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中的中美文化差异_以_山水情_与_狮子王_为例_吴芳芳

合集下载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随着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中美联合制作的动画电影也逐渐涌现出来。

虽然中美两国在动画电影制作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文化背景,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本文将着重研究中美动画电影剧情方面的差异。

首先,中美动画电影对于人物形象的处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中国动画电影会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注重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文化背景,例如国产动画电影《大护法》中的主人公在性格上强调了其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而《山楂树之恋》则更加注重表现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压抑和矛盾心理,这些都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有关。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更多的是以外貌和行为特征为主,旨在为观众创造更多的趣味和流行元素。

比如《疯狂动物城》的主人公是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二者在外貌上非常可爱,而在性格上也更注重幽默和流畅的互动。

其次,中美动画电影对于剧情的处理方式也略有区别。

中国动画电影的剧情往往更为沉稳和情感化,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成长,而美国动画电影的剧情则更加轻松有趣,注重表现英雄主义和幽默元素。

比如迪士尼系列的动画电影《狮子王》和《冰雪奇缘》的主人公在面对考验时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勇气,这些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与美国的人文精神紧密相连。

最后,中美动画电影对于文化元素的运用也有所不同。

中国动画电影更注重表现本土文化特征和历史传说,例如《大鱼海棠》中的神话传说和意境画面,以及《西游伏妖篇》中的神话故事和传统文化元素。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则更多的突出了现代流行文化和时尚元素,例如《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和《爱宠大机密》中的宠物,这些可以为观众带来趣味和娱乐性。

总体来说,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主要是源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

中国动画电影更加注重情感化和沉稳,强调人物形象的性格和文化背景,尤其突出本土文化元素。

美国动画电影则更加注重流行和时尚元素,强调幽默和英雄主义情节,能够更好地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中美动画电影文化差异

中美动画电影文化差异

中美动画电影文化差异作者:杨天昊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5期摘要:本文分析了中美动画电影不平衡的现状及其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着手进行深入的探讨,反思国产制作的不足之处,吸取经验,希望在这场动画电影的全球潮流中中国可以冷静面对,积极创新,促进动画电影文化的高度发展。

关键词:动画电影;比较差异;文化[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动画电影便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宝莲灯》和《麦兜故事》都是中国电影人创作成功的杰作。

进入21 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入了动画电影,正是这种探索促使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在与美国动画电影的较量中,中国依然暴露出很多缺陷,因此比较后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自我,并寻求更好的发展。

1.二者比较1.1主题美国的动画电影往往都是以孩子成长、环保健康、乐观向上为主题,成长是一个很大的方面,既可以指人心灵的成长,还可以理解为个人的成熟,每一部动画电影中都伴随着一个个动画人物的成长历程,这种成长往往是缓慢的、隐秘的,使观众跟随着角色一起成长,这就是很多美国动画电影中做得非常成功的一点。

《冰川时代》系列中的松鼠其实就是一个乐观的象征,它令人捧腹大笑,让人们收获开心,对生活乐观。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动画电影似乎缺少了明确的主题,虽然在很多影片中也有着和美国类似的主题表达,但是这些主题的融入都不够自然流畅,而且具有模糊性,说教意味太浓,这些都是很大的弊端。

《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是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近年来比较成功的作品,但是通过与美国电影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其过于概念化、模式化,台词过于苍白,剧情也显出幼稚。

模糊的主题会使得一部影片失去了其灵魂,同时也失去了其针对性。

1.2人物和语言再从塑造的艺术形象来看,美国动画电影的人物造型显然更为新颖,而且个性更加鲜明,使观众印象深刻,而且取名也别有一番心意,一般选择简单易记的单词作为主人公的名字,再借助一些有代表性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情来丰富人物形象,让人物具有唯一独特性。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动画电影创作风格对比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800字》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动画电影创作风格对比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800字》
教师评语:
[16] Zhao W . A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 4(6).
2.拟解决问题
本论文用类比方法剖析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动画电影创作风格对比,对其电影创作风格的特征性和文化根源进行探究,分析动画电影创作风格的艺术特征,并将两国的动画形象进行比较,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美学观来探析造成两国动画电影创作风格的文化根源。
3.写作大纲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2中美动画电影创作风格对比
[11]厉泽坤.新海诚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
[12]于巧晴.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D].辽宁大学.
[13]段小倩.符号学视域下动画跨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D].浙江传媒学院, 2019.
[14] Lv T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ussian Immigrant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2017.
开题报告书
论文题目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动画电影创作风格对比研究
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从动画片看中美民族文化差异

