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
地铁屏蔽门系统教学课件ppt资料

有效降低了列车运行对车站环 境的影响,提高了车站的节能
效果和乘车安全性。
某城市地铁2号线的屏蔽门系统案例
案例概述
某城市地铁2时,降低了建设成本。
系统构成
该系统主要由门体结构、驱动装置、 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等组成。
技术特点
采用节能设计,减少能源消耗;门体 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保养。
安装要求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安装质量和人员安全。
05
04
安全检测与验收
对安装完成的屏蔽门系统进行安全性 能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 求。
地铁屏蔽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01
02
03
04
信号系统集成
屏蔽门系统与列车自动控制系 统进行集成,实现列车门的开
关与屏蔽门的联动控制。
机电系统集成
每日对地铁屏蔽门系统进 行例行检查,确保门体、 开关正常,无异常声音或 振动。
定期清洁
定期对门体、玻璃、轨道 等部位进行清洁,保持外 观整洁,防止污垢和尘土 影响运行。
润滑保养
定期对门机、轨道等部位 进行润滑保养,保证运行 顺畅,降低磨损和噪音。
地铁屏蔽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
故障识别
通过监控系统、报警系统 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地 铁屏蔽门系统存在的故障。
诊断分析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 原因,确定故障部位,为 后续维修提供依据。
修复处理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 的修复措施,如更换部件、 调整参数等,确保系统恢 复正常运行。
地铁屏蔽门系统的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
安全防护
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如防夹功能、障碍物检测等,确保乘客 安全通行。
应急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如突然断电、火灾等突发情况,确保快速响 应,降低影响。
地铁屏蔽门系统[1](完整版)
](https://img.taocdn.com/s3/m/43fa604f5a8102d277a22f1d.png)
地铁站台门分类
2、全高安全门系统
与屏蔽门系统相比较,两者的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只是全高安 全门系统的上部不封闭,门体的下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风口。其 主要的功能和特点: 除不能实现站台与轨道区间的密封隔离以外,全高式安全门系统和 屏蔽式安全门系统具有相同的优点; 可比较容易地升级为屏蔽门系统。
地铁站台门分类
地铁站台门分类
地铁站台门分类
4、电动栏杆系统
电动栏杆的高度一般为1.2~1.5m,安装在站台边缘,将站台区域 与轨道区域分隔开来,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安全性。与前几种型式相 比,其主要的功能和特点: 结构简单,造价低; 安装简单快捷,与土建接口较少; 建设周期短; 整体重量轻; 适用于老线改造;
地铁站台门分类
中国站台门发展史
国内第一条安装地铁屏蔽门的是2002年12月广州地铁二号线, 国内第一条安装地铁安全门2005年上海5号线春申路站,随后上 海、深圳、天津、北京等城市。随着地铁屏蔽门的普及,国内多 家屏蔽门生产企业也逐渐打破了其核心技术被国外几家企业垄断 的局面,深圳方大集团于2006年4月率先研发出国产化屏蔽门系 统,并且于2007年3月与深圳地铁签订了一号线续建工程地铁屏 蔽门系统的总承包合同,标志着我国的地铁屏蔽门产业已经进入 世界先进行列.嘉成屏蔽门——上海11号线一期(2008年9月 ~2009年12月),嘉成第一条完整线路。
制两侧站台的屏蔽门 。
2)两岛式站台的屏蔽门 控制系统分别与上下行信号系统及事故线接发
车作业配合,分别控制四侧屏蔽门。
侧式站台屏蔽门
两岛式站台屏蔽门
屏蔽门故障处理
屏蔽门三级控制 系统级 站台级 就地级
系统级控制
系统级(自动控制) 1. 在正常运行模式下,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学习资料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1屏蔽门的概念及功用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称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简称屏蔽门。
包括全高屏蔽门、半高屏蔽门。
屏蔽门将站台候车区域与轨道隔离,并设置与列车门对应的活动门,列车到站后,乘客可通过与列车车门同步打开的活动门直接出入列车车厢, 为候车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屏蔽门分为全高屏蔽门和半高屏蔽门两大类,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作用,封闭式全高屏蔽门系统具有节能及降噪功效。
屏蔽门可以将候车空间与隧道空间完全隔开,候车厅的空调冷风不会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活塞风产生空气交换,从而大大减小了站台厅空调的容量和耗电量,并能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的候车环境。
