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信奉什么神

印度教信奉什么神
印度教信奉什么神

印度教信奉什么神

印度教(Hinduism)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你知道印度教信奉什么神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印度教的神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大梵天

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造神梵天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他是从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来的。这位盘古在印度的同事,通常被描绘成一个肤色粉红、四头四臂的老人。他身穿白袍,四张脸朝向东南西北,象征四部吠陀经;四臂则分持念珠、盛有恒河水的水罐、权杖、弓箭等物,其中念珠用来记载时间,恒河水用来衍生万物。他平时坐在莲花宝座上,有时也骑天鹅或乘坐由七只天鹅拉的战车出巡。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

梵天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他的四个头:传说梵天原来只有一个头,后来由于耐不住寂寞,他从自己的身上创造了一个绝色佳人莎维德丽,并疯狂地爱上了她。端庄美丽的莎维德丽被梵天炽热的目光盯得局促不安,便想逃走以躲避他的凝视。但无论她躲到梵天的右边、左边还是后边,梵天都能在每个方向长出一个新的头来注视她。最后她只好飞上天空,但那里竟然又出现了第五个头。莎维德丽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向容易冲动的热血青年湿婆求助,湿婆一听梵天竟然调戏良家妇女,大怒之下挥刀砍掉了梵天的第五个头。

从湿婆这种以下犯上的行径,我们也可以看出,梵天虽然是创世大神,但他的地位其实却在另两位大神之下。梵天本来是宇宙精神“梵”的人格化体现,但当他演化为与其他神一样具有了肉体,并高高在上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堕落。他住在天宫,只顾自己享受,不管世间疾苦;只要见到下属的老婆漂亮,就想图谋不轨;还充当黑社会保护伞,很多魔鬼因为得到他的庇护而放纵作恶。种种道德败坏的恶行,令世人疏远了他,全印度只有两座供奉他的庙宇。后来梵天又创造了智慧女神萨拉斯瓦蒂,却又贪图其美色娶之为妻,更是大违伦理,因此印度教徒愈发鄙视他。公元6世纪后,对梵天的崇拜逐渐衰落,他原先作为万有之神的很多特质,不是转移到湿婆身上就是被赋予给了毗湿奴。

大自在天(湿婆)

鉴于世界和人类已被创造,梵天无可奈何地退居二线,不再被重视,另外两位大神遂开始排挤梵天,其中尤以毁灭神湿婆与梵天的关系最为紧张。

“湿婆”这个名字是在印度教时代出现的,他的原型一般被认为是吠陀时代的风暴之神鲁陀罗。湿婆,又译作“希瓦”,是仁慈的意思,象征着“昌盛”和“吉祥”,同时又象征着“毁灭”。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拥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

湿婆的形象是五面三眼四臂,能够很方便地观照世界的每一部分。与衣着华贵的其他诸神相比,湿婆的打扮显得格格不入。其面貌

威严英俊,肤色极浅,留着苦行者纷乱的蓝黑色长发,头顶装饰着恒河与弯月,脖颈上挂一串骷髅项链;上身半裸,下身围一条虎皮,身缠眼镜蛇,手持三叉戟和弓箭,游荡在鬼灵坟墓之间。当他露出恐怖之相时,宇宙诸生无不为之战栗。故被称为“鬼灵之主”。

此外,湿婆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形象;;林伽。林伽是男性生殖器,象征着再生。相传湿婆当初没有把与梵天一起创造世界的事放在心上,独自去海底修炼,结果出海时发现世上的一切都安排妥当。气恼之下遂割掉生殖器扔向人间,从此就有了印度人对林伽的崇拜。

虽然毁灭神的名号听起来比较恐怖,但湿婆却是个多才多艺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称为“舞神”。湿婆会跳一百零八种舞蹈,分为女性式的柔软舞和男性式的刚健舞两大类型。他在欢乐与悲哀时都喜欢跳舞,或独自,或与他的妻子一起跳。通常湿婆都是在火圈中起舞,头发向上飞扬,一只脚踩着代表无知的侏儒,另一条腿和手在空中扭摆,舞姿曼妙绚丽。其右手执鼓,象征生命;左掌托着火焰,象征毁灭。故此在湿婆手中掌握了创造与毁灭两种元素。舞蹈既象征着湿婆的荣耀也象征着宇宙的永恒运动,运动是为了使宇宙不朽。在一个旧时代结束时,他还会通过跳坦达瓦之舞来完成世界的毁灭,并使之回归到宇宙精神中。

身为毁灭和破坏之神,湿婆在众神中自然拥有最强的战斗力。他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峰刻苦修炼瑜伽,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智慧。同时,他还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所有士兵全部由形体骇人的魔鬼组成。而他长在前额上的

第三只眼更是一件比核弹还可怕的武器。这只眼平时总是紧闭着,一旦睁开就会喷出毁天灭地的愤怒之火,摧毁所看到的一切,就连神也不能幸免。曾经引诱湿婆的爱神

发起飚来逮谁灭谁,他的狂怒会让整个宇宙颤抖;温柔起来,又感情色彩浓厚,对人给予慷慨的恩惠。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就是:绝对的强和绝对的酷!除了以上的身份,湿婆还具有许多功能与分身,他主宰风暴与闪电,赐予医药与健康;他是畜生与野兽之神,代表着生殖力;他还是明智与慷慨之神、歌咏与祭祀之主。作为印度教实际上最强的主神,湿婆拥有超越印度教三亿三千三万百万神,俯瞰遍天诸生的无与伦比的高贵地位。湿婆那种奇异的矛盾魅力,没有邪恶的邪恶、离经叛道的哲学、高傲孤僻的个性、背弃一切的疯狂,使他成为众多文艺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他象征神秘和狂暴的自然之力,他单纯任性同时深不可测的性格,令无数信徒迷醉。印度教的湿婆派信徒将他奉为宇宙最高神,是在印度底层民众中得到最广泛信仰崇拜的神。

妙毗天(毗湿奴)

