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标准及设计探讨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ofPublic Housing in Shenzhen(Interim)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编写小组二〇一〇年八月前言本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保障性住房的方针政策和《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规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和建造的建设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总结了深圳市既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了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其他省(市)有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与建设指标、总图、户型、设施、建造。
本标准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提出并归口管理,由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三路29号建科大楼;邮政编码:518049)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标准主编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深圳市住宅租赁管理服务中心深圳市住宅发展事务中心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卓越臵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时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协鹏设计有限公司深圳海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俊跃王欣沈驰刘丹汪四新王莉芸刘勇孙延超杨杰王晓东王启文鲁艺谢利民董善白石丽茹肖家远曲毅荆治国邓涌马晓雯孙茵黎晓茜陈智坚目次1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与建设指标 (4)3.1 基本规定 (4)3.2 建设指标 (4)4总图 (6)4.1 一般规定 (6)4.2 土地利用及空间布局 (6)4.3 交通组织 (10)5户型 (11)5.1 一般规定 (11)5.2 户型分类 (11)5.3 户型功能 (12)6设施 (14)6.1 一般规定 (14)6.2 公共服务设施 (14)6.3交通设施 (15)6.4 建筑设备 (16)7 建造 (19)7.1 一般规定 (19)7.2 土建 (19)7.3 建筑装修 (20)7.4 经济性 (21)附录A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场地各功能区的植物配臵参考表 (22)附录B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建表 (24)附录C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装修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公共租赁住房篇试行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公共租赁住房篇(试行)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总平面设计 (3)4建筑设计 (5)4.1设计原则 (5)4.2成套小户型住宅 (5)4.3成套单人型宿舍 (7)5节能设计与新能源、新技术 (9)6室内环境与装修 (10)6.1室内环境 (10)6.2 装修 (10)7设备设计 (13)7.1给排水设计 (13)7.2 燃气设计 (13)7.3强电设计 (13)7.4弱电设计 (15)附:条文说明 (17)1.0.1为明确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要求,依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本市新建的面向社会的成套公共租赁住房。
改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可参照执行。
1.0.3 公共租赁住房是为有效缓解本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及其他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满足其过渡性居住需求的保障性住房。
1.0.4 本《导则》中的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分为成套小户型住宅和成套单人型宿舍两种类型。
1.0.5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实用、经济、可改造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0.6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应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1.0.7 公共租赁住房应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并完成装修,具备基本的入住条件。
1.0.8 本《导则》未作规定的部分,应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等要求。
2.0.1 公共租赁住房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专业机构采用市场机制运营,根据基本居住要求限定住房面积和条件,按略低于市场水平的租赁价格,向规定对象供应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2.0.2 成套小户型住宅按完整的基本居住功能、由不同的使用空间组成、主要供二至三口人家庭居住使用的小户型住宅。
2.0.3 成套单人型宿舍按完整的基本居住功能、由不同的使用空间组成,套内含一间或多间居室,每居室一般供一人居住使用的宿舍。
2.0.4 套型建筑面积指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和分摊的标准层公有建筑面积组成,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的使用面积系数(未包括标准层公摊之外的底层门厅、屋顶机房等其他公摊建筑面积)。
保障性住房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保障性住房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引言保障性住房是为了解决社会上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而建造的一种住宅项目。
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是关键的一环,它对保障性住房的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以保障性住房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主题,探讨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保障性住房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对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流程,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通过分析工程任务和施工工艺,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期的及时完成。
其次,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明确各施工工序的要求和流程,统一工作标准,加强质量监控和管理,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确保保障性住房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再次,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预防和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规范作业流程,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施工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并保证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3.1 初步组织设计初步组织设计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技术措施:详细规定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任务和工期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资源规划: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所需的人力、机械、材料等资源。
