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损手指分类分型在手指再造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探究
手指再造的临床体会

手指再造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手指再造的方法及术后再造指的外观和功能。
方法采用足拇甲瓣、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趾等方式治疗手指缺失65例,其中再造拇指42例、示指12例、拇示指联合再造11例,共76指。
结果65例再造指全部成活,按上肢功能标准评定[1]:再造拇指优62指、良8指、可6指,结论足趾移植再造是治疗手指缺损较为的理想方法。
可获得相当满意疗效,且供区无后遗症。
【关键词】手指;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的缺失,严重影响手的外形和功能,如果拇指也在其列,则情况更为严重。
足趾组织移植再造手指是目前治疗不同程度手指缺损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我科从2006年至今,共再造手指65例,76指,全部存活,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并根据功能评定标准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男61例,女4例;年龄7~43岁,平均29岁。
其中拇指42例、示指12例、拇示指联合再造11例,共76指。
致伤原因:冲压伤49例,撕脱伤6例,爆炸伤8例,动物咬伤2指。
手指Ⅳ度缺损30例,Ⅲ度缺损21例,Ⅱ度缺损14例。
分别采用足拇甲瓣、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趾等方式再造手指。
急诊37例,择期28例。
1.2 手术方法足拇甲瓣再造:测量再造指的长度和周径,手术分2组同时进行,解剖并标记受区血管、神经、肌腱,于鼻咽壶处显露桡动脉及头静脉备用[2]。
在同侧足设计足拇甲皮瓣,沿足背胫侧“S”形切口切开皮肤和浅筋膜,向近端游离背侧皮下静脉、足背静脉弓和大隐静脉,切断结扎其他静脉属支[3]。
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趾再造:在第二足趾胫侧做旁正中切口,并贴近趾骨向两侧分离,以容纳岛状皮瓣。
将皮瓣翻转180°,镶嵌于第二足趾胫侧,移至受区[4]。
骨断端采用钢针固定,伸肌腱采用“8”字缝合法缝合,屈肌腱用改良kessler 缝合法缝合。
血供建立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搭配。
一般采用穿隧道将动静脉蒂引至鼻咽窝处。
显微镜下缝合头静脉和大隐静脉、桡动脉和足背动脉,还可吻合指趾动脉以及指背、趾背静脉。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的临床资料研究

游离足趾移植再 造手指 的临床资料研 究
陈俊
( 东辽县第二人 民医院, 吉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东辽 ,3 6 0 160 )
【 摘要 】 由外伤或 其它原因造成拇指或其它手指缺 损 , 将导致 手的功能不 同程度 的丧失 , 为尽可能恢复手部 功能 ,99 1 9
年以来采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 、 手指 2 例 , 0 疗效满意 。
在治疗过程 中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①在行第 2趾移 植再造拇指时 , 发现新组成 的掌指关节 , 因有致密 的关节囊 包裹 , 伸屈肌胜 和大鱼际肌止点的修复 , 关节位置 已相 当稳
定, 可以不 用内固定 。我们在后期手术中 , 对此类病例均未 作克 氏针 内固定 , 仅作对掌位外固定。 术后未发现新建关节 异常 , 功能恢复 良好 。 ②切取足趾伸屈肌腱 时 , 应尽量长些 。 这样在手部缝合时 , 不管残存伸屈肌 腔的长度 , 均可避免在 Ⅱ、 Ⅳ区缝合 , 防止术后粘连 , 利于功能 的恢复 。 由于小 有 ③ 血管 吻合技术 的提高 , 尽量采用趾 , 指动脉吻合 , 避免选 用 足背动脉和桡 动脉腕背支吻合。 手术相对简单 , 又可减轻 足 部 创 伤 。④ 在 修 复 拇 指 脱 套 伤 时 ,应 切 除末 节 指 骨 0 ~ .c 以免再造拇指过长f,】 响功 能和外观 。⑤术 . 1 m, 5 0 3 , 4影 中常规肌注 3 rg罂粟碱 , 0n 血管在显微镜下行外膜剥 离 , 采
n u o ae lrwrp  ̄'u l pfo tebi o . e rv s ua a l ndf l o a rm h gte JHa d s 礓 , 9 05 n u 1 8 ,:
5 5 7.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外科辅导:拇指再造术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外科辅导:拇指再造术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外科辅导:拇指再造术拇指能外展,对掌,与其余手指相对,准确而有力地完成握、捏等动作。
拇指约占手功能的40%。
拇指的缺损,将严重影响手的功能。
所以,拇指伤残后,如何再造拇指,恢复功能,是手外科的重要课题。
处理好急症拇指外伤是挽救功能的关键,外伤性断拇,应首先争取拇指再植。
如无再植条件,可采用吻合神经、皮管包埋法再造拇指。
