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水性油墨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软包装凹印水性油墨分析

软包装凹印水性油墨分析软包装印刷企业使用环保水性油墨是当今解决VOCs排放的好办法,但目前软包装水性油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附着力、干燥性等,制约着它在软包装凹印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软包装凹印水性油墨存在问题、印刷适性、使用注意事项等进行探讨。
软包装水性凹印油墨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软包装凹印企业还没有完全使用水性油墨,水性油墨在软包装承印物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易在软包装承印物上润湿铺展,因此附着性不好;同时这类油墨含水量高,而软包装承印物是非吸收性基材,都是靠挥发干燥,而水的比热容又较高,在挥发干燥中需要消耗许多能量,因此如果在不改变当今印刷条件的基础上,这类油墨的干燥相对慢些。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目前软包装凹印中水性油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凹印水性油墨在软包装承印物上附着性能分析1.凹印水性油墨对附着性能的影响水性油墨在软包装承印物的附着是当前软包装凹印水性油墨质量问题之首。
水性油墨在软包装承印物上的附着,取决于油墨连结料与软包装承印物的结合。
水性油墨中既有水溶性树脂,又有水分散性树脂,而水溶性树脂(又称水性溶液)主要用来包裹分散颜料,进而形成水溶性色浆,而将色浆涂布在承印物上,这样涂层干燥后在水中复溶。
而水分散性树脂(又称水性乳液),它影响着墨膜的耐抗性,墨膜干燥后在水中不复溶,水性乳液决定凹印水性油墨中墨膜与软包装承印物的结合程度,因此如何选择恰当的水性乳液,是提高软包装凹印水性油墨附着力的关键。
一般水性乳液主要有水性丙烯酸和水性聚氨酯。
而不同极性的软包装承印物需对应适应的水性乳液,一般又通过改性树脂来制得不同特性需求的水性乳液。
当然影响凹印水性油墨在软包装承印物上附着力除了油墨本身外,还有凹印设备、承印物本身性能、承印物印刷前处理等。
2.承印物及印前处理对附着性能的影响软包装承印物印刷前都需要进行印前处理,如果承印物表面张力没有达到要求,那么油墨的附着力就会很差。
同时还应注意有些软包装承印物有涂布,这需要选用适合油墨,否则也会导致附着不良等。
水性油墨凹版包装印刷中应注意的问题

水性油墨凹版包装印刷中应注意的问题摘要: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和人类发展,倡导绿色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凹印(以下简称凹印)作为食品、药品包装印刷的主要印刷方式,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命健康。
因此,可以预见,随着凹印的快速发展,凹印水性油墨也将成为未来凹印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水性油墨;凹版印刷;溶剂型油墨;在包装印刷中,绿色包装印刷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水性油墨作为世界公认的环保油墨,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凹版印刷是包装印刷中的主要印刷方式,日常用品、食品、药品、烟酒等包装印刷大多都采用凹版印刷,它以印迹清晰、层次分明、能进行高速印刷等优点而备受欢迎。
随着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应用,更扩大了凹版印刷的应用前景。
但怎样才能使水性油墨在凹版包装印刷中做到既符合环保印刷的要求,又保证印刷质量,这是印刷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凹印水性油墨的应用凹印水性油墨作为一种环保油墨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烟酒类包装印刷领域,其无溶剂挥发、无溶剂残留的环保特性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从而成为目前各种油墨中唯一经过美国食品药品协会认可的无毒油墨。
