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类期刊退稿原因分析

肿瘤类期刊退稿原因分析
肿瘤类期刊退稿原因分析

肿瘤类期刊退稿原因分析

【摘要】

全文分析XX年《中国癌症杂志》所退稿件的主要退稿原因,并根据退稿原因给出一些建议,以期帮助作者更有效地撰稿及投稿。

【关键词】

退稿原因

AnAnalysisonReasonsofPaperRejectionfromoncologicPer iodicals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themainreasonsofthepapers rejectedbycHINAoNcoLoGyinXX.Inadditiontotheanalysis ofthatreason,someadvicewasalsoprovidedtoauthorstoin creasetheacceptabilityincludingtheskillofwriting,in accordancewiththeformatofthejournal.

keywords:rejectedreasons;article;journal

为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肿瘤类期刊的主要退稿原因,我们以《中国癌症杂志》为例,按照“三审制”审稿流程,对XX年所收稿件在各个审稿阶段的主要退稿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并附以实例说明,以期指导作者撰稿及投稿。《中国癌症杂志》是肿瘤类科技核心期刊,审稿程序采用“三审制”

原则,即责任编辑初审、专家外审和编委会终审,在三审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未通过就作退稿。XX年《中国癌症杂志》共收稿1137篇,录用277篇,退稿率大约在76%左右。

编辑初审主要退稿原因

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通常会由资深责任编辑先作初审,将明显不符合本刊宗旨及要求的论文直接退还作者,以缩短退稿时间、减轻审稿专家的负担。编辑初审退稿大约占来稿量的20%,主要退稿原因包括选题不当、内容不符合刊登要求、无新意的综述、著作权争议、伦理问题等。

.1

选题不当

包括选题过大和选题无新意。论文选题过大,涉及面过广,不易写透彻,容易被退稿。如“临床分子放射生物学进展”,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分子成像、放疗与靶向治疗联合应用、基因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微环境等,而每个方面又都是很大的研究课题,涉及内容多,论点不易集中;还有一种就是选题无新意,如“乳腺癌手术切口的探讨”一文,该文比较了乳腺癌横梭型切口和纵梭型切口的优缺点,得出乳腺癌横梭型切口优于纵梭型切口的结果,尽管结论非常明确,但是该结果在临床上早已经达成共识了。

.2

2013―2015年某二甲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2013―2015年某二甲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对医院2013-2015年住院死因进 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医院三年总计死亡病例462例,住院 患者死亡率为1.17%,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按年龄段划分 死亡率从50岁开始上升,80―8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因 顺位中前五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其中死于前三种疾病的病例占全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78.3%。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是该院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统计分析病死率死因构成 【Abstract】Objective Summarize the cause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2013-2015 in hospital a two general hospitals,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hospital managementMethod Using the hospital medical record management system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death in hospital during 2013-2015.Result A total of three deaths in a hospital in

误诊原因分析

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清 写在课前的话 近些年来,各种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其中,不发由误诊而引发的案例。通过此课件的学习,使学员对导致误诊的各种因素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以使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尽量避免误诊的发生。 (1)对象的复杂性 (2)时间的紧迫性 (3)资料的不完备性 (4)诊断的概然性 1、主观因素: (1)资料收集不完整、不确切 (2)临床观察不细致 (3)检验结果的误差 (4)先入为主、主观臆断。贯性思维 (5)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等 2、医生的素质: 有的医生将学历、资格、名誉、地位等当成资本,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出自己的经验多,学问深,水平高,听不进同事、下级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意见,对病人的某些见解更是不屑一顾,固执己见。

(1)医生的素质 为了救治病人,医生在取得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必须迅速及时地做出诊断。而疾病的多变性、个体的差异性和医生的认识手段、知识经验积累方面的局限性都可能使诊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不确定性因素 ①临床资料的错误 ②临床资料的模糊和解释的多样性 ③临床信息和疾病表现间的关系的不确定性 ④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 (1)临床资料的错误 从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中收集资料时易发生错误,或观察、或记录、或仪器故障、或病人弄错数据,这意味着每一份资料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医疗工作中,在疾病是多变性、个体的差异性、医生认识手段和知识经验累积的局限性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如何识别各种可能导致误诊发生的因素,客服诊断的不确定性,正确判断患者的实际病情,做出正确 临床诊断? 病例1:患者男,76岁,主因“双下肢乏力3年,加重5天” 入院。患者就诊于我院诊断为“脑梗塞”,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于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加重。患者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可,大便干燥,小便正常;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190/110mmHg;冠心病病史30余年,于1998年行冠脉搭桥术,于1961年前行胰岛B细胞瘤切除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年。 解析: 体格检查:T:36.4℃ P :62次/分 R:18次/分 BP:160/80mmHg发育正常,肥胖,神清,言语欠流利;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皮疹,无皮下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无抵抗,右侧甲状腺Ⅰ度肿大;双肺叩呈清音,肺下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肺底移动度可。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62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肌力Ⅴ-级,左侧巴氏征(+)。

