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应会引起细胞通透性增加

过敏反应会引起细胞通透性增加
过敏反应会引起细胞通透性增加

过敏反应会引起细胞通透性增加,比如皮肤水肿,甚至紫癜,钙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细胞与体液中,对细胞的代谢和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葡萄糖酸钙主要是补充钙,通过钙离子调节细胞而抗过敏反应,里面的糖含量是很少的。

地塞米松与其他糖皮质激素一样,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抑制免疫、抗休克及增强应激反应等药理作用,

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敏感性肌肤可以说是一种不安定的肌肤,是一种随时处在高度警戒中的皮肤。其护理要特别留意。皮肤过敏的发病原因皮肤过敏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两大方面:内在因素就是本身具有过敏体质,这在皮肤过敏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及早彻底脱敏是治疗皮肤过敏防止复发的关键。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因素等。其中海鲜、蛋白质,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尘螨、寒冷天气、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皮肤过敏最常见的诱因。由于如此复杂的原因,使得皮肤过敏因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反复发作。如何呵护皮肤过敏有效药物治疗:一.扑敏片一次两片,维生素C片一次两片.阿莫西林胶囊一次两个.可以一起同时服用.每四至六小时服用一次.一日三次效果很不错哦!两至四天之内搞定!!但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和上火等食物.注意多喝白开水因为水可以排出体内毒素。-二.抗组胺药:临床根据病情可选用以下药物之一,或少数联合用药,如:氯苯那敏4mg,每日3次;赛庚啶2mg,每日2~3次;酮替芬1mg,每日2次;曲尼司特0.1g,每日3次;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阿伐斯汀8mg,每日2次;咪唑斯丁10mg,每日1次;氯雷他定10mg,每日1次;西咪替丁200mg,每日3次等。

-三.糖皮质激素:对急性期皮损较为广泛者予泼尼松15~20mg,早晨顿服;或曲安西龙12~16mg,早晨顿服;或予得宝松(每毫升含倍他米松二丙酸酯5mg和倍他米松磷酸二钠盐

2mg)lml深部肌注。-天然治疗方法: 首先捡查什么物质引起过敏, 焦虑/紧张/情绪紊乱对病情影响很大,

无论是神经性皮炎还是过敏性皮炎,建议服用芦荟和蜂皇浆,

芦荟具有重要抗过敏作用, 蜂皇浆有调节内分泌功效, 可帮助大脑控制焦虑/烦燥等情绪.

-忌食辛辣温热食物:辛辣温热食物能刺激机体这类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肉、虾等均不宜食用。此外,属甘温的食品,如羊肉、鸡肉、南瓜、

芋艿、龙眼、栗子、鲤鱼、鲢鱼等也应少吃。

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 6。

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以上这些都有助於体内自然产生对抗过敏原的机制。

抗过敏作用地塞米松能够减少血液循环的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联和处理,促使蛋白质异化,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抗体合成,达到抗过敏作用。因而用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荨麻诊、支气管哮喘、光过敏、急性蹄叶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湿疹等效果较好。

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一些基层兽医工作者不太了解地塞米松的药物特性,因此滥用现象十分严重,给养殖业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就地塞米松的作用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地塞米松的作用

1、抗炎作用地塞米松能够抑制嗜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的积聚,稳定溶酶体膜,收缩血管,降低血管的通透性,阻止溶酶体酶及炎症化学中介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增强细胞基质对粘多糖酸酶的抵抗力,抑制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纤给细胞合成等达到抗炎作用。如用地塞米松治疗乳房炎、关节炎、腱鞘炎、粘液囊炎,各种眼炎(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周期性眼炎),肌肉、关节风湿病的急性期效果较好。

2、抗毒作用地塞米松能够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细菌内毒素不易透入经胞内,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因而地塞米松治疗严重的败血症、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腹膜炎、产后急性子宫炎等,具有良好效果。

3、抗过敏作用地塞米松能够减少血液循环的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联和处理,促使蛋白质异化,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抗体合成,达到抗过敏作用。因而用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荨麻诊、支气管哮喘、光过敏、急性蹄叶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湿疹等效果较好。

4、抗体克作用地塞米松能够稳定机体的溶酶体膜,阻止溶酶体的释放,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阻滞,增加回心血量。因而用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创伤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等可起到良好作用。

5、对物质的代谢作用地塞米松可增强肝糖源异生作用,同时还能与胰岛素的作用拮抗,抑制葡萄糖氧化,使糖的利用率下降。因此用地塞米松治疗牛的酮血症和马、驴、羊妊娠毒血症有显著疗效。

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地塞米松对炎症的治疗属非特异性作用,只能减轻或抑制炎症的表现,不能根本治疗,同时地塞米松还能降低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因此,在治疗危及畜禽生命的感染性疾病时必须与足量有效地与抗菌药物同时配合应用;

2、地塞米松不能用于无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病毒、霉菌、耐药菌株感染以及外毒素所引起的疾病;

3、地塞米松可使机体蛋白质异生和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影响抗体生成,影响疫苗免疫效价,降低免疫效果或引起免疫失败。因此,疫苗接种期、结核菌素、鼻菌素诊断期的畜禽禁用;

4、妊娠期母率禁用,地塞米松可通过胎盘,使胎盘功能不全,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畸形,甚至死亡。并且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可引起妊娠母畜流产;

5、地塞米松可使机体代谢紊乱,减少钙磷在肠内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影响骨质形成,幼年动物长期应用可影响生长发育或生长停止。因此,新生幼畜、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骨折等疾病的病畜治疗应禁止使用;

