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

[ 3 ] 孔莉. 复方甘草 酸单 铵联合 雷公 藤多苷 片治疗 寻常 型银 屑病
的疗效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 , 2 0 1 3 , 0 6 ( 2 c ) : 4 - 5 .
米 非 司 酮 治 疗 异 位 妊 娠 的适 应 证及 临床 疗 效
李莉
【 摘要】 目的~ Nhomakorabea探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 妊娠患 者的 临床 作用 。方法 选 择本 院 2 0 1 1 年3 月
・
1 3 9・
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具体 见表 1 。 表 l 两组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比较 ( n , %)
2 . 2 两组患者治疗后 血清 中 I . N F — a 及I L - 8 水平 均有 明显 改 善( P< 0 . 0 5 ) ; 观察 组 患者 改善 情况 明显优 于参 考 组 , 比较
银屑病是 临床常 见皮肤 病 , 治愈 难度 较大 , 病 情反 复延
方甘草 酸单铵联 合雷公 藤多 苷片 治疗 寻常 型银 屑病效 果显 著, 安 全性高 , 值 得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 ] 马福生 . 复方 甘草 酸单铵 联合 雷公藤 多苷 片治疗 寻常 型银屑 病疗效分析. 中国热带 医学 , 2 0 0 7 , 0 7 ( o 6 ) : 1 0 5 4 . [ 2 ] 宋颖. 窄谱 中波紫外 线照射 联合 复方甘 草 酸单铵治 疗寻 常型 银屑病疗效观察. 皮肤病与性病 , 2 0 1 1 , 3 3 ( 0 1 ) : 4 0 - 4 5 .
者 中有 2 9人 宫 内受 孕 , 比率 为 5 1 . 7 9 %。 结果 研 究 组 患者 总有 效 率 9 2 . 5 9 %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的 7 4 . 0 7 %, 且患者 临床症状 、 血清 B . H C G检 测 指标 均显 著 优于 对 照组 , 对 比差 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针对 女性 患者输 卵管异 位妊 娠运 用米 非司酮进行治疗 具有显著 的临床效果 , 且用药疗效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中外健康文擒 2 o 年1 o 9 月第8 卷第1 W rd I at g s e i l P ro ia 期 ol l l Die tM dc eidc c h a
临 床 研 究
2讨论
21 .有机磷 农药中毒 弓起肾 脏损害的发生机理 目前 尚可不十 l
在 口服 农 药 后 1 小 时 内 出现 少 尿 , 量 < 1ml 小 时 , 续 l 2 尿 5 每 持 4 小时以上 , 1 另 例在 口服在农 药后 t时死亡 。 4J ' , 分 清楚 , 可能是 由于 有机磷农 药 中毒 后 , 机体 内乙酰胆 碱大量 蓄 13 . 实验室 检查 血胆碱 酯的 活力检 查 1 例 , 8 均低于 4 %尿 积 ,弓起 循环 、呼吸障 碍及肾 血后的痉 挛 ,选成肾脏 的缺 血 , 0 I 缺
米非司酮两种服药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两种服药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我院采用米非司酮两种不同服药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9年11月~2007年11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360例,将其分为甲组200例,乙组160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均好;无或轻微下腹痛,每例经妇科检查、尿HCG、血HCG、B超检查或后穹窿等确诊,血尿分析,肝肾凝血功能正常。
两组年龄18~45岁,停经60天以上50例;59~45天174例;40~44天136例,两组对象年龄、平均停经天数、用药前血HCG值等情况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用药指征:(1)生命体征平稳;(2)无内出血,无腹痛或轻微下腹痛;(3)无使用米非司酮禁忌证;(4)盆腔包块直径≤3 cm;(5)血HCG<3 000 IU/L,无肝肾疾病;(6)自愿要求药物保守治疗或要求保留生育功能。
1.3 服药方法:甲组每次服米非司酮50 mg,每12小时1次,共6次,总量300 mg。
乙组每次服米非司酮50 mg,12小时共4次,再用25 mg,每12小时1次共4次,总量300 mg。
两组均用冷开水送服,治疗期间使用抗生素。
1.4 临床观察:两组服药治疗期间观察脉搏、血压、腹痛、阴道流血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每3~4天复查血HCG,直至降至正常范围,每5~7天复查B超1次。
1.5 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症状消失,盆腔包块缩小无内出血发生,血HCG 降至正常为治愈。
治疗后包块增大,血HCG持续不降或上升或有内出血症状为失败。
若用药5周后血HCG仍高于正常值,可考虑异位妊娠持续状态或与妊娠有关的其他疾病[1]。
统计学处理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临床效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疗效比较,在治愈率和失败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血HCG转阴时间两组比较,提示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16,P=0.689)。
2.2 失败病例中,两组均有8例,血HCG持续不降,B超提示附件包块不缩小,子宫直肠陷凹有少量积液,要求手术治疗。
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以氨甲蝶呤(MTX)为对照,探讨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氨甲蝶呤组进行比较。
以氨甲蝶呤(MTX)为对照,观察米非司酮(Mif)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
结果2组均于治疗后10天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始明显下降,治疗后15天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和76%。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氨甲蝶呤,且MTX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米非司酮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给方便,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药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米非司酮氨甲蝶呤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未育患者增多。
随着快速、敏感的β-hCG检测技术的开展,高分辨率的B 超应用,使大部分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以诊断,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1],对仍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选择何种药物及最佳治疗方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2],其优点是它既能杀死胚胎组织,又不破坏输卵管组织,从而保持输卵管通畅。
目前,国内外关于异位妊娠保守性药物治疗的报道多数选用氨甲喋呤(MTX)[3,4]。
但氨甲喋呤的化疗反应对机体损害大,副作用多。
米非司酮问世以来,逐渐被应用于治疗异位妊娠,对停经天数少、体内孕激素水平相对较低者,米非司酮抗早孕效果更好。
本文对50例异位妊娠患者,以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为对照,观察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来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应用方便、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及分组1999年5月~2003年10月异位妊娠入院确诊患者5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1岁,平均27岁,停经时间38~65天。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症和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症和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并对其适应症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选近1年开展的异位妊娠治疗工作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例数选择80例,设立对照实验作对比分析。
