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2.5.4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7)

2.6分析结论 (27)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28)

3.1市场调查 (28)

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28)

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28)

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29)

3.1.4替代产品调查 (29)

3.1.5产品价格调查 (29)

3.1.6国外市场调查 (30)

3.2市场预测 (30)

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30)

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1)

3.2.3价格预测 (31)

3.3市场推销战略 (31)

3.3.1推销方式 (32)

3.3.2推销措施 (32)

3.3.3促销价格制度 (32)

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2)

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3)

3.4.1产品方案 (33)

3.4.2建设规模 (33)

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34)

3.6市场分析结论 (34)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5)

4.1地理位置选择 (35)

4.2区域投资环境 (36)

4.2.1区域概况 (36)

4.2.2地形地貌条件 (36)

4.2.3气候条件 (36)

4.2.4交通区位条件 (37)

4.2.5经济发展条件 (38)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40)

5.1总图布置原则 (40)

5.2土建方案 (40)

5.2.1总体规划方案 (40)

5.2.2土建工程方案 (41)

5.3主要建设内容 (42)

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43)

5.4.2供电 (45)

5.5道路设计 (47)

5.6总图运输方案 (47)

5.7土地利用情况 (47)

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7)

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7)

第六章产品方案 (50)

6.1产品方案 (50)

6.2产品性能优势 (50)

6.3产品执行标准 (50)

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50)

6.5产品工艺流程 (51)

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51)

6.5.2产品工艺流程 (51)

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58)

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8)

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58)

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58)

6.8仓储方案 (59)

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60)

7.1主要原材料供应 (60)

7.2主要设备选型 (60)

7.2.1设备选型原则 (61)

7.2.2主要设备明细 (61)

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64)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64)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64)

8.2.1能源消耗种类 (64)

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65)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65)

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65)

8.4.1项目能耗分析 (65)

8.4.2国家能耗指标 (66)

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66)

8.5.1工业节能 (66)

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67)

8.5.3节水措施 (67)

8.5.4建筑节能 (68)

8.6结论 (69)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70)

9.1设计依据及原则 (70)

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70)

9.1.2设计原则 (70)

9.2建设地环境条件 (70)

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71)

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71)

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72)

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3)

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73)

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74)

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75)

9.5绿化方案 (76)

9.6消防措施 (76)

9.6.1设计依据 (76)

9.6.2防范措施 (76)

9.6.3消防管理 (78)

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78)

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79)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80)

10.1 编制依据 (80)

10.2概况 (80)

10.3 劳动安全 (80)

10.3.1工程消防 (80)

10.3.2防火防爆设计 (81)

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81)

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81)

10.3.5抗震设防措施 (82)

10.4劳动卫生 (82)

10.4.1工业卫生设施 (82)

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83)

10.4.3个人卫生 (83)

10.4.4照明 (83)

10.4.5噪声 (83)

10.4.6防烫伤 (83)

10.4.7个人防护 (83)

10.4.8安全教育 (84)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85)

11.1组织机构 (85)

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85)

11.3人力资源管理 (86)

11.4劳动定员 (86)

11.5福利待遇 (87)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88)

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88)

12.2 建设工期 (88)

12.3实施进度安排 (88)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0)

13.1投资估算依据 (90)

13.2建设投资估算 (90)

13.3流动资金估算 (92)

13.4资金筹措 (92)

13.5项目投资总额 (93)

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98)

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99)

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99)

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99)

14.1.2产品成本 (100)

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101)

14.2财务评价 (101)

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101)

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102)

14.2.3不确定性分析 (102)

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105)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107)

15.1项目风险因素 (107)

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107)

15.1.2技术风险 (107)

15.1.3市场风险 (107)

15.1.4资金管理风险 (108)

15.2风险规避对策 (108)

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108)

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108)

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108)

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109)

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110)

16.1招标管理 (110)

16.2招标依据 (110)

16.3招标范围 (110)

16.4招标方式 (111)

16.5招标程序 (111)

16.6评标程序 (112)

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112)

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112)

16.9合同备案 (112)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113)

17.1结论 (113)

17.2建议 (113)

附表 (114)

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14)

附表2 总成本表 (115)

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16)

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17)

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18)