2屏蔽门类型及系统构成2.1屏蔽门类型地铁屏蔽门按其功能可分为两大类:闭式和开式,闭式屏蔽门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铁屏蔽门,开式屏蔽门即我们通常说的安全门,开式屏蔽门又有全高开式屏蔽门和半高开式屏蔽门两种。
开式屏蔽门:半高开式屏蔽门主要的作用是保证乘客的安全,高度一般为1200-1500mm,由于它不能完全隔绝列车运行的空气流动风和噪声对乘客的影响,因此,这种结构多用在敞开式地面站台或高架站台。
全高开式屏蔽门,除具有保证乘客的安全的功能外还能阻挡列车进站的气流对乘客的影响,高度一般为2800-3200mm,这种结构多用于没有空调系统的地下站台。
闭式屏蔽门:除具有保证乘客的安全的作用外,还具有隔断区间隧道内气流与车站内空调环境之间的冷热气流交换的功能,所以要求屏蔽门的气密性良好,这样才能使车站与区间的热交换减小到最低程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门体高度一般为2800-3200mm,这种结构多用于设有空调系统的站台。
2.2屏蔽门的系统构成:屏蔽门系统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构成,机械部分包括门体结构和门机系统,电气部分包括电源系统、控制系统等。
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

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摘要:本⽂从屏蔽门的概念⼊⼿,然后从屏蔽门的系统构成、控制⽅式、分类、基本设计原则、屏蔽门在轨道交通站台中的基本功能等⽅⾯对屏蔽门系统做了⼀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屏蔽门构成控制⼀、屏蔽门的概念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即Platform Screen Doors,简称PSD 系统,也称站台门或⽉台幕门)是上世纪80 年代出现的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的⼀种安全节能装置。
它是⼀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和信息等学科于⼀体的⾼科技产品,设置于地铁站台边缘,将列车与地铁站台候车区域隔离开来,在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可⾃动开启和关闭,为乘客营造了⼀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站台屏蔽门系统作为保障乘客在站台候车时的屏障现今在国内外已有了⼴泛的应⽤,运⾏效果良好。
⼆、屏蔽门的系统构成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体、门机、电源与控制等4个部分组成。
门体结构⼀般由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头门及门机顶箱、踏步板、上下部连接结构等构成。
门机是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悬挂机构、锁定解锁机构组成。
电源是屏蔽门系统运⾏的动⼒能源,为了保证屏蔽门系统在地铁运营中的⾼可靠性,必须采⽤⼀级负荷与双路互为备⽤的电源。
控制系统设备由中央控制盘、远程监视设备、就地控制盘、紧急控制盘、门机控制器、就地控制盒组成。
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和检测 2 项基本功能。
控制模式按操作的⽅式和地点不同分为4 种:系统级控制、车站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控制。
此4种控制⽅式可分别实现屏蔽门系统的3 种运⾏模式,即正常运⾏模式(系统级控制)、⾮正常运⾏模式(车站级控制和站台级控制)、紧急运⾏模式(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控制)。
屏蔽门单元中所有设备的状态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传达到每个屏蔽门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上,可以查询到所监视设备的状态,主要包括:屏蔽门的运⾏及系统状态;障碍物探测;故障信息采集和报警。
三、屏蔽门的控制⽅式屏蔽门控制系统具有3 级控制⽅式:系统级控制(⾃动控制)、站台级控制和⼿动操作。
屏蔽门系统(PSD)全解

三、屏蔽门的控制方式
• 屏蔽门控制系统具有3 级控制方式:系统级控制(自动控 制)、站台级控制和手动操作。3 级控制方式中以手动操 作优先级最高,系统级最低。 • 1.系统级控制 • 系统级控制是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由列车司机对屏蔽门进 行操作的控制方式。在系统级控制方式下,列车到站并停 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列车司机在驾驶室内进行开门和 关门操作,控制命令经信号系统发送至站台屏蔽门中央介 面屏板,由中央介面屏板对屏蔽门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实 现屏蔽门的系统级控制操作。在此情况下,站台屏蔽门受 列车车门控制及连动;当列车停车位置不符标准 ±500 mm),列车车门及站台屏蔽门皆不能开启;站台 屏蔽门关妥前列车不能启动。
图1 闭式屏蔽门
• 2.开式屏蔽门
• 全高开式屏蔽门(如下图所示)同闭式屏蔽门一 样,是一道自上而下的玻璃隔离墙和活动门,沿 着车站站台边缘和两端头设置,能把站台候车区 与列车进站停靠区完全隔离,门体结构高度一般 为2 800~3 200 mm。全高开式屏蔽门,除具有保 证乘客的安全的功能外,还能阻挡列车进站的气 流对乘客的影响,节约能耗以及降低噪音,这种 结构多用于没有空调系统的地下站台。
