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区域概况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处东经112°56′-113°12′与北纬35°02′-35°22′之间。东与焦作市、武陟县接壤,西抵丹河与沁阳市相邻,南至沁河与温县隔河相望,北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全县境域呈南宽北窄的狭长状,南北长###公里,东西宽###公里,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

一、自然条件概况

(一)地势地貌

博爱县头枕太行,南临沁河,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县境地貌由剥蚀侵蚀山地和洪积冲积平原两个基本单元构成,地貌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和部分丘陵。北部太行山余脉,山势陡峻,土薄石厚,不少山坡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南部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地下水比较丰富,沟渠成网,机井棋布,是本县耕作的主要基地。

(二)气候

博爱县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少雨干燥寒冷。全县光热资源充裕丰富,热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432.6小时,日照率为55%,年平均气温为14.1℃,光合有效辐射总量为58千卡/平方厘米,太阳年辐射总量118.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97.1毫米,能满足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影响全县农业的自然灾害较多,主要有风、冰雹、霜冻、低温、干热风等,受降水年际、年内分配以及降水区域不均匀的影响,是全县旱涝灾害经常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北部丘陵区以及南部沁河冲积平原区更为严重。

(三)水资源

博爱县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沟渠纵横,主要河流有属于黄河水系的丹河、沁河和属于海河水系的蒋沟河、勒马河、东石河和运粮河。地表水和地下水总储量达###亿立方米,但在区域分布上极不均匀,山区水资源贫乏,平原地区水资源丰富。

(四)景观

博爱县山川秀丽,人烟繁盛,物阜民丰,素有“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美称,景观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万年前形成的世界罕见天然大佛、距今###年的北魏摩崖石刻,又有华夏第一泉三姑泉、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天然长城、世界奇观“石鸡下蛋”;既有“北方三峡”和“桂林山水”之美誉的国家AAAA级、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青天河和以秋季红叶为特色的太行山国家级猕猴保护区的靳家岭,又有中原三大古寺之一的月山寺和豫北地区最大道观火炬观;既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寨卜昌明清民居村,又有集江南水乡秀色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的石佛滩和“北国一绝”华北地区绝无仅有的万亩竹林。

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博爱县辖清化镇、许良镇、月山镇、柏山镇、磨头镇、阳庙镇、孝敬镇、金城乡、苏家作乡、寨豁乡等###镇####乡####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地清化镇。2005年,全县总人口###万人。

博爱县是河南省粮棉高产县之一,也是黄河以北地区第三个吨粮县。平坦开阔的山前平原,土层深厚,肥力水平较高。在“开发大农业,建立大市场,参与大流通,推广高科技,实现高效益”的指导方针下,农业生产连年跨上新台阶。

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同比增长#####,在全市居第一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增长#####。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全县目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整个经济综合实力处于全省先进行列。

博爱县城紧邻焦作市中心城区,是连接焦作市中心城区和沁阳市中心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起着“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纽带作用。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即将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已初步形成以医药、冶金、建材、纺织、机械、轻工、能源、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博爱县的煤炭遴选、化工制品、普通机械制造、非金属矿物制造、纺织五个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大于5%,是博爱县目前的主导行业,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饮料制造、木材加工等行业虽然具有专业优势,但工业产值贡献小,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博爱县依托区位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了南部以蔬菜、鲜果为主的优质高效农业经济带,北部以干鲜杂果为主的沿太行山经济林果带,结合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建设,奶牛养殖在全县铺开。

博爱县域内现有太焦线、新月线、焦柳线、侯月线四条铁路。铁路交通发达,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县城北部的月山编组站为豫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在全国铁路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焦晋高速公路、新焦济高速公路、焦温三条高速公路以及林邓线、冢沁路、郑常路、大练线四条省道贯通县域。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两大国家级基础设施横跨县域。

第二节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

《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快速增长、土地供给约束日益加大的形势下,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妥善处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关系,土地利用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为重点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

在指标严重不足情况下,规划最大限度地为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有力推动了城镇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进程,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在指标严重不足情况下,1997~2005年全县共新增建设用地#####,城镇和产业集聚区设施条件和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一大批交通、能源、乡镇企业等建设项目合理用地需求得到满足,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增加了当地就业,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为各项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加大了土地综合整治力度

通过开展耕地整理、空心村治理、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增加耕地#####,改造中低产田#####,积极发展林果业,加大生态退耕力度,森林覆盖率和林网控制率显著提高,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通过实施农田综合整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积极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结构比由1997年的#####调整为2005年的#####。

(四)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全县加快荒山造林步伐,加大对25度以上坡耕地的退耕还林力度,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增加到2005年的#####。同时,通过强化生态林地的建设和保护,构筑林业生态屏障,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等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三节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005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为#####。其中,农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建设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未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一)农用地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为#####,其中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其它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二)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交通水利用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其它建设用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三)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包括水域、滩涂沼泽和自然保留地)面积为#####公顷,其中水域#####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滩涂沼泽#####公顷,占土地总面积#####;自然保留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二、土地利用特点

(一)土地利用类型呈多元性,结构特征明显

全县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齐全。其中耕地占绝对优势,占土地总面积的#####,说明全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区;由于山区面积较大,未利用土地及林地所占比重也较大,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和#####,位于第二、第三位;建设用地位于第四位,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他依次为园地、牧草地等。

(二)土地利用率较低,后备耕地资源贫乏

受北部太行山区及南部滩区固有地形特征的制约,2005年博爱县土地利用率仅为#####,低于焦作市#####的水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一部分耕地不可避免的被占用或被改做他用,而可以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却有限,在全县#####公顷未利用土地中,绝大部分是难以开发的山丘区荒草地,后备耕地资源贫乏。

(三)土地利用呈现区域性分布规律

博爱县地处太行山脉与洪积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分布着山地、丘陵和平原。从全县来看,中部和南部平原区农业自然条件优越,高产稳产田集中分布,土地生产力高,耕地所占的比重大;而地势较高的山区、丘陵区,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分布多,耕地较少,耕地中且以旱地为主。土地利用强度明显出现南高北低的地域性差异。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面积下降,人口与耕地矛盾突出

全县人口由1996年的#####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万人,人均耕地由1996年的#####亩降低到2005年的#####亩,这一增一减,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农村居民点集约程度相对较高,但是缺乏统一规划

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公顷,人均占地#####平方米,尽管集约程度相对较高,但部分农村居民点缺乏规划,控制措施不力,农村居民超标准建住宅,或占而不建,建而不用,建新占旧,尤其是村外紧、村内空等现象仍然存在,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

