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在胃癌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2024/6/4
35
1、辨证论治疗 辨证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主要方法。晚期 和不适于放化疗的患者中医治疗要特别注意辨 证,要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区别用药,只有辨证
医治则:补气养血、健脾益气、滋补肝肾 方药: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保元汤、六味地黄汤等。
2024/6/4
6
2.肿瘤术后康复
(1) 健脾和胃:胃肠功能紊乱,纳差、腹胀、便秘。 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
(2) 气血双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汗出、面 色无华等气血亏虚证候,
2024/6/4
16
化疗中的中药治疗(3)
化疗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可试用滋补肝 肾药物如炒柴胡,山栀,丹参,当归、枸杞、 女贞子、茯苓,桑寄生,黄精、枸杞等。 有些化疗药可引起的心脏功能损伤,应用益气 养血,活血通脉的中药如黄芪、当归、川芎、 丹参、赤芍、桃仁等,方剂如生脉散等。
2024/6/4
17
化疗中的中药治疗(4) 化疗引起的其它副反应: 静脉炎:生肌玉红膏外敷。 化疗药外渗:黄连,黄柏,虎杖煎汤冷敷。 周围神经炎:长春新碱和鬼臼乙叉甙可以引起周围神 经炎,轻则肢端麻木,乏力,重则膝腱反射低下,肠麻痹 等。常以通经活络法调治,如鸡血藤,五加皮,木瓜, 威灵仙,葛根,黄芪,当归等。
2024/6/4
2024/6/4
23
健脾益肾冲剂合并化学
治疗胃癌(Ⅲ期)术后患者生存期观察
(303例) 1983年-1988年 余桂清等
胃癌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最新进展

胃癌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最新进展胃癌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癌症,常常给患者和医生带来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崭露头角,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本文将探讨胃癌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最新进展,包括中医治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以及饮食与心理疗法等领域的创新方法。
一、中医治疗的崭露头角在胃癌治疗中,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医治疗胃癌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艾灸、拔罐等。
其中,中药疗法在中西医结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某些中药可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癌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中医治疗还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平衡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动,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二、靶向治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胃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突破。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一些靶向药物,如赫赛普汀和雷帕替尼,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同时减少了许多化疗的副作用,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
三、免疫疗法的应用免疫疗法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
对于胃癌治疗,免疫疗法的应用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主动攻击癌细胞,这一治疗方法已经在一些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免疫疗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胃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四、饮食与心理疗法的综合应用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饮食与心理疗法在胃癌治疗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合理的饮食对于维持患者的体力和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专业的营养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减轻化疗期间的不适感。
此外,心理疗法也对胃癌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常常伴随着情绪上的波动和压力。
心理治疗和支持团体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的效果。
五、结语胃癌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最新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领域中显示出了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历史背景中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而随着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人们开始探索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二、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原理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中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遏制肿瘤发展。
第二,中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抵抗肿瘤细胞的侵袭。
第三,中药还可以缓解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三、中药在不同类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 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减少转移率。
2. 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传统疗法在治疗肺癌方面效果受限。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某些中药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中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的胃癌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切除。
然而,随着中药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发现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并有助于提高术后的愈合速度。
四、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中药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其副作用和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结论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药在不同类型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可能机制,并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
然而,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以全面发挥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
胃癌术后中医药早期应用研究

l uio adSr t ia [J Ci J2O ,o 3 : 1. o r l n tpo ns J . I ,O56 ( )2 3 p n e k e n
[2 A i 1 ] m Y,rj M,M8lA,e a.Cm ie ra et t Ss ie u ̄ i ni t 1 o b d Tet n h utnd n m Wi a
证型 , 分别处方 。( ) 1 气虚型 : 脾益气 , 香砂、 胃 、 反 胃脘 痛 、 聚范 畴 。 常 见 症 积
维普资讯
14 7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 o 4月第 l 08年 4卷第 2期
V s i ,04 2 (2 :2 7 a Bo 2O ,4 1)22 . c l
Ep r na Cicl ibI hmaJ .Cr R s2O , : 6 . xei t r a Lm ce i[ i e,O2 5 96 me l t i s J c [0 Pne sl n I 1] eul ,A Ⅱ a 鲫 X ,A i naG,e a.(3N一8 ll E L bz d a t 1 1)  ̄ oi P r la
[5So L enn M,We tu L,t . oetloeo d oi 1]t L ,D n i l gG i r bN e a P t i l f e o x na 1 n ar nt n
[1 马 2]
中, 易
军, 颜立 军 , .肢 体负压 治疗对 改善犬 缺血肢 体 等
自由基损伤 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05 2 ( )54 J. 20 ,6 6 :1. [2 方肇 勤 , 志强 , 2] 潘 付小伶 , 等.小 鼠四诊采集项 目标准的建议 [ ] J.
