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七夕节古诗词杜牧《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品

诗词鉴赏-七夕节古诗词杜牧《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品
诗词鉴赏-七夕节古诗词杜牧《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品

七夕节古诗词:杜牧《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2019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是秋夕唐代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银,一作红。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

天,一作瑶。

坐看坐着朝天看。

坐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赏析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描写秋天的古诗杜牧《齐安郡中偶题》赏析.doc

描写秋天的古诗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赏析 《齐安郡中偶题》,别名《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是晚唐时期杜牧所写的七言绝句。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齐安郡中偶题》原文: 作者: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齐安郡中偶题》赏析: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

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令人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一点来比较,应当说,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这里,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文心雕龙 ·物色篇》),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

关于七夕的古诗_七夕古诗摘选

关于七夕的古诗_七夕古诗摘选 七夕节由来发展至今,已然成为歌颂爱情、表达心意的节日了。下面是关于七夕古诗摘选的内容,欢迎阅读! 1、《同赋山居七夕》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2、《秋蕊香·七夕》吴文英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 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 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 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 3、《鹊桥仙·碧梧初出》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4、《凤栖梧·甲辰七夕》吴文英 开过南枝花满院。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 高树数声蝉送晚。归家梦向斜阳断。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陈迹晓风吹雾散。鹤钩空带蛛丝卷。 5、《步蟾宫·闰六月七夕》顾贞观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6、《七夕曲》王建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车。 7、《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毛文锡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8、《菩萨蛮·七夕》陈师道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9、《荔枝香近·七夕》吴文英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课本实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补注背景:时值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天下暂时一统。但是,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 问: 1、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 。 2、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 。 二、特点归纳 (一)、点击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二)、知识链接 1、咏史怀古诗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4)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5)语言:含蓄蕴藉 (6)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7)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8)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9)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2、咏史怀古诗常用的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

最新杜牧《早雁》诗歌鉴赏

杜牧《早雁》诗歌鉴赏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率众向南骚扰。北方边地各 族人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 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

七夕诗句汇总_节日诗句

七夕诗句汇总 描写七夕的诗句一一《行香子-七夕》行香子七夕》原文草际 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 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描写七夕的诗句一一《行香子-七夕》行香子七夕》原文草际 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 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描写七夕的诗句——《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七夕一道鹊桥 横渺渺》原文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译文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 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丁冬, 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 描写七夕的诗句——《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七夕一道鹊桥 横渺渺》原文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译文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 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丁冬, 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 关于七夕的诗句别离还有经年客》七夕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赏析: 1 / 10

此诗一作王建诗。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关于七夕的诗句别离还有经年客》七夕诗句天阶夜色凉如 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赏析: 此诗一作王建诗。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关于七夕的诗句——《七夕爱情诗句》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鹊 桥仙》鹊桥仙作者:秦观年代: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关于七夕的诗句——《七夕爱情诗句》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鹊 桥仙》鹊桥仙作者:秦观年代: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关于七夕的诗句——《关于七夕的句子》关于七夕的句子,由成 功励志网整理,希望有关于关于七夕的句子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七夕的句子七夕抬头望碧霄,喜鹊双双拱鹊桥。家家乞巧对秋月, 无尽心丝君知晓?七夕之夜星麻麻,看着水里鱼双双。 关于七夕的诗句——《关于七夕的句子》关于七夕的句子,由成功励志网整理,希望有关于关于七夕的句子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七夕的句子七夕抬头望碧霄,喜鹊双双拱鹊桥。家家乞巧对秋月,无尽心丝君知晓?七夕之夜星麻麻,看着水里鱼双双。 2 / 10

杜牧的诗(有拼音和注释)