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9)

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20)

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21)

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22)

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23)

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24)

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25)

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27)

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29)

附表 (131)

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31)

附表2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32)

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33)

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34)

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35)

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36)

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37)

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38)

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39)

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40)

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41)

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42)

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44)

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 (146)

第一章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本文档当前的正文文字都是告诉我们在该处应该写些什么,当您按要求写出后,这些说明文字的作用完成,就可以删除了。编者注)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北京中咨国联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或技改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陕西省兴平市庄头镇工业园区

1.1.5项目负责人

高建

1.1.6项目投资规模

本次项目的总投资为XXX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XX万元(土建工程为XXX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XXX万元,土地费用XXX万元,其他费用为XX万元,预备费XX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XX万元。

本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XX万元,年均利润总额XX 万元,年均净利润XX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XX万元,年增值税为XX万元;投资利润率为XX%,投资利税率XX%,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XX%,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47年。

项目的总投资为17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0000.00万元(土建工程为3234.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4565.00万元,土地费用750.00万元,其他费用为1189.16万元,预备费261.84万元),建设期利息为367.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6632.50万元。

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50000.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39545.4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0350.34万元,年均净利润7762.75万元,年均上缴税金及附加为222.61万元,年均上缴增值税为2226.11万元;投资利润率为60.88%,投资利税率75.2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50.24%,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22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案例如下:

本次“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产品: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

达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XXX(产量)。

项目总占地面积XX亩,总建筑面积XXX.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工段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1、主要生产系统生产车间1 1 生产车间2 1 生产车间3 1 生产车间4 1 原料库房 1 成品库房 1

2、辅助生产系统

办公综合楼8 技术研发中心 4 倒班宿舍、食堂 5 供配电站及门卫室 1 其他配套建筑工程 1 合计

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占地面积

3、辅助设施道路及停车场 1 绿化 1

本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产品为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达产年设计产能为:年产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系列产品XXX万吨。

本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20020.00 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单体名称占地面积(m2)层数建筑面积(m2)

1 标准工业厂房9000.00 1 9000.00

2 标准库房4600.00 1 4600.00

3 办公综合楼800.00 3 2400.00

4 职工宿舍、食堂800.00 4 3200.00

5 配电房220.00 1 220.00

6 门卫室40.00 1 40.00

7 环保处理站300.00 1 300.00

8 其他辅助设施260.00 1 260.00

合计16020.00 20020.00 行政办公及其他设施占地面积1060.00

公共设施道路及硬化9800.00 9800.00 绿化4200.00 4200.00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次项目总投资资金XX.00万元人民币,其中由项目企业自筹资金XX.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XX.00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17000.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资金120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000.00万元。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次项目建设期从2018年XX月至2019年XX月,工程建设工期为XX个月。

本项目建设从2018年6月—2020年5月,建设工期共计24个月。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项目公司简介

1.3编制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发布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案例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3.《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4.《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6.《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8.《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9.《现代财务会计》;

10.《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1.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2.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

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注重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

一主要指标

1 总占地面积亩

2 总建筑面积㎡

3 道路㎡

4 绿化面积㎡

5 总投资资金,其中:万元

建筑工程万元

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

土地费用万元

二主要数据

1 达产年年产值万元

2 年均销售收入万元

3 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

4 年均净利润万元

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

6 年均增值税万元

7 年均所得税万元

8 项目定员人

9 建设期月

三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29.80%

2 项目投资利税率% 40.55%

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18.97%

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26.51%

5 税后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

6 税前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

7 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年 5.47

8 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年 4.36

9 盈亏平衡点% 45.18%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一主要指标

1 总占地面积亩50.00

2 总建筑面积㎡20020.00

3 达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10.00

4 总投资资金,其中:万元17000.00 4.1 建筑工程费用万元3234.00 4.2 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4565.00 4.3 土地费用万元750.00 4.4 其他费用万元1189.16 4.

5 预备费用万元261.84 4.

6 建设期利息万元367.50 4.