即切除断指的皮肤、指甲、保留两侧指神经、肌腱、克氏针交叉固定骨骼,吻合神经、肌腱、锁骨下皮管包埋,3~4周后断蒂。
这个方法可形成良好感觉的拇指,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甲瓣急诊再造拇指,获得较满意效果。
一、拇指缺损的分类Ⅰ度:自近节指骨远端或指间关节缺损。
Ⅱ度:自掌指关节缺损。
Ⅲ度:经掌骨缺损。
Ⅳ度:整个拇指连同大多角骨缺损。
二、拇指再造的方法根据缺损水准及功能要求,可选不同的再造方法。
(一)指间关节缺损(Ⅰ度缺损) 仍保留拇指部分功能,非特殊职业需要,一般不需作处理。
(二)近节指骨中段缺损保存的拇指长度较短,对功能影响较大,可选下述方法,改进拇指功能。
1.虎口加深术可相对延长拇指长度。
方法是Z形切开虎口皮肤,切断挛缩的拇内收肌条索,必要时转移示指背侧皮瓣,加深虎口。
2.帽状皮瓣提升法又叫脱套植骨术。
适于残留1/2或1/3近节指骨,拇指残端皮肤很松者。
方法:在残端近侧3~4厘米处环形切开皮肤,向近端游离神经和动、静脉。
全层游离远侧皮瓣形成帽状皮瓣,指端植骨,提升帽状瓣覆盖骨端,近端创面植皮修复。
此法可延长拇指1~1.5厘米左右。
3.第一掌骨延长术手术显露第一掌骨干,骨膜下切断掌骨后嵌入植骨块,延长掌骨,亦可切断掌骨后,安装撑开器,关闭伤口,逐日撑开,延长掌骨,Ⅱ期植骨。
4.以跖底动脉为供血动脉的第二趾部分游离移植再造拇指。
此法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
(三)掌指关节或部分掌骨缺损(Ⅱ~Ⅲ度缺损)拇指完全缺如,仅存第一掌骨或部分掌骨,大鱼际功能部分或全部存有。
对比分析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应用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的效果

对比分析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应用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的效果简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外伤。
对于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患者,传统治疗方法通常是非断指再植,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尝试断指再植术。
本文将对比分析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应用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的效果。
断指再植术断指再植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将完全断裂的手指重新连接的技术。
手术需要医生在一定时间内将断裂部分冷藏保存并尽可能快地重新接上,以保证再生的成功率。
断指再植术已经成功治疗了一些严重的指部伤害,如手指完全离断、指间骨折等等。
然而,断指再植术需要使用显微镜操作,在手术中的细微损伤也会对再生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是否应该选择断指再植术需要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非断指再植术非断指再植术是传统的指部损伤治疗方法,也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常,医生会将昏迷的肢体处于一定的保护状态,保护损伤部位处于静止的状态。
在需要的时候,医生会进行清洗和缝合。
然而,非断指再植术的缺点在于它难以恢复原来的功能。
因为它只是从局部修补,无法让损伤部位恢复生长,并且注意保护区域的许多感觉和运动功能也有可能受到损伤。
对比分析就患者末节完全离断伤的治疗效果而言,断指再植术和非断指再植术各有优劣。
相对于非断指再植术,断指再植术的重要优点:•保留相应手指的原有层次、感觉、运动功能和美观状态•准确再生连上断裂部分的一些器官、肌肉、血管和神经元结构缺点:•手术费用高昂•需要比非断指再植术更长的修复期•普遍来说,修复和再生的功能恢复和最终效果较为不成熟。
非断指再植术的优点:•手术操作简单,费用较低,且恢复期相对较短。
•可以保持一定的损伤部位结构完整性•功能恢复效果尚可。
缺点:•无法保留相应手指的原有层次、感觉、运动功能和美观状态。
综合来看,断指再植术虽然费用较高,修复和再生的功能恢复和最终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成熟。
但是,在保存远端手指移植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对于患者未来的生活变化较小。
急诊手指指尖再造

急诊手指指尖再造
刘茂文;冯承臣;杨殿玉;李秋实;冯鹏;张青云
【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1(015)001
【摘要】目的报道急诊手指指尖再造临床效果.方法在解剖废弃趾血管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指尖.结果再造手指指尖36例54指,全部成活.经1~6年随访,再造指尖血运丰富,感觉良好,功能及外形均满意.结论采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指尖是治疗指尖毁灭性损伤或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刘茂文;冯承臣;杨殿玉;李秋实;冯鹏;张青云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46医院济南军区骨科中心,;解放军第146医院济南军区骨科中心,;解放军第146医院济南军区骨科中心,;解放军第146医院济南军区骨科中心,;解放军第146医院济南军区骨科中心,;解放军第146医院济南军区骨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8
