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低剂量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在糖尿病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低剂量双源 CT血管造影 (DSCTA)在糖尿病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在糖尿病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院内收治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进行低剂量DSCTA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参照,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作为参照,低剂量DSCTA诊断结果中的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均无显著差异;低剂量DSCTA检查图像质量评分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无差异性;辐射剂量(2.40±0.20)mSv,小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3.10±0.20)mSv,对比有差异性。
结论以低剂量双源CT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精准度较高,且辐射剂量较低。
[关键词]低剂量双源CT血管造影;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糖尿病的主要风险是能够引发多种并发症,而其中下肢动脉病变较为常见,也有部分患者发生腹主动脉病变[1]。
尤其糖尿病病程大于10年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风险更高。
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会增加患者致残风险[2]。
为此,对于此类病变的早期识别是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中以院内5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低剂量DSCTA检查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院内收治糖尿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8~78岁,平均(65.15±8.14)岁。
1.2方法低剂量DSCTA:西门子第三代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自动螺距;双源CT计量指数2.96-3.52mGy;管电压Sn150kV和70kV,参考管电45 mAs和125mAs,准直128mm×0.6mm;碘比乐对比剂剂量90ml,50ml生理盐水。
取仰卧位,足先进,头侧向足侧扫描,进行图像建立与图像分析。
CTA与MRA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118·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1年第5卷第10期CTA 与MRA 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史春静,周 玥,马 晶,孙海峰(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9)摘要:目的 研究CT 血管造影(CTA )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共检查出726处狭窄血管,其中膝上动脉485处,膝下动脉241处;910处非狭窄血管,其中膝上动脉460处,膝下动脉450处。
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CTA 与MRA 检查,比较CTA 与MRA 对膝上、下动脉血管狭窄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膝上、下动脉狭窄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
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对膝上与膝下动脉狭窄血管的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MRA 对膝下动脉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CTA 检测(均P < 0.05);两者对于膝上动脉诊断的检出率、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中,相比于CTA ,MRA 可显著提高对下肢动脉狭窄血管的检出率,且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对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糖尿病足 ; 下肢动脉病变 ; CT 血管造影 ; 磁共振血管造影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10.0118.03作者简介:史春静,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疗。
通信作者:孙海峰,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下肢麻木等,其是由神经异常和下肢血管病变后引发患者出现足部感染,严重者易导致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可造成糖尿病伤残与截肢[1]。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R 4 4 5 . 2 ;R 5 4 3 . 5 P < 0 . 0 5 ) ;两种检查技 术对血管 狭窄程度A与C 级 判断 一致性较 好( K a p p a 值分别 文献标识码 :A 为0 . 9 4、0 . 8 4,均> 0 . 7 5 ,P  ̄ 4 J < 0 . 0 5 ) ;两种检查技 术对B 级评估一致性一般( K a p p a  ̄ X ) m0 : 3 9 6 9 / j . i S S T I . 1 6 7 *8 0 3 4 . 2 0 1 4 2 0 2 ;  ̄
值 为0 . 6 0 8 ,< 0 . 7 5 > 0 . 4 ,P < 0 . 0 5 ) 。( 3 ) 3 D C E . MR A ̄  ̄ DF 下肢 动脉病 变阳性诊 断
张继, 一 赵小二, 吴慧, 等. 三维动态增强 率9 6 . 0 %, 假 阳性 、 假阴性分别为3 . 3 %、 2 . 0 %,敏感性 、特异性分别为9 8 . 0 %、 MR 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 变 9 6 . 7 %。( 4 ) 3 D C E — MR A 对血管狭窄程度A、B、 C 级敏感性分别 为9 6 . 7 %、 8 0 %、
虽无法 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 ,但C E . MR A敏感性 、特异性很高且有无创伤性 、无 辐射 、无 肾毒性 、快速 、对 比剂较少 等优势 ,有望 取代DS A和C T A,作为DF 下
肢动脉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 关键词】 磁共振 血管 造影术 ;糖 尿病足 ;动脉 闭塞性 疾病 ;下肢 ;血管 造影
戗共振成像 2 01 4 9弟 5 巷_ 弗2 剜
Ch i n J Ma g n l  ̄ e s o n I ma g ng i , z u1 4 , V o l , NO 2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临床分期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临床分期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07-01T02:21:15.1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3期作者:赵学法[导读] 目的探析CT血管造影(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临床分期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CTA检查,金标准是DSA检查结果,对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50例患者患肢总计55支。