(三)局部土地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耕地重用轻养,肥力下降;水源条件受到破坏,耕地生产能力下降;山区的非法采矿对林地的保护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局部地区土地质量退化,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

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形势

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

——按照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博爱县地处省域二级城镇发展轴之上,是区域中心城市焦作市的卫星城。博爱县北部的月山编组站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焦枝线、郑太线、新月线、侯月线在此交汇,是河南省承东启西、发挥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支撑。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发展环境有利于博爱县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有利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向合理分工和互利协作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按照焦作市政府“大焦作”的战略构想, “焦—博—修一体化”已列入政府议事日程,随着人民路、世纪路的修建、焦作市西部产业集聚区与博爱县东部产业集聚区的对接,将给焦作市乃至博爱县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建设用地供给压力更加突出。2005年博爱县城镇化水平为#####,根据《博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1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规划期间,博爱县正值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阶段,将直接带动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需求增长。城市与农村争地、住房与庄稼争地,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强烈。今后十几年是博爱县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建设用地增加必然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直接造成生态用地数量的减少。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行业和区域间用地矛盾加剧,统筹各业和协调城乡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相当艰巨。根据各部门的相关规划,建设用地需求量已经超出全县土地资源的总体保障能力,未来协调土地利用矛盾和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规划期间,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统筹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法制、体制和机制,以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强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与方针

第一节博爱县战略定位

——中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按照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博爱地处省域二级城镇发展轴上,博爱县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焦作市卫星城。博爱县城距焦作市区仅#####公里,位于焦作市经济辐射绝对影响范围之内,是焦作市区的卫星城。

——焦作市物流中心之一。博爱县城区北部的月山编组站和四条干支铁路线是整个焦作市的铁路交通枢纽,博爱县也是晋豫两省的重要交通走廊,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

——焦作市蔬菜供应和传统产业基地。焦作市是博爱县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此外,随着焦作市区的经济实力的增长,其自身产业的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使传统产业迁入博爱县。

第二节人口与社会经济目标

一、人口与社会发展目标

2005年博爱县总人口为#####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万人,非农业人口为#####万人,规划到2010年县域总人口将达到#####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020年县域总人口将达到#####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二、经济社会目标

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以上,其中第一产业#####亿元,年均增长#####左右;第二产业#####亿元,年均增长#####以上;第三产业#####亿元,年均增长#####以上;人均GDP达到#####美元以上。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左右,年均增长#####,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县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以上,2010—2020年期间年均增长#####左右。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5%左右。人均GDP达到#####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左右,全县总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以上,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可持续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左右。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环境噪声等都有明显好转;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能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间下降#####以上。

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

一、土地利用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作用,加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土地利用布局,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土地保障;保护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及其他必要的建设用地,积极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全面开展土地整理复垦,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二、土地利用具体目标

(一)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

2005年博爱县耕地保有量#####公顷,规划期内落实焦作市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公顷,保护率#####,确保耕地及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各业各类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和经济产出率,中心城区(含产业集聚区)人均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平方米降至2010年的#####平方米和2020年的#####平方米。

(三)城乡和区域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基本形成

按照《博爱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确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产业空间分布体系,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201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增加到#####,到2020年达到#####。

(四)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

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结构比由2005年的##### :#####:#####调整为2010年的#####:#####:#####,到2020年为#####:#####:#####。

(五)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全面推进

“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建设用地整理取得明显成效,工矿废弃地得到全面复垦,耕地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到2010年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公顷,落实焦作市下达博爱县近期补充耕地指标。

(六)加强土地环境治理与保护,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充分开发北部太行山区及南部滩区,大力绿化荒山、荒坡、荒滩,积极营造防护林网和用材林带,使全县的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提高到2020年的#####以上。

(七)主要调控指标

规划期内耕地保有量为#####公顷,基本农田#####公顷,近期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公顷,近期补充耕地#####公顷。

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一、逐步增加农用地面积

农用地结构调整以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前提,优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耕地增加的方向进行。

2005年全县农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10年增加到#####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20年增加至#####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一)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

2006-2020年全县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不少于#####公顷。规划期间,耕地保有量稳定在#####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公顷。

(二)适当增加园地

稳定平原区园地面积,增加浅山区、丘陵区园地面积。到2020年园地达到#####公顷,较2005年的#####公顷增加#####公顷。

(三)逐步增加林地

在山区丘陵生态区以发展林业为主,逐步增加林地面积。规划到2020年林地达到#####公顷,较2005年的#####公顷增加#####公顷。

(四)稳定牧草地

2005年全县牧草地面积为#####公顷,规划期间,全县牧草地面积维持稳定。

(五)合理安排其他农用地

合理安排设施农用地,提高产出效益,结合农田整理,优化农田水利用地、田坎、农村道路等其他农用地的结构与布局。规划至2020年减少到#####公顷,与2005年的#####公顷相比减少了#####公顷。其它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也由#####减少到#####。

二、合理增加建设用地规模

基本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2005年全县建设用地面积#####公顷,规划至2020年面积为#####公顷,与2005年相比增加#####公顷。

(一)有序增加城镇工矿用地

大力推动工业化,加快发展城镇化,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为#####。2005年城镇工矿规模#####公顷,2010年城镇工矿规模#####公顷,较2005年增加了#####公顷;2020年城镇工矿规模#####公顷,较2005年增加了#####公顷。

(二)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

推进农村居民点的迁并和整理,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2005年农村居民点规模#####公顷,2010年农村居民点规模#####公顷,较2005年减少了#####公顷;2020年农村居民点规模#####公顷,较2005年减少了#####公顷。

(三)增加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优化区域交通路网配置,保障省重点和市重点交通运输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和受水配套工程、水库建设等用地需求。规划至2020年交通水利用地增加到#####公顷,与2005年的#####公顷相比增加了#####公顷。2020年其他建设用地增加到#####公顷,与2005年的#####公顷相比增加了#####公顷。

三、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2005年,全县未利用地面积#####公顷,到2020年调整为#####公顷,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公顷。全县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开发荒草地、滩涂等为重点,以增加耕地、林果地等为主要目标,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详见表3-1。

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一、优化农用地布局

根据“北山、南川”的地貌特征,北部山区重点发展特色林果业,建设干鲜果生产基地;南部平原区重点建设优质小麦种子基地、专用玉米基地、蔬菜基地和食用菌基地,进一步优化农用地布局。

(一)优化耕地布局

博爱县2005年耕地面积为#####公顷,焦作市下达目标年耕地面积#####公顷,规划期间,全县耕地总面积减少#####公顷。基于建设占用耕地等多方面考虑,对耕地面积在#####个乡镇和博爱农场的分布做了合理调整,其中#####、#####、#####、#####由于中心城区发展占用耕地较多,耕地保护面积分别减少了#####公顷、#####公顷和#####公顷、#####公顷,是减少幅度较大的乡镇;#####减少了#####公顷,#####减少了#####公顷,#####减少了#####公顷,#####减少了#####公顷;其他乡镇均不同程度的有所增加。全县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任务分布区域详见表3-2。

