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对数曲线-2019高考复习专题——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解析版)

专题06 对数曲线-2019高考复习专题——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解析版)
专题06 对数曲线-2019高考复习专题——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解析版)

1.若定义pC是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酸(H2A)水溶液中pC(H2A)、pC(HAˉ)、pC(A2-)随着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pH=4时,c(HAˉ)

B. c(H2A)+c(HAˉ)+c(A2-)是定值

C. 该酸的电离常数K a1=10-1.3

D. 常温下,NaHA的水溶液呈碱性

【答案】C

2.已知:pOH=-lgc(OH-)。常温下,某弱酸的钠盐(Na2XO3)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加水稀释,先增大后不变

B. 在NaHXO3溶液中:>1

C. 向Na2X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显中性时:c(Na+)+2c(H+)=c(HXO3-)+2c(XO32-)+2c(OH-)

D. 实线M表示pOH与的变化关系

【答案】B

【解析】分析:A. 溶液加水稀释,c(H+)×c(XO32-)/c(HXO3-)的值不变;B. 在NaHXO3溶液中,

= [c(OH-)×c(HXO3-)×c(H2XO3)]÷[c(H+)×c(XO32-)×c(HXO3-)]=K h/K a1,结合pOH=2计算;C.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及中性溶液中c(H+)=c(OH-)进行分析;D.已知pOH=-lgc(OH-),则pOH越大,c(OH-)

越小,当pOH较大时,溶液中的氢离子较多,则c(H2XO3)较大,所以实线M表示pOH与的变化关系;根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Na2XO3溶液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c(HXO3-)、c(OH-)均减小,温度不变,Kw不变,

因此c(H+)增大,Na2XO3溶液加水稀释,一直增大,A错误;=

[c(OH-)×c(HXO3-)×c(H2XO3)]÷[c(H+)×c(XO32-)×c(HXO3-)]=K h/K a1,根据图像当=0时,溶液的

pOH=4,水解大于电离,溶液显碱性,所以K h/K a1>1,即在NaHXO3溶液中:>1,B正确;向Na2X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XO3-)+2c(XO32-)+c(OH-),C错误;Na2X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分两步水解:XO32-+H2O= HXO3-+ OH-, HXO3-+ H2O= H2XO3+ OH-;水解的第一步程度较大,因此c(HXO3-)/c(XO32-)比值较大,当c(HXO3-)/c(XO32-)=10-4时,溶液的碱性最强,pOH=0;第二步水解受到第一步抑制,水解程度较小,c(H2XO3)/c(HXO3-)比值较小,当c(HXO3-)/c(XO32-)=10-9时,溶液的碱性最强,pOH=0;所以实线M表示pOH

与的变化关系,D错误;正确选项B。

3.常温下,二元弱酸H2Y 溶液中滴加KOH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

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 曲线M 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

B. a点溶液中:c(H+) ― c(OH-)=2c(Y2-)+c(HY-) ― c(K+)

C. H2Y 的第二级电离常数K a2(H2Y)=10-4.3

D. 交点b的溶液中:c(H2Y)=c(Y2-)>c(HY-)>c(H+)>c(OH-)

【答案】D

【解析】详解:A.随着pH的增大,H2Y 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溶液中逐渐增大,逐渐减小,

lg逐渐增大,lg逐渐减小,因此曲线M表示pH 与的关系,故A正确;

B. a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 +c(K+)=2c(Y2-)+c(HY-)+c(OH-),因此c(H+) ― c(OH-)=2c(Y2-)+c(HY-) ― c(K+),故B正确;

C.pH=3时,lg=1.3,则K a2(H2Y)===10-4.3,故C正确;

D. 交点b的溶液中存在:lg = lg>1.3,因此>101.3,即c(Y2-)

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D。

4.25℃时,用0.10 mol/L的氨水滴定10.00 mL 0.05 mol/L的二元酸H2A的溶液,滴定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

积(V)与溶液中

()

()

