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邵志芳:第1章 认知心理学概要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课件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绪论

认知心理学课件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绪论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认知心理学
2、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
• 第二,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个多阶段、 多层次的信息传递系统。感觉登记、模 式识别、短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 注意
• 第三,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研 究表明,在感觉登记、注意、记忆等方 面都存在一定限度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分为视认知、听认知和记忆与思维高层
次心理过程三大部分。
2、20世纪80年代,完整的认知心理学体系
基本形成。以人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
(Overview)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认知心理学

研究低层次认知过程时,采用速视

法、分听法、目标搜索法

研究高层次认知过程时,采取口语

报告法、内容分析法、分析法
心理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认知心理学
Antecedent Philosophies
• Empiricism:
– Locke, Hume, Stuart Mill – emphasis: Experience / learning – key i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periences
A. 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 ( Structuralism &
概 Functionalism) 前者如冯特(Wilhelm 述 Wundt)(内省法,Introspection), 关心怎 、 么样;后者如詹姆斯(William James),关 起 心为什么. 源 B.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华生,斯金纳 和 等, 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 隐 C.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喻 D、托尔曼引入中介变量,主张对行为进行

第1章 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1章 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概述教学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的过程、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认知过程、表征、认知模型等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运用反应时记录法、口语记录法、计算机模拟等特殊的方法。

现代语言学、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基础。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了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学时安排:4授课方式:讲授引入:飞机失事中的认知原因,人类因素工程学,认知科学,揭示人的信息加工及相关的因素和现象。

第一节、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一、认知心理学此时此刻你就在进行一些独特的认知过程。

实际上,作为人类就是要参与这些过程。

不论是为了弄明白事物而进行的阅读,还是试图回忆把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或者是解决代数中的数字问题,我们都在运用这些认知过程。

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对这些过程的作用,它们仍然在进行。

听演讲就是一个例子,你可能意识不到需要付出注意的认知过程,而事实上你正在注意。

但是,注意于某事物是一件复杂的认知活动,不论事物对我们来说多么容易(即不需要认知努力)。

事实上,这本课程的几乎所有内容的都是用来解释这种复杂性的。

(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学奈瑟尔对认知的定义:认知指的是对感觉输入加以转换、简化、细化、储存、恢复和利用所依赖的所有加工过程。

奈瑟尔认为认知始于感觉输入。

我们的认知过程通常是,感官将外界的物理能量输入到我们的神经和认知系统,并在此对能量做进一步加工。

奈瑟尔认为感觉输入必须进行转换就是这个意思。

外界的物理能量必须转换为神经事件的模式,这种模式作为以后所有认知加速的基础。

一旦感觉刺激中的物理能量被转换为神经事件的模式,则所有未被转换的物理能量就会完全丢失。

当认知系统衰减感觉输入时,就发生这种转换。

在转换的基础上,认知系统会对信息进行简化。

例:教材上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大多无法回答,因为浏览教材是并不知道哪些新信息是重要的,所以并没有可以去记住第一句话。

认知心理学整理资料解读

认知心理学整理资料解读

认知心理学整理资料解读第一章概述1、认知的定义Neisser的定义: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等所有过程。

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知、注意、学习、记忆、语音、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心理活动。

2、认知心理学的来源:(框架)内省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发生认识论、认知革命。

3、认知心理学发展趋势:P13 +核心观点信息加工取向:大脑是一个通用符号加工系统,通过对符号的表征和加工而实现认知的功能。

联结主义取向:以“心理活动像大脑”为原则,以并行分布加工和神经系统网络化结构为基本观点,将认知系统看作是简单而大量的加工单元的联结网络。

生态学取向: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

强调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历史的作用,主张在现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重视社会文化背景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

4、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大脑认知功能模块化、意识与无意识的脑机制、学习记忆的脑机制、个体差异与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多种脑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

其研究方法:事件相关电位(ERP):由于大脑不同区域在进行不同认知活动时会有不同的活动,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在头皮上的强度以及分布情形也会有所不同。

当呈现某种刺激时,大脑某些区域便会对这种刺激产生特定反应,此时的脑电波称为erp。

P300,反映在注意基础上的理解、判别等认知过程。

(刺激呈现后300毫秒后的正波)N400,与语义分析有关,反映大脑对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

(刺激呈现后400毫秒后的负波)脑成像: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原理:BOLD效应(基于神经元功能活动对局部氧耗量和脑血流影响程度不匹配可以导致局部磁场性质变化的原理)。

第二章注意过程1.注意的理论:主要关注注意的能量理论和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

过滤器、衰减、后期选择理论看一看。

(1)注意的能量理论(核心观点+如何分配资源)①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但资源的数量不是完全固定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唤醒水平。

