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品牌危机管理论文

有关品牌危机管理论文
有关品牌危机管理论文

有关品牌危机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品牌危机越来越难以避免,危机管理已经成为广大企业一项必修的课题。文

章在上期叙述的基础上论述了品牌危机管理各个阶段企业的对策,

目的在于使企业提高危机管理的质量,在品牌营销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品牌;品牌危机;品牌危机管理

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品牌危机,如果企业处理得不好,就可能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使灾难在与企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出现连锁反应,从而摧垮企业。因此品牌危机管理各个阶段的企业对策显得尤

为重要,是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核心所在。

一、品牌危机的防范与准备

品牌危机的防范是品牌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所谓“防患于未然”,危机管理的功夫,首先在于预防。若无有效快速的危机防范

和预警系统,一旦危机发生,企业只能仓促上阵,被动应付。因此

企业一定要做好危机防范工作。

1、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树立良

好的品牌形象,培育与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是构成企业能够

成功度过品牌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企业是否能够安然度过

其面临的品牌危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企业在发生品牌

危机时是否已经建立起足够的信誉。信誉对企业而言,指的是企业

品牌值得信赖、有信用,是诚实的、谨慎的、坦率的、可以亲近的、有效率的及成功的。这种信誉度是通过企业每天、每月、每年与企

业主要公众建立起来的信任、忠诚和信用而获得的。它是企业的信

誉银行,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特别是在企业品牌危机发生时更是

如此。例如,1999年可口可乐公司在欧洲事件爆发后的处理行动上

有些迟缓,但是这次品牌危机仍然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获得平息,

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应归功于可口可乐公司自1885年以来形成的良好

的品牌形象,以及可口可乐公司引领消费者而形成的无可比拟的品

牌忠诚度。换言之,如果企业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为其品牌

建立良好的信誉,那么当品牌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就多了一张挡

箭牌。消费者、股东、新闻媒体、执法者等,可能会批评企业的品牌,但同时也会给企业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方面有许多方法可供企业选择,如从生产好的产品、制定常客奖励计划到赞助

有价值的活动、致力于公共慈善事业等。

2、做好品牌的保护工作。品牌保护,首先要培养消费者的品牌

忠诚。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思维惯性对人们的行为影响很大,一旦消

费者对某品牌产生忠诚,一些风吹草动都很难对其产生影响。世界

性的一些大品牌,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强生等都曾遇到过危机,

但最终都解决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危机预警和处理工作较好

之外,也是由于有一大批忠诚的消费者。除此之外,还要采取一些

保护措施:一是法律保护。如商标及时注册、及时延续注册、异国

注册、全方位注册等;二是生产保护。指产品的质量、包装保护等。

名牌产品首先得有好的质量,这是使消费者忠诚、保持产品长盛不

衰的关键,质量的一丝一毫的差别都可能被细心的消费者发现,或

是被对手利用,引起危机。质量保护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严格把关。而包装保护中使用防伪标志已是通用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一些高技

术的方法,如“五粮液”的一次性防伪酒瓶就是很好的例子。三是

技术保护。有些品牌就是靠一些秘密而保持常盛不衰的,如果这些

秘密被公开,这个品牌就很难存在了。对于秘密的保护许多著名的

品牌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可口可乐公司规定可口可乐

的配方只能让两个人知道,并且这两个人不能同时乘一架飞机,以

免飞机失事,致使秘方失传。如果其中一人死亡,剩下的这个人就

要将秘密选择另一名继承人。

3、注重品牌的创新与品牌开发。当品牌缺乏创新而逐步老化时,企业也会因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而引发品牌危机。当

企业本身对自己的品牌不再创新、缺乏广告创意时,消费者对品牌

失去兴趣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当品牌失去活力,毫无生气,它也

就毫无魅力可言了,品牌发生危机也就为期不远了。由于品牌生命

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关联,许多品牌可能随着产品的消长而消长。

但是毕竟产品与品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许多品牌产品,经营者

已经换了好几代,但是品牌依旧不变,比如通用、松下、福特等。

这说明品牌的生命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加以延长。也就是说,企业可

以通过不断创新延长品牌的寿命,重振品牌,使品牌价值得到保值

和增值,更好地回避品牌老化带来的品牌危机。

4、唤起全员危机意识。加强全员危机训练。伊索寓言里有这样

一则故事:森林里有一只野猪不停地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

狸见了不解地问:“现在没有看到猎人,你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

乐呢?”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出现时再来磨牙就来不及啦!”野

猪抗拒被捕猎的利器,不是它那锋利的獠牙而是它那超前的“危机

意识”。同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如果在经营红火时

缺乏忧患意识,在顺境时无身陷逆境的准备,那就意味着困难和危

机即将出现。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和全体员工要树立危机意识,进行

品牌教育。只有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感到危机

时刻都在他们身边,才能及早防范,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另一方面,企业在灌输危机意识的时候也不应该忽视了对员工的相关培训和预案的演练。如果员工不具备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应急处

理的知识、技巧,那么即使他们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在危机发生

的时候,企业品牌危机管理实施的效果也肯定要大打折扣。因此,

企业要组建一个成员由职位相对较高的公司经理或其他专业人员组

成的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并通过规章制度的制订、灌输和执行,以

及组织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对员工的危机

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5、建立有效的品牌危机预警系统。品牌危机预防着眼于未雨绸缪、策划应变,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及时捕捉企业危机征兆,并为

各种危机提供切实有力的应对措施。其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信息

监测系统。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

息并加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全面清晰地预测各种危机情况,捕捉

危机征兆,为处理各项潜在危机指定对策方案,尽可能确保危机不

发生。危机信息监测系统要便于对外交流,适于内部沟通。其信息

内存要突出“优”,信息传递速度要强调“快捷”,信息的质量要

求“再确认”。分析后的紧急信息或事项要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将危机隐患及时报告主管领导,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对策。(2)建立

品牌自我诊断制度。通过建立这一制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

行检查、剖析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纠正,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消除发生危机的诱因。这种自检自诊不是有了问

题才检查,而是通过检查以防止问题的发生。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

调查研究品牌危机的历史,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以自己或他人的

历史为前车之鉴,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二是从以往的危机处理中吸

取经验、教训,找出有效地解决危机的方法。

二、品牌危机的处理

1、危机处理的措施。品牌危机的处理着眼于对已发生危机的处理,力求减少或是扭转危机对品牌的冲击和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在

处理危机时,主要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1)迅速组成处理危机的应变总部。在危机爆发后,最重要的是

应该冷静地辨别危机的性质,有计划、有组织地应对危机,因此,

迅速成立危机处理的应变总部,担负起协调和指挥工作就是十分必

要的。一般讲这类机构应该包括以下各种小组:调查组、联络组、

处理组、报道组等。每个小组的职责要划定清楚。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调查组要立即对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尽快作出初步报告。

调查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事态现状及具体情况、事态

所造成的影响、是否已被控制、控制的措施是什么、企业与有关人

员应负的责任等等。联络组要马上投入各方面的联络工作,如接待

外部人员、要约见何人、需要哪一方面的力量协助等,都需要通过

联络组统筹安排。如果是灾难性事故,还要及时向事故伤亡人员的

家属通报事故最新进展。处理组要马上投入抢救、现场保护、死亡

人员的善后和伤员的治疗、出现次货时商品的回收和处理、环境污

染时的治理工作等。宣传报道组要马上统一起组织对外传播的工作。一般组建这种以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为主要责任的机构是由公关部

