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效果分析要点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常见副反应发生率分析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常见副反应发生率分析
梁文龙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4(000)029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常见副反应发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
在我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110例,观察分析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
出现的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后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同步放化疗后患者出现皮肤问题远高于恶心、WBC下降、Ⅲ、Ⅳ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经过护理后,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护理前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结论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会出现皮肤问题、恶心、WBC下降、Ⅲ、Ⅳ级食管炎等副反应,通过加强护理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97-98)
【作者】梁文龙
【作者单位】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江苏睢宁 221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食管癌毒副反应观察 [J], 陈猛;吴德林;赵作银;江红;闫桂军
2.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 [J], 陈
华林;杨东红;王永存;唐志
3.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J], 师将;马莹;刘漪珊;鲁嘉驹;刘晶晶;刘健;韩彪
4.启膈消结汤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毒副反应、免疫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 [J], 王宏君;陈玺龙;郑佳仪;张润莲
5.扶正升血煎剂对降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效果分析 [J], 张栋;邓珍;陈德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效果观察

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效果观察李明耀;项振飞;胡丹飞;徐瑞明【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年(卷),期】2018(025)024【摘要】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放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同步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尼妥珠单抗同步靶向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生存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5%)、临床控制率(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0%、75.0%),治疗后CD3+、CD4+、CD8+、CA125、癌胚抗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能有效控制局部晚期食管癌病情,提高疗效和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总页数】2页(P15-16)【作者】李明耀;项振飞;胡丹飞;徐瑞明【作者单位】315000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放疗科;315000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放疗科;315000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放疗科;315000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J], 陈玉兰;李曙平;练英妮2.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副反应观察与护理 [J], 张海霖;张健;杨青;陈怡3.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J], 黄丹丹;李涛;张军;陈博;郎锦义4.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和单纯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优劣差异 [J], 郑文滔;温本;李嘉;莫艳丽;曾玉平5.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和单纯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优劣差异 [J], 郑文滔[1];温本[1];李嘉[1];莫艳丽[1];曾玉平[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38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2020年10月第6卷第29期No.6 roll up No. 29 Issue, October, 2020健康科学_临床医学工程DOI:10.19335/ki.2096-1219.2020.29.015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宋世硕(连云港圣安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0%。
随访一年,存活患者33例,存活率为66.00%。
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分期、肿瘤长度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对食管癌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效果理想;在制定治疗方案中可将临床分期、肿瘤长度影响预后因素作为参考指标,以提高放化疗治疗作用。
关键词: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预后;影响因素本文引用格式:宋世硕.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J].智慧健康,2020,6(29):38-39,42.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imultaneous Radiotherapy andChem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SONG Shi-shuo(Lianyungang Sheng'an Hospital, Lianyungang, Jiangsu 2221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imultaneous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on esophageal cancer and its prognostic factors.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imultaneous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and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ll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80.00%. following up for one year, 33 surviving patients had a survival rate of 66.00%.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linical stage and tumor length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P<0.05).Conclusion Simultaneous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index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KEY WORDS: Esophageal cancer; Simultaneous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Efficacy; Prognosis; Influencing factors0 引言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典型表现为患者进食中呈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症状[1],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往往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南方 医科 大学 附属南 海医 院治
