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造型化妆 第一节化妆造型设计
形象造型设计概述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形象造型设计发展历程
• 一、五四运动前后的服饰形象
•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实行“门户开放”政 策,开放港口,而外国 为了掠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及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加紧了对华 的商品输出,因 而,国际交往开始增多。西方列强开始在我国租界 地 派遣留学生,西洋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加大。这一时 期,从欧洲传 入的布匹、羽纱、呢、绒以及一些洋 绸、洋缎、洋布等充斥了国内 的市场,促进了人们的 着装选择,改变了人们“做一件传三代”的着 装观 念,从而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望,推动了人们的生活 消费,带 动了服装业的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形象造型设计发展历程
• “文革”时期,军装是最时髦、最能体现革命情 怀的服装,尤其在青 年学生中盛行。不只男生穿,女 学生也把长辫子剪成短发,梳成两 个“小刷子”,戴 上军帽,穿上军装,腰扎皮带,足蹬解放鞋,浑身 散 发着“革命”气息(图1-10)。
• (2)解放鞋。2 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中国橡 胶工业的起步,中国 人民解放军从穿布鞋转变为穿 橡胶“解放鞋”。解放鞋也成为我军的 主要鞋饰, 一穿就是四十多年。四十多年来,它在部队作战、 训练、 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1-11)。
• 当时由于纺织服装工业落后,因此服装品种单 一,色彩单调,工装 的灰、蓝、绿自然成了当时最流 行的色调。服装的式样则千篇一律、 季节不分、男女 不分,穿工装式背带裤成了当时的时尚形象且广为 流 行。20世纪50年代,为了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欣欣向 荣,政府提 出“人人穿花衣裳”的口号,“爱劳动、 穿花衣”成了形象新口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形象造型设计发展历程
• 4.欣欣向荣的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受海外电影的影响, 开始将裤腿悄悄放开,
化妆全套教程(很全面)PPT课件

化妆的定义与目的定义化妆是一种通过使用化妆品和工具来改变或增强面部特征,以达到美化、修饰或特殊效果的过程。
目的化妆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个人形象,增强自信,展现个人风格和魅力。
同时,化妆也可以用于特殊场合,如演出、摄影、婚礼等,以符合特定角色或场景的需求。
01协调性原则化妆时应注重面部五官的整体协调性,避免过于突兀或夸张的效果。
02自然性原则化妆应以自然为主,追求真实、自然的效果,避免过于浓重或虚假的妆容。
03个性化原则化妆应根据个人的面部特征、气质和风格进行个性化设计,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
化妆的基本原则03化妆刷、海绵、粉扑、睫毛夹、眉笔、眼线笔等。
工具粉底、遮瑕膏、蜜粉、眼影、睫毛膏、口红等。
材料根据个人肤质、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化妆工具和材料,确保化妆效果和皮肤健康。
选择化妆工具与材料呈现黄色、金色或桃红色调,适合选择偏暖色系的粉底。
暖色调皮肤冷色调皮肤中性色调皮肤呈现粉色、红色或蓝色调,适合选择偏冷色系的粉底。
介于暖色调和冷色调之间,适合选择中性色系的粉底。
030201肤色的分类与特点质地轻薄,易于推开,适合各种肤质。
液体粉底质地较厚,遮盖力强,适合干性皮肤或需要较高遮盖力的皮肤。
霜状粉底质地介于液体和霜状之间,遮盖力中等,适合混合性皮肤。
膏状粉底方便携带,随时补妆,适合油性皮肤或需要定妆的皮肤。
粉饼粉底类型与选择使用化妆海绵或粉底刷涂抹粉底,从面部中心向外推开。
根据需要可重复涂抹,增加遮盖力。
注意涂抹均匀,避免出现色差。
注意颈部与面部的衔接,避免出现明显色差。
粉底涂抹技巧了解不同眼型的特点,如杏眼、丹凤眼、圆眼等。
眼型分类根据肤色、眼型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眼影色彩,如大地色、橘色、粉色等。
眼影色彩选择根据需求和场合选择合适的眼影质地,如哑光、珠光、亮片等。
眼影质地选择眼型分析与眼影选择了解不同眼线产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眼线笔、眼线液、眼线胶等。
眼线产品选择掌握不同眼线的画法,如内眼线、外眼线、上扬眼线等。
化妆造型教案(全)