6、禁止久用骤停,地塞米松久用可通过负反馈作用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药物减量过快或骤停,可发生肾上腺危象,病畜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呕吐,体温升高,软弱无力,低血压,低血糖,个别甚至出现休克等现象,使原有的疾病症状迅速复现或加重;

7、地塞米松可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所以创伤或手术恢复期的家畜禁用。地塞米松也能兴奋刺激胃液分泌,降低胃肠黏膜的抵抗菌力,可诱发加重溃疡,有胃肠溃疡的畜禽疾病不宜应用;

8、地塞米松可引起低血钾、高血压、肌无力等,对心脏功能不全和严重心脏病的病畜不宜使用。地塞米松能引起动物兴奋、不安、激动,精神沉郁,狂燥等,尤以马属动物较为敏感,静脉注射时应缓慢,有严重狂燥病史的病畜应禁用;

9、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地塞米松与氯化钙,磺胺嘧啶钠、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苯海拉明、氯丙嗪、异丙嗪、盐酸普鲁卡因等配伍易出现混浊或沉淀使药物失效;与水杨酸钠类药物合用可增加其毒性。第3条注明,地塞米松是具有抗过敏成分的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抗组织胺药。这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最适用于1型过敏反应。常用的有苯海拉明、异丙臻、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这类药物均为H1受体阻滞剂,因其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与之竞争拮抗组织胺受体,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效;对血清病的寻麻疹也有效,但对有关节痛和高热者无效;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差。用药剂量应个体化,驾驶人员或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避免使用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品种。

(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也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主要有色甘酸钠(咽泰)、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

(3)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尊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主要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奏效迅速。钙剂注射时有热感,宜缓慢推注,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心律紊乱,严重的可致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

(4)免疫抑制剂。主要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环磷酰胺、硫脞嘌呤等。

抗过敏药物的药理作用:

1.H1受体阻断:选择性阻断H1受体,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支气管收缩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限性水肿有一定对抗作用。

2.中枢作用:多数可通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的H1受体,产生镇静催眠药作用。

3.其他:抗胆碱作用,影响中枢时表现为镇静、镇吐,影响外周引起阿托品样副作用。此外还有弱的α受体阻断作用和局麻作用。

抗过敏药物又称抗变态反应药物。根据它的作用机制不同大致分为三类,即抗组织胺药、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和其它抗变态反应药。

抗组织胺药是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和过敏性皮肤病等。常用的药物有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赛庚啶、安其敏、克敏嗪和息斯敏等,此类药物的大多数具有中枢镇静作用。

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能阻止组胺及其它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产生抗过敏效应。常用的药物有色甘酸钠、酮替芬、噻拉米特和扎普司特等。

其它抗过敏药物有钙剂,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脱敏制剂,如粉尘螨注射液和糖皮质激素的泼尼松等。

在许多过敏性皮肤病和搔痒性皮肤病的抗过敏治疗中,往往合用维生素C。维生素C的抗过敏作用是:

(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维生素c是合成细胞问质所必须的物质。有维持组织和血管壁正常结构的作用。另外,细胞问的一种粘固物质——透明质酸可以被体内的透明质酸.。一酶水解,而维生素C有抑制此酶的作用,有助于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所以维生素c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渗出或出血。

(2)拒抗过敏反应时释放的某些活性物质。在过敏反应过程中,体内有组织胺等活性物质

的释放。维生素C能增强抗组织胺药对抗多种过敏反应的效果。因此,维生素C可用于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

(3)增强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维生素C可促使体内皮质激素的浓度升高。

综合利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外,维生素C还可用于治疗某些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外伤、炎症或痤疮后的皮肤色素沉着。这可能因为维生素C有抑制黑色素的形成的作用。因而使皮肤的色素沉着减轻。

药剂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药剂学的定义是什么?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剂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药剂学的基本任务: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剂学的具体任务: 1、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4、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5、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6、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3、药物剂型、药物制剂、DDS等基本概念? 药物剂型(简称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例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 药物制剂(简称制剂):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 例如银翘片、氯化钠注射液、阿莫西林胶囊 药物的传递系统(DDS):60年代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崛起可以测定药物

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定量关系,以及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体内过程的研究结果为新剂型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4、药物制剂的分类有哪几种? ?按给药途径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制剂 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如iv. im. id. sc. ip. ia.注射剂 呼吸道给药: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如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糊剂 粘膜给药:如滴眼剂、滴鼻剂、贴膜剂、含漱剂 腔道给药:如栓剂、滴剂、滴丸剂 ?按分散系统分类 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注射液、醑剂等 胶体溶液型:涂膜剂、胶浆剂等 乳剂型: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部分搽剂 气体分散型:气雾剂 微粒分散型:微球、微囊、纳米囊等 固体分散型: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 ?按制法分类(不能包含全部制剂,不常用) 浸出制剂:如流浸膏、酊剂 无菌制剂:如注射剂 ?按形态分类 液体剂型:如溶液剂、注射剂、洗剂 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 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 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栓剂、糊剂 四种分类方法各有特点,但均不完善或不全面,各有优缺点,因此采用综合分类的方法。 5、药剂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 药剂学 1、液体制剂的定义及优缺点?