投稿被拒的理由不外乎如此

一般情况下,论文被退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完全的拒绝”: 编辑通常会表明这类论文不适合在其杂志上发表。第二类是“部分拒绝”:论文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编辑拒绝这类论文是由于数据或分析存在严重缺陷。这类论文作者可经过修改后将的“新”论文寄给杂志。 但无论是哪种SCI退稿的类型,其退稿的原因不外乎在于文章的内容、格式或者期刊自身的原因。 1.内容方面 论文没有新意是SCI论文被退的主要原因。具有原创性的文章是受国际刊物欢迎的,相反,重复别人的观点或经过简单推理可从国际文献中获得的观点是稿件常常被退的原因。 内容分析不到位、理由不充分是SCI论文被退的基本原因。单纯的定性描述,缺乏理论的分析或者逻辑推理有问题,即使有新发现,也会因为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而被退稿。 除此之外,实验不完善、数据统计处理不当、应用领域窄也是稿件被退的原因。SCI论文的内容实验数据不能太少,数据对应的分析方法也要得当。当然,研究的内容也应具有普遍性意义,而不仅仅只适应区域性。 2.格式方面 SCI论文格式一定要符合基本规范,论文格式有问题是很多论文被退的原因。一般情况下,论文的基本格式要求都是差不多的,要求怎么排版就怎么排版,切忌特立独行。其次,论文语言表述得当,英文语法正确,否则审稿编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肯定也就按退稿处理了。一篇研究论文的结构依次大致包括:题目(Title)、作者(Authors)、作者单位和联络方式(Affil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ddress)、短标题(Short Title)、论文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引言(Introduction)、研究目标(Research obxxxxjective)、试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试验结果及其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对方法和结果的讨论(Discussion)、结论(Conclusion)、致谢(Acknowledgement)、辅助材料(Appendix)、参考文献(References)、以及表和图。 从引言到结论为正文。有些杂志不需要关键词。辅助材料一般是不需要的,因为一般介绍的内容应该包含在正文中。但是,有些论文由于推导繁琐,或需要附带程序等,为不影响阅读效果,需要把这类内容放在辅助材料里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阅读。 参考文献首先应与欲投刊物里的文献格式要一致。参考文献不是多多宜善,而是能够充分反映目前在论文研究领域的知识面貌-所有结论和所用方法。不应漏掉关键的方法和结论。一般应引用概念、方法和发现的原创论文及对此做出贡献的相关发展。当然,如果对某一方面已有综述性论文和教材做出概括,应当引用。 3.杂志方面 杂志对于论文的质量是有明确要求的,除内容质量外,图片是否清晰、图释是否完整、参考文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都是杂志审核的标准。论文在投稿前,一定要确保论文符合杂志的要求,从而提高论文的发表率。

全面剖析投稿时被退稿原因----论文投稿

全面剖析投稿时被退稿原因----论文投稿 作者撰写的只要被论文发表,其劳动成果才敢得到社会的供认。但是,每一种期刊刊出的论文数量有限,对刊出论文的质量、内容都有一定的要求。论文被相应刊物承受、刊出的前提是应契合该刊物的刊出规范,即内容新、科技含量高、可读性强、契合刊物的报道范围。但我们在稿件的处置过程中,发现相当局部论文都存在着选题、科研设计、撰写等方面的问题。有些论文存在的缺陷,经审稿专家、作者及编辑的共同努力,停止相应资料的补充和文字加工后能够刊出。但有些论文因存在着不可补偿的缺陷,只能退稿。我们对《中华外科杂志》2000年的400份退稿信的退稿缘由停止了剖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办法与结果《中华外科杂志》2000年共收稿1583篇,刊出406篇(25.600),退稿1177篇(74.4%)。在退稿稿件中随机抽取400篇,对其退稿缘由停止归结剖析。退稿的缘由分为选题不当、科研设计不合理、研讨结果不精确、撰写质量差、选刊不恰当等方面。 2退稿缘由剖析 2.1选题不当与其他科技论文相同,医学论文的选题关于论文能否可以刊出至关重要,就象盖高楼打地基,假如选题不好,以后的工作无论多么出色都无济于事。判别论文质量的规范之一就是看论文的内容能否新、能否有实践的科研和应用价值,这与选题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科研选题新的论文,才会有新的内容[,才会对医学临床和科研产生启迪和指导作用。但是,依据《中华外科杂志》400篇退稿的论文剖析,31%退稿是因选题不当形成的,其中27.5%是选题无新意,即反复性研讨, 3.5%选题无实践价值,可见选题仍是科技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重点。作者在准备写论文前,应对本人的写作目的,学术程度及所在单位的条件(范围大小、病人资源、医疗设备、实验条件、经济根底、科研设计才能)停止客观的剖析,选择力所能及的标题。标题选定后,论文发表有意请联系董编辑Q/微信:993383282,不要急于入手搜集材料、做实验,而应先停止细致的材料检索,确保要完成的论文中所包含的信息是以前没有记载的,或者虽有记载但有不全面、不正确或有证据缺乏之处,本人的论文具有填补空白、补充缺陷或修正错误的作用,同时还要保证论文所触及的问题具有实践的临床应用和科研价值,这样论文被刊出的几率会大大进步。 2.2科研设计不合文科研设计包括处置要素的设计、受试对象的设计、察看指标和实验办法的设计、对照与分组的设计、统计处置的设计,详细到医学范畴就触及到疾病的诊断规范、疗效判别规范、顺应 证的选择、治疗办法的选择、标本数量确实定、临床效果察看的随访结果、材料的搜集整理、数据的统计学办法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选择不当,都会使研讨的结果失去意义。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现:这些环节是作者的单薄环节,由于科研设计缺陷遭到退稿的论文占本次调查的45.250o,居于首位。这些问题触及到科研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疾病诊断不确切、治疗办法选择不当、样本数太少、察看指标选择不当、对照组的设置及分组办法不合理等等。中国科技期刊研讨,2003,14(2) (1)疾病诊断不确切有关疾病疗效察看的论文,疾病的诊断必需明白。假如疾病的诊断不明白,疗效就无从谈起。如肿瘤应以病理诊断为确诊的根据,内分泌疾病应以激素的检测结果为根据,代谢性疾病应以相应的酶学指标为根据、感染性疾病应以病原学证据为根据。本材料中,因诊断根据缺乏被退稿的占6.00%,其中最常见的是仅靠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肿瘤。 (2)察看指标选择不当医学论文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办法的比照研讨是较常见的题材。要判别一种诊断或治疗办法的优劣必需有特征性判别指标。如肿瘤应有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呼吸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必需有胸部X光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等。假如察看指标选择不当或不全,结果就无法客观评价。本组材料中因察看指标选择不当被退稿的论文占4.25%0。