[6 王春喜 , 1] 吴成 中 . 下肢 动脉硬化 闭塞症模型的探讨 [] J .中国中西 医结合外科杂志,99 55 :1 . 19 ,( )36 [7 王春喜 , 相军 , 发启 , 1] 蔡 梁 等.髂 股动 脉粥样 硬化 闭塞症家 兔模 型的制作[] J .中国实验外科杂志 ,0O 1( )29 2 O ,7 3 : . 5 [8 刘 1] 寅, 高 静. 动脉粥样 硬化 狭窄模 型 的建 立及 N F—K 、G 8 IF 运, 张 梅, . 等 外源性人野生型 P 3基因转染导致 5
中草药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研究

中草药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研究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但是其治疗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治疗肿瘤的方法。
其中,中草药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介绍中草药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研究。
一、中草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历史中草药作为一种自然界提供的药物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介绍中草药的使用。
在治疗肿瘤方面,中草药也有着长期的应用历史。
早在汉代,《伤寒杂病论》中就有中草药治疗肿瘤的记载。
而在宋代,中草药治疗肿瘤的应用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当时,中医界出现了很多以中草药为基础的肿瘤治疗方案,例如《金匮要略》、《千金要方》、《丹溪心法》等等。
二、中草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发展和进展近年来,中草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进展。
一些大型的临床研究显示,中草药对肿瘤治疗有着明显的作用。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中草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以下是中草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发展和进展的几个方面:1. 中草药的药理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草药对肿瘤治疗的作用。
有科学家对不同组份的中草药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得出结论,对照药物治疗表明中草药经常有相应的功效,不仅能够减少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其疗效,而且还能缓解疼痛和早期的癌症原发。
2. 中草药的临床研究由于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的差异,中草药的临床研究一直是一个难点。
但是,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一些科学家通过设计双盲随机对比试验,或是与传统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逐步证实了中草药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并为进一步探索中草药药理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 中草药的分子诊断技术中草药的治疗方式比较复杂,其主要治疗机制是通过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进程来实现治疗效果。
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中草药治疗提供了更准确的手段。
例如,在使用某些中草药治疗肿瘤时,对于这种中草药物的剂量、治疗时间等方面,可以使用分子诊断技术提前进行检测,从而更好地掌握治疗进程和治疗效果。
胃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结合辨证 , 随证加减 , 每次化疗 前开始用 药 , 每日1 剂, 连
用7 d , 可以减 轻化疗 的副反应。
2 . 2 化疗期 间的用药 , 由于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 、 胃
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 害等不 良反应 ,所 以采用气 血双补 、 八 珍 汤加 味 , 具体 方 药如下 : 党参 2 0 g 、 黄芪 3 0 g 、 白术 1 0 茯 苓 1 0 g 、 法半 夏 1 0 g 、 陈皮 1 0 g 、 当归 1 5 g 、 红花 1 0 g 、 补 骨脂
1 临床 资 料
药治疗 1 8 例, 3 年生存率 l O . 9 %, 无1 例生存超 过 5 年。 所 以认 为 胃癌根治术后 中西医结合 治疗 , 可以延长 胃癌术后患者的生
饮; 偏 湿盛者 , 加藿香 和佩 兰芳香化 湿 以醒脾气 , 猪 苓利 水渗 湿; 偏 气滞 者 , 加陈皮理气开 胃 , 木香芳香化湿 , 行 肠 胃之滞 气 ; 偏气虚下陷者 , 加黄芪补中益气 、 升 清气 , 升麻 以升 阳举 陷。用
药后未 发现不 良反应 , 则将 该方汤剂 改为丸剂 , 乃是 取 自祖 国 医学 “ 缓则 缓之 ” , 用 丸剂治疗慢性病。 应用 四神丸加 味治疗 溃疡性结 肠炎 ,有 着显著的疗效 , 值 得推广 。
党参 2 0 g - . 生黄 芪 3 0 g 、 生 白术 l 0 g 、 仙鹤草 3 O g 、 茯芩 1 0 g 、 山 药1 5 g 、 石见穿 1 0 g 、 七叶一枝花 1 0 g 、 白英 1 0 g 、 生薏仁 3 0 g 、
白花蛇舌草 1 O异 、 炙甘草 1 0 g 。
5 例 。化疗采用 MF V方案 , 术后 1 个月开始 , 连续 6个月 , 每个
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作用:传统与现代结合