从动画片看中美民族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李三强.中美动画文化精神之比较【J】.探讨与争鸣.2007 (1) [2]杨阳.试论中国动漫的传统文化表达与发展[N】.山东大学
2009
作者简介: 赵小清女1975年6月出生武汉工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工作单位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总编室
万方数据
从动画片看中美民族文化差异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赵小清 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湖南长沙,410003 文学与艺术 WENXUE YU YISHU 2011,3(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wxyys201102030.asp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学与艺术
第三卷第二期
从动画片看中美民族文化差异
赵小清
(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在文化传播中。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往往 最受欢迎。动画作为文化产业,也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 印。我们从动画的主题、情节设计或画面设计、故事取材、 商业运作来简单分析呈现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动画片;中国;美国;文化特点;主题;情 节设计;取材;商业运作
在文化传播中.有这么一个规律.。愈是世界的就愈是民族 的”.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东西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动画是一种文 化产业。是从文化产业再延伸到经济范畴的,自然也带有自己 本国的文化内涵.动画片的发展已经有百年的历史.美国无疑 是世界动画强国.他们的动画电影、动画连续剧在全球都取得 不俗的票房威绩,以动画人物、场景为中心的迪斯尼乐园更是 赫赫大名。中国是一个正在急起直追的动漫发展中国家。双方 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性都在自己的动画片中有所呈现。我们可以 尝试着从主题、情节设计或画面设计、故事取材、商业运作看这 些动画片中所呈现的民族文化特点。 事>和<宇宇龙)等1 f部作品也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 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没有本土文化.其文化基本是综合 欧洲和其他世界各国的文化而产生的。所以美国的文化呈现出 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但美国在经济上的优势使得美 国文化也处于强势的地位。这也在动画片中体现出来。美国的 动画片除了自己原创出<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这样优 秀的作品.也喜欢从别国的文化中去吸取养分.从<白雪公主> 到<花木兰),美国动画电影也有很多是改编自欧洲、亚洲的经 典名著和童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加以美国式的诠释后.。返销。 到故事的原产地.大多获得成功。其中<功夫熊猫》更是集合了 。功夫”和。熊猫”这两个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元素。不但得到了 中国观众的喜爱。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这一点已 经在中国的动画创作界引起极大的思考。 4.要有很强的商业导向:衡量竞争力的标准是出口能力。 商业世界里.谁拥有了市场谁就拥有了成功。2002年.英国的 儿童市场中美国大制作占了74.5%.其中单单迪斯尼就占了 37%的市场份额。而2000年,英国的‘小鸡快跑>大获成功。也 是主要得益于美国梦工场的帮助。 中国的动画创作艺术性都很强.但市场意识薄弱,市场的 开拓不够.发掘中国的动画市场是当务之急。<宝莲灯>就是上 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这部国产动画。大片”改变了。动画 片赔钱赚吆喝”的惯例.投入产出基本持平。在当时被称为奇 迹。然而当初<宝莲灯》只做了VCD、CD光碟和故事画册、笔记 本等衍生产品就仓促收场。好莱坞的一部动画片投资4500万 美元的<狮子王>.其票房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就达7.5亿美 元。有专家针对这种现象指出.国产动画要崛起.必须走上产业 化的道路.国产动画片在国外动画的冲击下缺乏竞争优势.根 本原因在于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 动画片的输出大国美国、日本等在输出动画片的同时.也 输出了他们本国的文化。而文化侵略在那些大国.可以说从来 就没有减弱过势头,每一个国人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孩子 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忘记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是不会有生 命力的。

