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鞍区鞍周)血管病变和动脉瘤

【综述】(鞍区鞍周)血管病变和动脉瘤

(鞍区鞍周)血管病变和动脉瘤

引言

包括动脉瘤在内的血管病变是一组不均匀的鞍周病变。现代成像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对血管病变的识别。最重要的是,影像可以区分血管病变与垂体腺瘤和其他非血管肿瘤。

血管病变都有出血的危险。视神经通路海绵状畸形的自发性出血临床上可导致急性视力损害,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海绵窦血管瘤是一种富血管密度的肿瘤,手术治疗时必须考虑高出血量。放疗可以避免出血的危险。

对于垂体外科医生来说在,不正确诊断垂体瘤的情况下进行经蝶窦手术时对动脉瘤意外损伤,是一个可怕的场景,并且是危及生命的事件。幸运的是,随着断层摄影技术的出现,对动脉瘤的错误判断已经变得很少见了。我推荐White和Ballantine发表的关在CT和MRI之前的时代挑战于鞍区动脉瘤的杰出论文,当时动脉瘤几乎总是被误诊为垂体腺瘤。在发现动脉瘤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面,磁共振成像(MRI)已被证明明显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此外,在垂体肿瘤手术前,必须注意可能共存的鞍周动脉瘤,以避免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垂体瘤附近的动脉瘤可以在肿瘤切除前用血管内技术闭塞。如果可行,可以考虑同时进行手术夹闭动脉瘤和切除肿瘤。

先天性血管异常也可发生在鞍区。包括持续原始的三叉神经动脉(the persistent 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和经鞍区交通动脉(the transsellar communicating artery)。常规MRI诊断具有挑战性。然而,在进行垂体手术之前,必须了解这些异常血管并进行全面的术

前磁共振成像分析。意外损伤异常血管与出血或脑缺血的风险有关。

本章将介绍典型的临床征象,基本的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鞍周血管病变的预后。

视神经通路的海绵状血管畸形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也称为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s, cavernous hemangiomas, or cavernomas),由紧密相连的扩张的血管通道组成(closely apposed dilated vascular channels),表现为离散的病变(discrete lesions)。它们可能发生在整个大脑。大约20%的患者是家族性的,80%是散发性的。有人提出,先天发生或在一生中新生形成。一项系统的汇总分析显示每年有2.5%的年出血风险。起源于视神经通路的海绵状血管畸形(CM)是鞍上病变的一项鉴别诊断。Liu等人在文献中报道了65例。此类病例患者平均年龄34岁,女性稍占优势。颅内视神经通路CM的位置,按频率排序为视交叉、视神经、视束。它们也可能累及下丘脑。受影响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出血引起的急性视力损害。双颞侧偏盲是最普遍的眼科表现。急性事件可伴有头痛和眶后疼痛。未经治疗的患者出现进行性症状的风险很高。

已报道过可能由出血或压迫引起下丘脑或垂体柄缺陷伴部分垂体功能减退。

影像

MRI是CM的首选成像技术。它描述了视神经通路内的内在位置和起源的确确位置。CM的浆果状外观也被称为“爆米花”外观(The berry-shaped appearance of the CM is also referred to as a “popcorn” appeara nce)。CM常发生小出血。由于血液分解产物(如含铁血黄素),在T2加权MR图像上出现典型的信号减弱或缺失的黑暗的半影(dark penumbra)。推荐敏感性序列,以更好地可视化血液产物。急性出血也可以通过MRI确诊。T1加权MRI上的血液信号取决于出血后的时间。CT上,视神经通路CM常呈高密度,急性出血表现为强烈的高密度。在报告的病例中,有一半有钙化,可以通过CT检测到CM为低血流病灶。33例接受脑血管造影均未检出动脉供血血管

或早期引流静脉。

图1 31岁女性视神经通路海绵状血管畸形(CM) 患者,出现进行性视力丧失,(T2加权图像)。左:轴位显示CM累及视交叉和左侧视神经(黄色箭头)。视交叉的右侧部分和右侧视神经可以被识别(白色箭头)。中:冠状位显示CM,典型的暗黑边缘(黄色箭头)和视交叉右侧部分(白色箭头)。右图:经颅切除CM后,可以看到整个视交叉,没有残留病变的证据。术后视觉功能明显改善。

治疗

由于不可预测的临床过程和进行性视力下降的高风险,立即手术干预视神经通路CM是必要的。主要的入路是开颅手术。开颅受术的位置和手术通道是单别计划的,并取决于海绵状血管瘤的精确位置。图1显示31岁女性患者进行性视力丧失,CM累及视交叉和左侧视神经的MRI表现。经左侧翼点入路切除CM。术后视力恢复正常,视野缺损部分恢复。