• 研究发现,部分中草药可降低化疗药物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 作用机制包括保护正常细胞、调节免疫功能等
中药与放射治疗的协同作用
01
增强放射治疗的抗肿瘤作用
• 研究发现,部分中草药可增强放射治疗 的细胞毒性,提高抗肿瘤效果 • 作用机制包括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 敏感性、抑制放射损伤修复等
• 部分中草药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分 化作用,如丹参、大黄等 • 作用机制包括调节细胞内信号通 路、改变细胞形态等
0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一些中草药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 成作用,如雷公藤、石斛等 • 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调节细胞因子等
传统中草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典型病例
病例一:肺癌患者
• 患者接受中药联合化疗治疗, 病情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中药方剂包括黄芪、白花蛇 舌草、丹参等
•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评价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效果 • 为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推广 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05
结论与展望
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副作用
中药具有多样性、协同作用、低毒性等优势,适用于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临床研究发现,中药联合生物治疗可提 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 中药方剂包括桂枝、白术、当归等
03
中药与现代肿瘤治疗手段的结合
中药与化学治疗药物的协同作用
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 研究发现,部分中草药可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提高抗肿瘤效果 • 作用机制包括提高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浓度、抑制药物代谢等
现代中草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 临床实践
中医治疗胃癌研究进展

年来研 究发现 ,中医药在治疗 胃癌上 具有独特 的临床疗 效。本研究先 从 胃癌在 中医上 的病 因开始分析 ,重点介绍 了目前 中医药治疗 胃癌 的 临床研 究,并对胃癌的中医治疗前景进行 了分析和展望 。
针灸治疗在我 国历史悠久 ,也 是中医中重要 的传 统技艺之一 。一 般 中医 中常用 的针 灸取 穴为章 门 、血 海 、丰隆 、膻 中、支 沟、 阳陵 泉 、天突为主 ,部分 采用水 分、 中脘 、下脘等 。其中章 门穴是脏 之会 穴 ,可软坚散结 ;血海 穴为活血化瘀要 穴;丰隆穴为 胃之络 穴,可化 痰 ,行 气理脾 ;膻 中穴为 气之 会穴 ,针灸 则之 可宽胸 利膈 、理气 化 痰 ;支沟穴为三焦经 经穴 ,可疏调三焦之经 气 ;阳陵泉穴为胆 经之合 穴 ,能疏理肝胆 、调 理气血 ;天突穴为任脉 经穴 ,善理气化痰 ;水分 穴 可健 脾利 湿和 胃 ;中脘穴为 胃之 募穴 ,可健 脾和 胃化痰 ,通调 腑 气 ;下脘穴 可和 胃化痰 ,通腑消胀 。各 穴位各有所 长 ,不 同医家可 】 采取 不同穴位为针灸 点,但一般取穴多 为上 述。现代西 医认 为 ,一般 针灸 可 以调节 胃癌 患者体 内的抗癌免疫 因子 ,题解机体免疫 机能 ,改
脏腑 功能失调 ,如 :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等 ,终至聚湿生痰 ,血行 不
畅 ,化 生瘀 毒 ,阻于 胃府 , 日久 则逐渐 形成 积 聚 ,最 终导 致肿瘤 生 成。早期 《 内经》记载 “ 阳结谓 之膈” , 《 三 诸病 源候论 分析 “ 阴 阳不和 ,则三 焦隔绝 ,三焦 隔绝 ,则津液不利 ,故 令人气塞不调 ,是 以成噎 等均是早期人 们对 胃癌 病因 的描述 【 3 】 。近年来 ,人们对 胃癌 病 因的研究也 已取 得了长足 的进展 ,特别是 中医药 上结合现代 医学研 究成果 ,认为 胃癌是一个涉及 整体的全身性疾病 的局部表现 。胃癌的 病理 改变可分 为三个层次 ,初期病情 较轻主要 是因情志不舒 、饮食 不 节 ,损伤脾 胃所致 ;中期是 因初 期脾 胃气滞所 致肝气郁结 ,进 而气机 失调 ,血滞成瘀 ,日渐成积 ;最 后即形成本虚标 实 ,是 由气血进 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中药在胃癌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目前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尤其在防治胃癌术后并发症、联合化疗、防止胃癌复发和转移等方面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胃癌术后并发症、联合化疗、防止胃癌复发和转移三个方面对胃癌术后联合中医药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建立中医药在胃癌术后的治疗提供思路。