7 铺底流动资金万元6632.50 二主要数据

1 正常达产年年产值万元50000.00

2 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万元39545.45

3 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10350.34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2017最新

xx 万丰铂金翰宫五期六期二标段 致: 许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施工现场扬尘专项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 □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施工单位(xx)项目经理(签字)2017年5月1 日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年__月__日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xx)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____ 年__月__日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建设单位(xx)建设单位代表(签字)年__月__日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禹州市万丰 铂金翰宫五期六期二标段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____ 年__月__日 xx 华源建设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一、建筑概况工程名称:禹州市万丰铂金翰宫五期(海德公园)17#楼六期(唐宁公馆) 21#楼施工单位: xx 华源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xx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xx 万丰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xx 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xx 有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禹州市锦绣路与颍川大道东南角。17#楼为地下2 层,地上十八层,一、二层局部为商业,建筑高度为 53.9 米,总建筑面积 8112.82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678.56m2,地上住宅建筑面积 7434.26m2,1 个单元,共51 户。21#楼为地下2层,地上十八层,一、二层局部为商业,建筑高度为 53.9 米,总建筑面积 7982.44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822.79m2,地上住宅建筑面积 7317.31m2,1 个单元,共51 户。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一级。耐火等级:地下二级,地上一级,抗震设防6 度;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 年。工程等级: 二级。

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

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 为减少对现场对各种材料造成的浪费,现制定以下制度,遵照执行: 1、钢筋 现场钢筋下料必须根据图纸及国家规范完善钢筋下料单,钢筋加工按照料单,对钢筋原材进行合理裁剪;现场钢筋加工所剩边角料,进行分类整理堆放,对长度20cm以上的进行回收利用,用于线条植筋、构造柱拉筋、砌体拉结筋等。对无法再次重新利用的短钢筋,必须整理堆放在废料池内,由项 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2、模板 现场各栋号提交模板材料计划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需提交。墙柱模板配模完成后,模板安装和拆除应注意对模板的保护,减少模板的破损,提高模板周转次数。现场加工的圆拱定型模板,使用完后,应予以完整保存,以备下次施工时使用。现场模板加工剩下的边角料,可进行二次加工用于外架通道楼梯的铺设、现场绿化周边栅栏、外架踢脚板等。周转所替换的模板,重新用于现场洞口封闭、临边防护。 3、木枋 现场木枋尽量做到完整使用,保持木枋的完整性,严禁随意对木枋进行切割。木枋用于降板部位时,应用胶带将木枋进行包裹,木枋下垫放垫 块,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木枋嵌入混凝土内,拆模时将木枋破坏。木枋加工所剩短头,用于临边洞口防护、回顶顶头木枋等。 4、加气混凝土砌块 加气块在搬运时,做到小心轻放,减少搬运过程对砌块造成的破坏。对于缺棱掉角较为严重、 难以用于现场砌体砌筑的砌块,可在现场加气块切割机进行加工,重新用于现场砌筑。对于加工后剩下的较大砌块,可用于现场厕所、挡墙砌筑。 5、混凝土 现场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图纸计算好方量,再向搅拌站报量,减少混凝土的浪费。混凝土运输、卸车时遗撒在路面的散料,应及时清理回收,均匀 铺设与沙土地面之上。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若混凝土未用完,将多余方量用于现场地面 硬化,严禁随意倾倒。 6、安全网 现场安全网必须按照方案要求绑扎牢固,做到满扎满绑。现场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将混凝土在外架上随意倾倒,造成安全网的污染。现场材料周转必须使用悬挑卸料平台进行周转,严禁随意破坏安全网,平台使用完成后,周边安全网应及时进行恢复。 所有被替换的安全网集中交外架班组处进行集中存放,由项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7、水泥包装袋现场各搅拌站使用的水泥包装袋必须收集整理后交材料部,由项目部集中进行处理。 现场水泥包装袋必须在下午下班前,集中交材料部门,严禁私自带出施工现场。 8、涂料包装桶及其他包装 现场使用的防水涂料、油漆等包装桶,其他材料塑料或纸质包装,在材料使用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 管理办法研究自行采购招标信息表 一、项目名称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管理办法研究 二、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蓬勃发展,在深圳从事该行业的企业保守估计已超过30家。作为新兴环保行业,由于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缺乏有效监管,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降噪防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综合利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因此,研究制定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企业监督管理并加以引导,对规范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具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三、工程内容/服务内容 序号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成果构成 1 调研分析 阶段 搜集国内其他先进城市的建 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政 策,实地走访深圳市建筑废 弃物代表性企业,梳理行业 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 先进城市监管经验,分析课 题编制思路和大纲架构。 大纲及推进计 划 2 初稿撰写结合国家《建筑废弃物再生研究报告和初