门负责。

当品牌遭遇危机时,这个应变总部是处理危机的核心机构,而公关人员则扮演着主宰成败的角色。应变总部应该迅速判断是否需要

聘请外部公关专家和其他有关专家来协助指导工作。危机处理不是

无经验者的训练场,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只有专业的、经验丰富的

专家才能帮助公司控制住灾难。另一方面,负责危机公关的人应该

是决策成员,至少必须拥有接近最高领导人的途径。这样公关人员

才有可能在处理危机时及时、果断,不致贻误时机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处理危机的人与经营管理过程、各职能部门的绝缘是不可想象的。

(2)迅速启动“产品召回”制度。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危

机是最常见的危机。一旦出现这类危机,企业要迅速启动产品召回

制度,不顾一切代价收回所有在市场上的不合格产品,并利用大众

媒体告知社会公众如何退回这些产品的方法。1982年9月30日早晨,有消息报道说芝加哥地区有7人因使用强生公司的一个子公司

生产的泰诺解毒胶囊而死于氰中毒,据说还有250人生病或死亡,

这一消息顷刻间引起了全美一亿使用泰诺解毒胶囊的消费者的巨大

惊慌,该公司的形象一落千丈。在这种情况发生后,强生公司作出

的第一个决定就是以高达1亿美元的代价,撤回了市场上所有的泰

诺解毒胶囊药品。美国第二大舆论调查公司的负责人伦纳德斯标德

博士指出:“对药品的全部回收是一个深谋远虑的营销决策,当今

盛行的市场营销做法,是把利润和消费者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不

是过去的把利润仅仅看成销售的结果。”强生在危机中获得了新生,美国公关协会为其颁发了银钻奖。

启动产品召回制度,回收不合格产品表现了企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表明企业始终是以消费者的利益为第一位的,为此不惜承担

任何损失。这首先就从心理上打动了公众。如果放任这些产品继续

流通,就有可能使危机涉及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引起公众和媒体的

群起而攻之,最终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3)进行积极的、真诚的内、外部沟通。一是搞好内部公关,取

得内部公众理解。面对各种突发性的品牌危机,企业要处变不惊,

沉着冷静,正确把握危机事态的发展,有条不紊地开展危机公关工作,才能处理好内部公众关系,避免人心涣散、自顾不暇、各奔前

程的局面。企业要迅速组建由首席执行官领导的危机公关小组,小

组成员由企业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有必要时可以根据情况聘请社会

专业公关资源作顾问进行协助,制定出公关方案,统一口径对外公

布消息。向企业内部成员通报有关危机真相和处理进展,号召大家

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同时向经销商、供应商及所在社

区等利益相关组织或群体通报消息,使他们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而不

是被动地从媒体上接收信息,争取他们的协作和理解,避免一连串

的危机连锁反应;努力使公司继续正常的经营工作,使危机公关小组

的工作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发生干扰;设立24小时开通的危机

处理信息中心,接受媒体和公众的访问。

二是外部沟通。它包括消费者和公众公关两个方面。品牌是一种承诺,生存于消费者心中。品牌企业首先要关注消费者利益和感情,当重大责任事故导致消费者和公众利益受损时,要以最快的速度直

接和受害者进行坦诚的深层沟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给予一定

的精神和物质补偿,和消费者达成和解,使危机朝有利于企业的方

向发展。

另外,要通过媒体向所有受影响的消费者及公众致以诚挚的歉意,公布处理和改正措施,承担应有的责任,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的谅解。即使责任不在企业,也要给消费者以人道主义的关怀,为受害

者提供应有的帮助,以免由于消费者的不满,他们的关注点会转移

到事件之外,使危机升级。总之,品牌要表现出诚恳和对公众负责

的态度,才能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甚至抓住契机,

把危机转化为宣传自己的机遇。尤其要强调的是,无论哪种危机产

生都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一味地为自己辩解,推脱责任,这只能

使品牌丧失信誉,毁坏原有形象。

媒体是舆论的工具。从某种程度上讲,品牌危机常常是由新闻媒体的报道引起的。媒体又是企业和公众沟通的桥梁,是解决危机的

重要外部力量。因此,要做好危机发生后的传播沟通工作,要坦诚

对待媒体,积极主动让媒介了解真相,争取新闻界的理解与合作,

引导其客观公正地报道和评价事件。危机一旦发生,企业要在最短

时间内通过媒体发表坦诚说明,并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媒体通

报全部事实真相和处理危机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千万不要向媒体提

供虚假信息,因为外界一旦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事实真相,将会增

加危机的杀伤力,使品牌在危机中越陷越深。

此外,面对危机,企业决不能采取驼鸟政策,保持沉默状态,用“无可奉告”回避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因为沉默不仅延误缓解事态

的最佳时机,而且辜负了公众期盼真相、期盼解释的热情,进而导

致小道消息和谣言盛行,使企业陷入被动,使危机不断升级,加大

企业损失及后期解决的难度。

2、处理危机的原则。在采取以上处理措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

把握以下七项原则:

(1)主动性原则。任何危机发生后,都不可回避和被动性应付,

当务之急是要积极直面危机,首先要阻断、控制其蔓延、扩散的速度、范围,有效控制局势,挽救品牌生命,为重塑品牌形象,度过

危机奠定基础:切不可因急于追究责任而任凭事态发展。

(2)快捷性原则。对品牌危机的反应必须快捷,无论是对受害者、消费者、社会公众,还是对新闻媒介,都尽可能成为首先到位者,

以便迅速、快捷地消除公众对品牌的疑虑。在危机发生的第一个24

小时至关重要,如果危机处理失去最佳时机,即使事后再努力,也

往往于事无补。

(3)诚意性原则。消费者的权益高于一切,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减少受害者损失,是品牌危机处理的第一要务。因此品牌危机发生后,企业应及时向消费者、受害者表示歉意,必要时还要通过新闻

媒介向社会公众发表致歉公告,主动承担应负的责任,以显示企业

对消费者、受害者的真诚,从而赢得消费者、受害者以及社会公众

和舆论的广泛理解和同情,而切不可只关心自身品牌形象的损害。

(4)真实性原则。危机爆发后,必须主动向公众讲明事实的全部

真相,而不必遮遮掩掩,像挤牙膏一样,那样反而会增加公众的好奇、猜测乃至反感,延长危机影响的时间,增强危机的伤害力,不

利于控制局面。只有真实传播,才能争取主动,把品牌形象的损失

降低到最小限度。

(5)统一性原则。品牌危机处理必须冷静、有序、果断,指挥协

调统一,宣传解释统一,行动步骤统一,而不可失控、失真、失序。因为危机一般来得突然,处理时不可能事先有周密安排,需当机立

断、灵活处理,才能化险为夷,扭转公众对企业包括品牌的误解、

怀疑甚至反感。

(6)全员性原则。企业全体员工都是企业信誉、品牌的创建者、

保护者、巩固者,当危机到来时,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提高危机透明度,让员工了解品牌危机处理过程并参与品牌危机处理,不仅可以发挥其整体宣传作用,减轻企业震荡和内外压力,而

