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案

第八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2.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的学习,引导学生评价孔子、老子的思想观点及孔子、老子本人。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4.对于孔子的教育成就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通过让学生看书,归纳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分布的图片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一幅图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来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或者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孔子学院分布的范围很广

学生2:孔子的影响力非常大

教师:是的,孔子的思想影响力非常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

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为何我们要回首2500年,去学习孔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讲授新课

老子

出示老子图片和问题

老子什么时期的人?哪个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是什么?主要著作是什么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主张“无为而治”

《道德经》

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孔子和儒家学说

思想

一是主张以礼治国,即是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

二是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并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统治者则应体贴民意,爱惜民力,这样社会才能和谐;

三是要求实行德政,反对苛政,主张爱护百姓,并以德来教化天下,人民才能心悦诚服。

成就

一是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实现了教育体制的创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

二是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

三是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等。

影响

1.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2.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百家争鸣

老师:同学们,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比较活跃的第一个时期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只有孔子的思想和教育成就,那也不能叫思想活跃。思想活跃,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百家争鸣”而言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

教师:出示问题:那么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百家争鸣”?

学生: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兵等,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教师:那么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又是什么呢?来看大屏幕中的表格,哪个组来说说看,看哪个组说的好。

学生1:墨家人物是墨子,历史地位是墨家的创始人,战国时期人,著作有《墨子》,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选贤能之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学生2:儒家人物是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作有《孟子》,主要思想是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学生3:……

教师:好,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整合归纳知识点,不断提升我们分析归纳历史的能力。那么除了墨家、儒家、道家、法家,你还知道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的思想呢,他的思想主张又是什么呢?

学生:兵家,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

教师:非常好,说明同学们预习得非常认真,后面的知识拓展都看得那么仔细。

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民家、纵横家、兵家等。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等。

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课堂作业

1.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A.《春秋》B.《尚书》C.《论语》D.《诗经》

2.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3、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家乡美 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那么我们济宁地区属于哪一个诸侯国呢?(鲁国)济宁有哪些称号呢?(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我们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今天,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去追寻圣人的足迹,去品尝思想文化的争鸣盛宴! 解读“学习目标”。 (一)智者老子:自主学习 师: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一个人请教问题,孔子说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是谁呢?老子是神话传说中太上老君的人物原型,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简单了解一下。 请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人物名片”——老子 (二)圣人孔子 【合作探究】 1、大思想家孔子 师:孔子为什么称为大思想家? 生答:因为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提问:儒家思想是一个很大的思想体系,包括很多方面,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生答:是仁和礼。

教师一边利用课件,一边解释“仁”:“仁”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大家猜猜看,“仁”字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总结)“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做人的道理。 用孔子的话解释,仁最根本的含义是“仁者爱人”。当然,这里的“爱人”不是我们现在平常说的男女之间的爱,而是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问:孔子所说的礼是指什么呢? 生答: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师:孔子仁和礼的思想不仅对普通人要求,对统治者也提出了要求,在政治方面孔子有什么主张呢? 生答: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师: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还不被统治者采纳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 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对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老子及其思想;孔子“仁”的学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文化的贡献;战国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通过“献计献策”的方式,运用知识培养想象探究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的儒家思想和教育、文化成就 难点:掌握诸子百家及其思想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即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逐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大变革使得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一时期学术思想领域有那些成就?出现了哪些怎样的繁荣景象? (二)、讲授新课: 一:老子 1、老子简历: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孔子曾经亲自前往周都洛阳,专门拜访老子,向老子请教“礼”。老子先让孔子谈了谈对“礼”的了解和看法,然后告诫孔子:“你所说的这些,他们的人都已经没了,骨头大概都已经烂了,只有他们说的话还存在。作为一个君子,遇到明君就出仕做官,遇不到明君就如蓬草一样随遇而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深藏起来,表面上好像没有货物一样;作为一个君子,他有高尚的品德,表面上却笨笨的,像个傻子一样。去掉你身上那些骄人的气息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各派的学术观点,讨论校园内“破坏公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遏制方法,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并学习在辩驳中互相学习、吸收对方思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难点: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帮助他们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进行分类。 2、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开幕式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建设“和平”与“和谐”的人类家园。而这一思想的源头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人的“以和为贵”的思想。我们先人思想光芒至今还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感受春秋战国时期哲人先贤的思想光辉。 2、学习新课: (一)老子 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在学生说出老子、孔子之后,让学生找到老子的思想。 ⑵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福祸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的道理。 ⑶独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们试着列举一下。如学习成绩的好坏的转化,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利用哲人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二)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是本课知识重点,要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让学生从孔子政治理想以及他为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中感受至圣先师的魅力所在。 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孔子“仁”“礼”的思想内涵。《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5次,孔子对“仁”特别崇敬,那么,“仁”到底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学呢?:学生归纳出“仁”就要求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之后问孔子“仁”的理想怎样推广到整个社会呢?引出孔子思想中的“礼”。“礼”就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⑵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内涵。 ⑶但是孔子生逢乱世,他的“仁”“礼”思想会得到崇尚霸术君主们的赏识和支持吗?他的“天下归仁”的理想在当时能得以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孔子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呢?过渡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⑷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利用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如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精品教案

《百家争鸣》 教材分析 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为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同学们,下面是一个字的古汉语解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 ①婴儿;②孩子;③儿子或女儿;④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⑤泛指人; ⑥特称孔子;这个字呢?就是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常用到第四种“对人的尊称”,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思想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为“子”,今天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二、讲授新课 (一)百家争鸣 (1)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发明和推广,生产力水平提高。这引起了经济、政治方面的巨大变革,也带来了社会秩序失衡、战争频繁等许多问题。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 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塞翁失马”的故事;课文相关内容的文字资料;PPT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