化妆造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化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掌握化妆刷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化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化妆的定义和目的讨论化妆对个人形象的影响2. 化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介绍化妆的顺序和基本步骤演示和解释如何正确使用化妆品3. 化妆刷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介绍不同类型的化妆刷具及其用途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化妆刷具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场合下的化妆效果,引发学生对化妆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和演示:教师讲解化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演示,展示化妆的整个过程。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互相化妆,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评估其对化妆步骤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化妆,并记录下自己的化妆步骤和心得体会。
化妆造型教案(二)教学目标:1. 学习不同脸型的化妆技巧。
2. 掌握眼妆的画法和技巧。
3. 学习唇妆的画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不同脸型的化妆技巧介绍不同脸型的特点和化妆重点演示如何根据不同脸型进行化妆2. 眼妆的画法和技巧介绍眼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演示如何画眼线、眼影和睫毛膏3. 唇妆的画法和技巧介绍唇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演示如何画唇线和涂抹唇膏教学活动:1. 讲解和演示:教师讲解不同脸型的化妆技巧,并进行实际演示,展示不同脸型的化妆效果。
2. 眼妆的画法和技巧:教师讲解眼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演示,展示眼妆的画法。
3. 唇妆的画法和技巧:教师讲解唇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演示,展示唇妆的画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评估其对不同脸型化妆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根据自己的脸型进行化妆,并记录下自己的化妆步骤和心得体会。
化妆造型教案(三)教学目标:1. 学习化妆的色彩搭配原则。
化妆课思政微课教学设计

化妆课思政微课教学设计化妆造型设计课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化妆造型设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坚持立德树人和以文化人相统一,有效发挥了化妆专业课的育人功能。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强调,“强化课程思政。
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进行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化妆造型设计》课程把握时尚脉搏,传播美得文化,积淀深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得天独厚。
一、“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充分挖掘《化妆造型设计》课程教学特色,通过系统梳理和具体阐述化妆的性质功能、历史文化进程、理念方针、业务内容和制度创新等,从多个层面将思政教育功能与化妆师职业发展有机结合,持续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完善具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特色的化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有效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质化妆专业人才。
(一)整体目标《化妆造型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课程的设计思路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及专业学习兴趣为重点。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妆造型设计的基本内涵,对化妆造型设计有较全面的认识,熟悉化妆的发展史、化妆企业文化、化妆用品、工具的使用、各类妆型的化妆方法,结合日常生活和辽宁地域文化,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妆文化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就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妆技术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学好化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承和弘扬美妆文化,为振兴人物形象设计事业而努力。