妙毗天毗湿奴,又称遍入天,是宇宙的守护者,也是同恶魔作战的尖兵。作为保护神的他,与湿婆正好相反,简直就是样板戏里的男主角;;英俊魁梧、性格温厚、和蔼理性,是仁慈与善良的化身,具无所不能的力量,保护并维持着宇宙的次序,整一个“高大全”的完美神祇。

毗湿奴的形象通常被描述为一位祥和的青年武士,安静地躺在千

头龙王舍沙的身上,漂浮于宇宙之海。他全身皮肤呈蓝色,披金袍,头戴金冠,脖子上挂着花环,胸前装饰着宝石,额头上有一个V字形的标记。同样有四只手臂,分持轮宝、莲花、法螺和神仗。他的坐骑是一只鹰头人身的大鹏金翅鸟(伽楼罗)。

在毗湿奴那种无暇的美貌与光环自下,隐藏着令人畏惧的理性、计谋和深沉的城府!他有一千个称号、十个化身,是最善于变化的天神。这十个化身分别为:鱼、龟、野猪、狮面人、侏儒、持斧罗摩、罗摩、黑天、释迦牟尼、迦尔基。其中罗摩、黑天是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而迦尔基为持宝剑、骑白马的救世主,肩负着毁灭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任务。每一个化身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数千年来于印度人民中广为流传。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只是印度教的一个分支,因为释迦牟尼只是毗湿奴的一个化身。所以,在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世界观里,毗湿奴的神格是无与伦比的。

印度人本能地对能庇护自己的守护神毗湿奴兴趣最大,据说毗湿奴曾化身下凡救世24次,他在人间匡扶正义、消灭邪恶并建立法治,在天神与恶魔之间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十分坚定。其大部分事迹都集中在十个化身里,每一次都充分体现了他“完神”的高尚形象。

印度教的简介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也是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4000年前,与犹太教并列)。

主要流行于印度,在欧洲的英国,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也有很多信徒。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它拥有10.5

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

所谓“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而且有很多思想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不谋而合。如“梵我一如”、“上梵”“下梵”、“上智”“下智”等等。

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但是与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rlog】印度教神祗吉祥天女拉克西米laxmi

【Rlog】印度教神祗——吉祥天女拉克西米Laxmi 在尼泊尔广受尊崇的神祗中肯定有吉祥天女拉克西米,而她是代表着财富的女神,正是印度教中保护之神湿婆神的妻子。尼泊尔人们对拉克西米的尊崇有着非常强烈的信念。拉克西米祈福礼拜日是敬奉这位神祗的重要节日。而这一节日在每年11月的最后一天,对于勤劳的尼泊尔人们来说非常重要,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来庆贺这一庆典。拉克西米祈福礼拜拉克西米祈福礼拜要求人们一开始做详尽而复杂的准备,因为人们都相信民间传说,坚信所有从土地长出的稻谷和果物必须以最新鲜的状态第一时间送去敬奉拉克西米。据此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祈福礼拜所需准备之多和花费之大了。这也是代表着勤劳的尼泊尔人们愿意用真诚的奉献与汗水来打动拉克西米女神。很明显地这个节日不为懒人所设,而是致敬那些勤奋努力之人。因此这个祈福礼拜日是宗教意义上的劳动节。祈福礼拜的用品劳动和拉克西米是互相互补的。换一句话说,节日和祭拜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同理,没有祭奠和敬奉的付出,祈福礼拜也不可能举办得起来。没有比不打算做任何付出敬奉,还奢望祈福礼拜后一日致富的想法更愚蠢了!而这让我想起那个搅拌牛奶海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努力付出对于成功的价值意义。Laxmi的脚印有吉祥的意味

当说到搅拌大海,确是一个非常有雄心壮志的行动,故事有着象征意义。这共同要求了众恶魔和诸神一起付出行动。无论哪一方都得非常努力。而正是凭着他们的联合努力,最后成功发现海洋底下的瑰宝——拉克西米,这位财富女神。如果诸神在与恶魔们在联合行动中意见相左,不把所有力量放置于这个首要行动中,那他们终究无法发现拉克西米,这个伟大的胜利。人民常说,要确保胜利必须要付出。如果我们学会从这个角度看待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那就不难去理解搅拌海洋这个故事的隐藏含义。这个故事的主旨,就是希望让人明白无论多大还是多小的行动也好,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专注方可让其实现。而这也是拉克西米日的重要象征意义。

印度教的毁灭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湿婆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印度教的毁灭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湿婆简介 导语:湿婆为印度教毁灭之神,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载有他的神话。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 湿婆为印度教毁灭之神,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载有他的神话。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两个儿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 湿婆的形象被描绘成三眼四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他的头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除毁灭外还可创造。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ī),又叫乌玛(Umā,光明、美丽)。 生活常识分享

世界地理-东亚地理知识总结

一、东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臵: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臵: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 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臵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范围

印度文化概要MOOC全章节测验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共45.00分) 1. (单选题)请问《印度的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哪位?() A. 拉马昌德拉 B. 兰密施 C. 尼赫鲁 D. 戒日王 满分:15.00 分 得分:15.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2. (单选题)“印地尼,帕依帕依”的意思是( )。 A. 中印人民是兄妹 B. 中印人民是兄弟 C. 中印人民是亲戚 D. 中印人民是姐妹 满分:15.00 分 得分:15.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3. (单选题)“印度则交通自古,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艺文无不蒙贶,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出自哪位作家的作品? A.