影像检查致误诊误治病例分析(一)

影像检查致误诊误治病例分析(一) 在临床工作中出现误诊误治是在所难免的,总结失误的教训,提高诊断正确率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从本院近年来的数万例影像检查资料中,选择经手术、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证实而确诊的住院和门诊病例进行分析。 1病例摘要 例1:女,39岁,以“腹痛待查3天”就诊于某外院,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临床诊断为胆囊炎,在本院手术治疗,发现胆囊正常。 例2:女,45岁,间断腰痛数年,加重1周就诊。X线平片为脊柱正常,按急性腰肌劳损治疗无效,行CT检查,发现L4—S1多发性椎间盘突出。后行藏医和理疗,临床治愈出院。 例3:女,35岁,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习惯性便秘30余年,腹部肿块1周就诊。B超共查3次,诊断为肠道粪块潴留。某外院CT诊断为畸胎瘤,手术证实为结肠粪块结石。 例4:女,56岁,胆囊切除术后18年,多次胆道感染住院治疗,本次以“黄疸待查”就诊。共在3家医院B超检查,1家诊断肝癌,2家诊断肝硬化,CT检查诊断肝癌,肝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正常,手术发现硬化型胆管炎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临床治愈出院。 例5:男,45岁,外伤后在某县医院脾脏切除术后5天,以“发热待查”就诊入院。先后3次B超检查,发现实质性肿块逐渐长大,肿块直径在2周内由3cm增大到8cm。手术切除后,做病理检查为脾脏组织,

术后在血液中发现疟原虫。出院诊断为疟疾合并副脾肿大。 例6:女,19岁,有牧区生活史,发现“腹部肿块”6个月就诊,B超发现肝脏多发性囊性肿块,诊断肝囊肿或肝包虫囊肿,手术发现为胆道畸形,多发性胆道囊肿,胆囊结石并早期胆囊癌。 2误诊原因分析 2.1影像检查技术人员误诊,临床医师盲从,致部分病例误诊误治在B 超常规检查腹部脏器时,多采用仰卧位,胆囊周围肠道积气,肠道内气体反射形成投影在胆囊内的伪像,有时酷似胆囊结石声像。例1为B 超误诊的假阳性,其原因便在于鉴别的方法。让患者由仰卧转动体位为左侧位探查,由于肠道气体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气体形成的胆囊结石伪像随之消失,即可消除这种假阳性。 2.2临床医师片面相信CT而否定B超在例3中,B超声像显示为肠道粪块,具有一定特征性,诊断粪块比较正确,经手术证实,B超诊断是正确的,CT诊断是错的。临床医师更加相信CT检查结果,给该患者实施了手术。分析其原因是临床医师对影像检查的原理缺乏了解,殊不知CT检查和其他影像检查一样,存在“同病异像”和“异病同像”的现象,存在假阳性的问题。 2.3由于影像检查的局限性,或病例的少见,导致难以避免的误诊在例4中,多次多种影像检查(含B超、CT、血管造影)均未能做出正确诊断,这说明任何影像检查都有其局限性。在例6中,B超误诊的原因是超声医师过多考虑常见病和结合牧区生活史,没有考虑到“胆道畸形,

膈疝

36例钝性创伤性膈破裂的诊治张鹏傅国舟郑锴王忠义宋世辉 摘要目的探讨钝性创伤性膈破裂的早期、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86年7月2001年6月共36例钝性创伤性膈破裂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6例患者均行膈破裂修补术治疗,同时行脾切除12例,肝修补4例,下腔静脉修补术1例,胃绞窄切除术1例,32例患者痊愈。术后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胃绞窄继发胸腔感染败血症,3例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对胸腹交界的严重创伤警惕膈破裂的存在,掌握膈破裂临床表现,并结合X-ray 、Bus和CT等影像学检查做早期诊治,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手术治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破裂,膈肌;诊断;治疗 Blunt 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 :a report of 36 case ZHANG Peng , FU Guozhou, ZHENG Kai, et al. Dept. of thoracic surger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Tianjin 300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lunt 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 .Methods The management of blunt 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 in 36 patients from June 1986 to July 2001 were analyzed. Results Surgical repair was performed in all cases .Four patients died from peroration of the viscus and acute respiration distress. Conclusions Early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can lead to decrease in its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