中美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以《山水情》和《超能陆战队》为例

中美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以《山水情》和《超能陆战队》为例


追求 。在英 雄 主义 和娱 乐 至 上创 作 理念 的影 响 下 ,美 国 更 有难 度 。 怎 样更 好地 赋予 动 画人物 以恰如 其分 的情 感 ,
动 厕具 有 鲜 明 的大 众 娱乐 性 。 “ 相 对 于美 国文化 的个 人 并 把 它 升华 为 影 片整 体 的情感 意 蕴 ,这 是 动 画 电影要 尤 主义 ,中 国文 化 更 强调 团结 合作 的集 体 主义 ,强调 天 人 为重 视 的 。 国 内的影 视 作 品讲 究 语 言 和情 感 的含 蓄 性 ,
合 一 的 自然 观 。 ”…正 是 因 为不 同 的 民族 文 化 心理 , 中 美 国片 中的对 白往往 直截 了当 ,情感 表 达也 直率 强烈 。
在 动 画 电影 《山水情 》中 ,师 徒 之 间 的情 感 表 现 是 对 指 定 受 众 的 教 化 作 用 。 美 国 则 把 动 画 里 的 视 听 元 素 立 沉 默 的 、安 静 的 。水 墨 动 画晕 染 出 的飘 逸 和洒 脱 给 了 这 足 当代 、构想 未 来 ,用 滑 稽 幽默 、精 彩 绝 伦 的声 画表 现 种 情 感 无 限 回味 的空 间 。 《 超 能 陆 战 队 》在情 感 的表 达 国 的动 画 创作 表现 出 “ 寓 教 于乐 ” 的特质 ,注重 动 画 片
近 3 0年 的 影 片 放 在 一 起 比较 研 究 , 正 是 因 为 这 两 部 动 画
三、含 蓄悠长和率直 强烈的情感意 蕴表现
电 影分 别 代 表 了 中 、美 两 个 国家动 画 制作 的典 型 ,对 其 鉴 赏 一 部影 视 作 品 ,很 重 要 的一 个 依 据是 情 感 意 蕴 比较 研究 也是 对两 国动 画创作 的艺术 风格探 究 。 的表 达 。 “ 情感 的重 要 性不 容 小 觑 。视 听 元素 的一 些 局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随着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不断增加,中美两国的动画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中美动画电影在剧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两国文化的不同,还体现了两国对动画艺术和故事叙事的不同理解和认知。

本文将从故事主题、角色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对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进行研究。

一、故事主题
中美动画电影的故事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国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强调,如《大鱼海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影片,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了家庭、友情、忠诚等价值。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团队合作,如《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等影片,更多地关注了个人的成长和探索。

二、角色塑造
在中美动画电影中,角色塑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往往可以看到更加传统的角色形象,如忠诚勇猛的英雄、贤良淑德的女性、疼爱家庭的父母等。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角色形象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角色的性格特点更加丰富,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狐狸尼克等,都展现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三、情节发展
在情节发展上,中美动画电影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国动画电影往往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情节的渲染,如《大圣归来》中孙悟空与唐僧师徒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对人性的探讨等。

而美国动画电影更加注重冒险与惊险的情节发展,如《冰雪奇缘》中的冒险旅程和战胜邪恶的故事情节。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也更加突出,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娱乐。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中美动画在主题和故事情节上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往往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追求。

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的主人公贝儿,勇于寻求自由和真爱,不愿成为传统的家庭主妇;而《狮子王》中的辛巴则是一个勇敢而独立的角色,追求自我价值和领导力。

这些角色鼓励观众追求自由和个体价值的实现。

相比之下,中国的动画作品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追求共同利益和团队合作。

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很多角色展现的是爱家、爱国和奉献的精神。

著名的动画片《功夫熊猫》中的主人公小P,成为了座上宾,但他仍然保持着谦逊和责任感,这种奉献精神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推崇。

中美动画在性别角色塑造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往往更加强调性别平等和女性的独立性。

经典动画片《小美人鱼》中的主人公阿里尔就是一个勇敢追求自己梦想的女性角色;而《疯狂动物城》中的朱迪则是第一只成为警察的兔子,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女性在职场上的价值。

这些角色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独立性,强调了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性别角色塑造更加注重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和家庭责任。

动画片《小猪佩奇》中的佩奇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她很喜欢打扮和玩耍,而弟弟乔治则更喜欢玩具车和球。

这种角色塑造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于性别角色分工的传统认知,女性更多地被期望去关注家庭、照顾家人。

中美动画在人物道德品质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往往强调积极向上的品质,例如正直、勇敢和乐观等。

《超人总动员》中的超人家族注重正直和勇敢的精神,这也是美国文化中推崇的品质。

而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往往更加强调道德和伦理,注重教育功能。

《小熊维尼》中的小熊维尼总是遵循着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注重友谊、勇敢和团结的力量。

中美动画在角色塑造上存在差异,反映了两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美国的动画作品更注重个人主义、自由精神和性别平等,强调个体价值的实现;而中国的动画作品更注重集体主义、家庭责任和传统道德观念,强调社会和谐和教育功能。

