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术后如何减少引流液的中医治疗探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3种处理方法的比较

[] 卢 健敏 . 管 注射 治 疗 腰腿 痛 11 小 结 [ . 医正 骨,0 21 8 骶 5例 J中 ] 20, 4
(1: . 1) 8 2
[1 程辉 , 文. 大 肌 间隙 的应 用解 剖 [ . 9 罗建 腰 J 中国临 床 解剖 学杂 志 , ]
19 , 2:37. 08 ) —4 9 ( 7
2 1 年 1 月第 9卷 第 3 期 0 1 1 2
科 技大 学 出版社 , 0 : 34 2 2 1 6 .7. 0 4
・
临床研究 ・ 6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杨留才, 6 】 李玉华, 万宝瑜. 骶管用药P 值测定及其意义[] H J_ 颈腰痛
杂 志, 0,11: —6 2 0 () 53 . 0 2 3
皮 下积 液是 乳腺癌 术后 常见 的并发 症之一 _。w owot等 回 1 od r 1 h 顾 性 分析 T2 2 手术 治疗 的乳 癌 患者 ,总 的皮 瓣下 积液 发生 率为 5例
1. 5 %。皮下积液会使皮瓣漂浮,积液腔感染 ,从而导致皮瓣坏死。 5 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存,但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治疗
【 关键词】乳腺癌;皮下积液 ;引流 中图分类号:R 3 . 77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 - 14 (0 )3 - 05 0 6 1 89 2 1 1 2 0 6- 2
操作完成后 ,积液区域皮瓣表面放 置棉垫 ,使 用胸 垫加压包扎 。首次 抽 液量 >1mL 5 者每 日抽液 ,积液量 少于 1mL 5 后隔 日 抽液 ,直至 连续 5体检皮瓣无波动感 ,为治愈 。 d 1 . 套管针引流 .2. 2 于B 超定 位处 ,使 用套管针刺 入积液 腔 ,拔 出针芯 ,注 射器抽尽 全部 积液 ,并记录 积液量 。抽液 完毕后保持套管针 在积液腔 内,无菌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治疗的研究

2 结果 在2 6 乳 腺癌 患者 中 ,有 8 例 出现 了皮 下积 液 ,均 进行 了 5例 5 引流管 引 流 ,其 中3 例位 于 胸骨 旁 ,量 较 小 ,拔 出 引流 管后 自行 吸收 ,余 8 例位 于腋 窝 ,延长 引流 时间 ,并 由负 压 吸引改 为 自然 2
的负 压 吸引改 为 自然 引流 ,缩短 了住 院 时间 ,降低 了住 院费用 ,
同时 减 轻 了患 者 的痛 苦 。 乳腺 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 术 后 3d 换药 ,观察 皮瓣 血
供情 况及 有无 皮下 积液 ,拔 出胸 骨旁 引 流管 ,保 留腋 窝引流 管 由 负压 引流 改为 自然 引流 。在 负压 作用 下 引流管 可 能发生 变形 ,同
同时拔出胸骨旁引流管 ,腋窝引流管保留并接无菌引流袋 自然引
流 , 自然 状 态下 ,胸 带 包 扎 ,不 进行 加 压 包扎 ,连续 3d ,观 察 待 引流 液 < 1 后 给 与拔 出引 流管 。再 观察 有无 皮 下积 液 ,其 0ml 中3例有 少许 皮下 积液 , 自行 吸收 ,皮下 积液 均得 到 了治 疗 。时 6
引 流 。6 5d 等 ,平 均 时间 为89d ~1 不 . 。所有 病 例拔 出引 流管 后
[】张钦增 , 建利 , 兵 , . 引流 器在 手术 中的应 用[] 国 3 于 唐鲁 等 负压 J. 中 实 用外科 杂 志, 9,8 ) 0 . 1 81( : 8 9 7 4 【】 志 毅 , 向前 . 防乳腺 癌 根 治术 后皮 下 积 液 的体 会 [ 青 海 4代 苏 预
扎 。术后 第 3 给予 换药 ,观 察皮 瓣 血供 情 况及 有无 皮 下 积液 , 天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防治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防治【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
方法回顾分析11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8例中出现皮下积液4例(3.4%),对出现积液者行局部抽液、置管引流等方法治疗,均治愈。
结论应用两根引流管负压吸引是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治疗方法,出现皮下积液,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都可以治愈。
【关键词】乳腺癌;皮下积液;防治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60-01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万女性发生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三位[1]。