OH

lg

H

c

c

-

+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高考备考方案

2014年高考备考方案 一、~年高考回顾 我校~年高考创学校开办以来的最好成绩。全校总分700分以上有6人,单科上700分以上人数48人次,重点上线人数68人,本科上线人数292人,省专上线人数686人,升学率达92%。其中杨光健同学以历史单科成绩815分、龚信礼同学以物理单科成绩798分位居全市第一,卢国祥同学以英语单科成绩771分位居全县第一。另外在“小三科”方面,我校均有历史性的突破,美术考生上重点29人,上本科线34人,入围率达85%,体育考生28人中有27人上本科线,上线率达96%,音乐4人全部考上星海音乐学院。 二、~届学生基本情况 1、~届学生人数719人,分11个班,其中生物2个班,历史2个班,物理2个班,化学2个班,政治1个班,地理1个班,美术1个班。 2、本届学生入学分数线为508分,三年前我校招生本来有58个学生超过博中分数线,但结果报名时一个都没来,也就是说该届学生没有尖子生,我们招来的线外生大都在350~480分之间,最低分229分。 三、~届高三教师基本情况 今年我校高三任课教师共有40位,绝大部分老师是从高一、高二年级经过一轮轮的竞争升上来的,是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老师进行笔试后选出来的,从高三留下来的少数老师也是优中选优、强中选强。但由于今年我校有经验的教师外调比较多,导致有些科青黄不接,如生物科组,一下子就走了三个老教师,数学科组长和语文科组长也调走了,他们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是学校教学的顶梁柱,他们的调走对我们高三正常备考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届高三教师的整体素质远远比不上上一届。 四、~届高三备考方案

为了争取高考出好成绩,制定如下备考方案: 1、抓好德育工作,搞好校风校纪。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班风、学风建设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年级,确保高三级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抓好高考的各项备考工作。 (1)、各备课组制定好备课计划。各班制定好班级管理制度。时间:开学前两周。 (2)、各备课组要统一备考思想。做到统一进度,统一教材,统一辅导,统一考评。落实“备、讲、辅、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并严格实施。 (3)、继续抓好综合科目的教学,每周组织测试一次,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4)、在抓全面教育的同时,应做好两类工作。一是抓好尖子生的工作。对于各班的尖子生,指定专人辅导。二是抓好临界生的转化工作,特别对偏科生的辅导工作。 (5)、搞好体、美、音辅导与训练。 (6)、改革早操方法,使学习做到劳逸结合。 (7)、认真抓好三次月考和市调研考、市模拟考。严格按高考要求组织考试。(具体时间见后面备考工作日程安排表) (8)、抓好考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考前一个月搞一些心理辅导板报和讲座。 (9)、组织好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指导工作。

2020年高考备考方案三篇

2020年高考备考方案三篇 高考备考要想成功,首先必须要有亮剑精神。以下是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年高考备考方案1 1英语 命题组提示:1、英语勤练习,答题规范化。 注重考前的强化训练、模拟演习。同时再次深入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题,把握高考方向。在高考前夕,要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应试能力,在高考规定的时间内做几套标准的模拟试题,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减少非知识性失分。 2、梳理把握知识重点,科学训练应试技能 最后几个月,对于英语学科,考生们要提高答题思维和习惯的规范性,提升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当然,更要注重归纳和反思,提升考生的应试技能。 3、坚持始终,提升综合技能 提高综合技能是后期备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听、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贯穿后期备考的始终。 提升听力技能,要坚持做到天天训练、足量训练,适当进行延时训练。

提升阅读技能,要重点提高考生总结提炼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提升写作技能,要切实过好“三关”,依次为卷面关、内容关和语言关。 4、再次梳理,把握知识重点 在后期备考中,要对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复习的重点是以词块为单位,关注语境和应用,带动考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对于语法,提炼常见考点和重点考点,帮助考生提升在语境中解题的能力,并针对上一轮复习中遗留的易错题,提高准确辨析考点的能力,发现陷阱,做出正确判断。 5、专项训练,系统归纳题型特点 对高考各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重在方法指导,系统归纳题目类型特点,提升解题得分能力,提高考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提高考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数学 命题组提示:1、数学要抓“关键点”,复习备考消盲点。 后期复习绝不是简单重复的过程。我们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点”——组题的质量;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在历年高考命题中,通过图象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盐类水解、守恒关系的应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 等知识的题目是必考题,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试题通常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涉及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 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和规 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一、解题方法: 1.要仔细分析所给图象,确定图象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 碱性,充分挖掘图象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如图示中的最高点、最低点、交汇点、突变点都是提供解题信息的关键点。 2.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等方法解决问 题。 (1)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 恒。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 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

