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磷脂的生产工艺

大豆磷脂的生产工艺

大豆磷脂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由大豆中提取得到。其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选用新鲜的大豆作为原料,通过清洗、筛选等处理,去除杂质和病虫害。

2. 破碎磨浆:将经过处理的大豆破碎或磨浆,使豆粒内部的油脂与磷脂紧密结合。

3. 油脂提取:采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进行油脂提取,通过浸渍和循环提取等工艺,将豆粕中的油脂分离出来。

4. 精炼处理:将提取得到的油脂进行脱酸、脱臭、脱色等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异味和色泽,提高产品质量。

5. 磷脂分离:将精炼处理的油脂通过添加水和醇类溶剂,利用醇酸法或凝胶色谱等分离磷脂和其他成分。

6. 水解酶解:对分离得到的磷脂进行水解酶解,利用酶的作用将磷脂中的脂肪酸和磷酸进行分解。

7. 脱色除臭:经过水解酶解后的磷脂中,可能还存在杂质、异味等不良物质,需要进行脱色和除臭处理。

8. 浓缩干燥:对脱色除臭后的磷脂溶液进行浓缩,除去多余水分,得到高浓度的磷脂浆。

9. 冷却结晶:将浓缩得到的磷脂浆进行冷却结晶处理,使其形成固态。

10. 粉碎包装:将冷却结晶后的固态磷脂进行粉碎处理,并进行包装封存。

以上是大豆磷脂的典型生产工艺,其中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条件可能会有差异,根据生产厂家和产品要求的不同,工艺细节也会有调整。

特种油脂知识简介

特种油脂知识简介 (奶油厂培训资料)1目录 一、特种油脂的定义及分类 二、特种油脂的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 三、常用原料油脂的性质及组成 四、常用添加剂的性质及贮存 五、特种油脂的品质及检测 六、特种油脂的熟化及贮存 七、特种油脂的应用 八、原料油脂的加工及分类 一、特种油脂的定义及分类2(一)人造奶油从发明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世纪后期,普法战争期间,由于当时欧洲奶油供应不足,法国拿破仑三世悬赏招募,号召制造奶油的代用品。 法国化学家梅吉。 穆里斯于1869年制成的奶油油获法国、英国专利。 由于这种新产品的组成、外观都与奶油十分相似,故称为“人造奶油”,它还有一名“麦淇淋”,是英文“Margarine”的音译。 定义: 人造奶油是指精制食用油添加水及其它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而成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 分类:

人造奶油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 1.家庭用人造奶油,具体细分如下: 硬型餐用人造奶油软型人造奶油高亚油酸型人造奶油低热型人造奶油流动型人造奶油烹调用人造奶油 2.食品工业用人造奶油,具体细分如下: 面包用人造奶油起层用人造奶油逆相人造奶油双重乳化型人造奶油3调和人造奶油(二)起酥油是19世纪末在美国作为猪油的代用品而出现的。 起酥油(Shortening)是从英文“Shorten”(短)一词转化而来,意指用这种油脂加工饼干等,可使制品酥脆易碎,此种特性称为起酥性。 起酥油与人造奶油的最大区别是没有水相。 定义: 指精炼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和物,经急冷、捏合制成的固态油脂或不经急冷、捏合加工出来的固态或流动态油脂产品。 分类: 从原料分: 植物型起酥油、动物型起酥油、动植物混合型起酥油从制造方法分: 全氢化型起酥油、混合型起酥油、脂交换型起酥油从使用添加剂方面分: 乳化型起酥油、非乳化型起酥油从性能分: 通用型起酥油、乳化型起酥油、高稳定型起酥油从性状分: 可塑性起酥油、液体起酥油、粉末起酥油(三)代可可脂天然可可脂呈乳黄色或淡黄色,具有可可特有风味,有很短的塑性范围,是一种既有硬度(27℃以下),又熔解的很快的油脂(高于27℃)。

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制备及精制工艺研究

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制备及精制工艺研究 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制备及精制工艺研究 1. 引言 氢化大豆卵磷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乳化、稳定性和抗氧化等功能。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和化妆品等行业。本文将从制备及精制两个方面探讨氢化大豆卵磷脂的相关工艺。 2. 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制备 2.1 大豆卵磷脂的提取 大豆卵磷脂是从大豆中提取得到的,其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磷脂。提取大豆卵磷脂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直接浸提法。该方法是将大豆经过清洗后,在温水中浸泡,然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卵磷脂。 2.2 氢化反应 氢化是指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的过程,其中反应温度、催化剂和反应时间是影响氢化反应的关键因素。在氢化大豆卵磷脂的