二、屏蔽门的系统构成
• 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体、门机、电源与控 制等 4个部分组成。 • 门体结构一般由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 、端头门及门机顶箱、踏步板、上下部连 接结构等构成。 • 门机是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悬挂机构 、锁定解锁机构组成。
• 电源是屏蔽门系统运行的动力能源,为了保证屏 蔽门系统在地铁运营中的高可靠性,必须采用一 级负荷与双路互为备用的电源。 • 控制系统设备由中央控制盘、远程监视设备、就 地控制盘、紧急控制盘、门机控制器、就地控制 盒组成。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和检测2 项基本功能 。控制模式按操作的方式和地点不同分为4 种: 系统级控制、车站级控制能可分为2 大类:闭式和开式。闭 式屏蔽门也是通常所说的地铁屏蔽门;开式屏蔽 门(简称屏蔽门)即通常说的安全门,开式屏蔽 门又有全高开式屏蔽门(简称全高安全门)和半 高开式屏蔽门(简称半高安全门或安全门)2 种
地铁屏蔽门系统

地铁屏蔽门系统地铁屏蔽门系统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乘客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乘车环境。
本文将从定义、结构、工作原理、优点等方面对地铁屏蔽门系统进行介绍。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指在地铁站台上设置的一种安全装置,用于隔离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保障乘客安全。
它包括一系列的门扇和框架结构,安装在站台边缘与列车轨道之间。
地铁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扇、框架结构、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等组成。
门扇采用玻璃或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透明度。
框架结构由铝合金或钢材制成,用于支撑和固定门扇。
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操作面板等,用于实现门的开关和监控。
电源系统则为整个系统提供电力。
地铁屏蔽门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当列车进站停稳后,控制系统会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列车的位置,然后自动打开屏蔽门,使乘客能够方便快捷地上下车。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屏蔽门的开关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安全:屏蔽门可以有效地隔离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防止乘客跌入轨道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舒适:屏蔽门可以减少列车进站时产生的噪音和气流对乘客的影响,使乘客在地铁站内感受到更加舒适的环境。
节能:屏蔽门可以减少地铁站内的空调能耗,降低能源消耗。
美观:屏蔽门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可以为地铁站增添现代化的气息。
地铁屏蔽门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的出现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快捷的乘车环境,也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大趋势。
清代门襟闭合系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形态和精美的工艺,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在艺术价值上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本文将从清代门襟闭合系统的背景、构成、使用方法、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文化、经济高度集权的时期,其服饰文化也呈现出独特的形态。
门襟闭合系统作为清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清代中期,并在后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1屏蔽门的概念及功用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称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简称屏蔽门。
包括全高屏蔽门、半高屏蔽门。
屏蔽门将站台候车区域与轨道隔离,并设置与列车门对应的活动门,列车到站后,乘客可通过与列车车门同步打开的活动门直接出入列车车厢, 为候车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屏蔽门分为全高屏蔽门和半高屏蔽门两大类,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作用,封闭式全高屏蔽门系统具有节能及降噪功效。
