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碱
喜树碱的研究进展

喜树碱的研究进展摘要现代临床试验表明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碱,它对膀胱癌、脑癌、肝癌等30余种恶性肿瘤都有不同的程度的疗效。
本文从喜树碱的研究历史、喜树碱的抗癌活性、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 中喜树碱的资源、化学合成喜树碱以及采用生物技术获得喜树碱等方面综述了喜树碱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喜树碱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喜树碱;抗癌活性;喜树碱来源Abstract Modern clinical experiment shows that Camptothecin is a kind of alkaloid possessing antitumor ctivities in different cancers,such as bladder cancer 、cerebrum cancer、liver cancer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offer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ing Camptothecin hereafter,an overview is given on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Camptotheci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history of Camptothecin development、antitumor activity of Camptothecin、sources of Camptothecin in 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composing Camptothecin in chemical method and obtaining Camptothecin 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etc.Key words Camptothecin;antitumor activity;source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Decne.)为珙桐科(Nyssaceae)喜树属(Camptotheca Decne.)植物[1],是我国的南方特有的落叶乔木树种,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和印度部分地区,台湾、广西、河南等地也有栽培。
10羟基喜树碱结构式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10羟基喜树碱结构式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医药领域中,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其中,10羟基喜树碱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理活性而备受关注。
它是一种具有杂环骨架的化合物,拥有多个羟基官能团,并且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释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式,并概述其相关概念和物理性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中,我们将介绍10羟基喜树碱的背景和意义,并展示文章结构。
其次,在“10羟基喜树碱结构式解释”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这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解析以及物理性质。
然后,在“10羟基喜树碱的作用及应用”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描述其在药理学、医学以及其他领域中的诸多应用。
接着,在“合成方法与制备工艺”部分,我们将介绍此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反应机理以及制备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章节中,我们将总结主要研究发现,并讨论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读者介绍10羟基喜树碱这一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和特点。
通过对其结构式、作用机制和应用领域的探讨,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10羟基喜树碱,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此外,本文还将着重讨论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制备工艺,以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提升。
最后,我们也将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内容的阐述,旨在促进科学界对10羟基喜树碱研究领域的关注和更深入地探索。
2. 10羟基喜树碱结构式解释2.1 基本概念10羟基喜树碱是一种天然产物,属于吲哚类生物碱。
它的化学式为C19H22N2O3,分子量为322.39g/mol。
其命名来源于结构中含有的十个羟基(hydroxy)和一个吲哚环(indole ring)。
该化合物在医学、生物科学、药理学以及其他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2.2 结构解析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吲哚环、非连续的两个苯环和十个羟基官能团。
喜树碱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研究

