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煤矿概况

合集下载

贵州源兴矿和甘肃刘园子矿基本情况

贵州源兴矿和甘肃刘园子矿基本情况

贵州源兴矿和甘肃刘园子矿基本情况贵州源兴矿和甘肃刘园子矿基本情况一、贵州源兴矿(一)井田概况1、交通位置:晴隆县源兴煤矿矿区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南东面约21 公里处,属晴隆县鸡场镇管辖。

晴隆至鸡场公路从矿区北侧通过,晴隆县城有320 国道及沪昆高速通过,矿井经县城沿320 国道至贵阳市247 公里,交通及通讯较为方便。

2、煤层特征:可采煤层为C14、C15 两层:C14煤层煤层:层位和厚度均较稳定、结构简单,煤厚1.80〜2.20m,一般2.00m。

C15 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层位和厚度均较稳定,煤厚1.60〜2.60m,一般2.00m。

3、煤质:C14 煤层:发热量7529千卡/公斤;C1 5 煤层:发热量7349 千卡/公斤。

4、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2.69 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43 m3/min,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

5、煤尘爆炸性:C14、C15 煤层均无爆炸危险性。

6、地温: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

(二)井田开拓开拓布局: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一个生产水平,标高+1100m。

在+1100m水平布置井底车场、中央泵房、变电所等硐室,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设在C15 煤层底板岩层中。

(三)回采工作面现生产的工作为11401采煤工作面,面长73m、走向长270m、倾角10 度,煤厚2.0m(2.8m)。

采用炮采工艺,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40T 型刮板输送机和胶带输送机运输。

(四)掘进煤巷掘进头,均采用炮掘工艺,工作面两道采用扶棚支护,回风大巷采用错杆支护。

(五)工业场地源兴煤矿进场公路已修通,输电电源正常供电。

已建成办公楼、职工宿舍、变电所、机修间、食堂、浴室等生产生活建筑及设施。

二、甘肃刘园子矿(一)地质概况刘园子煤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西部沙井子矿区的东部,行政区划属环县车道乡管辖。

矿井工业场地东距环县县城56km ,南距庆阳市143km 。

井田南北长5.3km,东西宽约1.8km,面积为9.9km2。

煤矿矿井概况(正稿)

煤矿矿井概况(正稿)

矿井概况一、矿井布臵本矿位于贵州省纳雍县阳长镇米落村,南距阳长镇(纳- -水公路12Km),阳长镇北东至纳雍县城33 Km,距滇黔铁路水城滥坝火车站57 Km,距纳雍火电一、二厂分别是12 Km、15 Km,交通非常方便。

矿区属高原多山地形,沟壑遍布、山形陡峭,北西高,南东低,山势随地层走向发育,本区最高点为茅草坡峰,海拔+2117.8m,最低点为南东米落河与大寿包水沟交汇处,海拔+1523.8 m,相对高差594 m,煤系地层一般在+1600m -1800m 标高,采区对应地表为荒坡旱地,无重要建筑物,主平硐标高1562.846、副斜井标高1563.235。

本矿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降雨量980-1350mm,5-8月为主要降雨季节,冬季有短期霜雪和冰冻。

风向多为东风,平均风速为2.8 m/s,最大风速为20 m/s。

矿区总面积2.75km2,具体矿界拐点如下:拐点坐标X坐标(m) Y坐标(m)1 2958775.00 35514500.002 2959240.00 35515415.003 2957270.00 35517050.004 2956620.00 35516200.00矿区面积:2.75Km2;开采深度:+1955m~+1200m;二、矿井煤层赋存情况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距长兴组底部28m左右,条带状结构,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结构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小,一般在1.45~1.74m,平均1.56m,顶板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浅灰色粘土岩、砂质页岩。

为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5号煤层:上距2号煤层23~30m左右,煤层厚度一般在2.70~3.81m,平均3.3m;煤层呈层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为单斜煤层;煤层结构简单,顶板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浅灰色粘土岩。

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6号煤层:距5号煤层4.23~6.50m,煤层厚度一般在1.20~3.47m,平均1.65m;厚度变化较小,煤层结构简单,属较稳定煤层单一结构,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为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黔源煤矿基本情况汇报

黔源煤矿基本情况汇报

黔源煤矿基本情况汇报一、背景介绍黔源煤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七星关区沙坡镇,是中国煤炭行业的重点煤炭生产企业之一。

