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照明设计说明
城市道路路灯照明设计说明

城市道路路灯照明设计说明城市道路路灯照明设计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还直接关系到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在进行城市道路路灯照明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道路类型、行车速度、视距要求和路灯布置等因素。
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道路,照明设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主要分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干线,通行量大,车速快。
在设计时,需要确保路灯的亮度和照明范围都能够满足行人和车辆的需要。
而次干道和支路的通行量较小,车速较慢,因此可以相应减少路灯的数量和照明亮度。
其次,行车速度也是照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根据道路的行车速度,确定路灯的布置密度和亮度。
行车速度越快,路灯的间距就需要更短,亮度要求也相应提高,以确保行车安全。
而行车速度较慢的路段,路灯的间距可以相对宽松一些。
此外,视距要求也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
根据路段的视距要求,确定路灯的照明范围和亮度。
例如,交叉口、弯道等需要确保足够的视距,所以此类路段的路灯亮度要求相对高一些,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最后,路灯的布置也是照明设计的重要环节。
路灯的布局需要根据道路的形状、车流量和行人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情况下,路灯应该设置在道路两侧,以确保整个路段得到充分的照明。
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树木等固定物体的位置,避免产生阴影。
此外,在重要的交叉口或转弯处,可以适当增加路灯数量,以提高视觉效果和交通安全。
在进行城市道路路灯照明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节能性和环保性。
可以采用LED路灯等新型节能灯具,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另外,还可以通过智能照明系统来实现定时调节亮度、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等功能,提高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路灯照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类型、行车速度、视距要求和路灯布置等因素,在提高照明效果的同时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在实际设计中,还要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新技术和智能系统,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沿江连接道整治工程)道路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沿江连接道整治工程)一、设计依据1、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3、各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4、国家现行主要设计规范、标准规定:(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5、国家和地方其他相关的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及标准图集。
二、设计范围(1)道路照明系统。
(2)防雷及接地安全系统。
三、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沿万州区龙都街道桐子园沿江连接道整治工程,地处万州经开区九龙园,为城市主干路。
设计范围K0+050~K1+261.163段,全长1211.163m。
标准路幅宽度为28m,双向6车道,按照城市道路主干路的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40km∕h.四、照明供电及控制系统1、负荷等级及负荷计算本次设计道路照明工程的负荷等级为城市三级用电负荷,用电设备总容量为96kW,其中道路照明设备总容量为56kW(包含周边路网道路照明预留20kW),景观照明预留30kW,其它照明(含交通工程设施)预留IOkW。
2、供电电源:本工程道路照明设备采用户外箱变供电,电源就近取自城市IOkV高压公共电网,低压出线采用220/380V电压,采用TN-S系统配电。
3、综合考虑低压供电半径的影响,同时考虑供配电系统的经济性以及预留用电负荷,本工程新设1台路灯箱变为本工程道路照明、景观照明及其它照明(含交通工程设施)供电,并预留周边规划路网用电,箱变供电半径约为750m。
具体分布及供电范围详见下表:补偿后cosΦ=0.94o5、本工程的路灯控制采用自动与手动相结合的控制方式,自动控制采用时钟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6、计量:本工程计量根据业主及供电局要求,在路灯照明总进线处加设低压计量装置。