阶段工厂设计规范》及大纲,撰 写研究报告和办法初稿。 稿 3 完善补充 阶段 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根据 反馈意见,对《深圳市建筑 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管 理办法》初稿进行补充完善, 并编制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四、投标条件 (一)投标人单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且必 须是在国家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合法登记注册,持有经年检合格的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提供证明文件扫描件,原件备查); (二)投标人单位在深圳市有固定营业场所【自有场所要求提供产权证明文件扫描件(原件备查);租赁场所要求提供房屋租赁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凭证(或产权证明文件及租赁合同)扫描件】; (三)投标人单位须承诺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无行为处罚、惩戒等不良执业记录及不良反映,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 (四)投标人单位的授权代表应为该单位法人或经法人授权的该单位员工; (五)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五、定标方法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技术规范

ICS93.080.20 P 6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147—2018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for road 2018-05-29发布2018-06-29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1/T 1147—2018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检验规则 (3) 6 标志、运输和储存 (4) I

DB61/T 1147—2018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安公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寅、周新锋、雷甲、张喜民、伍发茂、尹亮、朱郭瑞、徐希娟、张名成、韩微微。 本标准由西安公路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安公路研究院 电话:029-********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六路60号 邮编:710065

DB61/T 1147—2018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简称再生细集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检验方法以及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再生细集料的各等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市政道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25176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JC/T 2281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JTG E4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waste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在建设、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3.2 再生细集料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对建筑垃圾采用专用设备破碎、筛分、分拣后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再生集料。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再生细集料可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路面基层、底基层和道路非承重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 4.1.2 再生细集料不得含有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 4.2 路面基层、底基层用再生细集料 1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新乐市公园建设工程郊野(绿洲)公园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编制: 审批: 施工单位:江西双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8年3月15日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绿洲公园是我市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占地260亩,施工投资1722.54万元,由九易庄宸设计院规划设计。工程内容:绿洲公园总图工程(北入口、园路、健身广场、入口景石、围树凳、渗透塘、铁艺大门、休闲广场、凉亭、茅草亭、小品布置)、绿化工程、廊架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管理房及公共卫生间的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主要建筑垃圾为旧建筑的拆除、清表垃圾、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01号)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39号) 三、有效的管理措施 1、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资源。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 4、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5、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四、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在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质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费。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总结出来的办法,把施工质量隐患防范于未然。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五、建筑垃圾清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

关于编制建筑和道路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建筑和道路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8c7667516.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建筑和道路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8) 2.1项目提出背景 (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8)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 2.3.1促进我国建筑和道路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9)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9)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9)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10)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0)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1)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1) 2.4.1政策可行性 (11) 2.4.2市场可行性 (11) 2.4.3技术可行性 (12) 2.4.4管理可行性 (12) 2.4.5财务可行性 (13) 2.5建筑和道路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概况 (13)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31927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1项目概况 (2) 2.2.编制目的 (2) 3、建筑垃圾定义及分类 (3) 3.1建筑垃圾定义 (3) 3.2建筑垃圾分类 (3) 4、建筑垃圾减量管控措施 (3) 4.1建筑垃圾管理小组 (3) 4.2责任制考核 (5) 4.3建筑垃圾管理措施 (5) 5、建筑垃圾清运 (6) 5.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 (6) 5.2建筑垃圾运输审核 (6) 5.3建筑垃圾运输要求 (6) 6、建筑垃圾收尾 (8)

1、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3《河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1.4《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1.5《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6《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1.7《郑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1.8《郑州市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扬尘污染标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10《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1.11《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 1.12《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告》 1.13《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1.14《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1.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16《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1.17《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 1.18设计文件及图纸。 2、工程概况 2.1项目概况 2.2.编制目的 近年,随着社会和谐发展,人的环境意识、政府的环境标准逐步提高。为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郑州市市民的身体健康,郑州市政府大力开展扬尘治理整治工作。项目部积极响应政府工作,严格执行6个100%,即施工工地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为有效防治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及建筑垃圾污染,结合本项目的实

