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第四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附件

绍兴市第四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附件
绍兴市第四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附件

附件:

绍兴市第四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奖结果一等奖

二等奖

教育关于公布绍兴市职业教育与成人

关于公布绍兴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2009年优秀教学论文评选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县(市)职教教研室、市区职、成校: 绍兴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09年优秀教学论文经绍兴市职业教育22个专业(学科)教研大组和各县(市)职教教研室评选推荐,共收到参评论文228篇。经评定,最后共有篇182获奖,其中文化课类一等奖6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42篇,专业课类一等奖7篇,二等奖26篇,三等奖27篇,综合类一等奖7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23篇,获奖名单附后。 附件:绍兴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09年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绍兴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 二OO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件: 绍兴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09年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文化课类 一等奖(共6篇)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绍兴县财经学校沈春红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计算机应用的实验尝试上虞市职业中专沈乐丰如何培养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诸暨市轻工技校许颖刍议初中与职高英语教学的高效衔接嵊州市职技校俞柏芹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新昌县职技校潘雪中中职物理“模块化”课程改革探讨绍兴中专金忠义 二等奖(共28篇) 开展职校体育选项教学,促进教学相长绍兴县职教中心孟飞燕如何发挥英语课代表的作用绍兴县职教中心叶灵芝浅谈课堂即时评价在职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绍兴县职教中心沈建金初中数学与职高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浙江电子工程学校张国民论网络作文讲评课的可行性绍兴县职教中心何青“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上虞市职业中专章迎春品味语言之美,学会“添羽成翼”上虞市职教中心戚建飞关于在英语课堂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上虞市职业中专阮玲玲例谈职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诸暨市实验职中赵水君让辩论走进政治课堂诸暨市职教中心汪水君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诸暨市实验职中黄燕文如何提高职高体育高考学生的综合素质嵊州市职教中心邢赛勇让职高数学教学更生活化嵊州市职教中心沈巧瑜浅谈浙江高考中平面向量的命题特色嵊州市职技校赵丽霞鹰放长空自翱翔——谈英语实训的探索与实践新昌县大市聚职中王亚红“授鱼”不如“授渔”,“授渔”不如“授意” ——兼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定位与落实的方法 新昌县大市聚职中赖如财每一颗小树都能茁壮成长——职高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新昌县拔茅职中饶红为让音乐课堂“预设”与“生成”共精彩新昌县大市聚职中俞旭华浅谈中职数学在数控专业理论教学中的运用新昌县大市聚职中钟彬文英语“头脑风暴式”复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金洁锻炼习惯与教师角色转变绍兴市职教中心马怡多媒体条件下的无效教学呈现绍兴市职教中心陶世英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绍兴市职教中心赵霞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探索绍兴市职教中心周秀女春风又绿江南岸——论述职校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绍兴中专杨雅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中职语文非提问式启发教学 绍兴中专徐雪瑾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浅谈中职语文的写作教学 绍兴中专沈兆钧浅谈中职学校物理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嵊州市职技校董荣仁 三等奖(共42篇)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课堂进行教学中的运用于探索绍兴县财经学校钱晓燕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绍兴县职教中心蒋晓玲胜负已定——记辛酉政变胜败之因绍兴县财经学校沈莎优化政治课堂教学的时间探索绍兴县财经学校张荣娣

职业教育行业品牌企业中公教育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行业品牌企业中公教育调研报告