SCI论文退稿原因分析

SCI论文退稿原因分析 1、无新意,重复他人工作; 2、有新的发现,但未能很好提炼,升华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3、单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论的分析; 4、仅仅是区域性的工作,而不具有普遍意义、可推广到其他地方的工作,即仅仅是国外方法在中国某一地区的应用,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5、文章组织得不好,文字工夫欠佳,国外审稿人难以看懂。 如何对观测资料进行提炼,升华? 1、以新的理论、概念为指导。如地貌学的临界理论、复杂响应理论; 2、建立模型:经验统计模型;有物理基础的模型;模糊数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分形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发现新现象,提出新概念。 逻辑性: 我审稿时碰到作者的结论性错误,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的那篇,后来我给他指出错误并给他参考文献,不要轻易下结论,这很糟糕的。我就觉得这个作者文献还是看少了,特别是理论性的东西,所以他下错误结论。后来在修稿中改正了。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的那篇,我认为作者没有好好解释实验结果,图中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扣1550116010 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曲线的解释不是很好。比方说,1,2,3,4条曲线不同尺寸(1mm,2mm,3mm,4mm)出现轨迹差不多,但是第5条曲线(5mm)在x轴前半部分和其它四条轨迹差不多,但x轴后半部分曲线确异常,作者只是给出结果,但没解释,我审稿时就提出,怎么解释5mm的曲线后半部分与其它四条曲线不同,那6mm的曲线又会是什么样子?5mm是一个关键尺寸么?所以在画实验数据图时,特别注意异常点和异常曲线,要解释异常的原因,如果涉及到尺寸的曲线,还要考虑关键尺寸或者临界尺寸。不要指望审稿人疏忽,还是要方方面面考虑文章,SCI论文毕竟发文章是严格的学术活动。

死因检测与肿瘤登记考试题及答案2019

一、单选题 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第I 部分要求,把直接致死原因记入第一行,把( C)记入最后一行 A.间接致死原因 B.最严重的疾病 C.导致引起一系列疾病而死亡的原因 D.本次就诊的疾病 2. 在死亡病例报告中,除( D)情况外,其他可以看作是不明原因死亡 A.I46.9(心脏停搏,未特指) B.I95.9(低血压, 未特指) C.J96.9(呼吸衰竭,未特指) D.R95(婴儿猝死综合症) 3.《死亡证》死因诊断栏中各病“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A ) A.(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 B.(a)病最长,(b)病次之,(c)病最短 C.(b)病最长,(c)病次之,(a)病最短 D.(a) (b) (c)病时间一样 4.肿瘤登记工作中,以下不需要上报的病例是(B) A.淋巴瘤 B.子宫肌瘤 C.垂体瘤 D.脊髓瘤 5.孕产妇死亡说法最正确的是( D) A.孕产妇死亡是指妊娠开始至分娩时段内发生的死亡。 B.孕产妇死亡是指妊娠开始至分娩后42 天内发生的死亡。 C.一孕妇在妊娠后10 周死于乳腺癌,算是孕产妇死亡。

D.孕产妇死亡是处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 天之内的妇女死亡,但不包括由于意外或偶然原因导致的死亡。 6.某人患慢性支气管炎20 年,肺气肿10 年,肺心病5 年后死亡,根本死亡原因为(D ) A.肺心病 B.肺气肿 C.慢性支气管炎 D.慢性阻塞性肺病 7.某女性患者,49 岁,患卵巢恶性肿瘤1 年,后行切除术;半年前发热.胸痛,查出 肺转移性癌,1 周前死于终末期肺炎。患有慢性胃肠炎8年。根本死亡原因为( C) A.终末期肺炎 B.肺转移性癌 C.卵巢恶性肿瘤 D.慢性胃肠炎 8.患慢性十二指肠溃疡4 年,1 周前因溃疡引起穿孔而手术,术后继发腹膜炎,3 天后死亡。本人还患有冠心病。根本死亡原因为(C ) A.继发性腹膜炎 B.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C.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D.冠心病 9.某女,三年前诊断为肾上腺瘤,伴有醛固酮增多症,继发高血压,死前突发脑出血,呕吐误吸死亡。根本死亡原因为( D) A.脑出血 B.继发性高血压 C.醛固酮增多症 D.肾上腺瘤 10.未经救治的院外死亡,医疗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D )判定死亡性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到现场或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填写《死亡证》。 A.医疗机构 B.疾控机构 C.乡镇卫生员 D.公安司法 11.某女性患者,患高血压10 年,风湿性心脏病5 年,3 天前在二楼擦玻璃窗时不慎坠落,颅骨骨折后死亡。根本死亡原因为(B )