H8道路工程--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

H8道路工程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 设计合同及委托书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1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1.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5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OO53-2O131.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X)57-2O1O1.8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9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1.1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1.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1.12 《1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20151.13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171.14 《重庆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市政设施标准化实施导则(试行)》2018.081.15 道路专业提供的道路相关平面图和横断面图1.16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后期补充初步设计专家意见及回复。
2、工程概况空港新城H8道路工程位于重庆主城区两路组团,呈东西走向,本次H8路起于秋成大道,与秋成大道形成交叉口(K0+000∙000),向东延伸,止于Z4路(Ko+202.765),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终点道路全长为202.765m,实施起点K0+014.419,实施终点K0+184.144,路幅标准宽度为16.0m,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为3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
3、设计范围和内容主要设计内容有:(1)照明供电系统(2)道路照明系统(3)安全接地系统4、照明供电系统设计4.1、本工程负荷等级为三级用电负荷,照明设备总容量为0.9kW°4.2、本工程道路照明设备采用户外箱变供电,电源就近取自城市IokV高压公共电网,低压出线采用220/380V电压。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说明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道路照明应确保行人和车辆在夜间有足够的光线以保证行驶安全。
2.舒适性:道路照明应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避免眩光和刺眼情况发生。
3.能效性:节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道路照明设计应注重使用高效能光源和照明装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可持续性:道路照明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采用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光污染。
三、照明方案1.照明点位:根据道路类型和用途,合理设置照明点位,使照明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情况下,道路照明点位的间距不宜过大,以免形成照明死角。
2.光源选择:选择高效节能的LED灯作为照明光源,具有寿命长、亮度高、色彩还原度好等优点。
同时,采用可调光技术,根据道路使用情况和时间要求调整照明亮度,实现能源节约。
3.灯具设计:合理选择灯具外形和材料,保证照明效果的同时避免光污染。
灯具采用防眩光设计,降低刺眼感,提高照明质量。
4.照明色温:选择适当的照明色温,根据具体用途和环境要求进行调整,以提供舒适的照明效果。
不同区域的道路照明可以采用不同的色温,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安全要求。
5.智能调控: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实现对道路照明的精确调控。
根据天气、交通密度等因素自动调整照明亮度和时间,确保能源的最大利用和行人车辆的安全。
6.太阳能照明: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缺乏电力供应的道路,可以考虑采用太阳能照明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提供照明功能。
这种方式既能够满足道路照明需求,又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照明效果评价1.光照度: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使用要求,设定合适的光照度,确保行人和车辆能够清晰辨识周围环境。