食品毒理学试题答案

四、简答题 1、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 答: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其次,可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 2、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气温、气湿和气压 (2)、季节和昼夜节律 (3)、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季节和昼夜节律。 (4)、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毒性。 (5)、毒物的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3、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答:(1)、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水平,即定出LD50,以初步估计该化学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作用方式和特殊毒性表现,找出其剂量—效应和剂 量—反应关系。 (3)、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体的途径,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 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4、如何对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 答:(1)、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群的可能摄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予以放弃。 (2)、在50~100倍之间者,需相关专家共同评议。 (3)、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卫生标准。 (4)、慢性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越小,卫生标准要求越严格。 5、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 答:(1)致甲状腺肿物(2)生氰糖苷 (3)蚕豆病毒素和山黧豆(4)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 (5)消化酶抑制剂(6)生物碱糖苷 (7)血管活性胺(8)天然诱变剂 6、简述生物转化的毒理学意义。 答:化学物生物转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具有两重性,既具有减毒灭活作用(2分)又具有增毒和代谢活化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可能是化学物本身,更主要的是其活性中间产物或其代谢产物(1分),由于代谢转化连续性、系统性、复杂性,因此评价其毒理作用时必须了解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才能全面评价化学物的毒作用,否则仅在某一时点、仅对化学物本身去研究和评价其毒作用,就可能得出错误或片面的结论(1分) 五、综合题 1、安全性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1)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将毒理学知识应用于卫生科学,是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不能以模式化对待,必须根据受试化学物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的相关资料,讲求实效地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 (2) 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药物过敏反应(知识资料)

过敏反应 定义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是指由于外来的抗原物质与体内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侯群,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平滑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强等。 相关机理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 1、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过敏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抗体应答,此类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即课本上所说的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过敏原的致敏状态。通常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或更长,如果长期不接触该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自行逐渐消失。 2、激发阶段:指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使这种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除了组织胺以外,还可以是前列腺素D、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但它们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物增多。 3、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根据反应发生的快馒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晚期相反应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在过敏原刺激后6~12 h发生反应,可持续数天。 分型: (1)I型过敏反应:也叫做速发型过敏反应,例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休克等。 (2)II型过敏反应:又称为细胞毒性型过敏反应,如溶血性贫血、白血球减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小板减少症等。 (3)III型过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过敏反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IV型过敏反应:也就是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慢性结核菌感染等。

各种细胞的对比资料(带图)(百度)

粒细胞: 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无颗粒的白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两种。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绝大部分的粒细胞是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细胞质中有特殊染色颗粒,根据颗粒对染料选择性的不同可分为: 嗜中性粒细胞:简称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约占全部白细胞的53%左右,呈圆形,胞质淡红色,内含有多量的紫红色微粒(不易看清)。胞核随细胞成熟的程度而不同,幼稚型的呈杆状或马蹄形,成熟的呈分叶状,三叶的较多见,老龄的有8-9叶或更多。 嗜酸性粒细胞:细胞质内含深红色大型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其细胞核的形状与嗜中性白细胞相似,通常有2-3叶,约占白细胞总数的4%。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约占0.6%,大小与嗜酸性颗粒细胞基本相同。胞质内含有大的蓝紫色颗粒,胞核也分叶。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前者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后者包括脾、淋巴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 白细胞: 白细胞(WBC),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具有细胞核。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疾病。 (嗜)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绝大部分的粒细胞属中性粒细胞。每微升血液中约有4500个中性粒细胞。由于这些细胞的细胞核的形态特殊,又称为多形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 核呈深染的弯曲杆状(马蹄铁形)或分叶状,分叶核一般为2~5叶,叶间有纤细的缩窄部相连,正常人以2~3叶者居多。核的叶数与细胞在血流中停留的时间成正变。当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大量新生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杆状核与2叶核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左移;若4~5叶枝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右移,表明骨髓的造血功能发生障碍。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呈浅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颗粒,其中浅紫色的为嗜天青颗粒,浅红色的为特殊颗粒。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其吞噬对象以细菌为主,也吞噬异物。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处理了大量细菌后,自身也死亡,成为脓细胞。中性粒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约停留6~8小时,然后离开,在结缔组织中存活2~3天。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其细胞核常偏位,呈多形性,如卵圆形、肾形、马蹄形、不规则形等,常有折叠感;染色质呈疏松网状,着色较浅。胞质较多,嗜碱性,但因含大量细小的嗜天青颗粒而染成灰蓝色。

病原微生物题库(带答案)

临床 免疫学1~10章 30% 细菌11~23章 40% 病毒24~33章 30% 护理 免疫学1~10章 25% 细菌11~23章 45% 病毒24~33章 30% 第一章免疫学概述 一.选择题 1. 首先使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是(A ) A.琴纳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李斯特 E.柯霍 2.机体免疫应答过高可导致(D ) A.严重感染 B.免疫耐受 C.肿瘤发生 D.超敏反应 E.免疫缺陷病 3.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结果是(B ) A.易发生超敏反应 B.易发生肿瘤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免疫耐受 4.清除衰老或损伤细胞,属于哪种免疫功能(B ) A.免疫防御 B.免疫稳定 C.免疫监视 D.免疫损伤 E.都不是 5.免疫功能对机体是(C ) A.是有害的 B.是有利的 C.具有两重性 D.是无害的 E.既是有利的又有害 二.填空题 1.免疫的功能包括、、。( 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2.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将引起 ________。(反复感染) 三.名词解释 1.免疫防御::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抵抗病原微生物人侵,清除侵入的病原 体及其他异物,以保护机体免受外来异物侵害的功能。 四.问答题