[Abstract]Gastr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of digestive tract.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re both high in China.At present,surgical treatment,chemotherapy,radiotherapy,and targeted therapy are the main treatment approach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to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gastric cancer,combined chemotherapy,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and other aspects,Chinese medicine plays a rol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extending survival.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combined Chinese medicine in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in recent years in terms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gastric cancer,combined chemo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so as to provide thoughts and idea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Clinical application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死亡率[1](19.4/10万~26.6/10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
目前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术后化疗、放疗为主,手术治療后主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贫血、倾倒综合征、胃肠功能障碍等,手术切除后辅以术后化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防止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
但是化疗同时常会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等。
多年研究证实,胃癌术后患者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抑制胃癌的复发和转移。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辅助治疗胃癌术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并发症胃癌术后患者胃腐熟水谷功能减退,脾失运化,水谷精微不布,气血生化无源,故可见气血亏虚的表现。
于庆生等[2]对胃癌术后患者观察发现,胃癌术后患者脾气亏虚和腑实证并存,故中医辨证为虚实夹杂,即脾虚与腑实并存。
也有研究表明,中医药能促进胃功能恢复,促进患者的恢复。
于庆生等[3]对胃癌术后患者观察发现,术后早期给予健脾通里之芪黄煎剂,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较快,肠鸣音恢复时间、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
另外中医药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1.1防治早期并发症1.1.1内服刘德山教授[4]指出早期及进展期的胃癌术后,虽积聚已除,存在正虚邪实,治宜益气健脾,调脾胃之气机,从而达到脾之运化,胃之和降,正气恢复之功效。
主张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脾胃气机不畅。
李鹰等[5]自拟扶正降逆汤治疗胃癌术后吐逆的患者,对照组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20 mg,治疗组加用自拟扶正降逆汤,3周后观察,治疗组止呕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苗木等[6]用理中汤和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停滞35例,治疗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谢安卫[7]治疗胃癌术后伴胃瘫综合征患者78例,对照组给予禁水禁食,促胃动力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健脾通里中药小肠内滴注,2周后,治疗组的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1.1.2 外治许秀东[8]治疗90例胃癌术后的患者,将其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处理方法,中药组加用营养管推入四磨汤口服液的治疗,每次20 ml,2次/d,10 d后,相比于对照组,中药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
俞慧仙等[9]使用参黄散敷神阙穴治疗胃癌术后胃肠障碍患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2.86%。
1.2防治后期并发症王赛兰[10]使用中医药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45例,对照组单纯化疗,试验组加用自拟中药健脾方于术后3~6个月内开始口服,6个月以后,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曾宝珠等[11]使用香砂六君子湯和桃红四物汤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33例,研究显示,中药组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疗效较好。
陈治横等[12]用中医药治疗胃癌术后患者30例,治疗组肠内营养的加中药辅助治疗,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研究显示,肠内营养加中药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