导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这些学派称为“诸子百家”。你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吗?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感知理解 一、老子 1.老子生平。请同学们从课本的描述中,概括老子生平的基本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对他评价很高。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留世。 2.从《道德经》看老子的思想。 (1)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关于老子思想的描述找出来。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讲解:老子的思想,主要通过<道德经》反映出来。《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和无为。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子的这种思想会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不会。因为诸侯争霸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如果在当时主张清静无为,那就会被别国吞并。因此,老子的思想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百家争鸣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老子、孔子及其他思想家的主张,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记住百家争鸣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2.列表比较诸子百家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情景剧表演切身体会各学派的主张。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树立良好的学风,敢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主张。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出现了怎样的繁荣景象? 一、导入新课 利用《论语》导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1. 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概括其共同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

成。 3.初步认识孔子的历史地位,感受百家争鸣对当时及后世的重要意义。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老子 学派: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__道家__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顺应自然_;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_相互转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_道德经_》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2.孔子和儒家学说 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_仁__”,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以德治国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有教无类__”,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_道德教育和__文化知识___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影响:孔子是_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__论语__》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百家争鸣 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百家争鸣__”。 四、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归纳“百家争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墨子: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民互爱互利;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2)孟子:儒家的代表,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初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初中历史百家争鸣教 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初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做好教案是离不开的!所以,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自主学习】 一、老子 1.概况 (1)春秋后期_______人,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学说被集中在《_______》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2.思想 (1)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 (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_______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人物简介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_______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2.思想核心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______”。 3.治国主张 (1)主张以_______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_______,体察民意。 (2)反对_______,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_______,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4.教育主张 (1)创办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 (2)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和_______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5.文化成就 孔子的文化贡献:___________。 三、百家争鸣 学派姓名时期思想主张著作 儒家孔子 孟子 道家老子 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兵家孙武 【合作探究】 1.材料一“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目标】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 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易中天 上面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对春秋战国时期几位思想家的评价,他为什么给予这些思想家这样的评价?这些思想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老子 1.图片展示:老子像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集中在哪一著作中? 3.教师补充: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目标导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图片展示:孔子像 2.孔子的政治思想 一是主张以礼治国,即是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二是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并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统治者则应体贴民意,爱惜民力,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三是要求实行德政,反对苛政,主张爱护百姓,并以德来教化天下,人民才能心悦诚服。 3.孔子的教育成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百家争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百家争 鸣] 教案网权威发布七年级历史教案:百家争鸣,更多七年级历史教案:百 家争鸣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课题说明:本课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而来。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 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 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课程标准:知 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标准解读:1、怎样认识中国 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 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 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 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 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觉地作为一 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2、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 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 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 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 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 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3、“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分析材料、讲故事、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知道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怀;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 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校园文化”之“国学文化”图片,用学生身边的古典文化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文化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吗?(春秋战国。)那我们来回顾一下春秋战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播放视频,由此导入新课。 讲解生产力发展导致了经济政治的变化,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导致思想文化变化,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和学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这是哪两位? 展示《孔子问道图》,提出问题:孔子向谁请教?初步认识老子和孔子。 (二)探究新知: 1.老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投影片,了解老子生平。 完成学练案上老子档案。适当讲解老子的政治观点及在当时和后来盛世的影响。 2.孔子 A、孔子的生平 活动:请同学讲述自己知道的孔子生平。 投影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地位。 展示“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地方说明孔子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 投影世界十大思想家图。 由此引出孔子政治主张。 B、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合作探究: 材料一:《吕氏春秋﹒不仁》言:“孔子贵仁。”一语道破了孔子学说思想的核心。据清人阮元统计,仅《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5次之多。 ——许杰编著《新编中国文化史》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也。”(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培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 3.通过本课学习,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观看孔子学说的中国及世界影响的视频。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我们为什么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有哪些?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百家争鸣。 自主学习 1.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张有哪些?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有哪些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3.“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是哪几家?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各是谁?有哪些思想主张? 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新知 一、老子 1.依据教材说一说老子的生活年代、国家、思想主张、著作及地位。 2.教师点拨做笔记的方法文字加数字标注法。 3.材料研读 展示材料:

材料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材料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对我们有何启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事务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人物扫描: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孔子? 合作交流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三: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说一说:孔子主要的政治主张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各是什么?孔子的礼、仁分别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孔子的“仁”是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礼”是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我们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2.让学生依据教材总结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成就?结合孔子言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谈一谈,你准备怎样实践他关于学习的主张。 3.说一说,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教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之后的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百家争鸣 1.概念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辩论,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些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争芳斗艳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3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7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3 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3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3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8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过程目标: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孔子和百家争鸣 三、教学课时:1 四、教法、学法: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质疑,教师给与点拨. 五、教学过程 新疆三史:新疆地方时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导入新课 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黄河。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今天,我们通过本课学习,要掌握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弄清各学派的代表及其思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1。指导学生看孔子像及其学说,回答: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有何学说?(学生回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2。指导学生阅读第53页第二自然段,提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编定了哪几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什么书?

百家争鸣名师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docx

第8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血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 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春秋战国吋期经济、政治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2)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激发情感,深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 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有三个板块,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板块Z间是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 关系。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 而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 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吋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对社会发展方向 关注和担忧,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 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 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