2018年版网络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建筑废弃物环境管理与处理处置

建筑废弃物环境管理与处理处置9分 ======单选题部分====== 1.以下不是建筑废弃物的是() A 建筑物中附带的电器、家具等物体产生的废弃物 B 新建(含改进和扩建)工程废物 C 拆除废弃物 D 建筑装修废弃物 2.建筑废弃物按成分组成分为哪两类( ) A 大型废弃物和小型废弃物 B 可回收废弃物和不可回收废弃物 C 惰性废弃物和非惰性废弃物 D 无害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 3.以下属于惰性废弃物的是() A 混凝土、砖、石、渣土 B 金属、木材、塑料、纸板 C 石棉,胶黏剂、(铅)涂料 D 电子电器/含汞荧光灯 4.石膏板类废弃物中,主要污染物质为() A 甲醛 B 重金属 C 碳酸盐类 D 硫酸盐类,H2S ======多选题部分====== 5.再生的混凝土骨料产品,可以筛分为() A 全骨料 B 粗骨料 C 细骨料 D 大骨料 6.广义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 A 渣土、废旧混凝土、碎砖瓦、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管材、废旧木材 B 碎砖瓦 C 废旧沥青混合料 D 废旧木材 7.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有哪几种商业模式 A 场-厂联合模式 B 临时用地模式 C 现场处理模式 D 循环模式

======判断题部分====== 8.惰性和非惰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途径不同。其中惰性建筑废弃物性质较稳定,适用于工程回填、填海和生产再生材料,非惰性建筑废弃物中的金属、木材、塑料、纸等较容易回收再利用,其它不可回收的建筑废弃物需填埋处理 对 9.惰性和非惰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途径不同。其中惰性建筑废弃物性质较稳定,适用于工程回填、填海和生产再生材料,非惰性建筑废弃物中的金属、木材、塑料、纸等较容易回收再利用,其它不可回收的建筑废弃物需填埋处理 对 10.建筑设计单位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建筑设计师进行减量设计方面的技术培训,建立减量化设计措施数据库,帮助建筑设计师理解各种设计对建筑废弃物减量化所产生的影响,提高其实施减量化设计的水平 对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制度

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项目占地面积大,材料、机械等投入大,各种建材、周转材料使用量大,为减少对现场对各种材料造成的浪费,现制定以下制度,事故现场全面遵照执行: 1、钢筋 现场钢筋下料必须根据图纸及国家规范完善钢筋下料单,钢筋加工按照料单,对钢筋原材进行合理裁剪; 现场钢筋加工所剩边角料,进行分类整理堆放,对长度20cm以上的进行回收利用,用于线条植筋、构造柱拉筋、砌体拉结筋等。 对无法再次重新利用的短钢筋,必须整理堆放在废料池内,由项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2、模板 劳务提交模板材料计划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需提交。 墙柱模板配模完成后,模板安装和拆除应注意对模板的保护,减少模板的破损,提高模板周转次数。 现场加工的圆柱定型模板,使用完后,应予以完整保存,以备下次施工时使用。 现场模板加工剩下的边角料,可进行二次加工用于外架通道楼梯的铺设、现场绿化周边栅栏、外架踢脚板等。 周转所替换的模板,重新用于现场洞口封闭、临边防护。 3、木枋

