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合集下载

层次分析法确定平衡计分卡中业绩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层次分析法确定平衡计分卡中业绩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层次分析法确定平衡计分卡中业绩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全新的业绩评价体系,不仅能够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衡量指标,还可以将战略转化为行动。

作为战略管理的工具的平衡计分卡越来越受企业的喜爱,在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时,除了构建业绩评价指标,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也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平衡计分卡的指标权重,从而为企业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一、引言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的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一套全新的业绩评价系统,它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业绩评价系统。

与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不一样的是,平衡计分卡引入了非财务指标,可以对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做进一步的完善。

平衡计分卡还将企业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不僅设置了财务层面的短期指标,也设置了客户满意程度、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方面的长期战略指标,而在设计平衡计分卡系统中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构建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二是确定指标的权重。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对企业战略的一种描述,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战略的实施情况;指标权重的大小则充分体现了平衡计分卡的资源再配置功能。

关于指标的设计过程,已经有很多文献做过讨论,本文将在假定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来探讨平衡计分卡中各个权指标权重的设计。

传统的指标权重的确定大多采用专家打分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是主观因素影响大,而层次分析法恰好弥补这一缺陷,将定性问题定量化,为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合理的依据。

二、建立层次分析模型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决策问题时,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总目标,是以公司愿景为最终目标;第二个层次是准则层,是指为实现总目标而需要考虑的因素;第三层是方案层,是指为了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A层代表第一层次(目标),B层代表第二层次(层面),C层代表第三层面(具体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Excel计算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Excel计算

江苏科技信息February 2012表2判断矩阵摘要:文章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过程和计算方法,建立的Excel 计算模板操作简单,方便推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决策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权重;Excel ;计算模板作者简介:曹茂林,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技术与环境科技管理。

■曹茂林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Excel 计算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 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性、层次化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在环境科研实践中,AHP 法广泛应用于生态安全[1]、环境规划[2]、区域承载力[3]、化学品环境性能评价[4]等众多领域。

AHP 法的核心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定量化,增强了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在目标结构较为复杂且缺乏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

应用AHP 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就是在建立有序递阶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同一层次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综合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

具体步骤如下:1.构造判断矩阵同一层次内n 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由若干位专家完成。

依据心理学研究得出的“人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2”的结论,AHP 法在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判时,引入了九分位的比例标度,见表1。

判断矩阵A 中各元素a ij 为i 行指标相对j 列指标进行重要性两两比较的值。

显然,在判断矩阵A 中,a ij >0,a ii =1,a ij =1/a ji (其中i ,j=1,2,…,n )。

因此,判断矩阵A 是一个正交矩阵,左上至右下对角线位置上的元素为1,其两侧对称位置上的元素互为倒数。

每次判断时,只需要作n(n-1)/2次比较即可。

表2是一个7阶判断矩阵,本文以此为例介绍应用Excel 计算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的方法。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研究r——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研究r——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研究r——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曹慧【摘要】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信效度,其关键是建立科学指标权重在内的质量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为准确确定指标权重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在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形成了完整的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评价体系的应用过程.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7页(P62-67,88)【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作者】曹慧【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0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

同时,毕业论文还是对本科教学全过程教学质量的综合性检验,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是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1]。

因此,做好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一直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建立科学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关系重大。

但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在其评价体系中,各个层次的指标其相对重要性各不相同,难易准确地比较、量化,但要准确评价毕业论文质量就必须科学量化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即科学确定权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为准确确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笔者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专家及刚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利用排序法、计分法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提炼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其评价目标是毕业论文质量A,由一级评价指标Bi和二级评价指标Bij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选题质量B1、调研质量B2、写作质量B3和答辩质量B4四项指标。

AHP法在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应用

AHP法在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应用

AHP法在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应用摘要: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选择关键在于权重的确定,如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是建立绩效考核体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通过介绍绩效考核指标权重以及针对具体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步骤,以期达到运用AHP法来提高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目的。