制备中,常用的催化剂有镍、铜和铂等。温度通常在140-180摄氏度之间,反应时间在4-6小时。 3. 氢化大豆卵磷脂的精制工艺 3.1 脱酸处理 氢化大豆卵磷脂中含有一定量的游离脂肪酸和水分,在一定程度上会 影响其品质。脱酸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脱酸一般采用酸碱中和法,通过加入碱性物质来中和游离脂肪酸。 3.2 洗涤和脱臭 洗涤和脱臭是进一步提高氢化大豆卵磷脂品质的关键步骤。通过洗涤 可以除去悬浮物和其他杂质,而脱臭则能够去除气味。洗涤一般采用 油水分离和离心过滤等方法,而脱臭则通过蒸汽脱臭或真空蒸馏来实现。 3.3 结晶和分离 在精制工艺中,结晶和分离是为了提高氢化大豆卵磷脂的稳定性和纯度。结晶可以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而分离则将结晶后的产物分离出来。结晶一般采用冷却结晶和过滤等方法,而分离则通过离心或薄膜

过滤等技术实现。 4. 个人观点与理解 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制备及精制工艺对其品质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可以提高氢化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品质。而在精制过程中,脱酸、洗涤和脱臭等步骤可以去除不纯物质和游离脂肪酸,进一步提高氢化大豆卵磷脂的质量。 然而,传统的制备工艺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催化剂的使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脱臭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部分有效成分的丢失。研发环保、高效的制备及精制工艺对于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制备及精制工艺,让读者全面了解了这一过程。制备工艺中的提取和氢化反应是关键步骤,而精制过程中的脱酸、洗涤、脱臭和分离能够进一步改善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品质。本文还提出了改进传统工艺的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制备效率和品质。 参考文献: 1. Smith, J. M., & Johnson, C. V. (2018). The Science of Soy:

大豆卵磷脂的提取与精制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l 0Il Glain Eoll~ V01.20.No.3 sep.1999 大豆卵磷脂的提取与精制 .. 513 000 郑州450052) (深圳市经济发展局。,深圳;郑州粮食学院,郑州 i ’’ 0 了。S工 摘要以浓缩大豆磷脂为原料,用乙醇革取富集卵磷脂馏分,经分离去毒、真空浓缩高酮/脱油、吸附脱色、过滤、浓缩,得到大豆卵磷脂。研究了影响产品产率与纯度的若干因素。/意; 9 J l 大豆磷脂是毛豆油在精炼过程中得到的副产收等[ 。 物。它是由磷脂、甘三酯、糖类、甾醇、生育酚和色磷脂是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 ,作为乳化剂既 素等构成的复杂混合物_l_。主要的磷脂物包括卵可形成O/W型乳状液 ,也可形成W/O型乳状液, 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丝氨酸磷脂和磷脂酸。最终能形成何种类型的乳状液 ,还决定于其它的 本文所称大豆卵磷脂是指大豆磷脂经醇分提条件[ 。大豆磷脂总体上是油溶性的,通常是油后得到的卵磷脂为主要成分的产物。目前散见于包水体系的乳化剂。根据不同的磷脂在低级醇中 报刊及广告宣传品中所谓的大豆卵磷脂,实际是的溶解性不同,可将磷脂分离为以卵磷脂为主的 大豆磷脂。醇溶性磷脂和以肌醇磷脂为主的醇不溶性磷脂 。 大豆磷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活性,前者可以促成O 型乳状液的形成 ,而后者则促 同时又是优良的天然乳化剂。但从营养功能与生成W/O型乳状液的形成。因此卵磷脂的提取 ,作 理活性两方面着眼,卵磷脂是大豆磷脂中最具价为乳化剂来说,拓宽了大豆磷脂的应用范围。特 值的组分。别是医药上用的高纯度卵磷脂 ,更是高附加值产 从营养学看,卵磷脂能促进胆固醇和蛋白质品。 分子结合成复合体而存在于血液中,能减轻血管 壁的类脂质浸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产生;卵 1 大豆卵磷脂提取及精制工艺路线 磷脂中的胆碱参与脂肪的代谢,可预防脂肪酸从 肝脏排泄缓慢所引起的脂肪肝病变;胆碱还在体大豆卵磷脂的提取与精制可以有两条工艺路内参与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和其它一些氨基酸的生线。 物合成;以及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更好地吸 流程一: 丙酮乙醇吸附剂 J J J 浓缩大豆磷脂-+固-+糟末礴脂-+围-+圜-+圆-+圆-+圆-+圆 J J J