最近,有病例通过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视神经CM。虽然一些研究表明放射外科治疗后CM的出血率降低,但仍存在关于放射手术是否优于无干预自然过程的争论。由于视觉系统易受辐射的影响,放射外科不推荐用于视神经通路CM的治疗。

结果

文献复习报道60%的患者接受视神经通路CM大体全切除术, 23%的患者行单纯减压术治疗出血,视觉效果最良好:94%的手术患者视觉改善或稳定,已有报道内分泌紊乱术后恢复,但缺乏系统资料。

海绵窦血管瘤

海绵窦血管瘤(CSH)是血管性肿瘤,占海绵窦肿瘤的1% - 3%。发现女性占优势。CSH是一个独特的实体,不应与海绵状血管畸形相混淆。

症状

临床上外展和动眼神经麻痹、面部感觉减退(facial hypesthesia)、视力下降(visual compromise)和头痛是CSH的主要症状。这些病变通常生长缓慢,症状的出现通常是不明显的。CSH 可发生垂体功能不全,并向垂体内侧扩张。自发性出血在CSH中很少见。

成像

MRI是CSH的首选检查方法。在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强烈的高信号(图2),在T1加权图像上显示明显的对比摄取。通常是通过脑血管造影发现肿瘤着色(A tumor blush)。在鉴别诊断中,CSH必须与海绵窦脑膜瘤相鉴别,在有向内侧扩展的患者中,还必须与垂体腺瘤相鉴别。

图2海绵窦血管瘤,向颞叶侧方扩张(蓝色箭头),内侧扩展伴垂体移位(橙色箭头)。肿瘤在轴位T2加权MR上表现为强烈的高信号。

治疗和结果

在当代的手术系列中,CSH的切除大部分是通过经颅硬膜外入路进行的,总切除率为55%-100%。在这些富血管病变中,必须预料到手术期间的高出血量。开颅手术的另一个缺点是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

的发生率高,且普遍存在动眼(III)和外展(VI)神经麻痹。也有一些报道经蝶窦活检或切除CSH的病例。近年来,应用初始主要的(primary)放射外科治疗或分割放疗治疗CSH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据报道,治疗后颅神经病变经常恢复,肿瘤体积显著缩小,控制率为100%。文献资料显示放射治疗CSH优于手术治疗,应考虑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关于CSH不同治疗方式的内分泌结果没有有效的数据。

鞍周动脉瘤

通过骨性颅底后,颈内动脉(ICA)与垂体紧贴距离很近。ICA离开蝶骨颈动脉管进入海绵窦。这被称为ICA的海绵窦段或C4段。其次是床突段(C5段)。在床突段远端,ICA进入硬膜内,形成眼动脉段(床突上段)(C6段),在这里眼动脉和垂体上动脉分支。最后是交通段(C7段),ICA在其分叉处分为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如果将颈内动脉动脉瘤(ICAA)导向内侧,就会导致鞍内动脉瘤(图3)。PubMed检索发现了40个鞍内动脉瘤的报道,其中6个表现为动脉瘤破裂硬膜外(鞍膈下)鞍区动脉瘤和硬膜内(鞍膈上)鞍区动脉瘤在临床表现、内分泌缺陷和治疗紧迫性方面存在根本差异。鞍区硬膜外动脉瘤的典型起源是ICA的海绵窦段。大多数鞍区硬膜内动脉瘤起源于ICA眼段,也有一些起源于前交通动脉。

症状和体征

未破裂的鞍动脉瘤常见的症状是头痛。视觉障碍常见于硬膜内动脉瘤。在鞍区动脉瘤患者中,有18%的患者出现颅神经(CN)功能障碍,其中颅神经(CN) III和颅神经(CN) V受影响。假设功能障碍不仅是由结构的压迫引起的,而且是由连续的动脉搏动引起的。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动脉瘤(ICAA)破裂的风险很低。破裂可导致发生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症状包括突眼、视力丧失、眼球运动受限、球结膜水肿、眼眶杂音、同侧眼静脉充血和疼痛。一种罕见的非外伤性海绵窦ICAA的自发破裂表现为严重的鼻出血(鼻衄)。已经报告了12例这样的病例。在罕见情况下,动脉瘤可能会在载瘤动脉(the parent vessel)供应的大脑区域引起血栓栓塞。症状取决于

受影响的大脑区域。据报道,海绵窦ICAA有生长的高风险。

鞍区动脉瘤常发生垂体功能减退。最常见的异常是高泌乳素血症和性腺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障碍在鞍膈下动脉瘤中较为常见。在鞍内动脉瘤中尚未见尿崩症的报道。

影像

在MRI上,动脉瘤可以通过其与载瘤动脉的直接空间关系和继发于血流的低MRI信号来识别,这被称为“流空(flow void)”。由于动脉瘤可能类似垂体瘤,因此识别神经放射影像学学征象极为重要,而对误诊的动脉瘤经鼻手术可能会造成致命后果。幸运的是,在磁共振时代,误诊已经变得非常罕见。如果怀疑有血管病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非侵袭性方法,如CT血管造影和MR血管造影进行进一步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精确显示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图3)。