且可以使公众通过全员参与,重新树立对企业及品牌的信心。

(7)创新原则。世界上没有两次完全相同的危机,当然也就没有

完全相同的处理手段和办法。因此,品牌危机处理既需要充分借鉴

成功的处理经验,也要根据品牌危机的实际情况,尤其要借助新技术、新信息和新思维,进行大胆创新。

三、品牌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

1,对企业内部的恢复和调整。企业在平息品牌危机事件后,企

业管理者就要着手进行企业品牌的恢复与重振工作,该工作包括对

内和对外两个部分。

(1)教育员工,并修正、补充危机管理的内容。危机事件的正确

处理能使企业绝处逢生,化险为夷,但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企业管理、员工素质、公共状态等方面的问题却不能忽视,企业应以此为典型、生动的教材,深入对员工进行一次公共关系教育和培训,使每一个

员工都能从中找到差距和存在的问题,自觉将自己的行为、形象与

企业的命运、形象连在一起,让“我是企业形象的代表”的观念深

入人心并化作指导行为的指南。

(2)吸取教训,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危机的发生是任何企业都不

愿遭遇的,无论是处理危机还是重新获得公众好感,恢复形象,都

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巨大。特别是对于那些临阵磨枪,

仓促上阵的企业,必须吸取深刻的教训,危机过后应立即着手制定

企业危机管理计划,必要时请专家和公共关系公司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样才不至于再犯同样的错误。

2、对企业外部品牌恢复和重振的具体要求。企业外部的恢复与

重振工作,要根据不同对象、程度,进行具体分析,但比较常见的

有以下两种方式:

(1)实事求是地兑现企业在危机过程中对公众作出的承诺。企业

在危机后实事求是地兑现在危机中的各种承诺,体现了企业对诚信

原则的恪守,反映了企业对完美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的一贯追求。

承诺意味着信心和决心,企业通过品牌承诺,将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展现给顾客及社会公众,表示企业将以更大的努力和诚意换取顾客

及社会公众对品牌、企业的信任,是企业坚决维护品牌形象与企业

信誉的表示;承诺也意味着责任,企业通过品牌承诺,使人们对品牌

的未来有了更大更高的期待。若企业在危机后不能兑现承诺或者不

能足额兑现承诺,那么企业必将面临着顾客及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他们对企业言行不一而感到失望,进而淡化对品牌及企业的感情,

降低对品牌及企业的忠诚与信任。由此,企业不仅容易失去较多的

忠诚顾客,而且也将为再度出现危机留下隐患。鉴于此,危机过后

重振企业品牌形象,企业必须认真履行危机中的承诺。

(2)要继续传播企业信息,举办富有影响力的公关活动,提高企

业美誉度,制造良好公关氛围。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是企业获得公众了解和信任,争取公众支持与合作的有利手段。危

机期间,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大为减损。在企业经历危机考验之后

更需要加强企业对外信息传播,消除公众心理和情感上的阴影,让

顾客及社会公众感知品牌新形象,体会企业的真诚与可信,提高企

业美誉度。只有宣传,消费者才能感知到某某品牌又回来了,它还

是一如既往,而且更加值得信赖。可以说,危机平复后的继续传播

是品牌重获新生并有所提升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综上所述,品牌的危机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企业重视它,不断去探索品牌经营过程中危机处理的好办法和手段,企业

对品牌危机处理的能力才能逐步增强。

对金融企业而言,品牌危机主要是指由于金融企业经营或品牌管

理中的失误,或者由于客户与金融企业之间对金融产品、服务或者事

件的认知不同、相互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其产生激烈行为,并在短时

间内波及社会公众、进而严重影响金融企业品牌价值的事件状态。

一、金融品牌危机的主要形式

(一)存款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存款危机是由于某种因素,短期内造成存款大幅度下降,客户撤户、划转存款或客户与商业银行发生定价纠纷等,造成商业银行资金极度

紧张,社会形象受损,集中挤兑、支付存款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

1、存款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或绝对额快速减少。按照现行的商

业银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控制在75%之内,备付率5%左右,商业银行存放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7—11%之间,

其他金融资产约占10%左右。如果商业银行存款忽然下降至约占总

存款的15%时,商业银行就会预示出现存款危机,如果下降到20%,就

会出现较严重的危机,如果下降到30%,可以说商业银行如果不及时

调整策略就将爆发严重的存款危机。

2、客户集中提取存款造成挤兑危机。客户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存

款往往受多种因素制约,所有客户往往会因为不同的因素在不同时间存、取款项,但如果某一商业银行客户在特定时间段内同时进行提现,则会造成商业银行的支付危机。

(二)贷款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贷款危机是指商业银行贷款出现大面积坏账或营销出现滞销造成资金损失和财务压力。

1、出现大面积呆坏账。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按照国际惯例不良率

必须控制在总贷款余额的15%之内,目前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在10%

左右。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甚至10%呆坏账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发生

信用危机,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好,不良率有的

高达20—30%,对于众多的存款客户而言,一旦了解到商业银行资产

质量不佳往往会出现存款挤兑,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财务

亏损面大,最终形成破产、倒闭。

2、贷款客户普遍出现经营周转困难,但并未破产倒闭。短期内商业银行可能出现大面积贷款回收困难,造成短期贷款长期化,长期贷

款固定化,财务效益下降。如果在这期间出现存款下降或其他特殊情况,足以使商业银行走向破产。

(三)操作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操作危机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

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所引发的商业银行

危机。二、品牌危机的化解策略

(一)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

银行的管理者应对品牌危机,首先要准确确认危机已经爆发。并

将危机定级分类,针对不同的危机采取配比的治理措施。根据危机给

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以及危机蔓延速度等因素,品牌危机可分为一般

危机、较严重危机、严重危机。对于一般危机无需启动危机管理预案。一旦确认较严重危机、严重危机已经爆发,就要迅速启动品牌危

机管理预案,按照预案程序,立即组建专门的品牌危机管理组织,包括

危机处理团队、危机指挥中心、危机发言人等,这些组织要按照处理

危机的既定程序,尽快弄清品牌危机的真相,准确确认品牌危机的性质、范围及其原因,针对危机事件提出解决方案,并领导、协调商业

银行完成危机管理任务。

(二)策划品牌的危机管理传播

1、向社会公布危机事件的真相。危机发生后,商业银行必须迅速、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危机事件的资料,向社会公众公布有关危机事

件的所有信息,使自己成为信息的唯一可靠来源,这样也就掌握了舆

论的主动权。要把真诚贯穿于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管理全程,对于危

机发生的原因及对各自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类敏感问题,要善于把问题

公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误,分析原因、寻找

差距并及时改进基本经营理念,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媒体对事

件的无故猜测和炒作,有效抓住主动权,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2、有重点地选择危机事件传播的内容。危机发生后,商业银行危机事件信息管理传播的核心内容是商业银行以何种姿态对待危机事

件中的当事人、是否愿意主动承担责任、是否愿意采取改进措施等。在具体传播内容上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尽快拿出事实真相给危机事

