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

汉语史
汉语史

语法的发展 :

一、研究汉语语法史的意义

汉语语法史是研究汉语语法演进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我国的悠久历史,发掘并整理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

第二,研究汉语语法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运用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研究汉语语法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方言语法。

第四,研究汉语语法史,有助于从事中学古文教学。

二、汉语语法史的基本特点

1.汉语语法的稳定性

(1)语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最突出的表现。

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基本如此。(2)汉语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之、于、与、以、而、则、虽、如、若”等虚词,今天还活跃在书面语中;有些虚词在口语中还没有替身,如“三分之一”的“之”、“为四化建设而努力”的“而”,这些都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而它们都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

(3)各地方言语法基本一致。“猫比狗小”(北京话)“猫细过狗”(广州话)“我给他十块钱”(北京话)“我俾十个银钱佢”(广州话)

2.汉语语法的发展

首先,形态方面。其次,句法方面。

形态方面:“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于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1)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2公冶长)(2)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2僖公三十二年)上面的例子表明:“其”字只能用作定语,“之”字只能用作宾语。

“不”和“弗”:(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2宪问》)(4)老妇不闻也。(《战国策2赵策四》)(5)不问马。(《论语2乡党》)(6)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2告子上》)(7)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2隐公元年》)(8)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2学记》)

“不”字后面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又可以不带宾语。“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弗”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2告子上》)

“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用在“不”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用在“弗”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例如:(9)晋灵公不君。(《左传2宣公二年》)(10)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2成公三年》)(11)君子不器。(《论语2为政》)(1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2庄公十年》)

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面。同一个词,由于声调的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去声来和其他声调对立。凡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凡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都变为去声。

(1)本属名词或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声。A,本属名词的,例如:衣、冠、妻、王、文,等等;B,本属形容词的,例如:好、劳、远、先,等等。

(2)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例如:思、闻、观、论、传、分、骑、乘、藏,等等。

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上古虽然有形容词词尾,副词词尾和类似动词词尾的东西(参看下文第三十七、八两节),但是除了“然”字以外,这些词尾并没有留传下来。所以形尾的产生是近代汉语史上一件重要的事实。现代汉语形尾“了”、“着”、“们”等的起源颇晚。中古虽有萌芽,但广泛应用还是从近代开始的。

句法方面:

(1)上古有一些特殊的词序,如宾语前置等。

(2)在上古判断句中,名词不靠系词的帮助,可以构成判断,这也是一个特点。

(3)汉语双音词的发展,是汉语语法发展的一大特点。

(4)汉语处置式的产生,使宾语得以用介词提到动语之前,突出了处置对象,有利于思想的表达。

(5)使成式的产生,使此前用两句话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现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来了。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6)句子结构的严密化。这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单句结构力求完整。二是复句逐渐由意合走向形合。

(7)句子容量不断扩大。它的一种表现是句子成分复杂化。它的另一种表现是多重复句日益丰富。

第二节名词的发展

一、概述

名词是表示人和一切事物(包括时间、处所)名称的词。甲骨卜辞里名词是最发达的一个词类,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占整个词汇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周秦时代,名词仍然是最发达的一个词类。

二、类别

普通名词、抽象名词(这类词在甲骨文中绝少,西周以后开始萌生,春秋战国时代大量产生。)、专有名词、实地名词

三、名词的语法特点

名词前可加“有”、“阿”作为前缀。如:“有夏”、“有虞氏”、“阿爷”、“阿姊”等。

名词前后可加数、量词。如:“一言”、“三十匹”、“一箪食”、“邑六十”、“兵车百乘”等。名词一般不受副词、助动词、介宾短语修饰。

四、名词的语法功能

1.名词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还可以作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抱头鼠窜”、“蜂拥而至”、“刀耕火种”、“狼吞虎咽”、“风餐露宿”、“土蹦瓦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等等。2.名词可作句子的名词谓语,指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的句子。这类句子按其作用可分为四类:判断句、描写句、说明句、对答句。

描写句:(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说明句,名词谓语常用以对主语的说明。如:(2)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白居易《轻肥》)

对答句:名词谓语在对答句中,一般都是先有问句,答句就只是名词谓语组成的句子。这种用法在诗词中也比较多见。如:(4)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3.还可作句子的动词谓语,如名词作使动和意动的用法。

五、名词的词头词尾

(一)词头

词头不是一个词,本身并没有任何词汇意义,只是词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来帮助表示这个词的词性。但是,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这种情况下,就真是有音无义了。在汉语发展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名词词头有“

1.有

第一,出现在上古典籍中的名词词头“有”,经常加在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部落名)之前,如“有夏”、“有殷”、“有周”、“有苗”、“有扈”。

(1)何忧驩兜,何迁乎有苗?(《尚书2皋陶谟》)

(2)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2汤誓》)

(3)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尚书2君奭》)

(4)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尚书2召诰》)

(5)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尚书2甘誓》)

——有扈氏轻慢洪范大法,废弃正德、利用、厚生三大政事。威:蔑,轻也。蔑侮五行,言轻慢五行也。所谓轻慢五行,夏曾佑说:“即言有扈氏不遵洪范之道。”怠:懈怠。三正:正与政通,谓政事。三正,指正德、利用、厚生三大政事。

第二,它也能放在普通名词之前:

(6)予欲左右有民,汝翼。(《尚书2虞书2益稷》)

——左右:帮助。翼:辅佐。

(7)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尚书2盘庚》)

(8)有王虽小,元子哉。(《尚书2周书2召诰》)

(9)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2汤誓》)

——时:是,这个。曷:何,什么时候。

(10)摽有梅,其实七兮。(《诗歌2召南2摽有梅》)

——摽(biào):落下。

(11)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诗2小雅2巷伯》)

——畀(bì):给。有北:极北寒冷处。

(12)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2为政》)

——施:推及,延及。

(13)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左传2昭公二十九》)

——到了夏代国君孔甲,顺从上帝的意旨。

2.阿

到了汉代,产生了一个新的词头“阿”字。

第一,在汉代典籍中“阿”已作为:

A、亲属名词词头。

(14)故北济王阿母(乳母),自言足热而懑。(《史记2扁鹊列传》)

B、人的小名词头。汉武帝陈皇后小字阿娇、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

C、人的正名词头。如:(15)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说:“《隶释》汉《殽阬碑》阴云:‘其间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以阿字,如刘兴阿兴、潘京阿京之类,…咸阳《灵台碑》阴有主吏仲东阿东。’”

D、在疑问代词之前作词头。如:(16)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17)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同上)

第二,从魏至唐,词头“阿”的应用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A、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如:(18)[鲁]肃拊蒙背曰:“吾

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三国志2吴书2吕蒙传》)(19)桓公语嘉宾:“阿源有德有言……”(《世说新语2赏誉》“阿源”为殷浩,字渊源。嘉宾:郗超,字嘉宾。

(20)卿语阿黑,何敢不逊?(《世说新语2豪爽》)——“阿黑”为王敦小字。

B、词头“阿”置于单音节亲属名词前,构成双音词。如:

(21)(谢晦女)被发徒跣与晦决曰:“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南史2谢晦传》)

(22)晔妻先下,抚其子,回骂晔曰:“君不为百岁阿家,不感天子恩遇,身死固不足塞罪,奈何枉杀子孙!”(《宋书2范晔传》)——阿家:丈夫的母亲。

(23)周初有童谣曰:“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隋书2五行志》)

(24)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5)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同上)

(28)阿翁,讵宜以子戏父!(《世说新语2排调》)

——阿翁:即祖父或爷爷。讵:副词,岂,难道。

在一些情况下,“阿”也置于双音亲属词前,如“阿父子”、“阿姑婆”、“阿孩儿”、“阿耶孃”等。

C、“阿”置于姓前,限于妇女。如:(31)陈郡表真在豫州送妓女阿薛、阿郭、阿马三人与桓宣武。(刘义庆《幽明录》)

D、“阿”置于一般名词前表称呼。如:(32)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白居易《长恨歌》)——“阿监”即宫中女官。

(33)帝呼宝庆及法正为阿丈。(《南史2茹法珍传》)——“阿丈”是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E、“阿”置于代词之前。如:

(34)先祖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2蜀书2庞统传》)

(35)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敦煌变文集2茶酒论》)——啾唧:犹嘀咕。多指烦躁不安。

(36)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世说新语2规箴》)——刘孝标注引《妒记》“阿堵”,指示代词,这、这个。阂:阻碍;妨碍。

F、“阿”置于数词前,表排行。如:

(37)兰陵公主字阿五,高祖第五女也。(《隋朝2兰陵公主传》)

第三,宋元以后,“阿”作为词头在北方话中逐渐不用了。

但在元代,“阿”出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表示古代妇人名字,用在夫姓和父姓之中夹一“阿”字组成。如:(38)[外郎云]这个是在城李阿陈,因奸气杀丈夫,勒死亲儿。(元2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

(39)这的是王阿张数次骂街坊。(元2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

3.“老”

词头“老”字来源于形容词“老”字,最初是表示年老或年长的意思,如:“(齐桓公)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说苑2政理》后来由这种形容词“老”字逐渐虚化为词头。词头“老”字可以用于人和动物两方面。这两种“老”字都是在唐代产生的。

A.某些称谓之前可以加词头“老”字,如“老姊”、“老兄”。这些都见于唐代的史料。如:(40)大丈夫岂当以老姊求名?(《晋书2郭奕传》)

(41)(41)匡超人走到跟前,请教了一声“老客”,拱一拱手。(《儒林外史》第十七回)(42)原来是老弟!几时来的?(同上)

B.姓前加“老”。这种用法起源于唐代。白居易《戏赠元九李十二》诗:“每被老元偷格律。”

(44)包贵善画虎,名闻四远,号为老包。(元2夏文彦《图绘宝鑑》)

(45)老戴,忘其名,吴郡昆山人。(同上)

(46)这泼魔这般眼大,看不见老孙。(《西游记》第二回)

C.名前加“老”。名字上加“老”比姓上加“老”晚些,最初见于宋代的史料。如:(47)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苏轼诗)——老可,指文与可。

(48)快诵老坡《秋望赋》,大千风月一毫端。(范大成诗)——老坡:指苏东坡。

D.置于动物名之前的“老”。动物的名称前加词头“老”字,唐代也已经有了。

(49)我今日形容,正是汝老鼠所为。(唐2李延寿《南史2齐宗室传》)

(50)大虫老鼠,俱为十二属。(唐2朱揆《谐噱录》)

(51)君不见,昔人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杜甫《杜鹃行》)

(52)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唐2顾况《乌夜啼》)

到了宋代,“虎”也可以称“老虎”,例如:

(53)眈眈老虎底许来,抱石踞坐何雄哉!(宋2王恽诗)——底许:犹几许,多少。E.置于一般事物名前的“老”。如:

(54)(石)勒与酣谑,引(李)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晋书2石勒载纪下》)

(55)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老春:指醇酒、好酒。唐时多称酒曰春。

F.置于特征形容词前以称呼人物的“老”。如:

(56)孝武狎侮群臣,随其状貌,各有比类……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宋书2王玄谟传》)(57)其天女得脱到家,被两个阿姊皆骂老吝。(苟道兴《搜神记》卷一)

G.置于排行之前的“老”。此类“老”起源最迟。中古于排行只用“阿”,如今粤语。如《南史2临川王传》:“阿六,汝生活大可[很好]。”到什么时候才可以用“老”字呢?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不过至少在清代已经可以这样用了。

(58)赵氏有个兄弟赵老二在米店里做生意。(《儒林外史》第六回)

(59)杨执中定睛看时,便是他第二个儿子杨老六。(《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60)阿叔道:“好呀!老二回来了。”(《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老婆”、“老师”的“老”,最初都不是词头。在宋代,“老婆”的“老”还是表示年老的意思,《景德传灯录》:“苦哉浮杯(人名),被老婆摧折。”到了元代,妻子也可以称“老婆”了。这时,“老”字才变成了词头。

(63)家中有钱财,有粮食,有田土,有金银,有宝钞,则少一个标标致致的老婆。(元杂剧《秋胡戏妻》)

“老师”出现很早,《史记2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但是这里的“老”只是表示年辈最尊的意思,而不是词头。到了明代中叶,门生称座主(主持考试的人)为老师,这时“老师”是表示齿德俱尊的意思,“老”字还不能就认为是纯粹的词头。不过“老”已经有了词头化的迹象了。

到了清代,“老师”的“老”才真正变成了词头。例如:

(65)两人见是老师的位,恭恭敬敬,同拜了几拜。(《儒林外史》第七回)

词头“阿”与“老”有何异同

相同点:

①都可置于某些称谓名词前(特别是亲属名词),如“阿母”、“阿父”、“阿爷”、“阿嫂”、“阿舅”、“阿叔”、“阿子”、“老姊”、“老妹”、“老兄”、“老弟”、“老表”。

②均可置于数字前,表示排行,如“阿五”、“老二”。

但二者又稍有不同:

a.“老”置于数字前表排行时,大多数情况下其前还冠以姓,如“赵老二”、“杨老六”、“王

老五”、“龙老三”,但不说“王阿五”。

b.此类“老”起源最迟。中古于排行只用“阿”。

③均可置于一般名词前表称呼,如“阿监”、“阿丈”、“老拳”、“老春”。

④均可置于人名前,如“阿蒙”、“阿黑”、“老坡”(指苏东坡)。

不同点:

①词头“阿”产生的时代比“老”要早:词头“阿”在汉代就产生了,词头“老”在唐代才产生(据王力《汉语史稿》)。

②“老”字可以用于动物前,如“老鼠”、“老虎”、“老鹰”,而“阿”一般不能放在动物前,但现代方言可说“阿猫阿狗”(泛指某类人或随便什么人,含轻蔑意)等,但不说成“老猫”、“老狗”。

③“老”可置于姓前,如“老元”、“老孙”(似限于男性);而“阿”可置于姓前,限于妇女。

④“老”可置于特征形容词前,如“老悭”、“老吝”、“老赖”、“老粗”、“老狐狸”、“老江湖”、“老顽固”、“老油条”等,而“阿”就无此用法。

⑤“阿”可置于代词(包括疑问代词)前,如“阿你”、“阿谁”,而“老”却不能,不说“老你”、“老谁”。

(二)词尾

1.子

下面六种“子”字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第一,儿子的“子”。《诗经2小雅2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

第二,作为尊称的“子”。如“夫子”、“君子”、“孔子”、“老子”、“孟子”等。

第三,指禽兽虫类的初生者。如“虎子”(《后汉书2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龙子”、“蚕子”。

第四,指鸟卵。

“鸡子”:1.鸡蛋。《汉书2五行志中之下》:“宣帝地节四年五月,山阳济阴雨雹如鸡子。”《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潘保正又拿了十来个鸡子来贺喜,一总煮了出来。” 2.鸡雏。《说文2隹部》:“雏,鸡子也。”段玉裁注:“鸡子,鸡之小者也。”《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集上带了一个小鸡子,在嫂子房里煮着。”

第五,指某种行业的人。“舟子”:船夫。“渔子”:渔夫,以打鱼为生的人。

第六,指圆而小的东西。黑子:《史记2高祖本纪》:“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词尾“子”大约萌芽于春秋时代

(1)芄兰之支,童子佩觽(xī)。(《诗经2卫风2芄兰》)——觽:古代解结的用具。形如锥,用象骨制成。也用作佩饰。翻译:芄兰的枝,像童子佩带的象锥。

(2)胸中正,则眸子瞭(liǎo)焉。(《孟子2离娄上》)——眸子:瞳仁。瞭(liǎo):眼珠明亮。

(3)拜请百福,赐我喜子。(《易林》)——喜子:小蜘蛛长脚者。

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在上古时代“子”字已经有了词尾的迹象。特别是像《礼记2檀弓下》:“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郑玄注:“婢子,妾也”),只有把“子”字解释为词尾,才说得通。

魏晋以后,到了中古,词尾“子”字逐渐普遍应用起来了。

第一,用于称人名词后。

(4)老马十岁,犹号骝驹;一妻耳顺,尚称娘子。(《北齐书2祖珽传》)

(5)、此郎子有好相表,大必为良将,贵极人臣。(《北齐书2暴显传》)——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美称。

(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诗)

第二,用于各种器物名称之后。

(7)甲啮下乙鼻……甲称乙自啮落。吏曰:“夫人鼻高口低,岂能就啮之乎?”甲曰:“他踏床子上啮之。”(魏2邯郸淳《笑林》

(8)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晋荀氏《荀氏灵鬼志》)

(9)文柏榻子,俱写豹头。(张鷟《游仙窟》)——榻子:几案。狭长而矮的坐卧用具。

第三,用于动物名称后。

(10)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杜甫《春日梓州登楼》)

(11)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北齐书2神武帝本纪下》)

第四,用于植物名称之后。

(12)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杜甫诗)

(13)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14)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谓之偏桃。(段成式《酉阳杂俎2木篇》)

第五,用于其他名称之后。

(15)谷上有石子,紫色。(晋葛洪《神仙传2介象》)

(16)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子。(王梵志《家贫无好衣》)

(17)今本无上书年月日子。(《南史2刘子遴传》)

这些都可以证明:在中古时期,名词词尾“子”字已经很发达了,并且它有构成新词的能力。如新词“交子”是宋代纸币的开始,“会子”是宋代后来另一种钞票,这些新词都由词尾“子”字来构成。

2.儿

“儿”的本义是“小儿”。《说文》:“儿,孺子也。”因此,凡未脱离小儿的实际意义的都不是词尾。

(18)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晋书2王衍传》)——宁馨:晋宋时的俗语,“如此”、“这样”之意。宁馨儿:犹言这样的孩子。后用为对孩子的美称,犹言好孩子。

(19)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史记2扁鹊列传》)

有些“儿”字虽不用本义,但是表示旧社会所谓下等人(如“侍儿”)或不道德的人(如“偷儿”),也不算词尾。例如:

(20)偷儿在此!(《世说新语2假谲》)

(21)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白居易《长恨歌》)

“儿”用作名词词尾在六朝时已萌芽。“儿”字用为词尾,是从本义“小儿”的意义发展来的。可能开始是用为小字(小名)的词尾。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22)世祖武皇帝……小讳龙儿。(《南齐书2武帝半纪》)(23)梁高祖武皇帝……小字练儿。(《南史2梁本纪上》)

如果作一个比较谨慎的说法,应该说词尾“儿”字是从唐代才开始产生的,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A.动物名词后。鸟兽虫类也用“儿”字,但是其中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确指鸟兽虫类的初生者,例如:

(24)鹅儿黄似酒。(杜甫诗)

(25)黄牛细犊儿,杨柳映松柏。(《乐府诗集2杨叛儿》)

第二种情况的“儿”字才是用作词尾,例如:

(26)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金昌绪《金缕曲》)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兴》之一)

B.无生物名词后。例如:

(28)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北梦琐言2徐月类诗》)

(29)小车儿上看青天。(邵雍《小车吟》)

(30)见那酒店前挂着一个酒望儿。(《五代史平话2梁史》)——酒望:即酒帘。

3.头

今天的南京,在东汉末就称为石头城(东汉末,孙权移治秣陵,改为石头城)。但是,石头又称石首,说明“头”是有实际意义的,因此还不能算是词尾。

(31)被头不暖空沾泪,钗股欲分犹半疑。(韩偓诗)

(32)凡役,数万人曳一大木,千人置号头,头一 ,千人齐和。(《旧唐书2薛怀义传》)(33)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绝句。(《新唐书2杨瑒传》)

真正的词尾“头”字是在六朝产生的,宋元以后,词尾“头”字用得更加普遍了。主要有三种用法:

第一,放在方位名词之后。

(34)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陌上桑》)

(35)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世说新语2赏誉》)(36)前头失却桅,后头又无柁。(唐2寒山《诗》之二二九)

第二,放在普通名词之后。

(37)沔水有物如三四岁小儿,…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水经注》)

(38)谚曰:“锄头三寸泽”,此谓也。(《齐民要术2杂说》)

(39)只见厨桌上有些鸡毛和鸡骨头。(《水浒传》第四十六回)

第三,有时也放在抽象名词后。不过,这种情况还比较少,例如:

(40)一时念头差了。(《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第三节人称代词的发展

一、上古时期

第一人称有“吾、我、卬、余、予、台(yí)、朕”等;

第二人称有“汝(女)、尔、若、乃、而、戎”等;

第三人称有“其、之、厥”等。

(一)第一人称

先秦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不常用的有“卬、台(yí)、朕”等。“卬”字多见于《诗经》,“台”字多见于《尚书》。

“朕”字则原本是一个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其使用本无特别的限制,如“朕皇考曰伯庸”(《离骚》)就是这样。但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定“天子自称曰‘朕’”(《史记2秦始皇本纪》)之后,后世遂沿用不改。

从殷代到西周,“朕”只限于领格。例如:

(1)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尚书2舜典》)——纳言:官名。

(2)臣作朕股肱耳目。(同上,《益稷》)

(3)无废朕命。(《诗2大雅2韩奕》)

春秋战国以后,“朕”字渐渐兼用于主格了。例如:

(4)云将曰:“朕愿有问也。”(《庄子2在宥》)——《尔雅》:“朕,我也。”

(5)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2秦始皇本纪》)(6)朕闻上古,其风朴略。(唐玄宗《〈孝经〉序》)

“我、吾、余、予”是四个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其中“余”和“予”是因为使用的时代不同。《尚书》用“予”,《左传》用“余”,二者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罢了。因此,“余、

予”是一个口语词的两种不同书写方式,其用法没有区别。

“余、予”与“我、吾”有何区别呢?