大豆磷脂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

大豆磷脂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 大豆磷脂是一种混合磷脂,它是由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简称PC,高等级为P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简称PE)、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简称PI)、磷脂酰丝胺酸(丝胺酸磷脂,简称PS)等成分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前三种。 磷脂油,也称之为液体磷脂或粗磷脂,为黄色粘稠状物质,是生产大豆油脱胶时的副产品,经真空干燥、脱色所制得的产物。其主要成份为: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豆油等。磷脂七十年代由前苏联科学家从植物油中提炼出来,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随着其功能逐步被科学界认识和发现已成为最主要的饲料营养强化剂之一。 大豆磷脂油主要由大豆油、卵磷脂(PC)、脑磷脂(PE)、磷脂酰肌醇(PI)、磷酸脂(PA)、其他磷脂等营养成份组成。 用法与用量:通常以量代替其它油脂直接加于各类配合饲料中均匀混合。 磷脂是人体细胞(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并对神经、生殖、激素等功有重要关系,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磷脂营养大量流失,因此补充完整磷脂(PC、PE、PI…)对现代人而言是绝对必要。鉴于大豆磷脂类保健品是一种功能性的健康食品,虽然不是立即见效,但有著全面、长远、稳定的效果,同时又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医学家们也开始重视卵磷脂在预防疾病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大豆磷脂的作用机理 ①.对肝脏的作用机理:磷脂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细胞膜、核膜、

线粒体膜)脂双层的基本骨架,也是构成各种脂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磷脂是身体所必需的,俗称必需磷脂。大豆磷脂在体内能以完整的分子形式与受损的肝细胞膜结合,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大豆磷脂还能将肝中的脂肪带到血液中乳化成小微粒,大豆磷脂修复肝细胞膜和消化肝中脂肪的双重作用对脂肪肝的功效更为明显。②.对血管的作用机理:磷脂参与脂肪和胆固醇的运输。血浆中磷脂过低,则胆固醇/卵磷脂比值增大,出现胆固醇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故磷脂有抗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如果每天服用大豆磷脂5-7克,连续2-4个月可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缓解因高血脂引起的各种不适,对治疗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具有显著的功效。③.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理:磷脂是组成大脑和神经细胞必不可少的成份。研究表明,精神异常的患者,脑细胞中磷脂含量仅为正常人的一半。服用大豆磷脂后,经过体内水解会生成胆碱、甘油磷脂及脂肪酸。胆碱在机体内继续转化为乙酰胆碱,这种物质具有焕发精神的作用。因此,经常服用大豆磷脂能改善人体神经化学功能和大脑机能,减缓脑细胞的退化与死亡,增强体质和记忆力。同时磷脂具有使神经细胞内部结构生长旺盛的作用,因此,磷脂可适用于改善神经衰弱和减轻神经紊乱症状。 大豆磷脂的作用机理 ①.对肝脏的作用机理:磷脂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脂双层的基本骨架,也是构成各种脂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磷脂是身体所必需的,俗称必需磷脂。大豆磷脂在体内能以完整

原料大豆磷脂粉的生产工艺

原料大豆磷脂粉的生产工艺 大豆磷脂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性营养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它是通过对大豆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得到的,下面将介绍大豆磷脂粉的生产工艺。 选择优质的大豆作为原料。大豆是生产磷脂粉的关键原料,因此需要选择质量好、无虫害、无霉变的大豆。常见的大豆品种有黄大豆、黑大豆和青大豆等,根据产品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接下来,对大豆进行清洗和浸泡。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大豆表面的杂物和污染物,浸泡则是为了软化大豆,方便后续的加工操作。清洗和浸泡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选择,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清洗和浸泡完成后,将大豆进行破碎。破碎的目的是破坏大豆细胞壁,释放出内部的油脂和磷脂。破碎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来实现,常见的物理方法有碎豆机和砂磨机,而化学方法则是利用酶的作用来破坏细胞壁。 破碎后,将大豆进行脱脂。脱脂是将大豆中的油脂分离出来,得到豆油和油脂残渣。脱脂可以通过物理压榨或溶剂萃取的方式来进行。物理压榨是利用压力将油脂从大豆中挤出,而溶剂萃取则是利用有机溶剂将油脂溶解出来。 脱脂后,得到的油脂需要进行脱蜡。大豆油脂中含有一定的蜡质,