件传播管理者。二是从正面阐述事实真相,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对公

众做出必要的承诺。要尽量避免重复危机事件信息本身,以防公众只

获取信息中的危机事件信息片段,而加强对危机事件信息的信任。

3、准确选择危机宣传管理的时间。宣传时间有两种可供选择,即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和危机真相大白之时。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

古德哈特提出金融危机管理的“48小时法则”,就是说在金融危机

爆发之后,必须在48小时内稳定金融体系,切断金融危机蔓延的渠道,迅速恢复金融秩序。

(三)妥善处理与事件当事人以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

商业银行要以积极诚恳的态度对待客户的投诉,考虑客户遭受的

损失。需要与相关利益群体沟通的程度和范围同品牌危机本身的复

杂程度和涉及的范围直接相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沟通范围,范围小

了会有隐瞒的嫌疑,范围太广也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1、资产质量引发的存款安全性危机。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资

产质量不良率较高引起客户对存款安全性的担忧。解决这一问题的

方法之一就是如果确实如此,应把解决办法向客户说明,如果有信息

失真,则要通过监管部门予以澄清。

2、存款利息过低引发的客户存款利益损失危机。目前规定商业

银行存款利率有最高限,但没有规定最低限,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当然

存款利率越低越好,如果客户仅仅因为存款利率过低因素引发存款危机,商业银行应根据当地同业水平,及时调整客户定价标准,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客户的附加值,甚至对客户已形成的一些利益损失通

过一定形式补偿,来挽留原有客户,乃至吸引更多新客户。

3、因物价等因素造成存款预期收益危机。商业银行客户往往会

因为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较高,存款不如储物,这往往会使整个商业

银行存款下降。因此,处置这类危机,商业银行要从产品创新的角度

来化解客户的预期损失心理。

(四)内部员工进行积极沟通

品牌危机中,员工既可能成为银行最可依靠的同盟军,也有可能成为极具破坏性的敌对者。品牌危机发生后,银行一方面要使员工相信所在组织的领导能力,保持员工的凝聚力,并严格规范员工的对外言论,不向媒体透露对本银行不利的信息。另一方面,要使员工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影响和说服身边的客户和人群,对外向公众传达积极的信息。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危机处理程序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肯德基冰块事件的危机管理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所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大到国际国内背景、行业状况、技术升级等,小到一篇负面报道、一纸诉状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严重者足以导致其破产。这就使得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自身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可能面对的危机问题,培养企业面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危机管理水平. 不得不说,在危机管理方面,中国的企业乃至学术界虽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但相对于世界上尤其是西方的大型跨国企业而言,国内企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本案例将会就今年肯德基冰块菌落总数超标事件展开,运用危机管理相关理论,分析肯德基在面对危机时采取的种种措施的利弊,从而启发我们加深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解。 企业简介及其危机管理能力分析 肯德基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作为世界第二大速食及最大炸鸡连锁企业,肯德基凭借其独特的神秘配方和经营理念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尤其在中国市场,更是领先于其国际市场上的宿敌麦当劳,成为中国快餐连锁业最成功的模范。 肯德基(中国)公司危机管理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1、机制优势。一方面,肯德基作为连锁餐饮业的经营者, 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具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各个门店独立经营, 较小型的危机事件可迅速自行解决;遇到较大型的危机事件,才由公司总部出面处理. 另一方面,肯德基有专门的危机管理制度程序, 有利于高效率的应对危机事件; 2、公信优势.肯德基是著名的跨国企业,数十年来的成功为企业积攒了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当企业面对危机时,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 3、观念优势.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多次风波洗礼,危机管理意识深入人心,甚至为员工准备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手册,力求把每一次危机都转化成为KFC的良机。 劣势(Weakness): 1、小型危机事件对基层管理者要求高.基层管理者直接面对消费者,一些较小型危机的走向往往取决于基层管理者的处理,这不但需要相关培训到位,更需要灵活的授权; 2、企业门店众多,而且作为对食品安全问题较为敏感的餐饮业,肯德基会经常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危机。无论是基层员工操作失误等小问题,或是食品安全等

危机管理4R模式

(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 企业管理者需要主动将危机工作任务按4R模式划分为四类——减少危机情境的攻击力和影响力, 缩减力 危机缩减管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任何有效的危机管理而言,危机缩减管理是其核心内容。因为降低风险,避免浪费时间,摊薄不善的资源管理,可以大大缩减危机的发生及冲击力。就缩减危机管理策略,主要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几个方面去着手。 环境 准备就绪状态意味着人们都要做好应对危机的预备工作,因而缩减危机策略能够建立和保证与环境相适宜的报警信号,这些策略也可能会重视改进对环境的管理。 结构 缩减危机的策略包括保证物归原处,保证人员会操作一些设备。在某些时候,还要根据环境需要进行改进。同时,也要保证设备的标签无误,说明书正确易读易懂。符合ISO条款是再好不过了。 系统 在保证系统位置正确或者有所富余的情况下,管理者能够运用缩减危机策略确定哪些防险系统可能失效,并相应修正和强化。

人员 当反应和恢复的人员能力强,能够有效控制局面的时候,人员就成为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缩减其冲击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些能力是通过有效的培训和演习得到的。这些培训提高人的预见性,让人们熟悉各种危机情况,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缩减策略还包括建设性的听取汇报,这些汇报是决定如何改进反应和恢复措施,甚至试图找到消除或者降低危机之道,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决策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找到贯穿于危机管理的一条主线,即好的管理,尤其是有效的危机管理,是从组织的产生时开始的。这些好的管理包括评估其面临的危机及其可能造成的冲击,这需要: ?危机缩减管理要内置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中,与其浑然一体; ?一旦环境、结构、系统、人员这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过程存在,危机缩减就应该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危机管理和缩减要成为组织的核心作业。 将以上这些管理活动作为组织持续运转和管理的一部分,有利于组织降低风险和威胁,降低危机冲击所致的成本,并提高永续经营、不断繁荣的概率。 这是许多企业没有重视的工作,却能够极大地减少危机的成本与损失。它包括企业对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一旦发现某一方面存在风险,就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企业也要努力提高领导和员工的素质,使企业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危机管理的意识,使企业即使面对危机,也能把它压制在最小范围内。 预备力 预警和监视系统在危机管理中是一个整体。它们监视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对每个细节的不良变化都会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给其他系统或者负责人。 预警系统的功能有: ?危机始发时能更快反应(不良变化被注意到并传递出去); ?保护人和财产(通过发布撤离信号和开通收容系统); ?激活积极反应系统(如抑制系统)。 完善的企业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很直观地评估和模拟出事故可能造成的灾难,以警示相关者做出快速和必要的反应。劳伦斯·巴顿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危机预防和反应:计划模型”。该模型显示出,小组是怎样从评估各种可能影响人员安全和运作的危机开始,继而运用各种技能和资源来降低此类危机发生的概率的。 预警系统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成五类。系统可以分为动态的或静态的、移动的或固定的。第五类是包含以上四类因素的一个集合系统。 对于预警的接受和反应,是因人而异的,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经验和信念以及预警中的内容变化程度,主要参考因素包括信息的清晰度、连贯性、权威性,以及过去预警的权威性、危机或灾难发生的频率。当接受者发现信息清楚明了,多个来源支撑该信息、多次重复、来源可靠等时,他们会反应比较快,否则可能会忽视预警或者处于等待和进一步观望状态,这样就有可能失去选择或者执行反应的最佳时机。 而且,危机管理经验也告诉我们,被预警的受众人群中,有20%的人会做出与预警相背的选择和反应。这样的人包括: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doc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实施细则 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 一、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可参照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执行。正文字数为5000字以上。 二、选题 工商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范围内。为方便学生选题,特提供如下题目供参考: 1 提高我国广告业设计水平的对策思考 2 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与培训机制建设 3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模式探索 4 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若干思考 5 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灵活应用 6 体验营销方案策划与实施策略研究 7 论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8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9 项目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研究 10 论建筑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 11 因特网数据中心的市场分析与市场营销策略 12 “壳”资源重组有关问题的研究 13 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14 我国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5 论我国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和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16 中国企业的民族品牌策略研究 17 论我国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18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19 某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析 20 论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21 论现代企业的管理激励机制建设 22 现代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浅析市场营销的危机管理论文