杜牧的诗(有拼音和注释) sh a n x i ng 山行 yu a nsh a ngh d nsh a nsh i j i ngi e 远上寒山石径斜, b a i y u nsh e ngch u y o ur e ji i a 白云生处有人家。 t i n gch e zu o a i f e ngl i n w an 停车坐爱枫林晚, shu a ngy e h o ngy u e r yu e hu a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 远上:登上远处的。 3.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 石径:石子的小路。

t dig d u m u (唐)(杜 牧) 5. 斜:此字读xi a ,为倾斜的意思。 6. 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 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 车:轿子。 8. 坐:因为。 9.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q i ngm n ng 清明 t a ng d U m u (唐)(杜牧) q i ngning sh iji 科 u f e rf en 清明时节雨纷纷, l u shang x ng r

杜牧《独酌》古诗赏析

杜牧《独酌》古诗赏析 作品介绍 《独酌》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 》的第 520 卷。 原文 独酌 作者:唐·杜牧 长空碧杳杳,万古一飞鸟。 生前酒伴闲,愁醉闲多少。 烟深隋家寺,殷叶暗相照。 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 注释 ①隋家寺:隋朝所建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谓即长安大兴善寺。 ②殷叶:红叶。 ③刘伶嗜酒,“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事见《晋书》本 传。 ④秋毫泰山小:《庄子·齐物论》:“莫大于秋豪之末,而泰山为小。”豪, 通毫。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 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 《樊 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 《泊秦淮》、 《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 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

《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 《樊川外集》 和 《樊川别集》 各一卷。 《全唐诗》 收杜牧诗八卷。 晚唐诗多柔靡, 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 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 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 与 (杜) 牧之亦名家也”, 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传世墨迹有 《张好好诗》 。 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 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 岁时所书。帖为 麻笺,纵 28.2 厘米,横 162 厘米,46 行,总 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 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 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 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 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 《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 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繁体对照 獨酌杜牧 長空碧杳杳,萬古壹飛鳥。 生前酒伴閑,愁醉閑多少。 煙深隋家寺,殷葉暗相照。 獨佩壹壺遊,秋毫泰山小。 [杜牧《独酌》古诗 赏析 ]相关文章: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导读:1、七夕穿针 柳恽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2、七夕二首·其一 德容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3、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4、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5、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七夕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7、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毛文锡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8、荔枝香近·七夕 吴文英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9、诉衷情·七夕 吴文英 西风吹鹤到人间。凉月满缑山。银河万里秋浪,重载客槎还。 河汉女,巧云鬟。夜阑干。钗头新约,针眼娇颦,楼上秋寒。 10、韩庄闸舟中七夕 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11、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12、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吴文英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

(完整版)高考咏史怀古诗鉴赏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概念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二、题目特点: ①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如:《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②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 、“咏怀” 如:《咏怀古迹》 ③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览古”等。如:《金陵怀古》《赤壁怀古》《越中览古》三、咏史怀古诗的结构 《咏怀古迹·其三》临古地——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思古人——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忆其事——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抒己志——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四、常见意象 A.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石头城/ 石城/ 南京)、台城(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姑苏(苏州)、洛阳、汴京、江都(今扬州) B. 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乌江亭、隋宫、乌衣巷(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入唐后沦为废墟)、朱雀桥、淮水(名门望族聚居之地) C. 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的庄园) D. 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 、常见的历史人物:屈原、贾谊、范蠡、诸葛亮、王昭君、孙权、周瑜、荆轲、项羽等 F、自然景物: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明月、江水、归燕(永恒不变的事物,见证历史沧桑);地上的青苔、孤寂的残垣、无名的断碑、荒松、古墓、落日、悲风、巢鸟(标示着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衰败,充满悲秋的色彩)

关于杜牧的诗词名句大全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千里莺啼xx,水村山xx酒旗风。 5、东风不与xx便,xx深销二乔。 6、十年一觉xx梦,赢得xxxx名。 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9、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0、xx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2、少壮饮酒,老来只能喝水 13、凡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14、xx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15、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7、舞衫回袖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 18、荷净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9、尽日无人看数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20、草色人情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xx 3、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4、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5、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7、清时有味是无能,闲xxxx。 8、欲把一麾xx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9、xxxx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0、东风不与xx便,xx深销二乔。 【篇三】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xx近酒家。 2、xx隐隐水迢迢,秋尽xx草未凋。 3、二十四桥明月夜,xx人何处教吹箫? 4、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5、十年一觉xx梦,赢得xxxx名。 6、银烛xx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7、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9、春风十里xx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2020年杜牧《登乐游原》诗词赏析范