疗的6 8 例局部 晚期鼻咽癌患者 , 男4 0例 , 女2 8例 , 年
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观 察组 Ⅲ级 以上 放 射 性 皮 炎、 黏 膜反 应 分 别 为 1 6 . 6 7 %、 1 3 . 8 9 %, 高 于对 照 组 的 3 . 1 2 %、 6 . 2 5 %, 但差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两 组 Ⅲ级 恶心 呕吐 及 白细胞 下 降发 生率 分别 为 1 6 . 6 7 %、
表1 两 组 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 比较
例
1 . 2 治 疗方法
两组 患者均给 予三维适形放 疗 同期
1 0 0 m g , 第 1天 , 于放疗 前稀 释于 2 5 0 m L生理盐 水 中 静脉滴注 , 给药 时间 不少 于 1 h , 每 周 1次 , 直至放 疗 结束 。
大提高 , 但 同时放化疗 引起 的不 良反应明显增加 , 机体 免疫力下降 。尼妥珠单抗 是我 国批 准的第 1 个 以 表皮 因子受体 ( E G F R) 为靶 点 的人 源化单克 隆抗体 药 物, 特异性强 , 不 良反应轻微 , 与放疗具有协 同作 用 。 我院2 0 0 9年 5月 至 2 0 1 1年 7月 收治 3 6例鼻 咽癌 患 者, 应用 同步放化疗 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 , 并与 同期单 纯应 用 同步放化 疗患者 对 比, 旨在观察 同步放化疗联 合 尼妥珠单抗 的疗效及 不 良反应 , 为开发新型抗 肿瘤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郑高崟【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33【摘要】目的分析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采用常规放化疗,29例)和乙组(采用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30例)。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_(19)^(+)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CD_(3)^(+)T淋巴细胞)和生存、复发、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包括糖类抗原125(CA125)、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
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
乙组治疗后CD_(19)^(+)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CD_(3)^(+)T淋巴细胞高于甲组(P<0.05)。
乙组生存率高于甲组,复发率、远处淋巴结转移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于甲组(P<0.05)。
乙组治疗后CA125、MIP-3α低于甲组(P<0.05)。
结论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且患者疾病复发率与转移率低,生存率高。
【总页数】3页(P74-76)【作者】郑高崟【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放疗四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2.替吉奥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3.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的影响4.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对血清Nedfatin-1、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5.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556·[6] 王翠翠,袁慧军.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性耳聋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 遗传,2017,39 (3):208-219. DOI:10.16288/j.yczz.16-376.[7] ALBULOUSHI A,LOVGREN ML,STEEL A,et al. A heterozygous mutation in GJB2 (Cx26F142L ) associated with deafness and recurrent skin rashes results in connexin assembly deficiencies [J ]. Exp Dermatol,2020,29 (10):970-979. DOI:10.1111/exd.14187.[8] FUKUNAGA I,SHIRAI K,OE Y,et al. Generation of two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from PBMCs of siblings carrying c.235delC mutation in the GJB2 gene associated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J ]. Stem Cell Res,2020,47:101910. DOI:10.1016/j.scr.2020.101910.[9] GUO C,HUANG SS,YUAN YY,et al. Hearing phenotypes of patients with hearing loss homozygous for the GJB2 c.235delc mutation [J ]. Neural Plast,2020,2020:8841522. DOI:10.1155/2020/8841522.[10] ZYTSAR M,BADY -KHOO M,DANILCHENKO V,et al. High rates of three common mutations c.516G>C,c.-23+1G>A,c.235delC in deaf patients from Southern Siberia are due to the founder effect [J ]. Genes,2020,11 (7):833. DOI:10.3390/genes11070833.[11] ZENG X,LIU Z,WANG J,et al. Combined hearing screening and genetic screening of deafness among Hakka newborns in China [J ].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20,136:110120. DOI:10.1016/j.ijporl.2020.110120.[12] 詹悦,吴瑕,胡玉娟,等.湖北地区306例极重度聋患儿基因芯片筛查分析[J ]. 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杂志,2014,28:680. 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4.10.004.[13] ZHOU K,HUANG L,FENG M,et al. A novel SLC26A4 splicing mutation identified in two deaf Chinese twin sisters with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s [J ]. Mol Genet Genomic Med,2020,8 (10):e1447. DOI:10.1002/mgg3.1447.[14] 刘清明,田野,於娟娟,等.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纯合突变婴幼儿的听力评估及随访研究[J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33 (11):1089-1092. 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9.11.020.[15] LIU Y,WEN J,SANG S,et al.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based mutation analysis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in Chinese families [J ].