【相关文献】
1.游离足趾再造手指指尖 [J], 陶海南;胡伟军;蒋守念;方钢;韦玮;黄绍东
2.(足母)趾趾尖移植再造拇、手指指尖 [J], 曾志超;李鹏;刘海棠;谢沛军;欧治平
3.断手指分型分级在急诊手指再造中的应用 [J], 陆志方;夏春林;刘建文;刘大成
4.急诊手指指尖再造 [J], 刘茂文;冯承臣;杨殿玉;李秋实;冯鹏;张秀萍
5.第三趾甲瓣修饰性再造手指指尖缺损 [J], 郭淑女;谢卫勇;张坤尧;王克列;刘铭波;李木卫;张子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断指再生技术临床实验

断指再生技术临床实验近年来,断指再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技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这项技术旨在通过促进手指的再生,使断指能够重新生长,从而改善受伤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实验。
一、实验目的断指再生技术的临床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该技术在断指再生方面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通过收集临床数据和试验结果,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技术为受伤的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实验设计临床实验按照医学研究的伦理准则和科学方法进行,并由相关的伦理委员会和监管机构进行审批和监督。
实验对象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接受断指再生技术的治疗,而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
三、实验步骤1. 患者选拔:患者必须符合一定的入选标准,如断指伤口的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
同时,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线特征上的平衡。
2. 技术操作:实验组患者接受断指再生技术的治疗,包括组织移植、干细胞注入等。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
3. 临床观察: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进展和恢复情况。
包括指尖再生程度、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
4.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断指再生技术显示出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实验组患者的断指部位有一定程度的再生,指尖灵敏度和功能恢复的情况较好。
然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再生效果并不明显,还存在部分患者再生失效或再生效果不佳的情况。
五、安全性评估在进行断指再生技术的临床实验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对技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实验中发现,断指再生技术在少数个案中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组织排斥反应、感染等。
因此,在进一步推广应用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展望与挑战虽然断指再生技术在临床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断手指分型分级在急诊手指再造中的应用

断手指分型分级在急诊手指再造中的应用
陆志方;夏春林;刘建文;刘大成
【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0(030)004
【摘要】目的:探讨断手指分型分级在急诊手指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损伤手指10例12指,其中9例11指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1例1指行腹部皮瓣包裹指骨修复拇指.分别按断手指分型分级和手指缺损分度对各指进行分类.并对两种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指均获得分型分级和缺损分度资料,两者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分级未出现a、b、c级,分型分级未对第一掌骨进行描述.结论:对第一掌骨部损伤补充分型为Ⅴ′型和Ⅵ′型后,断手指分型分级可以应用于急诊手指再造中,并弥补了手指缺损分度对非缺损性指体分类的局限性.