由于凹印水性油墨自身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有二:一是与之配套的印刷设备问题,二是对承印物有特殊的要求。
其中,印刷设备方面,为解决水性墨挥发速度慢的问题,需提供高效的油墨干燥装置,从而实现水性墨高速工业化生产。
而在现阶段,国内水性油墨凹印设备的印刷速度只有30~100 m/min,远低于溶剂型200m/min的印刷速度。
在承印物方面,早期的水性油墨在印刷塑料薄膜承印物时还需要电晕处理,以改变承印物表面的张力,从而改善水性油墨的附着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性油墨承印材料几乎已不再需要电晕处理。
二、凹版印刷水性油墨应注意的问题水性油墨与普通油墨一样,也是由连结料.高级颜料、溶剂和助剂经复合加工研磨而成。
浅析凹版油墨印刷故障及管理方案计划

浅析:凹版油墨印刷故障及处理方法关键词:油墨,凹版油墨,处理方法【油墨产业网】浅析凹版油墨印刷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照相凹版油墨概述照相凹版油墨的粘度比较小,又较稀薄,在储存和静置过程中,由于其中固体成分的重力关系,总是要发生下沉现象的。
从未搅动的油墨桶的上层倒出的墨,粘度可能低,颜色浓度和遮盖力可能差一些;从其下层取出的墨,粘度就会大一些,颜料对成膜物的比例也会高一些,粘附力将会差一些。
所以,使用前对桶中的油墨要充分搅拌,这一点是不应忽视的,也是不能不强调的。
首先,为了求得均匀一致,颜色前后一样,粘度前后无悬殊的差另和良好的流动性、使用性,要求在使用前,用清洁的木棒或金属棒,将其搅动。
一般至少须搅动3~5min,使其上下均匀一致,如油墨储存时间较久,则需要更长的搅动时间。
为使下部沉积悬浮起来,还需比较大的力量。
其次,要查证所用油墨是不是和印刷[百科微博]对象的性质相符。
因为目前凹版(照相凹版)油墨大体分纸印油墨,塑料薄膜油墨等,不能将印纸用墨拿来印刷塑料薄膜产品。
同时,印纸用油墨又有印一般纸用墨和糖果等食品包装纸墨;印塑料薄膜用油墨又有印聚乙烯薄膜的,印聚丙烯薄膜的,印聚氯乙烯的和供复合印刷的等等。
须分辨清楚。
在查证类型的同时,还有一个调节粘度、干性所用溶剂的问题。
制作照相凹版油墨时,根据树脂的可溶解性以及防毒害方面的要求所用溶剂是不同的。
如果是苯类型溶剂就可以用甲苯、二甲苯;若是汽油型的,则可以用特定沸程的汽油;如果是水溶性的则可以用无离子水;若是醇型的则可用乙醇、丁醇、醋酸乙酯等,如印塑料薄膜的油墨,若是苯醇混合溶剂型,则可用二甲苯,异丙醇或酯类;还有酮酯型的,则可用甲乙酮,醋酸丁酯等。
只有具有和油墨性质相一致的溶剂,才能进行合意的调整。
而且要检查油墨的颜色、粘度、干性等质量指标,是否适合印刷机的要求,是否符合印刷图案的要求。
否则,须调节和调配。
再次,由于这类油墨的极易挥发性,使用中要对容器及时加盖密封,以防损失和干结。
凹印水性油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凹印水性油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近年来,我国印刷业正努力向可持续性发展产业转型,绿色印刷由此成为我国印刷业发展的主方向。
特别是烟包印刷行业,随着我国烟草行业对卷烟及其包装中各种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的不断严苛,烟包印刷企业纷纷寻求绿色环保的印刷材料。
而凹印水性油墨以水为主要溶剂,印刷过程中无VOCs排放,能够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保障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印品有机溶剂残留,降低能源消耗,因此成为印刷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然而,凹印水性油墨正因为以水为主要溶剂,也给其应用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印版耐印率低、实地版转移不平实等。
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与解决方案以及凹印水性油墨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总结如下,希望对业界同仁有所启发和帮助。