赵学法黑龙江明水康盈医院 151700【摘要】目的探析CT血管造影(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临床分期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CTA检查,金标准是DSA检查结果,对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50例患者患肢总计55支。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经CTA检查提示:血管腔病变位置呈不规则狭窄,而且范围广,有些呈现节段性闭塞,仅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管壁钙。
55支患肢中图像质量分级:1级、2级、3级分别有28支、13支与14支。
DSA图像显示清楚,其能够完整显示腹主动脉、腘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等。
经DSA检查,有29例血管狭窄≥50%,21例血管狭窄≥75%;经CTA检查,有26例血管狭窄≥50%,24例血管狭窄≥75%,3例误诊,下肢动脉狭窄诊断准确率是94.00%。
结论 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以清楚显示血管狭窄程度,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angiography(CTA)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y clinical stage and arterial stenosis. Methods 50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and CTA examination. The gold standard was DSA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55 limbs were found in 50 patients. CTA examination of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 showed that the location of vascular lesions was irregular stenosis,and the range was wide,some showed segmental occlusion,only some patients had varying degrees of calcium in the tube wall. Among the 55 affected limbs,there were 28,13 and 14 in Grade 1,2 and 3,respectively. DSA images showed clearly,which can completely display abdominal aorta,popliteal artery,common iliac artery,femoral artery,etc. By DSA examination,29 cases of vascular stenosis ≥ 50%,21 cases of vascular stenosis ≥ 75%;by CTA examination,26 cases of vascular stenosis ≥ 50%,24 cases of vascular stenosis ≥ 75%,3 cases of misdiagnosis,the accuracy rate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y stenosis diagnosis was 94.00%. Conclusion CT angiography is effective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which can clearly show the degree of vascular stenosis and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lower extremity artery;CT angiography;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糖尿病是当前临床多发疾病之一,糖尿病疾病的发生,很容易导致下肢动脉疾病,其中以下肢坏死为主,主要是因为动脉血管病变,使得血液供应减少造成的【1】。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动脉硬化和感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坏死的一种并发症。
该疾病以发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提早进行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介绍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方法。
一、症状体征1. 疼痛:糖尿病足往往由神经病变引起的无痛性病变先天疗法者。
2. 感觉丧失:糖尿病足患者常出现感觉减退、触觉异常等症状,如触觉、温度和震动感的丧失等。
3. 全身炎症反应:糖尿病足感染时,全身炎症反应常表现为恶寒、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症状。
4. 潮湿水肿:由于淋巴循环障碍,糖尿病足患者常伴有下肢水肿,患处皮肤湿润。
5. 病变区肿胀:糖尿病足患者受到感染后,常出现病变区域红肿、渗液等症状。
二、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糖尿病足患者的骨骼异常,如骨质疏松、骨折、关节破坏等。
2. CT扫描:CT扫描可了解糖尿病足跟其他感染性骨关节疾病的鉴别。
CT扫描能够提供清晰的切面图像,帮助确定骨骼、关节和软组织的病变。
3.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适用于表浅部分组织的检查,可以评估病变部位的软组织结构、积液、肿块和血流状态。
4.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和骨显像(SPECT-CT),能够帮助评估骨骼病变的程度和炎症范围。
三、实验室检查1. 血糖水平:糖尿病足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等指标常升高。
2. C-反应蛋白(CRP):CRP是血清中的一种炎症标志物,其水平在糖尿病足患者感染时显著升高。
3. 白细胞计数:糖尿病足患者常伴有全身或局部感染,白细胞计数增高。
4. 血沉: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沉常增高,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
5. 细菌培养:糖尿病足患者感染时,常采集患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感染的菌种。
四、其他鉴别诊断方法1. 皮肤活检:皮肤活检适用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通过检查组织病理学变化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者中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发生率较高。
PAD是指脚趾及以下血管的血流受限,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疼痛、坏死和溃疡等症状。
由于PAD有很多症状不明显,尤其是早期,因此需要可靠的筛查和诊断方法。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下肢血管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等。
这些方法虽然可靠性较高,但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局限性,如缺乏足底血流量的评估、不适用于某些人群(如肥胖者、截肢者等)等。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势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足底压力测定、足踝指数(ABI)、足踝肱腕指数(AGI)、超声弹性成像等。
这些方法无需使用麻醉剂,不产生疼痛和不适,很适合日常临床应用。