sci论文发表被拒的退稿原因

sci论文发表被拒的退稿原因 一、要理解sci论文发表被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因此要保持良好心态。 二、对完全拒绝的论文,编辑通常会表达不愿再看到该文:(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应该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SCI期刊。 三、审稿人有时也会犯错误,不仅仅是笔误也有专业知识上的错误,因为编辑找的审稿人未必是你相同领域的专家。如果作者对否定的原因有异议,可以向编辑或主编提出自己的意见,据理力争,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在回复中委婉地表达一下你的意见。如果编辑同意作者的意见,论文可以重新进入新的一轮审稿程序。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四、如果sci论文发表被拒绝是因为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论文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数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SCI 期刊,编辑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 五、如果sci论文发表被拒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其他SCI期刊。 附:最常见的sci论文发表退稿原因 (1)主题原因(Subject): 1)内容不适合期刊(Not suitable for journal) 2)不适时(Not timely) (2)论文内容(Coverage): 1)意义不大(Questionable significance) 2)不可信(Questionable validity) 3)深度不够(Too shallow) 4)过于详尽(Too exhaustive) (3)论文长度原因(Length) 1)论文太长(Too long) 2)论文太短(Too short) (4)论文的表达原因(Presentation) 1)框架不好(Bad organization) 2)表达不行(Ineffective expression) 3)插图有问题(Ineffective or unusable illustrations)

中国科技论坛退稿原因

《中国科技论坛》退稿的若干原因 可能录用的稿件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最终决定是否录用。 有许多投稿很快就被编辑部退掉。 退稿的原因中,与稿件质量相关的大致有: (1)内容跟刊物无关。例如,本刊关注科技方面的事情,你的投稿是旅游营销,即使你的文章写得非常漂亮,我们也会只看标题就退稿。本刊刊登稿件的范围可参见“中国科技论坛刊登什么”。 (2)与本刊已发稿件类似。例如,本刊刚发一篇关于科技人才政策的回顾的文章,你的文章即使有些新意或者特点,仍然会很快被退稿。 (3)内容过于陈旧。例如,20年前我们关注科技指标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现在的投稿仍然是这些基本知识,因此会被直接退稿。 (4)分析缺乏深度。例如,一篇政策分析文章,只是简单的法规或者政策的罗列,没有思考;文章题目与内容不符,想以题目取胜,但内容乏善可陈。 (5)统计数据或者事实过于陈旧。例如,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用的却是10年前的数据和早期的事实。 (6)无法实现的模型建构或者逻辑分析错误。论文的分析要符合逻辑,结论是分析的必然结果或者推论。数学模型建构成为时尚,但是论文建构了没有用的数学模型(找不到来自统计或者实证量化数据)。一大堆理论分析之后,结论不是分析的必然结果。 (7)实证分析的缺陷。例如,统计调查中过于小的样本量或者

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典型案例分析中明显的广告或者夸大事实的描述。或是前面理论介绍,后面在模型中代入一大批数字,得出的结果没有进行任何分析或仅一点分析,没有提出真正有意义的建议。 (8)对策建议没有针对性。没有对现有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一些不着边际或者过于宽泛的政策建议,或者提出的对策已经写在各种法律法规中。 (9)参考文献缺失。例如,一篇综述性的论文,却没有列出进行年内该领域中的经典文献,文献的来源也不是那些该领域有影响的期刊,明显反映出作者对该领域的不熟悉。 (10)文字过于粗糙。例如,对外国政策的介绍,翻译中明显的西化句子过多,让文章难以卒读;口语化较多的讲话稿式文章;文章的逻辑性不强,各个章节各为内容,没有关连性和连续性。 (11)明显的不端行为。例如抄袭,来稿内容似曾相识,上网络上一查,重复文字太多,可断定为抄袭。例如腊肠式发表,用同样的数学工具,改变一两个变量处理成若干文章投放,没有任何新颖的结论。或者整篇文章是将外国几篇报告内容直译过来,组成中文的一篇文章,抄袭成分比较大。 以下几条与作者的某一篇稿件质量没有直接关联,但仍然会被退稿。 (1)作者年度内投稿太多。为了作者的多元性,除特约稿和特别优秀的稿件外,本刊原则上一年内只发第一作者一篇文章。