登乐游原 唐代:xx 长空xx孤鸟没,xx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xx无树起xx。 译文 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 想要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那五陵的数目都在那萧瑟而秋风中。 注释 乐游原:古地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大雁塔东北,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 xx:广阔无边的样子。 没:消失。 销沉:形迹消失、沉没。销:同“消”,消散,消失。 此中:指乐游原四周。 事业:功业。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约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 无树:即每棵树。 赏析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上联描写了乐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登临乐游原,只见孤鸟远飞;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惟有长空永

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对执政者的劝勉忠告。诗人在此展示了永恒的宇宙对有限的人事的销蚀,深感人世盛衰、兴亡迭代、终在无限的宇宙中归于寂灭,可见诗人感慨之深。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下联萧瑟凄凉,衰败的景色使诗人对历史的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发出由衷的感慨。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用典的修辞手法,凝练含蓄,反用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飞意”,言汉朝之英雄伟业皆已成历史陈迹,诗人内心对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驱除侵略者抱有崇高的爱国热情,感喟之情极深。 创作背景 国家正值战乱之际,诗人因奸人诬陷被贬,内心惆怅,来到乐游原,看到眼前这曾经繁华的园林已经衰败不堪,内心感慨,作此诗抒 怀。

经典七夕的诗句大全

经典七夕的诗句大全 本文是关于经典七夕的诗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历代文人骚客都为七夕留下了千古绝句,在今天仍然被汉家儿女唱、传、讲、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杜牧《清明》高考诗歌鉴赏

杜牧《清明》高考诗歌鉴赏 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也因此作下了千古名篇《清明》。让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清明原文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鉴赏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

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描写乞巧节的诗句_古诗大全

精心整理描写乞巧节的诗句_古诗大全 描写乞巧节的诗句(1) 《壬申七夕》原文 ②何逊《七夕》诗:“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演。” ③日薄:(七日)将晚时日光渐淡。嫣:同蔫,蔫萎不鲜活。 ④桂嫩:指初七夜新月半圆。

⑤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仁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榆,星榆。天上群星罗列,如白偷林立。榆高星斜,谓斗转星移,银河影斜。 描写乞巧节的诗句(2)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幸福欢快景象。“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二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与“人间”七夕情景。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 上句说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等天象变化,依然像从前一样。“似旧”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间却与自然界的景象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暗逗结尾两句。

下句说人间儿女也象从前一样,狂欢欢度七夕。“成狂”即包“似旧”之意,言外有无限感慨。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欢。这种景象不免使词人感慨万千。 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银河”切“新秋”。诗人梦见在海底超越枯桑,又梦见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这里虽明为纪梦,实为借梦来表达对于世事苍桑与人事巨变的感受。这两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结末二句起到了画龙点眼的作用。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儿女成狂”的情景讽慨自深,就连过片的“新凉”、“相思”也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

作者以自己作为独醒的爱国者与普通人相对照,抒发了自己眷怀故国的深沉悲壮的情感,是这首词构思和章法上的基本特点。 描写乞巧节的诗句(3) 直截,” ,是纤薄的云层。“弄巧”是写纤薄云层很轻柔,随风飘动,形态不断变化,像是巧妙地织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传说织女手很巧,善于纺织,所以古代民间习俗,妇女就在七月七日晚上摆出瓜果食品向织女“乞巧”,同时用线穿针,希望织女给予她们纺织刺绣的工巧。词人在这里以“纤云”的千姿百态,想象为织女的巧手织出的各式各样的云锦。这都表现出词人善于扣住题目去展开描写,而不流于浮泛。“飞星传恨”