关键词:绩效考核;考核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1.引言现实的员工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许多应当改进的方面,如指标怎样确立才更公平、怎样做到合理量化、权重如何分配更准确等。

本文建立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矩阵,解决排序问题即权重问题,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建立员工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基础管理薄弱,缺乏历史资料的问题,尤其是在非财务指标方面,以前大多没有进行过这些方面的考核,也就没有数据的积累,不具备应用客观赋权法的基础条件。

再者,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对自己承诺的事情会加倍努力去做。

因此,让有代表性的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到指标权重的制定中来,会比通过复杂的计算而大家根本不了解它是怎么来的要有意义,更能激发员工贯彻绩效考核标准的主动性。

有鉴于此,选择主观赋权法更为合理实用、有效。

本文为提高考评结果的可比性与客观性,针对具体的实例,采用了集定量与定性于一身的层次分析法(AHP法)来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系数,以期达到提高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等的目的。

2.绩效考核指标权重及其设置的意义确定完整、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的重要前提,但真正的难点是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

如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是建立绩效考核体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值得研究的环节。

权重是绩效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每个被评估者职位性质、工作特点及对经营业务的控制和影响等因素的分析,确定每类及每项指标、工作目标设定整体及其中各项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以达到考核的科学合理。

层次分析法在业绩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业绩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中的应用

第29卷第2期山东通信技术V01.29N o.22009年6月S handong C om m uni ca t i on T ec hnol o gy J un.2009v---层次分析法在业绩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中的应用时晓宇(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

济南250001)摘要: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

在公司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和定量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可以很好地判断指标的相对权重,从而克服传统的绩效评估和平衡计分卡的不足。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绩效考核评价1引言目前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单纯的财务指标已经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平衡记分卡”是一种将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来评价企业绩效的方法。

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更广泛、丰富的管理和决策信息。

在企业应用平衡记分卡的过程中,如何确定、调整各指标的权重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美国运筹学家A.L.Saat v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 nal yt i c al H i er ar chy Pr oces s.简称A H P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

应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计算,就能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

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2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表1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利润率(C111总资产报酬率(C12)财务维度(B1)通信服务收入增长率(C13)经营现金流(C14)用户A R PU值(C21)用户净增(C22)运营维度(B2)用户市场占有率(C23)企网络质量指标(C24)业绩I T系统运营质量(C25)效客户满意度(C31)评估电子渠道用户数与充值缴费额(C32)客户维度(B3)增值业务占收比(C41)互联网应用业务完成情况(C42)G PR S、手机报等新业务创新维度(B41完成情况(C43)I C T业务完成情况(C4413构造两两判断矩阵根据平衡记分卡选择各种绩效指标的原则,建立平衡记分卡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权重确定作为决策分析的核心环节,其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在众多权重确定方法中,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决策场景中。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分析两种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场景,并对比其优劣。

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深入研究,我们期望能为决策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权重确定方法,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对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展示,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方法。

二、熵值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熵值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来确定权重的客观赋权方法。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它可以反映信息的无序程度或者信息的效用价值。

在权重确定中,熵值法通过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信息熵,来度量各个指标值的离散程度,从而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数据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各指标值都处于同一数量级上。

计算指标熵值: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每个指标的熵值。

熵值反映了该指标值的离散程度,熵值越大,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小。

计算指标差异系数:用1减去熵值,得到指标的差异系数。

差异系数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

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差异系数的大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差异系数越大,该指标的权重越大。

熵值法的优点在于其客观性强,不需要事先设定权重,而是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权重。

熵值法也适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能够有效地处理不同量纲的指标。

然而,熵值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它忽略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且对于数据的要求较高,需要数据量足够大且分布均匀。

在实际应用中,熵值法常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以提高权重确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使得权重确定更加合理和可靠。