杂志拒稿的常见原因

杂志拒稿的常见原因 退稿在学术出版中是常见现象。即使是顶级研究者也有过被退稿的经历。多项同行评审研究对期刊退稿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下示为这些研究所得出的最常见的退稿原因: 1. 缺乏原创性、创新性或重要性:结果无概括性;所用方法因新技术出现已过时;扩展或复制已发表成果的二次分析未补充充实的专业知识;研究只是报告已为人所知的知识,而未将其扩展至新的地理、人群或文化背景而使知识具有创新性;非原创性、可预见性或无意义的结果;结果无临床、理论或实际意义。很多作者都喜欢引用“以前从未被研究过”作为解释其论文具有重要价值的原因。这样做不是很好;研究需要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作者应提供研究具有重要性的具体原因,例如:研究可影响某项具体的医疗措施,可影响特定的政策讨论,或可改变传统的理论或观点。 2. 与期刊不匹配:研究成果只针对期刊并不专门面向的极少数读者或专业读者;论文不符合期刊的规定目标或范围;研究课题不能引起期刊读者的兴趣;论文不符合期刊规定的格式(例如:将个案报告投递给明确说明不发表个案报告的期刊)。很多论文甚至在进行同行评审前就被完全退稿处理,其原因是论文不适合期刊的读者群或不符合期刊的目标和范围。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在决定投稿期刊前,花费一定的时间创建期刊名单并仔细斟酌自己的选择。 3. 研究设计存在缺陷:研究问题不当;回答研究问题的方法设计不当;所选方法无效或不可靠;选择与研究问题不符的不正确方法或模型;所选仪器不当或不达标。即使写得再好的论文也不能掩盖研究设计中的缺陷。事实上,这是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即在研究的构思阶段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防止这种缺陷的最好方法是进行仔细的文献查阅,以确定适合自己研究的最好方法和做法。 4. 文字写作和组织差:方法说明不充分;研究的原理阐述不充分;论述部分仅重复结果而未进行解释;研究的原理阐述不充分;研究数据好像不支持结论;导言部分未确立研究问题的背景。作者在论文中提供具有说服力和充足的论据非常重要。你应该通过论文表达使读者相信你的研究兼具完美性和重要性。 5. 论文准备不当:未遵守期刊对作者的规定;句子表达不简练明确;标题、摘要及/或投稿信无说服力;大量的粗心错误,如错误的文法或拼字;图表设计很差。非英语母语的作者通常面临另一个问题:同行评审员不一定能明确区分论文内容和写作风格。因此,即使是高质量的研究,其论文也可能会获得负面评价。但是,通过寻求英语母语的朋友或同事对论文进行审查或对论文进行专业的编校或排版,就可很容易地解决这类问题。

肿瘤类期刊退稿原因分析

肿瘤类期刊退稿原因分析 【摘要】全文分析2006年《中国癌症杂志》所退稿件的主要退稿原因,并根据退稿原因给出一些建议,以期帮助作者更有效地撰稿及投稿。 【关键词】退稿原因 An An alysis on Reas ons of Paper Rejectio n from On cologic Periodicals Abstract: This paper an alyzed the main reas ons of the papers rejected by CHINA ONCOLOGY in 2006. In addi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at reas on, some advice was also provided to authors to in crease the acceptability in cludi ng the skill of writi ng, in accorda nee with the format of the jour nal. Key words: rejected reas ons; article; jo urnal 为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肿瘤类期刊的主要退稿原因,我们以《中 国癌症杂志》为例,按照三审制”审稿流程,对2006年所收稿件在各个审稿阶段的主要退稿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并附以实例说明,以期指 导作者撰稿及投稿。《中国癌症杂志》是肿瘤类科技核心期刊,审稿程序采用三审制”原则,即责任编辑初审、专家外审和编委会终审,在三审过

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未通过就作退稿。2006年《中国癌症杂志》共收稿1 137篇,录用277篇,退稿率大约在76%左右。 1编辑初审主要退稿原因 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通常会由资深责任编辑先作初审,将明显不符合本刊宗旨及要求的论文直接退还作者,以缩短退稿时间、减轻审 稿专家的负担。编辑初审退稿大约占来稿量的20%,主要退稿原因包括选题不当、内容不符合刊登要求、无新意的综述、著作权争议、伦理问题等。 1.1选题不当 包括选题过大和选题无新意。论文选题过大,涉及面过广,不易写透彻,容易被退稿。如临床分子放射生物学进展”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分子成像、放疗与靶向治疗联合应用、基因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微环境等,而每个方面又都是很大的研究课题,涉及内容多,论点不易集中;还有一种就是选题无新意,如乳腺癌手 术切口的探讨”一文,该文比较了乳腺癌横梭型切口和纵梭型切口的优缺点,得出乳腺癌横梭型切口优于纵梭型切口的结果,尽管结论非 常明确,但是该结果在临床上早已经达成共识了。 1.2内容不符合刊登要求