1中公教育借壳上市,亚夏汽车易主 ..................................................................... - 3 -1.1 亚夏汽车发展概况:乘用车经销服务商 ..................................................... - 3 -1.2 中公教育重组欲上市,亚夏汽车实际控制人将变更.................................. - 3 -2中公教育:非学历职业教育领导者 ....................................................................... - 5 -2.1发展概况 .......................................................................................................... - 5 -2.2产品多样、结构完善,面授与线上齐发力................................................... - 6 -2.3近三年业绩增长亮眼,2017年营收净利增速齐上升.................................. - 8 - 2.4教研实力、品牌认可叠加渠道优势,共筑护城河..................................... - 11 - 3.职教发展迎机遇,发力千亿新蓝海 .................................................................. - 13 -3.1就业压力、财政投入与政策利好共同托举非学历职教发展..................... - 14 -3.2公务员招录人数总体上涨、事业单位和教师资格培训规模扩大............. - 16 -3.3中公教育是职教行业龙头,主要竞争来自华图教育................................. - 18 -4盈利预测与估值 ................................................................................................... - 19 -图1、2017年营收66.64亿,增速放缓至1.58% .................................................. - 3 -图2、2017年归母净利0.7亿,增速回落至11.5% .............................................. - 3 -图3、中公教育582个直营分支机构分布 ............................................................. - 5 -图4、2015-2017年参培学员累计288.46万人次................................................. - 6 -图5、2015-2017年各科目培训人数 ...................................................................... - 6 -图6、2015-2017年各科目培训人数占比 .............................................................. - 6 -图7、中公教育课程细分 ......................................................................................... - 7 -图8、2017年营业总收入40.31亿元,增速56%.................................................. - 9 -图9、公务员序列收入2017年达20.66亿(单位:亿元)................................ - 9 -图10、公务员序列收入占比下降 ........................................................................... - 9 -图11、各项序列收入增速加快 ............................................................................... - 9 -图12、营业总成本随业务开展而增加 ................................................................. - 10 -图13、工资社保增长最多 ..................................................................................... - 11 -图14、工资社保和开办费是最主要的成本项目.................................................. - 11 -图15、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快 ............................................................................. - 11 -图16、毛利率变化平稳,净利率稳中有升 ......................................................... - 11 -图17、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在6%以上 ................................................................ - 12 -图18、研发人员以本硕以上学历为主 ................................................................. - 12 -图19、职业教育分类 ............................................................................................. - 13 -图20、2006-2016中国居民消费情况 .................................................................. - 14 -图21、普通高校预计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人数情况.......................................... - 15 -图22、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出 ............................................................................. - 16 -图23、国家公务员招录人数整体呈上升态势...................................................... - 17 -图24、国家公务员审核通过人数趋于稳定 ......................................................... - 17 -图25、中公教育和华图教育营业收入对比 ......................................................... - 19 -图26、中公教育和华图教育毛利率相近 ............................................................. - 19 - 表1、亚夏汽车交易前后股权结构 ......................................................................... - 4 -表2、中公教育线上产品细分 ................................................................................. - 8 -表3、公司盈利预测假设 ....................................................................................... - 19 -表4、公司盈利预测结果 ....................................................................................... - 20 -附表 .......................................................................................................................... - 21 -

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给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参考,近日,县政府办公室组成专题调研组,就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县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到县职教中心、县开发区部分企业实地开展走访座谈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职教工作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跃上新台阶。 1、积极宣传引导,扩大职教招生。县教育育、人社局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的良好环境。面对社会上对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学到真本事,就业能否保证等种种疑虑,全县上下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势、就业信息和劳务需求信息方面的宣传,使一部分群众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逐步改变观念。同时,各职校每年还组织教职工集中时间深入学校、学生家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动员职教对象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增加生源。 2、面向市场办学,拓宽发展空间。为了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开始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开设具有市场空间、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目前县职教中心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农村电器技术等专业。 3、开展短期培训,注重技能培养。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统计,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近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达3000人次,培训工种涉及缝纫、电子电工、数控机床、黄酒酿造、焊工、钳工等,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服务支撑。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安排

附件2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评审工作安排 一、评奖条件 (一)成果内容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就,代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新成果,针对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实施效果显著,能够在教育教学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健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主要包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培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等方面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成果。

(二)成果要求 申报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学成果应符合《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的有关条件,一般应获得省级或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及以上奖励。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应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应为成果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中做出主要贡献。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并经过不少于4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创新,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在全国或者省(区、市)内产生较大影响,一般经过不少于4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或者实践的某一方面有重大突破,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经过不少于2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