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可水解的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 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需要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 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3.对于混合溶液的离子平衡图象题,解题思维必须触及:混合溶液有无反应、反应物是否过量、电离与水解何者强、 溶液体积变化有无影响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等。若不发生反 应的混合溶液,则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若恰好完全反应的 混合溶液,生成的是酸或碱则考虑电离,生成的是盐则考虑 水解。若反应物过量,则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若 有定量计算,则要考虑混合溶液的体积变化。 4.一定要理解透坐标用对数表示的含义。结合平衡移动 原理确定变化量到底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5.选择题中的曲线图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图象。该类试题中,图象中 一般会同时涉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酸碱混合液的pH与离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图象。 (3)沉淀溶解平衡图象。 无论哪种图象题,主要的命题点都无外乎以下几方面: (1)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判断。

2019年高考复习计划-学习计划

2019年高考复习计划-学习计划 进入新高三总复习之后,可以预见学生的学习时间越来越少了,绝大多数学校或同学给自己悬上了高考倒计时。但大多数同学们在这个阶段普遍感到比较茫然,无从下手。新高三马上要进入第一轮复习了,所以我们也应该利用好这一年的时间,有针对性的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为自己赢得迈向成功起点的机会。 下面说一下常规的备考阶段和学习目标,以及当前我们务必要做的几件事: 高三三轮复习按时间大致分为: (一)第一轮复习(9月3月初)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一边是高中三年课程的回顾,一边是知识遗漏的查找,这也是为高考总复习知识系统化、能力化做好准备的时期。高考是考三年的内容,而在高一高二落下的知识很多,而高考的其中的一个黄金定律8020法则,就是指高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把这部分的基础做好的话,就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所以必须把这两年的基础知识补上,避免高考时这些知识变成失分点,自己通过做大量的题来找漏洞效果不明显而且又浪费了时间。最后以致于信心受挫,决定放弃学习了。这是学习中的最可怕的现象。我们做题不贵多而贵精。应该做囊括高考的重点、难点、考点的题和通过对照老师讲的具体内容检测出漏洞。

显然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如果少部分学生基础没有掌握牢固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第一轮的思想去备考,因为整个高考中,基础及中等难度的分数比例非常之高,抓好基础将能获取更多的分数。 (二)第二轮复习(3月初5月中)综合能力突破时期 1、进行典型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高考黄金定律二就是典型题法则,其实如果我们把高考的方向把握准了,高考的出题模式弄清楚,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会很轻松。不只是在数学、物理这样的理科有典型题,文科的东西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的,比如语文的作文,一篇文章好的结构、好的句子,我们都可以用来模仿,比如诚信是小朋友将拾到的一分钱放在警察叔叔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是少先队员宣誓时眼中的闪光。诚信是焦裕禄推开乡亲柴门送去的那一阵春风,它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怀中的深情。这是关于诚信的比喻,那我们就可以借鉴一下,仿造句子。如:诚信是开国领袖面对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作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召唤。诚信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定。学习就是一个由模仿到驾驭的过程,我们在借鉴别人精彩点的同时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最终由量变到质变,使我们成为一个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2、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项练习。体系是综合的根本,专题是提高的保证。我们在回忆信息过程中会出现的暂时性的遗忘。高三学生在考试时经常答案就在嘴边就是写不出来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

高三备考方案

高三备考方案

锦屏县三江中学高三年级备考工作方案 在全校教师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为三江中学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全校同仁万众一心,我校在的高考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增强了三中人的信心和决心。可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没有退缩。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备考复习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高考目标任务,以核心考点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用新理念、新教法、新形式、新手段做好各个阶段的复习,落实培优、辅中、转差,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师生的备考积极性,争取在的高考能有新提升。 二、高三年级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 高三年级共有10个教学班,其中6个理科班,4个文科班。学生基础薄弱得,学困生和德困生较普遍是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 2、教师情况 高三年级大部分教师有过高三教学的经验。总体来说今年的高三年级教师团队是一支敢打硬仗,能吃苦、肯奉献的队伍。

三、备考具体措施 1、加强管理,健全机构,确保备考工作和谐、科学、有效。 我校高度重视高考备考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成员的高考领导小组,高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督查高考备考工作。 组织机构及职责如下: 组长:龙正柱校长——对高考工作做整体、全面指导和督查。 副组长:刘兰蓉——主管高三年级备考工作,督促、指导高三年级组和教务、教研级年级抓好备考各项工作。 副组长:龙柱——负责学生安全、备考后勤保障工作。 龙道位——负责搭建教师与校务会沟通的桥梁,协调好高三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为校务会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正确作出决策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成员:吴世隆——指导或安排年级组做好高考报名、各类考试、信息收集、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办理毕业证等工作。 龙运炳——协助分管校长负责接收、传达高考信息。 刘鹏——负责抓党建促体成绩的思想宣传等工作。 吴代武——负责高三班主任管理、高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龙登朗——学生资助贷款、宿舍管理等工作。 王宗林——负责高三教研、调研及高考信息的收集。 吴锡勇——协助分管校长做好高三年级后勤保障工作 龙宪广、杨再淦——负责年级组教学常规工作的监管、成绩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专题05物质的量分数曲线练习

