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韩关系中的朝鲜因素和美国因素

合集下载

中国和韩国的关系

中国和韩国的关系

中美韩三国关系的发展摘要:美国是韩国的重要盟友,是对韩国有特殊意义的国家,在韩国外交政策制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中国与韩国的建交时间虽没有美国那么长,但在近年来中韩关系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经济上的互补性成为两国关系的发展的基础。

而中美韩三国关系的发展趋势也开始有所变化。

关键词:中韩关系;中美关系;平衡战略;外交政策正文:一、中韩关系的建交及发展在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在大部分的时间中都维持着一贯的传统友好关系并作为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存在。

但自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后,受冷战格局的影响,中韩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两国在外交上互不承认。

在中美、中日建交后,中韩关系也有所缓和,在冷战后期,随着国际关系局势的发展,中韩关系取得重大成就并最终顺利建交。

中韩关系的建交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

中国由于与朝鲜半岛南北方都建立了外交关系,有利于中国利用其在朝鲜半岛的地位来平衡南北方,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且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地位。

对韩国来说,与中国建交,有利于通过中国这层关系缓和与朝鲜紧张的关系;同时中国广阔的市场对韩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与中国合作有利于韩国在经济上摆脱对美、日的过度依赖。

在建交之后,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并呈直线上升趋势。

中韩两国的经济市场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填补了两国经济结构上的缺口,这个特质也真是促使中韩贸易发展迅速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出口对象国、投资来源地,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五大海外投资来源地。

两国经济如此紧密的关系使得两国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逐步加深,任何一方的经济波动以及经济政策的调整都会影响到另一方的经济发展。

在韩国国内甚至出现“中国经济打一个喷嚏就会传染到韩国”的说法,由此可见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经济外交在促进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两国在政治、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从而巩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浅论朝鲜半岛局势对中美的影响

浅论朝鲜半岛局势对中美的影响

浅论朝鲜半岛局势对中美的影响【摘要】:朝鲜半岛一直是中美两国搏弈的重点地区,中美两国正是通过南北双方发挥各自在半岛的影响力,而南北朝鲜则成为了中美两国之间战略搏弈的重要棋子。

可近年来朝鲜南北双方强硬相对,让人感觉有想以此挑起中美对抗之嫌。

如果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全面对抗的话,南北朝鲜反而成为了中美两国倚重的对象,这反而增强了南北朝鲜在中美两国搏弈中的作用,南北双方反而成为了对中美对抗有影响力的一方,这就变被动为主动了,这有利于双方摆脱中美对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朝鲜半岛局势南北关系中美搏弈中美关系走势一直以来朝鲜半岛的局势都是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也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我认为朝鲜半岛局势一方面是由半岛内部南北关系的因素所决定;另一方面也受半岛外部因素(美、日、中、俄几个大国)的影响。

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在有争议西部海域的北方界线领土附近相互炮击,为应对交火事件,韩美两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对此回应态度强硬,朝鲜半岛局势紧张。

一、朝鲜半岛特殊的历史背景回顾相关史书中所讲的朝鲜的历史,不难看出朝韩问题的产生具有极其复杂的历史渊源。

追本朔源可知, 在二战后,由于苏美两分天下,互相争霸,导致了朝鲜与韩国的分离,至今都未能统一。

而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由于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动荡等因素,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作用明显下降。

而美国则加强了其对半岛的攻势。

它一方面巩固冷战期间建立起来的美韩联盟;另一方面对朝鲜采取软硬兼施的方针,试图将朝鲜纳入美国所设计的发展轨道。

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在国家核心利益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致使朝韩两国长期的领土纷争,冲突不断,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压迫着朝鲜的发展。

二、朝鲜半岛局势对中美的影响1.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朝鲜半岛与我国东北地区隔鸭绿江相望,因此,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我国东北边疆地区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方面半岛局势紧张会影响到中国的安全与发展,中国有理由维护半岛局势的稳定。

中韩关系现状与发展

中韩关系现状与发展

中韩关系现状与发展【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中韩关系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