2.均匀度:道路照明应保证照明均匀度,避免明暗不均的情况发生,以提高道路的可见度。
3.色彩还原度:道路照明要求具有良好的色彩还原度,能够真实还原物体的颜色,以确保行人和车辆对道路和周围环境有清晰的认知。
五、照明维护道路照明设计应考虑到照明设备的维护和更换。
定期检查灯具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故障灯具,保证整个道路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
道路照明设计方案

道路照明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道路照明是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本文将探讨道路照明设计方案,以提供一个高质量的道路照明解决方案。
二、设计目标在道路照明设计方案中,我们的目标是:1.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确保行人和车辆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情况和信号标识;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提供美观的景观设计,使道路照明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设计原则在设计道路照明方案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配置灯具: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需求,合理配置灯具,确保整个路段能够均匀分布的照明;2.科学设置灯杆:灯杆的高度和间距需要根据道路的宽度和交通状况来决定,以最大限度地提供照明效果;3.合理选用灯源:选择高效节能的LED灯作为主要照明源,以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4.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天气、交通状况和路段使用情况,调整照明亮度,进一步节约能源;5.结合景观设计:在照明设计中,结合道路的景观特点,采用适当的照明技术和灯具,营造出美观的照明效果。
四、设计内容在具体的道路照明设计方案中,我们将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1.照明亮度:根据道路等级和使用情况,选择适当的亮度要求。
主要道路需要较高的照度,而次要道路和住宅区可以适度降低照度要求;2.灯具选用:选择高效节能的LED灯作为主要照明源。
LED灯寿命长,耗能低,使得其成为理想的照明选择;3.灯杆设置:根据道路宽度和交通状况,合理设置灯杆的高度和间距,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4.智能控制系统:引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时间段、天气状况和交通流量,自动调整照明亮度,以实现能源的最大节约;5.景观设计:根据道路特点和周边环境,设计合适的照明方案,营造出美观的夜间景观效果。
五、方案实施在道路照明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调研:调查道路类型、交通状况、使用需求和周边环境,了解照明需求;2.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照明方案,包括照明亮度、灯具布置、灯杆设置、智能控制系统和景观设计等内容;3.施工实施:根据设计方案,开展照明设施的安装和调试,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4.运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照明设施,保证其良好运行,延长寿命并提高效率。
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说明

青岛路、北海路照明工程设计说明一、照明工程(一)工程概况青岛路与北海路均位于宜昌市开发区。
此次青岛路照明工程设计范围为大连路至桩号1+380处,北海路设计范围为发展大道至大连路。
(二)采用规范《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三)道路照明设计说明1.照明设计标准为城市次干道标准,Ⅱ级照明等级,按照常规照明方式考虑。
单挑型路灯沿道路两侧对称布置,设计平均亮度大于1.0cd/m²,平均照度15Lx,照度均匀度为0.35。
2.道路照明灯具选用截光型灯具,光源为高压钠灯,沿道路两侧每隔35m左右设置道路照明灯一盏(可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灯高9m灯具最大光强方向和垂线夹角小于65度,灯具的效率大于70%并加电容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大于0.85。
灯具的悬挑长度小于2m,仰角小于15度。
每灯设置独立的短路保护开关。
在道路交叉口处采用3×400w,高11m的高杆灯加强照明,高杆灯灯具采用平面对称布置。
3.路灯电源均采用地下电缆供电,电缆型号为YJLV-0.6/1KV-4×50。
非机动车道下穿Φ100碳素波纹管(壁厚5mm)敷设,埋深0.7m;车行道下穿Φ100碳素管采用混凝土满包保护,埋深1.0m。
接地采用4×40mm镀锌扁铁。
为防止电缆绝缘层损坏,灯座内预埋的电缆进出口须打毛刺并做到45度倒角。