煤炭储量约5亿吨,其中可采储量3.6亿吨。

煤层埋深300-1500米,是一个大型深部煤矿。

二、煤矿资质黔源煤矿是国家煤炭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自主招商进资格,同时具备采选煤炭、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建设工程等多项资质。

三、生产规模及设备情况黔源煤矿年产煤约300万吨,主要生产硬质烟煤、肥煤、气煤。

矿井采用自然回风暗斗采煤法和液压支架煤体控制技术。

自动化程度高,主要生产设备有:采煤机、液压支架、lHD、belt conveyor等。

四、安全生产黔源煤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构建了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通过常规检查、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方式,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达到国家安全技术标准。

五、环境保护黔源煤矿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注重生产和环境协调发展。

去年实施特殊保护区绿化行动,大力补植水源保护林,推动煤炭高质量绿色发展。

六、社会责任黔源煤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社区改善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先后捐赠设施、资金,为当地民众生活提供保障。

七、市场营销黔源煤矿财务状况良好,市场主要销售区域覆盖全国。

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已成功进入越南、泰国等国家市场。

八、未来展望黔源煤矿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安全第一”的理念,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升级、转型、结构调整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家能源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九、结语黔源煤矿始终奉行“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宗旨,以诚信、专业、高效的服务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

今后黔源煤矿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高质量的服务、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管理,不断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为实现中国煤炭产业升级、能源事业部署推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丫口煤矿基本情况

大丫口煤矿基本情况

大丫口煤矿基本情况一、概况大丫口煤矿隶属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柏果镇原大丫口煤矿扩能而成,扩能的盘县柏果镇原大丫口煤矿矿区面积为0.419平方公里,扩能规模为15万吨/年,2007年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679万吨,可采储量为351.48万吨,服务年限为9.2年。

2011年度瓦斯等级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有三条斜井,主斜井角24度,全长282m、副斜井为24度,全长274m,回风斜井为18度,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两条井筒进风,一条井筒回风,主扇功率为2X75KW,全矿井分为三个采区,+1500m水平以上以12号煤层采空区为界分为上、下煤组,下煤组划分为一个采区,开采M14、M16上、M18上、M18(2)煤层,上煤组划分为二个采区,开采M2、M6上、M7上、M8、M9,+1500m水平以下为三采区,其中2010年8月24日煤层检验报告12、14下煤层,煤尘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为三类(不易自燃),矿井水文情况为中等。

我矿于2010年2月份取得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到2017年10月。

我矿于2011年7月份进入联合试运转,于2012年3月份通过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验收,属于六证齐全矿井。

井下目前生产作业情况:目前井下布置有17011采面收尾。

1238底板抽放巷掘进暂停;1112回风联络巷刚刚贯通。

1701专用回风巷维修。

以上为我矿现在的井下生产现状。

二、我矿人员配备情况1、管理机构建全,配有一名主要负责人,一名大矿长,安全、生产、机电、通防四名副职矿长,两名工程师和一名技术员,三个跟班副矿长,每班有一名跟班副矿长进行跟班,配有瓦检员11名,安全员11名,专职防突工7名,瓦斯抽采工4名,探放水工6名,电钳工8人,其他各岗位工种已全部配备齐全。

三、我矿的瓦斯治理和防治水管理工作1、在瓦斯治理我防突管理上,我矿投资100多万元配备齐全了各类瓦斯治理所需的仪器,我矿的瓦斯防治仪器有DGC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WTC瓦斯参数测定仪,WGCB管道瓦斯参数测定仪,高低负压抽放系统已接到井下各作业地点,现在高负压正在抽放121运输石门1号煤层瓦斯、1112运输巷顺层钻孔抽放,低负压抽放17011采面采空区,我矿的防突措施采取区域和局部相结合,在煤巷掘进期间,一直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是底板抽放巷穿层预抽煤层瓦斯含量防突措施,每次的区域防突措施控制的范围为前方60米,上帮20米,下帮15米,进行消突评价后每次允许掘进40米,在掘进期间采取了局部措施进行补充,利用WTC瓦斯参数仪测得的K1值和S值进行预测预报,每次的预测范围控制为9米,批掘距离为7米,预留水平距离2米的超前距。

贵州省生产煤矿基本情况表(一)

贵州省生产煤矿基本情况表(一)