专题05 物质的量分数曲线 1.25℃时,改变0.1mol/LRCOOH溶液的pH,溶液中RCOOH、RCOO-的微粒分布分数a(X)= c(X)/[c(RCOOH) + c(RCOO-)];甲酸(HCOOH)与丙酸(CH3CH2COOH)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酸的酸性比甲酸强 B. CH3CH2COOH CH3CH2COO-+ H+的lgK=-4.88 C. 若0.1mol/L 甲酸溶液的pH=2.33,则0.01mol/L 甲酸溶液的pH=3.33 D. 将0.1mol/L 的HCOOH溶液与0.1mol/L 的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HCOOH)>c (HCOO-)>c(OH-)>c(H+) 【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图像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大小进行判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越大,酸性越弱;B. 根据图像中给定的信息pH=4.88时,c(CH3CH2COOH)=c(CH3CH2COO-),并结合电离方程式进行解析;C.弱酸溶液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的电离;D.根据图示信息,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10-3.75,电离大于水解过程,所以HCOOH与HCOONa(1:1)的混合液显酸性。据此解答问题。 2.室温下,某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 b2的数量级为10-8 B. X(OH)NO3水溶液显碱性 C. 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液中c(X2+)>c[X(OH)+] D. 在X(OH)NO3水溶液中,c[X(OH)2]+c(OH-)= c(X2+)+ c(H+)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图形比较熟悉的题目,不过题目将一般使用的二元酸变为了二元碱,所以在分析图示时要随时注意考查的是多元碱的分步电离。 详解:A.选取图中左侧的交点数据,此时,pH=6.2,c[X(OH)+]=c(X2+),所以 K b2=,选项A正确。 B.X(OH)NO3水溶液中X的主要存在形式为X(OH)+,由图示X(OH)+占主导位置时,pH为7到8之间,溶液显碱性,选项B正确。 C.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液中c(X2+)和c[X(OH)+]近似相等,根据图示此时溶液的pH约为6,所以溶液显酸性X2+的水解占主导,所以此时c(X2+)<c[X(OH)+],选项C错误。 D.在X(OH)NO3水溶液中,有电荷守恒:c(NO3-)+c(OH-)=2c(X2+)+c(H+)+c[X(OH)]+,物料守恒:c(NO3-)=c(X2+)+c[X(OH)2]+c[X(OH)]+,将物料守恒带入电荷守恒,将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消去,得到该溶液的质子守恒式为:c[X(OH)2]+c(OH-)=c(X2+)+c(H+)。 3.25℃时,在“H2A―HA-―A2-”的水溶液体系中,H2A、HA-和A2-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xx年高考备考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820 (方案范本系列) 20xx年高考备考方案详 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高考备考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XX年高考回顾 XX年,我们xx中学高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被评为xx市XX年高考先进单位。这是我们xx人团结、拼搏、奉献、进取所取得的骄人成果。我们xx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然而,成绩已成为过去,我们xx人还得靠团结、拼搏、奉献、进取的精神去面对XX年的高考。 二、高三年级的现状 高三年级现有学生860多人,共有15个教学班,理科班8个,文科班7个;其中理科重点班2个,文科重点班1个,美术班1个。本届生源与往届相比,人数虽然多,但基础差,底子薄,因各方面

的原因导致差生特别多。因此,与往届相比,与兄弟学校相比,我们学校这一届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做好符合实际的高考备考是我们取得XX年高考良好成绩的前提。好在我们年级有一支肯吃苦、能拼搏、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我们有信心在XX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三、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托,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视野搞好各阶段复习,落实培优、辅中、转差,坚持文理并重、体音美并举、全面备考的策略,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类要求,让不同层次方面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师生的备考积极性,通力合作,奋力拼搏,夺取XX年课改首次高考的胜利。 四、高考指标

专题09强碱滴定三元酸曲线 2019高考复习专题——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Word版含解析