•施工组织人员:确定施工组织结构和人员职责,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3.2 详细组织设计详细组织设计是在初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施工方法和工艺: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
【标准】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

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主编单位: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批准部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2年8月10日2012 南昌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西省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规范和指导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依据国家和江西省有关规定,特制定《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本规定;3.选址与规划;4.配套设施;5.建筑设计;6.设备安装;7.室内装修;8.施工和验收等八个部分及附录。
本标准由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春晖路599号,邮政编码:330038)。
主编单位: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南昌市房管局、南昌市城乡规划局、九江市房管局、九江市城乡规划局、南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昌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江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九江市置地公司、九江市规划设计院、德安县房管局、九江市建筑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员:陈明远徐盛丁康力伟梁燕吴春江主要参与人员:涂林峰付刚符健袁丁罗林云主要审查人员:陈平高浪邝振胜罗敏万根华王晓明黄爱平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2.1基本规定 (2)2.2基本指标 (3)3 选址与规划 (4)3.1 一般规定 (4)3.2选址要求 (4)3.3规划布局 (5)4 配套设施 (7)4.1一般规定 (7)4.2道路交通设施 (7)4.3公共服务设施 (8)4.4工程管线 (9)4.5公共安全设施 (10)5 建筑设计 (11)5.1 一般规定 (11)5.2 建筑设计 (12)5.3 日照和节能 (14)6 设备安装 (15)6.1 一般规定 (15)6.2 给水排水 (15)6.3电气 (16)6.4燃气 (17)6.5通风与空调 (17)7室内装修 (18)7.1一般规定 (18)7.2装修标准 (18)8施工与验收 (20)8.1一般规定 (20)8.2施工质量控制 (21)8.3 工程质量验收 (21)附录A 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建 (22)附录B 名词解释 (26)本标准用词说明 (28)1 总则1.0.1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西省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规范和指导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依据国家和江西省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的难题与破解策略

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的难题与破解策略摘要: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不断采取综合措施筹集建设的资金,对管理体系进行持续的完善,保障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些举措对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需要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政策落实过程当中发现保障性住房在建设管理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引起各方的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本文主要讨论保障性住房在建设管理过程当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难题;解决策略前言:保障性住房在建设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来自于监管主题不明确,责权不清晰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等原因。
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量不达标,区位选择不够合理,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缺少必要的监督,以及建设资源来源相对单一,政府的财政压力比较大等等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利润和建设标准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和规定来确保保障对象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当中是站在社会公平和保障权益的角度出发,但是这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获取目的相背离,所以一部分开发商为了追逐个人的高额利润,致使保障性住房在建设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的质量问题,这严重损害了社会民众的相关权益以及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必须要持续探讨建设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推出积极的解决策略。
一、建设质量管理问题(一)建设质量管理较差1、土地征用阻力大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使用要服从国家的相关政策,现在土地报批的程序非常的复杂,再加上进行征地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街道和村级组织进行大力配合。
有一部分合理的支出工作经费在现在的审计制度下也很难进行列支。
在进行土地征用的过程当中,村级管理人员也存在一些附属工程方面的合理诉求,但是这些诉求在现在所进行的招投标体制过程当中有很难得到解决。
在征收土地的过程当中,农民和周边群众的利益处理起来相对也比较困难,因为现有的土地补偿标准比较低,政策处理过程当中敏感性也比较强,牵涉面很广,所以土地征收的推进工作难度就比较大。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豫建[2012]78号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豫建[2012]78号](https://img.taocdn.com/s3/m/33e287c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8.png)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豫建〔2012〕78号)各省辖市、直管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规划局、房产管理局(中心),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平,现将《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附件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指导保障性住房建设,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是河南省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的尺度。