“我、吾”与“余、予”使用上的区别,主要是“余、予”一般习惯用来表示单数,而“我、吾”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

“我”和“吾”有何区别呢?

“吾”字用于主格(或主位)和领格(或领位),不用于宾格(宾位)。除非在否定句里,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时候,“吾”字才可以用于宾格(宾位)。

(7)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2述而》)

(8)吾见其居於位也。(《论语2宪问》)

(9)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孟子2离娄上》)(以上“吾”用于主格)

(10)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义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2述而》)(11)吾道一以贯之。(《论语2里仁》)

(12)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2梁惠王上》)(以上用于领格)(13)吾日三省吾身。(《论语2学而》)(以上是主格、领格并用)

(14)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2先进》)

(15)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2齐物论》)(以上是用于否定句的宾语)

“我”字用于主格、领格和宾格。例如:

(16)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2述而》)

(17)我欲仁,斯仁至矣。(同上)

(18)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论语2里仁》)(以上用于主格)

(19)窃比于我老彭。(《论语2述而》)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上)(以上用于领格)

(21)由也好勇过我。(《论语2公冶长》)

(22)太宰知我乎?(《论语2子罕》)

(23)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论语2子路》)(以上用于动词后的宾格)

(24)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论语2子罕》)

(25)孟孙问孝於我。(《论语2为政》)

(26)善为我辞焉。(《论语2雍也》)(以上用于介词后的宾格)

依王力先生揣测,在原始时代,“我”字只用于宾格,“吾”字则用于主格和领格,这就是“吾”、“我”在语法上的分工。往往在同一个句子里,“吾”“我”同时并用,最能说明它们在语法上的分工。例如:

(27)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论语2雍也》)

试看在《论语》中,“我”字用于主位、领位的,比“吾”字用于主位、领位的少得多,这也可以作为“吾”、“我”在语法上分工的例证。

在先秦时代,除了否定句在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情况下,“吾”字不用作宾语。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少数例外。例如:

(32)夫子尝与吾言於楚。(《左传2成公十六年》)

(33)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左传2桓公六年》)(以上用于介词后的宾格)(34)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庄子2田子方》)

(35)故闢门除涂,以迎吾入。(《荀子2议兵》)——闢门除涂:打开门,清除道路。涂:同“塗”,道路。(以上用于动词后的宾格)

到了汉代,也有“吾”字用于宾格的情况。

(36)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史记2郦生陆贾列传》)

(37)余在,天下谁敢害吾者?(《论衡2感虚篇》)

到了中古时期,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38)足下昔称吾于颖川。(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40)汝何以言吾?(葛洪《神仙传2老子》)

(41)汝有仙骨,故得见吾耳。(同上,刘根)(以上晋代)

(42)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世说新语2贤媛》)(以上南北朝)(43)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韩愈《祭十二郎文》)

(44)昔伏羲始造网罟,得此龟以授吾。(《洞冥记2黄安》)

(45)若复求吾,乃穀城下黄石也。(《仙传拾遗2张子房》)(以上唐、五代)

(二)第二人称

上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大致有“汝(女)”、“尔”、“若”、“乃”、“而”、“戎”六个。从声母、韵部来看,这些代词上古音近,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是一组声近义通的同源字。

(1)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2大雅2民劳》)——郑玄笺:“戎,犹女也。”翻译:你虽是年轻人,可是作用广大。

第二人称代词在使用范围上的基本特点是:使用“汝(女)”、“尔”、“若”、“乃”、“而”等字对称时,一般情况下是上对下,或君主对臣属、老师对弟子,或长辈对晚辈、家长对家人,或官员对平民。它们的使用反映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序”。

(2)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2僖公四年》)

(3)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2季氏》)

臣属对君主、弟子对老师、晚辈对长辈、平民对官员,或平辈的朋友之间,一般不能径直使用“汝(女)”、“尔”、“若”、“乃”、“而”这些代词来称呼对方。如果径直使用,则一般是用以表达某种轻视或对立的情绪.

(6)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汉书2苏武传》)(7)曾西艴(bó)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2公孙丑上》)

(8)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2项羽本纪》)

(9)楚王叱之:“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2平原君列传》)

(1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列子2汤问》)

(11)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同上)

另外,从语法功能来看,“汝(女)”、“尔”、“若”、“乃”、“而”的用法有一些区别:“汝(女)”、“尔”、“若”可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但是“乃”、“而”多用作定语而不能用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而且极少充当主语。

“乃”、“而”作定语的例子:

(14)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同上,盘庚上)——从前我的先王和你们的祖辈、父辈都共过甘苦。暨:与,和。胥:相。逸勤:安乐、勤劳。

“而”、“乃”用作主语:

(20)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亲乎?(《左传2定公十四年》)

“汝”(女)和“尔”、“若”在语法上都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但三者有什么不同呢?还没有人能够划分清楚。王力认为“汝”和“若”没有什么分别。鱼铎互转是常有的事。

因此王力先生猜想,在原始时代,本来是“汝”字用于主宾位,“尔”字用于领位的。所以在某些作品中仍保留着这种语法。《墨子》“汝”(女)字共出现了8次,全都是用于主宾位的;“尔”字共出现了7次,全都是用于领位的,可以作为例证。

(23)来,吾语女。(《墨子2非儒下》)

(24)汤曰:“非女所知也。”(《墨子2贵义》)

(25)待女以千盆,授我五百盆。(同上)

(26)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墨子2兼爱下》)——现在我率领众邦的各位君长,去征讨有苗。若:疑为“兹”之误。既:为“即”假借字。群对诸群:当为“群邦诸辟”. (27)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墨子2明鬼下》——且:通“徂”。葆士:当作“宝玉”。

(28)予必怀亡尔社稷,灭尔百姓。(《墨子2迎敌祠》)——怀:思也。

在上古时代,领位不加“之”字,不能说“吾之”、“我之”、“予之”、“汝之”、“尔之”等。到了后代,才有加“之”字的。例如:

(29)吾观尔之才,当一战而霸。(唐2白行简《李娃传》)

(三)第三人称

“其”字用于领位、“之”字用于宾位、“厥”字的用法和领位的“其”大致相当。

(33)天用剿绝其命。(《尚书2夏书2甘誓》)——用:因此。剿:绝,剿绝同义。

(34)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孟子2尽心上》)

(35)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2逍遥游》)(以上“其”字用于领位)

(36)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chī),海物惟错。(《尚书2禹贡》)——错:《孔传》说:“杂,非一种。”

(37)今时既坠厥命。(《尚书2召诰》)

(38)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2大雅2文王》)——无念:念也。聿(yù):语助词。(以上“厥”字用于领位)

(39)暂遇奸宄(ɡuǐ),我乃劓(yì)殄灭之。(《尚书2盘庚中》)——欺诈奸邪,胡作非为,我就要断绝消灭他们。暂:王引之读为渐,欺诈。遇:王引之读为隅,奸邪。宄:奸,奸宄同义。劓:割也,断也。殄:灭绝,消灭,绝也。

(40)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2皋陶谟》)

(4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2学而》)(以上“之”字用于宾位)

“之”字有时被认为是领位,在先秦时代,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为之……”。例如《论语2公冶长》:“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其实是一种误解。这种“之”字应当认为是宾位:“为之宰”的“之”和“宰”是双宾语,结构同“与之粟”,意思是给千室之邑、百乘之家作宰。

“其”字在某些情况下很像主语。但是,实际上它仍是处于领位。

“其”字在上古时代等于名词加“之”字,下面的这些例子最能说明问题:

(4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2逍遥游》)

(47)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同上)

直到晋代以后,“其”字才能用作介词后的宾语(这是吕叔湘先生发现的,见吕著《汉语语法论文集》)。例如:

(49)今夕风甚猛,贼必来烧军,宜为其备。(《三国志2满宠传》)

也可以用于双宾语,例如:

(50)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三国志2魏志》)

(51)有人遗其双鹤。(《世说新语2言语》)

“其”字作主语,出现于南北朝以后。

(54)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世说新语2赏誉下》)——己:用如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指徐宁。

(55)乞白服相见,其永不肯。(《南齐书2鱼腹侯子乡传》)——白服:丧服。

有时侯,“其”字用作递系式(即兼语)的主语。例如:

(56)便使其唱理。(《世说新语2文学》)——唱理:这里指阐述玄理。

“其”作宾语和主语是违反先秦语法的(先秦语法中,“其”作领格)。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当时已经产生了新形式“伊”、“渠”、“他”等(见下文),著书的人不甘心用当代口语,而用古代的形式。“伊”、“渠”、“他”等字既然可以用于主语和宾语,作者就以为古人的“其”字也可以用于主语和宾语了。

上古人称代词的单复数没有明确的界限。当然,有些人称代词是专用于单数的,如“朕”、“予”(余)、“台”、“卬”;但是,“我”、“吾”、“尔”、“汝”则可兼用于复数。

下面是一些用于复数的例子:

(58)天既讫我殷命。……故天弃我,不有康食。(《尚书2商书2西伯戡黎》)——俞樾认为:“既”通“其”,恐怕。讫:终止。殷命:殷商的国运。康食:糟糠之食,指低劣生活。战国以后,人称代词有加“侪”、“等”、“曹”、“属”等字表示复数的。例如:

(61)吾侪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于戾,焉与知政?(《左传2襄公三十年》)——我辈小人吃饭听使唤,还害怕不足以完成使命而不能免于罪过,哪里能参与政事?戾:罪行,罪过。

(62)我曹言,愿自杀。(《汉书2外戚传》)

(63)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64)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2项羽本纪》)

(65)吾并斩若属矣!(《汉书2灌夫传》)

最重要的是,这几个词在表复数的词时更主要的是都含有“一类人”、“一班人”、“一批人”之意。所以说,“侪”、“等”、“曹”、“属”并非表示复数的词尾。真正人称代词复数是“我们”、“你们”、“他们”。那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二、中古时期

在中古时期,人称代词的发展,有两件重要的事实。

第一,原来人称代词的“变格”逐渐消失了,“吾”与“我”在语法作用上已经没有分别了,“其”字也不专用于领格而可以用于主语和宾语了;

第二,人称代词有了新的形式,即“咱”、“俺”、“伊”、“渠”、“他”等。

在北方方言里,在宋代,有一个新兴的第一人称代词“咱”字,也写作“偺”、“喒”。例如:(1)你若无意向咱行,为甚梦中频相见?(宋2柳永《玉楼春》)

“俺”字用于第一人称,始见于宋代。例如:

(4)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辛弃疾《夜游宫》)

有些人称代词,表面上像新的形式,实际上是由古音演变来的,只是字形不同罢了。例如“你”字,严格地讲,不算新词,它只是“尔”字(上古第二人称)的音变。

(9)我将去探你姐姐。(《五代史平话》)

《诗经2秦风2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高亨注:“伊人,是人,意中所指的人。”

但“伊”字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大约起源于第四世纪到第五世纪,唐代继续使用着。

“渠”字始见于《三国志2吴志2赵达传》:“女壻昨来,必是渠所窃。”“渠”字应该认为是“其”字变来的。到了唐代,“渠”字就大量出现了。唐2张文成《遊仙窟》:

(14)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觉慇懃着心口。

——慇懃:叠韵连绵词,情意恳切。

(15)闻渠掷入火,定是欲相然。

(16)渠未相撩拨,娇从何处来?