杜牧的古诗

杜牧的古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牧的古诗 1、《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6、《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8、《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9、《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0、《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11、《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13、《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4、《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15、《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6、《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17、《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8、《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唐之韵》解说词 第十八集 风流才子(杜牧)

《唐之韵》解说词:第十八集-风流才子(杜牧) 《唐之韵》解说词:第十八集-风流才子(杜牧) 从九世纪二十年代末到十世纪初唐朝灭亡的这十八年,文学史上称为晚唐时期。这时,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把持朝政;官僚的党争也愈演愈烈,誓不两立;而藩镇对抗则逐渐向军阀割据过渡,终于把唐王朝灭了。 晚唐诗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心中都好像压着一道王朝末世的阴影,往往流露出莫名其妙的感伤情绪。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淮》),虽然这时离唐王朝灭亡还有半个世纪,但都有一种大厦将倾,狂澜已倒的惊惶。这种情绪越往后越浓。 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所著《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这种家庭环境,使杜牧不容选择地要把自己放在高起点上来安排人生道路。他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意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这显然是把自己当出将入相的政治家来要求。他写过政治军事论文,还注译过《孙子兵法》,很以这方面的才能自负。像他的《赤壁》,就以军事家的眼光来看待这次战争。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字面的意思是说,六百多年后的诗人还在赤壁找到没有锈蚀尽的断戟,可见赤壁之战的激烈。当年周瑜若不是东南风帮忙,用火攻侥幸击败曹操,恐怕东吴的两个美女大乔和小乔,也会被曹操捉到铜雀台去。显然,在杜牧看来,战争的胜败决不像历史记载的那样带有必然性。也可以推想到,这里面有他自负的傲气;要是有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大全

七夕情人节诗句有哪些情人节诗句大全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七夕情人节的诗句,七夕情人节诗句有哪些?情人节诗句大全.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山无陵,江水竭,冬雷震,夏之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2、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3、死生契阔,与子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5、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7、山无陵,江水竭,冬雷震,夏之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10、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1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1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1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1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17、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1、总是躲不开你的视线,总是逃不过你感情的追击,总是希望牵着你的手漫步云端。任凭时间在我面前炫耀,我始终深爱着你,亲爱的,让我们一直牵手走下去!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2、知道吗?亲爱的我要渴死饿死了。求求你救救我吧!解除我久久思恭的饥渴,常常想我,见我。快来到我的身边吧。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3、真情比玫瑰更可贵,真爱比玫瑰更娇媚,真心比玫瑰更芬芳,真话比玫瑰更漂亮。真爱你的我将真情真心全给你,情人节里一句真话送给你:我是真的爱你!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4、爱你是危险时紧牵你的手,爱你是马路上在你左边走,爱你是守护你比星宿还永久,爱你是陪伴你直到天涯尽头。爱你没有理由。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5、情人节,上天感念我的诚意,特满足我:做你的一件衣服。不管上衣、球衣、衬衣、下衣或者是帽子和鞋子,都要一直跟随你,不离不弃。永远和你在一起。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6、假如没有那叶扁舟,我也愿意乘风破浪,漂洋过海;假如没有那双草鞋,我也愿意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几经波折,啊哈,信号把祝福送出:情人节快乐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7、寒风吹过月牙冷,遥望枝头绾倩影,窗前飞雪遣画卷,风霜雪霁又一冬,严寒不是箫匿时,早有心蕊伴花翎。你是冬日的春风,时刻伴随我渡过慢慢人生征程!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8、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了你,知道吗?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遇见你是我永远的快乐,愿你常住我心,愿我每天从你那领受阳光雨露,领受坚强、勇敢,我爱你!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9、风起的时候云很逍遥,雨滴的时候溪水欢笑,雪飘的时候红梅含苞,花开的时候蜂蝶围绕,想你的时候喜上眉梢。想你并不苦恼,爱你幸福笼罩!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10、地球还在转呢,天空还会黑呢,风还是有点冷呢,我还是会想你呢,地球也会累吧,天空还会亮吧,风也许会停吧,我还是会想你吧,亲爱的,保重。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11、当主安慰我时再恶的诽谤不能使我愤怒;当主抚摸我时,再利之刀刃