(二)优化基本农田布局

依据博爱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农用地分等成果,科学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留出必要的、合理的用地空间的同时,把质量较好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将低等级、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农田,因损毁、采矿沉陷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及零星破碎、区位偏僻、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调出。

焦作市下达博爱县核减基本农田面积为#####公顷,博爱县对全县的基本农田进行了核减,首先核减中心城区扩展范围内的#####公顷基本农田,(其中#####调出#####公顷#####调出

#####公顷)。其次对#####的#####公顷基本农田(其中##########公顷,#####公顷,#####公顷)进行了核减。最后对基础设施占用基本农田核减#####公顷,规划期间基本农田面积为#####公顷,主要分布在南部高产、稳产田区域。

(三)园地布局调整

因地制宜发展园地,规划期内增加园地面积#####公顷。园地重点向北部浅山区发展。利用北部浅山区、荒坡地等发展特色林果业,建设干鲜果生产基地。

(四)林地布局调整

逐步增加林地面积,规划期内增加林地面积#####公顷。以北部山区丘陵生态区造林为主,突出切实保护耕地的土地政策;在平原农业生态区,以高速公路、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为轴线,进行线状分布。林业用地重点向北部山区和南水北调沿线等区域发展。(五)其他农用地布局调整

合理安排设施农用地,提高产出效益,结合农田整理,优化农田水利用地、田坎、农村道路等其他农用地的结构与布局。规划期内其他农用地减少#####公顷。

二、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用地,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引导工业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提高基础设施运行能力和效益,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充分体现各类用地的功能性和合理性分区,体现不同区域的协调性。(一)城镇体系结构

根据《博爱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博爱县城镇体系结构呈“一核三区、核网结构”的框架。

一个核心:指博爱县城所在的县域中部地区,焦作市在实施“焦—博—修一体化”的战略中,博爱县城将作为焦作市区的副中心,整合县域中部地区发展,使县城规划区成为博爱县的发展核心,具有整个县域最强的带动力量。

三个经济片区:“三区”是指博爱县域内的北部山地经济区、中部工业与服务业经济区和南部农业经济区,#####将作为县域北部山地经济区的重点乡镇,通过发展旅游服务业、工矿业和物流运输业,带动县域北部区域发展。南部农业经济区包括#####、#####、#####和#####,以#####和#####为区域的双中心。

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确定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镇和一般乡镇的三级城镇等级结构。博爱县城作为中心城市;#####和#####为区域中心镇,#####、#####和#####为一般乡镇。(二)引导农村居民点适度集中

结合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农村居民点近、远期发展规划,制定迁村并点、集中居住的奖励政策,加大零星农民住宅的拆并力度,加大耕地面积少或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居民点的迁并力度,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的用地标准,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引导农村居民点适度集聚,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三)基础设施用地

坚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期内交通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及比例有所提高,以综合交通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公路、铁路、物流园区和旅游轻轨建设步伐,构筑水利设施用地用于防洪除涝、小流域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优化生态用地布局

主要保护区域包括北部林业生态保护区,农林生态保护,城镇、道路绿化隔离带,饮用水源保护区。

(一)北部林业生态保护区

该区共涉及#####、#####、#####、######个乡镇和#####个国有林场,该区集中了全县#####以上的林业用地资源,是生态公益林的集中分布区。该区应加强对现有森林特别是国家重点公益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多林种、多树种科学配置,实行封、造、管一齐上,乔灌草相结合;加快治理速度和提高治理质量,尽快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生态能源林,培育和发展名优特新经济林基地等。同时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森林经营管理。

(二)农林生态保护区

该区涉及#####、#####、#####、#####等#####个乡镇和#####个国有农场。该区还分布有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灌溉型竹林#####万亩。该区重点要加强农田防护林改扩建工程,完善和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高标准绿化沟、河、路、渠,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培育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基地。

(三)城镇、道路绿化隔离带

按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建设以道路绿化、城中绿地、环城林带、城郊森林为主要内容的城镇森林生态防护体系,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四)水源保护区

博爱县水源保护区主要有#####、#####、#####、#####与#####。#####位于北部山区,属于国家一级饮用水水源。即将建成的南水北调运河纵穿博爱县,穿过#####、#####、#####三个乡镇。也是国家一级饮用水水源。博爱县南部的#####、西部#####和东部的#####也是水源保护区之一,规划期内将采取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使水源的水质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第四章建设全省粮食高产示范县

博爱县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全国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全力营造以南部平原为主的优质专用粮和种子粮基地,重点发展优质小麦种子和优质专用玉米,同时发展以蔬菜为特色的生产基地。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势在必行。

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一、稳定全县粮食生产的耕地基础

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通过严格供地政策,从源头上减少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占用。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强化对城乡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加强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的评价与论证,建设项目选址要把减少耕地占用作为评选方案的重要因素,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2006-2010年,博爱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公顷。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通过对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减少建设对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占用。

二、加强对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引导

合理引导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确保不因农业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农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尽量选择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要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

三、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力度、严控建设占用

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严格界定灾毁耕地的标准,强化耕地灾毁情况监测,对灾毁耕地及时复耕。

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强化对城乡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到201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公顷以内。加强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的评价与论证,建设项目选址要把减少耕地占用作为评选方案的重要因素,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

四、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一)全面推进土地整理

全面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二)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在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适度开发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宜耕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规划到2020年通过开发未利用地补充耕地面积#####公顷。

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一、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

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目标,依据基本农田划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参照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优先将集中连片、排灌条件良好、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完善的粮棉油、蔬菜、优势产业带、具备改造潜力的高、中产田划为基本农田,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大力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改善基本农田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基本农田质量。

二、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因选址特殊、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绿化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挖塘养鱼、畜禽养殖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临时工程占地等各种土地利用活动对基本农田耕作层造成永久性破坏。

第三节推进省级粮食主产县建设

通过对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建设沟渠、泵房、机井、道路、地埋管和林带等工程,使项目区内的农田水利和耕作条件得到进一步改造,生态环境得到优化,提高耕地的质量和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良田,区域内的基本农田将作为永久基本农田进行保护。

一、开展省级粮食主产县建设

以博爱县省级粮食主产县建设为基础,积极稳妥地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积极组织实施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土地整理资金要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倾斜。

