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在胸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脏手术,需要多位医务人员配合完成。

在手术过程中,不同的医务人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

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团队一般由主刀医生、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心肺-体外循环技术人员和心脏超声医生等组成。

主刀医生主刀医生是整个手术团队中最关键的人员之一。

他负责主持手术,进行塞钳,控制出血等关键操作。

同时,主刀医生还需要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并根据手术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手术室护士手术室护士是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的人员。

他们需要为医生们提供调制药品、准备手术器械、为患者安排好手术姿势、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等。

麻醉医生麻醉医生负责为患者进行麻醉操作,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受。

同时,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合理使用镇静药和止痛药,并对麻醉深度和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心肺-体外循环技术人员粘液瘤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使用体外循环技术。

因此,心肺-体外循环技术人员是在手术中最为关键的角色之一。

他们需要负责安装心肺转流装置,通过对患者心肺功能的支持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心脏超声医生心脏超声医生在手术期间使用超声设备对患者心脏功能进行实时监测,以实时掌握患者心脏的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时判断手术进程是否正常进行,发现问题做出及时的处理。

手术过程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先进行手术准备。

主刀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病变部位、术前检查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

同时,麻醉医生需要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操作,然后将患者转运到手术床上。

体外循环连接完成麻醉操作后,心肺-体外循环技术人员需要与主刀医生一起完成体外循环连接,这是心脏手术必需的一项重要技术。

连接之后需要确保体外循环系统安全可靠,并调整相应的参数,使得体外循环系统合理运行。

左心房粘液瘤切除完成体外循环连接后,主刀医生开始进行左心房粘液瘤的切除。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心脏手术技术,适用于左心房内发现的粘液瘤切除。

该手术技术结合了胸腔镜和体外循环两种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心脏功能等方面。

手术需要进行体外循环,所以还会检查患者的血液凝结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手术开始时,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

医生将在胸骨下方做一个约5公分的切口,然后插入胸腔镜。

在胸腔镜的引导下,医生可以观察到心脏和周围组织的状况。

根据观察结果,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切除手术。

在胸腔镜引导下,医生会进行心脏停搏,然后进行冷血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装置会将患者的血液引出,通过氧合器进行氧合,然后再输回体内。

这样,可以保证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正常进行,同时也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医生会在左心房内找到粘液瘤,并进行切除。

粘液瘤一般较小,所以手术切口也相对较小。

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手术器械进行粘液瘤的切除,同时尽量减少对心脏其他部分的影响。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将体外循环装置拆除,并封闭切口。

患者会被转到恢复室进行观察,直到麻醉效果完全消退,确保患者状况稳定。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恢复期的护理。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心率、呼吸、血压等监测,并进行饮食调控和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和负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脏负担。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左心房粘液瘤。

术前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恢复期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心脏功能的恢复。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确保术后效果的稳定。

体外循环在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在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在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夏新芬;唐玉荣;王玲弟;蒋树林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3(37)4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对不同部位不同病变程度的胸主动脉瘤的体外循环方法的选择。

方法体外循环下行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 5 4例 ,其中升主动脉瘤手术 4 4例 ,降主动脉瘤手术 10例。

采用低温全身体外循环 4 4例 ;左心转流 5例 ;降主动脉内膜破口达左锁骨下动脉或升主动脉内膜破口达弓部 5例 ,采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

结果30例Bentall手术中因吻合口出血死亡 2例 ,降主动脉瘤手术共 10例 ,其中因出血死亡 1例 ,术后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2例 ;在存活病人中术后未发现神经精神并发症。

结论根据动脉瘤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的不同。

【总页数】2页(P357-358)
【关键词】体外循环;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应用;心脏手术
【作者】夏新芬;唐玉荣;王玲弟;蒋树林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1;R732.21
【相关文献】
1.不同体外循环方式在主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J], 刘传绶;王京生;孙衍庆
2.常温体外循环在复杂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J], 罗宽;朱志成;许日昊;续晋宇;
李博;柳克祥;张曙东
3.胸主动脉瘤术中不同体外循环方法的应用 [J], 曾祥刚;付冰;宋涛;陈恪刚
4.部分体外循环在胸降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J], 刘建华;刘海霞;孙建全
5.不同体外循环方法在胸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J], 周淑萍;张虹儿;贺宏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外循环在气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附2例报告)