“伊”“渠”在六朝、唐代的时候很重要。到了宋代,由于“他”在口语里的使用更普遍,“伊”“渠”已经很少见了。到了现代,除官话地区用“他”外,“伊”“渠”仍在一些方中使用着:上海话用“伊”,广州话用“渠”,客家话也用“渠”。

“他”字起源于唐代。例如:

(17)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杜甫《清明二首》)——绣羽:指鸟。红颜:指儿童。

宋代以后,“他”字就更普遍的应用了。现在举几个宋代的例子:(20)这个却须由我不由他了。(《朱子语类辑略2卷四》)

人称代词的“他”是从无定代词的“他”来的,“他”字等于“其他”的“他”,它在上古的意义是“别的”。“他”在上古可以指人,“他人”意思是“别人”。

“他”也可以指事物,亦可写作“它”,例如:

(27)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2梁惠王下》)

(28)之死矢靡它。(《诗经2鄘风2柏舟》)——之:到。矢:通“誓”。靡:无。

从中古时期起,在实际口语里,“其”和“之”已经不用了,而代之以“伊”、“渠”、“他”三个形式(在某些结构里是“他的”代替了“其”)。

第三人称在中古时期起了两大变化:

(一)第三人称可用于一般主语;

(二)第三人称一般只指人,很少指物了

它们和“们”字的最大差别在于:

“们”字成为复数的固定形尾;

“侪”、“等”、“曹”、“属”、“辈”等则不是固定的,而且没有成为形尾,它们还保有一定的实义。

三、近代汉语

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主要发展是表复数的形尾“们”字的产生。

在上古,人称代词可加“侪”、“等”、“曹”、“属”、“辈”等字表示复数的,但“侪”、“等”、“曹”、“属”等字还不能算是表示复数的形尾。

它们和“们”字的最大差别在于:“们”字成为复数的固定形尾;

“侪”、“等”、“曹”、“属”、“辈”等则不是固定的,而且没有成为形尾,它们还保有一定的实义。

人称代词复数词尾“们”字最初见于唐代,例如:

渠们、底个,江左彼此之辞。(刘知幾《史通2外编2杂说中》)——浦起龙《通释》:“渠们,犹言他们;底个,犹言那个。”江左: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一般还是认为词尾“们”字起源于宋代,在最初写作“懑”(满),后来写作“瞒”、“门”、“们”。例如:

(30)莫忆鹦哥也。娘子懑更各自好将息。(宋2何薳《春渚纪闻2陇州鹦歌》)

(31)边吉云:“我随你懑去。”(宋2楼钥《跋姜氏〈上梁文稿〉》)

(32)不因你瞒番人在此,如何我瞒四十里路来?(周密《齐东野语》)——番人:指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形尾“们”有时被写成“每”。例如:

(36)先王功臣无辜被戮,令他每三个托生做三个豪杰出来。(《五代史平话2梁史》)(37)若他每父子能却契丹,便要禅代我位,咱亦甘心。(同上,晋史)

(38)他每都恃着口强。(元曲《玉镜台》)

(39)贤每雅静看敷演。(元曲《错立身》)——贤每:是“你们”的尊称。敷演:表演。“们”的来源还不清楚,看来“们”字也经过不分单复数的阶段,也就是说,它并不单纯表示复数,只简单地作人称代词和某些指人的名词(特别是有关人伦方面)的词尾。“懑”、“门”、“每”不表示复数的例子,在宋元词曲中很不少。

(42)教他好看承我爹娘,料他每应不会遗忘。(巾箱本《琵琶记》)——看承:护持,照顾。“你每”压缩为一个单音词,就是[nim],后来变为[nin],汉语拼音写作nín,汉字写作“您”。“您”既然等于“你每”,所以“您”字在最初的时候,是表示复数的,等于说“你们”。(43)您孩儿们识个什么?(《五代史平话2唐史》)

(44)教您夫妻尽百年佳偶。(《董西厢》)

在宋元时代,“您”字也可以用于单数,但并不表示尊敬,相反地,往往表示蔑称,例如:(45)您于我虽是有功,终不可不诛您,以谢魏之百姓。(《五代史平话2唐史》)

(46)欲得您生肉,以饱我士卒。(同上)

尊辈对卑辈也可以用“您”。例如:

(48)限一月您要收捕董璋。(同上,晋史)

(49)晋主谓刘知远曰:“您部署京城。”(同上)

“您”字用作尊称,恐怕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

“您”产生之初的用法与现代普通话的用法有何不同?

①“您”最初是表示复数的,是由“你每”压缩而成的,而现在则表示单数;

②“您”最初表示蔑称,而现在则表示尊称;

③“您”过去可用于上对下,现在则专用于下对上。

四、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受西洋语法的影响,人称代词的形态在书面语言里发生两种重大的变化。

第一种变化是“他”字分化为“他”、“她”、“它”。第二种变化是“它们”的应用。

关于人称代词的复数可参看李永的《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达形式的历史考察》

关于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可参看罗雪萍《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一文。

第五节疑问代词的发展

就某一方面提出疑问的代词就是疑问代词。先秦常用的疑问代词按其指代对象可分为问人、

问事物、问处所三类。这三类疑问代词的声母分别相同,这种音义上的联系说明,它们应该起源于原始汉语中相同的口语词。

问人,常用代词有“谁”“孰”等;

问事物,常用代词“何”,其次有“曷”、“胡”、“奚”等;

问处所,常用代词有“焉”、“安”、“恶(wū)”等。

“谁”与其他介词结合前置的:

(13)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2微子》)——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革它呢?以:与

如果领位不加“之”字,意义就和加“之”的不同。“谁”后不加“之”,作定语,意为“什么”,如:

(22)彼国错者,非封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也?(《荀子2王霸》)

——“何法”,什么法。“谁子”,什么人。错:通“措”,措施。与:同“举”,选用。

“谁”有时和“何”字连用,作“谁何”、“何谁”,都是“谁”的意义:

(24)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庄子2应帝王》)

——我虚无缥缈地应付他,我并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孰”的用法与“谁”有较大的不同:

第一,“谁”可以用作主语、宾语、谓语和定语。“孰”则以作主语为常,偶而用作宾语。如:

(26)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左传2襄公三年》)

(27)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2梁惠王上》)

(28)孰能一之?(同上)

(2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2非相》)——贤明的帝王有很多,我们到底应该效法谁呢?

(30)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汉书2司马迁传》)——第一个“为”介词,第二个“为”动词。孰令听之:即令孰听之。

第二,“谁”一般问人,问事物的例子不多;“孰”除了问人,还常用于问事物。如:(3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孟子2离娄上》)

(3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2八佾》)

第三,“孰”多用于选择问,“谁”则很少这种用法。“孰”用作选择疑问代词时,前面总有先行词,“孰”代替先行词中的某一种。如:

(34)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传2桓公十五年》)

(35)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2雍也》)

(36)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论语2公冶长》)(以上三例代人)

(37)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孟子2告子下》)

——有一位任国人问屋庐子道:“礼和食哪样重要?”答道:“礼重要。”“娶妻和礼哪样重要?”答道:“礼重要。”任:古国名。屋庐子:孟子弟子,名连。

(39)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2天论》)——认为上天伟大而思慕它,哪比把天像自然物一样畜养起来并驾御它?大:伟大,用作意动,认为……大。思:思慕。孰与:同……相比怎样。物:名词作状语,畜(xù):畜养。物畜:像物一般畜养。(以上三例代事

物)。

第四,“孰”可以表示比较。“孰”在选择之中,已经含有比较意味,但这种明显的比较更是“谁”所不能代替的。例如:

(40)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左传2僖公二十五年》)

——战胜以后,天子设享礼招待,还有比这更大的吉利吗?

问事物的,何、奚、胡、曷

何”作疑问词,用得最频繁,也最广泛。“何”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用它,以后更常用。“何”字主要指代事物,有时也代人。可以作宾语、主语、定语、状语和谓语,相当于“什么”。但“何”以作宾语为常。

(42)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尚书2虞书2益稷》)

——禹拜谢说:“啊!君王,我说什么呢?我只想每天努力工作罢了。”都:叹词,表赞美。“何”字用为状语,大致等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怎么”,如:

(51)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先进》)——哂:笑也。

奚、胡、曷

“奚”字用作疑问词,不但甲文、金文未见,即使《易2卦爻辞》、《今文尚书》、《诗经》都未见,可能起于春秋战国之际,因为见于《论语》和《左传》。“奚”可以问事物、问处所、问原因,不见问人的例句。

(59)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论语2宪问》)

——晨门:阍人,司晨昏启闭之人

“胡”也可作介词的宾语,与介词组成介宾词组,做句子的状语,例如:

(63)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贱人生欤?(墨子2兼爱下)——姑且试着推究这些利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从哪儿产生的呢?这是从憎恶人残害人产生的吗?

(64)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餽之?(汉书2食货志上引贾谊)

——餽(kuì):通“馈”,给人食物。

“焉”作疑问代词,一般解作“於何”,但有时只相当于“何”。“焉”一般用于代处所。最早见于《诗经》。甲骨文、金文和《尚书》、《易经》中都未见。

“焉”主要用作状语,例如:

(73)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2卫风2伯兮》)

——怎么得到忘忧草?说是种在北堂好。谖草:即萱草,亦称忘忧草。背:指北堂。“焉”也可作宾语,例如:

(76)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论语2尧曰》)

——选择可以劳动的时间和地点,再去劳动他们,又有谁怨恨呢?自己需要仁德便得到了仁德,还需贪求什么呢?