第三条本《导则》适用于全省新建、改建、配建保障性住房工程。
本《导则》所称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等。
第四条保障性住房应按照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五条保障性住房应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注重规划、设计的深度,倡导精细化设计。
第六条保障性住房应严格工程投资和造价管理,履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分户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章选址与规划第七条保障性住房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住房建设规划的要求,保障居住者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
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

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主编单位: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批准部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2年8月10日2012 南昌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西省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规范和指导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依据国家和江西省有关规定,特制定《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本规定;3.选址与规划;4.配套设施;5.建筑设计;6.设备安装;7.室内装修;8.施工和验收等八个部分及附录。
本标准由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春晖路599号,邮政编码:330038)。
主编单位: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南昌市房管局、南昌市城乡规划局、九江市房管局、九江市城乡规划局、南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昌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江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九江市置地公司、九江市规划设计院、德安县房管局、九江市建筑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员:陈明远徐盛丁康力伟梁燕吴春江主要参与人员:涂林峰付刚符健袁丁罗林云主要审查人员:陈平高浪邝振胜罗敏万根华王晓明黄爱平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2.1基本规定 (2)2.2基本指标 (3)3 选址与规划 (4)3.1 一般规定 (4)3.2选址要求 (4)3.3规划布局 (5)4 配套设施 (7)4.1一般规定 (7)4.2道路交通设施 (7)4.3公共服务设施 (8)4.4工程管线 (9)4.5公共安全设施 (10)5 建筑设计 (11)5.1 一般规定 (11)5.2 建筑设计 (12)5.3 日照和节能 (14)6 设备安装 (15)6.1 一般规定 (15)6.2 给水排水 (15)6.3电气 (16)6.4燃气 (17)6.5通风与空调 (17)7室内装修 (18)7.1一般规定 (18)7.2装修标准 (18)8施工与验收 (20)8.1一般规定 (20)8.2施工质量控制 (21)8.3 工程质量验收 (21)附录A 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建 (22)附录B 名词解释 (26)本标准用词说明 (28)1 总则1.0.1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西省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规范和指导江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依据国家和江西省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浅析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管理 Engineering Management浅析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文/张科 泰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成为了当前需要认真分析和考虑的一项重要问题。
居住环境对于每一个居民来说都非常重要,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居住条件的发展对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条件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障性住房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因此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分析保障性住房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了应对策略,对于提升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项目管理;模式管理【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4.092保障性住房指的是政府为中低等收入人群以及困难家庭提供的具有限定标准和限定价格或者是租金的住房。
保障性住房包括很多不同的类型,包括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定价安置房、政策性租赁房等,都是属于保障性住房当中非常重要的类别。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有效管理和运行,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保障住房建设管理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完善保障性住房保障措施,做好资金的高效应用,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性。
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以及保障性住房更好的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共同富裕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当中,保障性住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面对住房贵、住房难,解决住房问题的一项关键措施和重要办法。
我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有着非常丰富和良好的经验,通过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在实践当中进行不断的经验积累,保证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设计一保障性住房标准及设计探讨一TheDiscussontheCriterionandDesignofWelfare—orientedHousing■邓靖DengJing罗继润LuoJirun【摘要】保障性住房面积及设施配置应满足家庭居住活动的基本功能,不能照搬商品房小康标准。
同时应体现社会先进性和公正性,充分考虑安全、卫生、生理、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家庭居住;功能:标准【AbstractTrhefloorspaceandtheallocationoffacilitiesofwelfare-orientedhousingshouldsatisfythebasicfunctionoffamilyliving。
whichcannotbesubjecttothewell—offcriterionofcommercialresidentialbuildings.Meanwhile,inordertoembodytheadvancementandjusticeofthesociety,theneedofvariousaspectssuchsafety,sanitation.physiologyandstudymustbewelltakenintoaccount.【Keywords】welfare-orientedhousing,familyliving,function,criterion0引言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是社会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居住保证。