章太炎 B. 鲁迅 C. 玄奘 D. 尼赫鲁 满分:15.00 分 得分:15.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二、多选题 (共25.00分) 1. (多选题)胡适将印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归为以下哪三大贡献? A. 佛寺禅门成为白话文、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 B. 对中国文学体裁的巨大影响 C. 歌舞剧的传入 D.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印度文学影响的产儿 满分:25.00 分 得分:25.00分 你的答案: A B D 正确答案: A B D 教师评语: -- 三、判断题 (共30.00分) 1. (判断题)印度医生志愿者柯棣华曾受印度国大党委派奔赴我国抗战前线支援。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 2. (判断题)章太炎认为:“文明之国,辈辈大者,独吾与印度耳。言其亲也,则如肺腑,察其势也,则若辅车。”意思是印度文明程度强于中国。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3. (判断题)印度人种繁多,堪称人种博物馆。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 第二章 一、单选题 (共20.00分) 1. 大部分印度人最基本的世界观是以下哪个关键词?(单选题) A. 万物有灵

外法史

外国法制史 ·绪论 参考书目 沈宗灵:《比较法研究》 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 梅因:《古代法》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K·茨威格特:《比较法总论》 几个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法律? 二、法律的发展有什么规律? 1,法律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法律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 ?古代法概述 东西方法律文化差异 ·两河流域法 概述 历史沿革 《汉谟拉比法典》 《汉姆拉比法典》的基本特征——法典结构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具有古代东方法的一般特点;具有人类早期法的一般特点;属于世俗法。 两河流域法的历史地位 ·古代印度法 概述 古代印度法的渊源:婆罗门教法、佛教法、印度教法及其他。 《摩奴法典》 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世袭的职业;严格的内婚制;等级制。 古代印度法的特点 ·古希腊法 一、古希腊法概况 二、古希腊法的特点 三、雅典“宪法” 一些概念:城邦、公民、兵制、官制

德拉古立法 梭伦立法 克里斯提尼立法:贝壳放逐法 伯里克利立法 雅典民主政治评价 苏格拉底之死 ·古罗马法 第一节罗马法概述 一、罗马法的概念 二、罗马法的历史沿革 三、罗马法的渊源 习惯法 民众大会的决议 元老院的决议 裁判官的告示 法学家的解答 皇帝敕令 四、罗马法的体系与分类 第二节罗马私法的基本制度 一、人法——在法律上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规定 自然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法人:社团法人、财团法人 婚姻家庭法:父权:家长制的家庭制度 夫权:“有夫权婚姻”与“无夫权婚姻” 二、物法——是罗马私法的主体和核心 1.物与债 对物之诉;对人之诉 物的概念及分类 所有权:所有权与占有:所有权的概念及其特性。 2.债:查士丁尼《法学阶梯》:债是依国法得使他人为一定给付的法锁。债的发生原因——契约、准契约、私犯、准私犯 三、诉讼法——私诉是保护私权的法律手段 第三节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西欧中世纪法 中世纪早期(5-9世纪):日尔曼法的优势地位 正在生长的教会法 局部适用的罗马法 中世纪中期(10-13世纪):罗马法复兴 地方习惯法形成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信仰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信仰 印度教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汇了许多其他宗教的思想和信仰,因此它是一个由多种哲学、道德体系相结合而成的复杂的综合体。在印度教的内部,不同的教派、不同的种姓或社会阶层也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活动。尽管各个教派在信仰。哲学和伦理上有很大的差别,甚至相互矛盾,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教义和信仰仍然是广大印度教徒所公认的,如承认吠陀的权威。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瑜伽修行等理论。 (一)承认吠陀权威 承认不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乃是区分印度教与其他宗教的分水岭。凡是印度教的派别,都必须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否则就不属于印度教。 何谓“吠陀经典”?吠陀经典,就是指印度教的一批最古老、最富权威性的典籍,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它们又被印度教徒称为“吠陀天启”,所谓“天启”,就是“神的启示”,因此这批经典都被看做是神的启示。吠陀本集有四部,包括《梨俱吠陀》、《婆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阔婆吠陀》。《梨俱吠陀》产生于公元前15op年至前1000年,是印度教最早的一部经典,全书共十卷,收集了1000多首赞颂神灵的诗歌。《婆摩吠陀》是一部颂神的歌曲集,它把《梨俱吠陀》的大部分赞神诗都配上了曲调,供教徒在祭扫仪式中吟唱。《耶柔吠陀》是讲如何举行祭祖的典籍,《阿阔婆吠陀》是一部巫术和咒语的汇编。梵书形成于公元前lop年至前700年间,现存的有15种,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讲仪轨——祭祖仪式的具体规定,二是讲释义——对赞歌、祭词、咒语的解释等。森林书也有许多种,它们是在梵书之后进一步阐述祭把理论的典籍。奥义书大都产生于公元前700年至前500年间,现存的有100多种,其中主要有13种。奥义书是专门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哲学经典,其中心内容是“梵我同一”和“业报轮回”等学说。从吠陀本集,经过梵书、森林书一直到奥义书,这些典籍在内容上都是有联系的,先后依属的,因此它们被统称为“吠陀经典”。 按照印度教的观点,佛教后那教以及代表世俗文化的顺世论都否定吠陀经典的权威性,提出许多反吠陀的观点,因而被斥责为“沙门思潮”或“非正统派”。印度教所属的各个教派,如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等,则都把吠陀作为最基本的经典。印度教的各种哲学流派——数论、胜论、正理论、瑜伽论、吠檀多论和弥漫差论,也都是在承认吠陀权威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因此它们被称为“正统派哲学”。 由于吠陀在印度教中的至上地位,所以后代出现了许多阐释吠陀的经论。有的人还从诗韵、字源、语法、天文学等方面研究吠陀,建立起所谓的“吠陀辅助学”。《摩奴法典》曾明确规定:学习吠陀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高级种姓必须履行的义务,而首陀罗由于等级低下是不允许学习吠陀的。出身高级种姓的人把学习吠陀看做是最大的荣誉和精神的再生。这些人一般在七八岁时就被送到宗教导师家专门学习吠陀,去前必须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即所谓的“人法礼”。印度教徒认为,父母只给了他第一次生命,即肉体生命,而学习吠陀则可以使他获得第二次生命,即精神生命。由此可见,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吹陀经典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二)梵我同一 “梵我同一”论,是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学说。它是印度教的主要信仰之一,在印度教的思想体系中从古至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学说起源于奥义书,大成于公元8世纪商羯罗所建立的吠檀多不二论,后来一直延续至今,大约经历了近3000年的历史。 早在《梨俱吠陀》时代的后期,印度教的圣贤们就开始对宇宙的起源、人的本质等问题进行思考和争论。他们从众多的神灵中概括出宇宙统一之神,如梵天——宇宙创造之神就是其中之一。在后来的梵书中,梵天的概念已经演化为宇宙的实体,它不仅创造了世界万物,而且掌管着天、地、空三界。继之而来的森林书又进一步发展了梵天的概念,宣称“万物从