1.暗影(雾版)现象主要原因:凹印水性油墨的摩擦系数比溶剂型油墨高,刮刀易磨损,或者水的表面张力较大,与金属亲和性较高,从而导致印刷图案空白部分因印版相应位置油墨刮不干净而伴有淡淡的颜色,即暗影(雾版)现象。
解决方案:①印刷时使用耐磨性较好的刮刀,同时在印刷过程中适当加大刮刀压力;②在刮刀与压印辊中间加装吹气装置;③打磨印版;④使用乙醇降低凹印水性油墨的黏度。
2.印版耐印率低主要原因:①刮刀和压力使用不当;②印版铬层硬度不够;③印刷质量问题多,造成印版打磨过度;④水对印版(金属)造成一定腐蚀。
解决方案:①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提升其操作技术水平,减少印刷质量问题的产生;②建议制版厂提高印版铬层硬度;③更换下来的印版应清洗干净,保存在通风的环境。
3.实地版转移不平实主要原因:①凹印水性油墨以水为主要溶剂,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导致凹印水性油墨难以在承印物表面润湿、流平;②印品进入烘箱后凹印水性油墨表面迅速干燥结膜,膜内的水则被暂时封闭,但继续受热后会形成水蒸气向外逸散,当这股能量足够大时便可冲破墨膜,从而在墨膜表面形成类似火山口的小白点;③印刷过程中凹印水性油墨pH值发生变化,导致转移不平实。
水性油墨印刷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水性油墨印刷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水性油墨作为一种性能比较优越的印刷油墨在食品包装等国家要求比较严格的产品包装上。
但是即使是作为一种比较环保的印刷油墨,在印刷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就要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便能提高我们在印刷过程中的问题。
其实有很多时候印刷方面出现问题的话大部分原因出现在印刷机方面,因此在环保水性光油性能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改进对印刷油墨机器的改进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印刷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在使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油墨粘度高、干燥快等问题,从而印刷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解决方案:1.如果印刷油墨的粘度过高或者是出现油墨干燥的速度过快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调节一下印刷机与承接物的压力,适当放松,然后再对印刷油墨进行稀释,以降低油墨的粘度,还可以添加适当的慢干剂,这样就可以适当的提高印刷油墨的印刷质量问题了。
2.如果在印刷上出现干燥的油墨的话。
或者是印刷边缘比较模式的话可能是由于在印刷的过程中,纸张的纤维与印刷的油墨产生了静电反应,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对油墨进行稀释,暂时停止印刷的工作,或者是直接更换油墨或者是给印刷机器安装去经典装置。
3.近几年来柔版印刷作为环保节能的带头先锋部队迅速的占领了油墨市场的发展。
因此在使用柔版技术进行印刷的过程中,如果印刷的油墨与承接物之间不太实的话可能是油墨的粘度过低或者是承接物表面不平整造成的,可以用粘度高的油墨以使用质量较好的承接物来解决这些问题。
4.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环保的丝网印刷中。
如果出现油墨在印版上堆积或者是出现网点堆满,这就是上墨量比较大的问题,或者是印刷机器与承接物之间的压力比较大的问题,或者是油墨干燥过快,好友可能是油墨的性能不好,油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环保水性光油的性能,出现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更换网纹辊,适当的调节压力、适当的添加慢干剂或者使用高强度或者性能比较好的印刷油墨来解决这些问题。
和凹版油墨有关的印刷质量故障分析

和凹版油墨有关的印刷质量故障分析一、印刷画面白化1.油墨干燥过快。
影响了油墨的转移性,使承印物上沾墨太少,导致墨层太薄;再加溶剂挥发太快,造成墨层不平,结膜不良而泛白。