1.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常温下,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加NaOH溶液调节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 K a=-lg K 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2HAsO4溶液显碱性 B. H3AsO4溶液p K a2为2.2 C. m点对应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2.5mol·L-1 D. n点对应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AsO42-)=c(H2AsO4-)>c(H+)=c(OH-) 【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Na2HAsO4溶液pH大于7判断; B.根据H3AsO4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 C.m点对应溶液为HAsO42-和AsO43-的混合溶液,溶液显碱性,说明是盐的水解的原因;D.n点对应溶液pH=7,溶液呈中性,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图象分析可知,HAsO42-溶液pH大于7,溶液显碱性,A正确; B.H3AsO4的K a2=,pH=7时c(HAsO42-)=c(H2AsO4-),K a2=c(H+)=10-7,pK a2=7,B错误; C.m点对应溶液为HAsO42-和AsO43-的混合溶液,溶液显碱性,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m 点溶液的pH=11.5,则对应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2.5mol·L-1,C正确; D.n点对应溶液pH=7,溶液中c(Na+)>c(HAsO42-)=c(H2AsO4-)>c(H+)=c(OH-),D正确;答案选B。 2.25℃时,向10mL0.1mol·L-1H3AsO4水溶液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之对数曲线专练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之对数曲线专练 1.若定义pC是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酸(H2A)水溶液中pC(H2A)、pC(HAˉ)、pC(A2-)随着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pH=4时,c(HAˉ)

A. 溶液加水稀释,先增大后不变 B. 在NaHXO3溶液中:>1 C. 向Na2X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显中性时:c(Na+)+2c(H+)=c(HXO3-)+2c(XO32-)+2c(OH-) D. 实线M表示pOH与的变化关系 【答案】B 【解析】分析:A. 溶液加水稀释,c(H+)×c(XO32-)/c(HXO3-)的值不变;B. 在NaHXO3溶液中, = [c(OH-)×c(HXO3-)×c(H2XO3)]÷[c(H+)×c(XO32-)×c(HXO3-)]=K h/K a1,结合pOH=2计算;C.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及中性溶液中c(H+)=c(OH-)进行分析;D.已知pOH=-lgc(OH-),则pOH越大,c(OH-) 越小,当pOH较大时,溶液中的氢离子较多,则c(H2XO3)较大,所以实线M表示pOH与的变化关系;根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Na2XO3溶液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c(HXO3-)、c(OH-)均减小,温度不变,Kw不变,因此c(H+)增大,Na2XO3溶液加水稀释,一直增大,A错误;= [c(OH-)×c(HXO3-)×c(H2XO3)]÷[c(H+)×c(XO32-)×c(HXO3-)]=K h/K a1,根据图像当=0时,溶液的 pOH=4,水解大于电离,溶液显碱性,所以K h/K a1>1,即在NaHXO3溶液中:>1,B正确;向Na2X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XO3-)+2c(XO32-)+c(OH-),C错误;Na2X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分两步水解:XO32-+H2O= HXO3-+ OH-, HXO3-+ H2O= H2XO3+ OH-;水解的第一步程度较大,因此c(HXO3-)/c(XO32-)比值较大,当c(HXO3-)/c(XO32-)=10-4时,溶液的碱性最强,pOH=0;第二步水解受到第一步抑制,水解程度较小,c(H2XO3)/c(HXO3-)比值较小,当c(HXO3-)/c(XO32-)=10-9时,溶液的碱性最强,pOH=0;所以实线M表示pOH 与的变化关系,D错误;正确选项B。 3.常温下,二元弱酸H2Y 溶液中滴加KOH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

2019届高考备考方案

2019年高考备考方案 高三年级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个学年,为了做好2019年的高考备考工作,完成上级部门及学校对高三年级制定的各项教育教学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备考质量为中心,充分调动高三全体师生备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教学氛围,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团结合作、积极探索、扎实推进。竭尽全力打好2019年高考攻坚战,为我校2019年高考再创佳绩,奋力拼搏。 二、工作目标 坚持“聚焦目标生,提升边缘生,加强艺术生,稳定后进生”的原则,通过狠抓备考目标和计划的落实、课堂教学效果的落实、模拟考试和成绩分析的落实,确保2019年高考较2018年高考成绩大幅度提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高三年级组经过认真分析自己制定了2019年高考指标。 三、轮次复习安排 复习计划:整个备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8年7月—2019年3月初 本阶段为基础知识复习和巩固,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主要是结合课本回顾复习旧知识,联系构建新的知识网络,达到积累知识夯实基础,增长技能的目的。