结合《博爱县土地开发整理实施规划(2008-2012)》,确定全县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公顷,并确定了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和实施期限(详见表5-1)。

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全县低产田(三、四等)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中产田(五、六、七等)为#####,高产田(八、九等)为#####。高产田主要分布在博爱县的南部和中部,为山前冲积平原;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山地丘陵区。应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田间输排水配套工程,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强农田除涝能力;完善田间道路,实现主干道晴雨通车,建设高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提高综合防护功能,改善农业生产小气候;通过灌溉设施配套工程培肥土壤、控制病虫危害等综合治理,使中低产田质量明显提高,粮食产量明显增加。

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一、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切实推进建设用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公顷,城乡建设用地新增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新增规模控制在#####公顷,农村居民点缩减指标#####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新增规模控制在#####公顷以内。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和“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优先支持重点城镇发展用地及产业集聚区用地,重点保障符合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重点项目用地。

二、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促进城镇工矿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模比例,由2005年的#####:#####至2020年调整为#####:#####,重点保证城镇工矿用地需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压缩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引导县城和重点建制镇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三、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

继续加大对城镇闲散地、空闲地、低效使用和批而未供土地的清查和整合力度,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的有关要求,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引导和推动城镇土地置换。积极引导和推动工矿企业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推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扩大发展空间。到2020年全县存量建设用地盘活面积#####公顷,其中城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公顷,独立工矿盘活存量#####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盘活存量#####公顷。

四、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在符合国家政策和发展规划、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稳妥开发沁河滩区,有序地扩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加强科学规划,努力构建以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为主体,传统产业发展为基础,乡镇发展为突破的现代化发展格局。

第二节优化配置城镇建设用地

一、严格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合理安排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坚持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相协调,防止盲目扩张城镇用地,规划期内适当安排建制镇和中心村用地,发挥建制镇对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和服务保障功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博爱县中心城区(含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调控

根据《博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确定的博爱县中心城区用地布局为“两心两轴四区”的空间形态:#####、#####、#####和#####贯穿其中,构建水清竹秀、环境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空间。

两心:行政文体中心和商业服务中心;

两轴:县域职能轴和市域职能轴;

四区:中心片区、行政新区、幸福新区、工业片区。

为保证博爱县中心城区规划和建设的有序发展,合理分配建设用地,将产业集聚区纳入到中心城区,规划期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如下:

博爱县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公顷,现状建成区人口为#####万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

近期(2006-2010):向北。主城扩展采用内部优化调整、置换老城为主,适度兼顾新区开发模式,引导向北发展,作为规划期内重点发展地区;加快行政中心、文体中心和教育中心的建设。同时,控制工业用地的无序蔓延,保证城市河流上游生态安全,避免破坏城市门户景观和整体风貌。发展动力:县委、县政府北移至人民路北,带动新的行政、文体教育中心

建设。2010年博爱县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万人,建成区规模达到#####公顷,人均用地#####平方米。

远期(2011-2020):向东。旧城区以改造建设为主,提升空间质量,优化城区环境。向东利用区位、交通和低价等优势,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城区工业用地的搬迁置换,加强与焦作市的区域合作,建设服务焦作市的功能片区。2020年博爱县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万人,建成区规模达到#####公顷,人均用地#####平方米。

远景(扩展边界):为适应中心城区发展的不确定性,综合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等因素,在中心城区规模边界之外划定了规划期内可选择布局的范围(即扩展区),确定有条件建设区。规划期末面积#####公顷(规划期内中心城区新增规模#####公顷的#####与清化镇新增规模#####公顷的#####)。详见表6-1。

(二)博爱县产业集聚区

该区位于博爱县城东部,涉及到#####和#####,北至#####,南至规划#####,西至#####,东至#####。规划面积共#####公顷,建成区(起步区)规模#####公顷,发展区规模#####公顷,控制区规模#####公顷,此次安排指标优先满足发展区。

规划期内,起步区要内涵挖潜,盘活存量,#####公顷发展区(纳入规划城镇工矿用地指标给予保障)全部安排了规划指标,#####公顷控制区内的基本农田全部调出。

产业集聚区已纳入县城总体规划,统筹布局,合理划定起步区,整合优化现有建成区,保障发展区,适当预留控制区。博爱产业集聚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紧靠的月山火车站是华北地区大型铁路编组站,为大宗货物进出提供了便利条件。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化工等产业。

(三)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在保障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的用地之后,分配#####公顷城镇指标用于乡镇建设用地的发展。根据全县和各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在集中建设月山镇、许良镇、柏山镇重点镇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其他中心乡镇的建设,落实以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优化城镇建设用地内部结构

围绕城镇和谐发展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益,发挥“后发优势”,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创造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优化调整居住、商业、工业、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体育、公共绿地等用地比例。大力推进“退二进三”,新增工业项目按要求进驻产业集聚区。努力建设和发展重点建制镇,强化和完善建制镇的功能和职能。

三、引导产业向集聚区集中

走节地型的工业化道路,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着力搞好汽车零部件生产,扩张医药化产业,壮大食品饮料产业,培育水泥建材产业,提升纺织造纸产业。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引导产业向集聚区集中。

第三节规范整合农村建设用地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提高农民增收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规划建设新农村为重点,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标准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社区配套的基础设施用地不超过总用地面积的#####。城市规划控制区域内必须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建设多层住宅,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小高层或者高层住宅社区;其他区域结合自身条件,鼓励建设多层、小高层或者高层住宅社区。

二、做好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按照符合博爱县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标准,以乡镇为中心,以行政村为次中心,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实施一批村镇建设示范工程,对基础条件较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村,完善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管道、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建立学校、卫生所、垃圾处理站、变电站等基础设施,逐步使分散居住的单家独户向规划居民点集中,其中基础设施用地占农村居民点面积的#####。村庄建筑整体要美观大方,充分考虑现代家庭的起居、卫生等要求。

三、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迁建型

迁建型:分逐步迁建型和引导迁建型。逐步迁建型主要对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村庄进行搬迁。引导迁建型主要指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或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较小,人口规模一般小于#####人的村庄,还包括紧邻城镇规划建设区周边的村庄。

(二)保留发展型

保留发展型:分保留控制发展型和保留适度发展型、保留重点发展型。保留控制发展型指现状有一定规模,规划期内难以迁并的村庄;保留适度发展型指现状村庄有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对村庄人口有一定的集聚作用,是村庄发展的重点,规划期内以村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主;保留重点发展型指现状村庄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周边村庄人口有较强集聚作用,是村庄发展的重点,规划期内以村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主,并允许按照村庄建设规划要求进行各项建设。

四、实施进度控制表

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公顷,2010年为#####公顷,2020年为#####公顷,与2005年相比,分别缩减#####公顷和#####公顷.