“焉”一般不代人,但有时实指人,例如:

(77)庄公病,将死,以病召季子,……曰:“吾将焉致乎鲁国?”季子曰:“般也存,君何忧焉?”(《公羊传2庄公三十二年》)

——致:交给,传给。“焉”相当于“于谁”,动词“致”常以“于宾”引进间接宾语。“焉致”即“致于谁”。“焉致乎鲁国”意即把鲁国政权交给谁。

一、代人的疑问代词一般用“谁”和“孰”,二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谁”可作主语和宾语,偶然也用于定语;“孰”大多作主语,做宾语的较少,做定语的更少。

其次,“谁”一般只问人;“孰”既可以问人,也可以问事。

最后,“孰”的一个重要的用法是表示选择问,“谁”少见这种用法。

二、代事物的疑问代词常用的有“何”,其次有“奚”、“曷”、“胡”等。“奚”、“曷”、“胡”的应用范围比“何”字窄得多,它们不能指人。“奚”用于宾语的比较少,“曷”、“胡”用于宾语的更是个别的情况。它们通常只用作状语,很少用作定语。

三、“焉”、“安”、“恶”三字一般代处所,也有少数代其他。

第六节介词和连词的发展

一介词与连词的区别

一、看能否调换位置。连词“与”的前后两项次序具有双向性,可以对换而其基本意思不变。介词“与”的前后两项次序具有单向性,不能调换,如果调换与原来的意思就完全不同。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2学而》)

(6)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二、看能否出现在句首或某个成分的开头。连词“与”不能出现在句首,介词“与”在一定的语境中有可能出现在句首。

(9)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尚书2金滕》)

(10)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孟子2离娄下》)

三、看是否出现附加成分。连词“与”前后除了它所连接的两项外没有任何附加成分,而介词“与”前面却可以出现副词、连词、助动词等多种成分。

二“於”的发展

汉代以后的学者一向认为“于”、“於”、“乎”是同义词:《说文》:“于,於也。”《广雅2释言》:“於,于也。”《吕氏春秋2贵信》“又况乎人事”注:“乎,於也。”

“于”是“於”的较古形式,甲骨文的介词用“于”不用“於”,《书经》和《诗经》、《易经》也以用“于”为常。“於”字后起,除了继承“于”的原始意义外,它还兼有后起的一些意义,而这些后起的意义就不用“于”来表示。

“于”的原始意义只限于表示行为发生的处所(包括方向等)和时间,以及表示对人的关系。例如:

(1)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尚书2舜典》)

——流、放、窜、殛,均为“流放”、“驱逐”之义。三苗:古国名。

(2)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尚书2禹贡》)

——开通太行山、恒山,到达碣石山,从这里进入渤海。

(4)我式克至于今日休。(《尚书2君奭》)——我因而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美好。式:语助词。(6)惟时怙(hù)冒(xù),闻于上帝。(《尚书2康诰》)

——文王这种重大努力,被上帝知道了。时:这样。怙:大。冒:通“勖”,勉力。

(7)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至于庶人,莫不以是为隆正。(《荀子2王霸》)

——君臣上下之间,尊卑长幼之间,一直到普通百姓,没有谁不把这些做为最高的行为准则。隆正:最高的准则。

(8)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皆从之至于门外。(《荀子2乐论》)

——主人亲自迎接贤宾及介(主宾),其他陪同贤宾的人也相随到了门外。速:迎接,接待。宾:有威望的人叫宾。介:宾的主要陪同,其它的人叫众宾。

(10)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2大略》)

——前人说过,征求意见,征求到割草打柴的人,这是说要广泛询问各方面的人。刍荛:指割草打柴的人。

但是,如果有下列两种情况之一者,就只能用“於”,不能用“于”。

第一,“於”字前面所介的是形容词(往往用于比较级),“於”引进比较对象。例如:(11)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荀子2劝学》)

(12)君子养心莫善於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2不苟》)

-——君子修养心身的办法,没有比诚实更好的了,要想达到至诚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坚守仁、实行义。养心:怡养心身。致诚:极为诚实。

(13)故与人善言,煖於布帛;伤人之言,深於矛戟。(《荀子2荣辱》)

——所以用美好的语言称赞别人,比送给人布帛温暖;用恶毒的语言伤害人,比矛戟刺伤人更深。与:称赞或赞扬。煖,与“暖”为异体字。

(14)故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於黼黻(fǔfú)文章;听人以言,乐於锺鼓琴瑟。(《荀子2非相》)

——黼:古代礼服上绣的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黻:古代礼服上绣的黑色与青色相间的亞形的花纹。黼黻,指古代礼服上的花纹。文章: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第二,“於”字后面所支配的是整个谓语形式。

(18)此无它故焉,生於节用裕民也。(《荀子2富国》)

(19)若是,则夫朝廷群臣,亦从而成俗於不隆礼义,而好倾覆也。(《荀子2王霸》)——如果这样,那么朝廷群臣不崇尚礼义随之形成风气,却喜欢搞颠覆。隆:尊重,重视。(20)唐鞅蔽於欲权而逐载子,奚齐蔽於欲国而罪申生。(《荀子2解蔽》)

——唐鞅因为权力欲而蔽塞,赶走了太宰戴讙,奚齐因为贪图政权而思想蔽塞,无端加罪于申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于”的原始意义,用“于”、用“於”均可;对于“於”的新兴意义和新兴的语法作用,就必须用“於”。

有人对《诗经》里“于”和“於”的使用情况作过统计,“于”字总计使用335次,其中作介词259例,作助词65例,作叹词11例。这说明在《诗经》时代,“于”主要用作介词,已经完成了动词向虚词的过渡。而“於”字总计使用48次,仅4例作介词,其余44例全作叹词(音wū)。可见在《诗经》时代,“於”字的主要作用是被借音作叹词,作介词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总的应用情况来看,甲骨文时代多用“于”,春秋战国时代“于”和“於”混用,秦以后多用“於”,而现代“於”简化为“于”之后,一律用“于”。

关于“乎”字,我们看不出它和“於”的差别。“于”的原始意义可以用“乎”。例如:(21)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荀子2非相》)

——不久就被官府逮捕,在市集上杀掉了。

(22)今君人者辟称比方,则欲自并乎汤武。(《荀子2强国》)

——“辟”“称”“比”“方”四词同一意义,比拟,比称。现在统治人民的人比拟自己时,就要把自己说成和商汤周武王一样。

“於”的新兴意义也可用“乎”,例如:

(23)故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安,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荀子2强国》)

——所以人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没有比平安更快乐的了;所以保全生命和安全快乐,没有比礼义更大的了。

(24)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2劝学》)

——学习课程的顺序应当从《诗经》《尚书》开始,读到《礼经》时结束;学习的目的就是从学做有知识修养的人开始,一直到了成为圣人才结束。数:顺序,次序,这里指学习课程的顺序。义:目的。

仅仅有一个例外,就是“恶乎”不能换成“恶於”。例如:

(25)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2劝学》)这大约是一种凝固的结构形式了。

用法相近的还有合音词“诸”字,“诸”相当于“之於”。“诸”本来就是“之於”的合音。由于“於”和“乎”通用,所以“之於”又相当于“之乎”。“诸”字有用在句中和用在句末两种情况:

(26)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士大夫遇诸塗不与言。(《荀子2大略》)

——言谈不称颂师承的人,叫做背叛;教学时不称颂师承的,叫做背叛。背叛的人,圣明的君主不接纳,朝廷的士大夫们在路上见到他,也不与他说话。称:称述。畔:通“叛”,背叛。倍:通“背”,违反。内:通“纳”,接纳。

(27)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荀子2法行》)

——自己做错了而责备别人,不是也太不合理了吗?

如果“诸”作宾语而后面已经跟有语气助词“乎”,或不能有语气助词“乎”,此时的“诸”是纯粹的代词,相当于“之”。例如:

(30)能事诸乎?曰:不能。(《左传2文公元年》)

——(潘崇说)你能事奉公子职吗?商臣说:不能。

(31)羿犹不悛(quān),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左传2襄公四年》)

——后羿(沉溺于打猎)还是不肯悔改,准备从打猎的地方回来,他的手下人把他杀了煮熟,让他的儿子吃,他的儿子不忍心吃,又被杀死在穷国的城门口。悛:悔改,改过。

“於”字用于表示行为发生的处所的时候,在现代口语里一般说成“在”字,但是“於”和“在”的词性并不相同。“於”字是纯粹的介词,“在”字是动词。

五“而”的发展

《说文》:“而,须也。”本义为胡须,在先秦时期已经不常用了,秦汉以后完全消失。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人称代词、连词、语气词。作人称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逐渐少用乃至消失了;作连词的“而”从古至今一直沿用,变化不大。

“而”字的基本职能是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在一起。在五四以前,“与”和“而”的分工是:“与”联事物(即名词),“而”联行为或性质(即动词或形容词)。

(1)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尚书2舜典》)

——(舜任命夔主持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宏而严肃,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宽:郑注:“谓度量宽宏。”栗:庄敬,严肃。

“而”字用作连词的时候多,主要是把平行的两个形容词、两个动词或两个同类的词组连在

一起,其用法多种多样。

1.表并列

“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是等立的、平列的,两部分的顺序一般可以颠倒。例如:

(3)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论语2学而》)

——认真对待工作,诚实可靠,节约费用,爱护百姓。

(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2劝学》)

2.表顺接

“而”表顺接所连接的两个部分要么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要么在事理上前后相因,两个部分的顺序不能随意颠倒。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来”、“便”、“那么”、“于是”等意思。

(6)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2宣公二年》)

(7)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2赵策四》)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2学而》)

3.表反接(逆接)

“而”表反接所连接的前后两个部分意思相反,例如:

(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2逍遥游》)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2屈原贾生列传》)

4.表结果

(11)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2劝学》)

(12)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史记2屈原贾生列传》)

(13)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史记2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修饰

“而”用在状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例如:

(14)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2齐策》)

(15)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庄子2逍遥游》)

(16)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史记2屈原贾生列传》)

以上三例中的修饰语均为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17)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2养生主》)

(18)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庄子2德充符》)

——《史记集解》:“斜柱曰梧。”李善《文选》注:“梧,柱也。”谓大梁两旁斜柱也。李善《文选》注:“瞑,古‘眠’字。”

(19)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庄子2大宗师》)以上三例的修饰语均为动词性词组。(20)启呱呱而泣。(《尚书2益稷》)(21)子路率尔而对。(《论语2先进》)(22)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孟子2万章上》)——(舜)想常常看到象,象也不断地来和舜相见。(23)亦呥呥(rán)而噍(jiào),乡乡而饱已矣。(《荀子2荣辱》)

——也只是慢慢地吃东西,香香地吃饱也就满足了。呥呥而噍:慢慢地咀嚼。乡乡:王先谦注:“乡当为‘芗’之省,芗亦‘香’字也。乡乡(即)饱食甘美意。”

以上四例的修饰语为叠字或带词尾的形容词作状语。

6.表假设

(24)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2襄公三十年》)

(25)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左传2定公十年》)

——(齐和鲁)将要盟誓,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一句话说:“齐军出境,如果鲁国不派三百辆甲车跟随我们的话,有盟誓为证!”

