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
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

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有一种疾病叫做肾病性水肿,还有一种叫做肾炎性俞中,这两种疾病是不一样的疾病,但是水肿的地方有可能是一样的,主要是发生在脸部,眼睑处,下肢,手臂等地方,这些地方的水肿是很明显的,而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是有很多的,那么它们到底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肾病性水肿肾脏是身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当肾脏患病时,致使水分不能排出体外,潴贸在体内时,称为肾性浮肿。
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
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无可见的浮肿,仅有体重增加或在清晨眼睑稍许肿胀。
重者可全身明显水肿,甚至有胸、腹腔积液,致体重增加数十公斤(重度浮肿)。
最常见的应该是指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下去你会看到出现凹陷。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溜,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潴溜,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
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因肾脏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既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又是诊断肾炎的重要线索,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肾脏水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水肿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不同的水肿有不同的特征。
由心脏病引起的水肿叫心源性水肿或心性水肿;由肝脏病引起的水肿叫肝源性水肿或肝性水肿;同样,由肾脏疾病引起水肿就称为肾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是全身性水肿的一种,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症状,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引起组织疏松部分不同程度的水肿。
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本病多由循环血中的免疫复合物所引起。
临床表现尿的变化(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少尿等、高血压和水肿。
急性期过后水肿可消退。
通过我们为大家做出的详细介绍,相信都知道了什么是肾炎性水肿和什么是肾病性水肿了吧,如果知道了就可以很好的从两者来区分开来,虽然说疾病的性质不同,但是这两种疾病都是属于肾病,而很多地方在治疗的时候都是会用到相同的方法,在治疗水肿的时候要合理饮水,避免水肿厉害。
水肿患者的鉴别诊断

文/ 陈金伟(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水肿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间隙过量
的液体潴留,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
全身性水肿主要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
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黏液
性水肿、特发性水肿、药源性水肿、老年
性水肿等,可与浆膜腔积液(如腹水、胸
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等)同时存在。
局部
性水肿多见于局部炎症和过敏、肢体静脉
血栓形成、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丝虫
病等。
现以一水肿患者的查房实录为例,
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儿童及成年人均可罹患。
相对于发病急的麦粒肿,霰粒肿患者的病程缓慢。
眼睑表面皮肤隆起时,可触及硬结,硬块大小不等,大如樱桃,小如绿豆,与皮肤无黏连、无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或灰红色隆起。
多发生在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单个亦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
小型者可自行吸收,较大的则很难吸收,一般结节长期不变,偶。
水肿病辨治及临床思考

水肿病辨治及临床思考发布时间:2022-05-05T07:26:03.895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4期作者:叶钊[导读] 中医经典是继承与发展中医学的基石,学习经典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建立中医思维、提高临证能力的有效途径叶钊黄石市中医医院,湖北黄石435000 【摘要】中医经典是继承与发展中医学的基石,学习经典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建立中医思维、提高临证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主要阐述学习《伤寒论》之后有关水肿病辨治的临床思考,并联系现代肾脏病学和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以期从仲景辨治水肿病中汲取思路。
【关键词】水肿;伤寒论;六经辨治;肾脏病1.水肿病的源流及病名分类水肿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临床症状,西医学分为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源性水肿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水肿,在肾病导致的水肿中,又分为肾炎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1, 2]。
中医治疗水肿病有悠久的历史,水肿是后世称谓,这一病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在此之前,水肿病见于医家对“水”、“水气”、“水病”、“肾风”、“风水”等疾病的论述当中,金元时期的朱丹溪根据水肿初起的位置及病势特点将水肿划分为阳水与阴水。
张仲景所处的时代尚无水肿病这一称谓,但是《伤寒论》在水肿病的分类、因机证治、处方用药上已进行较为全面的六经阐述。
在《内经》载水病的基础上,张仲景根据内外表里上下的不同,张仲景将水肿划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或按五脏划分为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或按气血划分为气分、水分和血分[3]。
2.病因病机从仲景对水肿的病名分类可以看出,命名或以突出外感邪气,或以强调疾病的病位,或以突出水肿的阶段性特点,在外感邪气中,尤其注重风邪致病。
《伤寒杂病论》云:“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
毒邪首犯肌肤,久则病及于肾”风邪从太阳经而入,由外入内引致肾病,临床中肾脏病患者多因卫表不固,遭受外邪侵袭诱发、加重病情。
肾病的分类