关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关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内容摘要]作为职教的老师都知道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适应目前的新形势和新的要求。然而,怎样对课堂教学改革、度和量又是多少;怎样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为人处事的影响,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待我们及时加以解决。为此,教师除具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一定的基本素养外,还应该增加自我素质的培养,学生老师关系的再思考以及教学的及时反思。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为人处事、误区、反思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应该说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几乎每个教师都能脱口而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等等。但实施到具体的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和这些理念相矛盾实际情况,这时不禁有些茫然;有些困惑;有些误解;是不是还是应该沿用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我们在积极实践的同时必须进行课堂教学上的反思,及时小结,及时调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相信终究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院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走出误区,走向成功。 一、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误区一:课堂上只要有了“问题讨论”、“小组合作”就是改革了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学生只是作为纯粹的而且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为此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起能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发挥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如果在具体操作中不顾教学实际,专为讨论而讨论,并试图以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形式来渲染“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气氛的话,这就会容易走入误区,歪曲新课程的理念。记得我在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时,就犯过类似的错误。首先我把一个班级划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回家预习下一次课要上的内容,等上课的时候,我从每个小组中抽一个学生上台说课十分钟,另外小组打分,最后一节课,我对学生刚才说课时出现的问题和差错进行讲解。本想这样的话,对于同一知识点,学生可以学五至六遍。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以及演讲水平。没想到的是学生在说课的时候,只是照着课本上的黑体字念了一遍。而且还为分数的高低争执。

浙江省特级老师

附件 第十一批浙江省特级教师名单 杭州市(42人): 陈欢(女)杭州第二中学 钟小平杭州第二中学 陈萍(女)杭州学军中学 方淳杭州第十四中学 孔慧敏(女)杭州第十四中学 周顺钿杭州高级中学 蒋春英(女)杭州聋人学校 吴国良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杨志敏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李学军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孔晓玲(女)杭州市建兰中学 高军玉(女)杭州市时代小学 蒋军晶杭州市天长小学 陆虹(女)杭州市胜利小学 张群(女)杭州市行知幼儿园 唐彩斌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苏建强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王盛之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 徐惠琴(女)杭州长江实验小学 汪燕宏(女)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陈竹根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潘云芳(女)杭州市三墩中学 江萍(女)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李勤杭州市学军小学 厉志光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 沈颖洁(女)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沈旭东杭州市长征中学 胡柳蔚(女)杭州市文澜中学 张翼文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汤肖丽(女)杭州采荷第二幼儿园教育集团 吴金炉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 阮长海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 汪坚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凌静(女)杭州市乔司职业高级中学 吕桐军桐庐县实验小学 汪永成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 赖朝晖严州中学 邵锋星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华志红富阳市郁达夫中学 裘志平富阳市永兴学校 吕立峰富阳市实验小学 许强临安市玲珑小学 宁波市(32人): 杨榕楠宁波市效实中学 张悦(女)宁波市效实中学 盛艳萍(女)宁波外国语学校 王姬(女)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吴利文(女)宁波市孔浦中学 沈晓英(女)宁波市通途小学 王勇宁波市鄞州区正始中学 张全民鄞州高级中学 章玲(女)鄞州中学 钟辉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小学徐春燕(女)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陶育义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王彧钊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郑巍巍(女)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 周汉斌(女)宁波市海曙区海曙中心小学邹艳(女)宁波市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胡剑红(女)宁波市第二幼儿园

对县职业教育发展调研情况汇报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1714 对县职业教育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标准范本 The new situation in operation, especially the emergency, makes the information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reporting the details, and then forms a closer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工作汇报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县职业教育发展调研情况汇报标准范 本 使用指南:本报告文件适合在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教科文卫工委,于月日至日对我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县教体局、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到县职教中心、县开发区部分企业实地开展走访座谈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的职业教育办学方