脱蜡的目的是提高油脂的纯度和稳定性。脱蜡可以通过冷冻结晶、溶剂脱蜡或酸脱蜡等方式来实现。 脱蜡后,将油脂进行水解。水解是将油脂中的甘油酯水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过程。水解可以通过酶的作用来进行,常见的酶有磷脂酶和脂肪酶等。 水解后,将得到的油脂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将水解后的油脂和水进行分离,得到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离心分离可以通过离心机来实现,将油脂和水放入离心机中,利用离心力将两者分离。 分离后,得到的磷脂需要进行干燥。干燥的目的是去除磷脂中的水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干燥可以通过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等方式来实现。 将干燥后的磷脂进行粉碎和包装。粉碎是将磷脂颗粒研磨成细粉,以提高其溶解性和吸湿性。包装则是将磷脂粉装入适当的容器中,以保护产品免受阳光和空气的影响。 大豆磷脂粉的生产工艺包括大豆的清洗浸泡、破碎、脱脂、脱蜡、水解、离心分离、干燥、粉碎和包装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工艺和设备,通过这些工艺的有机结合,最终得到优质的大豆磷脂粉产品。

大豆浓缩磷脂加工工艺及设备选型

大豆浓缩磷脂加工工艺及设备选型 作者:孙海山付立山常世光 来源:《科学大众》2020年第05期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大豆浓缩磷脂加工工艺和选择设备的主要原则,分析了国内外此项技术的差别,从而推进我国大豆浓缩磷脂加工工艺的科学发展进程。 关键词:磷脂;浓缩磷脂工艺;加工工艺 在中国大豆磷脂产业的传统模式中,工艺设备比重大、产品质量低下,跨国公司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生产设备,为我国大豆磷脂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 ; ;磷脂的功效 磷脂是含有磷酸基类的一种脂化合物,常出现在植物油中,生理功效强大,具有增强物体表面活性的功能,可以迅速乳化达到保湿作用,也可快速溶化将其分解,广泛运用在食品制作、医疗药物、动物饲料、植物保护等方面。 2 ; ;大豆浓缩磷脂加工工艺

大豆浓缩磷脂作为加工工艺的基础性环节,对后续的加工程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豆通过传统间歇球罐真空脱水工艺、连续立式薄膜蒸发工艺等将磷脂浓缩,是水化油脚经过脱水、干燥而制造出来的,油脚的质量决定着磷脂的质量。 2.1 ;水化脱胶 磷脂在进行脱水活动时的温度对其制作出来的颜色、光亮程度起核心作用。在现有的水化脱胶技术模式中,分连续式和间歇式这两种。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人们多选择连续水化脱胶的方式,这个生产模式的工艺手法最为娴熟,能保证消耗数量少,从而持续稳定地进行生产活动。 间歇式水化脱胶的方法极其复杂,具体操作需要将油加热到60~65 ℃,再将其泵入水化罐中,在这个过程中要适当地搅拌,以便于蒸汽或热水的进入,加水量为油中现存磷脂含量的4倍左右,也可以是油质量的8%,在出现大片絮状沉淀物时,进行20 min左右降低搅拌工作的频率,放置5~6 h,让水化磷脂基本上都沉在罐底,就可将含有磷脂的油脚从罐内取出。 连续式的水化脱胶法是将油保持在82 ℃左右,相差温度不能超出2 ℃,加入通过流量计计量的质量占比2%的热水,让二者相互融合。带有搅拌器的水化反应罐中不断发生化学反应,最后使用蝶式离心机分离出油脚。 2.2 ;浓缩磷脂连续式生产工艺 国外多采用磷脂连续生产工艺的模式,是将水化油脂可用薄膜蒸发器进行脱水干燥,从而生产浓缩磷脂。要求将前期取出的油脚加热直至83 ℃,上下相差不超过2 ℃。再利用调速齿轮泵或者螺杆泵泵入薄膜蒸发器中,让油脚通过充分的旋转从而被刮分成薄膜状,让容器中的水分子受热,利用真空作用让其快速蒸发,浓缩后的磷脂在地球离心力的作用及不断进入的新料压力下,不断地朝着蒸发器的尾端流出[1]。具体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国内油厂常用的方式更加复杂,运用到的机器设备也更加先进。首先加热毛油高达 80 ℃,再将质量为油质量2%的水经流量计计量后经过混合器(包括内在管线混合器)充分水化后,充分利用离心机将脱胶油和油脚分别取出。油脚经过泵泵入薄膜蒸发器,在同样的地球离心力作用下向蒸发器末端流出。在此阶段必须精准无误地把握真空度的气压和温度,绝不能让油脚在蒸发器内停留的时间多过2 min,从而使其含水量不足1%,真正达到浓缩磷脂含水量的规范要求。然后通过卸料泵卸出,经过冷凝器,发挥其冷凝作用,这时浓缩磷脂的成品才出现。最后水蒸气及此过程产生的各个挥发物由真空泵、薄膜蒸发器抽回到冷凝器中,再经过冷凝作用得以排出。 2.3 ;浓缩磷脂加工工艺参数