一、中韩关系的发展现状:。

二、中韩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是朝韩问题,2是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三、中韩关系前景展望:【关键词】中韩关系;成就;发展;展望;一.中韩建交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中韩建交20年来,双边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得到了中韩两国政府及学界的广泛认可。

在政治领域,20年间中韩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谈进行了55次,双边高层交流和外长定期互访形成机制。

双边关系从友好合作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政治互信得到加强。

两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双方共同努力促成了朝核问题四方会谈及六方会谈,搭建了各方沟通的平台。

在经济领域,中韩目前互为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206.3亿美元,是1992年的35倍。

双边经济合作也从简单的贸易往来发展到包括投资、金融、物流等各个领域的全面经济合作。

在人文领域,两国在教育、媒体、文艺、体育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中韩人文交流持续活跃,两国文化部门在文学、艺术、动漫、游戏、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各个领域都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2011年双边人员往来达到640.5万人次,每周约有830趟航班往返于两国。

两国还互为第一大留学生派遣国,官方和民间的人文交流双轨并行,稳步发展。

在军事安全领域,中韩从军校交流开始,逐步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2008年,两国签署《有关建立韩中海空两军间直通电话及运营的谅解备忘录》,开通作战司令部级军事热线;2011年,两国又建立高级国防战略对话机制。

总体上看,中韩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己进入“军事合作的低级阶段”。

中韩关系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首先是由于政治上的相互理解。

中韩建交始于两国相互放弃敌视态度,达成政治上的理解。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中美关系解冻,中韩关系也随之松动,官方的非正式交往和民间交往开始启动。

中韩关系中的因素在近年来逐渐升温双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和利益分歧逐渐显现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

中韩关系中的因素在近年来逐渐升温双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和利益分歧逐渐显现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

中韩关系中的因素在近年来逐渐升温双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和利益分歧逐渐显现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近年来,中韩关系在多个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然而,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双方的立场和利益分歧逐渐显现,这为两国之间的互动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中韩两国有必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以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首先,中韩关系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双方在经济、文化和人文领域的合作。

中韩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相互投资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此外,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日益频繁,旅游合作持续升温。

所有这些积极因素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尽管中韩双方的关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两国的立场和利益分歧逐渐显现。

朝鲜的核武器计划和导弹试验不仅威胁到了地区的安全稳定,也给中韩两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外交途径解决朝核问题,主张实现半岛无核化,但韩国则更加强调制裁和施压这一手段。

两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导致了双方之间的一系列的利益冲突与分歧。

为了解决这些分歧,中韩两国需要进行对话和协商。

首先,双方应加强高级别的政治对话与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互信。

只有通过充分交流和深入了解彼此的立场和利益,双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其次,中韩两国可以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推动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

作为地区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韩两国应共同呼吁朝鲜停止核导开发,推动六方会谈等多边机制的复苏。

同时,在必要时,双方还可以寻求第三方的协助与支持,以促成问题的解决。

除了对话和协商,中韩两国还应在其他领域加强合作,以增加双方之间的互信与理解。

例如,增加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推动中韩青年的交流与互访,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互动。

此外,双方还可以加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促进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综上所述,尽管中韩关系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和利益分歧逐渐显现。

中韩关系为什么不好了

中韩关系为什么不好了

中韩关系为什么不好了
中韩关系为什么不好了
中韩关系自韩国朝鲜战争结束后一直紧张,但近年来,中韩关系已经进入一种低谷。

一些表面原因是因为韩国与美国在半岛局势上的紧张冲突,而实质上的原因则是由于双方政治、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首先,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政治立场不同,两国存在政治分歧,双方在涉及朝鲜半岛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中韩关系不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历史问题也是影响中韩关系的一个因素。

历史上,中国曾经占领韩国,而韩国也曾侵略中国,这也让双方之间关系非常紧张。

此外,文化差异也是中韩关系不友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和韩国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使双方之间的交流不够顺畅。