19 鲁能煤矿
贵州省生产煤矿基本情况表(一)
填报人:
联系电话:
股权结构
所在市州及县区 经济类型
六盘水市水城县 省属国有
六盘水市水城县 省属国有
六盘水市水城县 省属国有
六盘水市水城县 省属国有
六盘水市水城县 央企在黔
六盘水市水城县 央企在黔
六盘水市水城县 央企在黔
六盘水市水城县 央企在黔
六盘水市水城县 央企在黔
36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城县比德乡三岔 沟煤矿
六盘水市水城县 乡镇煤矿
县级
0
0
0
0
楚俊 林
100%
0
0
37
贵州毕百矿大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县阿戛乡大树 脚煤矿
六盘水市水城县 乡镇煤矿
县级
0
0
百矿大 能
70%
任兴 举
30%
0
0
38 禹举明煤矿
六盘水市水城县 乡镇煤矿 县级 0 0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序 号
煤矿名称
22
贵州毕节百矿大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县玉舍中寨 煤矿
23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老鹰山镇晨光煤矿
24 弘财煤矿
所在市州及县区 经济类型
六盘水市水城县 乡镇煤矿 六盘水市水城县 乡镇煤矿 六盘水市水城县 乡镇煤矿
监管 主体
县级 县级 县级
股权结构
国有资本 民营企业
自然人
其他
20 贵州省万海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水城县支都煤矿
六盘水市水城县 乡镇煤矿 县级
邓传举 100%
长期
2013.04-2018.12
2016.03.28-2019.03.28

贵州省威宁县半边山煤矿基本情况

贵州省威宁县半边山煤矿基本情况

贵州省威宁县半边山煤矿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矿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南东部,隶属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龙场镇管辖。

矿区地理坐标为: 东经104°30′56″—104°33′40″北纬26°42′48″—26°43′59″。

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有102省道至水城,在其间中途有至龙场镇的乡村公路6公里到矿区。

二、地质构造矿区位于威水背斜西南翼,总体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南东-北西向,倾向北东,倾角平均72°,矿体沿走向及倾向出现倒转波状起伏,形成一个单翼的背斜。

矿区构造不复杂,贵州省毕节地区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呈【2006】54号),《关于上报我区煤炭资源新建中省厅同意的68家新设矿权矿区范围及请求帮助协调评审的请示》;新设后新的矿井名称龙场镇半边山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

由省国土资源厅划定了新的采矿权矿界范围,采矿权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标高由+2200至+1800m,矿区呈不规则多边形(近似带型),东西长约4.026~4.73km,南北宽约0.83~1.53km,面积5.023km2。

新设后矿区内全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上段(P3l2),可采煤层2层,根据各煤层的厚度,结构煤质变化特点,区内可采,局部可采煤层有M2、M5煤层为较稳定煤层(目前正在钻孔勘察,初步探明共有17层煤炭,其中2米以上可以开采煤层为4层,预计今年十月份完成勘察报告,届时将提起年生产45万吨矿井的技改申请,可以一边生产,一边技改建设)。

三、煤层及煤质1、含煤地层:区内含煤岩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为主的含煤沉积,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2段:二叠系地层为龙潭组上段(P3l2);龙潭组(P3l1)。

龙潭组上段(P3l2):以褐黄、灰绿、灰褐色薄-中厚层砂岩和薄层泥岩、页岩及砂质页岩为主,夹灰、黄灰、灰绿色中厚层玄武岩、灰岩及煤层。

贵州省煤矿概况-推荐下载

贵州省煤矿概况-推荐下载

(1)盘县矿区矿区内骨干矿井有火铺矿、老屋基矿、山脚树矿、月亮田矿、土城矿、金佳矿,在建响水矿(一期400万吨/年)、松河矿(240万吨/年)。

“十一五”至“十二五”规划煤矿4处,即茨嘎矿、九村矿、马依东矿、马依西矿,总能力860万吨/年。

上述建设项目所在的井田(勘探区)中,雨谷井田(响水矿)、松河井田、茨嘎井田、鲁那井田和九村井田、纳木、羊场井田均已完成勘探、详查工作,马依西井田的浅部完成勘探,马依东井田的浅部预计2006年上半年完成勘探。

马依东井田深部、马依西井田深部现有程度为普查,故需安排马依东深部、马依西深部等2个项目的详查—勘探工作。

盘江矿区的国有煤矿已有三、四十年的开采历史,部分矿山的保有储量减少,如老屋基矿、山脚树矿、月亮田矿的保有储量服务年限已不足5年,属严重危机矿山。

但该矿山的深部及外围具有找矿潜力,故需安排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增加矿山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其余尚未进行普查的地区,有白马、水塘、乐民、滑石等,需安排普查工作。