论文发表,常见的退稿原因与退稿后处理

论文发表,常见的退稿原因与退稿后处 理 常见的退稿原因 与退稿后处理 退稿是指作者向科技期刊编辑部的正式投稿没有被该编辑部雹纳。退稿的方式按期刊稿约约定的方式进行,一般有稿件全文退还、部分退还(退文不退图)、不退还等形式,用邮局寄送或电子邮件返还等。无论何种形式,一般均应以收到编辑部的正式退稿信函或说明为准。从编辑部角度来讲,退稿的多少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之一。退稿率高,表明该期刊稿源丰富,稿件选择余地较大。通常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退稿率在70%~90%;中等水平期刊退稿率在40%~70%;退稿率在20%~40%的期刊其质量难以保证;而期刊退稿率低于20%,提示该刊稿源枯竭。一般知名度较高的医学科技期刊的退稿率约50%~80%。作者在投稿前可以从稿件的刊出周期大致推测该刊的稿源情况,一般稿源丰富的期刊投中的几率相对较低,作者应对自己的稿件情况有一客观正确的评价,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期刊投稿。 第一节主要退稿原因与改进措施 退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编辑工作中对退稿的原因分析发现依次为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等设计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不符合该刊报道范围;重要的资料、数据缺乏,退修后仍不能补充;撰写表达太差,不符合发表的基本要求;与该刊近期报道计划冲突;编辑部稿件积压,短期内不能发表。但从医学论文写作角度看,上述退稿原因中,科研设计和撰写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有些能够通过修改得以完善;而另外一部分退稿原因中有些则可能通过改进投稿技巧避免或弥补。 一、科研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选题或科研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少部分问题可以在修 改时说明或完善,但更多的问题在研究工作开始时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其结果是"先天缺陷",文章出来后不可能弥补。1.设计方案不明确。其研究是 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还是非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 研究、横断面研究或一般性回顾研究或一般性前瞻研究,设计方案文中完全没 有交待,表明作者对设计方案以及不同方案的论证强度差异不清楚,影响了文 章的说服力。正确的做法是在确定选题后就设计采用什么最佳方案来完成和落 实选题,并按照选定的设计方案要求进行研究工作。撰稿时在文章的方法段交 待清楚是根据什么方案进行的研究,并在统计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表述等方面 做到与之相适应。 2.没有研究对象的选择、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观察对象的可信度差; 一些动物选择不恰当,本身的组织结构与所研究疾病的组织基础之间差异较大,没有相似性或可比性。观察对象都不可靠,其干预结果的可信度自然受到影响。其实从文章中看,不少作者对观察对象是有一定的选择依据的,但就是没有明 确交待。正确的做法是所有观察对象,包括实验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 均应在方法中明确交待其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好是引用权威文献或学界公认的"金标准"。如果没有现存的"金标准",是研究者自行确定的观察标准,也应交待其观察纳入和排除的具体依据,以表明观察对象选择的合理性或便于其他读者 重复。 3.不知如何确定样本量且样本量偏小;对随机分组的真正含义不了解。不 同研究设计对样本量的大小要求是不同的,在研究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并 且在文中交待清楚样本量大小的确定依据。一些文章中写有"随机"分组,但不 写明随机方法;对一些不可能重复的回顾性材料进行分析,也说是随机分组, 如何"随机"、如何分组却不交待,表明作者对随机的概念不清。正确做法是明 确设计方案,并按不同设计方案对样本量的需求进行计算,然后按规范的随机 方法进行分组。有蝈研究设计方案本身就不可能"随机",所以不要不分情况套用"随机"一词,否则反而影响了文章的可信度。 4.分组后两组不做均衡性检验。不论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还是动物实验研究,不做或很少做组间的均衡性检验很普遍,或者只是文字叙述两组有可比性,但两组非处理因素分布不均衡,这对结果的可信度有很大影响,其论文的价值

SCI论文退稿的处理方法-辑思编译

论文被退还的常见理由 在生物、医药学研究中论文被拒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研究本身看有选题、设计、实 验数据、统计等方面的间题。从论文本身看,有论文格式、英语水平以及撰写细节诸方面的 局限和问题。从投稿方面看选择目标杂志或栏目的偏差、网上投稿岀现某些错误等。加之“论文竞争”、“不正之风”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论文被拒的原因更加复杂化。这里笔者根据 Pierson(2004)和 Bordage(2001)在文章中所提出的种种原因以及笔者本身的观察、体会和分析 列出下述九点论文被退还的最常见理由。对论文作者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你希望论文能顺利 通过尽快发表就应该远离这些被拒的原因从而避免以下的情况发生。 (1)所投杂志不适合论文发表( Unsuitable journal)。 (2)未按投稿需知要求撰写和安排稿件( Not following instructions)。 (3)研究课题并非重要的科学问题( Less importance of the topic)。 (4)研究缺乏原创性—他人已有相同或相似的报道( Lack of originality)。 (5)研究设计未能验证作者提出的假说( Poor experimental design study design does not support inferences made)。 (6)样本数据不足或偏离数据结果不充分( Sample too small or biased insufficient data presented)。 (7)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对或不够妥当( Inappropriate or incomplete statistics)。 (8)作者未能公正而客观地从其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 Over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 Inadequate discussion)。 (9)论文语言写作和表述太差使读者难以理解( Poor written text difficult to follow)。 退稿的应对