各灯具按回路编号均匀的接入A、B、C三相。
4.青岛路路灯电源分段由大连路及港窑路路灯电源提供,北海路路灯电源分别由发展大道及大连路路灯电源提供。
5.道路照明控制方式采用定时控制和监控系统编程自动控制。
道路照明设计概述

道路照明设计概述道路照明是指在道路上设置照明设施,以提供夜间行车和行人活动的安全。
道路照明的设计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亮度和均匀的照明分布,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道路照明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道路几何形状、交通流量、行人流量、夜间视觉要求、环境要求等。
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以确保照明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道路照明的设计需要根据道路的几何形状来确定灯具的布置和数量。
在直线段路段,灯具的布置一般较为均匀,可以根据道路宽度和灯具的光照范围进行合理的布置。
在曲线段和交叉口等特殊区段,需要加强灯具的布置,以提供足够的照明。
交通流量和行人流量也是道路照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通常需要设置更多的灯具,以提高行车的可见性和交通的安全性。
行人流量较大的路段,如人行道和过街天桥等,也需要加强照明设计,以提供足够的照明和可见性。
夜间视觉要求是道路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根据人眼在不同照明条件下的视觉特性,设计者需要确定照明的亮度和均匀性。
照明亮度一般采用照度来表示,根据道路的等级和功能,确定合理的照度标准。
照明均匀性通过灯具的布置和光照范围来实现,保证道路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合适的照明。
环境要求也是道路照明设计的考虑因素之一。
照明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道路的整体形象和风格。
在保证道路照明的功能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照明设施的造型和颜色等因素,以提高道路的美观度。
道路照明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效率和环保性。
设计者应选择高效的灯具和照明设施,以减少能源消耗。
也要注意减少光污染和环境污染,选择带有光束控制和污染控制设备的照明设施,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道路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维护和管理的便捷性。
照明设施的选择和布置应便于维护和更换,以确保设施的长期可靠性和有效性。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进行照明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石滩路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4.道路照明设计1) .道路照明采用常规低杆照明方式,灯杆对称布置在双侧道路绿化带上,灯杆选用双臂灯杆,灯具选用半截光型高压钠灯,机动车道侧功率150W,悬挑长度1.3m,仰角为10度,安装高度为9m;非机动车道侧功率为IOOw,臂长1.5m,安装高度为7米。
路灯灯杆基础距离绿化带路缘石0.7m,灯杆间距30米。
路口设双光源灯。
具体布置详照明平面图。
经利用系数法道路照度计算:(PUKN SUKNEaV=SW S=EaVW本次设计道路平均照度为EaV为151x,照明功率密度(1PD)为0.68W/m?,满足规范要求。
2) .道路照明灯具防护等级不低于【P65,灯具效率不低于70%,灯具配套供应镇流器、触发器、补偿电容器等附件。
3) .道路照明灯杆采用喷塑热浸锌圆锥型钢管,外刷米防锈漆。
灯杆下部设接线孔。
每个灯杆接线孔内各灯具分支出线加装一个30mA漏电断路器(3C认i正)。
4) .从节能考虑,本工程照明灯具按全、半夜分组控制,灯具的开闭通过智能照明控制器根据照度或时间自动控制,也可手动控制。
半夜时仅开启全夜灯具,节能运行。
5) .灯具、灯杆的外观、颜色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尽量与环境相协调,可采用具有一定装饰性灯具。
灯杆、灯具、光源、电器主要参数要求道路照明选用半截光型模组1ED灯具。
灯杆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1ED光源显色指数Ra270,光效大于1201m∕W,功率因数大于0.92,色温为4000K,使用寿命大于50000小时,达到IoOOO小时光通维持率,灯具效率要求不低于90%o1ED路灯在燃点至3000h时的光通量维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一篇设计说明部分1 .设计依据1) .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4)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6) .(IO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9) .道路专业提供的图纸及甲方提供的各种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照明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丹桂路延伸段连接丹阳市区和丹阳北站,与高铁站前路共同组成丹阳北站联系丹阳城区的快速通道;同时,该道路与丹桂路、北二环路共同组成了丹阳市东西向最主要的交通性主干道,连接了丹阳城东新区和老城区、沪宁铁路丹阳站、沪宁高速铁路丹阳北站、沪宁高速丹阳和河阳出入口、规划镇丹高速出入口等重要交通枢纽。