你不可不知的印度教三大主神

你不可不知的印度教三大主神 印度教作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信奉着三大主神,你知道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是谁吗?下面是分享的你不可不知的印度教三大主神,一起来看看吧。 你不可不知的印度教三大主神作为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印度教已绵延四千余年的历史,其信仰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影响。尤其在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印度教寺庙众多,其影响相当深远。到过这些国家的人,相信都对这些寺庙中供奉的神祇印象深刻,但也相信很多人肯定搞不清里面供奉的神到底是什么来头。就连长期混迹于东南亚国家的,看到一尊神像之前,也还是要认真Scan一下大脑的数据库,才能对号入座呢。 印度教是多神教(Polytheism),神祇(deity)众多,估计连印度教徒也不能一一列出。但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地位最高,影响无处不在。如果不认识这三大主神,相信在游览印度教寺庙时会一头雾水。他们是: 1. 梵天(Brahma),创造之神(the Creator) 梵天(Brahma)是印度教的创造之神。传说梵天是从毗湿奴(Vishnu)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也有说他是从宇宙诞生之前混沌状态中漂浮着的一颗金蛋里孵化出来的(金蛋则逐渐演变为宇宙)。梵天诞生后,开始创造世界万物,因此梵天的地位有点像咱们

中国的盘古。 梵天的形象通常是四头四臂,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Vedas,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经典)、权杖(scepter)、莲花、念珠(prayer beads)、钵(alms bowl)等。他的坐骑(mount)是天鹅,有时也会坐在莲花宝座上。 作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创造之神,梵天所受到的崇拜却最低,在众多的印度教寺庙中也极少有专门供奉梵天的。这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到过多座印度教寺庙,都会问及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也莫衷一是。有说法说它与毗湿奴打赌,撒了谎,因此受到惩罚;也有版本说梵天娶了自己创造出来的女儿,这一点为印度教徒所难以接受,因此受到冷落。无论如何,作为创造之神,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在完成这一神圣使命之后,他的神格变得抽象,更多存在于教徒的心目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对梵天的崇拜在某些国家得到发挥。在泰国,梵天信仰的体现便是四面佛寺(Erawan Shrine)里有名的四面佛(four-faced Brahma)。相信去过曼谷的朋友都不会错过暹罗广场(Siam Square)旁边这个香火旺盛的地方。 Tip:辨识梵天的方法,除了四首四臂外,就是其坐骑及手持物品。 2. 毗湿奴(Vishnu),保护之神(the Preserver or Protector) 毗湿奴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保护之神。他也有四臂,形象通常是:蓝色皮肤,四只手分别拿着莲花、法轮(Sudarshan Chakra)、

大庙诸殿诸神简介

下双寨大庙殿宇诸神简介 一、大殿(关帝殿) 下双寨大庙原为关帝庙,所以大殿也就是关帝殿。殿内有塑像,面南背北。有二从祀,左为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右有关平,一手按剑。大殿往北有倒坐观音像,略小于关羽像,也有二从祀,左有牛王,右为马祖。 关帝君俗称关公、圣帝君、伏魔大帝等,既属于佛教又属于道教,又是集民间信仰三者于一身的神,甚至儒家学者也极力推崇其?忠义?的精神。而此神又是从人格转化成为神格,可真是称得上中国宗教发展史上最令人注目的例子。 关公,字云长,所以又名关云长。汉朝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携天子以令諸侯,刘邦志在中兴汉室,与关羽、張飞桃园三结义,情若手足,后世人受其义气感召,凡是结拜兄弟必须到关帝庙宣誓乃由此而起,其中关羽至死不背叛其结义兄弟,更是后人的表率。晋朝时佛教为了在中国生根和本土化,先假托关公显灵,把关羽封为伽蓝护法之神,到了东汉道教兴起,直到宋徽宗的笃信道教,于崇宁二年,道教第三十代天师,道士张继上书朝廷,说可让关羽在殿内显灵,后來民间就称关羽为?崇宁真君?,这是关羽成为道教神祇的开始。 道教传说关羽是龙转世,所以能救旱。相传五月十三日是关羽磨刀日,磨刀水滴下人间能解旱,所以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俗谚。明朝万历年初,传说关羽聖君显灵,阻止一场瘟疫,所以他还能除瘟保佑万民。关羽之所以受到商人的推崇,开始于清朝初期的康熙晚年,据说当时的人考证

是他发明了今天通行的簿记法,能够把账目记得一清二楚,所以被商人推举成为代表商的神祇。随着关羽地位变得显赫,关羽更被尊称为?武王?、?武圣人?,与孔子并肩而立。也正因为关羽如此显赫,除了军人、武师奉他为行业神崇拜外,就连描金业、烟业、香烛业、教育业、命相家等等不相干的行业也推崇关羽,所以也将他变成武财神,又是五文昌之一。 在中国关庙的数量还多过孔庙,贵在是佛、道、儒三教、朝廷和民间都尊崇帝聖君的结果,甚至可以说中国内外最多的殿宇,就是关帝庙。 配祀:关羽的义子关平死于激战,后人为表彰他将他尊为从祀。另有周仓知道关羽战死的消息竟因悲痛而自杀,所以也被后人列为关羽的配祀。有些殿宇有文昌帝君、观音佛祖等多种配祀。 武财神关羽:在中国传统民间观念中,认为财神是掌管天上财富的神。而关公被中国民间奉为武财神。关羽形象威武,不但忠义感人,而且据说还能招财进宝。摆放武财神时,应面向屋外,或朝向大门。一方面可以招财进屋,同时又可镇守门户,阻挡外邪。 供奉财神关羽: 必须面对大门屋外,既可招财,又可镇宅保平安 供奉随心,一般供养都是在初一和十五,其他日子里自己要是想到去供奉更好,没有必须要求 供奉财神关羽的注意事项 供品的话,最好不要有酒。财神关羽三弟,张飞就因为贪杯误事,所以关羽成神之后不喝酒。