现场木枋尽量做到完整使用,保持木枋的完整性,严禁随意对木枋进行切割。 木枋用于降板部位时,应用胶带将木枋进行包裹,木枋下垫放垫块,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木枋嵌入混凝土内,拆模时将木枋破坏。 木枋加工所剩短头,用于临边洞口防护、回顶顶头木枋等。 4、页岩多孔砌块 砌块在搬运时,做到小心轻放,减少搬运过程对砌块造成的破坏。 对于缺棱掉角较为严重、难以用于现场砌体砌筑的砌块,可集中收集用于临时道路路基夯实。 5、混凝土 现场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图纸计算好方量,同时结合项目BIM 中心预算数据进行复核,再向搅拌站报量,减少混凝土的浪费。 混凝土运输、卸车时遗撒在路面的散料,应及时清理回收,均匀铺设与沙土地面之上。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若混凝土未用完,将多余方量用于砌体过梁浇捣、现场地面硬化,严禁随意倾倒。 6、安全网 现场安全网必须按照方案要求绑扎牢固,做到满扎满绑。 现场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将混凝土在外架上随意倾倒,造成安全网的污染。 现场材料周转必须使用悬挑卸料平台进行周转,严禁随意破坏安全网,平台使用完成后,周边安全网应及时进行恢复。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为体现环保施工的新理念,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展示公司施工现场的新风貌,使工程在施工中和建成后都成为文明工程。我公司将切实承担起总包职责,加强对土建及各专业分包方文明施工的管理,采取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将施工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工程概况 信合·湖东春天2#、4#、5#、6#、8#、9#楼工程是建设地址位于信阳市鸡公山大道与羚锐大道交口西南角的高层住宅楼。工程总建筑面积78772m2,本工程为一类高层住宅楼,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承台基础,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本工程由信阳悦合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新建,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勘察,河南创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河南五建第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承建,信阳市质监站,安监站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本工程所包含的住宅、商业、地下车库由河南五建第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总承包。目前资金已落实到位,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完善,具备开工条件。 本工程主要建筑垃圾有基础土方开挖的土方、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 二、建筑垃圾处置依据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包括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 其设立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六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第十九条“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第四十条“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01号)第二十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施监督管理”。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39号)第七条“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后,方可处置”。第十六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序号第101“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三、建筑垃圾处置措施 1、组织管理

关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

关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 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那么什么是建筑垃圾呢?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 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至2006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渣500吨至600吨的标准推算,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至少产生了20 亿吨建筑垃圾。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 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 了各界充分重视。就建筑垃圾的产生、现在处理方式、以及合理利用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1、建筑垃圾的组成 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集中在生产施工过程以及装修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砂石、渣土等,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比较利于处理;但是建筑垃圾中 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2、建筑垃圾的目前处理方式 目前每个城市都划有垃圾填埋场地,建筑垃圾绝大部分跟生活垃圾等采用相同的填埋方式处理掉了,这种填埋的方式弊端很多。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回填场,需要大量征用土地,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其次是回填建筑垃圾 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运输过程中汽车排放尾气等问题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次是破坏 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另外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道难题。 3、再生处理方式 行业上按照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通常将建筑垃圾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三类,那么我们处理建筑垃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分类,有目的性的进行合理处理。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标准全文

广东省标准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aggregate DBJ/15-159-201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778-2019 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9年11月1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的公告 粤建公告〔2019〕32号 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现批准《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 15-159-2019。本标准自2019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并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c7667516.html,)公开。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年7月25日

前言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6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6〕300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有关科研成果,参考国内外现行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再生集料;4级配再生集料;5水泥稳定再生集料;6再生集料砂浆;7再生集料混凝土;8再生集料混凝土制品;9再生集料工程应用;10检验与验收。 本规范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348号东楼,邮编:51006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州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参编单位:广东冠南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责任有限公司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宁平华吴旷怀李丽娟李翔蔡旭谢建和龙绍海程乐群吴建马智珊安关峰李建新张波李向涛童恺旻祝雯 邓旭华傅栋梁谢红波王莉张圣刘玫欧阳绮玲白璐 麦俊明陈培鑫 主要审查人:韦江雄林玩君吴传海欧阳东陈湘华潘艳珠李连生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2017最新版)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 xx万丰铂金翰宫五期六期二标段 致: 许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施工现场扬尘专项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 □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xx) 项目经理(签字)2017年5月1日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____年__月__日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xx)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____年__月__日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建设单位(xx)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____年__月__日注: 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禹州市万丰铂金翰宫五期六期二标段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____年__月__日 xx华源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一、建筑概况 工程名称: 禹州市万丰铂金翰宫五期(海德公园)17#楼六期(唐宁公馆)21#楼施工单位: xx华源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xx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xx万丰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xx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xx有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禹州市锦绣路与颍川大道东南角。17#楼为地下2层,地上十八层,一、二层局部为商业,建筑高度为 53.9米,总建筑面积 8112.82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678.56m2,地上住宅建筑面积 7434.26m2,1个单元,共51户。21#楼为地下2层,地上十八层, 一、二层局部为商业,建筑高度为 53.9米,总建筑面积 7982.44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822.79m2,地上住宅建筑面积 7317.31m2,1个单元,共51户。防水等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一级。耐火等级: 地下二级,地上一级,抗震设防6度;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工程等级: 二级。 本工程为框剪结构,采用筏板基础,使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垫层采用C15,顶板梁柱梯墙采用C30混凝土,二次结构采用C25混凝土。标高- 0.050米以下,地下室室内砌体墙采用200厚加气块,M 5.0水泥砂浆,一层埋入土内的砌体采用240厚MU10水泥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标高-