【总页数】4页(P242-244,247)
【作者】陆志方;夏春林;刘建文;刘大成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北京,100084;苏州大学医学部博习临床解剖学研究所;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上肢外科;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8.1
【相关文献】
1.循证护理在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术病人供足护理中的应用 [J], 李岩;奚志宇;张英娇;于文君
2.断指分型分级在急诊手指再造中的应用 [J], 陈深源;陈小玲
3.循证护理在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术病人供足护理中的应用 [J], 李岩;奚志宇;张英娇;于文君;
4.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指再造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J], 刘婷婷;朱红;王明明
5.手指再造在急性手指脱套伤中的应用 [J], 王晓峰;赵立宗;史卫东;任喜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14指的断指分型及再植方法临床分析

・
临床经验 ・
3 1 4 指 的断指分型及再植 方法临床分 析
周健 辉 , 王夫 平 , 石 惠文 , 邱 日升 , 李 国强 , 冷树 立
( 南方医科 大学附属小榄人 民医院手外科 , 广东 中山 5 2 8 4 1 5 )
【 摘要】 目的 分析断指的临床分型及选择再植的方法。方法 对 2 2 5 例3 1 4 指分成8 种类型: 甲根以远离
wi m 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 r a t e o f 9 7 . 3 %. Re g u l a r f o l l o w- u p we r e d o n e wi h t a p e r i o d O f 3 mo n hs t t o 2 y e a r s . a n d he t e x c e l l e n t
A f il f i a t e dt oS o u t h e r n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o n g s h a n5 2 8 4 1 5 , G u a n g d o n g , C 】 O b j e c i t v e T o s u mma r y t h e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me ho t d f o r he t r e p l a n t a t i o n o f 3 1 4 a mp u —
【 文章编号】 1 0 0 3 - - - 6 3 5 0 ( 2 0 1 3 ) 2 3 —3 5 4 1 —O 3
C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 o f t he c l a s s i ic f a i t o n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me t h o d s f o r t h e r e p l a n t a t i o n o f 3 1 4 a mp u t a t e d in f g e r 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损手指分类分型在手指再造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探究【摘要】目的应用科学的断损手指分类方法,以促进断指再植、拇手指再造、手指损伤修复等的研究和诊治水平。
方法本组病例均急诊进行分型分级和缺损分度,后完成再造修复,其中11指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1指行腹部皮瓣修复术。
结果本组10例12指均进行分型分级和缺损分度。
分型分级未出现a,b,c级,缺损分度未出现手指Ⅴ度缺损、Ⅵ度缺损和手指Ⅵ度缺损。
病例1~6,8~10分别以游离足趾移植再造修复手指,病例7以腹部皮瓣再造修复手指。
本组病例再造手指均成活,功能状况:优6例,良3例,可1例。
结论断损手指分型分级较为适用于急诊手指再造。
【关键词】断损手指分类分型再造临床诊疗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断使用手,在人体疲劳、高强度劳动、精神分散、环境恶劣等情况下,手容易受到损伤,尤其是手指损伤。
大量断损手指病例的诊治和诊治资料的积累,必然地推动了断损手指分类工作的开展。
当前我国尚无公认的全面、客观的断损手指分类方法,一些学者提出的断损手指分类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较广泛地使用。