奥丁诸神之父简介

奥丁诸神之父简介 奥丁是北欧神话中的至高神,阿萨神族的神王,天空的人格化,世界的统治者,被称为诸神之父,司掌战争、权力、智慧、魔法和死亡。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奥丁诸神之父简介,供大家阅读! 奥丁是初代阿萨神布利(Buri)的孙子,第二代阿萨神包尔(Borr)和女巨人贝斯特拉(Bestla)的儿子。 奥丁是北欧阿斯神族的至高神,被视作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战神、权力之神、魔法之神。传说中,奥丁身形高大,身披金甲,骑八足神马“斯莱普尼斯”(Sleipnir),手持名枪“冈格尼尔”(Gungnir),居住在“瓦尔哈拉”的神殿中。他让女武神收集死者魂魄,为终末之战“诸神的黄昏”做准备。 他头戴大金盔,肩上栖息着两只神鸦,分别象征“思想”和“记忆”。它们每天早上飞遍全世界,回来向奥丁报告它们的见闻。他发明了北欧古文字卢恩字母(Runes),司命运的仙女即用这种文字把命运记载在盾上。他曾以一人之力冒险闯入冥界,为人类取得古文字,从而拥有大量知识,因此而失去一只眼睛。在诸神的黄昏(Ragnarok)一战中,被邪神洛基(Loki)的长子巨狼芬里厄(Fenrisulfr)吞食而死。 奥丁诸神之父名字由来奥丁;博尔森是北欧阿斯神族的至高神,被视作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战神、权力之神、魔法之神。传说中,奥丁身形高大,身披金甲,骑八足神马“斯莱普尼斯”(Sleipnir),

手持名枪“冈格尼尔”(Gungnir),居住在“瓦尔哈拉”的神殿中。他让女武神收集死者魂魄,为终末之战“诸神的黄昏”做准备。他的英名为历代北欧维京人所景仰,维京人坚信,如果英勇战死,就可以进入“瓦尔哈拉”,所以战斗勇猛无比,其势力曾席卷大半个欧洲。 奥丁是阿萨神族(Aesir)的主神,星期三被认为是奥丁的日子,在南方如日耳曼地区他的名字念成沃坦(Wotan)、风(Wind)、木(Wood)都和他的名字有关。由于曾经受倒吊之苦,因此他也被称为吊神或是绞刑台之王。他好战而长于智谋,用自身彻底贯穿着北欧神话深沉的悲剧意境。 诸神之父奥丁造人在世界规模初具的时候,神的祖先开始考虑创造一种完美的生物,得以居住在富饶肥沃的大地上。三位神祇经常带着这个问题在天地之间行走,察看他们创造天地的业绩。 有一天,当奥丁;博尔森、威利和维在海滩上散步的时候,海浪冲来了两截木头,一截是梣树,一截是榆树。众神把它们拣起来后,觉得恰好可以作为创造人的材料,便开始用刀把它们分别雕刻成两个人形。由于众神精心雕刻,那段梣木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男人形状,而榆木则是一个女人的样子。树木成形后,三位神祇就为他们注入生命。 奥丁;博尔森首先把人形握在手中,赐给了他们生命与呼吸;威利接着赐给了他们灵魂与智慧;最后,维赐给了他们体温和五官的感觉。人类诞生了。根据他们的由来,神的祖先把男人命名为阿斯克(意为梣树),女人命名为爱波拉(意为榆树)。

印度教

世界宗教与国际政治 之 印度教概况 参考书目:朱明忠、尚会鹏:《印度教:宗教与社会》,世界知识,2003年。 王树英:《宗教与印度社会》,中国华侨,1995年。 一、起源和发展 最初为吠陀教(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中间经过婆罗门教(前1000年至公元400年),才逐步演化为印度教(公元400年至今)。虽然印度教和古代吠陀教、婆罗门教在崇拜的神灵、祭祀的形式和教派的划分等方面有所变化,但其本质没有改变,信奉的经典和基本信仰也没有改变。因此,吠陀教、婆罗门教和印度教只是同一种宗教演化的三个阶段。 (一)吠陀教 公元前3500年,印度和流域居住的达罗毗荼人的生产和文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哈拉巴文化是典型的代表: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使用青铜用具,已经产生了象形文字。 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部落侵入并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 大约公元前1500年,达罗毗荼人和雅利安人的宗教相互融合,形成了古代吠陀教。前1500年~前1000年出现的《梨俱吠陀》,标志着吠陀教的产生,并始终是吠陀教、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最重要的经典。 吠陀教的基本特点是多神崇拜,把各种自然现象人格化、神圣化而加以崇拜。 1) 把各种神分为天、地、空三界。 2) 把信徒分为四个等级,即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二)婆罗门教 公元前6世纪,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已经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小国。社会等级进一步固定下来,种姓制度正式确立。 随着婆罗门的权力和地位进一步提高,大量新的经典产生和传播,吠陀教开始转化为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和特点的婆罗门教。 公元前6世纪前后,印度兴起了“沙门”思潮。佛教和耆那教也由此诞生。 耆那教 耆那教与佛教同时兴起,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由大雄·筏陀摩那创立。“耆那”(Jaina)