以上讲了“而”作连词的六种用法,表并列、表顺接、表反接、表结果、表修饰、表假设,其实“而”只有一种语法功能,那就是连接。至于表并列、表顺接、表反接、表结果、表修

(完整word版)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古代埃及的“职官学校” 1.答:(1)到中王国时期,各政府机关纷纷以办公处所为校址; (2)招收贵族和官员的子弟; (3)让他们在现职官吏的教导下,既受一定的基础训练,又受充分的业务训练;(4)从而造就所需要的职官,是为职官学校。 2、古代埃及的“书吏学校” 2.答:(1)为了满足当时奴隶制国家各方面事务对各种书吏的需求,不少书吏便以教育为专业,广设书吏学校;(2)教授阅读、书写、计算和法律知识;(3)也有的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较高深的学问;(4)富有者入水平高、年限长的书吏学校,经济拮据者入水平低、年限短的学校。 3、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 3.答(1)由于当时僧侣们垄断科学知识;(2)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就是当时传授高深学问的学府,所以古代埃及很早就出现了寺庙学校;(3)它与培养政治才干为主的职官学校不同,着重科学教育;(4)寺庙就有需要也有条件进行培养专业人员的工作。 4、古代雅典的“教仆” 4、答:“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的仆人。在孩子上学、放学途中他为孩子拿写字板、写字棍及竖琴等文具,并监督儿童的行为。“教仆”多为老年奴隶。 6、“苏格拉底法” 6、答: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 8、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 8、答: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属于中学性质,招收12岁至16岁的贵族子弟。罗马的文法学校本来是一种外国语学校,即希腊语学校。到了共和末期,由于罗马(拉丁)文化的发展,又出现了拉丁文法学校,它不但一直存在于罗马整个时代,而且后来在英国也占重要地位,再从英国传至美国,成为美国中学的前身。 9、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 9、答: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相当于现代的高等专科学校,是按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的模式办起来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基本上与之一致。修辞学校招收16岁以上的富贵人家子弟,以培养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为目的。 5、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 5、答:“三艺”是辩证法、文法和修辞学,为“智者派”所创。 7、古代希腊教育中的“四艺” 7、答: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简称“四艺”。 10、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 10、答:中世纪学校科目的“七种自由艺术”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1、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 11、答:在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学校全被取缔,教会学校是唯一的教育机关,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13十二社会的发展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十二上古社会的发展与词汇的发展(一)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词汇方面,这种情况特别明显。这里我们就上古各个时期,各种社会的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概略的叙述。 第一部分原始社会的词汇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自从人类有了社会,也就有了语言。语言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前。我们在现存的史料中,很难窥见原始社会词汇的面貌。但是,依理推测,汉语的基本词汇,绝大部分应该在原始社会中已经存在了。 天文气象,应该是原始社会词汇的一个重要部分。甲骨文中的日月风云雨虹蜺(霓)雪等字,在原始社会中应该已经存在相应的概念了。甚至日夕晴雨的概念,也早已有了。 人称代词也属于原始社会的基本词汇。从甲骨文中可以看见,第一人称代词有“余、朕、我”三字,“余”字用于单数宾格,“朕”字用于领格,“我”字用于复数主宾格;第二人称有“女、乃”二字,“女”字用于主宾格,“乃”字用于领格;第三人称未见。原始社会应该基本上是这种情况。 一、渔猎时代的词汇 古人打鱼大约用两种手段:第一种是用钓,第二种是用网。甲骨文的“渔”字写作: 古人打猎的行为叫做“田”。例如: 庚申卜,狄贞王其田,[往]来亡(灾)。(殷契粹编932,下简称粹) 乙卯贞王往田。(粹776) 也叫做“兽”(狩)。例如: 贞王兽于乂。(殷虚书契前编一,四四,七,下简称前) 指明猎取某物时叫做“逐”。例如: 逐鹿,扮(奸)。(前三,三二,二) 贞我逐豕。(粹九四八) 也叫做“从”。例如: 西麋从。(粹九七六) 猎得叫做 ( )。例如: 吉,扮鹿十。(前二,一六) 贞其射鹿,扮。(前三,三二,四) 贞乎逐鹿,扮。(粹九四七) 也叫做“禽”。例如: 射又(有)豕,禽。(粹九五0) 狩猎的对象有鹿、麋、麑、狐、兕、豕、兔、雉、虎、象等。例如: 扮鹿一。(前二,二三,二) 扮麑一。(前二,二四,一) 二、农牧时代的词汇 农牧时代的农作物,大约有下列几种: ①禾,即谷子; ②黍,即黄米; ③稷,即高粱; ④秬,却黑黍; ⑤麦或来。 早期农牧社会的农具有耒耜和蜃。后期有铫。《淮南子·泛论训》:“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蜃是蚌制的农具,以木制的叫做“橙”。《说文》:“橙,薅器也。”以铁制的叫做囚。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知识点目录 绪论篇 第一章 1. 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什么是目的语? 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这里所说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是两者不能等同。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1)一个在美国出生的香港孩子首先学会了英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外语 (2)李明学习汉语之后,又继续掌握了法语。法语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 (3)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汉语是他的()。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 (4)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英语是他掌握的()。 A母语 B外语 C第一语言 (5)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掌握的语言被称为()。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 答案: (1) A (2) B (3) A (4) B (5) C 2.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称呼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只适用于中国。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的进行的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从1982年提出后一直使用至今。但是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1)中国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被称为()。 A中国语教学 B对外汉语教学 C华文教学 (2)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除外国人外,还包括()。 A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B外国人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名词解释(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目录(及答案)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 3、骑士七技: 4、要素教育 5、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 7、恩物 8、昆西教学法 9、初级学院 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11、国防教育法 12、开放大学13、终身教育 14.智者(诡辩家) 15.产婆术 16.知识即美德 17.文雅教育 18.快乐之家 19.实科中学 20.柏林大学 21.费里法: 22.恩物: 23.四段教学法 24.骑士教育 25.公立教育运动 26.教育性教学 27.泛智 28.爱弥儿 29.教父学 1、自然主义教育 2、恩物 3、“发现学习法” 4、“一般发展” 5、全面和谐发展 6、智者 7、自然主义教育 8、经院哲学 9、“劳作学校” 10、改造主义教育 11、宫廷学校 12、骑士教育 13、中世纪大学 14、城市学校 15、新教育运动 16、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17、实验教育学 18、终身教育 19、人本化教育 20、“从做中学” 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4、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7、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恩物锻炼儿童的身体,促进学生肌肉的生长 8、昆西教学法:主张因材施教;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提出教学应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主张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 又称昆西制度。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9、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度的教育,它主要特点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授以比高中稍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初级学院由地方社区以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或收费较低;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初级学院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 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11、国防教育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心内容是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12、开放大学:于1969年6月1日获得皇家特许状,1971年1月正式开学。主要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需参加入学考试,一般不需按时到校上课,无严格的学习年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活力,也被许多国家效仿 13、终身教育: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郎(Lengrand),强调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和民主性,主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第一节词汇概说 目的要求 1、掌握语素的含义及其分类 2、掌握语素与汉字、语素与词的关系 3、掌握词与词组、词与词汇的区别一、词汇学的分科与研究对象 (一)词汇学的分科 词汇学是以词和词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科。可分为普通词汇学与具体语言词汇学两大类。 1、普通词汇学 又称一般词汇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多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2、具体语言词汇学 又称个别语言词汇学,以一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划分,又分为历史词汇学、历史比较词汇学与描写词汇学等。 (1)历时词汇学主要研究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的演变规律。比如汉语词汇史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在上古、中古、近古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而上古词汇史则研究汉语词

汇在殷商、先秦、两汉时期的演变规律,一般以文献记载的材料或所发掘的相关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 (2)历史比较词汇学主要是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多种语言中的词汇问题。比如汉藏词汇比较研究,则侧重于考察不同词汇词语间的共源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 (3)描写词汇学是研究语言词汇在一定阶段,一般指现阶段的特点。(二)现代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词的性质,词的造词与构词,词义的类型,词义的特征,词义的类聚,词义的发展,词汇的构成与演变等。二、语素、词、词汇 (一)语素(morepheme) 1.什么是语素 1.1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2特点: (1)有声音:好/人 (2)有意义:蝴蝶玻璃新加坡麦当劳 (3)最小:桌子(2个语素)巧克力(1个语素) (4)功能是构词:好:好看/好吃;人:人民/人情2.语素的分类 2.1按语音形式划分 (1)单音语素:手灯/走观/红绿/男女/一千/条个/吗的

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

【论文学科】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 【论文级别】本科生 【题名】中国近代教育家王力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关键词语】近现代;民办学校; 教育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史实,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归纳法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对近代中国教育家王力进行考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形成论点,取得研究成果。 王力教授(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13年小学毕业后失学。1916年在博白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员。1924 年入上海南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7年冬赴波兰讲学。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曾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五届委员,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60年来,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36年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

《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

《汉语史》整理资料(湘大中文系10级适用,蒋金星老师的重点) 考试比例:训诂学40%,文字学30%,音韵学30%。 1名词解释5分*5=25分 2简答10分*3=30分(文字、音韵、训诂各一个) 3论述题15分*1=15分(训诂) 4默写《广韵》和《平水韵》的平入声10分左右 5把古文字转化成简化汉字6分左右 6标点老师说本题难度最大,古文200字左右14分左右 注: 1.对标点没有信心的同仁最好带铅笔和橡皮吧。 2.资料中加粗为老师所提供的重点,但不是全部重点,剩余重点要靠各位的聪明才智和多年的考场经验。 3.资料中有国际音标,去打印店打印的时候需要顺便带上国际音标安装包,我在乐园旁边小打印店里安装了,如果不想麻烦的可以过去直接打印,更不想麻烦的可以直接略过那一小节不看,我觉得老师也不会考。我用人格保证没有任何商业目的。 第二讲音韵学概述 一、音韵学基础知识 1、三十六字母是怎么一回事 (1)汉字的语音结构在唐代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汉字的字音可以分析为声母和韵母(包括声调)两部分。 (2)双声他们把声母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叫双声字,有多少群双声字就表示有多少个声母。 (3)字母音韵学家拿一个含有该声母的字代表该声母。古人专门替这种声母的代表字起了个名称,这就是字母。古人的“字母”,就是指声母的代表字。 (4)字母的最早创立者 (唐代的和尚舍利唐代的和尚首温唐代的和尚神珙唐代少数民族和尚了义) 唐末五代和尚守温1923年,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抄录该馆所藏的我国敦