第二阶段:2019年3月—2019年4月底 本阶段为专题复习,查漏补缺、单项训练提高技能阶段,主要是各学科根据第一轮复习情况和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结果,结合本学科的考点有针对性的分专题复习,对学生第一阶段复习查漏补缺,主要解决学生易忘、易错、易混、易漏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训练清晰准确的答题思路,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第三阶段:2019年5月—2019年6月2日 本阶段为模拟训练、归纳总结、心理调适、考前指导阶段,主要通过模拟考试进一步完善答题知识和技能的总结归类,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理解答题思路,矫正答题习惯,锻炼答题心智,严格学生管理,稳定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氛围,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高考。 四、主要工作 (一)教育工作 1、强化三种意识--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和竞争意识 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合理定位,明确班级和个人阶段性目标,制定好计划和措施,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开展良性竞争,加强备考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工作,不断扩大目标生队伍并切实关心他们不断克服思想和学习上的困难。 2、强化班级常规管理 高三年级特殊也不特殊,高三班主任更应该狠抓常规落实,包括背诵、自习课的出勤、纪律,以及教室卫生状况。班主任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常规管理,一手抓备考复习,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模范

高中化学3.2.1酸碱中和滴定法及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绘制每课一练新人教选修6

3.2.1 酸碱中和滴定法及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 绘制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6) [基础过关] 一、中和滴定所用仪器 1.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 mL量筒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50 mL的量筒量取8.80 mL的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13.25 g的食盐 C.中和滴定实验时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D.用50 mL的滴定管量取22.00 mL的NaOH溶液 二、指示剂的选择及滴定终点判断 3.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A.由红变橙B.由黄变橙 C.由黄变红D.由红变黄 4.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 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三、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5.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注入标准液 B.滴定管尖端未充满液体 C.滴定管中标准液在零刻度以上 D.盛未知浓度溶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下列实验操作都可能引起实验误差,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测定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

B.100 mL 0.1 mol·L-1 NaOH溶液和10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J C.配制1.0 mol·L-1 NaCl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含有水就注入待测液,所测待测液浓度偏小 四、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7.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可能有以下一些操作: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直接装入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 ②经检查碱式滴定管不漏液,胶管中玻璃珠控制灵活后,用少量已知的NaOH溶液洗涤 2~3次后再装入碱液,将液面调至刻度“0”处,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滴定台上; ③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盐酸溶液,放至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 ④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在瓶下垫一张白纸; ⑤手捏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珠,快速放液以使指示剂尽快变色; ⑥指示剂变色后再滴加几滴碱液,以稳定变色。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⑥B.①②③C.①⑤⑥D.②③④ 8.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A.在250 mL容量瓶中配制250 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 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字母) →____→____→D→____。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终点时颜色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填“偏

2020年高考备考方案

2020年高考备考方案 英语 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使用能力 【预测分析】 2020年高考依旧会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考查学生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素养及课标的要求,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和沟通合作能力。 阅读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设题趋势依旧会沿袭2019年高考模式,以细节题为主,简单的推理,词义猜测,主旨大意及作者观点与态度。题材的选择应是贴近生活,时代性强,话题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三大主题思想。 七选五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及逻辑推理的能力。考察方向应是说明文为主。完形填空也是突出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突出励志性、教育性原则。历年高考都是以记叙文为主,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给读者带来人生启示。2020年高考也会在稳定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话题。 语篇填空,考查学生在语篇中识别并运用相关语法知识解题的能力。难度不会太大。 短文改错旨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评价和校正能力,对词汇、语法、语篇三要素的把握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错

误设置还是会在动词时态、名词、冠词、连词、非谓语动词等。 书面表达将继续考查书信类,应用文写作。以提纲式、半开放式为主要趋势。 【备考建议】 一、2019年高考突出了对动词的考查,2020备考中动词及动词短语的复习,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得阅读者得天下,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梳理阅读答题技巧,总结规律。尤其是主旨大意及作者观点态度题。此类题是易错点。三、得写作者赢天下,这个道理随着近几年的高考渐渐突显,所以同学们要坚持每日练习,坚持一周一篇应用文写作。 四、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至少做完近三年的全国卷、北京卷、浙江卷等高考题。 温馨提示:在二轮三轮复习中,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情、注重基础知识,不要盲目赶进度,盲目刷题,一定要针对个人的薄弱环节调整复习进度和计划,有针对性备考。 数学 重视思维能力减少繁杂运算 【预测分析】 首先,为了顺应未来的高考数学文理合卷的趋势,预计2020年试卷文理同题的比例还会有所增加,复习中要对文理交汇处的知识点予以充分重视。从多种渠道了解今年的课程改革,关注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对于删减内容从轻处理,体现新理念的部分要浓墨重彩。