最后,经济问题也是影响中韩关系的一个方面。

中国和韩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让双方在经济上出现分歧。

总而言之,由于政治、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使中韩关系不友好。

因此,中韩双方应该加强沟通与交流,以促进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韩国外交的美国情结与现实抉择

韩国外交的美国情结与现实抉择

韩国外交的美国情结与现实抉择——接近美国并不会疏远中国王生2013-1-29 20:32:48 来源:《东北亚论坛》(长春)2008年4期作者简介:王生,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韩国高丽大学政治学博士。

(长春 130012)内容提要:韩国李明博新政以来,在政治外交领域有修正卢武铉时期“亲朝亲中疏美”政策,强化美韩同盟,重新亲近美国的迹象。

这种现象绝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远源近因。

主要是由韩国的“美国情结”、“国内政治的溢出效应”以及“对中国崛起的困惑”等国内外原因造成的。

但伴随着全方位中韩关系的飞速发展,韩国外交领域相对的“混乱期”的渡过,李明博政府会根据韩国的国情和民意,制定出符合中韩两国利益的对中政策。

韩国接近美国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不会冷却或疏远中国,中韩友好合作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与现实需要,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应该共同呵护。

关键词:韩国外交美韩关系中韩关系接近美国不会疏远中国2008年2月25日韩国第17届总统李明博宣誓就职。

李明博新政以来,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同前任卢武铉政府时期的政策相比都发生了微妙的引人注目的变化,尤其在外交领域,他“以实用主义”为外交理念,修正了卢武铉政府时期的“亲朝亲中疏美”政策,而转变为“寻求与朝鲜、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四边平衡”外交,但是对韩美同盟关系重要性的强调,平衡的砝码更向美国倾斜,形成了一个以韩美同盟关系为核心的不规则的四边形。

从近期韩国舆论以及外交通商部的动向,都可以体察到韩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这种变化也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周边国家中也出现了对韩国外交的某种疑虑。

如果说从金大中到卢武铉执行的是偏左的外交路线,那么李明博政府将外交路线的光谱右转了吗?李明博政府会亲近美国而冷却中国吗?一、带有亲美色彩的新政府的登场以2008年2月18日,李明博公布新内阁名单为契机,韩国出现了“外交保守亲美”的舆论。

韩国媒体分析认为,被任命的人员符合候任总统李明博加强“韩美同盟”的路线。

韩国朝鲜为什么分开的 朝鲜韩国为什么会分开

韩国朝鲜为什么分开的 朝鲜韩国为什么会分开

韩国朝鲜为什么分开的朝鲜韩国为什么会分开朝韩双方国土相邻,唇亡齿寒,两国都是在1948年建国的,以三八线为界。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朝鲜和韩国的关系却始终水火不相容,互不承认对方主权。

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朝鲜韩国分开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朝鲜韩国分开的原因是美苏较量的产物,二战末期苏联按美国的要求向日本宣战,并对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

在苏军凌厉的攻势下,关东军全线溃败。

苏军很快进抵中朝边境,并向驻扎在朝鲜半岛的日军发起进攻。

这是美军大惊失色,邀请苏联参与对日战争史为了减少美军在太平洋上正面战场上的压力,减少伤亡。

但是现在苏联大有独吞整个朝鲜的架势,美军许多高级将领要求美国政府干预一下,美国至少要在朝鲜半岛上保留一个港口(有将领提出要保留釜山港,这个港在之后的朝鲜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美军将领的战略眼光由此可见一般。

)美政府和苏联进行了谈判,并达成协议:美苏两国以北纬38°线为分界线受降,北方由苏联受降,南方由美军受降,这样朝鲜分裂。

二战后,南韩李承晚在1948年8月宣布建立大韩民国,9月北朝鲜建立朝鲜民族主义共和国,朝鲜正式分裂。

再后来经历朝鲜战争,军事分解线有所变动(是当时双方军队的实际接触线),但是朝鲜分裂就成为了定局,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分割朝鲜和韩国的三八线出现的原因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