屏蔽门可以将候车空间与隧道空间完全隔开,候车厅的空调冷风不会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活塞风产生空气交换,从而大大减小了站台厅空调的容量和耗电量,并能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的候车环境。
2屏蔽门类型及系统构成2.1屏蔽门类型地铁屏蔽门按其功能可分为两大类:闭式和开式,闭式屏蔽门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铁屏蔽门,开式屏蔽门即我们通常说的安全门,开式屏蔽门又有全高开式屏蔽门和半高开式屏蔽门两种。
开式屏蔽门:半高开式屏蔽门主要的作用是保证乘客的安全,高度一般为1200-1500mm,由于它不能完全隔绝列车运行的空气流动风和噪声对乘客的影响,因此,这种结构多用在敞开式地面站台或高架站台。
全高开式屏蔽门,除具有保证乘客的安全的功能外还能阻挡列车进站的气流对乘客的影响,高度一般为2800-3200mm,这种结构多用于没有空调系统的地下站台。
闭式屏蔽门:除具有保证乘客的安全的作用外,还具有隔断区间隧道内气流与车站内空调环境之间的冷热气流交换的功能,所以要求屏蔽门的气密性良好,这样才能使车站与区间的热交换减小到最低程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门体高度一般为2800-3200mm,这种结构多用于设有空调系统的站台。
2.2屏蔽门的系统构成:屏蔽门系统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构成,机械部分包括门体结构和门机系统,电气部分包括电源系统、控制系统等。
7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屏蔽门系统

- 信号系统通过PSC控制屏蔽门,即系统级控制。 - 就地控制盘(PSL),即站台级控制。 - IBP盘,即紧急级控制。 - 就地控制盒(LCB),即单档门就地级控制。 - 手动级控制。
活动门手动操作 当系统发生的故障导致无法在站台侧打开活动门时,列车司机通过广播指
导乘客操作屏蔽门解锁把手打开屏蔽门。
四、站台屏蔽门运行控制模式
手动级控制 手动操作是站台工作人员或乘客对屏蔽门进行的操作。
应急门的手动操作 在紧急情况下,当列车车门与活动门不对应且列车无法启动的情况下,手
动在轨道侧或站台侧将应急门打开,疏散乘客。
一、站台屏蔽门系统概述
3、站台屏蔽门的要求
(1)屏蔽门要能够承受列车运营产生的震动 (2)屏蔽门要求每周运行7天,每天连续运行19h,满足列车每2min 间隔运营的要求;要求使用寿命>30年,系统无故障使用次数>100 万次 (3)电源要求为一级负荷供电 (4)车门数量、门距、净开高(宽)度根据不同的车辆进行确定; (5)限界要求 (6)控制系统
数量 /每侧站台
屏蔽门上凡 不能打开的门
正常停车时与 列车车门一一对应
每节车厢对应一道 ,具体位置视站台
实际情况而定
位于站台两端头, 垂直于站台边线布
置
-
与车门2对4道应
与列车编6道组数相同
2扇
手动 站台侧
-
开门
装置 轨行侧
-
钥匙开关
门体中间部位 开门扳手
钥匙开关
钥匙开关 门体中部手动推杆
手动 开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
摘要:
本文从屏蔽门的概念入手,然后从屏蔽门的系统构成、控制方式、分类、基本设计原则、屏蔽门在轨道交通站台中的基本功能等方面对屏蔽门系统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屏蔽门构成控制
一、屏蔽门的概念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即Platform Screen Doors,简称PSD 系统,也称站台门或月台幕门)是上世纪80 年代出现的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一种安全节能装置。
它是一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设置于地铁站台边缘,将列车与地铁站台候车区域隔离开来,在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可自动开启和关闭,为乘客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站台屏蔽门系统作为保障乘客在站台候车时的屏障现今在国内外已有了广泛的应用,运行效果良好。
二、屏蔽门的系统构成
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体、门机、电源与控制等4个部分组成。
门体结构一般由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头门及门机顶箱、踏步板、上下部连接结构等构成。
门机是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悬挂机构、锁定解锁机构组成。
电源是屏蔽门系统运行的动力能源,为了保证屏蔽门系统在地铁运营中的高可靠性,必须采用一级负荷与双路互为备用的电源。
控制系统设备由中央控制盘、远程监视设备、就地控制盘、紧急控制盘、门机控制器、就地控制盒组成。
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和检测2 项基本功能。
控制模式按操作的方式和地点不同分为4 种:系统级控制、车站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控制。
此4 种控制方式可分别实现屏蔽门系统的3 种运行模式,即正常运行模式(系统级控制)、非正常运行模式(车站级控制和站台级控制)、紧急运行模式(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控制)。
屏蔽门单元中所有设备的状态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传达到每个屏蔽门控制子系统的主控单元上,可以查询到所监视设备的状态,主要包括:屏蔽门的运行及系统状态;障碍物探测;故障信息采集和报警。
三、屏蔽门的控制方式