浅析市场营销的危机管理论文 浅析市场营销的危机管理全文如下: 摘要:作者针对市场营销的危机管理做了相关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危机的 定义和市场营销危机的主要特点,并对企业加强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的对策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经济时代 随着这个不断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并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地加快。还有,不断深入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中国加入世 贸组织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层出不穷的不确定因素,随时会面临突如其来的,并 来源多种多样的危机,除产品方面、竞争方面的、市场方面的外,还包括大环境中经济方 面的、政治的等,当企业朝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时,就容易受来自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每个企业在面临此等形势下都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怎样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处 理危机、防范危机等问题。其中企业危机管理正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 一、市场营销危机的定义 企业产品的市场出现不断下降甚至丧失占有率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市场发展战略、经 营观念落后和营销策略的失误、市场预测和调查不充分等等所引起的,或者企业的利润不 足以弥补成本,这主要是由于营销不善所引起的,这就是市场营销危机。 二、市场营销危机的主要特点 1.预知性 在很多的情况下,在出现和最终爆发前,营销危机存在一段潜伏期,有着直接或间接 的先兆。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危机隐患,减少危机所带来的威胁,科学预测并且进行超前决 策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表明,相对于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危机爆发前的 预防效果将会更好。 2.突变性 即在某个特定时空上,企业营销危机突然爆发。按照这一特点,企业的抗御对策应根 据危机的突然爆发应进行跳越式的变动,而不是企业的抗御对策按照单一的路径进行。即 为了能更好地优化整个抗御过程,应该以营销危机现实的或潜在的突变点作为抗御对策的 着重点。 3.紧迫性 有如烧毁企业的火焰,营销危机有着相当强的扩散性,它可以迅速由局部扩展到企业 整体,也快速可以由本领域扩散到其他领域。企业面对危机时作出反应的时间将是相当紧 迫的,必须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有效地解决它。

危机管理课程论文

针对高校管理问题的危机管理 ——以南京大学对“小麦公社”事件的危机管理为例 【摘要】 与高校危机中的其他类危机不同,管理类危机大多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危机管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危机的走向,因而应当作为高校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拟以南京大学对“小麦公社”事件的危机管理为例,在分析南京大学对此事件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管理类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就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校管理类危机危机管理 一直以来,高校都被看作民族的内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水平;高校学子则常被称为国家新一代的主人,寄托了国家与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因此,相较于其他组织团体而言,高校,往往集中了包括政府、媒体、公众在内的更多人群的关注,是国家较为敏感的神经之一。这就要求高校领导重视校园危机管理,避免校园危机的不合理处置对高校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在我国,李永贤等学者认为,校园危机是指发生在校内或与学校的成员有关,是已经爆发或潜伏尚未发作,对学校声誉、运作或部分学校成员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根据我国2005年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校园特点,李佐卫等学者又将校园危机分为公共卫生类、政治类、治安安全类、自然灾害类和学校管理类等类别。 在上述校园危机的类别中,学校管理类校园危机,不同于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流行病爆发、政治危机中的政治事件的发生以及自然灾害危机等具有无法控制的特点,危机处理人的决策行动对事件走向及最终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剖析高校管理问题引发的危机,针对其原因及特点提出对高校管理问题的危机管理办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管理危机的发生及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以南京大学对“小麦公社”事件的危机管理为例,分析南京大学在此事件中的应对方法,以寻求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及危机管理策略。 1.南京大学“小麦事件”简介及剖析 1.1“小麦公社”事件始末 “小麦公社”事件是指南京大学校方出于方便管理等目的,引入“小麦公社”进行校园末端物流配送并对当前快递寄取地点做出调整,遭到以“三通一达”快递承包商为主的原有快递配送方的不满。快递承包商继而搬至西门,给南京大学师生寄取快递带来极大不便,从而引发广大师生对校方决定的强烈反对,并通过以在小百合BBS发帖为主的方式宣泄情绪、呼吁校

危机管理

一、危机管理通则 (一)基本原则 1.承担责任原则 危机发生后,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绝不能选择对抗,态度至关重要。即使受害者在事故发生中有一定责任,我们也不应首先追究其责任,否则会各执已见,加深矛盾,引起公众的反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真诚沟通原则 处于危机时,一举一动都将接受公众质疑,因此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而应该主动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公众的疑虑与不安。 3.速度第一原则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因此,危机发生后,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否则会扩大危机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 4.系统运行原则 在逃避一种危险时,不要忽视另一种危险。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必须系统运作,绝不可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表面看本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化害为利。 5.权威证实原则 自己称赞自己是没用的,没有权威的认可只会徒留笑柄。在危机发生后,不要自己整天拿着高音喇叭叫冤,而要曲线救国,请重量级的第三者(如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在前台说话,使顾客解除对自已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二)基本常识 1.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每一件事。危机会使人处于焦燥或恐惧之中。所以门店管理人员更应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以减轻员工和顾客的心理压力。 2.收集事实 1)根据事实而不是猜测来做出合理的决定。 2)建议提出以下问题帮助收集事实:发生了什么事何时发生的涉及到哪些人 3)查明地点、电话号码、姓名、地址、涉及的人员等。

3.开始沟通与报告 向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汇报有关事件,并通知直属部门负责人。 4.统一观点 管理人员需尽快在门店内部统一观点,对危机有清醒认识,从而稳住阵脚,统一口径。 5.提醒有关人员注意 如果影响到其他市场,那么应通知管理机构,以提醒其他市场注意。 6.需要时启动解决危机的团队,采取行动。 7.在采取任何行动时,都应确保自身的安全。 8.随时准备应对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调查。 9.有清楚的档案记录 1)详细地记录事件的经过、细节和人物。 2)整理并保存证据(文件、照片及物件等)。 10.填写值班报告,保持良好的沟通。 (三)禁忌 1.不要等候危机自动消失! 2.不要尝试独自处理危机! 3.除非迫不得已,不要把门店牵扯进任何可能触发危机的事件或谣言之中! 4.不要让门店员工或顾客议论该事件! 5.获悉真相前,不要让新闻媒体介入! 6.获悉真相前,不要正面回答媒体和公众的提问! 7.获悉真相前,不要假定门店就是导致事故的原因! 8.不要给顾客任何书面材料,亦不要在顾客提供的书面材料上签字。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航空公司的危机管理