保健食品原料 大豆分离蛋白 乳清蛋白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

一、备案产品剂型及主要生产工艺 以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为原料,或配以列入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中的营养物质备案产品时,产品剂型应选择粉剂,主要生产工艺为:粉碎、过筛、混合、分装等。 二、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名单 根据以大豆分离蛋白和乳清蛋白为主要原料的注册产品情况,产品备案时可用辅料名单如下: 阿拉伯胶、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白砂糖、磷脂、大豆磷脂、浓缩大豆磷脂、粉末大豆磷脂、分提大豆磷脂、透明大豆磷脂、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二氧化硅、果糖、黄原胶(又名汉生胶)、果胶、麦芽糊精、木糖醇、羟丙纤维素、乳粉、乳糖、食用玉米淀粉、甜菊糖苷、维生素C 、维生素E 、硬脂酸镁、玉米油、蔗糖、磷酸三钙、D-甘露糖醇、柠檬酸、食用葡萄糖、三氯蔗糖、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果蔬粉、食用香精。 大豆分离蛋白和乳清蛋白确需与营养物质配伍的,营养物质如需要预处理,其可用辅料应符合现行规定。 产品备案时,允许使用食用香精,但产品名称不允许标注口 — 1 —

味。 三、产品说明书有关内容 除应符合备案产品统一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标志性成分及含量】标志性成分至少包含“蛋白质”指标及含量,产品原料包含已纳入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中的营养物质时,还应列出全部营养物质的指标及含量。标志性成分的含量标示值应为产品技术要求中蛋白质及营养物质的指标最低值,营养物质用量不得高于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中对应人群的每日用量上限。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以粉剂为产品剂型的,产品每日最大食用量不超过40g。 【规格】产品规格原则上不超过1 个月的服用量。建议产品经开启后,1 个月以内食用完。 四、备案产品技术要求 备案产品技术要求中除应设定符合剂型要求的技术指标,微生物指标符合GB 167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规定外,其他指标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标志性成分指标】应为每100g 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标志性成分指标的检验可列出检验方法全文。如果采用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应明确第几法。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的产品,氮折算成蛋白质的系数以6.25 计; — 2 —