体外循环在气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附2例报告)
天 , 20 于 0 2年 1 2月 6日急诊 入 院 。人 院 时 患 者端
均 使红 细 胞 压 积 ( c) H t 控制 在 2 % ~2 % , 0 5 维持 合 理 的晶胶 比。静 脉注射 肝素 3~ gk 抗 凝 , 活 4m / g 激 全 血凝 固时 间 ( C )>70S 转 机 。2例 患 者 分 AT 5 后
别 在局麻 下腹股 沟斜 切 口股 动 脉置 1 F 、0 r 管 8 r2 F 插 作 供血 管 , 静脉插 入 2 股 2~2 r 脉 引流 管建 立 8F 静 EC C 。接 Srs 0 0型体外循 环 机 , an 0 7 以西 京 9 5型 中
坐呼 吸 , 呼吸 困难 , 度 紫 绀 , 部 C MR 检查 提 轻 颈 T、 I 示 气管 上段 肿 瘤 , 于声 门 下 2 c 肿瘤 长 约 3 5 位 m, .
作 者 单位 :10 9 江 苏 20 2
进 , 赵 一昕 , 邹 卫 , 苏 宜江
南京 , 南京 胸 科 医 院 胸 心 外 科
。 第一作者 : 王
滨, , 男 江苏南京人 , 主治医师 , 研究方 向: 体外循环
di1.9 9ji n 17 4 3 .00 0 .1 o:0 3 6/.s .64— 16 2 1 .20 8 s
8 mH 。进 行部 分 E C并 自然 降温 , 速改善 全 0m g C 迅 身缺氧 状态 , 手术 完成气 管吻合后 , 口气管插 管保 经
证 肺通 气 , 温至正 常温度 停 E C。 复 C
音, 两肺 满布 干湿 罗 音 。外 院纤 维 支气 管 镜 检示 气
[ ] M ci k H,N kmuaE,H s e a.T ea vnaeo pi 2 ohz i u aa r aeK, t 1 h datg f r —

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和肺癌切除术

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和肺癌切除术

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和肺癌切除术【摘要】目的总结体外循环下(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施行气管肿瘤和肺癌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

方法自1999 年12 月~2007 年1月,对3例不能进行气管插管的气管肿瘤和肺癌患者实施ECC下肿瘤切除,第1 例行根治性切除、隆突重建术;第2 例行窗形姑息性切除;第3例行左全肺根治性切除术及左房部分切除成形术。

ECC时间分别为168 min、 47 min 和67 min。

结果手术过程顺利。

第1 例因ECC时间较长,术后渗血较多。

2、3 例患者康复顺利,近期疗效好。

结论对不能进行气管插管的气管肿瘤患者及常规手术方法不可能切除的肺癌患者,可选择在ECC下切除肿瘤。

【关键词】体外循环;气管肿瘤;肺癌;外科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experience in resection of tracheal tumor and lung cancer under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 . METHODS From Dec 1999 to Jan 2007,we resected two cases tracheal tumor and lung cancer patients by applicating ECC with difficulty in tracheal tube and one case lung cancer patient under ECC. One case of patient was performed radical resection of tracheal tumor and caring reconstruction. The other two were taken fenestration for trachea. We resected one cases of lung cancer with difficulty in conventional operation methods by applicating ECC. The time of ECC were 168 minutes,47 minutes and 67 minutes. RESULTS The operations were finished smoothly. One paient had hematorrhea postoperation because of longer ECC time. The other two patients get well with good curative effects in the near future. CONCLUSION ECC can be used for the operation of tracheal tumor with difficulty in tracheal and lung cancerwith difficulty in conventional operation methods.Key words: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Tracheal tumor; Lung cancer; Surgery 随着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将ECC用于晚期肺癌手术及气管肿瘤不能常规麻醉的情况,是将ECC技术运用到肺外科的最好典范。