(2)水城矿区矿区内骨干矿井有木冲沟矿、大湾矿、那罗寨矿、汪家寨矿、大河边矿、小河边矿、老鹰山矿、红旗矿等。

在建煤矿4处,即玉舍中矿(60万吨/年)、玉舍东矿(240万吨/年)、神仙坡矿(45万吨/年)、义忠矿(60万吨/年)。

“十一五”至“十二五”规划煤矿9处,即米萝矿、格目底一矿、都格矿、鸡场一、二、三、四矿、连山矿和坞铅矿,总设计能力510万吨/年。

上述建设项目所在的井田(勘探区)中,玉舍井田、米萝井田、格目底一矿、神仙坡、义忠等已完成勘探或补勘工作,都格为预查,鸡场一、二、三、四矿为详查,补充少量的钻探工程即可利用,连山和钨铅为详查。

为此,需安排钨铅、连山、都格勘探工作。

水矿集团的大河边矿、老鹰山矿,由于开采时间较长,保有储量服务年限已不足5年,故需资源接替找矿勘查,增加矿山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其它尚未进行普查的地区,有舍嘎、蟠龙、响水等,需安排普查工作。

贵州几个主焦煤矿情况简介

贵州几个主焦煤矿情况简介

贵州几个主焦煤矿情况简介一、已经基本建成的矿山1、水城县汇泽煤矿会泽煤矿位于水城县猴场乡境内,该矿井面积 1.173Km2,可采煤层5层,分别为2#、6#、8#、20#、27#。

开采标高 +1040米— +720米。

上报国土厅储量657万吨,实际储量大于1200万吨。

目前采矿许可证是9万吨/年(正在办理30万吨手续),服务年限为16.3年。

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地面及井巷工程基本完工。

报价:9000万2、威宁克沟煤矿目前已经取得15万吨采矿证,矿界面积3.7平方公里,可采煤层4层,厚度平均为6米、3米、3米、2米;备案储量1000.4万吨(据矿方介绍原核定储量为3000多万吨,后由于少交价款考虑,通过关系减为1000.4万吨);资源价款合计900多万,还差150万未缴完;目前井建工程和工业广场完成绝大部分,年底可联合试运转,后续投资1000多万即可;目前该矿煤价680元/吨(含地方规费,不含税),吨煤全部成本200元以内。

报价:15000万元3、六枝新兴煤矿目前为15万吨采矿证,开采深度由1482米至1000米,面积1.3902平方公里,上报国土厅总资源量746万吨,实际储量1200万吨以上。

全区稳定可采煤层4层C1、C3、C7、C18,实际煤层7层。

目前矿井按30万建设,新井已经基本完工。

报价:不低于1亿二、部分建成矿山1、六枝特区造纸坊煤矿目前15万吨采矿证,矿区面积1.5432km2,开采深度由1450米至800米标高。

上报国土厅总资源量为1170.4万吨,实际储量2200万吨。

矿井前期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修改后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目前主、副井筒已建成,矿井预计2011年年底正式投产。

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C1、C7、C16、C17、C18、C19煤层为中灰、中高硫、低—中热值焦煤。

报价:9900万2、水城宝华实业煤矿规模15万T/年,改30万T/年,矿区面积0.7317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煤矿概况一、概述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理坐标:东京104°-109°北纬25°-29°,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武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

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分属长江、珠江水系。

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黔桂等四条铁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

贵州省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全省86个县、市、区中,产煤县、市、区有74个,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以上,划分为20个煤田。

但在全省9个煤田中,六盘水、织金、纳雍和黔北三大煤田煤炭资源约占已探明储量的86%。

我省煤炭资源总量2419亿吨,至一九九三年底止全省保有储量:4983017万吨;预测储量(可靠级)864亿吨。

其中探明储量499亿吨(2003年省矿产储量简表),预测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1920亿吨。

截至2004年末,贵州省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587.29亿吨。

包括在建生产矿井在内,贵州省已利用的煤炭资源量为83.68亿吨,已利用资源量占累计探明储量的比例仅为14.25%,尚未利用的资源储量为503.61亿吨,占累计探明储量的85.75%。

截止2005年底,我省煤炭资源规模以上开发强度从“九五”末的11%左右提高到16%以上,原煤产量年均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