依据全县新农村社区规划及各乡镇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进度,确定规划期间优先建设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遵循“一户一宅”的规定,凡在新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必须按照县政府规定的时间,腾退老宅基地,规划期间,完成新社区建设的,必须对拆旧区进行及时整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支持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一、交通用地规划布局

坚持枢纽优先、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优化结构,完善网络,统筹部署全县交通建设用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发展用地:积极配合#####—#####(博爱段)、#####-#####-#####-#####客运铁路(博爱段)的建设任务,提升博爱县铁路运输能力。

公路发展用地:规划期间,完成#####(#####—#####博爱段)、#####(#####—#####博爱段)、#####(#####—#####博爱段)、提升全县公路主干线通行能力。完成#####公里乡村道路改造,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路。

旅游轻轨用地:规划期间,完成焦作市五大园区(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青龙峡)旅游轻轨建设,提升焦作市、博爱县的旅游知名度。二、水利设施用地规划布局

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以节水灌溉工程、防洪治涝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为重点,规划期内重点完成孤山湖水库、九渡水库、南水北调等工程8个,安排指标#####公顷。其中国家重点水利项目#####个,省级重点项目#####个。项目建设确保了城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洪安全。推动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形成完善的水利建设体系。

三、能源用地规划布局

鼓励社会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新型环保能源,重点建设#####工程、#####工程、#####工程、#####工程、#####、#####工程、#####工程等#####个,安排用地指标#####公顷。

第五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一、允许建设区

(一)范围

允许建设区即城乡建设用地区,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规划期内总面积#####公顷,其中中心城区#####公顷,建制镇#####公顷,工矿用地#####公顷,农村居民点#####公顷。

(二)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协调;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允许建设区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一)范围

有条件建设区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规划期末面积#####公顷(规划期内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公顷的#####、规划期内乡镇用地规模#####公顷的

#####、产业集聚区的控制区#####公顷),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和规划建设用地区内的规划指标进行布局调整。

(二)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批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限制建设区

(一)范围

限制建设区指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总面积#####公顷。

(二)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严格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四、禁止建设区

(一)范围

禁止建设区是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包括水源地保护核心区和南水北调隔离保护区、名胜古迹保护核心区。总面积#####公顷。

(二)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

第六章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程建设

一、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潜力

规划期间博爱县补充耕地潜力约为#####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公顷,土地复垦#####公顷,土地开发#####公顷。构成分布情况详见表6-1。

二、切实落实开发整理目标

为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量,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并建立健全完善的运作机制。

(一)具体目标

根据测算,规划期内各项建设占用耕地量为#####公顷,按照焦作市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2020年博爱县耕地保有量较2005年核减#####公顷,规划期间补充耕地#####公顷。

(二)时序安排

在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要求的情况下,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近期与远期安排。

规划确定近期(2006—201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公顷,近期补充耕地#####公顷。

规划确定远期(2011—2020年):农用地整理#####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公顷,土地开发#####公顷。远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共补充耕地#####公顷。

三、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一)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区

本区土地整理特别是耕地整理的潜力较大,从各乡镇分布情况看,以金城乡为最多,其次分别是#####等乡镇。各乡镇用地面积、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不等,#####等乡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高,而#####等乡镇人均居民点用地相对较低。因此村庄用地整理主要以#####最多,其次分别是#####等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以#####等乡镇为重点。

(二)土地开发重点区

本区耕地后备资源较多,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较大,重点分布在孝敬镇、金城乡、磨头镇。本区本着在“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宜耕为利用地进行适度开发、有效利用,坚持因地制宜和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相结合。(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根据博爱县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和分区结果,以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增加耕地目标为出发点,以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为宗旨,按照先易后难、集中连片、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具有示范意义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和群众积极性高,便于组织管理为原则,以乡镇为组织实施单位,逐一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保障

(一)资金保障

规划期内,在补充的#####公顷耕地中,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公顷,农用地整理增加#####公顷,土地开发增加#####公顷。规划期间资金筹措量完全可以满足土地开发整理投资需要。

(二)技术保障

以提高农田综合产出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组装配套综合技术,改善农田生态条件。同时增加经济投入,强化农田基本建设,统一规划,实施沟、渠、田、林、路、桥、涵、闸配套,达到旱能浇、涝能排,逐步改造成高产田、稳产田。

(三)组织保障

成立权属调整领导小组以及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小组,在土地整理前进行统一的确权登记,项目经整理后,确保原农民承包的同等数量的土地由原农民承包经营,保护群众利益,对新增耕地由村委会统一发包,规模经营。

第七章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土地开发和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从源头上处理好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逐步改善和提高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分区

一、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规划期间,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通过政策引导,依靠科学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在完成一批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重点工程基础上,以北部山区绿化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种草,努力治理水土流失,力争扭转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建立土地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

规划期末,要基本实现全县山川秀丽、河流清澈、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的优美环境。使博爱县成为豫北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样板地区。

二、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分区

依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功能区划,划分为北部山区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治理区。

(一)北部山区生态保护区

严格控制工矿业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逐步使山区人口向平原区进行迁移,杜绝乱砍滥伐和非法开山采石,加强生态防护林的建设,维护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动植物资源。(二)水源涵养区

加强好#####饮用水水源#####等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力度,其中以#####采取一级保护的措施,提高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水资源调蓄能力。

(三)生态治理区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自然资源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促进自然生态恢复。规划期内要大力实施天然林改造工程、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生态能源林、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保障生态建设用地的需求,规划期内通过荒坡绿化、农田林网的建设和建设用地绿化等多途径安排生态建设用地,优先保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用地需求。

第二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一、北部山区林业区—生态旅游土地利用模式

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影响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保护区加强环境管理,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旅游等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控制在生态阈值内,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良好区内的物质、能量系统的平衡。

二、北中部山前平原综合利用区

该区位于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山前缓坡地和采煤塌陷区,沿焦枝铁路线及修武—博爱—沁阳公路线呈斜条带状分布。该区为由山地、低丘向平原过渡地带,结合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采煤塌陷、挖损和矸石、粉煤灰等压占土地进行造林,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三、中南部平原区—平原田园生态景观与高效生态农业土地利用模式

区域中南部是博爱县粮食主产区,也是全国粮食主产区。该功能区生态系统规划主要是土壤保持和农业用地保护,集约利用土地,严禁侵占基本农田,保证基本农田的相对稳定,改善土地质量,最大限度利用环境和土地资源,建立蓄—沼—果(粮、蔬)农业生态示范生产模式,完善农田林网,推动农村经济的集约化生产。