保障性住房政策代表着社会的先进性和分配的公正性。
而在近几年出台的众多文件和各地的保障房规划中,表现出的某些不确定和不一致,给具体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困惑。
保障性住房究竟应按怎样的面积标准?公用部位及设施配置如何协调?日照通风如何解决?这些不适用现行规范和标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1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邓靖,上海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罗继润,上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2009年5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位领导在接受中央政府网在线访谈时提出:”对于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0m2的,保障到13m2左右。
换句话说,就是三口之家应该有40m2左右的居所,这是廉租住房的建设标准”。
现实情况与领导提出的13m2左右的标准相距甚远。
2008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设计方案竞赛,要求廉租房面积控制在50m2以内,经济适用房面积控制在60m2左右。
但从笔者对获一、二、三等奖17个方案中的13个主推三口之家两室一厅方案(表1)的归纳分析来看,这些方案的人均面积已达到18.57m2,如果加上阳台和大公摊面积,肯定超过20m笔者以为,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首先不能照搬商品房小康标准,更不能超过目前的人均住房面积。
控制保障性2009.09/住宅科技25I规划设计<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每套住宅应有2个居室以上,一个为卧室,一个为起居室(斤)。
建议保障性住房可不强调起居室概念。
仅1—2人居住的30m2小户型,扣去公用部位面积和厨卫面积,通常使用面积不足20m2,要满足采光通风,很难分隔,即使勉强分隔,使用上也显拥挤。
就设施而言,~间居室,只需配一个电视机、一部电话。
一个大空间,开敞明亮,使用灵活,应该是极端小户型的首选。
中套、大套,居住人数多于三人、需要卧室多于两问的,则应考虑设“厅”,兼顾起居、餐厅及交通过度等功能。
起居厅和餐厅的家具配置可考虑互用,不一定摆放沙发。
电视机发展到液晶后,由500mm左右厚度缩小到150mm左右,起居兼餐厅的开间可以缩小:按32寸液晶电视的适宜观看距离为2m计算,这一空间的宽度可在2.5m左右。
对卧室的要求,仍可按<住宅设计规范》中双人不小于9m2、单人不小于6m2的规定。
这是家庭居住的最低要求,如此才有可能满足必要家具如床、床头柜、衣橱、写字台或电视柜等的摆放和使用。
为保证休息及私密性,卧室亦不应被穿越。
4.2厨房<住宅设计规范》中厨房的最小要求是4m2。
厨房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空间,煤气灶、洗涤池、操作台、冰箱、热水器等是现代生活必需的设备设施,要保证这些设备设施的使用,3.5—4.0m2当不可少。
4.3卫生间<住宅设计规范》要求设三件套时应不小于3m2。
笔者以为,便器、洗涤盆和洗衣机是必须要安放妥当的,而浴缸或淋浴房,以不放为好。
当卫生间空间受限制时,把沐浴开问做“空”处理,可以使空间更好用、功能更强。
如图1,使用面积为不到3m2(不舍洗衣机位)的卫生问,有直径1.2m的多功能空间,可淋浴、可置木盆为婴幼儿、为老人沐浴,可进行其他形式的个人卫生行为。
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
应强调功能标准、控制面积标准的上限,而不是下限: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居住保障,而不是跟随潮流的时尚居住:应体现社会公平,而不能滥用社会财富养懒,甚至让个别人钻空子发财。
图1小面积厨房、卫生闻布置5保障性住房户型试作方案试作多层方案,以满足家庭基本生活功能、控制户型面积和人均面积为主要目标,考虑户均人数较少、单身、单亲家庭比例较高等因素,提出以3口之家为主,配置较多的小户型单元组合(图2、表4)。
标准层面积为436.02m2(不…风。
嗍…风嗍懒风一1l.....’JL]广小套型2小套型1小套型1小套型2Jl图2某多层住宅户型布置方案l繇”。
…*-。
一一~建筑瑟积/m2葱裁腑2.。
/%。
、誉积加2…。
,%,蕊积凰≯。
;一声型范。
霹居住人数及地陟帽(供1人或吴磊孜家庭居住)30.6027·8223·1276·5415·30—30·60220%310.34%;《代2:人?i;蔷住}39·8236·20。
,,30·3376·1719·91220%413·79%f供3人家庭居住)46·1041·9134·9575-8115·37440%124’.38%;大套犁《岱4厶家庭居住l!!:!!!!:!!!!兰!:!竺!!!兰!!!!兰!!::!!兰。
28住宅科技/2009.09含保温层,外墙及承重墙按240mm计,内隔墙按100mm计),总户数为10户,户均面积43.60m2,设计居住人数为29人,人均面积15.04m2。
方案中,小套型1适合单身或夫妇家庭居住(图3):小套型2(图4)适合非夫妻二人家庭居住,各人有独立卧室,即使成年母与子或父与女也能方便地使用;中套型考虑通常的三口之家使用;大套型有三间卧室,适合三口之家+单身老人、夫妻+两个小孩居住。
方案未考虑两对夫妇三代同堂的套型。
图3多层单元户型之一图4多层单元户型之二说明:1、套型建筑面积未计保温层及标准层之外的公摊面积。
2、套犁建筑面积技套内建筑面积分摊公用面积。
3、外墙、分户墙和承重墙按2厚,隔墙按10厚绘图和进行面积计算。
4、厨卫使用面积均已扣除管井等面积。
规划设计—l对于这样的家庭,可配置中套型+小套型1,人均面积约15.34m2。
套型内部,除配偶合用双人卧室外,均配置单人独立卧室,以满足私密性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小套型1为极小套型,设综合居室。
其余套型均以厅为家庭集体活动空间。
厅净宽约2.2m,不设沙发,只设餐桌,可摆放25~32英寸电视机。
卧室均可摆放床、写字台及衣橱等。
设计不以舒适性为目标,仅满足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进得家门有换鞋空间,有基本的存放空间。
能烧煮、洗涤、便溺,可躺卧。
其实在上海,还有很多没有条件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群体,生活在比这类房型标准更低的“沪住X型”里。
希望不要再等待很长的时间,那些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低标准住宅也能轮得上翻新改造。
(收稿日期:2009—07—08J2009.09/住宅科技29保障性住房标准及设计探讨作者:邓靖, 罗继润, Deng Jing, Luo Jirun作者单位:邓靖,Deng Jing(上海大学建筑系), 罗继润,Luo Jirun(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刊名:住宅科技英文刊名:HOUSING SCIENCE年,卷(期):2009,29(9)被引用次数:1次1.王映梅浅谈保障性住房的居住品质[期刊论文]-发展2010(10)2.濮慧娟.PU Huijuan保障性住房设计特色[期刊论文]-上海建设科技2009(2)3.黄春华.李静.HUANG Chunhua.LI Jing保障性住房的规划与建设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2)4.翁清.孙智英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模式探析[期刊论文]-发展研究2009(4)5.窦以德.Dou Yide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住宅科技2009,28(1)6.冯立军.冯圆圆.FENG Li-jun.FENG Yuan-yuan基于调控保障性住房视角的住房建设规划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0,36(10)7.檀榕基.TAN Rong-ji我国社会保障性住房发展评述[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9)8.王玫.史洁.苏伟.Wang Mei.Shi Jie.Su Wei小户型城镇保障性住房设计尝试——上海"四高"江桥镇住宅小区实践[期刊论文]-住宅科技2010(10)9.辛晓梅.XIN Xiao-mei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划思考[期刊论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6)10.王振强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的探讨[期刊论文]-硅谷2009(11)1.徐勇民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以浦东三林"士韵家园"项目为例[期刊论文]-知识经济2010(20)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uzkj200909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