8月9日,苏联红军越过中苏边境线,进入我国东北境内,向盘踞在那里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猛烈攻击。

与此同时,有一部分苏联红军,又越过中朝边境线,进入了朝鲜境内,开始攻击那里的日军。

苏联红军能以这么快的速度进入朝鲜,让美国人有点吃惊。

出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考虑,美国不可能坐视苏联占领朝鲜全境。

8月9日晚,美国的五角大楼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商量如何应对此事。

最后,会议决定由一个名叫迪安·里斯克的参谋在30分钟内拿出一个方案,解决美苏共享朝鲜的问题,供高层参考。

近10年来朝鲜战争起因中的美国因素研究综述

近10年来朝鲜战争起因中的美国因素研究综述

近10年来朝鲜战争起因中的美国因素研究综述朝鲜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半岛上爆发的一场重大战争,涉及朝鲜、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这场战争的起因复杂,其中美国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对近10年来有关朝鲜战争起因中的美国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研究表明,朝鲜战争的起因与冷战背景下的地缘政治竞争密切相关。

其中,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尤为重要。

具体而言,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干预是导致朝鲜战争爆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1945年以来,半岛局势一直很紧张,由于缺乏战争信任机制,各方之间的误判和紧张情绪逐渐升级。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进攻南韩,美国迅速出兵,对朝鲜进行了空袭和地面战争,导致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其次,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利益是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借此机会加强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地缘战略利益,从中获得了很多好处。

同时,美国还通过开展朝鲜战争来为自己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重要的形象和地位,为以后奠定了事实基础。

再次,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战术和策略决策对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采取了一些重要的战术,例如贯彻“全力抵抗,全面进攻”的政策、发动小规模的空中打击、与韩军合作等,这些策略的使用使得美国成为在朝鲜半岛军事行动中的主导力量,对冲了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增长。

最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和外交行动也对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性和繁荣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时赢得了胜利,但战争的影响对亚太地区的降温还需时日。

在美国军队撤离之后,朝鲜半岛地区的关系进一步紧张,随之而来的就是其它国家的加入,这让朝鲜半岛地区的局势始终无法真正稳定下来。

总之,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美国因素是朝鲜战争起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尤为重要。

未来,随着朝鲜半岛地区局势的发展和变化,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进行进一步深入拓展和总结,以期能给予社会和政策制定者更好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②
“韩国驻华大使撰文形容中韩关系是‘唇亡齿寒’ , ” 《中国青年报》2012 年 7 月 6 日。 据一项对普通韩国民众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在妨碍中韩友好的诸因素中, 27.9%的受访者选择了 “中 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 ,比例最高。董向荣等: 《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 10 月,第 114-115 页。
关键词:中韩关系,非对称性发展,朝鲜因素,美国因素

中韩关系的现状
1992 年 8 月 24 日,中韩两国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从而翻开了中韩关系史新的一页。自建交以来,通过双方 的共同努力,使两国关系实现了全面地、更深层次地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彼此的共识和互信日益增多,两国政治关系也发展迅速,从 1998 年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到 2003 年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 2008 年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韩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自 2008 年韩国现政府执政以来,两 国高层领导之间的交流频繁: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共计 34 次、两国总理会见 3 次、外交部 长会谈达到 23 次。从 2008 年开始,两国外交部之间进行 4 次副部长级战略对话,两国国防 部于 2011 年 7 月启动副部长级战略对话,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外交、安全领 域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2012 年 1 月韩国总统李明博正式访华时,两国领导人就推动两国
① ②

韩中建交 20 周年纪念网站,/。 “韩中建交 20 周年:经济交流加快,依赖度加深” , 〔韩〕 《联合新闻》 ,2012 年 8 月 19 日。 ③ 韩中建交 20 周年纪念网站,/。