针,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扩大职教招生。县教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的良好环境。面对社会上对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学到真本事,就业能否保证等种种疑虑,全县上下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势、就业信息和劳务需求信息方面的宣传,使一部分群众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逐步改变观念。同时,各职校每年还组织教职工集中时间深入学校、学生家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动员职教对象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增加生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申报简表成果名称: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成果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成果完成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推荐等级建议:二等奖推荐单位名称(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推荐时间:xx年三月三日成果科类:工学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xx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成果类别:教学改革申报等次:二等奖成果名称: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完成单位:(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申请人及简况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李庆宁高级工程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610学时主持项目设计引进实施陈长江教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150学时参与项目设计实施陈彬高级工程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600学时参与项目实施熊绪副教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80学时参与项目引进朱春华高级工程师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80学时参与项目设计实施一,成果主要创新点1,争取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探索出了实行产权联结,按现代企业的制度运作,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3,在船舶类高职院校率先与船

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使学生有了直接参与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的教学平台,能真正做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收入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还可以作为工作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4,专业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积极参与工作站的船体生产设计,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了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对教师进行了"tribon"软件和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为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工作站既作为佳豪公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也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学院提供近600㎡的场地,xx年9月佳豪公司投入50余万元,购置电脑,安装船舶设计软件.xx 年6月再投资200余万元安装"tribon""sb3ds"软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工学结合"培养应用性人才.2,学校和企业"双向兼职,双岗双职"建立良性运作机制,构建了共同参与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的管理体系,工作站工作团队由本院师生和上海佳豪公司派驻人员组成,工作站站长由学校专业老师担任,企业管理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站承接船舶产品生产设计任务,将实船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以工程师身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与佳豪公司的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掌握本专业的

校企合作共育“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共育“双师型”教师 绍兴县职教中心 一、培养背景 2011年5月,浙江省政府在《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开发和学生管理能力。绍兴市、县教育局也印发《绍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水平的意见》、《绍兴县名师名校工程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培育具有绍兴职教特色的“双师型”教师。 近年来,绍兴县职教中心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企业轮训”、“校内集训”等“八措并举”形成了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学校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于2012年10月获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多次在浙江大学的全国校长培训班上介绍,成为浙江省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典范,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借鉴、参考作用。 二、培养目标 借鉴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结合绍兴地方特色,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多措并举打造一支集师范、技能、研发服务于一体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培养策略 (一)“进修提升式”:接受最新教育理念 近年来,绍兴县职教中心已选派22位教师跨出国门,前往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培训;56位专业教师赴江苏、广州、云南等地参加国家级培训;185位专业教师先后赴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参加省级培训;近20人分赴上海、江苏等地参加“长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交流和师资队伍建设”项目;10多位教师学历提升,取得研究生学历。 (二)“企业轮训式”:教学与市场同步发展 绍兴县是纺织大县,纺织设备和技术日新月异。绍兴县职教中心规定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车间进行轮训,了解现代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熟悉企业职业技能要求和管理体系,及时更新,提高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学校还要求专业教师带着项目下企业,如要求染整专业教师带着“学习如何操作汽流缸设备”的任务,在企业实践期间全程参与汽流缸设备的安装、调试、生产,回校后调整教学计划,补充

职业教育级教学成果奖

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成果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成果所属类别 代码□□□□□□ 序号□□□□□□ 编号 青海省教育厅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职业教育教学成果重点奖励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尤其对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信息化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成果。《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一、封面 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 2.成果完成者、成果完成单位: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名称。集体完成的成果,成果完成者和成果完成单位按照其贡献大小从左至右或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不限人数和单位数,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3.推荐单位:各职业教育学校。 4.推荐时间:指推荐单位决定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5.成果所属类别:按下条成果内容代码中的规范要求填写。 6. 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详释如下: a:成果属中等职业教育填1,高等职业教育填2,其他填0。 bc:成果所属专业类(中职)或专业大类(高职)代码(例:属中职农林牧渔类的填01,属高职交通运输大类的填52),成果属公共基础课程的填00,面向所有专业的填99。 *专业类(大类)代码对照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专业代码填写。 d:成果完成人为一人填1、两人填2、三人填3、四人填4、五人填5,超出5人填0。 e:成果内容属教书育人填1,教学改革填2,教学建设填3,教学管理填4,其他填0。 7. 序号:由推荐单位填写。组成形式为Zabcde,其中: Z代表教育类型,即职业教育; ab为推荐单位代码(详见下表); cde为推荐单位所推荐成果的顺序号。 例如:序号“Z01001”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推荐的、编号为001的成果,