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应用米非司酮。
对比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通过本次研究的开展,统计结果显示,在治疗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统计的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米非司酮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常规治疗;米非司酮;适应症【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and to analyze its indications. Methods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carried out in the past year was selected as the period of this study, and 80 cases were selected to set up a control experiment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 on this basis.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tudy,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reatment indicators(P<0.05). The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atistical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Mifepristone can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 Ectopic pregnancy; Routine treatment; Mifepristone; indications异位妊娠在临床十分常见,该疾病还有另外的名称叫做宫外孕[1]。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研究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研究方爱娇(弋阳县中医院,江西弋阳334400)【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β-HCG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是异位妊娠的理想保守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更快速地改善,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DOI:10.19435/j.1672-1721.2018.16.037异位妊娠属妇产科常见疾病,指孕卵未着床于子宫,而在子宫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为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炎症导致管腔不通,使孕卵运行受到阻碍后在输卵管停留、发育所致,可导致流产或输卵管破裂[1]。
输卵管手术、发育不良、输卵管炎症等是异位妊娠的常见因素,若不及时治疗可为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保护生理结构、功能的治疗方法,故而保守治疗的有效性成为临床关注重点[2]。
本研究探讨分析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妇产科接诊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相关协议。
观察组:年龄23岁~36岁,平均年龄(29.4±4.2)岁,孕周:4周~7周,平均(5.5±2.0)周;对照组:年龄23岁~ 35岁,平均年龄(29.2±4.5)岁,孕周:4周~9周,平均(6.5±2.0)周。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 药物与临床研究 ·232020年 第24期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范冬梅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妇产科 河北廊坊 065300摘 要:目的:给予宫外孕患者治疗期间,分析采取米非司酮药物联合甲氨蝶呤药物的治疗效果。
方法:文章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参考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分析2组患者临床数据。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包块大小、血孕酮水平、血β-hCG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宫外孕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指标,同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健康恢复时间,不同药物联合方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治疗效果临床上宫外孕属于妇科中较为多见的急腹症之一,而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主要指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其主要表现是阴道出血及停经等,一旦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及腹部剧烈疼痛等症状,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1-2]。
因此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妇科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宫外孕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文章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为参考对象,时间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将76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24--54岁,均数年龄为(39.00±2.5)岁,患者停经天数在40-54天,平均停经天数在(47.00±1.6)天,对照组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25-56岁,均数年龄为(40.50±3.5)岁,患者停经天数在42-56天,平均停经天数在(49.00±2.6)天,与2组患者年龄、停经天数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
米非司酮+中药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中药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未婚未育患者增多,随着血(β-HCG)和高分辨率B超的应用,使大部分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以诊断,为药物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为寻找简便、安全、疗效可靠的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2008年收治未破裂且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60例,行保守治疗,年龄18~42岁,停经时间32~66天,孕次1~5次,产次0~2次。
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第6版宫外孕诊断标准[1]。
①症状:有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