2020年高考备考方案

2020年高考备考方案 为了迎战2020年的高考,使我校高考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优势,保证高考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的推进,特拟定此高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办学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努力开创高三年级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完成高考目标、实现洛阳时代外国语学校高考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二、总体要求 吃得准--(教学方向)年级精神、高考趋势、教材考纲、班级学生坐得住--(时间保证)多思教法、深入钻研、认真批阅、勤于辅导靠得实--(工作作风)全力以赴,从严从难,科学苦干,求真务实教得活--(教学方法)调整状态,调动激情,激活气氛,提高效率谈得来--(感情投入)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走进学生、争取学生盯得紧--(中心工作)多提问、多面批、多检查、多指导、多督促练得勤--(教学手段)把握方向,精选精练,纠错整理,总结提炼管得严--(常规管理)小处着手,严格要求,树立形象,争当标兵 三、工作思路 <一>德育工作与学生管理方面 1、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文

明素质。高三不是特殊年级,应是高一、高二的榜样,丝毫不能放松抓常规管理(仪容仪表、纪律、考勤、卫生、两操、安全等方面),而且更要下功夫,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创建和谐班集体。良好的班风,学风是胜利的保证。全体师生都应高度重视班风、学风建设。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带头、榜样作用,切实搞好班风、学风建设。良好的班风要求:树正气,以讲政治、讲纪律、讲学习为德;以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乐;以积极向上,勤奋努力,成绩优良为荣。整个班级体班风正,显得朝气蓬勃。良好的学风要求:有理想,能够持之以恒的努力学习;有毅力,能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钻研学习,有方法,能抓紧时间,讲求效率,毫不懈怠地学习;有竞争,能你追我赶,人人争上游。 2、以爱施教,从严治班。全体高三教师既要关爱,尊重学生,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训练。班主任应带头做到“勤、严、细、实、巧”,努力提高高三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自我修养。各班要有本班的计划、口号、宣言或誓词。班主任的工作做到“五要”: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寝室、操场等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多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搞好班风班主任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每学期至少找每个学生谈话一次,对学生进行鼓励、鞭策和心理疏导,让学生“自知之明”。班主任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3、提高班会课质量,切实做好主题教育。班主任要经常策划和组织多种形式专题和班级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学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 专题08 导电能力曲线练习

专题08 导电能力曲线 1.已知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①代表滴定盐酸的曲线 B. 滴定醋酸的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C.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a>b D. b点溶液中:c(OH-)>c(H+)+c(CH3COO-)+c(CH3COOH) 【答案】D 【解析】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盐酸的导电能力强,所以曲线①代表醋酸、曲线②代表盐酸,故A错误;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终点时溶液呈碱性,所以应该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故B错误;a点表示醋酸钠溶液、c点表示氯化钠溶液、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的混合液, b点水电离受到氢氧化钠的抑制,a点水电离受到醋酸钠的促进,c点氯化钠对水电离无影响,所以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故C错误;b点表示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的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c(OH-)+c(CH3COO-);根据物料守恒c(Na+)= 2c(CH3COO-)+2c(CH3COOH);所以c(OH-)=c(H+)+c(CH3COO-)+2c(CH3COOH),故c(OH-)>c(H+)+c(CH3COO-)+c(CH3COOH),D正确。2.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盐酸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常温下Kb=1.6×10-4)。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 在历年高考命题中,通过图象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盐类水解、守恒关系的应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的题目是必考题,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试题通常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涉及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和规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一、解题方法: 1.要仔细分析所给图象,确定图象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碱性,充分挖掘图象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如图示中的最高点、最低点、交汇点、突变点都是提供解题信息的关键点。 2.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等方法解决问题。 (1)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恒。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可水解的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需要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3.对于混合溶液的离子平衡图象题,解题思维必须触及:混合溶液有无反应、反应物是否过量、电离与水解何者强、溶液体积变化有无影响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等。若不发生反应的混合溶液,则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若恰好完全反应的混合溶液,生成的是酸或碱则考虑电离,生成的是盐则考虑水解。若反应物过量,则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若有定量计算,则要考虑混合溶液的体积变化。 4.一定要理解透坐标用对数表示的含义。结合平衡移动原理确定变化量到底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5.选择题中的曲线图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图象。该类试题中,图象中一般会同时涉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酸碱混合液的pH与离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图象。 (3)沉淀溶解平衡图象。 无论哪种图象题,主要的命题点都无外乎以下几方面: (1)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判断。 (2)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3)物质电离程度或水解程度的比较。 (4)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水解常数、溶解平衡常数的相关判断。 二、考点突破 (一)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⑴浓度:同一弱电解质,增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电离平衡将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将向电离方向移动,且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在醋酸的电离平衡CH 3COOH?CH 3 COO-+H+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变大,但 c(CH 3COOH)、c(H+)、c(CH 3 COO-)变小,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右移动,c(CH 3 COOH)、c(H+)、 c(CH 3 COO-)增大,但电离程度变小。 ⑵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一般是吸热的,因此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将向电离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将增大。 ⑶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使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019年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2019年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一.依据高考要求,准确把握考点要求 一轮复习中 第一,教材的把握:知识点要全面、系统。 第二,考纲的把握:考点要准确、规范。 第三,教师复习教学中自主备课不依赖教辅。 对已学过知识的复习,我们有些老师都是简要复述、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和归纳,形成知识系统或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是被动的,势必会使学生听起来索然寡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这种复习方式,学生的思维当然也会不够活跃,甚至厌倦。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激活,这样的复习当然是低效或无效的。 以前我第一次在高三上复习课时,曾经也是这样复习,回想当时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确如此。后来曾尝试过好几种复习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但始终存在不同的缺憾。我也一直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复习方法。虽听过不少高三老师的复习课,不同的老师,复习风格和方法各异,总感觉老师始终是那带路人,学生的思维还是顺势思维,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没有真正得到锤炼和提升。由此可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应对能力选拔的高考? 最近常在网上检索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知识梳理""专题分类"、"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关注热点"、"综合提高"、"讲练结合"、"温故知新""善待课本"、"归纳技巧"、"把握重点"、"精讲精炼"、"仿真考试"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真正瞄准激活学生积极思考、识破课标和考纲、有效突破重难点的为数不多。倒是"问题设计式复习