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教科文卫工委,于月日至日对我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县教体局、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到县职教中心、县开发区部分企业实地开展走访座谈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扩大职教招生。县教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的良好环境。面对社会上对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学到真本事,就业能否保证等种种疑虑,全县上下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势、就业信息和劳务需求信息方面的宣传,使一部分群众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逐步改变观念。同时,各职校每年还组织教职工集中时间深入学校、学生家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动员职教对象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增加生源。二是面向市场办学,拓宽发展空间。为了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开始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开设具有市场空间、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目前县职教中心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和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器技术等专业。在省市中职技能大赛中,县职教中心有人获得省三等奖、人获得

市一等奖人获得市三等奖,学校获得市团体三等奖。三是开展短期培训,注重技能培养。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统计,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近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达人次,培训工种涉及缝纫、电子电工、数控机床、黄酒酿造、焊工、钳工等,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服务支撑。四是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县职教中心,借助原中学的教学资源,加快学校转型。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学校于年月通过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民办江南职校自年创建以来,投入余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校园面积已达万平米,校舍面积万平米。新的实训大楼和教学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局还积极向上争取万元实训器材为职校提供实训服务。在师资建设方面,职校通过脱产培训、自我转型、社会聘用等多种途径,着力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职教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职校先后有名教师参加了汽车维修、机械、工程、数控、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的国家级职业中学教师培训,名教师参加了省级教师培训,选聘名优秀技术员和工程师来校长期培养年轻专业教师和担当实训指导教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校招生难和企业用工难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我县每年初中毕业生余人,除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外,再加 上外出务工、县外职业学校的争抢生源,实际进入县内职业学校就读不足人,普职比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年县职教中心和职校两所职校实际招生只有人。同时,随着开发区落户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用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企业用工在数量上缺口较

(精)心得体会: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分析思考(最新)

(精)心得体会: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分析思考(最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选一届,其成果一方面反映了近4年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最高教育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又昭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本研究通过对X年及X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试图回答近两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总体分布、主要特点,各省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以及成果奖项目所透视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等,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一、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统计分析 (一)对获奖项目地域分布的统计分析 根据《关于做好X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国32个推荐单位(含军事院校)X年共计向教育部推荐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1054项,经专家评审和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审议,最终获奖项目为45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399项。关于获奖单位的区域分布,我们按照成果推荐单位所处的区域进行统计。关于区域划分,我们按照

政府年度统计的办法,按地理位置将我国分为三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考虑到军校的特殊性,其成果单独统计(下同)。 本届成果奖的特等奖共2项,分别由山东和广东两省获得,均属于东部地区;一等奖共50项,按照获奖区域划分,分别为东部32项,中部6项,西部9项,军事院校3项。从二等奖的区域分布来看,东部248项,中部62项,西部72项,军事院校17项。从获奖比例来看,东部地区超过六成,而中西部地区均不足两成。与X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相比,东部地区一等奖及以上获奖数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有明显增长。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从成果推荐单位的省、直辖市统计来看,451项成果中,有69项由北京市教委推荐(含教指委、行指委推荐的获奖成果数,下同),有46项由江苏省教育厅推荐,占比均超过总数的1/10。与X年相比,各省(市)获奖情况变化不大,值得关注的是山东省无论是一等奖还是二等奖的获奖数均增长显著;陕西省和贵州省的获奖数也