中韩关系的影响因素
中韩建交以后, 两国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全面、 迅速的发展,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不俗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由于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阻碍性因素,造成了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少有的外交摩擦频发的局面, 对中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就是朝鲜因素和美国因 素。 (一)朝鲜因素 对于韩国而言,对中韩关系产生影响的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 系” 。 韩国认为,在朝核问题、朝鲜的军事挑衅、朝鲜半岛的统一等问题上,中韩两国之所 以产生不同的认识,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引发双方的分歧甚至纠纷,其根源就在于“中朝 传统友好合作关系” 。韩国对“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的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担心朝鲜倚仗 “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 , 对韩国采取强硬政策甚至进行军事挑衅, 从而威胁到韩国的安全,而中国又鉴于“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偏袒朝鲜。这一点在 2010
③ ② ①

“中国亦为天安舰事件的当事人” , 〔韩〕 《朝鲜日报》2010 年 5 月 1 日; “中国要在天安舰事件中包庇北 韩吗?” , 〔韩〕 《东亚日报》2010 年 5 月 4 日; “中国真的是‘战略伙伴’吗?” , 〔韩〕 《中央日报》2010 年 7 月 9 日等。 ② 2012 年 2 月 22 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举行例行记者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chn/gxh/tyb/fybt/t907569.htm. ③ 董向荣等: 《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 10 月,第 113-1部门和媒体却对这种状况视而不见,热衷于宣传两国关 系发展的积极一面,长此以往,就会使两国国民对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生不切实际 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就会对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产生失望甚至质疑, 从而影响两国国民的感情,甚至会影响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尽管由于上述事件,中韩关系 经历过种种波折,但并没有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两国政府和人民都 充分认识到继续维持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两国的国家利益。 韩国现任驻华大使李 揆亨在“纪念中韩建交 20 周年中国媒体座谈会”上指出,中韩关系是“肝胆相照、唇亡齿
半岛统一问题上主张维持现状及分裂状态, 为了维持对朝鲜的影响力, 以便进一步加强在朝 鲜半岛问题上的主导权而阻碍朝鲜半岛的统一。

此外,近年来,中朝双方积极开展经贸合作。2010 年 11 月中朝两国政府签订《经济贸 易合作协定》后,双方经贸关系更加密切。据统计,2009 年朝鲜的对外贸易额为 50.93 亿 美元,其中对华贸易额为 26.24 亿美元,对韩贸易额为 16.79 亿美元;而到了 2011 年,朝 鲜的对外贸易额为 80.3 亿美元,其中对华贸易额为 56.29 亿美元,而对韩贸易额为 17.14 亿美元。朝中贸易额在朝鲜对外贸易额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2009 年达到 51.5%, 2011 年 更是高达 70.1%, 创下历史新高, 而朝韩贸易额在朝鲜对外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从 2009 年的 33%下降到 2011 年的 21.3%,表明了朝鲜对华贸易的依赖度逐年上升,与朝韩 贸易形成了鲜明对比。 究其原因,自韩国政府颁布“5.24 对朝制裁措施”以后,除了开城 工业园区项目继续得以维持, 朝韩之间其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几乎断绝, 加之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朝鲜的经济制裁, 使得朝中贸易成为朝鲜最为重要的物资和资金来 源,进一步加大了朝鲜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但韩国媒体全然不顾这一基本事实,片面强调 朝鲜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大肆渲染朝鲜正在沦落为中国产业发展所需的原料供应地, 生产基 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中国可能利用经济杠杆控制朝鲜,进而将其“东北四省化”,成为中国 的殖民地。韩国媒体还宣称,密切的中朝经济合作将导致朝鲜进一步依赖中国,而这种经济 上的依赖必然会成为朝鲜政治上的软肋, 成为中国扩大朝鲜半岛问题发言权的重要资本。 在 朝鲜半岛发生突发情况时,中国可能发出不利于韩国统一的声音。 (二)美国因素 对于中国而言,对中韩关系产生影响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韩美同盟关系。近年以来, 中韩之间发生的外交摩擦多与这个因素有关。虽然在建交 20 年以来,中韩关系每隔一段时 间就提升到新的阶段,从“面向 21 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 ,到“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再到 现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但对于韩国外交而言,最为重要的还是“韩美同盟关系” 。韩 美两国是经历了冷战期间长期考验的盟友,其共同利益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核不扩散 利益、意识形态利益、国际战略利益等广泛的领域。 现在冷战虽然结束多年,但冷战思维
试论中韩关系中的朝鲜因素和美国因素
李永春
摘要:建交 20 年以来,中韩关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
是在军事、安全等领域却相对滞后,呈现出非对称性发展,致使一些原本隐藏着的结构性问 题显现出来,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中韩关系中存在的两大结构性问题,即“中韩战略合作伙伴 关系”与“韩美战略同盟关系”之间的差异和“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中朝传统友好 合作关系”之间的矛盾,给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阻碍,需要双方牢牢把握双方关系中 积极有利的一面,并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处理好遇到的问题和消极不利的一面。2013 年,鉴 于李明博政府推行的外交政策的经验教训,新的韩国政府将会对现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调 整,更多地强调其外交政策的自主性、多元性和平衡性,这将有利于促进中韩战略合作伙伴 关系的深化和发展。