2005年全省原煤产量已达到10795万吨,与2000年3025万吨相比,增长了2.57倍。

煤炭外销3361万吨,与2000年1000万吨相比,增长了2.36倍。

从销售结构看,省内耗煤约为65%(电力30%,冶金、建材、化工、民用35%),省外用煤约35%。

外销的主要方向是广西、广东、云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区,其中广西约占65%以上。

(1)贵州含煤地层特征一、下古生界含石煤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最主要的是寒武系牛蹄塘组。

分布于黔北、黔东北、黔东南等地,总厚26—313米,平均170米左右。

含石煤总厚10—20余米,发热量400—800卡/克,个别高达3000卡/克。

常伴生磷块岩及钒、钛、钼、镍、铀等稀散放射性元素。

二、下石炭统大塘组:总厚19—992米,一般200—500米。

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威宁、毕节、纳雍和黔东南贵定、龙里、都匀、荔波等地。

由页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地煤组成。

威宁、荔波、都匀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含煤1—10层,可采1—2层,厚1.2—1.5米。

煤种:厚煤—无烟煤。

三、下二叠统梁山组:除黔东北思南等地缺失外,其余地区普遍沉积。

总厚0—300余米。

为泥岩、粉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和煤层组成的滨海相沉积。

黔西北水城、毕节以西,黔东南凯里、从江、黎平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地层一般厚10—50米,含煤0—7层,一般可采1层,厚0.63—1.0米,煤层呈透境状、串珠状。

为气煤—无烟煤。

四、上二叠统龙潭、长兴组:总厚53—852米,一般213米(修文)—439米(格目底)。

除黔东南—隅外均有分布,为一套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地含煤地层。

由北向南厚度为:桐梓113米,息峰229米,贵阳320米,紫云852米,册享332米;大致有薄—厚—薄的变化。

自西向东分为三个相区,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

含煤0—60余层,一般可采1层(天柱)—41层(格目底),煤厚0.5—34.1米。

(一)过渡相区:分布于毕节、水城、盘县一线以西,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偶夹泥灰岩和透镜状菱铁岩。

一般含煤40—50余层,可采十余层,多分布于煤组中上部,厚5.16—32米。

煤质:中灰、低硫—中硫。

煤种:气煤—无烟煤。

(二)海陆交互相区:位于过渡相区以东,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西。

由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灰岩层数、厚度自西向东递增。

煤组厚度、煤层层数变化较大,六枝矿区煤组一般厚360米,含煤8—32层,可采一般6层,厚12米左右。

多为中灰、中—高硫煤。

以无烟煤为多,也有部分烟煤。

(三)海相区: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东地区,自西向东龙潭组逐渐过渡为吴家坪组,以灰岩为主,夹碎屑岩、煤层。

含煤1—数层,可采1层,厚约1米。

为中灰、富—高硫煤。

煤种:肥—贫煤。

五、上三叠统二桥组:总厚70—1460米,分布于黔北、黔西北及贵阳地区。

分贞丰型和郎岱型。

(一)贞丰型: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灰岩、泥灰岩,含煤2—80层,可采0—4层,厚0—5米。

中灰、富—高硫;气—肥煤。

龙头山向斜本组厚1389米,含煤22层,可采4层,厚约5米。

(二)郎岱型:碎屑岩夹煤线、薄煤、炭质页岩,一般无可采煤层。

六枝郎岱本组厚334米。

六、新第三系翁哨组:保存不全,可见厚度60-212米。

分布于旋秉翁哨、盘县平关、威宁水中等地,陆相含煤沉积,含褐煤1-11层,可采1-8层,最厚达30余米。

灰分39.91,硫分3.21%。

(2)煤层构造特征贵州省地处新华夏系第三褶皱带与沉降带的南部和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褶曲、断裂均较发育。

上二叠统含煤地层为省内重要含煤地层,其沉积发育受下述几组构造带的影响较为明显:(一)展布于纳雍至黄平一带的东西向构造带,其南北地层发育不同。

(二)南北向构造体系,尤其是展布于遵义、贵阳、罗甸的黔中构造带。

(三)华夏、新华夏系全省均较发育,多展布于黔东地区。

对各煤田影响较大。

(四)北西向构造带主要展布于黔西水城~~望谟地区。

北西向复式褶皱、断裂对黔西煤田的发育、改造影响较大,受其影响水城煤田南、北含煤地层的厚度、含煤性等差异较大。

由于几组构造带(体系)相互切割、联合、改造的影响,使各煤田小断层比较发育,构造更加复杂化。

二、现状按照国家提出的“十一五”煤炭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方案和国家编制的大型煤炭基地规划,贵州省已被列入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云贵基地规划之中。