此时应加入慢干稀释剂来解决。
2.印刷时间较长。
使油墨粘度增高,操作者多次加入某种单一溶剂。
使油墨中原来的混合溶剂中快干和慢干的成份不平衡,干燥结膜时,油墨层粗糙不平而泛白。
此时应适量加入慢干稀释来解决。
3.操作者不断加入溶剂。
使油墨中的树脂成分越来越少,不能在干燥时结成平滑的膜层,因而泛白。
此时应在加溶剂时酌情补加点调金油,不使树脂和溶剂的比例失调。
4.印刷场所湿度太高。
或溶剂的水份含量过大、使墨层结膜不良而泛白。
此时除应严格控制溶剂的水份含量外,还应对印刷场所采取降湿措施。
二、印刷画面光泽不良1.上述各条凡产生白化现象者,均使光泽不良。
有时虽未达到白化,也已影响光泽。
2.车间不清洁,尘埃沾附在印刷面或混入油墨,均影响光泽。
三、细网点印不出或粗网点也有缺损1. 油墨粘度太高,细网眼中油墨不能很好地转移到承印物上。
此时应加慢干稀释剂降低油墨粘度来解决。
2.油墨干燥太快,版的细网眼中油墨干结,粗网眼中油墨也有部分干结,所以印不出和缺损,此时应加慢干稀释剂来解决。
3.印刷压力不足或表面不平整也会产生印不出或缺损现象。
应注意调整压力及平整表面。
四、画面以外空白部分,沾染油墨。
1.油墨的印刷粘度太高,加大对刮刀的冲击力。
使刮刀刮不净油墨,此时应适当降低油墨的粘度。
2. 刮刀角度不适当,或压力不够。
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应急时调整刮刀的角度、压力。
图像尾部出现线条(俗称拖尾巴)3.油墨含有粗硬颗粒,或混入尘埃。
此时应及时过滤或更换油墨。
并做好防尘工作4. 刮刀有微小缺损,而导致拖尾,这种现象较常见。
应及时更换刀片。
五、前一层油墨上印不上第二色油墨1. 两种油墨的类型或组成不同。
导致亲和性不良而印不上,应选用同类型的油墨,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2. 如属同类型油墨则前一色油墨的表面张力太低,或后一色油墨的润湿性欠佳。
雕刻凹版油墨印刷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

雕刻凹版油墨印刷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油墨擦拭飞边1、剥纸故障现象:印刷后将纸张剥离版面时,发生纸面被油墨粘住,剥掉一层的现象。
原因:油墨的粘性大于纸张的紧度;或是纸张表面疏松。
解决办法:用粘度低的连结料作墨;加入去粘剂降低粘性到适当程度。
改用好的纸张。
2、不耐摩擦故障现象:印品网纹干燥后,在搬运、裁切、使用中经历各种摩擦时,印迹的凸出棱线被擦平,污染周围空白区或纸印迹被擦脱落。
原因:油墨结膜太软,没有干彻底;油墨结膜后与纸张粘附不牢。
这个问题在有价证券上,如人民币等表现最为突出,由于产品要经受千百次和不同场合的擦摸。
腊质助剂过多,造成墨迹松化,呈粉花的墨膜更不能耐摩擦。
解决办法:首先要使墨迹加快干燥,并完全干燥。
干燥后的墨迹应呈光滑和一定的强度。
并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这就要采用硬树脂和软树脂相配恰到好处;在使用腊质助剂时,适可而止,不能使量太大而走向发面。
(腊质助剂在一定范围内能起到光滑,减少摩擦作用。
)即造成墨迹干燥后不耐摩擦。
适当增加压力,使墨迹与纸张结合紧密。
3、擦拭不净故障现象:擦版之后,非图案部分上留有油墨或油脂残迹,印到纸上的图案以外的位置上。
原因:擦拭油墨时,必须考虑油墨本身的凝集力大小,版面与油墨之间粘附力大小和擦拭物给力大于版面与油墨之间的粘附力和油墨自身的凝集力大于版面与油墨之间的粘附力时,就容易擦净版面。
当油墨本身的凝集力小于版面与油墨之间的粘附力时,就会擦不干净。
具体讲,就是油墨粘度太大,屈服值太大。
此时,擦拭的剪断力,难以超过油墨的高的屈服值,所以发生擦拭不净。
解决办法:油墨要分散细腻。
加入减粘剂降低油墨粘性,同时,也不能用高粘度调墨油,或减缓干燥时间。
油脂擦不干净时,提高连结料粘度,少用腊内助剂,作墨时用吸油量小的颜料。
4、擦拭过度(擦出)故障现象:正常情况下,经擦拭后网穴或线条内之墨,呈微低于印版的凹月面。
而此时呈现印品线条不饱满孤立,着墨网穴及线条内油墨量不足。
原因:擦拭时给力过大,擦拭的物体吸墨性大,则形成擦拭过度的结果;油墨的内聚力过大,或粘性弹塑性过大,会发生从图案部被拭去的倾向。
凹印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

凹版是指印刷(图文)部分凹入印版表面(非图文)部分的一种供印刷用的印版。
凹版一般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两大类。