体外循环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和进展

体外循环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和进展
o a e lz d. I o ny g a a te h aey o n t sa a u g r fc n be r aie tn to l u r ne d t e s ft fa eshe i nd s r e y,o i u l mp o i bvo sy i r vng
G a - og HO GZ i eg( eatet ft rc u e , h it fl t o i lfkn u nz n , N h- n D p r n h ai sr r T eFr i i e H s t u — h p m o o c gy s Af a d p a o
a p ia in W i h e eo me to x r c r oe lcr u ain t c n lg E sn to l i ey p l t . t t e d v lp n fe ta o p ra i l t e h o o y, CC wa o n y w d l c o h c o u e n h a a g e s l u g r s d i e r l r e v s es s r ey,b tas s d i h e at n ft o a i s r e f t c e l t u lo u e n t e d p r me to h r cc u g r o r h a y a t mo e e t n,l re me i si a t mo ,l n a c ra d e o h g a a c r a d s n u rr s ci o a g d a t l u r u g c n e n s p a e lc n e , n o o .T e p s n h at
smp e e c s n o o a i a o atln a c r s p a u n a h a mo u gc l x iin i l x ii f h r cc c n n tp r g c n e ,e o h g s a d t c e l u rs ri a cso o t u r t e

体外循环在胸外科的应用进展.

体外循环在胸外科的应用进展.

体外循环在胸外科的应用进展作者:张鲁英,姜冠华时间:2007-11-22 12:25:00【关键词】体外循环;气管肿瘤;晚期肺癌自1965年Neniilewe[1]报道体外循环(CPB)在胸外科的应用以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相继有一些病例报告,使过去单纯胸外科无法切除的部分肺癌、食道癌和气管肿瘤的手术切除得以实现,扩大了手术范围。

另外,CPB在胸外科的气管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呼吸窒息等急救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近年来CPB在胸外科的应用进展介绍如下。

1CPB在气管肿瘤切除中的应用大部分气管肿瘤患者能通过经口气管插管途径进行有效通气。

但对气管肿瘤造成气管高度梗阻的患者,因其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因气管梗阻严重,难以插入合适口径的气管导管,还可因气管内肿瘤存在,气管插管时有造成肿瘤脱落引起窒息的危险;多数患者因此不得不放弃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

对这类气管肿瘤患者,建立CPB是达到麻醉、肿瘤切除、呼吸道重建的唯一选择。

方法是行股动、静脉插管建立部分CPB,将静脉血引出体外,经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后再灌入动脉内,迅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纠正缺氧和高碳酸状态,必要时还可行CPB全身降温,使机体代谢减慢,减少机体氧耗,使气管在短时间内堵塞不至发生危险,保证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2-4]。

股动脉、股静脉插管CPB下气管肿瘤切除,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损伤小,可快速建立CPB。

主要优点有:①避免气管插管出现意外,为安全插管创造条件;②保证正常气体交换,避免窒息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室颤或心搏骤停;③防止脑缺氧、脑水肿;④术中失血可回输。

一般认为适应证为:①肿瘤阻塞气管管腔75%以上,病史中有过窒息者;②气管肿瘤侵及隆凸范围广泛,手术难度大者;③气管肿瘤侵犯纵隔大血管者。

因CPB创伤较大,有一定并发症,有学者认为禁忌证如下:①瘤体较小,气管插管困难不大者;②不能耐受CPB者;③气管肿瘤有远处转移者[5]。

体外循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体外循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体外循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发表时间:2012-09-29T09:03:33.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黄绍华[导读] 综上所述,体外循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支持方法,既适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也适用于普通的胸外科临床手术。

黄绍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外二科广西南宁 530001)【摘要】随着我国体外循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肺癌、食道癌、纵隔巨大肿瘤、器官肿瘤切除,以及心脏大血管等临床手术过程中,从而改变了原来单纯的胸外科手术无法切除气管肿瘤、食道癌和部分肺癌等的限制,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和麻醉的安全程度,而且显著地提高了胸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成功率,使大部分胸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获得了良好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探讨了胸外科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关键词】体外循环胸外科手术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378-02随着我国体外循环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也有了较大的扩展,从而为胸外科临床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另一方面,体外循环技术在呼吸窒息、手术中大出血、气管肿瘤切除等胸外科急救方面也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外循环技术在心脏以外的临床手术中应用时,不仅能够为手术提供无血的手术野,而且能够将患者的术中失血进行有效回收,并进行有效及时的循环灌注,从而有效降低使用库血带来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程度,为较为复杂且重大的胸外科临床手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条件。

一体外循环技术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肺癌已经逐渐成为了各国所公认的健康杀手之一,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死亡率高和发病率高等主要特点,我国的肺癌患者数量和每年新增患者数量都在世界前列。