1.简述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答: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免疫有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第二章抗原 一.选择题 1.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 ) A.抗原决定簇 B.一定的化学组成 C.一定的物理性质 D.分子量大 E.复杂稳定的结构 2.决定抗原免疫性的首要条件是(C ) A.大分子 B.结构复杂 C.异物性 D.表位多 E. 一定的化学组成 3.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D ) A.共同抗原 B.半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表位 E. 自身抗原 4.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是( D ) A.半抗原 B.佐剂 C.小分子物质 D.完全抗原 E. 简单大分子物质 5.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C ) A.类脂 B.明胶 C.外毒素 D.多糖 E.内毒素 6.抗原物质经哪种途径免疫机体应答能力最强( B ) A.皮下 B.皮内 C.腹腔 D.静脉 E.口服 二.填空题 1.TD -Ag 中文含义是, TI-Ag 中文含义是。 (.胸腺依赖性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 2.完全抗原具有两种特性,即性和性,而半抗原只具有性, 而无性。(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 三.名词解释 1.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交叉反应:抗原(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有时还可与其它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 一.选择题 1.机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 Ig 是(A ) A.IgM B.IgG C.IgA D.IgE E. IgD 2. 极易与肥大细胞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是(B ) E. IgM 3.在黏膜表面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抗体是(C ) E. IgD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内容参考)

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急救护理应对 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包括: 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和细胞毒型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和血管炎型 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四型超敏反应比较 型I II III IV 名称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 抗体IgE IgG1-3IgM IgG、IgM IgA 无 补体无++无 细胞肥大细胞 嗜碱性中性粒 巨噬细胞 中性粒 血小板 T细胞 巨噬细胞 疾病过敏性休克、 荨麻疹输血反应 血细胞减少 新生儿溶血 血清病 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 传染性迟发型 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 ●超敏反应的特点: 1、I、II和III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 2、补体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III型超敏反应。 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 ●I型(速发型过敏反应)——临床上最常见的过敏反应,反应速度极快,明显的个体差异。治疗及时,一般不留后遗症。遗传倾向。 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全身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 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 ●临床上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疾病 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血细胞减少症、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上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 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食品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 1.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四个方面。 2.毒物吸收途径有消化道吸收、呼吸道吸收和皮肤吸收三种。 3.毒物在体内分布主要有血液分布、肝脏分布、脂肪组织贮存和骨骼中沉寂四种形式。 4.毒物主要通过经肾排泄、经胆汁排泄和经乳汁排泄三种渠道排泄。 7.一般动物毒性实验包括急性、亚慢性和慢性三种。 8.我国食品毒理学对毒物分级一般采用国际六级分级标准,以显示食品安全重要性。 9.致癌物可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无机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三大类。 10.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如果LD50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10倍时,说明该化学物质毒性较强,应考虑放弃将其加入食品。 11.慢性毒性实验中,当NOEL大于人的可能摄入量300倍时,说明该化学物质毒性较小,可进行安全性评价。 12.食品毒物的危险度评估一般采用社会可接受的危险度,而要避免一味追求零危险度和过度安全所带来的高成本 13.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毒蛋白质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凝血素和过敏原四种。 14.马铃薯发芽变青部位主要毒素为龙葵碱,其毒性机制为抑制胆碱酯酶,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被降解而大量积累,导致过于兴奋抽搐等。 15.苦果仁中毒素主要为苦杏仁苷,毒性机制为其水解产物氢氰酸可抑制细胞传递链,一直对氧的利用。 16.粗制棉籽油的主要毒物为游离棉酚。 17.河豚毒素碱性条件易于降解,可小心进行去毒处理。

18.烤面包时,可由美拉德反应产生一些致癌物。 19.合成食品着色剂由于安全嫌疑,我国允许使用的只有8种。 20.天然色素中,加铵盐法法生产的焦糖色由于可能有致癌物,不得用于酱油加色。 21.各类兽药一般在体内肝脏部位残存较高。 22.食物中抗生素残留对人体主要危害有损害组织器官、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肠道内菌群失调、诱发过敏反应和潜在三致作用等五个方面。 23.抗生素药残的主要检测方法有色谱技术和免疫学法技术。 24.在我国,有机氯农药由于高毒高残留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禁产,其替代品主要为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类农药。 25.汽车尾气中的有害金属污染主要由其含铅汽油防爆剂造成。 26.日常生活中,砷的常见污染来源是煤的不完全燃烧。 27.黄曲霉毒素在加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可被破坏结构除毒;而其在体内反应中,羟化为解毒反应,环氧化为增毒反应。 1、毒物分类中,生物毒素可分为以下几种,既黄曲霉毒素、镰刀菌属毒素、其他曲霉和青霉和细菌毒素。 2、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3、绝对致死剂量(LD100)是指能引起一群集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4、化学毒物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的条件是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不受竞争性抑制影响。 5、化学毒物的代谢反应过程分为两相,氧化、还原、水解均为Ⅰ相反应,结合为Ⅱ相反应。 6、活性氧对DNA的损伤机理正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有两个方面:①氧化应激②细胞程序化死亡。