浅析中美动画中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美动画中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美动画中的文化差异作者:沈碧萍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0期摘要:世界上有许多种不同的动画作品,而每一个动画作品都呈现出与之文化相关的独具特色的特点。

中美动画在文化传统、创作方式和传播文化理念上都存在着诸多显著的差异。

本文阐述了中美动画的差异,并剖析了产生中美动画差异的原因。

引言动画这一奇特的艺术,追溯源头,其实它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动画作为一个独特的影片种类,以其卡通的影像元素、童心童趣的情感展现、恣意丰富的想像空间。

它作为一种时尚的表达方式诠释各国文化的不同层面。

本文从动画片看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两国动画片在文化传统、创作方式、传播理念等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其中就折射出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美动画的差异进行粗略的比较。

一、中美动画的差异(一)中美动画中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中庸思想影响中国人至深,中国的动画中没有利益的驱使,自然也只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对动画事业执著追求。

中国人心中经典的任何一个形象,通过中国动画有的只是无穷的赞美和不断的改写改变。

正是因为中国人的中庸对祖辈文化思想的无限崇拜和景仰,使得中国动画中的人物形象一直保持着一种传奇的色彩。

中国的动画多为传统的神仙人物,来塑造中国式的动画,总是逃不出条条框框的束缚。

美国的文化传统则为在动态思维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在此观念的影响下的美国人不喜欢正规的约束,喜欢跳跃性的思维模式。

他们立足于现实生活和经验,把新的创作理念当作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一切为了实现思维上的突破而成功。

因此他们的动画产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性格特点,突破思维的束缚,各题材的动画片,各种动画角色(二)中美动画创作中的文化差异中国人具有含蓄深沉的品质,性格的含蓄成为中国人区别于西方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并成为中华文化美学中的一个审美范畴。

