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多形红斑43例

年,女性较多,春秋季好发。⑤ 自觉痒痛。 排除标准:排除疱疹样皮炎 、 荨麻疹、药疹等疾病。
2 治疗 方 法
用桂枝 汤合 玉屏 风散加减 为基 础方 。黄芪3 0 g ,白
・
芍 、鸡血藤各2 0 g ,防风 、白术各1 5 g ,桂枝 、蝉蜕、僵 蚕各 l O g ,甘草6 g ,生姜 、大枣各5 g 。风寒症状 明显者 加麻黄 1 5 g ,细辛6 g ,干姜9 g ,半夏1 2 g ;湿热症状 明显 者加黄芩1 5 g ,黄连9 g ,连翘 1 5 g ,茯苓1 5 g ,泽泻 1 2 g , 薏 苡仁2 0 g ;热 、毒 、瘀症状 明显者加 金银花2 5 g ,连 翘1 5 g ,蒲公英3 0 g ,生地 3 0 g ,紫草 1 5 g ,三七粉3 g( 冲 服 )。 日1 剂 ,水煎2 次 ,混匀早晚各 1 次 口服 ,治疗2 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海味及辛辣之品,避风保暖。 3 疗效 标 准 治愈 :红斑 、水疱 、结节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 ,半 年无复发 。显效 :红斑 、水疱 、结节疼痛基本消失 ,个 别皮疹 尚未消尽 ,无其它明显伴随症状 。好转 :红斑 、 水疱 、结节 大部分消失 ,疼痛轻微 ,虽有新疹 ,但病情 基本稳定。无效 :病情无明显减轻。 4 治 疗 结果 治愈2 8 例 ,显效1 1 例 ,好转4 例 ,总有效率 1 0 0 %。 疗程最短2 周 ,最长2 个月。服药期间无不 良反应 5 讨 论 多形红斑是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 、复发性炎症性 皮肤病 ,以出现靶形损害为特点 。属 中医 “ 雁疮”、 “ 猫眼疮”范畴。 《 诸病源候论 》云 : “ 雁疮者 ,其状
实用 中医药杂志 2 0 1 4 年4 z ' l第3 O 卷4 期( 总第2 5 5 期)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导读:[处方]桂枝、白芍、姜半夏、陈皮、生姜、大枣、龙骨、牡蛎。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解表祛风,安……
[处方] 桂枝、白芍、姜半夏、陈皮、生姜、大枣、龙骨、牡蛎。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解表祛风,安神,调和阴阳,降逆化痰。
[验证] 笔者运用《新中医》1985年第3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小儿支气管哮喘一法,治愈小女6年之久哮喘病,特向《新中医》及作者王秉歧先生致以谢意。
小女现年10岁,2岁始患哮喘,汗多易感冒,夜间易惊,痰多、纳差、消瘦。
曾服射干麻黄汤加补肾药百多剂无效。
持续性哮喘2年,每天需用西药止喘。
自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陈、夏、参、茂40剂后,半年未复发。
初期须结合西药止喘,稍后可停西药。
人也胖了,感冒也少了。
特此供诸同行参考。
[说明] 小儿哮喘一证,其病理机制多由乳食不节,内伤脾胃,脾虚湿滞,湿聚成痰;或由热病伤阴,阴损及阳,外卫失护,感胃时作,内外合邪,疾气相结,阻塞气道,上逆为喘。
第1 页。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治疗中风后自汗36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治疗中风后自汗36例
张世葳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4)4
【摘要】目的: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治疗中风后自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桂枝15g,甘草10g,煅龙骨25g,煅牡蛎25g,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0g,浮小麦10g),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结果:36例患者中,临床痊愈21例,有效14例,无效1例。
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中风后自
汗症疗效满意。
【总页数】1页(P85-85)
【关键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中风;自汗
【作者】张世葳
【作者单位】登封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R255.9
【相关文献】
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自汗盗汗临床分析 [J], 王东明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自汗证56例 [J], 高宏振
3.桃红四物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心悸的临床观察 [J], 王志萍
4.针刺结合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中风后自汗45例临床观察 [J], 李颖骥;陆春光;
谭秀芬;李东永
5.滋水清肝饮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观察 [J], 丁志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参苏饮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参苏饮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何亦龙;黎晓莉
【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0(021)002
【摘要】目的:观察参苏饮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给予中药治疗:苏饮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氨茶碱片、溴己新片/咳必清片口服.疗程1月.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90.9%,对照组显效率为75%.两组比较,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苏饮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疗效.