第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1章认知心理学概述1.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及其表现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探究人类在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推理、解决问题和决策等方面的心理过程以及这些心理过程的发生机制。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研究人们如何感知和关注环境中的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记忆和加工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和理解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推理、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1.2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得以形成,并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在此之前,对于人类思维过程的研究是通过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来进行的。

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认为通过观察和记录人的行为可以得出对思维过程的认识。

但是,随着行为主义思想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质疑其研究方法的缺陷。

行为主义方法只能将人类思维过程视为“盒子”中的输入和输出,而无法深入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的内在机制。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学家们开始将计算机的思维过程和人类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认知心理学因此产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中的主要研究领域。

1.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思维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领域。

本节将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重点。

1.3.1 感知感知是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关于这个过程,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从外部物体中获取信息?•人们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如何加工这些信号,以使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1.3.2 记忆记忆是存储和回顾信息的过程,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将信息存储在记忆系统中?•人们如何在需要时检索这些信息?•记忆过程中的怎样的因素会对信息的存储和回忆产生影响?1.3.3 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理解语言?•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是如何嵌入到其他认知过程中的?1.3.4 推理和问题解决推理和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高级认知能力。

心理学课件《认知心理学》(完整)

心理学课件《认知心理学》(完整)

《认知心理学》课件第一部分:引言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思维、记忆、语言、感知、注意力、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它试图理解这些过程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实验法是认知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来观察和记录被试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从而推断出认知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教育、医疗、工业、军事等。

在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医疗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第二部分: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它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几个方面。

1. 感知: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认知三个阶段。

感觉是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和解释的过程,认知是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的过程。

3.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存储和提取过程。

它包括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情景记忆三种类型。

短期记忆是指个体在短时间内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长期记忆是指个体在长时间内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情景记忆是指个体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记忆。

4. 思维:思维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推理和判断的过程。

它包括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决策制定等几个方面。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决策制定是指个体在多个选择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5. 语言:语言是指个体通过符号系统(如文字、语音等)进行交流的过程。

它包括语言理解、语言产生和语言习得三个阶段。

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一、认知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认识、认知2、认知心理学理解认知心理学,可从两个层面进行。

一是从思想层面,即认知心理学是指一切研究人类认识过程的心理学学派和思潮。

这是广义上的理解,主要探讨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灵主义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是冯特学派(即莱比锡学派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学派的理论,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一组可分解而且有组织的系统;心灵主义是和行为主义学派研究外显行为相对立的,坚持人类心理事件的不公开性和不可复制性(因为认知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内部机制, 有人也把认知心理学和心灵主义划等号 ;信息加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探讨人类认知活动的内部心理机研究认知过程的心理学学科。

这是狭义的理解。

知识点:认知科学—— 20世纪 70年代出现的新兴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等分支学科,它们对人的认知过程研究采取的是一种“隐喻式描述” (如设想短时记忆是一个工作台。

3、信息加工取向和联结主义取向这两种取向属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范式或纲要,或可理解为进行研究所依赖的基本观点。

(1信息加工取向也称符号操作系统范式。

基本观点: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操纵符号的过程,是以系列的方式进行的。

系列是认知过程按一次一个事件或过程的方式进行,如一次只能注意一件事;事件或过程基本上是有界限的。

信息加工取向以特殊的语言符号(不等同于平常所说的语言来标示其认知事件的。

人类在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操作系统。

信息加工范式说到底是把心理过程和计算机处理信息进行类比。

信息加工取向的隐喻基础是“心理活动像计算机” 。

(2联结主义取向,又称联结主义范式。

此研究取向开始于 20世纪 40年代,但只是在 80年代才再度兴起。

如果说信息加工取向是一种抽象分析,那么联结主义取向是一种数学运算。

认知心理学第1章

认知心理学第1章





2.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是一个符号运算系统。人类具有 接收、存储、加工和运用符号的能力。人 类的知识积累过程,都是与语言、符号等 活动有关。 第二,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个多阶段、多 层次的信息传递系统。 第三,人类的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认 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信息加工能 力在感觉登记、注意、记忆等方面都存在 着一定的限度。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原因


内部原因:传统心理学(主要是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衰落 认知研究有着各种传统学派,至少可以追 溯到莱比锡的冯特实验室。从冯特以来, 出现了特点鲜明的各大学派――结构主义、 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以及格式塔主义,它 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认知课题。
外部原因:临近学科的发展对心理学的冲 击和影响 1、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信息加工取向的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活动 过程是对信息的抽象、系列分析和串行和 序列加工,这意味着人的认知过程是以等 级顺序的方式来加工信息和指挥认知活动 的,这样就把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作为一个 系统整体来加以看待,即把人的认知活动 过程区分为组织加工处理信息部分和信息 加工的次级结构。