2021.03科学技术创新喜树碱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研究简娜(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广东广州510000)近年来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每年有诸多人群死于癌症,因此应对癌症疾病已成为各国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1]。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水平下,医生主要使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虽然放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但需要花费患者较长的治疗时间与高昂的费用,并且还将导致患者产生较多的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健康与康复[2]。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3]。
对目前的药物进行观察可知,喜树碱类药物能够与拓扑异构酶I进行选择性的结合,并且该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可用于诸多肿瘤疾病的治疗,因而被医学界重点关注[4]。
1喜树碱类药物的发现与来源喜树碱是一种喹啉类天然生物碱,主要由珙桐科旱莲属植物喜树的根、皮、果实中被提取,对于诸多肿瘤疾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将不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副作用。
通过相关中医学家发现可知,喜树的根、皮、果实均可入药,例如联合使用3-5钱的喜树根皮与1-3钱由果实制成的针、片剂,对于治疗银屑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再例如将9-15g 的与3-9g 的果实联合使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清热解毒、散结消症的效果。
2新型多功能喜树碱类药物主动靶向递送系统医学界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了EPR 效应,经过不断实践,目前临床中已将EPR 效应作为靶向纳米药物设计的黄金标准;然而通过研究发现,虽然患有同种疾病,但由于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而若单纯依据EPR 效应将无法获得充足的靶向作用,因而无法使患者获得良好效果[6]。
3基于C M C /B S A 的C P T 与131I 复合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方式为确保联合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效果,近年来纳米载体成为药物的联合递送中的常用方式。
通过研究显示,基于纳米载体的联合治疗策略的原理在于通过纳米载体所具有的独有特点,使药物的使用量能够有效的减少,并且能够使药物的使用频率获得显著降低,以便能够提升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累积良,降低副作用,最终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共3篇

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共3篇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1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随着近年来对天然产物的深入研究,许多草本植物中的化合物被证明具有抗肿瘤活性。
在其中,喜树碱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它由喜树属植物中提取,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和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
而喜树碱衍生物则是一系列新的合成化合物,具有解决天然产物使用难的问题和进一步拓展喜树碱的生物活性领域的潜力。
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MS等现代分析方法的应用已成功合成了一系列的喜树碱衍生物。
其中一种化合物,永立康喜树碱(YLLL),是一种新的喜树碱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它的临床前药效研究表明,YLLL具有抗肿瘤的多种药理学特征,如细胞增殖的抑制、细胞周期的阻滞和凋亡的诱导等。
实验结果表明,在体外实验中,YLLL可迅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张;而在动物实验中,YLLL可降低肿瘤负荷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
这为以后开发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深入研究表明,YLLL的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多种蛋白酶而产生作用,如蛋白酶PFKFB3。
通过对亚甲蓝染色的实验发现,YLLL对肿瘤细胞的DNA含量和核形态也产生了改变。
这种机制使其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体而言,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和抗肿瘤活性研究为抗肿瘤药物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活力,同时也充分验证了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与药理活性的潜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喜树碱衍生物的潜力,进一步发掘新的药物治疗方式,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综上所述,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活性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现代化学合成与分析方法,以及深入的生物学研究,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喜树碱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潜力。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喜树碱衍生物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和创新,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发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2喜树碱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植物生物碱,具有很多的生物活性,其中包括抗肿瘤作用。