②体征:腹部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尤以病侧为明显;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有触痛,子宫颈有明显举痛,内出血多时子宫有漂感,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不相符,子宫一侧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
③其他检查:血HGG阳性;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红色不凝血;诊性刮宫未见绒毛,仅见蜕膜组织;B超检查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病例纳入标准:①宫外孕妇未破裂或流产型,内出血少;②无活动性出血,生命体型稳定;③B超未见输卵管妊娠包块内有胎心搏动及胎芽;④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00mIU/ml;⑤宫外孕包块最大径≤6cm;⑥患者自愿要求药物保守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文献[2],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监测盆腔包块消失,血HCG降至正常(<10mIU/ml);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B超监测盆腔包块缩小,血HCG正常或接近(<10mIU/ml);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B超监测盆腔包块无变化或增大,血HCG下降不满意或上升而改用其他药或有破裂出血等手术指征而改为手术治疗。
病例剔除标准: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卵巢妊娠;②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血液系统疾病;③血Hb<10mg/ml;④血PLT<100×109/L。
治疗方法:米非司酮组+中药(n=30)和甲氨蝶呤组+中药(n=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6-10-18T15:27:19.8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8期作者:韩松
[导读] 异位妊娠在临床上又称为宫外孕,也就是受精卵在子宫之外的地方着床生长。
(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江苏宿迁 2237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适应症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3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血β-HCG水平、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等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异位妊
娠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异位妊娠;适应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091-02 异位妊娠在临床上又称为宫外孕,也就是受精卵在子宫之外的地方着床生长,异位妊娠属于临床急症,对孕妇的影响较大[1]。
为进一步提高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文结合我院接收的38例异位妊娠患者,就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症及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3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1±4.2)岁,其中初产妇10例、经产妇9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9±4.3)岁,其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资料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止血、抗炎的基础上采用的是Ebewe Pharma Ges.m.b.H.Nfg.KG生产的甲氨蝶呤注射液,批准文号为H20080250,10mg ~20mg/次,动脉插管给药,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50202,每天1次,口服,每次12.5mg,连续用药10天[2]。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关指标具体指的是血β-HCG水平、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整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资料,同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整理的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相关指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如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在治疗后的血β-HCG水平、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等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1例出现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3%;对照组1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口唇溃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
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和诊断率均明显提高,异位妊娠属于临床急症,需要及时有效地治疗,考虑到妇女后期的生育要求,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3]。
对于异位妊娠常规治疗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该药物可以对胚胎产生抑制作用,造成胚胎组织结构的破坏,从而使其坏死、脱落。
近年来,大量学者发现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中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米非司酮能够对孕酮和抗体的结合发挥抑制作用,同时对患者体内的孕激素也有抑制作用,不仅如此,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后,该药物能够诱导蜕膜细胞凋亡,使其变性坏死,最终杀死胚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不同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采用米非司酮相对于常规治疗,其效果更明显,体现出了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应注意其适应症,从而才能更好地保证治疗效果,根据文献报道,通常对于血β-HCG水平小于300miu/mL,盆腔包块直径小于3cm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能够保证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血β-HCG水平超过300miu/mL,盆腔包块直径大于3cm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有一定的效果,效果有限[5]。
综上所述,对于异位妊娠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方慧,全启花,梁莉,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4,27(02):359-361.
[2]刘红梅.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6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06):1222-1224.
[3]张林丽,孟敏,杨晓东.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08):79-80.
[4]陈萍.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中外医疗,2014,(12):101-103.
[5]戴秋芳.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0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