正常肾小管间质切面电镜照片
*本节重点: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
肾脏疾病的分类
肾小球疾病
肾小管间质疾病
肾血管疾病
肾血管疾病概述
多种病因导致肾脏各级血管的硬化、闭锁、血 栓或栓塞性病变。可直接导致肾组织缺血或淤
血病变,而影响肾功能。
4.肾功能减退甚至少尿
举例:肾动脉血栓或栓塞
病因: 大动脉炎 外伤 肾动脉粥样硬化 梅毒 各种栓子脱落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
举例:肾动脉血栓或栓塞
临床表现: 剧烈腰痛、腹痛、背痛 发热、恶心、呕吐 高血压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 GOT和LDH可短期一过性升高 双侧肾动脉血栓可致急性肾衰和无尿。
肾小管间质疾病分类
肾小管损伤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
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脏临床表现
重吸收功能障碍:糖尿、氨基酸尿、磷酸盐尿、低分 子蛋白尿、血电解质紊乱、低尿酸血症等
浓缩功能障碍:夜尿、低渗尿、肾性尿崩症
酸化功能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常无高血压,无浮肿,无大量蛋白尿及血尿(AIN除 外)。
系膜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新月体肾炎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肾小球膜性病变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肾小球膜增生样病变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分类内皮下内皮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上皮下上皮下膜性肾病膜性肾病igaiga肾病肾病非非igaiga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正常肾小球电镜照片本节重点
肾炎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的区别有哪些

肾炎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的区别有哪些很多人在生活中总是会将肾炎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两种疾病混为一谈,很多人都任何这两种疾病也是同一种疾病,其实这两种疾病的区别是相当大的,如果不重视起疾病的话,那么两种疾病的危害都是很大的,肾炎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都会导致疾病逐渐的严重,那么肾炎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的区别有哪些?肾炎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滞留所致。
其实质是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而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的相应减少。
由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发生肿胀和增生。
炎性细胞渗出和纤维蛋白的堆积和充塞囊腔,使后者变得狭窄,以致通过肾小球的血流大为减少,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又明显下降,其结果是肾小球钠水滤过显著下降。
但此时完整的肾小管仍以正常速度重吸收钠和水,故产生高渗性少尿甚至无尿。
大量钠水滞积于体内,引起血浆容量和血管外细胞外液量的明显增多,组织间液因而增多而不能被淋巴回流所代偿,于是出现全身水肿。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因炎症而通透性增高,故可出现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症不明显。
当然钠水滞留可稀释血浆蛋白,但此因素引起次要作用。
慢性肾小球炎有时也可伴有水肿,但不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明显。
因残存肾单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
如出现水肿,其发生机制与下述因素有关;①正常肾单位明显减少使滤过总面积明显下降;②持续的肾性高血压加重左心负担,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③长期蛋白尿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肾病性水肿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是低蛋白血症及因而起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它是造成组织间液积聚的原发因素。
低蛋白血症的原因是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大量随尿丢失,白蛋白的丢失量每天可达10~20g,大大超过蛋白合成的能力。
继发钠水滞留也是重要因素,它是球-管失衡的结果。
成都肾康肾病研究所专家谈由于低蛋白血症的胶体渗透压下降,全身毛细血管的滤出增加,在引起组织间液增多的同时,也造成血浆容量的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后者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同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又激活下丘脑-神经垂体引起ADH释放增多;血管紧张素Ⅱ也引起ADH分泌增多。
肾病性水肿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触诊:下肢水肿分度
难点:①触诊手法及注意事项 ②如何区分凹陷性及非凹陷性
护理评估
触诊:下肢水肿分度
目的?
护理评估
叩诊
①胸部有无胸腔积液 ②腹部有无移动性浊音
护理评估
听诊
①心跳节律,次数 ②肺部有无啰音
重点回顾
下肢水肿如何分度 ①轻度:水肿局限于踝关节以下 ②中度:水肿局限于膝关节以下 ③重度:水肿范围超过膝关节
护理评估
问诊
①水肿发生的初始部位、时间、诱因 ②水肿的特点、程度、进展情况 ③有无尿量减少、乏力、呼吸困难等 ④用药情况
护理评估
视诊
①皮肤完整性 ②有无腹部膨隆 ③呼吸频率、节奏
护理评估
触诊
①水肿程度、特点 触诊腰骶部 触诊双下肢(下肢水肿分度)
护理评估
触诊:下肢水肿分度
①轻度:水肿局限于踝关节以下 ②中度:水肿局限于膝关节以下 ③重度:水肿范围超过膝关节
肾病性水肿护理评估
水肿:是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肾源性水肿按发生机制分为:
①肾病性水肿 ②肾炎性水肿
学习目标
肾病性水肿的发生机制 护理评估内容——下肢水肿分度
水肿起始部位
肾病性水肿
多从下肢部位开始 常为全身性、体位性水肿和凹陷性
其他表现
可无高血压表现
护理评估
问诊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思考题
什么是肾炎性水肿,它与肾病性水肿的区别
谢谢
女性慢性肾炎症状,这几种是最常见的