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我国航空公司的危机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工商管理 所在系: 管理系 指导教师: 年月

浅析我国航空公司的危机管理 摘要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多种危机,并且无论哪种危机发生,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对于企业来说,危机管理迫在眉睫,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处理突发性事件,而注重挖掘企业管理的深层次原因日渐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危机管理呢?法国管理学家费尧曾说过,“管理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是相互联系的运动过程。”危机管理也是这样,它的过程是消除企业危机因素的系列活动。事实上,懂得应对危机与创造财富一样重要。企业危机一旦爆发,将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航空企业更是如此,因此本文通过认识危机、解读现状、制定尽量完备的危机预处理方案三方面,阐释关于危机管理的一些理论。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现状;危机预案

An analysis on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airlines ABSTRACT Enterprises is facing with multiple crise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And no matter what the crisise are, they are likely to bring about fatal blows to enterprises. It is urgent for enterprises to introduce crisis management, which is not only used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events but also to mine the deep-seated reasons for corporate management ,ans this is becoming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n, How to deal with the crisis of management scientifically? French management scientists Feja once said, "Management is not a point, but a line , It is a interrelated movement process." This is also true of Crisis management. The process of crisis management is a series of activities.to eliminate business risk factors . In fact, knowing how to respond to crisises is as important as the creation of wealth. Once enterprise crisis breaks out, it will have a devastating impact on businesses. Much more was this the case with aviation enterprises.This article inlustrated some crisis management theories by recognizing the crisis ,interpreting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pretreatment for crisis as far as possible. Key words: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the status quo, the crisis plan

中国企业的危机管理研究--本科论文

第一章概论 1.1企业危机管理的概念 企业危机管理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对将出现和已经出现的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情况的综合管理,以期使企业能往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 文字一点的讲法,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通常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三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即第二章会提到的三大阶段: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 1.2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 危机管理主要涉及有五个方面: 1.前瞻意识,在危机之前,能有对危机的敏锐性,防患于未然,这是对危机本身的意识。 2.未雨绸缪,前期做好对员工的危机管理培训,在企业内部有一个危机意识的加强,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危机,做好前期准备。 3.危机出现后,要迅速行动,果断决策,尽可能快得反应,遏制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4.危机的持续发展中,要进行全面的调控,对危机管理的严重性不能掉以轻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对媒体,因为媒体在引导民众上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一过程需要极大的精力,是危机处理过程的重点。 5.危机过后,要做好善后工作,对企业的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使企业能尽快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开展企业行为。 从上述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危机管理是一个从危机的未发生——发生——发生后管理的整体过程,其中不仅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人,他(她)需要在危机发生时有一个临危不乱的头脑,还需要企业内部的良好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危机管理系统,还关乎一个企业文化的内容,在危机出现后,职工的表现,企业对职工的引导,还有企业内部执行力等相关。它并不是通常理解上的仅危机发生时的处理,它有一个连贯性,需要整体的把握。 1.3危机管理的特性 1.不确定性 对一个企业来说,危机无疑是企业避之不及的,但是企业的发展难免会出现危机,而何时何地,会出现何种危机都是不可预知的,虽然前期要对潜在危机进行敏锐观察,但是遏制住的危机已经不成为危机了,

试论危机公关的意义及处理方法

试论危机公关的意义及处理方法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根据爱德华〃伯尼斯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危机公关具体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危机就要处理,所谓公关危机处理,是指组织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能或可行的方法和方式,预防限制和消除危机以及因危机而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使潜在的或现存的危机得以解决,使危机造成的损失最小化的方法和行为。危机公关是公关关系学和管理学结合的产物,是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地处理组织潜在的或现存的危机,从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变坏事为好事的一种管理行为。 下面我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方面试论一下危机公关的意义及处理方法。 中国是一个集权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资源集聚在少数人特别是政府手里。政府的一把手往往是一言九鼎,了解领导的想法顺从他的想法做事,你会顺风顺水;不了解领导的想法不顺从他的想法做事可能会阻力重重。因此对政府一把手进行公关了解他们的想法是危机处理当中必须要做的工作,这个工作有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你再折腾再努力,如果没有弄明白政府或者政府一把手的意思或者想法,也是白塔。有时领导的想法不会直接说出来,你要反复琢磨领导的想法或者通过间接渠道公关领导身边的人去了解。不过领导的想法不外乎这么几种:追求短期内的政绩比如说GDP的提升或者就业率的提高、维护社会的稳定、以

【完整版毕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论文:企业财务危机分析

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企业财务危机分析 学生姓名:马龙 学号: 1006990139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财管1001 指导教师:徐玮 完成日期:2013年8月25日

摘要: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或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能实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地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发现财务状况异常的征兆,并迅速报警,及时采取应变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在上市公司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可以发挥财务监测作用、财务诊断作用、财务治疗作用、保健作用。公司的财务困境并非一时突发,任何企业发生财务困境均是一个渐次显露弊端、渐次恶化的过程。因此,在企业财务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体系是现实所需要的。 本文通过对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研究,分析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的基础上,对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化步伐不断加快,使得各大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不少企业面临着财务危机情况,为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预警分析监管系统,随时跟进和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财务危机所带来的损害。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主要是针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因素进行持续的跟踪、监测和管理,一旦某相关指标的值超出了允许值时,就会有危机警报发出,并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其可对财务危机的风险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并及时进行报警,可以对同财务相关的所有环节内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其实就是一种规避风险机制,它集预测、报警、应警于一体,不仅可以预测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因素,还可以通过独特方式对企业利益相关人员进行提醒,并为其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以便于及时控制风险。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 1、从资产存量角度看,企业总资产的账面值相当于或小于账面记录的负债金额,即企业净资产小于或等于零。当企业净资产为负值

企业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企业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近些年,企业中的突发性和危机事件频发,对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构成威胁,已经是被很多案例事实证明,如何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是企业面临的一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问题做出浅要分析,并对其对策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企业的危机管理的建设。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问题及对策 根据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克普曾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强的大企业董事长和CEO所作的专项调查表明,8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必然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有14%的人承认,曾经受到严重危机的挑战。 危机管理 1.1危机管理的内涵 著名危机公关游昌乔先生认为,危机管理则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具体是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因应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本文认为危机管理是指,在企业因各种原因引发的危机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给企业带来损害和威胁时,企业能够采用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措施,以期能有效地规避、减少、处理危机,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一种艺术。 1.2危机管理的特征 1.2.1突发性 危机往往都是不期而至,令人措手不及,危机发作的时候一般是在企业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瞬间发生,给企业带来的是混乱和惊恐。【1】 1.2.2破坏性 危机的出现或者发生,很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威胁和破坏,破坏程度的大小要看危机产生造成的损失和产生的影响而定,小则会使企业亏损、负债、名誉受损等,大则使企业破产倒闭。 1.2.3紧迫性