八大类食物易过敏

最容易引起过敏的八大类食物 因进食某种正常状态的食物引起的不正常反应,如荨麻疹、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血管性水肿、皮炎、腹胀、腹泻或腹痛、偏头痛等,而且这些反应只在一部分敏感人群发生,称为食物过敏(Food allergy or Food hypersensitivity)。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与不正常免疫(特别是IgE抗体)有关。还有一种与食物过敏类似的情况,叫做食物耐受不良(Food intolerance,也称食物不耐受),也是因为进食某种正常状态的食物引起的不正常反应,其表现与食物过敏相似,也与某些人特殊敏感体质有关,但其发生机制与免疫机制无关,最典型的例子是牛奶乳糖不耐受。在实际工作中,食物过敏和食物耐受不良这两种情况很难区分。有人统称它们为“食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of food)。还有人干脆把这两种情况都称为食物过敏,造成了概念上很大的混乱。 1999 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第23 次会议公布了常见致敏食品的清单,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情况未必完全一致)临床上90%以上的过敏反应(可能也包括了食物不耐受)由八类食物引起: ①奶类,特别是牛奶; ②禽蛋类; ③鱼类(包括海水鱼、淡水鱼); ④甲壳类水生动物(虾、对虾、螃蟹、大小龙虾、蛤蜊等); ⑤花生; ⑥大豆; ⑦坚果类(杏仁、核桃、腰果、榛子、松子、栗子等); ⑧小麦。 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的人,应尽量避免食用该种食物,同时,(因为食物过敏经常有交叉现象)要注意以上各种高致敏性的食物,密切观察进食这些食物后的反应。 未明确过敏食物,但经常出现上述过敏反应者,除了密切观察进食这些食物后的反应外,还可以进行食物过敏检测,包括“食物过敏原过筛实验”(IgE检测)和“乳糖氢呼吸实验”,前者针对食物过敏,后者针对乳糖不耐受。

过敏反应

过敏(Confusing),又称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高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这些不同得说法导致文献数据不一致。 常用分类:过敏反应/过敏性过敏反应(IgE介导)或类过敏反应/非过敏性过敏反应(非IgE介导)。 一.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率30 - 950 /100,000 人/年,终生患病率50 - 2000 / 100,000 人,死亡率< 1% 。 与麻醉相关得过敏反应得数据引起得疑问:1、数据不一致。英国 60例/年,法国 394 例/年;2、很多数据被低估。 引起这种问题得根源在于警惕性不足,因为过敏反应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就是麻醉医师首先要考虑得问题。 过敏反应就是小概率事件。病人处于镇静或麻醉状态(无主诉),或病人全身覆盖手术单(失去皮肤症状),误认为就是麻醉药物得正常副作用。此外也缺乏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北京地区麻醉学科在2005年得调查报告称,药物过敏反应6、6/万。麻醉相关过敏反应得死亡率就是3 - 6%。另有2%病人会残留神经功能障碍。 二.过敏反应及分型 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超敏反应: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得特异性免疫应答。(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0) 分型: 1、速发型超敏反应; 2、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贫,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甲亢; 3、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4、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迟发性超敏反应如结核病人肺空洞形成、干酪样坏死与麻风病人皮肤肉芽肿形成。 (一)速发型超敏反应 1、致敏原/变应原(allergen) 选择性激活T细胞(CD4+ Th2)及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引起变态反应得抗原性物质。 2、特点 (1)再次接触致敏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 (2)通常使机体出现功能紊乱,而不致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3)具有明显个体差异与遗传背景。 3、致敏原分类 天然致敏原:多为分子量相对较小(10 – 20 kD)得可溶性蛋白质抗原、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本身没有免疫原性,进入机体后,有可能与组织蛋白结合而获得免疫原性,成为致敏原/变应原。

常见致敏原致敏原因

?常见致敏原致敏原因 ? ?Homogenised 牛奶-由于加热到了130-150度,改变了牛奶的本性→无机牛奶,因而增加了过敏及假性过敏的几率。 ?乳酸-抑制肠道腐败性生态失调。 ?牛奶制品-通常含有大量防腐剂:山梨酸、苯氨酸、甲酸、丙酸、多羟基丁酸酯;酸奶中包含有着色剂、香料、多种防腐剂,等等。 ?奶酪-成熟奶酪,例如,Harzer和Swiss,含有大量组胺和酪胺→可能引发偏头痛;硬质奶酪不包含有乳糖。 ?乳糖Mora2+-包含有D-半乳糖和右旋糖;如果乳糖酶的活性不够,整个腹部就会感觉有气体及疼痛。在德国,大约有20%的人缺乏乳糖酶。然而,在非洲和亚洲,这个数字却上升到80%,因此,他们不适合喝牛奶。当乳糖在小肠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时,结肠中的细菌会使软糖发酵,形成乳乙酸、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些酸会导致胃肠气胀、强烈刺激肠道蠕动,从而引起腹泻。同时,肠粘膜受损,其可渗透性变强,甚至引发溃疡。 ?通常,乳糖不耐受与糖不耐受是联系在一起的,一方测试为阳性,另一方也是阳性。?有关乳糖不耐受的更多内容:减肥。 ?食品添加剂 ?假性过敏原:亚硝酸盐、亚硫酸盐、多羟基丁酸酯、安息香酸盐-不引起抗体反应。?酶:来自于霉菌/真菌,存在于香料、果汁、洗涤剂,以及某些药物,它们都可能会引起真菌/霉菌过敏,其中,呼吸道最容易受到感染;花粉热存在霉菌/真菌负荷! ?谷氨酸盐:会引发强迫性暴食、出汗、头痛、关节疼痛。 ?秘鲁香脂:非常重要、普遍的过敏原,存在于许多食物(例如,巧克力)、化妆品、香水以及药物中-尤其是止咳糖、止咳糖浆。 ?磷酸盐:可乐中含有大量磷酸盐,会阻碍钙、锌、镁的吸收。 ?水杨酸:番茄、酿酒葡萄、苹果、橘子、草莓以及坚果中。通常,与含氮的合成色素,如,偶氮玉红、紫红一起引起交叉过敏。检测多种水果,过滤,找出引起过敏的水杨酸。?硫磺:存在于多种化学合成物中,另外,还包括果干、酒、花生、小萝卜及土豆条。?亚硫酸盐:引起多种食物过敏;硫酸会破坏50%的维生素B1以及多种酶。 ?桂皮:一种调味剂,用于牙膏,可能会引起口疮,是一种重要的过敏原。 ?转基因大豆有很强的过敏反应,会引起过敏、甚至死亡。因此,这一产品很快从市场上退出,以免影响到整个基因工程的声誉。基因工程会引起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剧变,由于包含在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来过敏原不易被识别出来–过敏似乎无药可救。 ?豆乳Mora1+++:因其脂肪含量,对于儿童而言难以消化→腹泻、发疹(发热、发疹)。 大豆中包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对婴儿有害:生殖器畸形、未降到阴囊的睾丸、不孕不育、昆克氏病、浮肿。相比之下,椰乳和杏仁乳更佳,大豆中包含了过多磷酸盐。 ?豆腐Mora+++:加热后的大豆;改变了难以消化的蛋白质,另外,还添加了糖。 ?芦笋Mora1+++:强过敏原。 ?甘薯Mora1+++:属葵花植物,其茎类似于土豆;同化淀粉无需胰岛素,因此,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维生素C:这类过敏中有99%的出现玉米过敏。 ?白酒Mora2++:在净化过程中会用到蛋白和/或酪蛋白→可能会有鸡蛋和牛奶过敏。 ?小麦:通常,儿童在2岁后可能会患上神经性皮炎,面具脸,面肌僵直? ?柠檬酸Mora1++:作为防腐剂得到广泛使用。其中会用到霉菌、真菌及酶,与霉菌/真菌过敏不相容。 ?柑橘类水果Mora2++:荨麻疹、啸鸣、头痛。 ?牙科:牙齿76/67处牙龈后退→牛奶不耐受;如果牙齿3/3处的牙龈也受到类似影响→