水墨画线条简单、虚虚实实,大片的空白可以是云、也可以是水和天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文化注重“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 然的和谐。水墨画也历来重视人与景的关系。 在《山水情》中,人物与山水的比例在很多画面 上与真实形象大有不同“,人大与山”更好地展 示了人物精神面貌,通过夸张的水墨,使本片 的写意更具人文关怀,更加体现了人文精神。
二《、狮子王》——自由奔放式英雄主义 相比较中国文化中的稳重、内敛、含蓄, 美国文化则更强调自由、奔放,注重个人价值, 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 使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私欲。体现在动 画片里,则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英雄式人物。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鲜 明的特点,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 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 《狮子王》是一部充满冒险和传奇色彩的 动画片,自1994年6月24日在美国上映,以其 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震撼人心的壮丽场景、 感人至深的优美音乐,以及其所描述的爱情与 责任的故事内容,深深的打动了许多人《。狮子 王》不仅创造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也使人重 新定义了动画电影。在95年的第67界奥斯卡颁 奖晚会上《,狮子王》荣获最佳电影配乐及最佳 电影原作歌曲两项大奖。 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
[关键词] 《山水情》《狮子王》 中美文化
动画片,顾名思义,是会动的画面。随着 电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精品动画片走进了 人们的视野。观众范围也不再只局限于儿童, 定位于成人的动画数量逐渐增多,受众面更加 广泛。动画片和电影、电视一样,也是宣传文化 思想、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基地,成为文化传 播的重要载体。但是,相比较而言,动画片的宣 传具有更加强大的魔力。它可以使受众在轻 松搞笑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创作者所要 表达的目的,这一过程更加自然,更加随意。因 此,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创作的动画片,有着 明显的文化差异。下面就以两部经典动画《山 水情》与《狮子王》为例,看看中美文化的异同 点。
参考文献 [1]徐振东《: 经典动画赏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15页
作者简介 吴芳芳,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40
美国动画片也秉承了美国好莱坞电影大 圆满结局的形式,即使在《狮子王》和《埃及王 子》这样严肃型的动画电影中,也是结局完美, 皆大欢喜。辛巴最终战胜了邪恶,这样的结局 很适当。因此,美国动画片也打造一个属于自 己的特点,即娱乐至上的风格。故事以情节取 胜,少见哲理性内容,多以冒险、猎奇、搞笑为 特长,充满美国式的元素,语言、造型、着装和 整体的音画效果,无时无刻不在打造美国快餐 文化,诠释着美国式的幽默。
影视评论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吴芳芳
动画电影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以《山水情》与《狮子王》为例
[摘要] 《山水情》与《狮子王》作为动分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异同。在当今美国文化霸权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中国要打造一条具有特 色的动画产业链,坚持发扬优秀民族文化。
蓄成为中国人区别于西方人的一个很大的特 点,并成为中华文化美学中的一个审美范畴。 水墨画线条简单、虚虚实实,大片的空白可以 是云、也可以是水和天空。含蓄的表达给人留 下情绪舒展的空间。含有深意,藏而不露,是该 片中最大的亮点。影片中没有任何对白,只有 充满象征意味的元素,琴、琴声、风声、鹰、雪等 等。少年的笛声悠扬和无忧无虑,体现了他天 真、活泼的个性。琴声的空灵悠扬,轻柔凝重、 忧郁果敢,充分体现了老琴师复杂、坚决的心 理。当老琴师决心离去,走向茫茫的前途,翱翔 天空的鹰、呼啸的风雪暗示环境的恶劣,也将 中国文人长久以来追求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用最中国的方式表达出来。老琴师 和小伙的师生情包含深刻的隐喻,极富象征 性,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韵味,一方面让观众 从内心感受到浓浓的山水情,另一方面也客观 地展示了人类的善良和世界的美好。
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个人成就是 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评价最高的价值之一。爱 与责任也是美国动画片一直以来的主题。几乎 在每部动画片里都有唯美爱情的影子。在影片 里对爱情的追求、执着,有亲情的责任与无私, 有一个父亲对儿子真诚无私的爱。辛巴与朋友 一起最终打败刀疤,说明友谊的力量。整部影 片充满着美国的价值观与通过自己努力而改 变自己的“美国梦”。
一《、山水情》——传统文化的缩影 在世界动画的舞台上,中国动画有着自 己的特色,得到过人们广泛的赞誉与关注。尤 其是在中国动画发展初期,强调内容的健康与 思想性,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是中国动 画片的优良传统。通过早期的动画片,比如《山 水情》《、三个和尚》《、张飞审瓜》等中国“特产” 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许多民族元素、感受 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绚烂。其中水墨画《山水 情》最为典型。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 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 作中,那种虚虚实实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 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1988年,由上 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水情》成了中国 水墨动画片的绝唱,也成了中国动画彻底商业 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 。整部作品的画 面精美,充满了诗意,故事内容富含哲理,在一 草一木、一颦一笑和悠扬的琴声中继承了中国 传统的古典美学意境,在渔家小伙学琴、老琴 师送琴中发扬了中国式的儒家文化。 在作品中“,情”是表达的重点,以琴物化 文士的精神品格。老琴师出场,身无他物只有 一把琴,甚至晕倒在地,也是抱着那张琴。在这 里,琴成为故事发展的纽带,展开了一段深厚 的师徒情。渔家少年悉心照顾老琴师,两人结 为师徒,传授琴艺,少年聪颖好学,终成大器。 最后,老琴师把琴送给小伙,表达了一种文化 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人具有含蓄深沉的品质,性格的含
三、结语 中国具有5000年光辉历史,拥有璀璨的 文明与厚重的历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更因 其浓厚的神秘色彩而为中外所瞩目。中国人深 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仁”“、爱”“、礼”“、义”成 为文化的核心,这在《山水情》中就得到很好地 体现。而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自多国的 移民带来各自不同的文化,使美国文化具有 包容并蓄、容纳百川的特点。虽然没有悠远的 历史,但美国更加善于创新与突破,有别于中 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于爱与责任、正 义勇敢等主题,中美两国似乎有更多共同点, 都在大肆宣传有利于社会统一的价值观、文化 思想,为治理国家服务。但是两者也有很多明 显的不同点。如中国文化成熟稳重,美国文化 自由奔放。中国文化“爱人”,美国文化“爱己”。 中国文化追求集体主义,美国文化倾向个人英 雄。中国文化含蓄婉约,美国文化直来直往。中 国文化感性,美国文化理性…… 中美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多种地方,不仅 仅是在动画片、影视剧、音乐中,还体现在人际 交往等日常生活中。作为当今最大强国,美国 打着自由的旗号向全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价 值、思想观念。面对美国愈演愈烈的文化霸权 主义,中国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优秀 传统文化,树立文化强国的概念,因为只有民 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 产业,中国动画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只有 大力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以文化为根本, 打造一条强有力的产业链,才能发展文化产业 的同时,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