【总页数】2页(P276-277)
【作者】何亦龙;黎晓莉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广元,628017;四川省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广元,628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2
【相关文献】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联合西药治疗缓解期D组慢阻肺患者的疗效分析[J],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联合西药治疗慢阻肺缓解期的临床疗效 [J], 李俊
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联合西药治疗慢阻肺缓解期(肺脾气虚型)的临床观察 [J], 李兴华
4.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效果观察 [J], 赵世阳
5.探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慢阻肺缓解期的效果 [J], 易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汗证50例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汗证50例
冯力伟
【期刊名称】《福建中医药》
【年(卷),期】2003(034)004
【摘要】@@ 汗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应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本病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42)
【作者】冯力伟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社医务室,福建,福州,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J], 孔月晴;胡建鹏
2.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 [J], 张建英;王锡宇
3.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J], 陈宝钦
4.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J], 董建林
5.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风寒型荨麻疹临床观察 [J], 王玉;孙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概况_徐漫远

第12卷 第5期 2010 年 5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2No. 5May,2010桂枝汤原方载于《伤寒论》第20条:“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组方药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切)、大枣(擘),服用本方尤需啜热稀粥以助药力。
全方外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而和卫气;能化气温阳。
临床实践证明,桂枝汤经证加减可以广泛地治疗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现代药理研究可明确桂枝汤的临床疗效。
1 桂枝汤及其加减汤治疗内科疾病1.1 冠心病心绞痛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或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中医认为本病属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由正气亏虚、痰浊、寒凝、气滞等引起心脉痹阻,运行不畅所致。
胸痹的主要病机是上焦阳虚、阴气上逆。
李亚平[1]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基本方: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人参。
阴虚者加麦冬、沙参,痰湿者加半夏,阳虚者加鹿角霜,血瘀者加红花、桃仁。
1.2 反复感冒患者正气虚弱,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卫气外浮则手足不温,恶风怕冷;营气虚,营阴不能内守则津液外泄,常汗出;久则真气内耗,正不御邪,所以反复感冒。
故方用解肌和营的桂枝汤。
因“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
”杨莉[2]投以桂枝汤合用玉屏风散,取其益气固表、止汗泄、御风邪之功。
佐以桑叶、菊花、桑皮、山药、焦三仙疏风解表,清肺和胃。
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具有解热、抗炎和免疫作用[3]。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多种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重综合征。
临床上可出现少尿、无尿、恶心、呕吐、神晕、谵语、代谢紊乱和尿毒症。
慢性肾衰隶属于中医关格,主要是寒伤肾阳,肾失封藏,大量精微物质丢失,而新陈代谢产物却蓄积体内,最终形成肾阳衰微,浊邪弥漫三焦的本虚标实局面。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副作用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副作用篇一: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防风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功效味辛、甘,性温。
功效:解表止泻,祛风镇痉。
传统应用主治感冒风寒的发热、恶寒、身痛、咽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抽搐,痉厥等病症。
传统方剂①防风汤(《症因脉治》):防风、荆芥、葛根,治疗风邪伤卫,有汗恶风;②防风汤(《证治准绳》):防风、葛根、秦艽、桂枝、当归、黄芩、赤苓、杏仁、生姜、甘草,治疗感冒骨节疼痛;③防风散(《太平圣惠方》):防风、地龙、漏芦,治疗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④玉真散(《医宗金鉴》):防风、天麻、南星、白附子、白芷、羌活;治疗破伤风;⑤凉惊汤(《医宗金鉴》):防风、钩藤、青黛、黄连、牛黄、生姜,治疗小儿抽搐;⑥防风丸(《圣济总录》):防风、蝉壳、天麻、猪牙皂荚,治疗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在治疗风热便结淋闭的防风通圣丸中,治疗自汗的玉屏风散中,治疗偏正头痛的清空膏中,治疗腹痛腹泻的痛泻要方中,防风也都是重要的药物。