程国良[1]的手指缺损分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完善,已经成为指导手指再造的重要理论工具;Yamano Y[2]的分类方法在断损手指末节再植方面使用较多,但对其他情况的断损手指没有分类意义;王成琪等[3]在完全离断和不完全离断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九分法,这种断损手指分类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但对于断指再植成活率对比参照、手指再造等方面尚缺乏适用性;各种断损手指分类必然地解决了一些实际的临床应用问题。
断损手指分型分级结合了解剖、病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比较客观地反映和概括了断损手指的情况[4]。
为了评估断损手指分型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对一组手指再造病例,进行严格地分型分级,同时按手指缺损分度进行分类,并进行比较研究。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2003年12月~2006年12月断损手指住院病例,共计10例,12指。
男9例,女1例;年龄19~53岁,平均32.1岁;拇指4个,示指4个,中指4个,具体见表1。
表1 断损手指分型分级病例临床资料2 主要仪器设备(1)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XST-6A);(2)手外科显微器械(AESCULAP);(3)数码照相机(SONY DSC-P10);(4)便携式超声(HOKANSON MD35)。
3 临床诊疗3.1 分类3.1.1 手指缺损分度Ⅰ度缺损:手指远节部分的缺损;Ⅱ度缺损:手指于指间关节,其他指于远侧指间关节部的缺损;Ⅲ度缺损:手指于近节指骨,其他指于中节指骨部缺损;Ⅳ度缺损:手指于掌指关节,其他指于近侧指间关节部缺损;Ⅴ度缺损:手指于第一掌骨,其他指于近节指骨部缺损;Ⅵ度缺损:手指于腕掌关节,其他指于掌指关节部缺损。
3.1.2 断损手指分型分级及补充分型Ⅰ型:末节离断,保留手指远侧指间关节或手指指间关节;Ⅱ型:手指中节离断近侧指间关节保留,以及末节离断而需行远侧指间关节融合术者;手指近节离断或末节离断需行指间关节融合者;Ⅲ型:手指近节离断掌指关节保留,以及中节离断须行近指间关节融合术者;手指近节离断再植无破坏关节;Ⅳ型:近节离断,需行掌指关节融合术者或掌指关节成形术者;Ⅴ型:对第一掌骨部位损伤补充分型,未破坏关节者;Ⅵ型:破坏掌腕关节而未破坏掌指关节者。
A级:锐性离断伤或近似锐性离断伤;皮肤、软组织挫伤范围<该指末节1/4;无粉碎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影响范围<该指末节的1/4;B级:皮肤无撕脱,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挫伤范围为该指末节的1/4~1/2,粉碎性骨折影响范围为该指末节的1/4~1/2;C级:皮肤软组织撕脱缺损、挫伤范围>该指末节的1/2;粉碎性骨折影响范围>该指末节的1/2;D级:皮肤软组织损伤范围、骨折影响范围>该指末节的1/2,组织关系紊乱,或再植需行植骨术;E级:软组织毁损严重,镜下无符合吻合条件的血管;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行皮瓣修复术。
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分类见表2。
表2 本组病例临床资料分类3.1.3 分类实施各指分别按断损手指分型分级和手指缺损分度进行分类,在工作中采用断损手指分型分级,这种分类方法不受断损手指即时情况限制。
在采用手指缺损分度时,对一部分病例,笔者采取了假想截指和残端修整的处理办法。
3.1.4 功能恢复的评定根据断损手指治疗后关节活动度、力量、感觉、外形遗留症状、工作情况等,分为优、良、可、差。
3.2 手术患者平卧于手术台,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成功后,用干净纱布保护好创口(包括离体指体),用清洁肥皂液刷洗需消毒部位的患肢3遍,外用生理盐水冲洗3遍,络合碘消毒2遍,铺好无菌巾单,患肢外展90°,平放于操作台。
将患指在新洁尔灭溶液中浸泡5~10min。
肉眼仔细观察损伤情况,肉眼下清创后,显微镜下再清创。
根据不同病情,分别行手指再造、皮瓣修复术。
3.2.1 分型手术(1)手指Ⅰ、Ⅱ缺损,残端无萎缩,宜选趾末节移植,采用吻合趾-指动、静脉施行再造;手指b缺损且残端萎缩者,选用第二趾移植;(2)手指Ⅲ缺损,宜选第二趾移植再造;(3)手指Ⅳ缺损,宜切取带跖趾关节对侧第二趾移植再造,若造成部分皮肤缺损,可选用带舵样足背皮瓣及跖趾关节的第二趾移植再造;(4)手指Ⅴ、Ⅵ缺损,受区采用杯状皮肤切口,供足切取带菱形足背皮瓣及跖趾关节对侧第二趾移植重建虎口再造手指,并根据拇短展肌保留与缺损情况做对掌功能修复与重建。
手指Ⅰ~Ⅳ缺损者,应根据缺损指别部位,再造后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及外形需要选择再造,单一小指可不予再造;单一示、中、环指缺损以改善外形为目的,根据第二、三趾的长短、外形进行选择,采用吻合趾指动、静脉重建血液循环施行再造。
手指Ⅴ缺损,根据缺损部位,指别,缺损指多寡,是否保留指蹼等作合理设计。