过敏反应类型

2013-08-03 | 阅:1 转:4 | 分享 修改 Ⅰ. 第一型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typeⅠ) 免疫反应是宿主为保护个体,免于外来异物之入侵的保卫系统,但当此反应过当或不适当时,便造成过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Gell 和 Coombs 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及反应的机转,分类成四种。这些分类是为了说明方便,在实际上并没有如此地界限分明,有时一个疾病是好几类过敏反应合并造成的。四类型的过敏反应包括: a. 第一型立即式 IgE 担任过敏反应 (immediate, IgE-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b.第二型抗体依靠型毒杀过敏反应(antibody dependent cytotoxicity hypersensitivity) c. 第三型免疫复合物造成的过敏反应 (immune complex-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d.第四型延迟性T-细胞担任过敏反应(delayed T cell-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1. IgE 担任过敏反应的过程(overall scheme of IgE-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a. 第一次暴露到过敏原 (allergen) b. 体内产生 IgE 抗体对抗此抗原 c. IgE 抗体和肥胖细胞(mast cell) 结合 d. 第二次再碰到 (challenge) 过敏原 e. 此过敏原和肥胖细胞上的 IgE 结合,活化肥胖细胞 f. 被活化的肥胖细胞释放很多媒介物 (mediators) g. 这些媒介物作用到各组织,造成临床征症,而有气喘...等反应。 2. IgE抗体的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IgE antibody) IgE 抗体是第一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最重要因子,它有下列特性: a. 对热 (56℃,30min) 不稳定

过敏反应

过敏 百科名片 过敏,有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现象,药物过敏;过于敏感:你不要过敏,没人说你坏话。过敏简单地说就是对某种物质过敏。当你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种物质的时候,身体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这种反应的物质就是所谓的“过敏原”。在正常的情况下,身体会制造抗体用来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侵害;但过敏者的身体却会将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是有害的东西,产生抗体,这种物质就成为一种“过敏原”。这种过敏性反应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不会发生在正常人身上的。 目录[隐藏] 词语释义 病理 过敏体质(irritable the physique) 过敏体质的特征 发病原因 什么是过敏原 皮肤过敏谨慎用药 过敏性鼻炎简介 词语释义 病理 过敏体质(irritable the physique) 过敏体质的特征 发病原因 什么是过敏原

皮肤过敏谨慎用药 过敏性鼻炎简介 ?生活中怎样预防过敏 ?抗过敏药物 ?常见过敏的种类与诊断 [编辑本段] 词语释义 过敏 词目:过敏 拼音:gùo mǐn 基本解释 [allergy] 对某些物质(如细菌、花粉、食物或药物)、境遇(如精神、情绪激动或曝露阳光)或物理状况(如受冷)所产生的超常的或病理的反应 他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 详细解释 1. 有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现象。 2. 过分敏感。

丰子恺《“艺术的逃难”》:“因为过去种种忧虑伤害了我的神经,使它由过敏而变成衰弱。”许杰《邻居》:“她的过敏的神经,似乎听见小文的颤动的语句。” [编辑本段] 病理 过敏症是一种文明病。医学上把过敏(变应性)分为4种不同的种类,并以罗马数字I 至IV来命名。其中最常见的是I型和IV型。I型有时也被称为“特应性”或者“速发型变应性”。例如,人体在被昆虫蜇伤后几秒钟就会作出反应,动物毛发过敏和花粉过敏在几分钟内就有反应,食物过敏的时间则在30分钟以内。与此相反,IV型过敏的反应则要慢得多,症状要在一天或者几天之后才会出现。例如装饰物过敏和许多类型的职业过敏等。因此,人们把其称为“迟发型变应性”。 花粉过敏 过敏(即变态反应) 的定义有多种版本,为了阐述这个重要问题和确保医学工作者在一个统一的概念中交流,WAO 推荐使用一套国际统一的定义和术语.在这之前, 欧洲过敏和临床 免疫学会曾经出版了"一个修改的免疫定义法",并推荐使用这套术语(Ref: Johansson et al. Allergy 2001). 在这个基础上,WAO 再次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建议推广使用这套最新版本(Ref: Johansson et al. JACI,2004). 过敏:过敏是指由免疫机制诱导的高敏反应.过敏可以是体液(抗体)或者是细胞免疫机制 介导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产生过敏反应的抗体属于IgE类,这些个体可以归类于患有IgE-介