第三节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博爱县2005年共有林地#####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太行山绿化、南水北调中线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平原绿化、竹子基地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加强农村四旁植树、庭院绿化和城镇公共绿地建设等城乡一体化生态工程。到2010年,森

林覆盖率提高到#####以上,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以上,构建全县稳固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

一、生态保护工程

博爱县有“北国一绝”华北地区绝无仅有的万亩竹林,竹林位于博爱县城西####公里处。该区域以挺拔青翠的竹林资源和碧水清流的泉组河水资源为特色。占地面积####万亩。

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2006-2010年,通过实施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等造林

####公顷,2011-2020期间造林####公顷。

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为了优化配置各类土地资源,保护好全县现有耕地,协调好建设用地与农业人用地的关系,按照土地利用基本用途和利用管制措施的不同,划分八个土地利用区,分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建设用地扩展区、风景旅游用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按照对建设用地布局空间管制的要求,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属于限制建设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属于允许建设区,建设用地扩展区属于有条件建设区,风景旅游用地区和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属于禁止建设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限制建设区,全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公顷,占全县面积的####。主要分布在####等乡镇。

管制规则(限制建设区):

1、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鼓励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可进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的建设;

2、土地整理复垦资金的应当优先投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3、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4、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严禁安排城镇村建设用地和未列入项目清单的其他非农建设项目;

5、在不突破多划的基本农田规模的前提下,列入项目清单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时不再补划,简化相应用地的报批程序。

二、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地区分为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指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规划期末面积####公顷,主要分布在####。限制建设区指除以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村建设用地扩展规模内的一般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规划期末本区面积####公顷。零星分布在各乡镇。

管制规则(限制建设区):

1、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

2、区内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 二〇一二年九月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1) (一)评估目的 (2) (二)评估方式 (2) (三)评估层级和工作组织 (2) (四)评估原则 (3) (五)评估程序 (4) (六)基础资料收集 (5) (七)规划评估主要内容 (5)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 (10) (一)规划修改适用情形 (10) (二)规划修改层级、时限和工作组织 (11) (三)规划修改原则 (12) (四)规划修改程序 (13) (五)规划修改的控制性要求 (14)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成果要求 (15) (一)规划评估成果 (15) (二)规划修改成果 (16)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成果审批 (18)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成果审批 (18)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成果审批 (18) 附录1 规划评估工作程序 (19) 附录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定量评价计算方法. 20附录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成果表格示例 (27) 附录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成果表格示例 (3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 目前,全国省、市、县、乡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基本编制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建立健全规划评估制度,严格规范规划修改,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特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目标,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有效参与宏观调控,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够应对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以下简称“规划评估”)是指在规划实施期间,以规划目标为依据,按照有关评价方法和要求,针对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情形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分析规划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评估规划的合理性与现势性,就促进规划有效实施提出评估意见和解决方

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文本 (送审稿) 汝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背景 (2) (一)汝州市概况 (2)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3) (三)土地利用现状 (5) (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9) 二、战略定位和土地利用目标 (11)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1) (二)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2) (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3) 三、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7)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17)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8) (三)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19) 四、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21) (一)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 (21) (二)优化农用地布局 (21) (三)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29) 五、统筹城乡建设用地 (32)

(一)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和布局 (32) (二)产业集聚区规模和布局 (33) (三)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34) (三)保障中心镇建设用地 (34) (四)规范村镇居民点用地 (35) (五)保障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37) (六)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8) 六、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41) (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41) (二)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 (42) (三)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43) 七、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45) (一)积极推进土地整理 (45) (二)积极开展土地复垦 (46) (三)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46) 八、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及其管制规则 (48)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48) (二)一般农地区 (49) (三)林业用地区 (50) (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51) (五)独立建设用地区 (52) (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52)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合肥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2011年11月编制

目录 引言 (3)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4)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 (5)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 第四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0) 第五章城乡用地空间布局 (13) 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6) 第七章规划实施预期成效 (18) 附表 (19)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近,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神话改革,土地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法地位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供给与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时空分配(数量、质量、区位),具体借助于土地利用结构加以实现。根据此次实习收集的信息以及各方面素材的收取,可见合肥市近年来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巨大改变。特别是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经批准实施以来,充分发挥了对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全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合理布局与分工协作、资源的优化配置、重大工程的保障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是,随着规划的日渐实施以及合肥现实条件和环境的改变,合肥市在利用规划取得一定效益的同时也渐渐显示出其不足之处或者理解为实际与理论的差距,因此,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修订与整改是合肥土地利用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以2010年为规划近期。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国务院批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各省(区、市)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土地利用目标和要求,积极推进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目前,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基本完成,大部分规划已批准实施。从2012年4月1日起,土地管理各项相关工作以经批准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数据库为依据。为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事关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

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安排,确保各类规划在土地利用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管控作用。 二、严格依据规划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 (一)及时划定基本农田。各地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保护区布局及管制规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之后3个月内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基本农田划定后,实行永久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改变或者占用。 (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列入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定的交通廊道内,或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的民生、环保等特殊项目,在不突破多划基本农田面积额度的前提下,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中规划多划的基本农田时,按一般耕地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需另外补划基本农田,但用地单位必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按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文本 合肥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规划背景 (8)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4)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21) 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统筹 (33) 第六章农用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39) 第七章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44) 第八章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相协调 (51) 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55) 第十章县(区)土地利用指导 (59)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 (67)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4) 第十三章附则 (81)

前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在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强依法用地意识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机制、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2020年,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实质性推进,合肥市正处于加快发展、转型提升、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指导下,编制《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评审办法

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评审办法 为规范规划大纲的编制和审查工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报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大纲评审办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评审组织 评审工作由省、市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成立规划评审小组,对规划大纲进行审查。规划大纲评审小组分别由省、市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 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长沙市、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初审后报国土资源部评审。其他市州和县级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由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审。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由市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审。 二、评审原则 规划大纲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平衡。 三、评审主要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二)国家和省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四)国家、省和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五)《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 (六)省厅《关于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主要内容的通知》; (七)经批准的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规划大纲; (八)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工作成果的评审验收意见。 四、评审条件 送审规划大纲,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指导思想正确 符合《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切实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为导向;正确处理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在土地利用上的需求与可能,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中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二)基础工作扎实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一、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 严格根据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合理调整各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其中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控制指标原则上在原分解下达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异地调剂情况以及上级调整情况进行调整。对矛盾较为突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坚持眼光向内,积极盘活现有的存量,努力推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规划建设用地空间管控新办法。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坚持剩余规模进行统筹,通过建立规划实施年度调节机制,在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根据区域内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开发利用、批而未供土地利用、盘活存量用地等节约集约用地状况,按年度追加予以落实,用有限的增量撬动存量的方法促进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严格划定“三条红线”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制度。“三条红线”相辅相成,划定工作应在规划调整完善中统筹安排,以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为基础,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引导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要遵循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将通过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建成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其中将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质量优良、土壤清洁、适合规模经营和现代化耕作方式的平原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同时,将劣质耕地和不符合要求的其它土地划出永久基本农田,稳妥有序地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在现有规划的禁止建设区基础上,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核心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即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应以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为基础,与城市规划充分协调,避让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蓄滞洪区、地质灾害区,通过“摸家底、定底线、定规模、定形态”等步骤,充分利用线型基础设施和自然地物边界综合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相衔8 / - 1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接,对中心村、保留村边界划定要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 (三)严格更新规划数据库