除小指外,单指缺损以增进外形为目的实施再造,2~5指同一平面缺损,以再造示中指或中、环指,以重建功能为目的选择再造。
食、小指或单一中、环指Ⅵ、Ⅶ缺损不宜再造,2~5指同一平面缺损,酌情选择一侧或两侧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趾移植再造示指或示、中指,并重建蚓状肌功能。
术后无菌敷料包扎,早期制动,防治术后感染等综合治疗。
3.2.2 观察指标(1)皮肤及附属物损伤情况:皮肤裂伤规整;皮肤撕脱;皮肤碾挫失活。
(2)皮肤缺损:指蹼损伤;指甲甲床损伤;指端皮肤缺失等。
(3)指骨损伤情况:斜行骨折;横行骨折;粉碎性骨折;毁灭性骨折;多断骨折等。
(4)肌腱损伤情况:撕脱断裂;部分断裂;碾挫断裂;肌腱缺损等。
(5)血管损伤情况:撕脱断裂,合并内膜损伤;断裂,无明显内膜损伤;血管缺损;节端性挫伤等。
3.2.3 功能康复应针对每一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早期:术后3天即可轻柔被动屈伸再造指,每日3~5次,预防肌腱粘连;术后5~7天血管危象期过后,指导患者行主、被动锻炼,屈、伸及对掌;中期:感觉训练,将圆、方、不规则形状及软、硬等物件,让患者接触,通过条件反射,促进感觉恢复;运动训练,在主、被动屈、伸和拇对掌训练基础上,使用功能锻炼器械加强力量训练,如前臂、腕手指练习台,分指板等,每日3次,每次30~60min;晚期:4~6周拆除内固定克氏针后,利用蜡疗、中药熏洗等,继续加强再造指主、被动活动及拇对掌功能锻炼。
4 结果本组10例12指均进行分型分级和缺损分度。
分型分级未出现a,b,c级,缺损分度未出现手指Ⅴ度缺损、Ⅵ度缺损和手指Ⅵ度缺损。
病例1~6,8~10分别以游离足趾移植再造修复手指,病例7以腹部皮瓣再造修复手指。
本组病例再造手指均成活,功能状况:优6例,良3例,可1例。
5 讨论5.1 手指缺损分度在手指再造中的应用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再植或再造重建手指功能的手术方法推陈出新。
杨东岳等[5]首先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获得成功,开创了手指再造的新纪元。
为了探索和规范手指损伤和损伤后缺损的治疗,以最大可能地重建手指功能,程绪西按手指缺损水平分为四类:(1)自近节指骨远端缺损;(2)自掌指关节缺损;(3)经掌骨缺损;(4)整个手指包括大多角骨缺损。
这是较早所见的有关手指缺损的分度。
随着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其他手指缺损的功能和外形重建逐渐被实践,有关其他手指缺损的分度与手指一样被重视[6]。
手指缺损分度将手指和其他手指的缺损合并进行分度,在这个分类方法中,考虑到手指功能的重要性及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将第一掌骨与其他手指近节指骨对应进行分度,在实践中也取得了简单明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手指缺损分度详细阐明了各手指缺失后丧失功能的比例,明确反映了手指缺损的严重程度。
经过发展完善,目前,手指缺损分度已经成为指导手指再造的重要理论工具。
5.2 断损手指分型分级和手指缺损分度在急诊手指再造中的应用断损手指分型分级按照指体损伤性质、骨折情况、皮肤软组织损伤程度等分为五级。
按断损手指分型分级进行分级,本组病例d级1指,e级11指,均为手指再造的指征。
所有断损手指中,3指为指体缺损。
按手指缺损分度进行分度时,对非缺损性断损手指,笔者进行了假想的截指和残端修整。
6 结论手指缺损分度对缺损指体分类并指导手指再造,具有优势,但对其他需要再造的非指体缺损类手指的分类而言,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首先进行假想的截指和残端修整。
断损手指分型分级可以弥补这种情况,例如本组病例中,病例2为右食、中指毁损性冲压伤,但毁损指体相连,按照分型分级原理,可以明确分类为右示指断指,Ⅲe;右中指断指,须首先进行假想的截指处理。
手指缺损分度对第一掌骨部位缺损描述清晰,而断损手指分型分级未对第一掌骨的情况进行描述。
故根据实践,笔者结论为:断损手指分型分级较为适用于急诊手指再造。
【参考文献】1 顾玉东.手外科手术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12-613.2 Yamano Y.Replantation of the amputated distal part of the fingers.J Hand Surg,2005.3 王成琪,王利剑,张敬良,等.断手指分类与治疗方法的选择.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86-87.4 陆志方,张咸中,刘建文,等.断手指的分型分级.实用手外科杂志,2001,(3):134-135.5 Yang D.Gu Y reconstruction utilizing second toe transplantation by microvascular anastomoses:a report of 78 cases,Chin Med J,2002,92:295.6 程国良,潘达德.手指再植与再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