目前能治愈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是改良根治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皮下积液[2],本文对我院自2007年5月——2012年5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4例出现皮下积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8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79岁,平均49.6岁,左侧乳腺癌72例,右侧乳腺癌46例,临床tnm分期:ⅰ期22例,ⅱ期72例,ⅲ期24例,均行改良根治术,有4例出现皮下积液,其中胸骨旁1例,锁骨下1例,腋窝2例。
1.2 治疗方法目前乳腺癌手术游离皮瓣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用手术刀游离皮瓣;直接用高频电力电切游离皮瓣。
本组118例乳腺癌患者,92例选择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用手术刀游离皮瓣,26例选择直接用高频电力电切游离皮瓣;手术切口选择以肿块为中心的横梭形或纵梭形切口,两侧切缘距肿块>3cm,皮瓣游离厚度0.4-1.0cm,距切缘5cm后皮瓣渐增厚,皮瓣厚度均匀,上至锁骨下,下至肋弓,内至胸骨旁,外至背阔肌前缘。
腋窝处距腋静脉2-3cm处留直径6mm置硅胶管引流1根,自切口下腋前线引出;锁骨下经胸骨旁距切缘1.5cm留置直径5mm硅胶管引流1根,自切口下腋前线内侧2cm处引出,2根引流管接50ml注射器负压吸引,切口周围均匀放置棉垫,胸带包扎。
迈之灵对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疗效

察两组的术后引流时间和发生皮下积液方面的差异。结果 口服迈之灵可明显降低48小时引流量、缩短引流
时间,减少积液的产生。结论 口服迈之灵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关键词】乳腺癌;皮下积液
【中图分类号】R737.9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皮下积液、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
得出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进行双负压引流,能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引流方法并发症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国内传统乳腺癌的最常用方法。
术后充分的引流、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我科室原来应用双管连接低压吸引瓶引流,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0例病人,对其中55例应用双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引流,取得更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0例病人,均为女性。
将11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年龄、一般情况、疾病分期、肿物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采用双管接低压吸引瓶引流, 实验组采用双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引流。
1.2方法两组术中均放置2根带侧孔硅胶扁平管,第一根置于腋窝顶腋中线,第2根置于锁骨下,沿胸廓内缘胸骨旁向下行走,于切口下端引出。
手术切口及引流管的皮肤戳孔处均严密缝合以不漏气,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创面。
对照组胸壁和腋窝引流管通过Y形接头连接负压吸引器将皮下积液、积血吸除后反折包裹至病房;至病房后将引流管连接上海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医用吸引器厂生产的DY-1A 型低压吸引器,吸引瓶容量为1000ml,调节负压为8kPa~12kPa,密切观察引流瓶内引流液色、质、量,及时调整吸引压力以保持引流通畅;实验组在手术室手术结束时即将胸壁和腋窝两根引流管分别连接扬州市新星硅胶厂生产的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球(容量为100ml),反折引流管将引流球排泄口口盖打开排尽空气后盖紧,妥善放置于身体旁,护送至病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探讨

先天性发育不 良的合并症 , 如胼胝体发育不 良等较难 [ ] 张桂青 , 庆丰 , 2 李 杜湘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脑病 早期的 诊断, 对亚急性和慢性颅内出血与脑脊液不能严格区 M砌 表现及 分型 [ ] 中国医学 影像技术 ,O 0 1 ( ) J. 2 O ,6 5 :
5 8
G a g i dc 11un lJ n 2 1 . o. 3. o 1 u n x Me ia . ra ,a . 0 1 V 13 N . o
室管膜下、 皮层及 小脑 出血病灶 的检出率[ 。低 场 4 】 MI c R 与 T影像相 比不仅能显示脑实质及基 底节区
参
考
文
献
损伤、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脑髓鞘化的过程, 并且对脑