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安徽省城市开发边界和 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数据标准 2016年6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数据内容 (2) 4定位基础 (2) 5数据质量与制图规定 (2) 5.1数据要求 (2) 5.2图示符号 (5) 6成果数据提交规定 (6) 6.1成果数据提交内容和格式 (6) 6.2成果数据存储方式 (6) 附录A 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B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C1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功能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8) 附录C2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9 附录D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1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城市(县城)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与数据交换。 2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4) 《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4) (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GB/T 21740-2008) (9)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 (10) 《城市规划数据标准》(CJJ/T 199-2014) (11)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3-2010) (12)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13)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6-2010) (14)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15)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0-2009) (16)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 (1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1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 (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调整试行稿) (20) 《安徽省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数据库规定》(2015) (21) 《关于统筹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问题的通

子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子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调整完善 子洲县人民政府

子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调整完善 子洲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一、调整目的 (1) 二、调整任务 (2) 三、调整依据 (3) 四、调整原则 (5) 五、规划范围 (6) 六、规划期限 (7) 第二章规划背景 (8) 第一节县域概况 (8)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9) 第三节规划实施中期评估 (12) 第四节调整完善面临的新形势 (17) 第三章规划目标 (19)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9) 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19) 第三节规划调整控制指标 (21)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4) 第一节农用地 (24) 第二节建设用地 (25) 第三节其他土地 (28)

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30) 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30) 第二节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33) 第三节优先设定生态保护红线 (38) 第六章移民(脱贫)搬迁安臵用地规划 (41) 第一节搬迁目标 (41) 第二节搬迁对象与安臵方式 (43) 第三节集中安臵点布局 (43) 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45) 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45) 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46) 第三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7) 第四节独立工矿区 (47) 第五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48) 第六节林业用地区 (49) 第七节牧业用地区 (49) 第八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51) 第一节允许建设区 (51) 第二节有条件建设区 (52) 第三节限制建设区 (52) 第四节禁止建设区 (53)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目 录 前 言 ..............................................................................I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4)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4)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 (5) 第三节 土地利用目标 (6) 第三章 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调整 (8) 第一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8)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 第四章 农用地保护利用 (15) 第一节 耕地保护 (15)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 (16) 第三节 其他农用地保护 (17)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用地 (17) 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9) 第一节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19) 第二节 新增建设用地节约利用 (19) 第三节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分类引导 (20) 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 (26) 第一节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管制分区 (27) 第七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30) 第一节 中心城区控制范围 (30) 第二节 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30) 第三节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管制分区 (33) 第八章 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35) 第一节 生态用地保护 (35) 第二节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35) 第三节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6) 第九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38) 第一节 土地整治 (38) 第二节 “三旧”改造 (40) 第三节 重点发展区域和建设项目 (40)

第十章 区、县级市土地利用指导 (42) 第一节 区、县级市规划指导原则 (42) 第二节 区、县级市规划指引 (43) 第三节 各区、县级市指标分解 (46)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 第十二章 附则 (53) 附表: (54) 图 录 1、土地利用现状图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 4、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 5、土地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图 6、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 7、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8、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9、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管制分区图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调整方案 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不下降,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成果,经国务院同意,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进行调整完善。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调整原则 (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坚持《纲要》确定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不变,继续实施《纲要》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局部调整完善《纲要》,增加耕地保护任务,优化建

设用地布局。 (二)应保尽保、量质并重。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既要守住18亿亩耕地数量,更要保证耕地质量不下降,对二次调查查明增加的耕地,除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和根据国家相关规划需要占用的以外,均予以保护;优质耕地除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三)节约集约、优化结构。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用地的总要求,遏制建设用地过度外延扩张,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降低工业用地比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 (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影响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五)加强协调、充分衔接。坚持科学论证、标准统一、民主决策,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生产力、交通布局等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做好其对下级规划的控制,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三、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耕地调整。按照坚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不下降的要求,到2020年,-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协调土地供给与需求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确定具有全局性、宏观性、战略性,是指导调整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方向和途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是依据当地国民经济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出区域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二)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下的子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规划指标来体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作为国家措施,其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为了加强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如用地计划体系、土地信息系统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利用活动,从而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的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杜绝土地资源的浪费。 2、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 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时空上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如对农业用地(如农、林、牧、水产用地)和建设用地(如城镇居民点、工矿、交通和水利设施用地等)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等专项用地的布局,并对后备土地资源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实施寓利用于保护之中的策略,引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以保证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 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中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方案,各项用地审批必须依据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规划方案的修改也必须按编制规划的法定程序进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不同级别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由于区域差异和级别不同,而侧重点和内容深度不同。但—般来讲,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摸清家底) 1、提供规划的基础数据:自然、社会、经济等。 2、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分析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 4、提出规划重点解决的土地问题 (二)土地供给量预测 1、评价土地质量 2、(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利用潜力的测算 3、未利用地适宜开发的数量和方向。 (三)土地需求量预测:各部门未来建设用地求量和农业用地需求进行预测 (四)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土地供需预测的基础上,拟定规划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基本方针。 (五)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为实现规划的目标,对各类用地进行综合平衡。 (六)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规划的实施,达到用途管制的目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制图步骤

斯维尔土地整理预算软件 问题集锦 1、WIN7或WIN8系统下如何安装和运行软件? 如果是win7、win8 系统,单击软件的SETUP,点击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即可。运行软件时也需要点击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打开。或者点击桌面图标右键属性,兼容性界面把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此程序打上对勾,下次可直接双击软件打开程序。 2、工程信息界面,开发面积、整理面积、复垦面积,新增耕地面积输入时能否 输入单位? 不能,只需要输入数值即可,否则报表中引用面积的表格打开时会提示错误,数据集打开失败。