主要成分主要含挥发油烯类和多糖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一)解热镇痛和抗菌1、解热:对兔发热用水煎剂灌胃有中等度解热效果;腹腔注射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2、镇痛: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3、抗菌:水煎剂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二)抗炎和增强免疫1、抗炎: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性耳廓肿胀,与荆芥同用更强。
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灌服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增强免疫:水煎剂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因此,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三)镇静和抗惊厥分离出藤助防风脱糖素和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可延长睡眠时间。
水煎剂灌胃对小鼠电休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四)保护胃黏膜和解痉藤助防风脱糖素可抑制酒精所致的胃黏膜损伤。
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应激性溃疡。
防风水煎剂能明显抑制兔肠的收缩而有解痉作用。
其挥发油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收平喘之功。
临床应用1、普通感冒之轻症.2、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等关节酸痛,中医谓之风湿风寒痹痛证。
江柏华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验案举隅

较大影响。 笔者有幸跟随江师学习,现举咳嗽变异性哮喘验
案两则,以飨读者。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特
殊类型哮喘,可全年发病,多发于春冬季。 临床主要表现为
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难以抑制,多于入睡时或晨
起时发作较明显,伴有咽痒,痒即促发咳嗽,多有诱因,如冷
( 指导老师:江柏华)
参考文献:
[1] 曹玲,陈育智. 咳嗽变异性哮喘[ J] . 中华儿科杂志,
1996(1) :67-69.
[2] 斯建中.从瘀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J] . 浙江中
医学院学报,2004(4) :10-11.
[3] 李友林,晁恩祥,罗社文. 从疾病本质上认识咳嗽变
异性哮喘[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12) :780-781.
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随访七剂已愈,未复发。
小结:江师认为“ 风邪伏肺” 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
病机。 治疗当宣肺、疏风、散邪,如桂枝汤、玉屏风散、止嗽散
等。 咳嗽经验方为江柏华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治疗
多种急慢性咳嗽等均有较好疗效。 其中黄芪、党参补益肺
气,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防风、白术益气固表,射干清肺利
作者简介:
周英杰,江柏华,张碧海,李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江柏华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验案举隅
周英杰 江柏华 张碧海 李强
摘 要: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特殊类型哮喘,患者多表现为慢性持续性干咳。 文章通过介绍
江柏华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验案两例,分析江师处方思路和用药原则,总结出于江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个人经验。 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可编辑
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
察
【关键词】 桂枝汤 治疗应用;玉屏风散 治疗应用;支气管哮喘
中医药疗法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
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
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清晨发作、加重,多有两肺呼气相哮鸣
音,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可逆性。其发作多有诱因。近年其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对于哮喘的防治也
在逐渐的深入,但仍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中医药从整体出发,在
治疗本病方面显示了较好的疗效。笔者从2005-2007年应用益气温阳
的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患者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
治指南》[3]的标准,93例支气管哮喘均为非急性发作期病例。按就
诊顺序随机分西药治疗(对照组)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8-51
岁,平均29.5岁;病程2-30年。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分
级标准评估病情,重度2例,中度11例,轻度18例,间歇发作10
精品
可编辑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7-56
岁,平均31.5岁;病程1-32年。病情重度2例,中度20例,轻度26
例,间歇发作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均具可
比性。
精品
可编辑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商品名普米克,阿斯利康制药有
公司生产,批号:0510505)吸入,每日量200-400 μg,分早、晚2次
吸入,维持1年;酮替芬片每日1.5-2 mg,分早、晚2次口服,维持
1年。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黄芪20 g,白术15 g,桂
枝10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10 g,防风10 g,水
煎服),每日1剂,3周为1个疗程。停5 d后续服。遇感冒发热、伤
食腹泻等新感疾病即暂停,共服14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1年,治疗
过程中若出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均予常规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再