试论层次分析法_AHP_在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确定中的运用

试论层次分析法_AHP_在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确定中的运用

试论层次分析法(AHP)在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确定中的运用龙朝双 陈志刚董建涛【摘要】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有组织本身的原因,也有方法技术方面的原因。

为应对考核技术的不足,本文试图引入AHP方法来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

在文章的后面附以层次分析法如何确定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实例,以资参考。

【关键词】绩效考核 权重 AHP【中文图书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号】A1 问题的提出随着全球化的扩张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官僚制模式之弊端日益凸显,并导致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信任危机以及合法性危机。

西方各国为了摆脱政府管理的困境,改变过去的政府管理过程导向,加强了对结果的关注。

正是这种转变带来了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考核蓬勃发展。

其标志是克莱伦斯·雷德和赫伯特·西蒙的《市政工作衡量:行政管理评估标准的调查》一书。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尼克松政府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在随后的福特政府、布什政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热潮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和重视政府绩效的评估问题。

2002年厦门思明区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同开发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系统”。

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提出了一套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评估体系由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33个三级指标构成。

在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浪潮冲击着传统官僚制政府模式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由于公共组织自身的特点以及考核人员方法、技术的不足为考核带来了诸多障碍,其主要包括: 1.1 公共组织特征下的绩效考核困境(1)非市场产出的公共部门的产出大多难以量化政府部门的产品或服务通常是一些非商品性的产出,它们进入市场的交易体系后很难形成一个反映其生产成本的货币价格,从而造成对其进行准确测量的技术上的难度。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更具垄断性,这样也不太容易通过横向比较来测度政府部门的绩效。

层次分析法如何确定权重..

层次分析法如何确定权重..
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有满意的一致性,通过 一致性检验。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否则 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A,对 aij 加以调整。
一致性检验:利用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0.1
及随机一致性指标的数值表,对 A进行检验的过程。
“选择旅游地”中 准则层对目标的权 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最大特征根=5.073
①能发挥自己才干作出较好贡献(即工作岗位适合 发挥自己的专长);
②工作收入较好(待遇好); ③生活环境好(大城市、气候等工作条件等); ④单位名声好(声誉等); ⑤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和谐等) ⑥发展晋升机会多(如新单位或前景好)等。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工作选择
贡收 发 声 工 生 作活 环环
献入 展 誉 境 境
例 A 1/2 1/ 6
1 1/ 4
4 归一化 1
0.3 0.308 0.364 0.1 0.077 0.091
归 一 化
0 .587
0
.324
w
0 .089
1 .7 6 9
Aw
0
.
9
7
4
Aw w1(1.76 0 9 .97 04 .26 )3 8 .00
30.580 7 .3204 .089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 性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定理:n 阶一致阵的唯一非零特征根为n
定理:n 阶正互反阵A的最大特征根 n, 当且仅当 =n
时A为一致阵
由于λ 连续的依赖于aij ,则λ 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 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 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 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 λ-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我们只有那么点资源,我该怎么办?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问题一:某企业准备推出一种新产品,而目前市场上已有几个类似的产品在销售。

对该企业来说,要想在已有的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可是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消费者青睐的呢?产品设计及研发部门比较苦恼:
(1)对于这类产品,消费者更注重的是价格?包装?功能?品牌?还是……
(2)如果包装更加重要,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外包装形状?颜色?大小?还是内部材质?如果功能更加重要,那是防水性?延伸性?自动化程度?还是准确性?
问题二:售后服务的好坏已经逐渐成为车主选车、购车时考虑的一大关键要素,而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提供良好的汽车保养维修售后服务便成为了当前厂商间竞争的另一焦点。

而作为汽车售后服务体现的关键部门——4S店的服务流程与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该厂商的评价。