另外,这些方法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度,能够较为精准地检测下肢动脉病变。
足底压力测定足底压力测定是一种基于“足底足弓指数”(PVPI)的测试方法,可以测量足底的组织完整性和血管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在无痛苦的情况下,评判糖尿病患者血管血流情况。
足踝指数(ABI)ABI是通过测量上肢和下肢血压来评估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测量踝部和上臂收缩压,并计算足踝比值,以评估下肢血管阻力。
ABI足踝指数是评估PAD的广泛应用之一。
AGI是一种通过测量头皮动脉和股动脉的收缩压、踝部和腕部收缩压,从而评估动脉通过率的方法。
相比于其他方法,AGI适用于关节僵硬的患者以及PAD病变严重患者的评估。
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是通过血管壁的增厚程度、血流速度、血管弹性、血管内膜形态等指标来评估血管的病变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非侵入性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对糖尿病患者PAD的筛查、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在临床医学中,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缓解疼痛。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价

外周动脉疾病 ( A )又称下肢动脉病变 ( 0 e e t e i PD 1 w r m t r x y a t r a d S a , L A ) re il ieS e E D ,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临
●
l cl e e ln - n IaD t s W t De
● l ● ● ■
1 ●
1
・
● J1
rl Dneral art er1 a1
1. 磁共振下肢血管成像技术
d sa e ie s
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36 ̄ 0 1床医院 1 医学影像科 赵小英 金 真
综 述
床表现为患足皮温降低、足动脉搏动减低或消失、静息痛、以及问歇 性跛行等,体检可根据踝肱指数 A ( I 踝部动脉收缩压除以肱动脉收 B
缩压值,A I<0 9定义为 P D B . A )或趾肱指数 T I( B 趾部动脉收缩压
除以肱动脉收缩压值,T B I<0. 7定义为 P )诊断 。随生活水平的 A D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 提高 、人 口老龄化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2型糖尿病 的发病率呈逐年 上升趋势,据北京地 区 5所医院调查 , 病程 5年 以上 、年龄大于 4 0岁 变的磁共振血管造 的 2型糖尿病患者 中下肢动脉疾病 发病率高达 9 . %… 。糖尿病血管 08 病变 的病理改变为内膜 一中层厚度 ( T)增加、管腔狭窄、管壁顺 I M 影评 价 应性降低 、内膜斑块形成,甚至管腔 闭塞,由糖尿病 引起 的下肢动脉 病变最大的特点是病变累及的动脉往往是膝以下 中、小动脉 。动脉 ] The a s s e f s e s nto m 供 血不足而产生 缺血 性临床表现 ,病程呈进展性 发展 ,如不及时治 m i reso- 疗,可能造成足或组织坏死 、下肢坏疽 、截肢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 agnet c n nc ng 0 r pny a ea l g a 生命。因此,下肢血管疾病的准确评价及 治疗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 。
踝肱指数、彩超、慈共振在评价糖尿病下肢血管的作用

主髂动脉或股浅动脉的孤立性病变易于辨认,但肢体多节段病变则不易判断。例如,主髂动脉病变合并股浅动脉闭塞可能无异常的压力差,股浅动脉病变合并髂动脉狭窄时不易鉴别,股浅动脉闭塞时膝下的病变易被误诊。
(一)目的分别探讨踝/肱指数(ABI)、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怀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别进行各项无创性检查,并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得到的患肢分级及各段相应血管的分级结果相比较。结果(1)将各无创检查按有无病变分级,并与DSA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各无创检查与DSA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ABI的准确度85.00%,敏感度85.29%,特异度83.33%;下肢彩色超声检查的准确度80.34%,敏感度82.56%,特异度74.19%;MRA的准确度92.38%,敏感度93.33%,特异度88.89%。(2)将ABI、彩色超声、MRA检查结果精确分级后,与DSA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62.50%、70.09%和83.33%。结论通过ABI、彩色超声、MRA检查,可基本确定病变性质、部位及严重程度,是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ABI与彩色超声结果结合可减低误诊率,但ABI无法显示病变的具体部位,彩色超声存在低估病变的缺陷,MRA有高估病变的不足,均不能完全取代DSA检查。 (共4页)
2.压力差(PressureGradients)
正常下肢任何两个邻近节段的压力差一般不超过20-30mmHg。压力差大于30 mmHg,表示该段动脉有明显的闭塞性病变。Rutherford发现上股-膝上15mmHg的压力差可将有股浅动脉闭塞的肢体与无闭塞的肢体区别开。膝上-膝下、膝下-踝部同样的压力差,需怀疑胭动脉和膝下动脉的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该院在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100例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
其中对照组开展多排螺旋CT诊断,观察组开展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组血管狭窄情况和病变情况。
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分析,观察组的诊断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在比对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诊断,能保证判定结果更准确,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也确保其应用作用的发挥。
标签:磁共振血管造影;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foot and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nd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8.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50)and control group (n=50)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T diagnosi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to compare the stenosis and lesio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clin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was very significant,an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consistent(P<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foot and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can ensure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 of accuracy,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and ensure its application.[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Diabetic foot;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Diagnostic value糖尿病足患者是临床上的主要关注对象,当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后,将制约自己的行动,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在一般情况下,在发现糖尿病足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后,要开展及时的治疗干预工作,其中,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方法。