喜树碱构效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喜树碱构效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喜树碱的背景和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喜树碱是一种具有丰富植物化学活性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喜树科植物中。
它们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喜树碱被发现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HIV等。
这些活性使得喜树碱成为了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喜树碱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对喜树碱进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可以揭示其生物活性的结构基础,并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喜树碱构效关系的研究对于挖掘更多有潜力的药物候选物、改进现有药物的性能以及阐明喜树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综述喜树碱的构效关系研究,旨在全面地总结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应用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喜树碱的定义、特性、生物活性以及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类天然产物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喜树碱的构效关系展开讨论。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述,首先介绍喜树碱的定义和特性,然后阐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喜树碱的构效关系。
其中,2.1小节将介绍喜树碱的定义和特性,包括其化学结构、分子量、理化性质等。
2.2小节将探讨喜树碱的生物活性,包括其抗肿瘤、抗炎症等生物活性表现。
2.3小节将重点研究喜树碱的结构与活性关系,探讨不同结构因素对喜树碱生物活性的影响。
结论部分将总结喜树碱构效关系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3.1小节将对本文中探讨的喜树碱构效关系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在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3.2小节将给出未来研究的展望,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喜树碱的构效关系,并提出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最后,3.3小节将进行总结,重申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喜树碱自总结

喜树碱是一种植物抗癌药物,从中国中南、西南分布的喜树中提取得到。1976年中国化学家高怡生等合成消旋喜树碱成功。喜树碱对肠胃道和头颈部癌等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少数病人有尿血的副作用。10-羟基喜树碱的抗癌活性超过喜树碱,对肝癌和头颈部癌也有明显疗效,而且副作用较少。喜树碱是继紫杉醇之后的第二个木本植物来源的抗癌药物。1985年美国学者发现喜树碱是迄今为止唯一的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Ⅰ,TopoⅠ)发挥细胞毒性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TopoⅠ是一种与细胞分裂相关的酶,阻断该酶的产生即可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理化性质:浅黄色针状结晶(甲醇-乙腈),分解点:264℃~267℃,[α]25D +31.3。(氯仿-甲醇)。在紫外光下表现强烈的蓝色荧光,和酸不能生成稳定的盐。
喜树碱难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微溶于氯仿、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可溶于碱、吡啶、二甲基亚砜、醋酸和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等少数溶剂,在浓硫酸中酸解呈黄绿色溶液。
作用机理: DNA拓扑异构酶I
•Topo I与DNA结合形成可裂解复合物,在DNA磷酸二酯上形成一个单链缺口,让未受损的单链从缺口中回转,使DNA松弛,以利于复制核转录,随后将缺口连接。
•CPT-Topo I-DNA三元复合物的形成,使其可裂解复合物稳定化,导致DNA单链断裂,不能再度连接。
•不同种癌细胞拓扑酶过度表达
构效关系
•内酯环是其抗癌活性的关键部位。其环上的羰基氧与20-OH共同影响其活性。
•ABCD四个环的平面结构有利于其嵌入。
•20-C的S构型对其活性有一定贡献。
•衍生物脂溶性的大小。
•分子内氢键。活化内酯,削弱羟基与酶的相互作用。
图1
衍生物合成思路
临床应用:用于抗病毒,抗早孕,恶性肿瘤,银屑病,治疣,急慢性白血病以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等。