医学期刊论文被退稿的原因分析总结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各个领域的期刊杂志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熟知,而想要投稿完成职称评选或者单纯想要分享自己想法的人的人也越来越多。就笔者所在的医学期刊行业来说,每天都能接到很多人投递医学论文稿件。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稿件都可以被医学期刊选上发表,很大一部分人会被各种原因退稿。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期刊没有采用你的论文发表吗?笔者作为医学期刊编辑,每天都接触不同的稿件,现在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来和大家谈谈自己关于论文发表方面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的论文投递有所帮助。 很多医学期刊的投稿量非常的大,经过杂志社内部一系列的审稿过程,各种各样不满足期刊严格要求的稿件都会被淘汰掉。医学期刊的审稿人看重的是这篇文章发表后是否能够在相关领域被同行引用,所以被拒稿和退稿的事情也是人们投稿时时常需要面对的。 首先,我们从期刊的接受对象,也就是读者的阅读习惯上讲。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浏览题目和目录,只有对题目有兴趣才愿意翻到有关论文,目录可以帮助读者更快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页面。而对一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首先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的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地反映了论文的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读者还有兴趣,会接着读论文的结论。朋友们,如果你的稿件很不幸不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那么就肯定会被刷掉了。 不得不说,选课题也是很重要的。选题创新是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文章选题时要注意课题的目的性、可行性和科学性。首先要明确研究目标,实验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具备实验所需的软硬件条件,研究过程中各阶段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等。还要考虑选题是否有科学价值,论点材料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 对于每一个投稿人来说,论文写作的基本功是至关重要的,文笔好坏也会很明显的影响大众对论文稿件的认知,因此,自己练好写论文的基本功,也是投稿的成功的必备因素。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作者的基本功不够扎实,那么即使有了水平比较高的研究成果,但是句子不通顺,词不达意,给人的感觉就是看似好厉害实际不知所云,就无法给人留下好印象,自然也就会被期刊编辑退稿了。 在很早之前,甚至是在小学时代,就会有老师反复告诫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练习,这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来。现在笔者谈些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在读文献的时候,一部分人都会选择名家大作或是比较成功的作品来读,进而努力模仿成别人的那一种风格,进而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研究做的再好,论据提供的再充足,也离不开流畅的句子把你的想法完美的叙述出来。所以,不要小看文笔所起的作用。 学术界,尤其是医学界论文的写作与发表,都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因为医学,关乎人们的生命与健康。一点点的瑕疵,表面上影响的是一篇文章,实际上却会给人们带来错误的认知,导致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方面出现巨大的缺陷,后果将不堪设想。每一个敬畏生命热爱医学的投稿人,在写论文时,都务必用心来写,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不但可以提高论文的通过率,还维持了对医学最淳朴的敬重。在写医学论文时,要让所写的论文具有研究性与新颖性,让负责医学论文答辩的老师们以及负责审稿的期刊编辑们,看到论文的标题就对论文产生兴趣,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成功案例,出现的千篇一律的情况。 当杂志社收到你的稿件后,包括笔者在内的期刊编辑,都会先浏览我们期刊要求的投稿信,因此你的投稿信一定要言简意赅,用简洁的语句清楚的表达论文讲述的研究要点,以及为何该研究符合期刊范畴适合本刊发表。 如果你的稿件在技术审查阶段就被拒稿了,一个比较常见原因是不符合期刊范畴。笔者扣1760405151对于论文是否在期刊范畴内有极敏锐的感觉:如果论文不是很明显的符合期刊范畴,还有一个办法:在一些醒目重要位置,如投稿信、摘要及关键词等地方插入关联性的词句,能够有效的告诉期刊编辑你的文章真的跟期刊有关。这样或多或少会增加你的稿件被选中的概率。 被退稿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论文里面提及的数字经常跟图表的数据不一致或没加上去。这便涉及到论文撰写过程中数据的统一,不管是文本中的数据还是图表中的数据,只要论述的是相同的内容,理所当然的数据也是一致的,所以切莫出现这类数据不统一、不一致的情况,那样会让人觉得撰稿人不够认真,太过敷衍。 有的朋友会需要向国外的SCI期刊杂志投稿,一般都会用到电子邮箱,当你在QQ邮箱发出邮件后不久可能会收到一封邮件,内容是:Maximum number of delivery

sci论文拒稿原因和处理方法

sci论文拒稿原因和处理方法 SCI拒稿常见原因: 拒稿,是一个让人不得不接受但是又十分难过的问题。被拒稿的原因总是有很多,而基本可以归类为以下的几种: 1缺乏原创性、创新性或重要性 2 结果无概括性 3所用方法因新技术出现已过时 4扩展或复制已发表成果的二次分析未补充充实的专业知识 5研究只是报告已为人所知的知识,而未将其扩展至新的地理、人群或文化背景而使知识具有创新性。 6非原创性、可预见性或无意义的结果 7结果无临床、理论或实际意义 美国顶级报刊之一的《纽约时报》认为,“期刊编辑一般偏向于发表具有开创性的新研究”。学术期刊都在不断寻找着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研究。很多作者都喜欢引用“以前从未被研究过”作为解释其论文具有重要价值的原因。这样做不是很好;研究需要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作者应提供研究具有重要性的具体原因,例如:研究可影响某项具体的医疗措施,可影响特定的政策讨论,或可改变传统的理论或观点。 8 与期刊不匹配 9研究成果只针对期刊并不专门面向的极少数读者或专业读者 10 论文不符合期刊的规定目标或范围 11 研究课题不能引起期刊读者的兴趣 12论文不符合期刊规定的格式(例如:将个案报告投递给明确说明不发表个案报告的期刊) 很多论文甚至在进行同行评审前就被完全退稿处理,其原因是论文不适合期刊的读者群或不符合期刊的目标和范围。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在决定投稿期刊前,花费一定的时间创建期刊名单并仔细斟酌自己的选择。 13研究设计存在缺陷研究问题不当 14回答研究问题的方法设计不当 15 所选方法无效或不可靠 16选择与研究问题不符的不正确方法或模型 17统计分析错误 18数据不可靠或不完整 19所选仪器不当或不达标 20样品量少或样品选择不当 即使写得再好的论文也不能掩盖研究设计中的缺陷。事实上,这是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即在研究的构思阶段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防止这种缺陷的最好方法是进行仔细的文献查阅,以确定适合自己研究的最好方法和做法。 21文字写作和组织差 22方法说明不充分 23 论述部分仅重复结果而未进行解释 24 研究的原理阐述不充分 25文献综述不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