屏蔽门控制系统具有3 级控制方式:系统级控制(自动控制)、站台级控制和手动操作。
3 级控制方式中以手动操作优先级最高,系统级最低。
1.系统级控制
系统级控制是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由列车司机对屏蔽门进行操作的控制方式。
在系统级控制方式下,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列车司机在驾驶室内进行开门和关门操作,控制命令经信号系统发送至站台屏蔽门中央介面屏板,由中央介面屏板对屏蔽门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实现屏蔽门的系统级控制操作。
在此情况下,站台屏蔽门受列车车门控制及连动;当列车停车位置不符标准(±500 mm),列车车门及站台屏蔽门皆不能开启;站台屏蔽门关妥前列车不能启动。
2.站台级控制
站台级控制是列车司机在站台屏蔽门现场控制屏板上,对屏蔽门进行操作的控制方式。
当系统级控制不能正常实现时,如站台屏蔽门中央介面屏板对屏蔽门控制单元控制失效等故障状态下,列车司机在站台屏蔽门现场控制屏板上进行开门、关门操作,实现屏蔽门的站台级控制操作。
3.手动操作
手动操作是由站台人员或乘客对屏蔽门进行的操作。
当控制系统电源故障或个别屏蔽门操作机构发生故障时,站台工作人员在站台侧用钥匙或乘客在轨道侧用开门把手打开屏蔽门。
四、屏蔽门分类
屏蔽门按其功能可分为 2 大类:闭式和开式。
闭式屏蔽门也是通常所说的地铁屏蔽门;开式屏蔽门(简称屏蔽门)即通常说的安全门,开式屏蔽门又有全高开式屏蔽门(简称全高安全门)和半高开式屏蔽门(简称半高安全门或安全门)2 种。
1.闭式屏蔽门
闭式屏蔽门(如下图所示)是一道自上而下的玻璃隔离墙和活动门,沿着车站站台边缘和两端头设置,能把站台候车区与列车进站停靠区完全隔离,门体结构高度一般为 2 800~3 200 mm。
一般来说全高门采取各种漂亮的斜撑立柱、圆弧钢圈、钢筋悬吊等方式来固定,确保其稳定性。
除具有保证乘客的安全的作用外,还具有隔断区间隧道内气流与车站内空调环境之间的冷热气流交换的功能,其多用于设有空调系统的站台。
在热带、亚热带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中,此类屏蔽门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伦敦、新加坡、曼谷、广州、深圳、成都等。
图1闭式屏蔽门
2.开式屏蔽门
全高开式屏蔽门(如下图所示)同闭式屏蔽门一样,是一道自上而下的玻璃隔离墙和活动门,沿着车站站台边缘和两端头设置,能把站台候车区与列车进站停靠区完全隔离,门体结构高度一般为2 800~3 200 mm。
全高开式屏蔽门,除具有保证乘客的安全的功能外,还能阻挡列车进站的气流对乘客的影响,节约能耗以及降低噪音,这种结构多用于没有空调系统的地下站台。
图2全高式屏蔽门
半高式开式屏蔽门(如下图所示)是一道上不封顶的玻璃隔离墙和活动门,门体结构高度一般为1 200~1 500 mm,主要安装在地面车站及高架车站,或顶部无安装条件的地下车站。
与全高式相比,安装位置基本相同,但结构简单,高度低,空气可以通过屏蔽门上部流通,造价相对较低。
它主要起隔离的作用,提高站台候车乘客的安全,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隔音降噪作用,主要应用于气候比较凉爽城市的地铁站台中。
如法国吐鲁斯轻轨系统、巴黎14 号线无人驾驶系统、日本多摩都市高架线、天津地铁1 号线等。
图3半高开式屏蔽门
五、屏蔽门的基本设计原则
1. 根据列车编组形式、停车精度要求、采用的车体(A 型车、B型车)、运行速度、当地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风压、地震条件) 等资料进行设计。
2. 屏蔽门应设置在车站站台边的有效站台长度范围内, 以有效站台中心线为基准向两端对称布置。
3. 屏蔽门在站台边缘的设置和外形尺寸不得侵入列车行驶动态包络线, 屏蔽门系统的任何构件在轨道侧应满足CJJ96 《地铁限界标准》规定的设备限界要求。
4. 屏蔽门设备室位置靠近信号设备室, 与自动化集成设备室、车站控制室设置在车站同一侧。
5. 车站设置屏蔽门时, 安装尺寸应考虑在门体弹性变形状态下, 屏蔽门最外突出点至车辆限界间有不小于25 mm的安全间隙。
6. 站台板设计有0.2%坡度, 屏蔽门顶线、底线与站台装修完成面0.2%的坡度应保持一致。
六、屏蔽门在轨道交通站台中的基本功能
1. 屏蔽门可以防止人和物体落入轨道和非法闯入隧道,杜绝因而引发的事故、延迟运营与增加额外成本。
2. 减少站台区与车辆运行区(隧道)之间气流的交换,通过对地下车站通风空调制式的改变,降低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营能耗。
3. 减少列车运行噪声及车辆活塞排风对站台候车乘客的影响,改善乘客候车环境。
4. 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阻挡乘客进入轨道,拓宽乘客在站台候车的有效站立空间。
5. 更好的乘客管理。
当列车停靠在正确的位置上,乘客才进入列车。
6. 在火灾或其他故障模式下,可以配合相关系统进行联动控制。
7. 利用屏蔽门采用一体化的信息、广告显示屏,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对车站整体
空间布置进行优化。
参考资料:
[1] 贺巧云,浅谈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广东深圳
[2] 向骏,城市轨道站台屏蔽门系统,四川成都
[3] 徐新玉,屏蔽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江苏苏州
[4] 刘晓娟、张雁鹏、汤自安,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5] 姜宁,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电气系统,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