喜树碱的提取及结构鉴定

广
4 4
东
化
工
2 0 1 8 年 第 1 1 期
www. g d c h e m. c o m
第4 5 卷 总第 3 7 3期
喜树碱 的提取及结构鉴定
( 佛 山科学 技术 学院 食 品科 学 与5 2 程 学 院,广 东 佛 山 5 2 8 0 0 0 )
李 国强 ,李韵仪 ,谭卓杰
L i G u o q i a n g , L i Y u n y i , T a n Z h u o j i e
( Co l l e g e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F o s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F o s h a n 5 2 8 0 0 0 , Ch i n a )
。
2 . 2 结 构 鉴 定
化 合物 为黄 色无 定形粉 末 ,m p 2 6 5 ~ 2 6 7℃ ,薄层 层析 后香草 醛一 浓硫 酸反 应显黄 色 ,紫 外光 照射下 有蓝 色荧光 。 U v谱在 2 0 3 , 2 l 8 ,2 5 3 ,3 7 0 n r f l 处 显示 最大吸 收 ,I R ( K B r ) 谱 提示 该化 合物 含 有羟基( 3 4 4 1 c m ) ,羰基( 1 7 4 1 c m 。 ) ,苯环结 构( 1 6 0 l ,1 5 0 l ,l 4 3 9 c m ) ;H R E S 1 . MS m / z 3 4 9 . 1 l 8 3 [ M+ H ] , 提 示 其 分 子 式 为
常用抗肿瘤用药——喜树碱

药物大类抗肿瘤药药物小类常用抗肿瘤用药药物名称喜树碱英文名Camptothecine适应症1.消化系癌对胃癌疗效较好,显效快,但缓解期短(平均2~3个月)。
对食管癌、贲门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也有一定疗效。
2.其他如急性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肺癌、膀胱癌等。
用法用量l.静脉注射成人每次10mg,溶于生理盐水20ml中,每日1次,或2 0mg,隔日1次,一疗程总量140~200mg。
2.肌注成人每次5rag,每日1次或每日2次,一疗程总量140~200 mg。
3.动脉注射用于头颈部癌或肝癌。
通过动脉插管每日或隔日注射10 mg。
4.肿瘤内注射5~10mg直接注入肿瘤内,每日或隔日1次。
5.胸、腹腔注射将本品20~30mg溶于生理盐水20ml中,尽量抽净积液后注入,每周1次。
6.膀胱内灌注用于膀胱癌,将本品30~40mg溶于生理盐水50ml中作膀胱灌注,保留1~2小时,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
7.口服每次5mg,每日2次,根据病情进行维持治疗。
药理学本品是从我国特有的珙桐科植物喜树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
它选择性抑制拓扑异构酶I(Topo I),与Topo I-DNA形成的复合物结合,稳定此复合物,从而使断裂的DNA链不能重新接合,阻止DNA复制及RNA 合成,为细胞周期s期特异性药物,对G期细胞无作用,对G1、G2与M期细胞有轻微杀伤力。
另外,它还能直接破坏DNA结构。
实验证明,本品对多种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与常用抗肿瘤药物无交叉耐药。
药动学本品静脉注射后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半衰期长,血中可存留6天以上。
动物实验显示,本药在胃肠道、肝、骨髓及肾脏中含量较高,其中胃肠道浓度最高,停留时间也长。
本品主要以原形经尿排泄,48小时排出17%。
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喜树碱的合成
O
OH O
O
NH 2
+
CHO
N O O
酸性
N
N
O
O
1975年,Cory等人以呋喃衍生物为原料,经过17步以0.03%的总产率得到了( S ) —Camptothecin 。该步骤产率低,但创新之处在于二元环结构的化合物 4 是 经过光学拆分得到的,并且内酯呋喃化合物4具有光活性,可以在氧气、光照的 作用下发生氧化,接着在氯化亚砜、DMF的作用下形成氯代化合物5,进而合成 了喜树碱7
O
O Na
2.2 10-羟基喜树碱
O N N O
HO
O N N
HOAc,H2/PtO2 Pb(OAc)4,HOAc
O
O
O
喜树碱经氧化可得10-羟基喜树碱,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不溶于水,溶于稀碱溶液,微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微有引湿性,在氯仿8份与甲醇2份的溶液中有右旋性;遇光 易变质。其抗肿瘤活性高于喜树碱
O N N O
O
1.1喜树碱的性质
理化性质: 浅黄色针状结晶(甲醇-乙腈) ,分解点: 264℃~267℃,[α]25D +31.3。(氯仿-甲醇) 。在紫外 光下表现强烈的蓝色荧光,和酸不能生成稳定的盐。 药理作用: 抗肿瘤,免疫抑制,抗病毒,抗早孕, 改变皮肤表皮的角化过程。喜树碱 camptothecin 临床应用: 用于恶性肿瘤,银屑病,治疣,急慢性 白血病以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等。 抗癌机理:喜树碱的抗癌活性是由于对拓扑异构酶1 的抑制。通过与DNA与与拓扑异构酶1形成的复合物 结合,从而抑制蛋白合成和细胞分化
目录
1 2
喜树碱的介绍 喜树碱衍生物的介绍
3
喜树碱的合成
喜树碱的介绍
喜树碱(camptothecin)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喹啉类生物碱,最先在珙桐科植物 喜树的枝干和树皮中被发现。后来喜树碱也在其他植物中 被发现,如茶茱萸科、茜草 科、夹竹桃科。 化学名:1H-Pyrano[34:6,7]indolizino[1,2-6]puinoline-3,14(4H,12H-)-dione,4-ethy1-4hydroxy-(s)分子式: C20H16N2O4 相对分子质量: 348.34
1.2喜树碱抗癌的缺点与不足
1.溶解性差:导致活性不高、限制 其在临床的应用 2.毒副作用大:易引起骨髓抑制、 出血性膀胱炎等毒副作用
O N N O
O
2.1喜树碱的钠盐
优点:提高了溶解性 缺点:活性大大下降,活性只有喜树碱的 1/10
N O N OH
原因:喜树碱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内酯环打 开,其酰基与拓扑异构酶的亲核基团相互 作用形成共价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