方陶[13]使用八珍汤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化疗在生存质量和临床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魏治鹏等[14]使用健脾益气之汤剂(党参、炒白术、茯苓、姜半夏、佛手片、三七各10 g,陈皮5 g,每日1剂,饭前30 min服用,每日3次)治疗胃癌术后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在胃镜疗效方面治疗组痊愈率较高。
符玉章[15]自拟方剂(石斛、黄芪、陈皮、郁金、竹茹、党参、焦山楂、半夏、柴胡、生甘草、枳壳各10 g,半枝莲、薏苡仁各30 g,浙贝母、茯苓各20 g,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分服)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胃癌术后患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刘瑜等[16]以益气养阴为大法,治疗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文献报道可以看出,中医药在胃癌术后早期应用中药,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坚持服用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如配合针灸等理疗,效果更佳。
2中医药辅助化疗胃癌术后化疗药物用药时可能带来骨髓毒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中医药不仅能减少化疗时的毒副反应,还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增强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段春燕等[17]治疗脾虚瘀毒证胃癌患者177例,对照组实行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组加用益气复生方,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益气复生方能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张婷素等[18]运用健脾补肾汤治疗3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与采取常规化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肝细胞损害均低于对照组(P<0.05)。
施俊等[19]使用(金龙蛇颗粒+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胃癌术后患者41例,对照组单纯化疗42例,试验组加用金龙蛇颗粒和华蟾素注射液。
3个月后,化疗的不良反应呕吐、厌食、白细胞降低化疗组高于试验组(P<0.01)。
通过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中医药和化疗药物形成优势互补,相互配合,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胃癌术后患者生命周期的作用。
3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与转移中医认为癌毒是正气亏虚、脏腑衰败,气瘀痰浊毒坚结而成,正如《医宗必读》所言“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邪气踞之”。
通过辨证组方扶正气,清余毒是防治术后复发的关键。
蒋红妹等[20]以健脾扶正,益气养血之中药(茯苓、黄芪、白扁豆各30 g,党参、白术各15 g,莪术、鸡内金、吴茱萸、半夏各10 g,陈皮、枳壳、炙甘草、干姜各5 g)治疗胃癌术后化疗患者48例,对照组单纯化疗(术后1~2个月给予PLF化疗方案:氟尿嘧啶(FU)500 mg静滴,第1~5天;亚叶酸钙(CF)200 mg静滴,第1~5天;顺铂(DDP)20 mg静滴,第3~5天。
4周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3年后,中药联合化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
于庆生等[21]研究表明中药芪黄煎剂能显著降低胃癌术后早期患者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a、IL-6、TNF-α)及其mRNA的表达(P<0.05)。
张志娣[22]以益气化瘀为大法,采用中药党参、黄芪益气扶正,三棱、莪术化瘀消积,在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张志娣[22]强调防止胃癌的复发和转移,以培运脾土为首要,清除余毒为关键,调畅气机贯穿始终,滋肾固本防复发。
黄立萍等[23]养胃抑瘤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化疗,综合组加用中药,2、3年转移累积例数综合组低于化疗组(P<0.05)。
程新慧等[24]研究表明针灸关元、足三里、大椎穴位通过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神经内分泌等方面,从而起抗肿瘤、防止复发和转移作用。
4小结和展望综上可得,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术后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早期应用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提高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配合化疗可以起优势互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作用。
在预防复方和转移方面也有独特优势。
但是中医药也有着不足之处,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分型、辨证施治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癌毒的证候表现极其广泛、多样、恶劣,在确立治则、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