尔雅食品安全慕课课后题

【单选题】不良厂商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 A、 增加蛋白质含量 B、 灭菌 C、 提高口感 D、 增加粘稠度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并不是所有国家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或关注点都一样,这主要是因为()。 A、 食品安全法律和饮食组成不一样 B、 食品安全法律和国家经济水平不一样 C、 饮食组成、国家经济水平不一样 D、 环境污染情况和食品安全法律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食品安全问题并非只在中国出现,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都会产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的答案:√ 【多选题】下列关于口蹄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口蹄疫主要发生在一些偶蹄类动物 B、 口蹄疫会侵染到人,但不会致死 C、 口蹄疫的症状通常是一些水泡或表皮的溃烂 D、 口蹄疫容易导致小孩患上手足口病 我的答案:ABC

得分:20.0分 2 【判断题】欧美国家人们食用的食品以生食为主,所以常出现李斯特氏菌中毒事件。() 我的答案:√ 得分:20.0分 3 【判断题】1999年比利时发生食品二恶英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工具受到污染,在原料的生产环节出了问题。() 我的答案:× 得分:20.0分 4 【判断题】禽流感病毒因其极不耐高温,70度煮一段时间就可以灭活,所以并非想象中可怕。() 我的答案:√ 得分:20.0分 5 【判断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以及经济、贸易。() 我的答案:√ 得分:20.0分 【单选题】在中国导致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36%的疾病是号称“第一杀手疾病”的()。 A、 糖尿病 B、 心脑血管病 C、 感冒 D、 癌症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在中国的所有食源性疾病中,由食源性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的比重为()。

安全考试题

第一章绪论 1、广义的食品概念:包括所生产食品的原料、原料种养殖过程中接触到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 2、食品的特性(1)食品对卫生的要求比较高。(2)食品为人类提供营养,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3)食品只能使用一次。 3、评价食品安全的五个方面: (1)营养成分:过剩或缺失,都会造成对人体营养性危害。 (2)天然成分:河豚体内含有的神经毒素,玉米贮藏不当产生黄曲霉毒素等。 (3)微生物污染:食品腐败变质、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等。: (4)食品添加剂:国家禁止使用添加到食品中。 (5)化学成分:米粉、腐竹加入吊白块。 4、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既无危害又无危险,既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也不造成对人体有害的近期或远期影响,兼具食品营养和安全要求,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食品安全。 5、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在六个方面: (1)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仍是首要问题。 (2)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仍相当严重。 (3)、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也带来食品安全的新问题。 (4)、落后的加工工艺和储存运输条件造成污染相当严重。 (5)掺假作伪行为依然层出不穷。 (6)、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食品的贸易。 6、食品质量定义:食品的一组固有特性(营养、安全、色、香、味、质、形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7、质量形成过程 (1)质量环 任何产品质量的形成基本遵循这样的过程: 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设计→采购→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储存→运输→销售→服务→营销和市场调研 (2)质量决定因素 1)开发设计质量 是产品质量形成最为关键的阶段,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和产品的食用安全。 (2)生产制造质量 生产制造是将设计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是产品形成的主要环节。 (3)食用质量 食用质量是食品的价值体现,直接决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4)服务质量 是产品质量的延续,是企业形象的体现。 8、(1)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3)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4)食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质量所进行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的总称。 第二章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各种血细胞模式图教学教材

各种血细胞模式图

各种血细胞模式图 1.红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4.中性粒细胞 5.淋巴细胞 6.单核细胞 7.血小板 红细胞聚集分布 成熟红细胞随机呈块状或束状聚集在一起,临床主要表现为以下病症: 1.多种抗体暴露; 2.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 3.非典型肺炎; 4.金葡菌感染; 5.冷凝集疾病。

靶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央色深,外周以苍白圈,在近红细胞边缘处又较深。形同射击之靶,在正常情况下靶形细胞极少见。但在黄疸、肝病、脾切除后,缺铁性贫血,尤其是在地中海贫血的血涂片上颇为常见。 镰状红细胞 这种红细胞两端尖锐,长而狭,形如镰刀样,见于先天性镰状红细胞贫血和Hb-C病等

Bite Cell 红细胞 由于细胞内血红蛋白变性或沉淀成块,使细胞呈半圆形,提示可能有红细胞膜的缺乏,如G-6-PD缺乏症。 水滴形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如梨形或水滴形,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及骨髓纤维化,以及地中海贫血、脾功能亢进或肾病等。 固缩红细胞 红细胞中有一侧清晰区,而血红蛋白浓缩偏向另一侧,临床上常见于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 半月形红细胞 胞体巨大,呈月形,淡红色。为衰老红细胞在制片时人工造成,或见于某些增生性贫血、血小管球性肾炎。