中等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占据了全市高中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如何?2009年4月,市政协教文卫体委组织部分教育界委员和教育界专家,在 市政协副主席傅路红、朱恒钱带领下,对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我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金华高级技工学校、金华商校、 婺城区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和武义县教育局、浦江县教育局的情况汇报,并赴嘉兴、衢州市学习考察,了解兄弟市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之后,委员和专家们进行了座谈。 委员们认为,近几年来我市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稳定办学规模、强化专业建设、突出职教特色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同时,委员们也认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同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 相比,同较发达市的发展态势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现有各类中职学校60所(普通中专6所、成人中专8所、技校3所、职业高中43所),教职员工4442人。2008年招生27927人,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82508人,与普高在校生基本持平。中职学校中有国家级重点12所,省级重点7所。全市中职学校现有省级示范专业23个,省级实训基地17个、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从专业门类上看,中职教育涵盖了机电、商贸、旅游、建筑、汽车、计算机等 50多个专业,基本构建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并形成了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中职教育规模稳定。2001年起,我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职普协调发展,采用“按1:1编制高中段招生计划”、“普高招生三不准”、“推行直升 生制度”、“规范招生宣传”等办法,并在中职招生中实行“四放开”机制,较好地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全市已连续七年达到了普职比1:1。校均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有8所职校在校生人数超过了3000人,从全省范围看,无论是普职比还是在校生人数,我市都已经是一个职教的大市,正在向职教强市迈进。 二是专业建设取得成效。浙江省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以来,我市教育行政部门抓住机遇,积极努力,各职业学校克服经费短缺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创建省级示范专业与省级、国家级实训基地。在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第一轮实施过程中,我市在示范专业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特别是2008年,创省示范专业5个(全省51个),省级实训基地7个(全省36个),获得省级奖励经费

关于牧区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92582 关于牧区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关于牧区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今年,盟政协副主席宝新民任组长,盟政协、盟教育局、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人员组成调研组,对全盟各旗县市职业教育、农牧民培训及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盟职教中心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先后考察了6个旗县市的5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及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盟职教中心,走访了农牧场管理局公主岭牧场和6个旗县市的5个乡镇苏木、5个嘎查村的农牧民,并召集旗县市政府分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和农牧民等进行座谈24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广泛征集了职教教

师、职高及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农牧民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目前,全盟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10所,其中旗县市职业高中5所,盟属中等职业学校4所,高等职业院校1所。XX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574人,在校生达到1.28万人。在10所职业院校中,有2所为自治区级重点职校,1所为国家级重点职校,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短期技能培训有序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总的看,全盟职教事业有了长足长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础投入不断加大。近几年,各旗县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

职业教育调研情况汇报

职业教育调研情况汇报 xx县职业教育调研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加快我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努力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以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工作重点,县、乡、村三级职业培训井然有序。现就我县职业教育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省教育厅的重视、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县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职教中心建设为重点,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截止目前,xx县有公民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个,由人事部门主管,年培训技术工人1200人次;政企联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2个(合隆、飞腾);民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个,年培训技术工人3000人;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所,年培训农民8000人次;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

现基本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乡镇成校、教育部门相结合,职前职后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培训情况 为做好“两化工程”工作,县委、县政府下发了《xx县XX年城镇公民职业化工程实施方案》,确定XX年培训目标任务,培训内容和主要措施。一是城镇公民培训3000人。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熟练掌握一至二门职业技能,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就业再就业率达到80%以上,并向本县工业园区输送员工70%以上。二是做好新增劳动力培训。新增劳动力主要是初中、高中毕业生,县教育局负责对初中、高中毕业生3598人进行职业技能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新增城镇劳动力的择业、就业、创业能力。三是各乡农民技术学校对农民实行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农时对农民进行果树、烟叶、蚕桑、西瓜、水稻实用技术培训5339人次;农民科技校培训1213人次。四是职业技能培训6124人次。全县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农民有3310人获得绿色证书,占培训总数的62%,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496人获得了初级资格证书,获得初等率达%。建设了一个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实现就业人员有2408人,其中2093人在本县县城企业就业,有315人外出务工,转移就业率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