赞比亚概述

第一章赞比亚概述 1.1历史沿革及自然地理 1.1.1历史沿革 16世纪前后,班图语系一些部族开始在这一地区定居。16世纪到19世纪,赞境内先后建立过卢巴、隆达、卡洛洛和巴罗兹等部族王国。18世纪末,葡萄牙和英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889~1900年,英国人罗得斯建立的“英国南非公司”逐渐控制了赞比亚东部和东北部地区。1911年,英国殖民者将上述两地合并,以罗得斯的名字命名为“北罗得西亚保护地”,由“英国南非公司”管辖。1924年英国派驻总督进行直接统治管理北罗得西亚。1953年9月3日,英国把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现名马拉维),强行合并为“中非联邦”。由于3国人民的反对,1963年12月“中非联邦”解体。1964年1月,北罗得西亚实现内部自治,由联合民族独立党组成“内部自治政府”,同年1 0月24日正式宣布独立,定国名为赞比亚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卡翁达任总统。1973年8月通过新宪法,宣布赞进入第二共和国。 1.1.2地理位置 赞比亚位于非洲中南部,是内陆国家。东界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南连泽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西部和北部与安哥拉、扎伊尔接壤。 1.1.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以铜为主。铜蕴藏量9亿多吨,约占世界铜总蕴藏量的6%,素有“铜矿之国”之称,赞比亚是世界第四大铜生产国,2004年铜产量约40万吨。钴是铜的伴生矿,储量约3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铅、镉、硒、镍、铁、金、银、锌、锡、铀、绿宝石、水晶、钒、石墨、云母等矿物。铜带省是赞比亚主要矿区所在地。铜带位于赞比亚与刚果(金)边境上,长200~250公里,宽65公里,其规模、铜资源量和产量仅次于南美洲安底斯山脉(智利、秘鲁、阿根廷)和北美洲美国西南部----墨西哥两个铜产区。 全国森林覆盖率为43%。采矿业较发达,是赞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其主体是铜矿和钴矿的开采和冶炼,为世界第四大产铜国和第二大产钴国。制造业较落后,原材料和技术均依赖进口。主要有化肥、纺织、水泥、玻璃、粮食加工、制糖、铜制品、轮胎、锯木、汽车装配等。能源主要来自于电力、石油、木材和煤炭等,除原油依靠进口外,其它均能自给。赞水电资源丰富,占总电力的97%左右。赞主要从中东进口石油。农业是赞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位居三大支柱产业之首,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全国约半数人口从事农业。可耕地约900万公顷,已耕地约144万公顷。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另有花生、棉花、烟草等。正常年景玉米可自给。赞耕地普遍缺乏

印度教的等级制度是什么.doc

印度教的等级制度是什么 印度教的等级制度简介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印度教的等级制度的核心观念 种姓制度并非一套绝对的社会阶层,而是借由许多不同的标准建立起来的一套相对阶序,这些标准诸如:是否吃素、是否杀牛以及是否接触尸体等等这些标准背后的核心概念是一套洁净与不洁的价值观,然而该价值观却受到实际生活中的权力关系影响。为此,古代印度的婆罗门发展出一套称为瓦尔那的分类架构,作为解释并简化整个制度的方式。因此,这两套思维方式大致构成整个种姓制度的主要概念。 洁净与不洁 洁净与不洁是种姓制度的核心观念,其依循的原则主要有二:一种是时效性,一种是互补性: 时效性 在恒河岸边洗涤的人们:印度教认为水能洗涤不洁与罪恶,

恒河河水则有最佳的洗涤效果,因此印度人经常在恒河两岸洗澡或擦拭身体。不洁可分为两种,即暂时性的不洁与永久性的不洁。在此,不洁主要指在生活中各种被视为带有危险性,而需要将受此影响者加以隔离的事物或情况,比如经血、生产与死亡等等......。这些情况之下,即使与之有稍微的接触都算沾染到不洁,需要以慎重的方式隔离或是消除其不洁。 所谓的不洁是一套繁琐的分类体系,这其中最核心者包含《摩奴法典》所规范的人身上的十二种不洁物(如粪便、唾液等)、出生与死亡以及许多次转手过的人与物品。此外,各种器物之间也有一种比较性的不洁关系,如金比银洁净,银比青铜洁净,青铜比黄铜洁净,上述这些金属又比陶器洁净,这种比较性的关系会影响到器物的使用年限与价格。同样地,当人与不洁的接触程度与关联性也会牵涉到其被隔离的时间长短,以及处于暂时性的不洁还是永久性的不洁。以亲人死亡为例,当该状况发生时,其核心家庭的成员被视为最不洁,守丧期最久,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亲戚则依与死者生前来往的程度决定其不洁程度与守丧期,即与死者生前来往越密切者需守丧越久,反之则越短。同样的观念用于即将殉夫的寡妇,如果她们正处于经期时,依规定不可殉夫,必须等经期结束后四天并沐浴才可自焚殉夫(称为萨蒂)。上述这些有时效性的例子都可显示暂时性不洁的情形,而暂时性的不洁通常有直接或间接的化解之道,比如用水清洗(沐浴或洗涤特定部位)、剔除毛发、涂抹牛的五种分泌物等。 然而如果经常性的接触不洁的事物,比如专门替死者或产妇洗涤衣物、埋葬死者,这种情况下便处于永久性的不洁。换言之,以接触不洁事物为业的人或群体无法摆脱不洁的状态,因此他们与他们的亲人必须被长期隔离于大多数人之外,以防污染到其他人。如此,他们便成为不可触碰的贱民,其他非贱民的种姓必需避免与之直接接触,甚至迫使他们迁居聚落之外,否则有被污染的危险。 因此,在时效性上可以看见洁净与不洁之间的对立关系:如果要维系自身的洁净,必须远离不洁。洁净与不洁位在价值观的最高与最低两端,彼此相互排斥,互不相容。