会展危机管理的论文

会展危机管理的论文 一、引言 当今世界,会展经济已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新型经济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展业在我国也迅速发展起来,会展经济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业的重要传播意义越来越得到认同,因会展而繁荣的商业活动及其宣传效应也被逐步放大。 对会展业来说,因其所具有的风险和危机有较强的独特性,特别是对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会展来说,在单位时间内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危机风险诱因进行归纳分类更是一个比较特别的领域。同时,媒体传播的高度发展以及公众监督意识的不断提高,致使会展期间一旦发生了危机事件,其负面影响力相应随之扩大,因此,大型会展的危机管理(包含危机公关管理),即如何处理好会展期间发生的突发性、破坏性事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对于像“中国-东盟博览会”这种国际性的具有重要影响的经贸展览会,一旦有意外情况甚至重大危机发生,对于我国政府和国家经济都会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无疑,“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于危机防范和管理的需求很高,而目前却没有一套专门针对该博览会的危机防范和预警机制,对其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对于“中国-东盟博览会”进行不安定因素的分析和预警对策研究,从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危机防范和预警机制是当务之急。 二、危机管理与大型会展 危机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危机作为一个事件,该实践造成的后果可能对于组织有着极其重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危机管理就是使危机造成的潜在损失最小化,并对危机的进一步的恶化进行控制的管理活动。20世纪80年代欧美、日本等国家开始比较系统地进行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涉及了危机发生前应该注意的问题,但国外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危机管理的含义及作为一个过程的危机管理的发展、演化阶段。第二,危机发生过程中(或发生后)企业如何应对和摆脱危机事件的处理。第三,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危机诱因分析。第四,危机预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务。第五,从财务角度对于危机预警系统进行了研究。关于危机管理的阶段划分是危机管理理论的重要部分,危机事件的产生、演化、发展和处理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因此,不同的研究者为了构建危机管理体系,对于危机管理阶段进行了划分,主要有危机管理二阶段论: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危机管理三阶段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危机管理六阶段论。 虽然我国自古就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但是真正对危机管理的关注是在国外企业危机管理引入我国之后,并且首先出现在企业经济管理领域。而后在政治领域引起了关注。而针对具体行业进行危机管理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十分缺乏对理论的正规化和系统化的深入研究。 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一部分的会展活动显然必须关注“危机”这个问题。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大型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小到人员摔倒处理,大到自然灾害的应对。并且,大型展会一般而言又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因此,要降低或消除类似危机带来的危害,首先需要社会先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危机处理系统。这样一个危机处理系统首先要包括应急系统,比如说,通过应急系统,我们就知道类似非典、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由此我们就可以初步判定哪些可以举办会展活动,哪此不可以举办。第二个是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我们知道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此外,还要建立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这样,上面的信息可以及时传递下来,下面的信息可以及时反馈上去。所以说,对会展业来讲,危机管理计划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成功的会展要依靠多种变量的组合才能完成。

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现在、问题及对策

论文题目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姓名徐殿邦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李里峰 二00九年六月五日

目录 摘要 (3) 1.企业危机管理概述 (3) 1.1企业危机的特点 (4) 1.2危机处理的原则 (4) 2.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5) 2.1企业领导层对危机管理不重视 (6) 2.2企业缺乏危机预警机制 (6) 2.3企业危机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6) 2.4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不完善 (6) 3.加强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7) 3.1加强企业领导层危机意识 (7) 3.2建立企业危机的预防体系 (7) 3.3建立专业危机处理队伍以及危机处理方法 (8) 3.4总结危机管理经验及教训 (8) 3.5企业化危机为机遇 (9) 结论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徐殿邦 06级公共事业管理 【摘要】本文的主要是通过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已达到企业变危机为机遇,越过陷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目标。现代社会是一个关联性高,互相协作又互相竞争的多元化社会。危机伴随着机遇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任。任何企业都处在风云莫测的环境中,有些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昙花一现。许多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也有许多企业有兴转衰,甚至销声匿迹,这都反映出现代社会危机与机遇同在。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从阜阳大头娃娃的毒奶粉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导致国内整个行业信用与生存危机事件;从华尔街赫赫有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著名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申请破产到AIG高管逆势高薪风波。这些事件的背后都在说明在当今日益加速的全球化协作过程中,任何企业都处在风云莫测的环境中,而且环境越来越复杂和不稳定,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危机的发生。那企业危机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把握危机? 一.企业危机管理概述 苏伟伦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危机管理有危机监测、危机预测、危机处理计划、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五个基本职能。危机管理的目标是避免、减少危机的危害,乃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①。 企业危机可以分为经营危机、制度危机、管理危机、安全危机和竞争危机这几大类,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企业经营危机。企业经营危机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因“质量问题”、“媒体曝光”、“消费者问题”等在某种特殊的状态下,导致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获利能力等指标急剧下降,从而使企业人、财、物正常运转明显受阻,企业经营难以继续,甚至有停顿和倒闭的危险。01年9月3日,《新闻30分》关于南京冠生园月饼陈馅翻炒报道事件,直接导致月饼行业的神话在02年3月6日破灭。那么企业危机的特点有哪些,面对这些危机处理又要遵循哪些

浅谈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意义

浅谈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意义 孙勇娜潘佃安 .....................................................................................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与企业都会面临着一些方方面面的危机。要正确认识危机的产生,不断增强危机责任感,建立和健全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可结合各自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实施危机预警机制,尽量把危机变成机会,为有关企业或单位管理研究者提供新情况、新课题和新任务。 关键词:企业增强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实行科学管理 人们面临着各种危机既是危险,又将是机会,经营企业或单位都有可能会遇到风险,就像航行经常会遇到风浪一样。那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管理就是企业与单位能有措施、有步骤、有计划地做好准备,在危机末出现时必须时刻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提高预防和控制重大危机的管理水平,将起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一、增强危机意识、确保危机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在新形势下,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尤其是我国的企业大多数面临成长性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动力和阻力,现代的企业往往能够在正确把握着发展战略思维的基础上,从容地面对各种危机和阻力。现危机管理将面临着以下15个方面的危机:一是人事危机;二是行业危机;三是产品危机;四是经营决策危机;五是天灾危机;六是能源资源危机;七是安全危机;八是环境危机;九是水危机;十是经济危机;十一是财务危机;十二是媒体危机;十三是公害危机;十四是犯罪危机;十五是各种突发性危机。 正因如此,一个企业存在着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危机和找不到常效,以及标本兼治的正确应对危机的方法。这样一来,企业在日常经济运行管理中,必须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危机预警机制》,它是实施危机管理体系的基础。企业越早认识到危机存在的威胁,越早采取适当的行动,越可能控制住问题的蔓延与发展。一旦危机发生时,企业就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困难。首先要强化企业管理层的危机意识,并引起广大职工的关注,使这种意识与关注融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中。二要对企业的危机管理,主要包括安全和经营的两个方面。应不断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树立起企业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危机管理文献综述成稿

摘要 中国无论大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特殊发展时期,总是会面临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对企业的危机管理是势在必行。本文简要的概述了企业危机管理的起源及其发展,并且描述了中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最后对中国企业危机管理进行了总结和对策的探究。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企业危机