女性慢性肾炎症状,这几种是最常见的慢性肾炎疾病出现在男女的身上会有一些不同,所以症状会有一些区别,不仅如此,肾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危害性不一样,症状表现也会不一样,所以这是非常复杂的。
一、女性肾病的早期症状生病症状--尿异常由于肾功能下降,肾病患者可出现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无尿。
如果
服用利尿剂,可有多尿现象出现。
另外,肾功能不全还可能导致有夜尿增多、尿潴留的症状。
肾小球受损,导致肾病患者常有血尿(镜下或肉眼皆有)、脓尿、蛋白尿等症状。
蛋白尿超过3.5克/天,是肾小球性蛋白尿的重要特征。
二、女性肾病的早期症状--肾性水肿水肿是细胞间液容量增加的结果,细胞间液容量增加的结果是水钠潴留,主要原因是肾脏病变致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水、钠排泄障碍,从而出现了肾性水肿的症状。
三、肾病症状--肾肿大肾脏病变导致肾脏体积异常增大,主要有单侧肾肿大和双侧肾肿大两种情况。
四、女性肾病的早期症状--肾绞痛、肾区痛肾绞痛是突发性的剧烈肾区疼痛,呈间歇性或持续发作性,甚至呈阵发性加剧。
部分患者可呈非典型肾绞痛,即绞痛较轻或迅速缓解。
肾区痛多表现为胀痛或钝痛,呈持续性、内部沉重感,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疼痛。
五、女性肾病的早期症状--高血压部分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肾血管或肾实质损坏导致高血压,身形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肾性水肿从哪个部位开始发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肾性水肿从哪个部位开始发生
导语: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可是如果不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就会错过最佳时机,到最后很可能后悔莫及。
肾性水肿是种性质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可是如果不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就会错过最佳时机,到最后很可能后悔莫及。
肾性水肿是种性质比较恶劣的疾病,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它不仅让患者疼痛难忍,更加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肾性水肿从哪个部位开始发生及原因?
肾性水肿起始时,低垂部的水肿不及眼睑和面部显著。
往往是晨起先见眼睑或面部浮肿,随后才扩展到其它部位。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
这是因为体静脉压及外周毛细血管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肺循环没有淤血,病人尚能平卧,故大量积滞的液体首先分布于组织间压较低和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
另外对比起来心源性水肿的特点为:水肿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一般首先出现下肢可凹陷性水肿,以踝部最为明显。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
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
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肾是机体排除水、钠的主要器官,当肾患病时,水、钠排出减少,乃致水、钠潴留而形成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引起肾性水肿的原因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
导语:有一种疾病叫做肾病性水肿,还有一种叫做肾炎性俞中,这两种疾病是不一样的疾病,但是水肿的地方有可能是一样的,主要是发生在脸部,眼睑处
有一种疾病叫做肾病性水肿,还有一种叫做肾炎性俞中,这两种疾病是不一样的疾病,但是水肿的地方有可能是一样的,主要是发生在脸部,眼睑处,下肢,手臂等地方,这些地方的水肿是很明显的,而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是有很多的,那么它们到底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肾病性水肿
肾脏是身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当肾脏患病时,致使水分不能排出体外,潴贸在体内时,称为肾性浮肿。
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
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无可见的浮肿,仅有体重增加或在清晨眼睑稍许肿胀。
重者可全身明显水肿,甚至有胸、腹腔积液,致体重增加数十公斤(重度浮肿)。
最常见的应该是指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下去你会看到出现凹陷。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溜,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潴溜,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
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因肾脏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既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又是诊断肾炎的重要线索,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