相关因素分析[]放射学实践 , 0 , ( )11 6. J. 2 31 3 : —14 O 8 6
断的符合率 , 并可根据 T 和 T 信月艳 , 黄德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层螺 导致变性或囊性变来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监测 旋C T诊 断 及 动 态 观 察 [ ] 中 国优 生 优 育 , 08 1 J. 2 0 ,4 手段 之一 , 因此 , 场 MR 低 I在 H E诊 断 中 比 C I T具 有 ( )11 4 :8 . 较高 的实 用价值 。 ( 收稿 日期 : 1 0 1 修 回日期 :00— 9—1 ) 0 2 0— 8— O 21 0 2
射 器抽 液 、 置胶 片或胶 管 引流 , 放 分段加 压 包扎 , 内注射 医用生物蛋 白胶 等方 法 , 液均 能治愈 。 腔 积
【 关键词】 乳腺癌 ; 皮下积液; 预防;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77 9 3 . 【 文献标识码】 A
乳腺癌术后、化疗后的中医辨证施治「仅供参考」

乳腺癌术后、化疗后的中医辨证施治「仅供参考」
(1)肝郁气滞型:乳岩术后,或正行化疗,或已化疗,胸胁满闷,嗳气太息,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消癌除残。
方选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苓,龙葵,半枝莲,山慈菇,白花蛇舌草。
(2)肝郁脾虚型:乳岩术后,正行化疗,或已化疗,胸胁满闷,食少纳呆,神疲倦怠。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弦细。
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消癌除残。
方选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西洋参(另炖),当归,白术,白芍,龙葵,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甘草。
(3)气阴两虚型:乳岩术后,正在化疗,或才完成1个疗程,烦闷潮热,胸闷倦怠,少食懒言。
舌质淡或红,舌苔少,脉细弱。
治宜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选人参养荣汤加减:人参(或西洋参,另炖),黄芪,熟地黄,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陈皮,五味子,远志,龙葵,大贝母,白花蛇舌草,甘草,大枣。
(4)脾肾虚损型:乳岩术后正行化疗,或化疗1个疗程,纳少心烦,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腰膝酸软。
舌质淡,舌苔薄,脉沉细弱。
治宜健脾益肾。
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生晒参(另炖),白术,白花蛇舌草,甘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与处理

范 围内的组织 整块 切 除后 , 1 直径 为 0 5e 的硅 用 根 . m 胶管 , 剪多个 侧孑 引 流腋 窝 处 , 置 于 腋 下胸 壁 贴 近 , L 放
作者单位 :2 6 0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403 安徽医科大学第 一 附属 医院 急 诊外 科 ( 刘
行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 15例患者 , 2 其中 3 4例发生
皮 下积 液 , 体 发 生 率 2 % 。 对 出现 皮 下 积 液 的 患 总 7 者, 根据 具 体 情 况 , 采取 上述 不 同的 措施 , 一般 5~1 0
天 后治 愈 , 1 无 例发 生 皮瓣坏 死 。
旁 , 至背 阔肌前缘 。腋 窝采 用锐 性解 剖 , 分结扎 细 外 充
、
般 资料
பைடு நூலகம்
冲洗 引流 管使 之保 持通 畅 、 菌 注射器 吸 出积 液 、 肤 无 皮
重 新戳孔 放 置引流 条 或 引 流管 接 负 吸 引等 措 施 , 配 并 合 积液 部位 加压包 扎处 理 。
19 9 6年 1月至 2 0 0 6年 1 2月在 我科 行乳腺 癌改 良 根 治术 后 的患者 为 1 5例 , 为 女 性 患 者 , 龄 3 2 均 年 6~
防及处理 。方法
均采片 纵梭形切 口, J 将手术要求范 围内的组织整块切 除后 , 1根硅胶管剪多个侧孔 放置于腋下胸 壁 用
侧 方 , 流 腋 窝 处 ,手 术 结 束 时 应 用 负 压 口 器 通 过 引 流 管 吸 尽 皮瓣 下 积气 , 川 人 量 棉 垫 填 压 腋 窝 、 骨 下 及 前 胸 壁 , 引 发引 再 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怒 , 舌红少苔 , 脉弦。 ①治疗 : 养血活血 , 疏肝解郁 , 方
量、 手术方式等因素有关。
1 . 2 术后 引流 液 增 多的 西 医治 疗 现 状 乳 腺 癌 根 治
疼痛者加元胡 1 0 g 、 川楝子 1 5 g , 动则汗 出加桂枝 1 5 g 、
浮 小麦 3 0 g 。
术后常规在胸骨旁及腋 下分别置引流管接一次性负
2 . 2 气虚 肝郁 型
2 . I 气血 双 亏 型
症见引流液增多 , 神疲乏力 , 失 眠
盗汗 , 舌质嫩淡 , 脉沉细无力。①治疗原则 : 气血双补 , 在八珍汤的基础上 ,加减用药 ;八珍汤的加减用药 占