设计规范由齐梁路至京沪高铁丹阳北站站前道路,其中西段为齐梁路至丹界公路(XK0+000~XK0+888.928),长0.889Km;东段为丹界公路至终点(DK0+000~DK4+461.923),长4.462Km;全长5.351Km。
道路为双向6车道,主线设计时速50Km/h。
为城市Ⅰ级主干道。
二、设计依据1、丹阳市丹桂路延伸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资料;2、采用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7)《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89-2001)三、设计规范自变电所高压进线侧起至本道路的供电系统设计,照明平面布置、照明系统设计。
与外部供电的接口:变电所高压引入线终端。
四、供电系统设计1、本工程用电负荷为道路照明,负荷级别为三级,工作时间由路灯管理部门确定。
2、工程采用箱式变压器供电,共设置箱变5处,分别在XK0+405、DK0+650、DK1+665、DK2+925、DK3+945附近。
箱变安装在人行道外侧绿化范围内。
3、箱式变电站由高压单元、变压器、低压单元构成。
高压采用负荷开关加高压熔丝保护等构成;变压器容量均为50KVA,采用温度控制自动排风装置,超温报警并切断低压总开关的方式保护;低压单元由低压总进线、低压馈电等构成;馈出线回路包括道路照明用电等。
4、10KV线路主保护为瞬间电流速段保护,后备保护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单相接地故障由绝缘监察装置报警。
五、照明设计1、照明标准(1)机动车道路照明标准道路级别路面亮度路面照度眩光限制环境比平均亮度总平均度纵向均匀度平均照度均匀度TI(%)SR (Lavcd/m²Uo UlEav(Lr)Uf最大初始值最小值维持度最小值最小值维持值最小值主干道1.5 0.4 0.7 20 0.4 10 0.5(2)交会区照明标准交会区类型路面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UE眩光限制Eav(lx),维持度主干路与主干路交会300.4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角上,灯具在80°和9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30cd/1000lm 和10cd/1000lm主干路与次干路交会主干路与支路交会次干路与次干路交会20 次干路与支路交会支路与支路交会15(3)人行道路照明标准夜间行人流量平均照明维持值(LX)最小水平照明维持值(LX)最小垂直照度(LX)流量较大20.0 7.5 4.0 流量中等15.0 5.0 3.0 流量较小10.0 3.0 2.02、照明方式道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光源,标准断面路段采用半截光型灯具,平交口处采用泛光型灯具。
(1)照明横断面(西段):中央分隔带内布置双挑臂路灯,杆高35m,功率250W+250W,杆高12/12m,挑臂2m/2m,灯具仰角均为10°。
两侧外侧人行道外侧路肩对称布置庭院灯,杆距17.5m,功率70W,杆高4m。
机动车道侧 LPD=0.671W/m ²(2)照明横断面(东段一):中央分隔带内布置双挑臂路灯,杆距35m,功率250W+250W,杆高12/12m,挑臂2m/2m,灯具仰角均为10°。
两侧人行道内侧路肩对称布置庭院灯,杆距17.5m,杆高4m。
机动车道侧LPD=0.671W/m²。
注:因照明横断面(西段、东段一)两侧有110KV高压架空线路,道路北侧有10KV架空线路,为节约造价,避免110KV 高压线拆迁,起点处道路线位向北移约2.5m,使北侧高压线位于侧分带内,南侧高压线位于人行道以外,局部路段人行绕行。
故此照明横断面路段采用中分带布置双挑臂路灯,灯杆与高压线在竖直方向保持安全距离。
(3)照明横断面(东段二)路段:两侧侧分带内布置双挑臂路灯,杆距35m,功率250W+150W,杆高12/10m,挑臂2m/2m,灯具仰角均为10°。
机动车道侧LPD=0.671W/m²。
(4)照明横断面(东段三)路段:机动车道外侧防撞护栏上布置双挑臂路灯,杆距35m,功率250W+150W,杆高11/9m,挑臂2m/2m,灯具仰角均为10°。
机动车道侧LPD=0.671W/m²。
(5)非标准断面路段:道路交叉口采用3x400W泛光型灯具进行照明,杆高15m,其余非标准路段照明布置方式详见道路照明平面布置图。
道路照明总功率:144.19KW。
3、照明配电(1)采用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要求受电端电压变动幅度、低压照明用户不超过+5%,-10%。
ΔU%符合末端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90%的规定。
中分带双挑灯及庭院灯所在回路按三相供电,A、B、C三相间隔接线,保持三相平衡;侧分带及桥梁护栏内双挑灯回路按单相供电,机动车道侧灯具用电缆中两相间隔接线,非机动车待测灯具用电缆中另一相接线。
(2)低压配电线路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4、照明控制采用统一的市政路灯管理三遥控制方式,路灯配电柜设置远动终端。
控制可采用手动和自动2种控制方式,手动控制在配电柜面板上操作,自动控制通过三遥装置统一开启控制。