建筑垃圾再利用新政策

建筑垃圾再利用新政策 据有关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每一亿吨建筑垃圾经资源化处置,约可生产再生砖243亿标砖、再生骨料1000万吨。为鼓励企业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国家及相关政府在法律、法规、政策上制定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的标准,来督促、引导部分有优势的企业走进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并投入相应的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进入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良性的发展阶段。 国家 1、生产原材料中搀兑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 2、对销售自产的以建筑废物、,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税。生产原料中建筑废弃物、煤矸石的比重不低于90%。 3、再生节能建筑材料企业扩大产能贷款贴息。 郑州华洁公司研发的建筑垃圾破碎设备主要有3种,一种是以DPF建筑垃圾专用破碎机为主机的固定式建筑垃圾破碎成套设备,另一种是DPF建筑垃圾专用移动破碎站,第三种是履带式移动破碎站,这三种设备各有优势,目前已在国家各地都有使用现场可供实地考察。 固定式建筑垃圾破碎成套设备 固定式建筑垃圾破碎成套设备采用JSW振动筛分给料机、DPF建筑垃圾专用破碎机、电磁除铁器、“亚飞”牌轻物质处理器、YK圆振动筛、皮带输送机及除尘设备组成。其中,DPF建筑垃圾专用破碎机是一款带有钢筋剪切装置的建筑垃圾破碎专用设备,破碎效率高、成品粒型好,

不堵塞主机;华洁公司自主研发的“亚飞牌”轻物质处理器垃圾分离率过90%,出同行轻物质分离率30%以上,保证了建筑垃圾骨料的洁净度。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成套设备 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生产线集建筑垃圾喂料、破碎、筛分、输送等工艺装备为一体,通过不同的设备组合成为一套强大的移动生产加工线,可完成多需求的建筑垃圾加工处理作业,特别适合应用在城中村拆迁、改造等一些建筑垃圾集中破碎集中处理项目中,尤其是就地资源化利用。 模块化建筑垃圾破碎成套设备 模块化建筑垃圾破碎生产线主机设备成熟,性能稳定且配套齐全,模块化生产,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快速组装,提供“项目前期调研与评估—设备集成与方案制定—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产品生产与再利用”的一站式服务和全方位解决方案。整套工艺设备可以满足粗骨料、砂、粉体、细粉等多方面的建材需求,生产的再生骨料经加工成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给予采购我们设备的企业更多的盈利空间。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报告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可 行 性 报 告 泓域咨询丨WORD格式可编辑

第一章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主体 (一)项目名称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二)项目投资主体 某某有限公司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济宁市xxxx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济宁市xxxx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86667.1 平方米(折合约130.0 亩),代征地面积78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85887.1 平方米(折合约128.8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85887.1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58918.5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96966.4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78844.2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0821.8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6527.4 平方米,成品仓库4294.4 平方米),办公用房3779.0 平方米,职工宿舍2147.2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1374.2 平方米;绿化面积5668.5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21300.0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85887.0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363.0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三、项目建设的理由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和战略的实现,有4个重要的基点。一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企业活力、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二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