根据国家对各省在大基地规划内煤炭产量计划的安排,要求到2020年我省大基地规划范围内煤炭产量达到1.27亿吨/年。

其中,贵州省2010年在大基地规划内的产量规模安排为0.96亿吨/年(外运3200万吨)。

根据国家“十一五”煤炭工业中长期规划和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十五”期煤炭产销情况分析和产业发展对煤炭消费的需求,通过对我省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部门“十一五”发展中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以及省外煤炭市场发展的需求预测,“十一五”期末我省原煤的需求量将达1.6亿吨。

其中:省内消耗量为1.2亿吨,其中:电煤约0.7亿吨,其他冶金、建材、煤化工等约0.5亿吨;外送约0.4亿吨。

在国家对煤炭行业实施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加大体制和机制创新力度。

通过引进优强企业,由原来单纯依靠省内四家煤矿企业的模式,转变形成以国有大中型骨干煤矿企业和具有实力的其它所有制企业联合开发的格局,实现了煤炭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增强了我省煤炭工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实力。

尤其是通过煤电联营模式新建设了一批大中型骨干矿井,促进了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

(1)“十五”以来贵州煤矿取得的进展“十一五”以来,国家一方面加大了对我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投入,主要是健全和完善矿井水害防治系统、顶板灾害防治、“一通三防”安全设施配套(包括通风设备更新、瓦斯抽放、安全监测监控、矿井防尘灭火系统的改造和完善)。

一方面重点加大了煤矿采掘、洗选工艺的升级改造。

我省国有重点煤矿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安全保障得到加强,煤矿的总体形象出现良好的态势。

“十五”随着煤炭工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煤炭企业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煤炭经济效益的意识,陆续开始启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有关项目的开发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批利用煤矿瓦斯发电,以及煤矸石发电等综合利用项目已经在我省建成投产。

“十五”以来,根据我省能源工业发展对煤田地质勘探的需求,各级政府加大了煤田地质勘查支持力度,在政府加大投入补助力度的同时,采取多种资金筹集方式,确保煤田地质勘查任务的完成。

与“九五”相比,煤田地质勘查呈现出“质好量大”的局面。

共完成钻探工程量约70万米,获得资源量约50亿吨,提交大中型井田的地质报告40件。

有效地保证了我省“十五”时期各矿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任务的完成。

(2)“十五”煤炭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按照国家“大煤保大电”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我省为一、二批“西电东送”电源主要配套了25对大中型矿井,建设总规模5140万吨/年,“十五”以来已陆续开工建设。

其中:“十五”建成3对,可形成生产规模540 万吨/年,“十一五”建成22对,可新形成生产规模3800万吨/年,“十二五”收尾建成,可新形成生产规模800万吨/年。

我省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预计原煤生产量分别为:11900万吨、12900万吨、13900万吨、14800万吨、16000万吨;根据对我省对电煤配套大中型矿井建设进度安排,大中型矿井产量分别为:2910万吨、4040万吨、5895万吨、7895万吨、11010万吨;大中型矿产量在全省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4.5%、31.3%、42.4%、53.3%、68.8%;三、“十一五”总体规划和目标1、主要任务(1)在全省推广和使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在建和新建大中型矿井的地质勘查精度,在提高矿井安全施工建设保障程度的基础上,按期建成投产;加大对后备区资源普查勘探和保护力度,确保煤炭资源按照规划,有序开发建设。

(2)将煤炭的开发建设重点逐步转移到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方面。

培育和发展一批煤及煤化工等高附加值的循环经济新能源工业基地,延长煤炭产业链,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就地转化。

从机制和体制创新入手,培育和打造一批煤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基地,促进煤炭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3)大力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

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一切合法可行的形式联合改造规划煤炭矿区内的小矿,加快提升规模和竞争实力。

2、目标——产量目标:全省原煤产量“十一五”末预计达到1.6亿吨。

——安全生产目标: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00%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并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根据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发火性完善防灭火和防尘的技术装备。

——行业结构目标:力争在“十一五”分别培育2~3个煤电化(铝)一体化的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改变煤炭行业长期以来结构单一的状况,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产品结构调整目标:大力提高原煤洗选比率,到2010年,洗选比率达到70%以上。

努力争取煤的液化、气化、煤层气开发等煤的加工转化以及综合利用项目有较大突破性进展。

——煤炭清洁生产环境目标: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使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