李永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上一层楼达成共识。① 其次,自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经贸领域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据韩国计划财政部和贸 易协会的统计,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由建交时的 63.8 亿美元增加到了 2206.2 亿美元, 增长了 约 35.6 倍。同一时期,韩国对华贸易出口额从 26.5 亿美元增加到 1341.9 亿美元,增长了 50.6 倍,对华贸易进口额从 37.3 亿美元增加到 864.3 亿美元,增长了 23.2 倍。尤其是韩 国对华贸易出口额以年均 22.9%的速度增长,是同一时期韩国出口总额增长率(11%)的 2 倍。2003 年以后,中国超出美国,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市场。2011 年韩国对华出口额比对美 日两国出口额之和还要多 40%。对华贸易进口额也迅速增长,2007 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韩 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目前, 两国正在为 2015 年突破 3000 亿美元贸易额大关而努力奋斗。 第三,建交 20 年来,中韩两国间已经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充分参与,人文领 域和文化产业各部门深层次、 全方位合作的发展模式。 蓬勃发展的文化和人员交流对加深两 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传统友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韩国流行音乐和韩剧在中国年轻人中 持续掀起一股股“韩流”,同时韩国也掀起强劲的“华风”,韩国人对中国历史、经济、政 治的关注与日俱增。为了纪念中韩建交 20 周年,中韩两国在 2012 年举办 45 项纪念活动, 其中外交、安全领域举办 8 项活动,经贸领域举办 8 项活动,人文领域举办 29 项活动。两 国之间的人员交流也日益频繁, 建交初期两国的互访人数只有 13 万人次, 但到了 2011 年互 访人数则高达 653 万人次,比建交初期增长了约 50 倍。每周来往于韩国 7 个城市与中国 30 个城市的航班次数达 837 班,为两国之间的人员交流创造了便利条件。③ 中韩两国关系虽取得了上述令人可喜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 也遇到了一些令双方棘手的 难题,如 2000 年发生的“大蒜贸易纠纷” 、2004 年的“高句丽史归属纠纷” 、2005 年的“泡 菜骚动”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事件” 、2009 年的“双龙汽车纠纷” 、2010 年的 “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事件” 、2011 年的“海洋渔业争端” 、2012 年的“脱北者问题” 、 “韩国海警遇袭事件”和“金永焕事件”等等。这些问题有时在极端民族主义的刺激下,在 两国国内引发反华、反韩示威,或引发两国网民在互联网上的相互攻击、谩骂,给两国国民 的感情造成伤害, 甚至因此而影响到中韩之间的互信基础, 成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纵观过去 20 年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两国在经贸、人员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 与此相比, 两国在军事、 安全领域的交流虽然较之过去有所增加, 却相对滞后, 仍处于初级阶段,呈现出一种非对称性的发展。因此,相当一部分韩国学者称中韩“战略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