联结主义取向的认知心理学则强调像人类 神经系统那样对信息的平行和并行加工, 认为人的认知活动过程并没有明显的等级 顺序区分与联系,人的认知系统也没有组 织信息的构件而分为各个部分,它们是作 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在起作用的。 两种研究范式虽然在观点上不同,但都采 用共同的研究方法,即用计算机来模拟人 的认知活动过程,这也反应了当代认知心 理学”认知统一“理论的端倪和趋势。

联结主义取向的认知心理学是基于这样的 观点:人的认知活动过程是同时发生的, 且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具体的神经系统层 次上产生的。联结主义取向的假设与人们 的主观感受很相似,即有许多事情或信息 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脑海中。联结主 义的认知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神经系统, 而是通过对人的神经系统机制的探讨,用 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形式来阐述人的认知活 动过程。

认知心理学1

认知心理学1
1
认知心理学概述
2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思潮和发展趋势
3
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认知与认知心理学涵义
(一)认知的定义 1、奈塞尔的总结“认知”定义
• “认知是指信息经感觉输入的变化、简化、加工、 存储、恢复以及使用的全过程...很显然认知包 含了个体可能做的一切事情,而所有的心理学现象 即认知现象."
传统哲学对心理和认知的思考
唯理论与经验论 唯理论:
• 笛卡尔相信理性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并相信理性是天赋 能力,认为人能够通过内省的方法获得真理,“我思故 我在”。
传统哲学对心理和认知的思考
康德:把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识与悟性知 识。人通过感官获得感性知识,是一种片 段、零散的现象。它必须经过悟性的加工 整理,才能成为有条理的理论知识。悟性 知识具有先验的性质。悟性通过这些先验 的形式把人获得的感性材料组织地来。这 种思想成为现代心理学中的基模概念的重 要根源。
课程体系
基本认知过程 知觉 注意 记忆 知识的表征与组织 表征 概念 信息的使用与操纵 问题解决 推理 言语 决策
对于认知心理学来说,理论和 模型是灵魂,实验是骨架,应 用研究是血肉。 — 邵志芳
人怎样获得外部世界的知识?
能区分万事万物的颜色和形状,能命名各种各样 的事物,知道什么叫树木、什么叫花草、什么是 冰川,什么是山脉……人在获得知识时为什么会 有取舍?知道什么应该接受、什么应该放弃…… 人又是怎样把学到的各种知识保存在头脑中,并 且能在需要的时候,或快或慢的从头脑中把知识 提取出来,用它解决个人或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1、对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 1)扩大了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 2)使研究从心理物理函 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 究; 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波克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洛克
康德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史
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 •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
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 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 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 外主要来源于经验。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史
• 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是霍布斯,创始人是哈特莱。 • 联想主义心理学家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看成是各种感觉或观念的
1.机能主义-不足
•生物主义倾向 •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生物学化,认为意识是
有机体的心理生活或内在的自身机能,它既扩大了本能的 范围,又夸大了本能的范围,以本能决定论来解释人的心 理活动,并且把心理学归结为生物科学。这不仅是他们过 度应用达尔文进化论的结果,也是他们抹杀人的心理的社 会制约性的表现。
MOST COMMON EYE TRACKERS IN USE
技术与原理
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的角膜反射模式和其它信息,眼动仪 可以计算出眼球的位置和注视的方向。结合精密复杂的图 像处理技术和算法可以构建出一个注视点的参考平面图。
眼动追踪技术用于解释婴儿能力 的发展
五月大婴儿能够表征暂时被遮蔽 的物体
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60%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史
一.认知心理学
(一)WHAT IS COGNITIVE PSYCHOLOGY?
奈瑟尔对认知的定义:认知指的是对感觉输
入加以转换、简化、细化、储存、恢复和利 用所依赖的所有加工过程。
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简史
Cognitive psychology deals with how people perceive, learn ,remember,and think about information (Robert J. Sternberg, Cognitive psychology).
七月大的婴儿断定被遮蔽物体将 继续运动
预测图:正常儿童与自闭症儿童在对人际交往在感知上的差异。
• 自闭症表现为在某些重要部位的发育、人际交往、沟通交流、行为模式及想象
力上有着严重的广泛性障碍。由于确诊时间往往比较晚,自闭症难以得到有效 的治疗和预断,因此对自闭症的早期病症研究非常重要。对自闭症儿童较早进 行强化干预,可以使患病儿童及其亲属更有机会得到充足的帮助和支持。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界定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过程、个体认
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 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探讨人类的信
息加工过程,解释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 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界定
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他认为心 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 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 的实验法和观察法。
华生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史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
学,该学派既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 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 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 象。