尽管近年来出现了较多的治疗和诊断方法,但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都不十分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循环在胸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1-02T16:36:52.6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作者:李永顺于珺黄长荣苟云久柏启州贺生亮汪
[导读] 胸部恶性肿瘤的患者预后差,如能原位完整切除,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甘肃省人民医院胸外一科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胸部恶性肿瘤预后差,体外循环(CPB)技术扩大了手术适应症,降低了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现对CPB辅助下胸部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概况、手术指征、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手术疗效、评价和展望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体外循环;胸部恶性肿瘤;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012-02
胸部恶性肿瘤的患者预后差,如能原位完整切除,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侵犯大血管、心脏的肿瘤,一般认为是不可能切除[1]。

近年来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下切除侵犯心脏的肿瘤成功报道以来,支持这种手术方法的人逐渐增多,手术显示出良好的预后效果。

1.适应症
选择CPB切除胸部肿瘤的患者,因为手术程序复杂,病死率高,需严格选择患者。

当肿瘤侵犯主动脉、心房、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时,应用CPB是有帮助的。

CPB可以避免肿瘤切除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避免形成癌栓,允许切除到肿瘤安全边缘。

此外,损伤纵隔大血管或者心脏,或者术中呼吸循环难以控制,CPB可以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切除肿瘤。

当胸部肿瘤需切除气管及隆突时,常规的呼吸机不能提供充分的氧合,这时就需急诊使用CPB[2]。

2.禁忌症
在应用CPB行较大胸部肿瘤切除时对预计不能完全切除肿瘤的患者,身体状况差,有严重的并发症、存活困难的患者不宜应用CPB,对合并远处转移的患者为手术禁忌症。

3.术前准备
3.1 肿瘤的评估和患者功能状态评估
术前需要病理组织学证实,病理标本可通过软式胸腔镜、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仔细行标本组织学检查。

治疗方案确定后需行患者功能状态评估,心肺功能好者可进行较长时间手术。

肺动脉高压患者不适宜手术治疗,选择患者还需要评价最大氧摄入量。

3.2 患者功能状态评估
治疗方案确定后需行患者功能状态评估,心肺功能好者可进行较长时间手术。

此外,标准的实验室检查、呼吸功能测定、心脏彩超等术前检查判断有无肺动脉高压、左室功能状态、严重的瓣膜疾患、心包积液等。

由于患者及肿瘤相关的原因,其他检查必须有序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需行呼吸灌注扫描,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力、心输出量,球囊测量肺血管阻力。

肺动脉高压患者不适宜手术治疗,选择患者还需要评价最大氧摄入量。

评价肿瘤相关性的特性(有无远处转移及扩散、肿瘤组织学特性、侵袭力、化疗疗效)和患者相关的特性(症状的严重性、功能状态),当设计多种治疗方案、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或化疗加放疗两种同时进行)时,应首选新辅助治疗。

虽然这样会导致患者健康状况下降,增加术后患者恢复难度,但新辅助治疗在一些组织类型肿瘤,如生殖细胞瘤、腺癌是必须进行的。

4.体外循环(CPB)技术准备
常规的CPB提供了心脏外科静止的、无血的手术视野;生理支持的体外循环管道及膜肺需充分抗凝;出血过多的患者需输血治疗,但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胸部肿瘤反应性肺炎。

手术需在停循环、低温下进行。

为避免出血相关并发症,可建议用体外膜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3],ECMO不需要心脏停跳,特别适用于循环及氧合稳定、肿瘤较大、心脏受压、呼吸困难的患者。

5.外科手术
5.1 患者手术体位及外科手术步骤
外科的步骤是根据需要行肿瘤的完整切除,并进行必要的结构的重建。

术前常规准备包括外周插管(如腹股沟或腋窝部)术野的准备,最常用的途径是正中开胸、后外侧开胸、或贝壳样切口开胸,部分患者需正中胸腹联合切口,前部经锁骨开胸或联合多途径入路。

动脉最常用插管位置是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股动脉。

静脉管一般用双腔管,在心房、腹股沟(管道经股静脉到右心房)、肺动脉、或者经腹管道。

5.2 手术技术
5.2.1侵犯左锁骨下动脉血管和远端主动脉弓血管的胸廓入口处肿瘤经锁骨前部入路,更好地从肿瘤远侧切除胸廓入口处肿瘤,游离上纵膈的食管及气管壁,探查气管及食管壁未受侵,从肿瘤上分离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用端侧吻合的方式吻合到左颈总动脉,保证血管不受肿瘤侵犯,这种方式可助于切除受侵犯的结构(锁骨、肋骨、血管、神经和经胸骨的组织)。