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20,277 (12):3331-3339. DOI:10.1007/s00405-020-06050-3. [16] WU D,HUANG W,XU Z,et al. Clinical and genetic study of 12 Chinese Han families with nonsyndromic deafness [J ]. Mol Genet Genomic Med,2020,8 (4):e1177. DOI:10.1002/mgg3.1177.[17] FINSTERER J. Variant m.1555A>G in MT -RNR1 causes hearing loss and multiorgan mitochondrial disorder [J ].Medicine,2020,99 (6):e18488. DOI:10.1097/MD.0000000000018488.[18] 卓越,吴昊,金昊,等. 携带线粒体DNA 1555A>G突变的非综合征型聋患者的听力及遗背景分析[J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8,35 (5):625-629. DOI:10.3760/cma.j.issn.1003-9406.2018.05.001.(编辑 武玉欣) · 短篇论著 ·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分析Efficacy of nimotuzumab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against loc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朱秋霞,张振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肿瘤科,沈阳 110004) 摘要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f o r Lo c a l l y Ad v a n c e d Na s o p h a r y n g e a l Ca r c i n o ma
H E N i n g , S I Y o n g - f e n g , S U N n
, W E NG i r n g - i f n , Q , ⅣY a n g — d a , 聊
D OI : 1 0 . 1 1 6 7 5 / j . i s s n . 0 2 5 3 — 4 3 4. 0 2 0 1 3 . 0 7 . 0 7
Ef fe c t o f Ni mo t uz u ma b Co mb i n e d wi t h Co nc ur r e n t Ch e mo r a d i o t h e r a py
_
冰
0 0 2 1 , E — ma i l : n i n g h eg (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人 民医院 , l耳鼻 咽喉头 颈肿瘤 科 , 2病理 科 , 南 宁市 53 x @s i n a . c o m)
【 摘要】 目的 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 0例 Ⅲ一 1 V a 期初治鼻咽部 未分化非角化性癌患者, 按就诊单双号分为两组, 每组 2 0 例。治疗组采用尼妥珠单抗
H o s p i t a l fG o u a n g x i Z h u a n g A 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 , N a n n i n g 5 3 0 0 2 1 ,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a f e t y a n d e f i f c a c y o f n i m o t u z u m a b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c o n c u r r e n t c h e -
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价值。
方法:以2021年5月—2023年5月为研究日期,选择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68例患者分组采取抽签法,每组34例。
参照组以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
试验组选择伐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
评析各组肿瘤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标志物指标、临床疗效等指标均比参照组优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人疗效。
同时,此种治疗方案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维护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贝伐珠单抗;同步放化疗宫颈癌的临床主要治疗方案为手术、放疗和化疗。
近些年,上述治疗方案不断改进,使得病人的生存时间延长,生存质量提高[1]。
但是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远处转移风险,从而造成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此种情况,还应积极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根据当前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以尼妥珠单抗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且取得一定进展[2]。
本研究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录入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8例。
时间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
分组应用抽签法。
每组均为34例。
参照组:年龄为35~67岁,平均(49.52±5.38)岁。
肿瘤分类:鳞癌、腺癌、鳞腺癌各为28例、5例、1例。
试验组:年龄为33~69岁,平均(49.48±5.42)岁。
肿瘤分类:鳞癌、腺癌、鳞腺癌各为26例、6例、2例。
2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选入条件:①符合局部晚期宫颈癌诊断标准,病理分期为ⅡB~ⅣA期者。
②同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器官功能障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reating
locally
advarcinoma
Lisheng,Meng Lingxin,Zhang Gu洳ng,Meng Qin,Xu Meiling,
GF is
Zhaojun of Oncology,Rizhao People’s Hospiml,Shandong Province,Rizhao 276826,China(Zhang Postgraduate of Oncology,Graduate School of Weifang Medical Univemity)
放射性食管炎、血液学毒性(0~2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步放化疗组、联
合治疗组的血液学毒性(3—4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调强放疗组[36.4%(16/44)、48.0%(12/25)比 27.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尼妥珠单抗急性不良反应轻微,出现恶心5例、皮疹3例、发热2例、血压下降1例,均未影响 正常治疗。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患者耐受性较好。
【Fund program】
Research Project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JY2013KJ061)
食管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肿瘤发病 率中居第6位。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大部分患
者就诊时局部病灶已经广泛浸润或远处转移,丧失 手术切除的机会‘1|。目前食管癌治疗方法为同步
2.2
Gy/F,总剂量为60~66
Gy,CTv、CrI'vnd、刖:
Gy,
118~2.0
Gy/F,总剂量为50 Gy,肺平均剂量<13
双肺V20(接受≥20 Gy的相对肺体积)<30%,
1.1对象选择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2012年 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 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调强放疗组、同步 放化疗组和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组(联合治 疗组)。单纯调强放疗组29例,其中男19例,女