构造主义的影响——经验主义
构造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主张关于世界的正确认识必须以自然科学的方
法为基础,超越客观事实的宗教和玄学思辨性的概念是
没有用的。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史
•机能主义 •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学的
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它认 为,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思想 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都 是“本能”冲动的作用。 。
2003年,核磁共振实验
眼动技术的兴起
• 眼动追踪技术,能够得到传统调研技术所不能得到的更加
科学、客观、全面的数据,能洞察出潜意识行为,记录消 费者真实的行为与反应,而不是经过思考后的想法。其主 要职能就是通过记录人们的眼睛运动轨迹,进一步掌握和 分析人们眼动轨迹和视觉习惯,从而完整而客观地了解人 们对某种事项的视觉注意力、注视轨迹和关注质量,并成 功最终获取人们的心理期待和兴趣焦点等有价值的信息,
•联结主义范式则将认知加工描述成为各个基本的(并且通
常是无数的)加工单位之间的联结网络的兴奋和抑制模式,
而这些加工单位是并行作用的。
联结主义范式
联结主义范式(图)
第二代认知神经科学特征
•具身性:身体与世界的相互作用 •情境性: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 •发展性:某一刻的认知仅是连续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状态 •动力性:复杂的动力系统,各因素相互作用
集合则主要领先联想的力量来实现。所谓联想,即各种观念之 间的联系或联结。联想的形成遵守两条原则:相似律(相似的 观念易形成联结)和对比律(能够相互比较的观念易形成联 结)。
• 类似一个台球击中另一个
联想主义
•英国联想主义的基本理念是,心理事件是由联想规律控
制的,在意识中发生的一切是由心理事件之间的联系决
3
2
• 贝勒医学院R. MONTAGUE领导的研究小组重复了这一测试。在科学期刊《神经
》上他们报告说,两种饮料带来的脑区活动不尽相同。
•在不明品牌的条件下,百事可乐在下丘脑负责制造美好感受(或负
责提供赏赐感受)的脑区所激发的兴奋,为可口可乐的5倍之多。 换言之,百事可乐口感更好。但当可口可乐品牌出现时,与认知 机制相关的侧脑前额叶皮层(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和与记 忆有关的海马丘(HIPPOCAMPUS)变得十分活跃。这便是说,可口可 乐品牌的出现启动了被试对品牌的认知记忆,使他们相信可口可 乐的味道更好。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史
•构造主义
• 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构造主义心理
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 (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 始人,引来了很多年轻人前来学习心理学,而他 的学生铁钦纳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
• 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第3节 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生物心理学研究 3.自我报告 4.个案研究 5.计算机模拟 6.眼动追踪 7.神经科学
1975年,百事可乐达拉斯品尝实验
• 自变量: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 • 因变量:口感评价 • 实验设计:被试内实验设计 • 控制变量:品牌标签,颜色,被试选择偏差,实验者偏差
(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
•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
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
•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
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 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 素。
用于自闭症儿童研究的眼动追踪技术
通过时间-空间的注视模型分析识 别孤独症个体
• 孤独症是一种带有社交缺陷特征的发育障碍,这种病症的患
病人数在过去的30年中增加了十倍。对孤独症的诊断取决于 是否每种症状都符合诊断的标准的正确判断。这意味着虽然 可以召集专家到现场进行准确的诊断,但却无法满足越来越 多的孤独症诊断需求。因此,开发一套可以被非专业人士使 用的能够准确地(准度度可与经过训练的专家相媲美)对孤 独症进行诊断的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书目
•[美] 罗伯特·索尔所等 著,认知心理学(第7版) •[美] 戈尔茨坦(GOLDSTEIN, E. B.) 著认知心理学
:心智、研究与你的生活(第)
•邵志芳 著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验和应用(第2版)
课程简介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学分:3 课时:48 考核方式:期中考试+论文 成绩组成:
统。B.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表现出某种 智能。C.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 操作系统,那么就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信息加工范式
信息加工模式图
• 不足: • A计算机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事件(串行加工), • B计算机在处理数据时,数据内容必须是离散的、明确的和确定的,人认知加
詹姆斯的主要观点
1.机能主义-不足
•折中主义倾向 •实用主义哲学强调“有用即真理”,这导致了机能主义心
理学的折中主义倾向,使得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主张良 莠混杂,矛盾重重。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往往缺乏 系统、深入的理论建构,当然也就谈不上理论体系的完善。 现代心理学“枝叶茂盛,主干脆弱”的病症,与机能主义 心理学的这一传统不无关系。
巴甫洛夫
• 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俄国生理 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 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 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 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 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 一,曾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
构造和机能主义的区别
构造学派把人的心 理视为一个可以绝 缘于外界的,独立 自主的经验世界
机能学派力求把人的心 理视为一种生物适应的 工具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史
•行为主义 •主要观点是,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
•把"S--R"(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
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 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