本文所述的是与照相凹版相关的内容。
凹印油墨主要由成膜物质(树脂等)、着色剂(颜料或染料)、填充料、溶剂及助剂等组成。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凹印油墨大部分是溶剂型油墨。
凹版印刷的最大特点是印刷品的墨膜比较厚,所以印刷品容易发生粘脏等弊病,常见印刷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分析如下。
1.糊版(埋版、堵版)故障现象:印刷品图文或小凹印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吴 敏字印不出来,严重时印刷品上有一层墨迹且图案模糊。
原因:①油墨干性好,油墨复溶性差,使油墨干结在网穴内。
②印刷机速度过慢。
③印版不好或网点不清晰。
解决办法:①在油墨中调入挥发较慢如沸点在120~150 ℃、蒸发潜热较大的溶剂,在稀释油墨时,适当增加溶剂用量,提高油墨的复溶性。
②当油墨干燥速度较快时,可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同时把油墨的上机黏度控制在16~20 s,温度控制在23℃以下。
③重新制版。
2.咬色故障现象:在套印中,后一色油墨将前一色油墨的图案粘拉掉。
原因:①前一色油墨彻干性太慢,或油墨中树脂量太少对承印基材附着牢度差,而后一色附着力太强、印刷压力太大,都会将前一色图案黏掉。
②印刷速度太快,前一色未干,经受不了后一色的黏力。
③印刷时吹风没有集中在图案上或风量过小。
④在前一色中慢干成分的溶剂太多,使前一色不能按要求黏附、干燥。
解决办法:①在前一色油墨中加入快干溶剂。
②减慢速度。
③增加树脂量,加入含树脂的调墨油。
④减小后一色的印刷压力。
⑤降低后一色油墨的黏度,同步减慢速度。
⑥若前一色对承PRINTING FIELD 2020.04印基材黏附不牢,则应检查薄膜的润湿张力是否达到要求,否则应重新处理。
3.粘连故障现象:卷筒纸(塑料或铝箔等)印刷品印后发黏并在收卷时粘连在纸张(塑料或铝箔等)背面,严重时会造成整卷材料完全粘在一起,无法复卷、裁切,造成产品报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凹印水性油墨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水性油墨用水作为溶解载体,具有显著的环保安全特
点,几乎不会向环境排放VOCs这是溶剂型油墨所无法比拟的。
这一独有的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印刷企业看好。
然而,由于颜料在水性油墨中的分散稳定性差,因此需要添加助剂来改善,但这样会导致水性油墨印刷适应性、稳定性不良,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
笔者所在公司目前生产的凹印产品基本使用水性油墨印刷,经过 1 年多的生产实践,对水性油墨在凹印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
问题1:堵版在水性油墨使用过程中,堵版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
要是因为凹印水性油墨复溶性差,因此一旦操作不当,就极易产生堵版。
而堵版又会引发一系列印品质量问题,如印品表面出现针孔、小文字缺笔断画、墨色不均、漏底等现象。
堵版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
1)间断性停机停版,油墨因稀释剂挥发而干固在网
穴中。
此时,需采用专用工具和清洗剂清洗印版,必要时需
拆除印版,采用有机溶剂(醋酸乙酯)来清洗。
因此,在间断性停机时,建议采用停机不停版的方式,以免油墨干固在
网穴中。
2)油墨因干燥过快而瞬间干固在网穴中。
对此,首
先可以在油墨中加入少量慢干剂,慢干剂能够抑制及减缓油墨干燥时间,防止油墨表面结皮,一般用量控制在3%〜5%;其次考虑稀释剂配比是否合适,必要时需要调整稀释剂配比,
通常水性油墨稀释剂中酒精和水的配比在 1 : 1到4: 1之间,但在加大水的比例时需要考虑水的量,如果水的加入量过多,
方面会产生过多气泡,另一方面会导致油墨干燥不彻底,使得印品产生粘脏或油墨反拉现象。
3)油墨黏度过高。
此时,应适当降低油墨黏度,但
必须兼顾印刷速度和流平性。
因为油墨黏度过低,会产生过多气泡,从而导致印品表面出现白点、印刷图文颜色过浅或细线条和小文字变粗等问题。
4)印版网穴太浅。
此时,应适当加深印版网穴深度,
但必须考虑印版网穴过深时会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字迹变粗、细小文字模糊、图案不清晰等现象。