煌写本一个残卷,记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三十字母表。 。(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 守温参照梵藏字母,创制三十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的蓝本。 (5)守温为什么能创制三十字母 一方面,一般的和尚既无官场之逐,又无百姓之辛苦,可以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各种学问。 另一方面,佛教经典都是印度传来的,他们使用的梵文是拼音文字。守温既通晓双声叠韵,又对梵文字母有着深刻的理解。 (6)宋人三十六字母到了宋代,汉语声母又有了新的变化,音韵学家们根据当时语音实际情况,增加了“非、敷、奉、微、床、娘”六个字母,并对原有的个别字母加以调换,重新排列,就成了汉语音韵学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 宋人三十六字母 ●宋人三十六字母在汉语音韵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掌握三十六字母是学好音韵学的一个关键。它代表了宋代的声母系统,它可上溯 上古声母系统,下探近代以至现代普通话和方言的声母系统。 ●其次,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给后代的语音分析和研究语音发展规律带 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拼音字母的制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启发,近代的注音字母和现在的汉语拼音字母都与三十六字母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二、音韵学及其内容(重点在概念,考名词解释)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基础的学科,它适用于各个民族的语言。 如果以研究内容为出发点,语音学可以进一步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特点)、试验语音学、应用语音学等。

汉语史稿

汉语史复习资料整理(终结版) 一、汉语史 1、对象 语音、词汇、语法, 2、根据 (1)现代方言口语如南昌方言保留你了入声字白、铁等 (2)亲属语言 (3)历代的字书,古书的注解,记载古音、古义。如《尔雅》《说文》等著作。 (4)甲骨文、金文,如出土的郭店楚简以及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字 (5)汉字的结构 分为表意字和形声字, (6)韵书、韵图(汉语语音史的主要依据)如陈澧的《切韵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7)韵文,从诗文用韵看到古韵的痕迹,考察韵母系统。如上古语音以《诗经》的用韵为参照。 (8)姓氏、地名.如铅lian)县\六(lu)安瓜片 保存古音。阿房宫 古人的名和字的联系中看出古代的词义。例如:屈平,字原宰予,字子我 (9)古代的借词 古代借词保留汉字古音,可和今天的读音进行比较。如印度与天竺 ①外语中的汉语借词 隋唐时期,日本、朝鲜等国从汉语借去大量词语,仍不同程度保留当时汉语的语音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饥ki 鸡kai 说明隋唐时期两字韵母不同,声母和现代不同。 ②汉语中的外语借词 用当时的汉音去对译梵音,可以从拼写中知道汉字的古代读音,把这些读音和今天的读音进行比较,可以找到音变的线索。佛 bud 古无轻唇音天竺印度古无舌上音 (10)散文,特别是接近口语的作品,考察某一时代的语法语义。 二、语音 1、古音为周秦两汉的语音,即上古语音;今音为魏晋隋唐宋的语音,即中古语音。 2、音韵学四大部分:古音学;以《诗经》的用韵为代表;今音学:以《切韵》为代表;北韵学: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等韵学。其中,等韵学研究汉语发音原理和发音方法,并制成韵图以表示声、韵、调的配合关系。 3、重唇音:双唇塞音、双唇鼻音。帮【p】、滂【p‘】、并【b】、明【m】四母,现代普通话念“b”【p】、“p”【p‘】、“m”【m】,如“巴”、“泊”、“傍”、“蒙”。 轻唇音:唇齿擦音、唇齿鼻音。非【f】、敷【f‘】、奉【v】、微【】四母,现代普通话里非、敷、奉念“f”【f】,如“飞”、“肥”、“犯”;微母念半元音【w】,如“微”、“文”“王”。 4、舌上音:舌面前塞音、舌面前鼻音。知【】、彻【】、澄【】、娘【】四母,现代普通话分别念卷舌声母“zh”【】、“ch”【】和舌尖鼻音“n”【n】。 5、全浊声母:并【b】、奉【v】、定【d】、澄【】、群【g】、从【】、床【】、邪【z】、禅【】、匣【】。 6、等韵学分等依据:韵母中主要元音的舌位和开口度、看有没有韵头,有韵头介音【i】是三等或四等。 主要元音的开口度由洪到细分为四个等类,即“四等”,元音的舌位逐渐前移。 根据介音【i】的有无,分为洪音,即一等【o】【u】、二等,无介音;细音,即三等【ǐ】、四【i】【e】等,有介音。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成年礼:在史前部落中出现。一种通过仪式是“伴随着地点、状态、社会地位、年龄的每一变化而实施的礼仪。” 2、青年之家:与成年礼活动相关,在史前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专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公共教育机构。 3、智者:公元5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以此谋生的古希腊职业教师。 4、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形成的一种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育方法。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是一种师生平等、共同追寻知识和意义的教育方法 5、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首先提出并使用,指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这段时间,也就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新航路开辟的时间。 6、骑士教育: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要求骑士彪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7、导生制学校: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称为导生制。 8、新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反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广泛采用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教育改革运动。强调学习者的观点和个体兴趣,主张用现代教育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改革乃至重建,因此又称新学校运动。 9、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产生于美国的、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进步主义教育协会为组织中心、以改革美国学校教育为宗旨的教育革新理论和实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实验包括帕克的昆西方法、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约翰逊的有机教育、沃特的葛雷制、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拉格的社会课程。P356 10、双轨制:欧洲各国从19世纪开始,面向全体公民尤其是下层民众的初等教育和为上层阶级服务的高级中学、大学是分离并且不衔接的,这样就形成了学制中的双轨制,一轨是中下层阶级子弟的普及教育体系,一轨是从家庭教育开始,为有产阶级子弟而设的学校体系。 11、综合中学运动:20世纪以来,在民主社会的背景下和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中,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下,欧美各国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制度和机构的运动。基本精神是反对造成教育不平等的双轨制,强调中等教育的民主化。 12、统一学校:1919年法国出现。一种面对所有人开放的共同学校,要求平等、义务、免费的基础教育。初等学校与中等学校相衔接,而高等学校的大门也向所有中学毕业生开放。 13、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伦敦、剑桥、牛津等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形式将大学推广到非全日制学校。 14、新大学运动: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19世纪下半叶英国出现了许多民办的城市学院,如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 15、英国11岁考试:在儿童11岁、六年级结束时举行的标准水平测试。水平测试共有三次,分别在二年级结束、六年级结束和九年级结束时举行。该系列考试旨在测试儿童在同龄人中的发展程度。 16、习明纳:起源于德国、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大学教学模式。具体含义是:在教授指导下,学生组成研究讨论小组,定期集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教学活动。 17、儿童研究运动: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强调以儿童为对象进行身体健康、智力以及情感、态度、兴趣等各方面的系列研究,从而科学地解释儿童的心理及教育等问题,揭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18、德国的实科中学: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直到二十世纪初它的学生才有权报考大学。 20、哈勒大学:1694年在德国创办,坚持大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把自然科学引入到大学研究中,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P4 教学与教育P8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P9 学科体系P15 重要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P21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共6点)P21—P22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三个争论: “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 “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英语和汉语发展史

英语和汉语发展史 对于英语和汉语而言,二者语系不同,起源不同,差异是本身具有的,不是某时形成的,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可关。要了解英语语汇的发展史,不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 我们可能觉得凡是语言都是同源,但那起源太过久远,又没有发现过任何实证,猜想不是科学,所以我们就从有可靠证据的起源谈起。 英语在这方面,做得比汉语好得多,汉语的语源考现在做得最好是法国人和美国人,也不能确实得提出有力的论断,国内的说法更是还多停留在传说和猜想阶段,可引证的也不过说文解字和季老那一批人的甲骨文、金文解读,但你既然问了,也只好拿出来比比看,其实二者并不具备什么可比性。 英语的历史从1500多年前的北欧开始。在公元5世纪左右,称为天使、撒克逊和黄麻的人们的部落从德国和丹麦旅行向西过北海。他们迁入英国,并且在7世纪末以前,他们讲早期的形式英语。在8世纪末,斯堪的那维亚人攻占英国。战争持续了将近200年。在这个时期,很多拉丁语、丹麦和古斯堪的那维亚的单词融入英语。象炊具和杯子与生活息息相关一样,拉丁语给了英语很多单词。从丹麦语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中,英国人借鉴过来了皮肤、腿、以及各种词格的代词“他们”、“他们的”。来自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很多同义词统一到英语中,例如,愤怒(英语的wrath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anger);生病(英语的sick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ill),都在英语中进行了统一。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法语成为富人的语言和强有力的象征,但穷人主要讲英语。在14世纪末,英语再次成为第一语言。到这时,英国人使用的很多词汇来自法语或者拉丁语,并且许多早期的词汇已经不复存在。到了第16和17世纪,人们对古典作品感兴趣。在这个时期,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汇被归入英语。许多词汇或者单词的组成部分,从那些语言被用现代英语引进使用。 经过1500年的变迁,英语从几个日耳曼部族的语言发展为今天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语言,这固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的原因,但英语本身也有其它主要语言所没有的长处。词汇的国际性便是他的优点之一,一方面英语属于日尔曼语族,有日尔曼语的共同词语,另一方面又长期与法语及其它罗曼语族语言的联系密切,同时吸收了大量古典词语。可以说,英语把代表欧洲主要文化的词语兼收并蓄于一身,这在欧洲各语言中间是独特的。从语法角度看,英语词尾变化简单,没有复杂的性数格变化。英语正在不断向分析性语言的方向发展,向简化的方向发展,英语的词序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也使英语比较容易学习,特别是容易入门了。今天,英语有来自大多数世界性语言的泊来单词。你或许能找到英语使用的某个词汇是最先来自你的母语。 当然英语也有他的弱点。最容易察觉的便是拼读不统一,造成的拼写混乱。此外,同义词、惯用语特别多,这固然使其表现力强,但同时也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少的因难。 对于汉语而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汉语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不是表音的,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样直接知道同一个字历史上的发音。幸运的是,在汉字(特别是形声字)、诗歌的韵律以及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中可以找到有效的信息。 汉语的历史:上古汉语,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时还有三千“国”,周初分封八百诸侯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礼记?王制》)。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前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碑铭、诗经集、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易经》。春秋初期,见于记载的诸侯国还有170多个。至战国时期,形成“七雄”,“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 先秦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称为“雅言”的共同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汉语国际教育传播史