一、危机管理的起源及其发展简述 虽然危机状态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作为一门减少危机和处理危机的实证理论研究,危机管理却并不久远。直至1962年在加勒比海地区发生的美苏“古巴导弹危机”才真正开启了对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的先河。之后,有关危机的理论和危机管理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危机管理理论主要起始于研究核战争阴影下复杂的讨价还价和妥协过程,它与威慑论的研究密切相关。20世纪70-80年代,危机管理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危机管理被引入和研究的范围迅速放大,逐渐扩展到自然灾害、企业管理、技术事故、金融、社会等多个领域,并且取得实效。1982年,“泰诺”中毒事件案例的成功解决,是现代危机管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86年,史蒂文·芬克在《危机管理》一书中首次对危机管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8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研究危机管理问题,但当时主要侧重于自然灾害以及企业的危机管理。20世纪90年代,危机管理的研究进入繁荣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如美国罗伯特·希斯的《危机管理》,劳伦斯·巴顿的《组织危机管理》,英国迈克尔-里杰斯特的《危机公关》。他们对危机的理论框架体系和具体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危机中的危机沟通、危机公关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使得危机管理的理论更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新世纪伊始,在美国领土上爆发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危机管理研究的重点由原先的军事领域(高级政治)开始转向非传统安全(低度 政治),危机管理的研究进入一个复杂的转型期。目前,在西方国家,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达到一种很高的水平,学者们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视角建立了很多危机管理的模型,危机管理已经走向一种量化和制度化的水平。 我国的危机管理研究起步很晚,9·11事件触动了中国人危机管理的神经, RS危机事件是中国危机管理的里程碑性的事件,自此危机管理才真正为人们所重视。我国的相关的研究和论文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

危机管理4R模式

希斯的4R危机管理理论 什么是4R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管理的4R理论由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危机管理大师罗伯特·希斯(Robrt Heath)在《危机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危机管理4R模式,即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 企业管理者需要主动将危机工作任务按4R模式划分为四类——减少危机情境的攻击力和影响力,使企业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以及从中恢复。 4R危机管理理论的内容 缩减力 危机缩减管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任何有效的危机管理而言,危机缩减管理是其核心内容。因为降低风险,避免浪费时间,摊薄不善的资源管理,可以大大缩减危机的发生及冲击力。就缩 减危机管理策略,主要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几个方面去着手。 环境 准备就绪状态意味着人们都要做好应对危机的预备工作,因而缩减危机策略能够建立和保证与环境相适宜的报警信号,这些策略也可能会重视改进对环境的管理。 结构 缩减危机的策略包括保证物归原处,保证人员会操作一些设备。在某些时候,还要根据环境需要 进行改进。同时,也要保证设备的标签无误,说明书正确易读易懂。符合ISO条款是再好不过了。 系统 在保证系统位置正确或者有所富余的情况下,管理者能够运用缩减危机策略确定哪些防险系统可能失效,并相应修正和强化。

人员 当反应和恢复的人员能力强,能够有效控制局面的时候,人员就成为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缩减其 冲击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些能力是通过有效的培训和演习得到的。这些培训提高人的预见性,让人 们熟悉各种危机情况,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缩减策略还包括建设性的听取汇报,这些汇报 是决定如何改进反应和恢复措施,甚至试图找到消除或者降低危机之道,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决策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找到贯穿于危机管理的一条主线,即好的管理,尤其是有效的危机管理,是从组织的产生时开始的。这些好的管理包括评估其面临的危机及其可能造成的冲击,这需要: ?危机缩减管理要内置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中,与其浑然一体; ?一旦环境、结构、系统、人员这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过程存在,危机缩减就应该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危机管理和缩减要成为组织的核心作业。 将以上这些管理活动作为组织持续运转和管理的一部分,有利于组织降低风险和威胁,降低危机冲击所致的成本,并提高永续经营、不断繁荣的概率。 这是许多企业没有重视的工作,却能够极大地减少危机的成本与损失。它包括企业对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一旦发现某一方面存在风险,就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企业 也要努力提高领导和员工的素质,使企业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危机管理的意识,使企业即使面对危机,也能把它压制在最小范围内。 预备力 预警和监视系统在危机管理中是一个整体。它们监视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对每个细节的不良变 化都会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给其他系统或者负责人。 预警系统的功能有: ?危机始发时能更快反应(不良变化被注意到并传递出去); ?保护人和财产(通过发布撤离信号和开通收容系统); ?激活积极反应系统(如抑制系统)。 完善的企业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很直观地评估和模拟出事故可能造成的灾难,以警示相关者做出快 速和必要的反应。劳伦斯·巴顿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危机预防和反应:计划模型”。该模型显示出,小组是怎样从评估各种可能影响人员安全和运作的危机开始,继而运用各种技能和资源来降低此类危 机发生的概率的。 预警系统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成五类。系统可以分为动态的或静态的、移动的或固定的。第 五类是包含以上四类因素的一个集合系统。 对于预警的接受和反应,是因人而异的,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经验和信念以及预警中的内容变 化程度,主要参考因素包括信息的清晰度、连贯性、权威性,以及过去预警的权威性、危机或灾难发 生的频率。当接受者发现信息清楚明了,多个来源支撑该信息、多次重复、来源可靠等时,他们会反 应比较快,否则可能会忽视预警或者处于等待和进一步观望状态,这样就有可能失去选择或者执行 反应的最佳时机。 而且,危机管理经验也告诉我们,被预警的受众人群中,有20%的人会做出与预警相背的选择 和反应。这样的人包括: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企业品牌的声誉和品牌危机管理文献翻译-中英文对照翻译

中文4030字 标题:Corporate brand reputation and brand crisis management 原文:For some years, the what, why, and how of recognising and addressing brand crisis – particularly corporate/organisational brand crisis –has occupied my research attention (note to reader: “corporate”and “organisational”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Numerous corporate and non-profit entities have provided public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confronting serious reputational crises. Examples over recent decades include Exxon (the Valdez oil spill incident), Union Carbide (the Bhopal explosion), Perrier (benzene traces), Tylenol (deaths from tainted pills), the US Catholic Church (priest sex abuse), Martha Stewart OmniMedia (executive misbehaviour), Arthur Andersen (accounting scandals),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bribery issues), and many others. All faced threats to their brands from deterioration in consumer and business customer approval and from decline in public trust. While some were more product brand-rooted (e.g. Tylenol), all found their corporate brand affected, and efforts to rescue the brand were undertaken at the corporate level (e.g. Johnson and Johnson for Tylenol, marketed by J&J's McNeil Laboratories Unit). Thus these incidents provide a rich source of insight into the corporate brand. They illustrate a key dimension of corporate-level marketing. “Can we as an institution, have meaningful, positive and profitable bilateral on-going relationships with custom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 groups and communities?”. That was a central question of an organisation's corporate-level marketing orientation posed by John Balmer and myself in our treatment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marketing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Balmer and Greyser, 2006). We held (among other points) that corporate marketing is indeed a boardroom and CEO concern. In reflecting on corporate identity and reputation in times of brand crisis, one recognises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wide orienta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EO and company-wide managers. Sources of reputational trouble Let me offer an anatomy of the kinds of reasons brands can be in reputational crisis, how to know that the situation is serious, and wh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