继续上述方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两年内支气管哮喘发作情况。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中有关疗效
标准拟定并按发作频度及症状程度变化评定。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
缓解,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显效: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
显减少>50%,症状明显减轻,偶有轻度发作,口服药物即可缓解;
好转: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30%-50%,症状有所减轻,偶有中度发作,
口服药物效果欠佳;无效: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减少
精品
可编辑
<30%,症状无明显减轻,发作期口服药物效果差,需静脉用药控制。
精品
可编辑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略)
两组2年内复发病例比较,治疗组52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
10.64%;对照组41例中复发15例,复发率48.39%。两组比较,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4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中医药防治哮喘历史悠久,金
元时期朱丹溪指出,哮喘“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一直为中医治疗哮
喘的准则。所谓治本,即是扶正。反复的哮喘发作会导致肺脾肾俱虚,
通过补益肺气,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皮肤抗御外邪的屏障作用,
从而减少呼吸道感染,达到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目的[4]。通过温补
肾阳可提高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从而对神经、内分泌、免疫
整合网络进行调节,提高机体抗病能力[5];通过健脾补肾消除痰浊
内生的根源。
精品
可编辑
根据哮喘反复发作的内因“气阳虚弱、卫气不固”及“卫气
根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宣发于上焦”而制定益气温阳法防治哮喘,
本法同时从调补肺、脾、肾三脏之气阳虚弱入手。“气阳虚弱、卫气不
足”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内因。人体的防御机能与气阳的强弱直接相关,
卫气是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肺主气,司呼吸”,“主皮毛”,
“开窍于鼻”,“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人体的整个呼吸系统通向外界,
易受气候影响,易和环境中的吸入性过敏源接触。气阳虚弱、卫气不
足,呼吸道防御机能和免疫调节能力下降,则易受邪侵,致使肺气郁
遏、宣降失常,导致气道炎症加重,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哮喘发作。
因此,通过益气温阳护卫,增强呼吸道防御机能和免疫调节能力,减
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以减少或控制哮喘的反复发作。
桂枝汤来源于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该方具有解
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能。传统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可提高
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且吞噬细胞活动能力随服药次数及
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及抗菌功效
[6]。玉屏风散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该方之功效有如人体
防风之屏障,珍贵如玉,故名“玉屏风”。现代药理对玉屏风散复方的
研究正日趋深入。资料报道,用乙酸纤维膜电泳法测定,服用玉屏风
散的小鼠,呼吸道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环核苷酸(cAMP,cGMP)
是影响免疫功能的重要活性物质。风寒刺激,可使小鼠胸腺组织中T
精品
可编辑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及其功能活性受抑制,从而导致其cAMP和
cAMP cGMP比值均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玉屏风散对此可有
效抑制,实验证明,该方对cAMP呈双向调节作用,而cAMP变化与cGMP
变化呈正相关,与cAMP cGMP变化则呈逆相关。从而可以确立玉屏风
散具有一种双向调节性免疫药理活性[7]。
精品
可编辑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对哮喘的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
尤其在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为中医药的优势所在,其通过对全身进行调
节,增强机体的御病能力,可减少哮喘的发作甚至达到长期缓解的目
的,已成为支气管哮喘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秉坤,杨坤琪.全球哮喘防治创议贯彻实施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05-106.
[2]李明华.哮喘病的新概念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临
床医生,2004,2(2):2-4.
[3]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3(3):132-138.
精品
可编辑
[4]陈志斌,林求成,郑偶然,等.中医治疗气道高反应性的思
路与途径[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7,7(1):12.
[5]沈自尹,胡国让,施赛珠,等.温阳片预防支气管哮喘季节
性发作及其原理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6(1):17.
[6]张保国,梁晓夏,刘庆芳.桂枝汤现代药效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7,4(7):558-559.
[7]林文森,石志兴,马思明,等.补气固表治疗变态反应性鼻
炎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5):2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