杜牧的诗词大全_唐代诗词鉴赏

杜牧的诗词大全 古典诗词鉴赏之杜牧篇——《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赏析:《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杜牧——《泊秦淮》烟花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秦淮: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在今东苏西南部。当时穿过金陵的秦淮河两岸,酒楼妓馆林立,一片繁华景象。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白色而精美的蜡烛。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天街:天庭,即天上。一作“天阶”。 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注释:遣怀:抒发感触甚深的情怀。落魄:漂泊,作游乐解。楚腰:《汉书?马廖传》:“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后称细腰女子为腰。 杜牧——《山行》【年代】:唐【作者】:杜牧——《山行》【内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杜牧斋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大和二1 / 3

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 杜牧——《金谷园》【年代】:唐【作者】:杜牧——《金谷园》【内容】: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作者:○杜牧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年代】:唐【作者】: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内容】: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注释: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句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杜牧——《赤壁》杜牧——《赤壁》【内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释:赤壁: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赤矶山,系汉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所在地。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注释:迢迢:形容遥远。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赏析:这是一首调笑诗。 杜牧——《旅宿》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注释:凝情:陷于深沉的思虑。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断雁:失群之雁。杜牧——《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银烛:一作红烛。天阶:一作瑶阶。 2 / 3

2020届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名家精练:杜牧专题练

2020届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名家精练:杜牧专题练 【题文】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怀寄中朝①往还② 杜牧 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 朱绂③久惭官借与④,白头还叹老将来。 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 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 【注】①中朝:朝廷。②往还:往来,此处指朋友。③朱绂:古代系印章或玉佩的红色丝带。④借与:即借绯。唐代五品以上官员穿绯衣,官阶不到五品而特许穿绯衣的称为借绯。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标题说明诗人想借写诗给在朝廷为官的朋友之机,表露自己的心声。 B. 首联写诗人本自不愿为世俗沾染,却发现做官后自己仍然难免沦于世俗。 C. 颔联写面对自己的官服感到惭愧,自责鬓角已白,却无所作为,白拿俸禄。 D. 颈联写诗人明白仕途是艰难的,虽然朝廷大门对天下人才都是大大敞开的。 2. 诗歌后两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颔联写面对自己的官服感到惭愧,自责鬓角已白,却无所作为,白拿俸禄”错误,从诗中来看,颔联“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朱绂”是以系印章的丝带来代指官职,而“久”则说明身处该官职的时间之长,“借与”则暗示官职不高,为官时间之久与官位之低形成反差,这里要表达的是对为官已久却未得重用的痛心。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前,首先要根据题干的提问明确提问的方式,如本题问的是“诗歌后两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局部来考查情感,然后要理解这后两联的意思,再结合全篇以及注释来分析其中的情感。颈联“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意思是要知道仕途是难以轻易进入,(我仕途不顺)难道是朝廷的大门没有打开吗?表面看来诗人认为朝廷的大门大开,而自己却仕途难进,实际上却是借这样的反嘲来表达自己不得重用的抑郁和不满;尾联“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意思是朝廷上有很多官员都是自己的同窗好友,他们能够身在高位一定是身怀其材,表面看来是夸赞友人的才华,而实际上借写友人的得志来展示自己的不得志,借以表露自己不受重用怀才不遇的不满。 【答案】 1. C 2. 对自己官场不得志的抑郁和不满。颈联说朝廷对天下打开了大门而自己仕途难进,其实是反嘲自己不获重用,表达了不得志的抑郁。尾联写自己的同窗好友都在朝廷做了大官。看似称赞居高位者必有其材,实则表露自己对未受重用的不满。 【题文】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富水驿① 杜牧 益戆②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③。 当时物议朱云④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