5.2.2切除降主动脉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般仅局限侵犯主动脉外膜,术中很难找出对主动脉更深的侵犯。

CPB可提供了方便的主动脉上下端的灌注。

通过右侧桡动脉的动脉管道可进行身体上半部分的充分血供,开始按预计50%的心输出量行流量灌注,并按血流动力及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流量调整。

左侧开胸、主肺动脉及降主动脉插管,也可用于术中发现肿瘤侵犯降主动脉壁、股动脉,不在术野范围内的患者。

5.2.3肺动脉分支处及左心房的切除对于肺癌侵犯肺静脉及左心房的患者,通常血管钳夹闭左心房,切除肿瘤及上下肺静脉,然后直接缝合缺损。

对于肿瘤广泛侵犯左心房的患者,如直接钳夹左心房,增加了体循环肿瘤栓塞的风险,这样体外循环有助于切除左心房及左肺动脉根部。

5.2.4支气管或隆突的切除大多数病人肿瘤侵犯气管、隆突或肺及支气管分叉,在未使用CPB下切除肿瘤,重建气道。

当肺水肿影响肺的呼吸功能,术中则需CPB辅助。

在这种情况下,CPB下可完成气管无张力吻合缝合。

在隆突切除术中,如对侧肺发展为肺水肿,应尽早应用CPB。

5.2.5巨大纵隔肿瘤的切除对压迫右心的巨大纵隔肿瘤,术中血流动力会不稳定,行股动脉和右心房插管建立CPB或ECMO有助于成
功切除肿瘤。

股动脉插管不影响手术视野,如肿瘤侵犯右心房,可行下腔静脉插入静脉引流管建立常规的CPB。

5.2.6侵犯下腔静脉和右心房腔的肿瘤切除起源于下腔静脉或起源于别处但侵犯下腔静脉的肿瘤(通常都是直接的侵入血管内膜),因涉及到下腔静脉与心房连接处,故需CPB。

最常见的指征是下腔静脉腺癌、肾癌,肿瘤也可能经右心腔扩展到肺动脉,最好行正中开胸和脐上腹部切口行肿瘤切除,充分移动肝脏显露经肝脏的下腔静脉(IVC),切断左三角韧带及镰状韧带,正中切开中心膈肌腱膜,直到显露膈上经心包的IVC和肝静脉。

5.2.7 CPB在抢救生命时的应用当右侧开胸,急诊行升主动脉和右心房插管容易成功。

当患者为左侧开胸,可行降主动脉及主肺动脉插管,肺动脉管道直接插入右心室。

侧卧体位,股静脉插管建立CPB是较困难的,也可打开心包,右心房插管。

6.术后管理
术后管理一般都是在重症监护室(ICU)里进行的,手术时间长,间断输血和肺叶的切除,会影响早期气管插管的拔出,患者需缓慢苏醒,抑制血压的升高,减轻肺水肿的发生。

在术后24小时内,避免低温;观察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

7.并发症
除了普胸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肺炎、胸腔积液、脓胸、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房颤),还可以见到许多并发症,与扩大切除肿瘤及用CPB有关。

如肺水肿及相应的呼吸衰竭、出血、肿瘤全身转移等。

8.结果
肉瘤组织类型比较多,具有不同侵袭力,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5%~63%和0%~15%。

极度恶性的NSCLC侵犯纵隔愈合极差,经化疗及放疗后5年生存率在3~7%。

原发肺及纵隔肉瘤组织来源多样,临床表现各异,完整的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目的,五年生存率为48%~69%。

9.结论
大多数恶性肿瘤尽可能完全手术切除,可取得长期生存。

应用CPB可以帮助完全切除以前认为不可能切除的巨大胸部恶性肿瘤,给患者赢得了长期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Rawa Arif,Florian Eichhom,Klaus Kallenbach ,et al.Resection of thoracic malignancies infiltrating cardiac structures with use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J Cardiothorac Surg. 2014,10(1):1-8.
[2] Douglas JM, Christopher RM, Josef EF.Thoracic surgery. Third Edition. Boston Massachusetts,2015:421-434
[3] Edward R.Ferguson, Michael J.Reardon.Atrial resection in advanced lung carcinoma under total cardiopulmonary bypass.J Texas Heart Institute.2000,27(2):1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