刺毛红细胞 亦称锯凿细胞。包括刺细胞、钻细胞及距细胞。往往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NH,距细胞多见于肝脏疾病,钻细胞也见于尿毒症。 球形红细胞 此种红细胞直径缩短,厚度增加,细胞中心区的血红蛋白比周围多,呈小球形状。常见于遗传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如Hb-S等)。 椭圆形红细胞

药理学考试a_b卷_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药理学 》课程试题 课程号: 1930052-0 □ 考试 √ A 卷 √ 闭卷 √ 考查 □ B 卷 □ 开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阅卷教师 各题分数 15 10 10 10 15 10 30 100 实得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药动学 激动剂 肝肠循环 t 1/2: 耐受性 二、单选题(将最佳答案的题号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 药理学是研究( ) A.药物效应动力学 B.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C.药物作用的科学 D.与药物有关的生命科学 E. 药物代谢动力学 2.口服给药中,药物首先到达的主要器官是( )。 A.心脏 B.肺 C.脑 D.肾 E.肝 3.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 A. 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排泄加快 。 C. 药物运转加快 。 D. 暂时失去活性。E A 和B 4. 以下关于pH 影响药物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较易吸收 B. 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较易吸收 C.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较易吸收 D. B 和C 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5.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消除的主要方式( )。 A. 被COMT 破坏 B.被MAO 破坏 C.进入血管被带走 D.被突触前膜摄取 E.被ACHE 水解 6. 琥珀胆碱是( ) A .保肝药 B.镇静药 C .去极化型肌松药 D.非除极化肌松药 E . M 胆碱受体阻断药 7. .对于心源性哮喘除应用强心苷,氨茶碱及吸氧外还可静脉注射( ) 班 级 : 姓 名: 学号: 试题共 页 加 白 纸 张 密 封 线 GDOU-B-11-302

(宠物)血液细胞镜检图

细胞图 各种血细胞模式图 1.红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4.中性粒细胞 5.淋巴细胞 6.单核细胞 7.血小板 红细胞聚集分布 成熟红细胞随机呈块状或束状聚集在一起,临床主要表现为以下病症: 1.多种抗体暴露; 2.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 3.非典型肺炎; 4.金葡菌感染; 5.冷凝集疾病。

靶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央色深,外周以苍白圈,在近红细胞边缘处又较深。形同射击之靶,在正常情况下靶形细胞极少见。但在黄疸、肝病、脾切除后,缺铁性贫血,尤其是在地中海贫血的血涂片上颇为常见。 镰状红细胞 这种红细胞两端尖锐,长而狭,形如镰刀样,见于先天性镰状红细胞贫血和Hb-C 病等

Bite Cell 红细胞 由于细胞内血红蛋白变性或沉淀成块,使细胞呈半圆形,提示可能有红细胞膜的缺乏,如G-6-PD缺乏症。 水滴形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如梨形或水滴形,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及骨髓纤维化,以及地中海贫血、脾功能亢进或肾病等。 固缩红细胞 红细胞中有一侧清晰区,而血红蛋白浓缩偏向另一侧,临床上常见于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

半月形红细胞 胞体巨大,呈月形,淡红色。为衰老红细胞在制片时人工造成,或见于某些增生性贫血、血小管球性肾炎。 刺毛红细胞 亦称锯凿细胞。包括刺细胞、钻细胞及距细胞。往往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NH,距细胞多见于肝脏疾病,钻细胞也见于尿毒症。

球形红细胞 此种红细胞直径缩短,厚度增加,细胞中心区的血红蛋白比周围多,呈小球形状。常见于遗传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如Hb-S 等)。 椭圆形红细胞 红细胞呈椭圆形,横径缩短,长径增大,正常人椭圆形红细胞也可高达15%。这种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红细胞至少占25%,一般要高于25%-50%才有诊断价值。在大红细胞性贫血可达25%,恶性贫血及严重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镰刀形贫血也可见此细胞。 口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的中心淡染区呈条状,这种细胞正常小于4%,增高见于口细胞增多症,急性酒精性中毒时可大于5%。 裂红细胞

药物毒理学试题(四)

药物毒理学试题 (单选题)1: 缺乏6-G-P的患者应用以下哪种药物易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A: 伯胺喹 B: 青霉素 C: 氢氯噻嗪 D: 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吗啡药物依赖性的特征是()。 A: 有身体依赖性没有精神依赖性 B: 有精神依赖性没有耐受性 C: 有身体依赖性没有耐受性 D: 有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和耐受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以下引起药物性哮喘的药物致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A: 对花生四烯酸环氧酶通路抑制 B: 特异性抗体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 C: β受体激动剂 D: 对咽喉、气管的直接刺激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氯丙嗪引起溢乳-闭经综合症的机制是()。 A: 催乳素分泌减少 B: 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乙酰胆碱受体 C: 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多巴胺受体 D: 激动结节-漏斗通路的乙酰胆碱受体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下列分子中,哪些通常不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分子()。A: ATP B: 脂质 C: 核酸 D: 蛋白质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引起咳嗽的毒性机制是()。 A: 过敏性支气管痉挛 B: 直接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 肺抗氧化防御机制破坏 D: 引起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物质浓度增高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与速发型过敏反应有关的是()。 A: IgA B: IgE C: IgG D: IgM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关于药物,不正确的描述是()。 A: 蓄积过多,也会发生毒性反应 B: 新药上市前需要做临床前研究 C: 新药上市前需要做临床研究 D: 获取新药生产上市证书后,就是绝对安全的。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内分泌器官对药物损害作用敏感性最强的是()。A: 甲状腺 B: 胰腺 C: 肾上腺 D: 垂体 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