《 浅谈对印度教文化的认识及启示 》

中央财经大学2012-2013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当代世界宗教问题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对印度教文化的认识及启示》 摘要:本文就本学期对印度宗教的学习感悟为出发点,首先谈论印度教的主要理念及其在印度文化中的作用;接着阐述了印度教文化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影响;最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谈谈有关印度教文化的启示。 关键词:印度教、文化、社会生活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初次比较系统地接触到了印度宗教,也改变了我对宗教的一些认识。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浓重的国家,而印度教在印度宗教文化中又占据了主体地位。印度教是印度的第一大教,几乎主宰了印度2000多年的历史,影响着印度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印度文化、人们的道德信仰、印度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一、印度教的主要理念及其在印度文化中的作用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于公元8世纪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它综合了多种信仰,并没有单一的信条,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最重要的神有“创造神”梵天、“守护神”毗湿奴和“毁灭者”湿婆。 印度教有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信仰印度教的人,被严格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且生来就决定了。自然而然的体现了印度教认为人生而不平等,这可能与其他宗教的教义不同。正因如此,印度人的等级思想根深蒂固,并且这个民族一般是不允许不同种姓的人通婚,这意味着,婆罗门的后代还是高贵的婆罗门,首陀罗的后代还是地位较低的首陀罗,世代相传。 印度教同样当然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关于因果报应的一种说法是,人的一辈子要减少暴力行为,尽量非暴力,不杀生,这样人在死后可以减少苦难。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印度人的道德秉性。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文明最核心部分是宗教。印度人长期在宗教的熏染和陶冶下,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印度教文化也就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主体,宗教性和宗教色彩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一,印度教文化娜视物质、祟尚精神的观念;其二,祟拜神灵、为神奉献的观念;其三,崇尚再生、不惧死亡的观念;其四,忽视时间、淡漠历史的观念。1印度教文化在印度文化的形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印度教文化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印度教文化从公元8世纪开始,就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之中。印度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成为一种具显著特征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并深入和影响到印度的方方面面。 由于印度教对神不灭的崇拜,延续了几千年印度人对宗教的信奉和执着,也成为了印度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混乱而能重获和谐发展的精神源泉。在贫富分化的印度,贫困者化解无常和痛苦的最佳途径就是认命和敬神,因此印度农村家家户户都供着宗教偶像,相信神主宰着、也引导着,追随 1朱明忠, 印度文化的宗教性与印度宗教哲学[J].中国图书评论,第6期.

印度教的保护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毗湿奴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印度教的保护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毗湿奴简介 导语:印度教三大神之一。又译遍入天、毗搜纽、大黑天。在吠陀时代,毗湿奴可能是太阳神的一个称号;在史诗和往世书时代,他被认为是印度三大神中 印度教三大神之一。又译遍入天、毗搜纽、大黑天。在吠陀时代,毗湿奴可能是太阳神的一个称号;在史诗和往世书时代,他被认为是印度三大神中的保护之神。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神螺、神盘、神杵和莲花。他还有一张神弓和一把神剑。他有时坐在莲花上,有时躺在一条千头蛇身上,有时骑在一只大鹏鸟上。他的妻子是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出现的,名叫吉祥天女。 传说毗湿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当宇宙循环的周期一“劫”(相当于人间43亿2千万年)之始,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毁灭世界。毗湿奴反复沉睡、苏醒,宇宙不断循环、更新。在吠陀神话中的毗湿奴并非有力量的神。但在印度神话中,他却在三大主神之一,占著有力的地位,并衍生出无数的神话。 毗湿奴下凡救世的故事在印度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他曾多次下凡救世:1.当洪水来到时,毗湿奴化身为一条头上长角的鱼,拯救摩奴(一说鱼是大梵天的化身,详见大梵天)。2.当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毗湿奴化身为一只海龟,潜入海底,以龟背作为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的搅棒──曼德罗山的底座。3.妖魔希罗尼亚克夏将大地拖进海底,毗湿奴化身为一头野猪,潜入海底,与妖魔搏斗了一千年,最后杀死妖魔,救出大地。4.毗湿奴化身为一个半人半狮的怪物,杀死魔王希罗尼耶格西布(详见人狮)。5.魔王伯利夺得三界的统治权,毗湿奴化身为一个侏 生活常识分享

印度国家简介_六年级作文

印度国家简介 国名】印度共和国(RepublicofIndia) 【别名】孔雀之国/婆罗多 【国教】印度教 【国歌】《人民的意志》 【国花】莲花 【国鸟】蓝孔雀 【国树】菩提树、榕树 【面积】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 点评:国徽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宣称其领土为328万7800平方公里。印度面积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 【人口】11.66亿(2009年美国CIA网站)。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首都】新德里(Delhi),人口共1530万(2008)。 印度首都新德里,位于该国西北部,坐落在恒河支流朱木拿河(又译:亚穆纳河)西岸。新德里和德里中间隔着一座印度门

(theIndianGate),并以著名的拉姆利拉广场为界,广场以南为新德里,广场以北为老德里。今日德里是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它占地1485平方公里,人口1991年为838万,到1997年,估计达900万以上。德里是印度的心脏,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整个国家运行的脉搏。同时,它又是一面镜子,既可以看到印度辉煌的历史,也可反映出印度现代的身影。老德里、新德里紧紧相联,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

印度教大神湿婆介绍

印度教大神湿婆介绍 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神之一,被称为毁灭之神。下面是分享的印度教大神湿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印度的神话中,有一个神的形象让我们大家觉得非常熟悉。这个神就是印度教三大神中的湿婆。湿婆的形象与我国传统神话中二郎神的形象十分相似,因为这二位的额头上都有第三只眼睛,而且还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法力。 湿婆的形象常常是身涂灰白,三眼四面。长发在头顶上盘成角的样子,然后新月像发饰般挂在这角样的头发上。黑色的脖子上缠绕着的东西是一条蛇。湿婆还喜欢坐在虎皮上,眼睛半闭,形成一个入定的状态。他的衣服也常常用虎皮、鹿皮或者是象皮做成,脖子上挂着一串骷髅做成的花环。 湿婆的坐骑是公牛南迪,武器是一柄三叉戟。湿婆拥有四只手臂,这些四只手上一般都是拿着弓、投枪、箭、盾、鼓、战斧、法螺、仙杖或者绳索等。在湿婆的大部分形象中,他都是抓住右腿,手举一个羚羊或者鹿。通常来说都是右手拿着战斧,左手抓着鹿。另外一只右手前伸,左手略垂。 而湿婆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舞王。作为舞王时,湿婆的形象又有所不同。湿婆的腰上围着一块虎皮,一只脚踩着一些妖魔鬼怪,另一只脚则抬起,准备跳出下一个舞步。四只手中,其中一只拿着火或者