大豆卵磷脂的功效及提取方法

大豆卵磷脂的功效及提取方法

摘要 卵磷脂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也是一类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随着磷脂的广泛应用,磷脂分提尤其是生产高纯度的的卵磷脂迫在眉睫。我国大豆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大豆磷脂中卵磷脂含量达到20%以上,因此利用大豆生产卵磷脂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卵磷脂;大豆;液相色谱; 前言 大豆卵磷脂(Lecithin High Potency 又称大豆蛋黄素),是精制大豆油过程中的副产品。市面上粒状的大豆卵磷脂﹐是大豆油在脱胶过程中沉淀出来的磷脂质,再经加工、干燥之后的产品。纯品的大豆卵磷脂为棕黄色蜡状固体,易吸水变成棕黑色胶状物。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颜色从棕黄色逐步变成褐色及至棕黑色,且不耐高温,80℃以上便逐步氧化酸败分解。大豆卵磷脂中含有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磷脂酸(PA)、磷脂酰甘油(PG)、缩醛磷脂、溶血磷脂等。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 1.总论 1.1卵磷脂的组成 我们首先明确一个概念:现在商业上的“卵磷脂”就是各种磷脂的混合物质,而不是提纯后的“卵磷脂”,为了区别二者,我们把前者成为“Phospholipid”,中文名称为“磷脂”;后者,称为“phosphatidylcholine”,中文名称“卵磷脂”。“化学名称:“磷脂酰胆碱”。 一般上商业上都习惯磷脂类的产品都称谓“lecithin"。也就是我们经常叫的“卵磷脂”。这个只是历史的误会,现在暂时无法去改变,就像有些地方把餐桌上的“饭”也称为“米”一样。商业上,磷脂按照原料的不同分为:大豆磷脂,菜籽磷脂,蛋黄磷脂等。他们的组成有很大区别,由于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同类品种也有很大区别。 1.2卵磷脂的功效 大豆卵磷脂是从大豆中提取的精华物质。也是人体需要的脂类成分之一,工业上主要作为乳化剂、保湿剂、增稠剂等使用。同时,还有营养补充剂作用。最重要的是还有其他一些生理调节作用。而且主要作用依靠的还是磷脂酰胆碱,就是说,这个部分作用的核心是真正

大豆磷脂、果胶生产工艺流程

大豆磷脂、果胶生产工艺流程 1.大豆磷脂中文别号:,磷脂英文名称:lecithin high potency 主 要成分:主要含有约含34.2%卵磷脂、19.7%脑磷脂、16.0%肌醇磷脂、 15. 8%磷酯酸丝氨酸、3.6%磷脂酸及约10.7%其他磷脂。 (1)性能指 标 (2)生产原料与用量 (3)合成原理通常是创造大豆油时的副产品,将粗油水化离心分别后,将粗磷脂脱水、脱色、干燥后得产品。 (4)生产工艺流程(参见图7-12) ①脱胶油脂脱胶过程可分为间歇和延续两种。间歇法是先将毛油加入反应釜D101中,升温至70~82℃,然后加入2%~3%的水以及一些助剂(如醋酐),在搅拌的状况下,油和水于反应釜内充分举行水化反应30~60min。反应后的物料送入脱胶离心机L101。延续法脱胶是在管道中举行的,即原料毛油经过油脂水化、磷脂分别、成品入库等工序基本实现延续生产。投料方式是将定量的水或水蒸气与油同时延续送入管道,在管道中使油与水充分混合。②脱水毛油脱胶后,经离心机分别出来的油和磷脂,必需用提浓设备(如薄膜蒸发器)L102举行脱水处理。脱水方式也可采纳间歇脱水和延续脱水。间歇脱水是在65~70℃下真空蒸发。延续脱水则用薄膜蒸发器,在2.0~2.7kPa的压力、115℃左右蒸发2min。终于获得的产品水分含量应小于0.5%。脱水后的胶状物必需快速冷却至50℃以下,以免色彩变深。因为胶状磷脂普通储存的时光要超过几个小时,因此为了防止细菌的腐败作用,常在湿胶中加入稀释的双氧水以起到抑菌的作用。 ③脱色采纳3%的双氧水在D102中脱色,用量为1.5%时,一次脱色色度可削减14。采纳1.5%的两次脱色,色度可削减12。每一种过氧化物作用于不同的色彩体系,例如削减棕色色素,对处理黄色非常有效。可削减红色素,对处理红色更有效。上述两种脱色剂一起用法,可得到色彩相当浅的磷脂。脱色温度在70℃为最合适。此外,也实用次和活性炭等物质举行脱色的。④干燥将磷脂举行分批干燥是最常用的办法,而真空干燥是最合理的办法。因为磷脂在真空干燥时要防止泡沫产生,因此真空干燥有一定难度,必需当心地控制真空度并采纳 第1页共3页