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来诊断,在手术执行前期能对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全面评估,确保为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保障。
在该文中,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100例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中获取的价值[1]。
具体的报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院收治100例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为67岁,平均(50.23±2.12)岁。
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50.22±2.13)岁。
诊断标准:经过WHO1999标准诊断,所有患者为2型糖尿病,并自愿参加到疾病诊断中。
排除标准:心脏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以及未发现金属物质移植病史。
所有患者在比较分析中,还未发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在该次研究中,所有观察组患者均执行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工作。
同时,其对照组予以多排螺旋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后获取的效果观察组:为磁共振血管造影。
在该次研究和探讨中,磁共振仪器的应用可以选择西门子1.5T仪器,给予患者做出全面、准确诊断[2]。
按照一定序列对患者有效检查,增加体线圈作为辅助来有效完成。
在实际诊断的时候,基于自动移动移位技术的应用,给予患者的下腹部、大腿、小腿以及足部等全面检查,后期获得三维血管图像,确保诊断结果更准确。
在诊断工作执行前期,要对患者肘前静脉放置18 G的留置针,基于高压注射器的使用,将40 mL的磁显葡胺分别注入,时间分为2 h。
第1小时的注射剂量为20 mL,速率控制在1.5 mL/s。
第2小时的剂量为20 mL,速率控制在0.5 mL/s。
在造影剂全部注射完成后,利用20 mL 的生理盐水来冲洗管道,其速率控制在每秒1.5 mL。
當造影剂已经达到腹主脉的时候,可以使用相同的参数来再次扫描[3]。
对照组:多排螺旋CT。
患者的体位保持在仰卧状态下,并给予病足扫描,使用束缚带将患者的双下肢固定。
在实际进行扫描的时候,其参数要设定有效设立,其中,探测器的准直设定为32 mm×0.5 mm,螺距设定为1.375,机架旋转控制在每转0.5 s,扫描视野控制在400。
患者在实际检查的时候,针对患者的下肢动脉,加强对高压注射器的应用。
其中,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其剂量为50 mL,其速率为3.0~3.5 mL/s。
按照该速率再次为患者提供40 mL的生理盐水[4]。
1.3 效果判定指标在该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各个区域的血管狭窄情况、病变节段数等全面分析。
1.4 统计方法在该次研究的90例老年肺炎患者治疗分析中,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n(%)]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组间患者血管狭窄情况对比分析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发现观察组的血管狭窄率为4%,对照组的血管狭窄情况达到24%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化非常明显,为(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病变情况的对比分析在对两组患者病变情况分析和比较中,发现观察组的病变情况为50%,对照组的病变情况达到80%。
在数值比较中能发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糖尿病足患者发病后,下肢动脉病变情况非常严重,容易产生并发症。
在临床治疗期间,如果出现问题,将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5]。
磁共振血管造影应用到临床上已经非常成熟,在实际操作期间和具体的结果探究中,都是结合患者自身发展实现的,不会提升错误率,具有的可靠性较高。
在对糖尿病足以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诊断中,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方法来诊断,获取的结果更准确,能保证其积极意义的发挥和实现。
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可以给予阶段性的开展工作,这样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6]。
基于上述的分析和了解,对照组开展多排螺旋CT诊断,观察组开展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组血管狭窄情况和病变情况。
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发挥的临床价值更高,能对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全面评估,为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保障,也能在现代医学水平逐渐提升下,加强对现代医学仪器设备的应用和研究,这样在对患者积极诊断和治疗中将获取更为准确的结果,也能为后期发展提供强大保障,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孟利民,宋云龙,张挽时,等.糖尿病足病下肢动脉病变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8):596-599.[2] 张继,赵小二,吴慧,等.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4(2):126-131.[3] 周航.3D CE-MRA在糖尿病足下肢動脉病变诊断中的研究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6):129-130.[4] 张安君,黄学菁,王国年,等.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C].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年会暨2014中国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论文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4:138-138.[5] 高忠博,苏丽梅,梁淇星,等.3D CE-MRA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56.[6] 梁彤,任杰,梁峭嵘,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糖尿病足胫后动脉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4):35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