【关键词】食管肿瘤;尼妥珠单抗;疗效;不良反应 【基金项目】
济宁医学院校级科研计划(JY2013KJ061)
【中图分类号】R 735.1【文献标识码】A
Short-term effect of nimotuzumab
combined with
Fei
synchronal radiochemotherapy
万方数据
生垦匡垫垫!鱼生!旦筮!!鲞筮!塑璺!i塑丛旦丛些:』!些!!!鱼:!些:!!:塑垒鱼
放化疗,可提高疾病的缓解率、患者生存率并改善患 者生活质量,但缓解期较短,5年生存率仅6.4%嵋1。 由于食管癌患者耐受性较差,高效低毒的治疗方式 是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的关键途径。随着分子靶 向治疗的快速进展,国外已经有报道尼妥珠单抗联 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疗效较满 意[3]。本研究探讨98例非手术治疗的采用调强放 疗与紫杉醇和顺铂联合化疗(TP)方案和尼妥珠单
rat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1 year surviva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IMRT group,synchronal radio・chemotherapy group and
combination
『69.0%(20/29)VS 81.8%(36/44)VS 92.O%(23/25),44.8%(13/29)VS 61.4%(27/44)VS 76.0% (19/25)](P<0.05).The incidences of radioactive pneumonia,radioactive esophagitis,and 0-2 grade hematology toxicit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incidence of 3-4 grade hematology toxicity in synchronal radio-chemotherapy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IMRT group [36.4%(16/44),48.0%(12/25)VS 27.6%(8/29)](P<0.05),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synchronal radio—chemotherapy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P>0.05).In combination group,5 cases
反应。
4例、腺鳞癌3例;肿瘤部位:颈段8例,胸段2l例。 同步放化疗组44例,其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 (52±9)岁;病理类型:鳞癌36例、腺癌5例、腺鳞 癌3例;肿瘤部位:颈段11例,胸段33例。联合治 疗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1±12)岁; 病理类型:鳞癌21例、腺癌3例、小细胞癌1例;肿 瘤部位:颈段6例,胸段19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 性。纳入标准:①年龄32~72岁;②有胸部CT和/ 或X线钡餐透视检查、经电子胃镜活检病理学证实 为无手术切除指征、参照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 分期标准(草案)分为Ⅲ、Ⅳ期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 者;③卡氏评分t>70分;④根据RECIST评价标准至 少有1个可测量的肿瘤病灶;⑤无食管穿孑L前征象, 无手术指征,无放化疗禁忌证,无主要器官的功能 障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肺功能基本正常;⑥预 计生存期>6个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 准,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单纯调强放疗组行单纯调强适形放射 治疗;同步放化疗组行TP方案(多西他赛60 mg/m2, 第1天;顺铂75 mg/m2,第2天)化疗联合放疗;联 合治疗组行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
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GTV)、临床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m)]及
危及器官,GTVnd为转移淋巴结,CTV勾画标准为 GTV左右前后均外放0.8 em,上下均外放3~5 cm, crI'Vnd包括淋巴引流区,CTV外放0.5 121'11为PTV, 勾画完毕后输入处方剂量:GTV、GTVnd:2.0~
10例;年龄(49±10)岁;病理类型:鳞癌22例、腺癌
V30<20%,脊髓0体积剂量<45 Gy,心脏V40< 50%。④计划设计:采用Masterplall调强治疗计划 系统逆向设计5—7个共面野,并在射线路径上对不
均匀组织进行矫正,以95%等剂量曲线覆盖唧,
且靶区内部剂量差异-4-5%,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进行优化治疗计划,正常组织符合处方要求 为满意标准,确认放疗计划后传送至Vafian Ex 23 直线加速器,安排患者每周一至周五接受放疗。 1.2.2化疗方案于放疗前3 d行第1个疗程化 疗,共2~4个疗程,采用rI’P方案,化疗时监测生命 体征。化疗结束后检查血常规,对症处理化疗不良
6
1.2.3尼妥珠单抗治疗方案放疗前4 d给予尼 妥珠单抗(北京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
0120150102)治疗,200 mg/次,静脉滴注,1次/周,
共6~9次。使用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并发症。 1.3近期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3、6个月评价近 期疗效,以食管钡餐透视、胸部CT检查了解肿瘤消退 情况作为评价依据,采用万均H1提出的食管癌放疗后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同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实 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完全缓解:所有可见 病灶均完全消失,钡餐通过顺畅,管腔无狭窄或稍显 狭窄,疗效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病灶最大双径乘 积总和缩小50%以上,并在至少4周后复查确认,钡 餐通过尚顺畅,边缘欠光滑有小的充盈缺损或小龛 影;病情稳定:病灶最大双径乘积总和增大<25%或 缩小不足25%,无新病灶出现,并在至少4周后复查 确认,钡餐见病变有残留或病变无明显好转;病情进 展:病灶最大双径乘积总和增大>25%,或出现新病 灶,钡餐见龛影或狭窄加重。总有效率(%)=(完全 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x 100%。随访, 计算3组患者1年生存率。 1.4不良反应观察根据食管癌患者治疗期间、治 疗结束后随访时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评价不良反
DOI: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6.06.016
【摘要】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
性选择山东省13照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 法不同分为单纯调强放疗组(29例)、同步放化疗组(44例)和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组(联合治疗组, 25例)。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单纯调强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比较[69.0%(20/29)、81.8%(36/44)比92.0%(23/25);44.8% (13/29)、61.4%(27/44)比76.0%(1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放射性肺炎、
Corresponding
author:Meng
in
Lingxin,Entail:menglxD01623@163.con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nimotuzumab combined with synchronal
【Abstract】
radio—chemotherapy advanced esophageal
Objective
cancer
Ninty—eight patients with locally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group(29 cases),synchronal radio—chemotherapy group(44 cases)and nimotuzumab combined with synchronal radio—chemo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