世界汉语教育史 第一章导论 1.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对外汉语教育史;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史;国文华文教育史;国别汉语教育史;国外汉学史 2.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方法 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方法 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方法 汉学史的研究方法 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3.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的意义(论述) 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研究;推动汉语的本体研究;加深海外汉学史和中外交流史的研究 第二章明清以前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 背景:1.张骞通西域2.佛教的发源与传播 1.魏晋南北朝时期 教学对象:到中国弘法的印度和西域僧侣 中介语:月氏语、粟特语可能地点:河西走廊一带 2.隋唐时期 背景:始终依托于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主要通过三条渠道实现的:一是中外经济贸易,二是外国政府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三是宗教途径 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使得汉语的广泛传播具备了可能性 官派留学生制度 原因:1.综合国力:唐朝是当时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对日本和亚洲各国有巨大的吸引力 2.政治经济文化:外国人对中国的向往,希望向中国学习政治制度,文化和先进文化 3.政策:唐朝形成完整、宽松、优惠的留学生制度,一切费用都由中国政府提供 唐朝的留学生分为学问生:志在长期留学和深造的;请益生:入唐前在某一领域已有一定研究或造诣,来华进一步研修和研讨的留学生;环学生:遣唐使来华请益,并随遣唐使一同返国者 管理结构为鸿胪寺建立学籍档案,并按规定提供日常用品,安排食宿 国子监是唐朝的教育机关,负责留学生的机构 外国留学生在得到中国皇帝的批准后,一般在此读书,分别入太学、国子学或四门学学习 所学的课程主要有《礼记》《春秋》《左传》等大经,《毛诗》《周礼》《仪礼》等中经,还要学习《尚书》《周易》《孝经》《论语》等经典 由于官学名额有限会有选拔,汉语便是一个重要考核内容 刚来的外国学生无法跟上正常教学速度,国子监经常派经学教师到鸿鹄寺进行讲学或辅导 (一)新罗来华在9世纪达到顶峰,成为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崔致远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

四.名词解释与简答 1.斯巴达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坚韧不拔的战士和绝对服从的公民。 ——教育阶段,①优选婴儿,只有部落长老认为健康的儿童可养育;②?儿童督导?教育:七岁后,开始在专门机构家受教育;在公共教育机构中过艰苦生活;强调集体性的养成,不允许有任何个人意志;③青丁?艾弗比?(青年军事训练团)教育:十八岁后,接受直接由军事首领组织的为期两年的强化军事训练,并进行?秘密服役?。 ——评价:斯巴达教育没有给智育留下余地,他们几乎拒绝一切文化知识,甚至连基本的读写都拒之门外,造成了整民族的素质低下。这种封闭的状态最终导致了斯巴达城邦的衰落。 2.雅典教育 ——教育目的:造就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教育阶段:①新生婴儿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②六岁前接受家庭教育,六岁后,女孩由母亲教育,男孩则由?教仆?进入音乐学校,接受专门教育; ③十三岁起,在体操学校接受体育教育,包括?五项竞技?;十六岁后,少 数人进入体育馆接受专门教育;④十八岁后,接受艾弗比军事训练 ——评价:雅典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后世的自由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3.智者学派 ——智者:原来泛指有智、有才之人,用来专指那些向人们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的人,因此,可以把智者视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智者的特点:(1)哲学上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2)论辩术、文法和修辞学方面的研究与建树;(3)以教书为职业并收取学费;(4)重视实际利益及个人主义倾向。 ——智者的贡献:(1)关心社会政治和人的道德问题。促使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和社会的变化;(2)是一批真正意义的教师;(3)智者们之力于文法、修辞和逻辑的研究和教学,使这门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4.产婆术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中,教师的责任不在于传授现成的真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误会,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 ——产婆术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构成,即在谈话中,通过不断的追求和辩难,迫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谬误,进而从具体现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 ——产婆术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但这种方法是主观片

外国教育史习题附答案

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选择 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 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 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D.古巴比伦)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 进位计算法的是(D.古埃及) 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沛西.能) 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 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C.等级性) A.无阶级性 B.无组织 C.等级性 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 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D寺庙或僧侣学校) A.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

B.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 C.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一般儿 童5岁上学,一直到16、17岁。由学校实行收费,贫民 子弟很难进入 D.寺庙或僧侣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由于寺庙是古 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 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 9.古儒学校是印度(D.婆罗门家庭教育)的教育形式 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 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 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 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 D.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汉语词汇学

1、词是一种音义结合的定型结构,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 1)词必须是一种音义结合体,这种音义结合体是固定化的,既不能随意改变,也不能再被分割; 2)词是一种造句的单位,而且是最小的造句单位,其他一切属性和特点都在造句单位的限制下成立。例如: “天”“好”“刚”“和”“蟋蟀”“迪斯科” “思考”“虽然”“火车”“小说”等等。 单音节的如“天”等无法再分, 复音节的如“蟋蟀”“迪斯科”分割之后不成词; “思路”“虽然”分割之后,有的成分可以独立成词如“路”“虽”,有的成分不可以独立成词如“思”“然”; “火车”“小说”分割之后虽都可以独立成词,但不能表达原来的概念。 所以它们都是最小的造句单位。 2、固定结构是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短语。 包括了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熟语成分,也包括了“山东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专有名称。 它们不同于自由短语的临时组合; 在任何情况下,无论静态还是动态的形式都有着不可任意改变的凝固性; 其定型性特点和造句的功能都与词是相当的,所以它理所当然的成为词汇的构成单位和内容的一部分。 3、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结构的总汇。 因为固定结构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在结构与意义的定型化、造句的备用单位等方面与词是等价的,符合语言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因而成为“词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赞同“词汇就是词的总汇”或“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等将固定结构排除在词汇之外的说法。 4、单纯词与合成词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就是单纯词。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再如“树”“摇”“好”“二”“很”“的”“了”“扑通”。 (二)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无论是词根语素还是词缀语素(当然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词根语素),只要有两个或更多的语素组成就是合成词。如“报纸”“腐败”“哥哥”“黑乎乎”等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再如“思想”“睡觉”“提高”“自卫”“胖子”“星星”“白茫茫”“计算机”。 5、(一)复合式 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式 联合式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外国教育史00945

普洛塔格拉智者派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 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教育主题:伦理道德 “知识即道德”是其最重要的命题 苏格拉底方法: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苏格拉底法”被称为“产婆术”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 《理想国》《法律篇》 认为学习即回忆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 《伦理学》《政治学》 灵魂论与教育 理性部分思维、理解、判断 非理性部分植物的灵魂(营养、生长、发育) 动物的灵魂(本能、情感、欲望) 西塞罗(前106-前43)罗马 培养雄辩家通过实际观摩获取雄辩知识 昆体良(35-100)罗马 《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着作 奥古斯丁(354-430)罗马 《忏悔录》 原罪伦所有人带着原罪来到世界禁欲思想 拉伯雷(1493-1553) 法国 《巨人传》 法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 名言:没有理解的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 1、国家掌权 2、实施强迫义务教育 3、建立包含初等、中等、高等国家教育体系 加尔文(1509-1564)法国 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更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 洛克(1632-1704)英国 《教育漫画》 教育作用:白板说反对天赋观念 教育目的:培养绅士不能通过学校,需要通过家庭培育

绅士教育内容: 体育:教育的第一位“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德育:重视榜样和示范作用,强调说理,重视练习对形成习惯的作用; 智育: 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 倡导:及早实践、反对体罚、重视榜样作用、主张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 斯宾塞(1820-1903)英国 《教育论》 提出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传统的“绅士教育” 目的: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 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 缺点:过于强调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科学,课程功利色彩浓厚。 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 提出“教育万能论”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无神论者 鉴于教育的影响,主张国家创办世俗教育。 狄德罗(1713-1784)法国 否认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 为俄国拟定《俄罗斯大学计划》 同拉夏洛泰一样都提出:教育权应属于国家而非教会。 拉夏洛泰(1701-1785)法国 《论国民教育》 法国国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同狄德罗一样都提出:教育权应属于国家而非教会。 康多塞(1734-1794)法国 《康多塞方案》1792年提出由国家举办世俗性学校的教育计划 雷佩尔提(1758-1794)法国 《雷佩尔提方案》 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 目的:把儿童培养成身体健康、热爱劳动、遵守法律、具有文化知识的共和国公民。 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灌输,科学知识传授,劳动技能获得。 洪堡(1767-1835)德国 筹建柏林大学德国教育部长 19世纪初德国教育的推动者 这一时期,以费希特为首的教育家倡导“教学与研究统一”、“教与学的自由”。 教育方法上以“习明纳尔”为主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概说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概说 词汇学开始的较早,最早研究词汇的训诂专著——西汉的《尔雅》,在词汇史上有重要地位,但是后来的词汇研究渐渐发展滞后了。这是因为词汇较之语音和语法等方面,情况要复杂得多,所以在词汇研究方面,至今没有一部完备精深的词汇史的研究著述。从古代研究词汇的训诂学专著,近代的继承和发展,再到现代的创新研究,都推进了词汇学研究的进程。虽然词汇学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但较之其他语言学科的发展还是比较薄弱。 汉语词汇研究经过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建期,七八十年代的恢复与发展期,90年代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较之以前又有了更大的发展。 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是有成绩的,不过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钻研和讨论,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简单来说,有三方面:(1)有关理论方面的建设,主要介绍词汇系统的研究,因为它丰富了词汇研究的理论;(2)研究词汇教学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加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3)研究编纂各种语文词典的方法,适应社会上不同的需要。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方面的研究重点做一阐述。 一、相关理论的建设 从五十年代开始对词汇系统的研究使得词汇研究的相关理论越来越完善。 1、词汇是否成系统之争 现代汉语的词汇到底是不是一个系统?应该怎样认识词汇的系

统性?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汉语词汇界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仿佛觉得词汇像是一盘散沙。古训诂学以训释词语为主要任务,对词汇学研究是零散的。而现代汉语研究多侧重于词的结构形式、词义组成等方面,50年代后期,受外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学说的影响,我国学者开始了词汇系统的研究。 1958年周祖漠《词汇和词汇学》一文中说明:“语言中的词尽管多,在构词、词义各方面仍然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构成一个统一的词汇系统。”他是首先接触词汇问题的学者。1961年,黄景欣发表《试论词汇学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词汇是成体系的。1964年刘叔新针对黄景欣的观点发表了《论词汇体系问题》,刘认为:“词汇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含有种种小组织的整体,只不过不足于成为体系。”1984年邢公碗在给刘叔新的论文集《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所写的序中表示支持刘的观点。1990年刘叔新的《汉语描写词汇学》中,刘氏又发掘出一些结构组织,现代汉语中的任何一个词语单位都没有遗漏地被网络进去,他才又宣布“现代汉语词汇形成一个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起,语言学界就针对词汇系统问题断断续续地进行过几次论争和讨论,最后以刘叔新先生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中对此所作的似乎比较圆满的结论为标志,结束了几十年的讨论。但是刘叔新先生的方法和结论还有可以商榷之处。比如成语、惯用语的分析方法,我们用其方法并不能完全把二者区别开来,不能为人们公认。 2、现代汉语词汇成系统的表现 王力先生早在上世纪50 年代就指出“同源词”是汉语词汇成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