5 0 %, 疗效为 8 5 %。 ②方药组成 : 党参 l O g 、 白术 1 0 g 、 茯
苓 1 2 g 、 甘草 6 g 、 当归 1 0 g 、 川芎 l O g 、 白芍 l O g 、 生地 l O g , 香附6 半枝莲 1 5 g 、 蛇舌草 1 5 g 。水煎服 , 1日 1 剂, 分2 次服。 加减 : 气短乏力甚者可加黄芪 1 5 g , 局部
引流系统密闭性使细菌污染机会增加 。当然创伤修复 时炎性渗出 , 同时还与患者的年龄 、 乳房大小 、 肥胖 、 血浆胶体渗透压及腋窝淋巴结有无 转移以及转移数
中 医治 疗 如何减 少 引流 液 的 中医治疗 经验介 绍 如下
患者生 活质 量, 增加感 染 机会 。 1 . 3 乳腺 癌 中西 医结合 病 机 的 认 识 乳 腺 癌 在 祖 国 医学 中属乳 岩范 畴 , 与肝 脏 、 胃腑关 系密切 。肝 藏血 而 主疏泄 , 性条达 ; 胃为气血 之海而 主运化 , 性升 降。 气血关 系: 气 为血 帅 , 血 为气母 , 气行 则 血行 , 气滞 则血瘀 。气
血关系构铸 了肝脏 、 胃腑关系的框架 。而肝脏 、 胃腑关 系又为气血的畅通填充了内容 , 互为因果。 通过古代对 乳腺癌的病机论述 , 考虑术后创伤因素 , 结合裴正学教 授临床经验 , 考虑血证为本 、 气证为标 、 肝藏为虚、 胃运
为实 。 标本 兼 治 , 肝 胃和 调 。 若 见感染 者兼 以抗 感染 治 疗, 酌用清热解毒 。感染判断 : 或痛或热 , 但见一 证便是 。
2 对 于减 少术 后 引流液 的 中医治疗 策 略
1 . 1 术后 引流液增 多的原因 中医认 为疾病的发生 受两方 面的因素影响 , 一是人体 自身功能紊乱 、 正气 虚弱 ; 二是邪气侵犯。乳腺癌患者术后多造成气血亏 损, 导致免疫状态下降 , 而且新辅助化疗 又使 引流时
间延 长 和积 液发 生 率增 加 , 况且 频繁 更 换 引流袋 , 破 坏
・
7 5 0・
甘肃医药 2 0 1 3年第 3 2卷第 1 0期
G a n s u M e d i c a l J o u m a l , 2 0 1 3 , V o 1 . 3 2 , N o . 1 0
[ 4 ] 李 金明. 聚合酶 链反应 临床应 用的优越性 和局 限性[ J ] . 中华检验
医学杂志 , 2 0 0 5 , 2 8 ( 3 ) : 2 2 5 — 2 2 6 .
试剂盒技术现状介绍[ J ] .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 0 0 5 , 9 ( I ) : 1 5 9 — 1 6 0 .
[ 6 ] 李美 忠 , 王敏 , 乐 晓华 , 等. 四种 H B V D N A荧光定量 P C R试剂 比 较及其结果分析[ J ]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2 0 0 8 , 2 ( 1 ) : 7 - 1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7 2 5 ( 2 0 1 3 ) 1 0 - - 0 7 5 0 — 0 2
乳腺癌 中医归为乳岩 , 其病机在于 : 正气不足 , 经 虚血结 , 七情内伤 , 肝脾郁结 , 冲任失调 , 导致脏腑 、 乳 腺功能紊乱 , 经络阻塞 , 气滞血瘀 , 痰湿 壅盛 , 痰瘀互 阻, 瘀毒蕴结于乳房而成岩症 。手术治疗为其综合治 疗手段之一 , 但是术后容易出现引流液增多 , 给治疗 、 预 后带 来 不 利 ,导师 张太 峰 主任 医师 ,师 承裴 正 学教 授, 从事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工作 2 5 年, 长于辨证论 治, 尤其在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上 , 继承了 名师裴正学教授之独到见解 ,现就其对乳腺癌改良术后
症 见 引 流液 增 多 , 口苦 胁胀 , 心 烦
压引流袋。负压引流的负压范围只是改善皮下积液发 生率的一个作用 , 保持一个无菌 的密闭的引流系统是 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引流液的增多显著刺激乳腺癌 细胞增殖, 并引起其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增强。 与预后显 著相关 , 提示患者可能具有较高 的复发转移和死亡的 风险。延长了患者住 院时间 , 给患者精神及经济上带 来沉重负担 , 影响术后化疗和放疗 的按期进行 。影响
[ 5 ] 张丽 , 高恩 明. 国产 乙型肝 炎病毒( H B V) 核酸扩增 ( P C R) 定量检测
乳腺癌改 良术后如何减 少引流液的 中医治疗探讨
刘 喜婷 魏玲君
【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医如何治疗乳腺 癌术后 引流液增多 。方 法: 乳腺癌患者术后多 因气血亏损 , 导致免疫状态下 降 , 而且新辅 助化疗又使引流时 间延长和积液发生率增加 。导师张太峰用八珍汤加味、 补 中益气汤加味及 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 引流液 增多 。结果 : 经治疗 总有效率为 8 0 %。结论 : 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术后 引流液增多效果 明显 ,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 关键词】 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 ; 淋 巴引流 ; 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