是三叉戟,一只手拿着鼓;另一只在右边的手则微微前伸,作施无畏印,最后一只手下垂,与抬起的脚相呼应,应该是手指着那只抬起的脚。 湿婆的传说恒河是印度一条伟大的圣河,恒河之所以能来到人间,其实也是与湿婆有关。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关于湿婆的传说。相传恒河是雪山之王的女儿,而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也是雪山之王的女儿,因此这个恒河女神与雪山神女是姐妹的关系。 阿由提亚的国王是一个没有子嗣的大君,他经过长时间的苦修,终于打动了湿婆,于是获得了六万个儿子的祝福。这六万个儿子长大之后,国王决定举行马祭,以示庆祝。据说这个马祭可以让人得到与天帝一样的战无不胜的地位。天帝知道这件事后,害怕马祭成功被国王夺位,于是就偷偷把马祭用的马都偷走了。 天帝将马偷走后,放在了正在地下世界禅定的圣人旁边。国王发现后,就认定圣人是偷马之人,将正在禅定中的圣人暴打了一顿。这个行为激怒了圣人,圣人用神通之火将国王的六万个儿子全部烧毁了。国王很难过,后来得知如果受到恒河水的冲洗,他的儿子就能复活。于是国王将王位传给唯一一个存活的儿子,自己跑到山里苦修。但是国王没多久就去世了,因此没能请到恒河降临。 过了很久,国王的孙子又是一个没有子嗣的王,于是他又向湿婆祈祷,湿婆就又赐给了他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继承王位之后,就向各位天神举行了各种苦行,非常诚心地祈祷了很长的时间。湿婆和恒河女神都被他感动了,来到了人间。但是恒河的冲击力太大,会影响地

印度近现代历史简介

殖民 包括:英属印度、法属印度、葡属印度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 英国征服印度的殖民战争 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这个商业贸易企业由于莫卧儿帝国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蚕食各独立印度王公的领土,最后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早期东印度公司尚不能与帝国政府直接对抗,但成功地利用个人友谊从穆罕默德·法鲁赫·西亚尔皇帝手中获得贸易特权。在西亚尔死于宫廷阴谋之后,一连串短命的皇帝先后上台,帝国陷入混乱,偏远的省份纷纷独立。马拉塔人的力量十分强盛,

他们从帝国手中夺取了拉贾斯坦、古吉拉特等地;但内部斗争也损害了他们,使其从统一的王国变为松散的联盟(马拉塔国家联盟)。1739年,波斯国王纳迪尔沙阿对印度进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并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领土。此后阿富汗的统治者艾哈迈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别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卧儿人建立强大政权的马拉塔人也遭到 他毁灭性的打击。这些事件在客观上为东印度公司建立殖民统治创造了便利。由于印度国内的各种力量均遭重创,英国人有可能动用武力来实现目的。1757年,英国军官柯拉夫在普拉西战役中打败了得到法国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道拉,使孟加拉成为东印度公司的傀儡,为征服整个北印铺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萨尔战役中,英国人粉碎了企图摆脱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尔·卡西姆与莫卧儿皇帝的联军,徒有虚名的莫卧儿帝国政府从此也听命于殖民者。此后历经迈索尔战争和三次马拉塔战争,印度国内比较强大的反抗英国统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灭。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 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在印度裔士兵中流传关于分发涂有动物油脂的 子弹的传言,这严重地触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起义主要由封建王公领导,并推举末代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阿二世为名义上的领袖。穆

南亚概述

第三节 南亚和印度 (第一课时) 南亚概述 【课程标准】各分区及国家主要内容: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地形和典型的气候特征、经济特征。 【课堂目标】1、读图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地形,并能判断气候类型 2、能准确描述南亚的地形特征,能分析南亚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3、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对地理科学实用性的认识 【自主梳理】 1.位置 问题:说出三条河流流经的主要气候区。并分析其主要补给形式和汛期在哪个季节? (1)南亚有哪三大气候区 (2)形成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气候特征是什么?写出冬、夏控制亚洲大陆的气压名称,以及冬、夏季印度半岛盛行的风向? (3)有人将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热季(3~5月)、雨季(6~9月)和凉季三季。分析热季出现在3~5月的原因? 印度河:源自我国西藏、注入 _ .是 ____ 的重要灌溉水源。 恒 河:源自喜马拉雅山区、注入 __ _ 。 布拉马普特拉河:我国境内为_雅鲁藏布江注入恒河下游。 北部:狭长、崎岖的 山地 中部:略成弧形、广阔的 、 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 高原 4.河流 3.地形 2.范围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 、 、 岛 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位于 __ 山以南, 洋以北,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 5.气候 __________气候: 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年6—9月为 季、 10月至次年5月为 季,其中3月至5月气候干热。 热带沙漠气候:____________沙漠, 特征: _____________.

(4)南亚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_____(高或低) 原因是什么? (5)西北部热带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6)描述南亚地区降水的总体分布特点? 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分析德干高原东西两侧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归纳、拓展】 ①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叫狮泉河),向西南流经南亚西 部的干旱地区,注入阿拉伯海。它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的灌溉水源。 ②恒河:发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南麓,流向东南,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注入孟加拉湾湾。 印度河: 干流源于中国西藏境内上游为狮泉河河流在印度境内基本上向西北流,然后转向西南流,转向西南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 恒河: 是南亚最长、流域、最广的河流。在印度与孟加拉国境内。印度人视为“圣河”。全长2580公里。流域面积90.5万平方公里。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最远的支流上源在中国西藏境内。东流入孟加拉国境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会合,形成河口三角洲,向东流入孟加拉湾,进入印度洋。沿途有大量支流汇入。下游水网运河密布,是一个大的农业生产地区,有水稻水稻、小麦、玉米、黄麻、甘蔗等。 2、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1)主要气候类分布 热带季风: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西北部印度河平原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西北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东北部的 山地。 (2)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成因 ①特点: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南亚的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而不是 11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而不是6至10月),旱季后期(3至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迅速升高,印度半岛内部气温可达45℃以上,天气炎热程度远甚于中南半岛。此外,西南季风对南亚影响的强度和广度亦大于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区。 ②成因: 注:北面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冷气流的南下,半岛上较热。 (3)热带荒漠特点及成因 西北部为热带荒漠特点: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形成塔尔沙漠。 塔尔沙漠成因: 农业生产与气候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强—— __ 灾,西南季风弱—— _ 灾 6.农业 7.灿烂的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