药用辅料大豆磷脂生产工艺规程

大豆磷脂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概述 3 2.生产工艺流程 3 2.1大豆粉末磷脂(口服)生产工艺流程 3 2.2大豆磷脂(注射用)生产工艺流程 4 3.生产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5) 4.原辅料规格、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6) 4.1原辅料质量标准 6 浓缩磷脂质量标准 6 去油大豆质量标准 6 食用酒精质量标准7 丙酮质量标准7 甲醇质量标准8 硅胶(200~300目)质量标准8 4.2原辅料检查方法9 4.2.1浓缩磷脂检查方法9 4.2.2去油大豆检查方法11 4.2.3食用酒精检查方法12 4.2.4丙酮检查方法16 4.2.5甲醇检查方法20 4.2.6硅胶(200~300目)检查方法24 5.质量控制要点、半成品(中间体)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26) 5.1质量控制要点26 5.2中间体列表27 5.3中间体质量标准27 5.4中间体检查方法28 6.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32) 6.1成品质量质量标准32

6.1.1大豆粉末磷脂(口服)质量标准 32 6.1.2大豆磷脂(注射用)质量标准 32 6.2成品检查方法 33 7.包装材料和包装的规格、质量标准……………………………………45 8.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46 9.工艺卫生要求、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46 10.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48 11.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49 12.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与产品生产周期 …………………51 13.原辅料消耗定额 ………………………………………………………51 13.1大豆粉末磷脂(口服)生产原辅料消耗定额 51 13.2大豆磷脂(注射用)生产原辅料消耗定额 52 14.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52 15.动力消耗定额 …………………………………………………………52 16.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52 1.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中文名:大豆磷脂 英文名:Soya Lecithin 形 状:本品为黄色或黄棕色半固体 有 效 期:一年 贮 存:避光,在-20℃保存 2.生产工艺流程 2.1大豆粉末磷脂(口服)生产工艺流程 浓缩磷脂 2倍量90%乙醇60℃提取3次,每次1 小时,合并提取液 提取液药渣弃去 60℃,-0.08MPa 减压回收溶剂,浓缩至 相对比重为0.96~1.25(60℃) 乙醇回收液液状磷脂稠膏 室温加2倍量的丙酮搅拌脱脂3次, 每次30分钟,静置1小时,抽出上清液,最后一次离心分离pa 。 上清液+滤液滤 饼 90%乙醇 丙 酮

复合大豆磷脂粉的生产工艺及在饲料中的应用(精)

复合大豆磷脂粉的生产工艺及在饲料中的应用 在国内,早期用于饲料加工业的磷脂产品主要为浓缩磷脂(也称磷脂油)。此类产品因未标准化,产品的磷脂含量不一,粘度范围较宽。磷脂含量高,粘度大,流动性差,不易于泵送和喷涂添加;磷脂含量过低,粘度虽小,但产品易分层,影响使用性能,而且会使饲料中的磷脂含量降低,不能充分发挥磷脂的营养生理效能。对于油脂加工企业来讲,生产过稀的磷脂产品,等于无形中浪费大量的油,现时很不经济,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均尽量提出其中的油脂成分。这样一来,饲料加工企业只好采用人工加料或加油稀释的方式添加磷脂,有的企业因费时费力不好添加等各种原因而不使用,从而限制了浓缩磷脂在饲料中的应用。尽管脱油(粉状)磷脂产品在添加性能和营养生理作用方面具有优势,但因价格昂贵,难以广泛使用,只限用于某些特种饲料的加工。对于液体改性磷脂,虽然在磷脂粘度方面有所改进,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但也存在产品性价比问题以及需要有油脂喷涂设备,因此也局限于某些饲料的加工及一些大中型饲料厂的使用。在这种背景下,一种以营养型载体吸附浓缩磷脂制成流动性好、易于添加使用的复合磷脂粉便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市场供应的这种复合磷脂粉主要是以膨化玉米、膨化豆粕作为吸附载体的。 大豆磷脂在资源可利用性、产品可加工性,生理营养功能和产品品质特性方面要优越于其他植物性磷脂。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发利用大豆磷脂的原因所在。大豆磷脂、玉米、豆粕等均属天然制品,因此,作为“天然饲料”,复合大豆磷脂粉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1·磷脂的商品价值 来源于动植物油脂的磷脂,其分子结构与天然油脂相似,同属甘油酯类,故具有油脂的一般营养特性。从营养性质来看,磷脂和油脂一样,能提供甘油和脂肪酸等成分,此外还提供磷酸、胆碱和肌醇等成分,并具有水溶性维生素的某些性质。在能量方面,由于磷脂分子中有磷酸和胆碱等存在,略低于油脂。就必需脂肪酸含量而言,植物性磷脂要优于动物性磷脂(见表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