(二)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电子课件-《化妆与造型(第二版)》-A28-0453 第一章

称骨 4 块:枕骨、额骨、蝶骨、筛骨。
第一章 艺用头面部生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 头面部骨骼与肌肉
2.面颅 面颅呈楔形,位于头的前下方,眉以下、耳以前的部分,其
作用是维持面形,容纳并保护感觉器官( 如 口 、眼 、鼻 等 )。 面颅骨共15 块 ,其中对称骨12 块:鼻骨 、颧骨、上颌骨、
图 1—4 面部外观
第一章 艺用头面部生理基础知识
第二节 面部结构及头面部特征差异
2.五官比例
脸形的长度和宽度是由五官的比例结构所决定的,五官的比例一 般以“ 三庭五眼 ”为标准 。
图 1—5 三庭五眼
第一章 艺用头面部生理基础知识
第二节 面部结构及头面部特征差异 二、头面部形态特征差异
在化妆前,化妆师要了解头面部的基本形态特征,分析其差异,这 样才能确定化妆的重点和尺度。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差异主要源于人种、 性别、年龄、个性特征等差异。
第一章 艺用头面部生理基础知识
第二节 面部结构及头面部特征差异
1.人种的差异 人种是世界人类种族的简称,是指人类一定的区域内,在历
史上所形成的,在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人种不同, 肤色、发色、发质、脸形、头形、鼻形也不同 。
第一章 艺用头面部生理基础知识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第二节 面部结构及头面部特征差异
第一章 艺用头面部生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 头面部骨骼与肌肉
1.表情肌 表情肌肤收缩时使面部皮肤形成许多不同的皱褶与凹凸,赋予
面部以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并参与语言和咀嚼等活动。 2.咀嚼肌
咀嚼肌收缩时运动下颌关节,产生咀嚼运动,并协助发声。 无论面部肌肉分布多么复杂,其所形成的皱纹走向都与肌肉纹路走 向垂直。 例如,额部肌肉纹路是纵向的,它所产生的皱纹就是横向的。
新娘化妆造型设计

《新娘化妆造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娘化妆造型设计》适合专业:形象设计适用对象:人物形象设计方向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专业主干课程学时分配:计划学时:160,其中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120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和西方国家人民之间的合作和往来与日俱增,这种要求更显迫切。
而对西方国家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仅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开展对西方国家文化、风俗习惯的研究,所以我们选择此课题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作为一名从业者,其服务的质量也是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取决于你的专业知识, 包括对服装、发型的制作知识以及专业的服务流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本课程是培养具有良好专业技艺修养、具有专业服务意识与技能并掌握原创设计制作技术,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高级职业专门人才所必需学习的专业主干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及安排原则:该课程的教学能够将形象设计人物设计方向学习的同学了解不同风格的新娘造型的理论体系,通过一定的实践课熟悉并掌握该课程的一些基本技能。
学生学习完该课程后能具备系统的理论概念与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职业习惯。
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该课程进行之前学生将会学习到艺术基础课程中的绘画、色彩、构成课程,以及从艺术基础课程向专业课学习的过渡课程以及专业入门课程。
与该课程同时进行的还会有发型系列课程的学习。
该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人物造型的系列设计课程、人物整体造型课程、毕业设计等。