那么,在售后服务的整个流程当中,哪些服务内容是车主更加关注呢?在有限的资源内,重点加强哪方面的服务会更容易赢得车主们的信赖呢?
实际上,一个企业经常会遇到以上说到的关于产品及服务提供优先顺序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确实很烦琐,一堆需要考虑的因素放在那里,千头万绪,有时候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而事实上,运用市场研究的方法,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似乎就不像想象中那么棘手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合理地判断出用来表征产品及服务各项属性的重要性。

而重要性的判断,从市场研究的角度上分析,就是对各属性(即指标)在整个体系中进行权重的判定。

就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来说,我们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去评价,那么,在众多的评价指标当中,哪些方面在消费者看来更加重要,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提高?哪些不太重要,可以在对重要指标进行重点提升以后再逐步改进?哪些根本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些都是企业在产品及服务提供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或了解的问题,只要清楚地界定了这些问题,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改进或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省企业资源及投入。

从市场研究统计分析方法的角度来看,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如直接评价法、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专家测评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

而在众多的方法当中,层次分析法(AHP法)是目前市场调查中运用较多的、对于结果分析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本文以帮助企业解决上述“问题二”为例,对此方法进行初步的介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进行: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例如,针对“问题二”运用层次分析法必须先建立一个层次结构模型。

假设4S店提供的服务包括预约、接待、保养维修、汽车交付、回访五大环节,每个环节当中各项具体的服务细项内容。

根据此服务体系,所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如下所示:
建立起模型后,接下来就需要根据消费者(车主)对五大环节进行两两重要性对比评价,即认为A环节的服务与B环节的服务哪个更加重要?同理,环节对比评价之后,将对下一层指标(每个环节中具体的服务内容)进行重要性两两对比评价。

当对整个评价完之后,我们将得到由此生成的“判断矩阵”(见下图)。

将此矩阵输入AHP专用软件,经过计算,便可以得到最终各指标在整体当中所占的权重,也就是各项服务内容重要度的排序结果。

这里将就层次分析法所得权重计算结果与传统的直接评价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层次分析法在重要度评价分析中的优势所在。

以下是在此案例当中,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得到的权重计算结果:(图3)
从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运用直接评价法得到的指标重要度权重在指标间并不能形成有效地区隔,即各指标的重要度都差异不大,这样的结果不能突显出消费者认为确实重要的指标,会从很大程度上掩盖了重要度较高的指标在整体中本应占有的位置。

如上例中,预约环节中“电话有人及时接听”、接待环节中“进门有人及时接待”两项服务内容,从直接评价法得到的权重结果看,二者的重要程度与其他服务指标几乎相同,差异非常小。

而在层次分析法处理的结果中却体现出了明显的重要性,指标权重明显比其他要高,而这种重要性的体现完全来自于消费者自身在将这两项服务与其他服务的对比过程中所表达的想法。

(见图4)
而从方法本身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z直接评价法,是让消费者直接针对各项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而根据消费者贪婪原理,其对于服务的要求自然都是做的越好则越符合其需求,因此在评价各项服务指标的重要性时都会认为其很重要,从而导致分析结果中,服务与服务之间的重要性差异未能显现出来。

而实际上,在消费者的心目当中,服务内容的重要性是有明显差异的,有些服务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有些则无足轻重。

如何将这些内在的消费者心理层面的重要性感知差异体现和挖掘出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其在服务指标间进行一一对比,在对比中,自然便能将真正重要的指标提炼出来,而层次分析法对于重要度排序的处理过程就是基于指标间对比基础之上形成的,因此,在结果上看,也就更为客观有效。

如上例中,预约环节中“电话有人及时接听”、接待环节中“进门有人及时接待”两项服务内容,在层次分析法处理的结果中体现出了明显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的体现完全来自于消费者自身在将这两项服务与其他服务的对比过程中所表达的想法。

从上述案例分析过程和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到,层次分析法在市场调查重要度分析问题上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它将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以往传统分析方法所面临的效率及准确性的问题。

随着市场调查的日趋成熟,今后,相信层次分析法还将在更多研究领域进行运用并创造新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