建筑废弃物综述

对建筑废弃物少无次生灾害压力加工系统的综述 建筑废弃物,俗称建筑垃圾,美国环保署对建筑废弃物定义为“在建筑物新建、扩建和拆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这里的建筑物包括各种形态和用途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5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建筑废弃物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近3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更新迅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也高速增长。据报道,2005年后,我国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4亿t/年。建筑废弃物的总量约占城市废弃物总量的30%~40%,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建筑废弃物回收率接近90%的水平,但再生利用水平较低。欠发达地区和城市绝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垃圾场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大量土地,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部分省市资源紧张的局面,节约废弃物占用的土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大量无害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符合目前所倡导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建筑废弃物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经过几十年发展,外国建筑废弃物产业依靠政府积极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借助成熟的回收利用技术提高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率。世界上首次大量利用建筑废弃物的国家是前联邦德国。在二战后的重建期间,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不仅降低了现场清理费用,而且大大缓解了建材供需矛盾。至1955年末,循环再生了约1150万立方废砖集料,并用这些再生集料建造了17.5万套住房。美国1984年颁布实施了《资源保护回收法》,提出“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在再生利用建筑废弃物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详细介绍下日本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化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式分为3 类:一是“低级利用”。如分选处理、一般性回填等。建筑垃圾分选主要将砖瓦、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渣土、金属、木材、塑料、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分离。其中,砖瓦、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可进行中级和高级利用。而金属、木材、塑料也可以回收利用。一般性回填主要利用砖瓦、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渣土等惰性且土力学特性较好的建筑垃圾。二是“中级利用”。如加工成骨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等。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工序主要包括粗选、破碎、筛分、磁选、风选等。主要骨料产品包括0~15 mm 砖再生集料,0~5 mm 混凝土再生砂,5~15、15~25、25~40 mm 的混凝土再生集料。这些骨料具有空隙率高的特点,适合生产混凝土砌块,建筑隔声、保温、防火、防水墙板及建筑装饰砖等墙体材料。三是“高级利用”。如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由于成本较高,技术成熟度一般,目前还不宜在国内推广应用。 在日本,各产业所使用的总资源量中,建筑产业约占一半,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排出大量建筑废弃物,其总量占各产业排出废弃物总量的20%。由于经济发展的迅速与资源 和土地面积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日本从20 世纪60 年代末就着手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等,以促进建筑废弃物的转化和利用。为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日本建设省提出“在公共工程中,当工程现场距再资源化设施一定距离范围内时,不考虑是否经济,原则上一定要把建筑废弃物运至再资源化设施处,进行建筑废弃物的重新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3]。为了进一步提高再利用率,建设省在1997 年10 月又制定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推进计划及2000 年数值目标[14],推进计划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要点在这不再赘述。

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项目运作模式刍探_林逸涛

REN EW A BL E RESOU RCES A N D RECY CL IN G ECON OM Y 2009V ol.2.No.8 作者简介:林逸涛(1975-),男,广东揭西人,公共管理硕士,深圳市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循环办)科长。 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项目运作模式刍探 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项目运作模式刍探 林逸涛 (深圳市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广东深圳518172) 摘要:建筑废弃物处理是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如果实行简单填埋,不仅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也耗费政府大量财力。介绍了深圳市龙岗区通过创新招标方式,公开出让特许经营权,引入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对建筑废弃物实行综合再利用的一些做法,同时对城市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如何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以及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如何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循环经济;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中图分类号:X79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12(2009)08-0032-03 为实现对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特别是涉及到循环经济领域,政府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权转让引入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行业,将企业的商业赢利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促进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深圳市龙岗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实现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1推动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项目建设的 意义 1.1实现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建筑废弃物存在诸多危害,简单填埋、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空气质量、 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破坏市容市貌、恶化城市环境卫生、增加安全隐患。通过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能够改变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废弃物的线性模式,形成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实现“变废为宝”,让建筑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高效、持久利用,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体现了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充分认识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对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作为重大战略来考虑,早重视、早策划、 早利用,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2 政府主导推进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循环经济工作的重大突破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深圳正面临“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自主创新、循环经济”是深圳未来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是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必然要求,对以工业为主导的龙岗区更具有重大意义。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再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大有可为且必须有所为的领域。深圳市龙岗区通过坪地年丰、平湖永安、横岗西坑等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项目的建设,彻底改变了建筑废弃物未经任何处理原始填埋的方式,变低级填埋为综合利用,变资源浪费为资源再生,变污染为环保,做到节约生产、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1.3建设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项目既是大发展、大建设的需要,也是龙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生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