法"或许见效。 所谓"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就是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围绕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情境进行复习的方法。 这种复习方法的好处:其一,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动思考。其二,可以凸现重点、难点知识。每节复习课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如果面面俱到,会造成老师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透,学生什么都想掌握,什么都掌握不牢固的想象。而"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只把重点、难点展现在给学生,一节复习课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不言自明。 "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实施步骤,我认为主要分为如下几部: 1.研读课标、考纲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提出问题,串联已有知识,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二.研究高考命题模式,进行有效训练 (1)常用的命题模式 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命题模式从运用知识的角度和考查的能力要求去分析可分为三种:说明性、解释性和探究性。这三种考查方式可以分别进行命题,也可以在同一试题中同时出现。 ①说明性试题模式 说明性试题要回答的“是什么”的问题,一般只需要运用陈述性质知识即可,认知水平属于识别层次,是一种知识确认式的基础性综合试题。 题型表现为:选择题、填空题、回答“是什么”的简答题。

(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docx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点 1 】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的方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提供的 +- 恰好完全反应H 和碱提供的OH 3、中和反应的实质: +- = H2O(等物质的量反应)。H+ OH 定量关系: n(H+)=n(OH-) 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n 酸 =n 碱, C 酸. V 酸 = C 碱 . V 碱【知识点 2】酸碱中和滴定管 1、两种滴定管构造上的不同点:上端标注有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 ---玻璃活塞,用于装 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碱式滴定管 ---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用于装_______溶液 2、滴定管的读数方法: 0 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最大量 程有 25mL、 50mL 等,注意与量筒(无 0 刻度)比较; 3、精确度:0.01ml ,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 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注意与量筒(0.1ml )比较)。 4、滴定管的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或待测 液)来润洗。 5、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 瓶约 1cm 为宜。 6、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 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7、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最后一滴液体滴下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 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8、再次进行滴定时,一定要将滴定管内液体重新注入至0 刻度处,以免滴定时液体不足。 9、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知识点 3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①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石蕊<5 红色 甲基橙<3.1______ 酚酞<8 无色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滴定前的读数 变色范围的pH 5~ 8________ 3.1~ 4.4 橙色 8~ 10________ >8 蓝色 >4.4 黄色 >10____ A、指示剂的pH 变色范围尽可能接近中和时的pH B、颜色变化明显。 常用中和滴定指示剂:_______________ ③指示剂的用量:________滴 ④滴定终点确定: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知识点 4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1、基本仪器有:滴定管(酸式和碱式)、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可装待测液,也可装标准液)、烧杯(盛废液,不能装待测液) 2、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程序 (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是否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