课程内容、授课方法与学时分配建议一、授课内容理论实操第一单元(理论课时)第一章:婚庆新娘造型婚庆新娘化妆造型的概念:1.婚庆化妆的历史演变2.婚嫁文化以及婚俗习惯3.婚庆新娘化妆的环境因素婚庆新娘化妆的妆面设计:1.婚庆新娘化妆的妆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2.婚庆新娘化妆的妆面设计中的修饰作用婚庆新娘化妆的发型设计1.婚庆新娘化妆的发型设计中的修饰效果婚庆新娘化妆的服装以及饰品的运用1.中式礼服的选择2. 婚纱色彩的选择3.婚纱款式的选择第二章:婚庆新娘化妆的整体设计1.底色的选择2.腮红的选择3.眼影色的选择4.口红的选择5.化妆色彩与服装的协调6.发型设计7.新郎以及伴娘的造型设计(理论课时)(实操课时)第三章:婚庆新娘化妆的补妆以及换妆的设计1.婚礼当天的白纱造型设计2.宴客的旗袍造型设计3.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补妆的技术处理。
《化妆造型设计》PPT课件共66页

6、面部的基本形态特征:脸形归纳为田、 国、目、用,由、甲、申、风,8种类型。
“相之大概,不外八格” 八格:田国目用,由甲申风
“甲”、“由”、“申”三种头形是头顶 骨与下颌骨形状的尖或方来定格的; “田”、“目”、“国”三种头形是由 颧骨的宽窄与头长的比例来定格的; “用”、“风”两种头形是由下颌骨的 宽窄、开合来决定的。
胆取舍,不在面面具到,意在突出脸部最 具有吸引力的部位。
生活化妆造型
越淡的妆用色越要选择弱对比,过强会使 妆面生硬、失真、不生活。
用色简洁不易繁复。
职业女性化妆
一般工作场合中适合的化妆,都是以淡雅、清 爽为原则,只要了解基本步骤和技巧,勤加练 习,很快就能化得又快又好。首先清洁面部, 用滋润霜按摩面部,使之完全吸收,然后进行 面部的化妆步骤:
(2) 紧肤:净面之后面部皮肤回略有松弛,毛 孔张开,这时可用化妆水或润肤水涂敷于面部,促进 皮肤的生理作用,补给皮肤一定的水份,起到滋润皮 肤的作用。
(3) 润肤:用少量的润肤霜可起到润滑皮肤和 保护面部水份不易挥发的作用。同时还便于化妆,富 有光泽感。
(4) 涂粉底:作用是为了表现或调整面部的肤 色、矫正脸型、掩饰缺陷。
化妆品与化妆工具
(一)各种化妆品的分类及使用
(1)洁肤类:洁面皂、清洁霜、洗面奶、卸妆 液、卸妆油
(2)护肤类:化妆水、润肤霜 (3)粉饰类:粉底、蜜粉、胭脂、眼影、眼线 笔、眼线液、眉笔化妆工具 2、常用的化妆工具的使用:化妆海绵、粉扑、 粉刷、眉钳、修眉刀、眉剪、睫毛夹、假睫毛、 唇刷、美目胶带
立体修饰
二、 眉毛的修饰:
拔眉— 剃眉—剪眉—画眉
三、眼睛的修饰:
1、眼影的修饰 2、眼线的修饰
化妆造型教案(全)

化妆造型教案(全)第一章:化妆基础知识1.1 化妆的定义和分类1.2 皮肤类型的识别与护理1.3 彩妆产品的分类与功能1.4 化妆工具与用品的选择和使用第二章:基础化妆技巧2.1 化妆的步骤与方法2.2 底妆的打造技巧2.3 眼妆的绘制技巧2.4 腮红与唇妆的涂抹技巧第三章:妆容设计与风格搭配3.1 妆容设计的要素与原则3.2 面部特征的修饰与强化3.3 风格搭配与场合选择3.4 流行趋势与个性表达第四章:色彩理论及应用4.1 色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4.2 色彩的三要素与色彩搭配4.3 色彩在化妆中的应用与技巧4.4 色彩心理学与情感表达第五章:化妆与护肤的关联5.1 化妆对皮肤的影响与护理5.2 化妆品的选用与保存5.3 卸妆与清洁的重要性5.4 护肤与化妆的完美结合第六章:高级妆容技巧与实战6.1 完美底妆的进阶技巧6.2 眼线、睫毛和眉形的精细描绘6.3 腮红与高光的层次运用6.4 唇形与色彩的立体打造6.5 妆容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第七章:创意化妆与艺术表现7.1 创意化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7.2 艺术表现与化妆的结合7.3 创意妆容的灵感来源与创作过程7.4 特殊效果妆容的技巧与实践7.5 创意化妆作品赏析与分析第八章:不同肤质与脸型的化妆技巧8.1 不同肤质的化妆策略8.2 各种脸型的妆容修饰方法8.3 透视肤色与场合的妆容搭配8.4 脸型与妆容的和谐统一8.5 明星妆容模仿与解析第九章:婚礼妆容设计与实战9.1 婚礼妆容的风格选择与要点9.2 新娘整体造型的搭配原则9.3 婚礼当天化妆的流程与技巧9.4 婚礼妆容的持久保持方法9.5 婚礼妆容实战案例与分析第十章:化妆师的职业规划与发展10.1 化妆师职业概述与要求10.2 化妆技术提升与学习途径10.3 化妆师的工作领域与机遇10.4 化妆师的创业指导与市场营销10.5 化妆行业前景展望与个人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化妆基础知识难点解析:皮肤类型的判断和对应的护理方法,彩妆产品的功能和适用人群,化妆工具的清洁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中科教育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共页科目化妆基础第八章造型化妆课题:第一节化妆造型设计授课日期课时 4班级13中技6班授课方式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作业题数1拟用时间教学目标1、式美法则的认识2、掌握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主次的使用。
教学辅助工具化妆品,化妆台重点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难点掌握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主次的使用教学主要内容(一)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二)节奏与韵律(三)对称与均衡(四)对比与调和(五)比例与主次教学反思审阅签名:教学过程第页第八章造型化妆第一节化妆造型设计(一)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形式美法则属于美学范畴,而美学则是设计艺术的灵魂,所以形式美对于化妆造型设计来说,具有决定性和审美性意义。