问题2:干燥不良干燥性能是水性油墨最主要的指标之一。
水
性油墨的干
燥速度比溶剂型油墨慢,一旦干燥不充分,就会产生粘辊现象。
因此,在使用水性油墨时必须提高干燥温度,通常要比
溶剂型油墨的干燥温度提高10〜20C,同时还需加大排风量,
有条件的可以加长印后过纸路径通道。
当然,水性油墨干燥性能的改善和提升也需要油墨厂商的配合,对水性油墨配方进行调整。
问题3:印版上脏拉条水性油墨凹印生产中,常在条码或深色
图文周围存在因
相应位置印版上的油墨未刮干净而产生的上脏拉条,这主要是因为水性油墨的润滑性较溶剂型油墨低。
对此,需要油墨厂商在生产水性油墨时加入相应的助剂
来解决,同时需要印刷工人在印刷生产中对刮刀的角度和压力进行调整,且装刮刀时刀刃越短,刮墨效果越好。
有条件的印刷企业则可考虑使用陶瓷刮刀,这种刮刀刀刃光滑,无需打磨,弹性好,耐腐蚀,且刀锋部分经过独特的抛光处理,可与印版滚筒完美贴合,从而达到最佳的刮墨效果。
问题4:气泡过多水性油墨气泡过多会导致印品表面出现白
点、砂眼、水
纹等现象。
气泡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如下。
1)稀释水性油墨时加入了较多的水。
对此,可以采
取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加入消泡剂,加入量一般在0.5% 〜1.0%;二是调整稀释剂配比。
2)有些深色水性油墨因用量过少且长时间循环而使
稀释剂中的酒精挥发、剩余较多的水所致。
此时,应添加适量酒精。
3)表面活性剂用量控制不当。
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水
的表面张力,提高颜料润湿性,但如果用量控制不当,就会产生大量气泡。
表面活性剂用量应由油墨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
问题5:印刷流平性差水性油墨流平性差主要体现在水波纹现
象较重或印刷
不实(漏底),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
1)油墨黏度过低,导致载体带动色料的能力减弱。
此时,应适当提高油墨黏度,但如果油墨黏度过高,油墨的流动性会变差,印刷流平性也会变差。
通常,采用水性油墨进行凹印生产时,实地满版印刷时的黏度应与溶剂型油墨基本一致或略低,网目调图像印刷时的黏度应比溶剂型油墨略低。
2)长时间循环后水性油墨中的连结料减少或胺类物
质挥发,从而导致水性油墨的性能发生变化,印刷流平性也会变差。
问题轻微时,可添加大量新墨来解决;问题严重时,如水性油墨被污染,就需要更换新墨。
问题6:稳定性差水性油墨稳定性差主要体现在易沉淀、分
层、假黏稠等
现象,其主要是由于颜料在水性树脂中的分散性较差,易聚集沉淀,以及水性油墨本身需要添加助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pH值稳定剂、流平剂、慢干剂、快干剂、分散剂、冲淡剂等)用于改善自身弱点,从而导致其稳定性变差。
对此,在使用水性油墨前需要对其进行充分搅拌,比如
在使用新墨时应提前将其搅拌均匀,再加入稀释剂进行调整;印刷过程中也要定时搅拌,以防因油墨沉淀而产生上脏拉条或堵版现象。
偶尔遇到难以搅拌的凝固为胶态的水性油墨时,则需要考虑油墨本身的质量问题。
使用注意事项
1.清洁印版新版首次使用时,需用酒精清洁表面油渍,以防污
染水
性油墨;印刷完毕后,也要用专用清洗剂彻底清洗印版,并用干布擦干后将其放入版箱保存;下次使用时仍须先用酒精擦拭后再上机使用,以防油墨干固在网穴中。
2.停机要求间断性停机时,采用停机不停版的方式,同时将刮
刀松
开。
如果需要长时间停机,应用酒精清洗印版,以防油墨干涸在网穴中。
3.余墨的回收利用每次生产结束后,需对剩余的混合水性油墨
进行过滤,
否则下次使用时会因尘埃掉落、结皮干固、纸张纤维落入而产生上脏拉条或堵版。
过滤后的水性油墨应倒入塑料桶内密封保存,以防胺类物质挥发。
4.适量配墨
水性油墨在长时间循环后,会因大量胺类物质挥发而导
致稳定性变差。
为避免这一问题,配墨时应尽量少配一些, 添加新墨时也应依据“勤加少加”的原则。
水性油墨在凹印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作为生产人
员,我们必须熟悉水性油墨的印刷特点和印刷适性,了解水性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掌握水性油墨使用注意事项,从而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