5、照明设备(1)灯具采用高效优质成套路灯光照明灯具,寿命>24000小时。
灯具照射角可有多种选择。
灯体采用重型高压合金铸铝或新型环保材料外壳,表面经静电喷塑处理;高纯铝板,反光器采用高纯铝板,表面经氧化处理后镀膜;透明罩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厚度≤5mm;路灯采用高强度碳酸酯复合材料或高强度钢化玻璃;采用硅橡胶密封圈,防护等级IP65;灯体设有客气净化过滤器,以阻止外部污染物进入灯具;投光支架为可调式,最佳配光角度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调整;灯具为快开结构,紧固件防腐等级符合户外0类要求;灯具效率≥70%,配光曲线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眩光限制符合JT/T367-1997标准;灯具安装维修维护简使,打开后应有固定支撑架使灯具上盖无需人力固定;灯具的功率因数不低于0.85;灯具的光源室和控制室分开,光源室部分的灯罩采用具有热稳定性的安全玻璃。
(2)光源光源采用高效、节能、长寿命的高压钠灯,色温>2100K,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下,点燃100小时后(包括电路损失)光效不低于110Lm/W,光衰至73%时工作寿命为24000小时。
光源应在开启后5分钟之内达到最大光通量的85%,当电压下降1%,光通量减弱应小于3%.光源光通量70W 高压钠灯 8000lm150W 高压钠灯 17500lm250W 高压钠灯 33000lm400W 高压钠灯 55000lm(3)灯杆灯杆采用材质其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不低于Q235--A,灯杆的全长直线不超过1‰,采用不小于4mm钢板卷制,有防止挑臂转动的措施。
灯杆底部设有防雨维护门,并配挂专用防盗耐蚀锁。
操作门内设有与接地相连的扁钢装置,接地电阻≤4欧姆。
托架与杆体通过以杆体为导体介质,形成安全的电气连接。
灯杆均应采用热浸镀锌工艺进行防腐处理,锌层应均匀,表面色泽一致,厚度≥85微米或610克/平方米,要求48小时盐雾试验合格或硫酸铜腐蚀试验合格。
道路照明灯杆采用热浸镀锌后防腐喷塑处理,喷塑厚度≥2.0密耳。
6、照明电缆敷设:(1)照明采用YJV型电缆供电。
(2)照明线路在绿化分隔带内或非机动车道道路肩上穿优质PE管理地敷设,埋深0.7M;穿越车道、路口加热镀锌钢管保护,并用C20混凝土包封,埋深0.8M,管内线路不允许有接头。
(3)电缆进出管口处采用无机防火材料封堵。
六、防雷与接地(1)进线防雷:在箱变10KV进线侧设氧化锌避雷器1组。
(2)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型式。
(3)箱变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
(4)灯杆单头钢制灯具及其相接钢制灯杆与接地系统相连。
灯杆及灯座钢筋混凝土基础均需与PE线接通,同时每个低杆灯做单独接地,采用一根L50×50×5×2500的热镀锌接地极,接电电阻≤4欧姆,作法参照03D501-4,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增订接地极。
七、节能措施(1)采用高效光源,来降低电能消耗,节约能源。
(2)采用高效灯具,选用利用系数高的灯具。
(3)灯具就地实现单灯补偿,功率因数不低于0.85.2、照明节能措施:(1)合理布置箱变位置,减小低压侧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
(2)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
(3)选用高效低耗变压器。
并使变压器的实际负荷接近设计的最佳负荷,提高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小变压器能耗。
(4)半夜灯方式:在后半夜车流量明显减少的时候关闭非机动车道照明(70W/150W),机动车道采用变功率整流器节能技术(250W→150W、400W→250W),在节能工作时,通过改变镇流器的阻抗参数从而改变电流,降低运行规律,达到节能目的。
八、施工注意事项1、供电照明施工中应与道路主体施工密切配合。
2、基础设置位置、基础高度及有关基础护坡处理,应严格按照有关图纸处理。
3、基础应按图纸要求的位置设置预埋件,基础内预埋件均采用热浸锌防腐处理,其螺纹部分镀锌后应进行清理。
4、浇注基础混凝土时,应注意定位法兰盘与基础对中,并将其嵌进基础(其表面与基础顶对齐),同时保证其顶部水平。
5、地脚螺栓位置正确并保持垂直,基础表面应平整。
6、施工完毕,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宜按图控制在50mm内,对外露螺纹应加以保护。
7、接地装置应严格按照图纸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及验收规范》( 9-2006)要求,配合基础同时进行施工,隐蔽部分应在覆盖前及时做好中间测试,检查和验收。
(1)接地引线的接地极均应进行镀锌处理,接地装置不应任意连接或断开,接地引线数量不得任意改变及减少。
(2)所有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地线应防止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
8、预埋管道施工要求:(1)所有钢管镀锌处理,钢管续接采用套管焊接方式,不允许钢管直接对焊。
钢管续接前,必须检查断开是否有毛刺、断牙、缺口等,并将内口倒角,以免损失电缆,在套管两端满焊,除去焊渣,做防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