如果说,化妆造型设计要素,即点、线、面、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那么这些美的形式法则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就相当于语言中组词的规则及要求。
古希腊人认为,来自调和的统一是美的主要原因,形式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
审美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矛盾统一中,相互协调,多样统一,使人能在愉悦与宁静中去追求和获得审美的享受。
可以这样认识和理解,形式美是使化妆作品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在因素,而构成形式美的法则则是给予作品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化妆造型形式美法则和其他设计一样包括:节奏与反复渐变;均衡与对称;对比与呼应调和;主次与比例、分割;中心与强调;变化与统一等。
应该说一个成熟而具有艺术价值的化妆作品都应比较完美的体现出这些形式美的法则,这样它才符合艺术审美的规律,从而具有艺术的价值和艺术美感。
学习并研究形式美法则是成为一个化妆的必修课,同时也是提高化妆造型设计水平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它能使你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审美素质的化妆设计师,并给予你更加深邃的艺术思维和创作空间,使化妆造型设计从习惯变为科学;从盲目转向明确;从主观变为宏观;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幼稚迈向成熟。
(二)、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有规律的运动。
它属于音乐术语,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高低、长短的旋律现象。
节奏内涵着反复、交替、渐变。
节奏能产生多变、灵活、丰富的跳动美感,人们在这种视觉美感中可以去追寻和享受音乐的旋律美和诗词的韵律美。
节奏是艺术形象的一种组织力量,设计师将节奏元素按照一定秩序组织在一个完整的设计中,就构成了一种新的形式美。
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是情调在节奏中的运用。
韵律在造型设计中的主要作用及体现是使作品产生情趣,具有抒情的意味。
1、节奏变化的种类从构成的结构来分,节奏可以分成六种类型:(1)、渐变的节奏,即同一因素因渐变而形成的节奏;(2)、等差的节奏,即同一因素因等差比例而形成的节奏;(3 )、旋转的节奏,即同一因素由旋转而形成的节奏;(4)、起伏的节奏,即同一因素因起伏而形成的节奏;(5)、等比的节奏,即同一因素因等比比例而形成的节奏;(6)、自然的节奏,即由同一种自由曲线的反复而形成的节奏。
2、化妆造型中节奏的运用主要包括点的节奏、形的节奏和色块的节奏,它具有节奏的共性,更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
(1)、点的节奏,在化妆造型中点的节奏可以以三个方面加以认识和使用:一是人面部五官的节奏,其节奏的效果产生于对五官大小的调整上,如大眼、小嘴、大眼、大嘴、高鼻、樱桃嘴、杏仁眼等;二是在面部或人体上进行点的装饰,并构成节奏感,如在面部,或肩部画一朵小花、画一片树叶,这时它们就会与脸的五官形成一种变化的节奏感;三是利用耳环等其它饰品作为化妆的辅助物,也可能产生奇妙的节奏感。
(2)、线的节奏,在化妆造型中线的节奏效果主要产生于对眉型、眼线的调整和唇线的运用上。
在这些调整和运用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节奏变化。
眉毛的粗细、长短、眼线的粗细、长短,以及对于唇线的巧妙运用都可能产生各种美的节奏。
另外,还可以借助发丝的流向来形成一种新的节奏感。
(3)、色块的节奏,根据化妆造型的特殊性,色彩节奏主要形成于化妆部位的用色之中,如眉部、唇部、眼部、腿部等。
它主要通过色相、明度、冷暖等对比关系,面积大小关系、形态关系、技法效果关系来形成。
其色块的基础属于弧形节奏。
(三)、对称与均衡在审美方面人们存在着视觉的平衡心理。
平衡就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使形式诸要素间的视觉力感保持平衡关系。
对称和平衡都是为了使视觉取得平衡,以达到和谐,产生美感。
均衡是在变化中求得平衡;而对称是在相同中求得平衡,是平衡法则的特殊表现形式。
1、对称与均衡的表现形式对称的表现形式:(1)对称:在审美对象中部引一条直线或一定一个点线或点的两侧不仅形状相同,而且到达这条线或这个点的距离相等,就叫对称,也可以理解为对称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及肌理完全相同或近似。
可以对称又有完全对称,近似对称和反射对称三种基本形式。
完全对称是指对称双方完全相同的对称形式,它具有庄重、统一、单调的特性。
近似对称,即宏观上对称,局部上变化的对称,例如形态相同色彩各异等。
这种对称的富有生气是于不变中求变的对称形式。
发射对称是在非对称形式谚导下产生的变态的对称形式。
这种对称容易产生动感。
(2)均衡:是一种不对称的平衡形式,它具有在变化中形成平衡的特殊造型意义和变化丰富的特点,但也有不易稳定的缺点。
