production up by 60%, the company has had another excellent year. A. As B. For C. With D. Through 10.Faced ______serious flooding , the victims got aid from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A. with B. by C. to D. about 11.It took them long to be accustomed ______the local food and customs. A. to B. of C. in D. for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0653846.html,e and see me ______two or three _______. A. for…days B. after…days C. in…days’ time D. during…day time 13.For miles around me there was nothing but a desert , without a single plant or tree ______. A. in sight B. on earth C. at a distance D. in place 14.I wanted two seats ______Madame Curie for Friday night , so I rang the cinema to see if I could book two tickets. A. of B. about C. to D. for 15.______ most students, she was always well prepared and never came to class late. A. Like B. As C. For D. To 16.Washington , a state in the US, was named _____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presidents. A. in honor of B. instead of C. in favor of D. by means of 17.The number of the employees has grown from 1,000 to 1,200 . This means it has risen ______20 percent . A. by B. at C. to D. with 18.The suit fitted him well ______the color was a little brighter. A. expect for B. except that C. except when D. besides 19.—You seem to show interest in cooking . —What ? ______, I’m getting tired of it . A. On the contrary B. To the contrary C. On the other hand D. To the other hand 20.The lady is not in the mood ______going on a sightseeing trip. A. of B. for C. in D. to 21.Beijing is an ancient capital ________ a history of 3000 years. A. on B. of C. for D. with 22.We need fifteen more people ______our team to do the job.

介词和连词

介词和连词 介词是一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需与动词、形容词、名词和代词等搭配,才能在句子中充当成分。介词是用于名词或代词之前,表示词与词之间关系的词类,介词常与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搭配表示不同意义。介词短语中介词后接名词、代词或可以替代名词的词(如:动名词v-ing)。介词后的代词永远为宾格形式。 连词在句中的作用是把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连接起来。它不能在句中单独作句子成分。 高考重点要求: 1、介词的含义及在句中的作用。 2、介词+宾语构成短语的作用。 3、介词短语在句子中的功能的理解。 4、并列连接词和从属连接词的使用和区别。 第一节知识点概述 一、介词 (一)表示时间的介词 1.表示时间段的介词 (1)in , after in +时间段,表示从现在起往后推算一段时间. after +时间段,表示过去某时间往后推一段时间,如:He’ll come back in two days. 但钟点用after( after thre e o’clock) He left on July 2 and returned after three days. (2)in , during 表示在一段特指的时间内,可用in 或during, 如:The work was done in / during the holidays. 表示年份、月份、季节用in , 如:in 1999 ,in June , in winter (3)for the past + 时间段, during 表示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句中谓语动词常用现在完成时 I have been in Shanghai in the last few years. (4)for 表示延续一段时间 I’ll study in the U.S for two years.I’ve waited for Bingo for half an hour. 2.表示某一时间的介词 (1)at, on at 表示某一时刻,on 表示某一天或日期, 如: at 7:14, on Saturday morning on the night of May 2 一天内各段时间表达, 须选用正确的介词,请比较: in the morning on a winter / snow / cold / morning at night on the night of March 7th in the evening on Friday evening (2)before, by before 表示某一时间之前,而by 表示到某一时间止,句中谓语动词多用完成时态。如: You must get up before six. 你必须六点之前起床。 By the end of last m onth the boy had got 4 “As”. 到上月底这个男孩已得了4个A. (3)after , since after 可以表示过去某一点时间之后,通常和一般过去时连用,而since表示从过去某时间开始延续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与现在完成时连用,如; My father lived in Shanghai after liberation .解放后我父亲住在上海.

古代汉语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这种关系总的可分为联合和编正两大类。就联合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等小类;就偏正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让步、假设、条件、因果等小类。例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例(1)“及”连接名词“庄公”和“共叔段”,构成并列关系的名词性词组;例(2)“则”表示承接关系;例(3)用“况”与副词“犹”关联,表示层进关系。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苟、倘、令、第令、藉使、之”等。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 一、与 “与”字和现代汉语的“和(跟、同)”一样分属两种词类:一是连词,一是介词。连词“与”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庄子·逍遥游》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 “与”字用作介词,它前后的成份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夸父逐日》 两例中“与之”“与日”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介词“与”的宾语也可以省略。例如: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史记·陈涉起义》 “与”后省略代词“之”。 二、而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例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主谓结构,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例如: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