3、在费用界面,提示这个错误是什么原因? 这个提示表示此项费用的最高值不能超过1.5,如果输入1.5以上的数值就会出这个提示,把此数值调整成1.5以下即可。 4、套好的定额不小心删除错了,如何恢复? 工程在没有退出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撤销按钮, 如果工程已经退出保存,那么可以通过文件下拉菜单-预算书工具-恢复单位工程

5、如何调整甲、乙类工的市场单价? 软件默认的是从基础价格引用甲类工和乙类工的预算单价。如果调整市场价,需要在基础价格界面屏蔽引用,然后在工料机界面直接输入市场价即可。 6、工程施工费界面如何让分部行,子分部行,定额行显示序号? 首先在工具下拉菜单中,显示设置选项,打开显示设置界面,序号一列打上对勾,点应用.然后点中任意定额行,点右键,其他功能中的重排子目序号。

7、软件提示待定材料(HLTCL)未处理,如何解决? 切换页面时,提示待定材料未处理时,是因为套用的定额中用到混凝土,但混凝土材料没有进行换算。如下图.可直接双击40031这条定额,软件会自动回

土地利用规划文本、说明书

新桥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I 目 录 新桥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前 言 ..............................................................................................1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一条 规划目的 ......................................................................... 1 第二条 规划依据 ......................................................................... 1 第三条 规划任务 ......................................................................... 2 第四条 规划范围与期限.. (2)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 (2) 第五条 土地利用结构 ................................................................. 2 第六条 土地利用特点 ................................................................. 2 第七条 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 2 第八条 土地利用潜力 .. (3) 第三章 土地利用目标 (3) 第九条 社会经济目标 ................................................................. 3 第十条 土地利用总体目标 .......................................................... 3 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3)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 第十二条 农用地结构调整 .......................................................... 4 第十三条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 5 第十四条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5) 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与调控 (5) 第十五条 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与调控....................................... 5 第十六条 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与调控 .......................................... 6 第十七条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与调控....................................... 6 第十八条 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布局与调控 .. (6) 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规则 (7) 第十八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 ......................................................... 7 第十九条 一般农地区 ................................................................. 7 第二十条 城镇建设用地区 ......................................................... 7 第二十一条 村镇建设用地区...................................................... 7 第二十二条 独立工矿区 ............................................................. 7 第二十三条 生态安全控制区...................................................... 8 第二十四条 林业用地区 . (8) 第七章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与管制规则 (8) 第二十五条 允许建设区 ............................................................. 8 第二十六条 有条件建设区 ......................................................... 8 第二十七条 禁止建设区 ............................................................. 8 第二十八条 限制建设区 . (9) 第八章 土地整治规划 (7) 第二十九条 农用地整理 ............................................................. 9 第三十条 建设用地整理 ............................................................. 9 第三十一条 土地开发 .. (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一、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 严格根据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合理调整各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其中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控制指标原则上在原分解下达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异地调剂情况以及上级调整情况进行调整。对矛盾较为突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坚持眼光向内,积极盘活现有的存量,努力推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规划建设用地空间管控新办法。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坚持剩余规模进行统筹,通过建立规划实施年度调节机制,在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根据区域内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开发利用、批而未供土地利用、盘活存量用地等节约集约用地状况,按年度追加予以落实,用有限的增量撬动存量的方法促进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严格划定“三条红线”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制度。“三条红线”相辅相成,划定工作应在规划调整完善中统筹安排,以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为基础,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引导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要遵循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将通过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建成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其中将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质量优良、土壤清洁、适合规模经营和现代化耕作方式的平原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同时,将劣质耕地和不符合要求的其它土地划出永久基本农田,稳妥有序地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在现有规划的禁止建设区基础上,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核心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即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应以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为基础,与城市规划充分协调,避让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蓄滞洪区、地质灾害区,通过“摸家底、定底线、定规模、定形态”等步骤,充分利用线型基础设施和自然地物边界综合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相衔

河南驻马店遂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遂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发布时间: 2009-7-8 被阅览数: 1419 次来源:遂平县国土资源局 前言 遂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历史源远流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肉牛生产基地县、铜山优质烟生产基地县和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国家食品工业强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省、市关于规划修编工作指导意见及《驻马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要求,结合遂平县实际,编制了《遂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规划期内遂平县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和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 《规划》全面分析了遂平县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阐明了全县土地利用战略构想、方针原则、总体目标和任务。制订了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目录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1 第一节县域概况. 1 第二节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3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7 第四节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 9 第二章战略定位与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2 第一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2 第二节土地利用指导思想与原则. 14 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6 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19 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9 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24 第四章合理调控中心城区和乡镇建设用地. 44 第一节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及规模控制. 44 第二节乡镇用地布局及规模控制. 45 第三节产业集聚区用地调控. 51 第五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53 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55 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55 第二节集约利用城镇工矿用地. 55 第三节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力度. 56 第七章土地利用分区及管制规则. 60 第八章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6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安庆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 (修改方案) (2003—2010) 安庆市人民政府 二ОО五年六月 ·1·

目录 前言 (1) 1 土地利用现状 (2) 1.1 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2) 1.2 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 (4) 1.3 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 (6) 1.4 土地利用优势 (7) 1.5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9) 1.6 土地利用潜力 (10) 2 规划方针与目标 (11) 2.1 规划方针 (11) 2.2 规划目标 (12) 2.3 远景展望 (13) 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 3.1 土地利用结构 (14) 3.2 居民点建设用地控制 (17) 3.3 重点工程建设 (19) 4 土地利用分区 (19) 4.1 地域分区 (19) ·2·

4.2 用途分区 (22) 5 基本农田保护 (26) 6 土地整理开发 (27) 6.1 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 (27) 6.2 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 (29) 6.3 土地开发整理指标分解 (32) 7 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33) ·3·

安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修改方案)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及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办复[2003]8号《关于要求修改安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的批复意见,现对《安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以下简称《现行总体规划》)进行修改。 本次总体规划修改以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为依据,从安庆市实际出发,针对《现行总体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新时期安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入研究安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庆市城市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进一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现行总体规划》,实现安庆市土地资源优化配臵和合理利用,促进安庆市土地利用持续健康的发展。 本次规划的目标年与《现行总体规划》一致,即至2010年。以2002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并展望2030年。 ·1·

富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富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来源:富阳市国土资源局发布日期: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为指导思想,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杭州市和富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围绕把富阳市建设成为“生活富裕,生命阳光”之城的目标,积极调控城乡发展建设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保护生态,统筹规划各类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富阳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条规划依据 1、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2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 (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

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10)《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0年)(11)《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2年) (12)《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9) (13)《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 (1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15)《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 (16)《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189号) (17)《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2号) (18)《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 (19)《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号) (20)《关于印发<报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大纲评审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4号) (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 (2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