均衡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下均衡、左右均衡、色彩均衡、形态均衡、肌理均衡等。
色彩均衡,是指色彩相同,或变化形态、或变化大小、或变化肌理;形态均衡,是指形状相同,或变化大小,或变化色彩等。
另外,均衡还有以感觉为主导因素的形式。
2.对称与均衡在化妆造型的运用对称与均衡在化妆造型中运用根据化妆造型的特殊性,应以三个方面来加以认识与运用:一、化妆造型。
由于面部特有的构成特殊和人们的审美习惯,在进行面部造型时主要使用的是对称形式,而不能用均衡去追求可谓的变化,当然特殊造型另外。
这种对称应是完全的对称,包括形状、色彩、质感等。
如果要在这完全对称的状态下求变化可以通过局部的点缀来形成。
面部及人体彩绘。
由于彩绘属于装饰性化妆形式,它不会破坏人体本身的对称形式,可以对称和均衡都可以使用,尤其是均衡更具有丰富的变化和表现的魅力。
在应用对称或均衡造型时应注意:对称或均衡形式应与妆面的造型和风格相协调;二、形式元素的选择应符合造型的须要;三、对称或均衡位置的构成既要符合人体的构成,又应显得较为巧妙。
化妆造型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似为人体的整体形象设计,以此为出发点,在花障造型时还可以与发型、服装形成某种均衡关系。
(四)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一对对立的概念,对比强调的差异,调和强调的是统一,对比也好调和也好,它们的目的都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达到新的和谐。
对比是通过不同质与量的对照,产生富有活力的视觉效果,成为造型原理中最为活跃的积极因素。
调和则正好与对比相反,它是通过形式要素中的共同因素,使各种不同因素有机的联系在同一体中,成为造型活动中最具有和谐效应的一种因素。
1.对比与调和的形式(1)对比是强调表现各形式要素之间彼此不同质与量差异的形式法则。
它主要的作用是使造型效果深动、富有活力。
如粗与细、凹与凸、厚与薄、冷与暖、浅去深、强与弱、淡与浓、明与暗、大与小等都是常用的对比关系。
虽然对比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并置对比,指两种形式要素之间的等同平列的对比;二是空间对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比形式要素之间隔开一定距离的对比。
(2)(2)调和与对比相反,是指表现形式几个要素之间在质与量都保持一种次序和统一,这种状态就叫调和。
它主要的作用是使造型从整体上显和谐统一、协调一致。
调和首先是形态性质的统一,形态类似性是达到这种统一的重要途径。
除了形态调和,色彩的调和也非常重要。
色彩调和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同一调和、类似调和和对比调和。
对比与调和虽然是对立的,但它们都是化妆造型中经常运用的形式原理。
当需要变化活力和刺激效果,一般运用对比关系;当需要协调统一庄重的效果时,一般运用调和的方法。
2.对比与调和在化妆造型中的运用对比,就是化妆造型中形态之间的差异。
对比关系运用的好,能增加妆面的美感和活力,给人以心灵的撞击;对比关系运用不当,妆面就会显的沉闷、单调而缺乏生气。
化妆造型中最常用的对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色彩方面的对比:色彩对比,鲜明的色彩突出;明暗对比浅的比深的突出;纯度对比,纯度高的色彩突出;冷暖对比,暖的比冷的突出;面积对比,小面积比大面积突出。
如图1-2就是明度与面积对比;图就是冷暖对比,并且它们都存在调和关系,前者属于色像相同的同一调和;后者则是刺激性很强\鲜艳夺目的对比调和.第二、形态对比:包括大小对比,形态大小要适当,过大、过小都不突出;多少对比,物以稀为贵,少比多的突出;相同的形状不突出,有差异的形状突出;方向对比,点和线的集中点、交差点突出;位置对比区域中间,又在上方的突出。
如图1-3红色的眼部与腮部形态和红色的嘴嘴型就形成了对比,其中包括了大小、形的差异。
第三、质感对比表现在厚与薄、光滑与粗糙、平涂与晕染以及光感的使用上。
应该说质感对比既可能产生不同部位的色彩造型中,也有可能产生于同一部位的不同技法处理上:如图1-1就是用亮油在嘴唇上于红色形成一种质感与光感的对比。
这两者都存在着调和关系,前者是光效的调和;后者属于色彩的调和。
(五)比例与主次比例与主次的形成要素都是分割。
比例是由一定关系构成的和谐,可以比例就是相互分割的意思。
主次要求整体造型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能是相同等的。
必须具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如同色彩中有主色搭配的应用关系一样。
而主次的关系往往也是从分割的关系来体现,可以分割是构成比例与主次的关键要素。
分割是将审美对象划分出各种不同的面积与空间。
在运用分割时,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关系:一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是局部与局部的关系。
分割广泛的存在与自然和生活中,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是云对天的自然分割;两件套的服装可以形成的人工分割等平常可以说的构图经营位置,它们实质上都是应用分割的方法来实现造型的目的。
分割就会产生比例,而造型中的比例应有大小主次之别。
比例、主次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