图3左侧颈内动脉朝向内侧的动脉瘤,压迫垂体和垂体柄。左:T2加权图像显示由于动脉瘤内的湍流而产生的混合血流信号(箭头)。右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描绘动脉瘤。

硬膜外动脉瘤的治疗

治疗是指症状性或生长硬膜外ICAA。硬膜外ICAA通常采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因为直接手术进入是困难的。硬膜外动脉瘤通常表现为宽颈。在这些患者中,动脉瘤的血管内螺旋栓塞借助于支架。另一种治疗动脉瘤的血管内方法是植入分流装置(flow diverters,FD)。FD桥接动脉瘤颈(The FD bridges the aneurysm neck),减少进入

动脉瘤的血流,促进动脉瘤内血栓的形成。FD还为动脉瘤颈部的内皮化提供了支架(a scaffold for endothelialization across the aneurysm neck)。法国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调查了398例477个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血流分流情况,在12个月的随访中发现闭塞率为79.9%。12个月时分别永久性严重事件发生率为5.9%和死亡率为1.2%。对于许多需要介入治疗的海绵窦颈动脉动脉瘤,血流分流似乎是一个合适的方法。

另一种选择是放置覆膜支架(a covered stent that),完全闭塞载瘤动脉内的动脉瘤口(the aneurysm orifice in the parent vessel)。这主要适用于复杂动脉瘤。覆膜支架的特殊挑战和风险是支架与载瘤动脉壁之间的空间持续灌注(persistent perfusion of the space)(称为内膜渗漏endoleak)、支架内狭窄(in-stent stenosis)和侧支闭塞(side branch occlusion)。与单一弹簧圈栓塞相比,支架植入需要严格的药物抗血小板方案(strict medical antiplatelet regimen)。

也可以考虑对动脉瘤载瘤颈内动脉(the aneurysm-bearing ICA)的血管内闭塞。如果通过对侧ICA的交叉血流(cross-flow via the contralateral ICA)不足以胜任(insufficient precluding)ICA的血管内闭塞,可以选择颅外旁路术后ICA。闭塞血管内入路闭塞颈动脉海绵窦瘘。只有当血管内治疗失败时才考虑手术。

硬膜内动脉瘤的治疗

硬膜外ICAA与硬膜内ICAA治疗的必要性有本质的不同。与硬膜外ICAA相比,硬膜内ICAA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风险有关,这可能导致有害的神经后遗症,甚至是致命的结果。应分别对每个患者就意外偶发的硬膜内动脉瘤的治疗指征进行讨论,并考虑到年破裂的风险。Greving等对6项前瞻性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共8382名参与者,以确定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平均1年动脉瘤破裂风险为1.4%,5年动脉瘤破裂风险为3.4%。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测因素包括高龄、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和动脉瘤体积大。一项前瞻性的国际研究研究颅内动脉瘤的形态是否可以预测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在多变量分析中,动脉瘤

的大小(垂直高度)是预测破裂的唯一重要形态学特征。

硬膜内ICAA和硬膜外ICAA的另一个主要区别是硬膜内ICAA更容易进行显微外科夹闭。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和显微外科夹闭都是硬膜内ICAA的治疗选择。动脉瘤颈较窄,有利于弹簧圈闭塞。较宽的动脉瘤颈需要用载瘤动脉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或通过开颅术对动脉瘤进行显微外科夹闭。

国际蛛网膜下腔动脉瘤随机试验(The randomized 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比较了214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神经外科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的1年无残障生存率(76.3%)明显优于神经外科夹闭术的(69.4%)。

在英国(UK)队列的ISAT随访研究中,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组SAH复发发生率为641例患者年1例,神经外科夹闭术组为2041例患者年1例。从这些数据中无法得出对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或神经外科夹闭术的一般建议。必须指出的是,各国对血管内治疗或开放性手术治疗的偏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还取决于每个机构的专业知识。

SAH的内分泌后遗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由动脉瘤出血引起的原发性损伤,但也可能涉及血管痉挛和颅内高压等继发性事件。一篇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期垂体功能的综述显示,据报道垂体功能减退的变异性很高,发生率在0%到55%之间。一种垂体激素缺乏比多种激素轴缺乏更为常见。在一项荟萃分析中,Robba等人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前6个月垂体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49.3%,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6个月降至25.6%。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垂体功能障碍对总体预后的影响尚未得到证实。破裂动脉瘤越接近下丘脑和垂体区域,就会增加患垂体功能减退的风险。

与垂体腺瘤并存的颅内动脉瘤

垂体腺瘤患者颅内动脉瘤(IA)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在一项对中国人群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研究中,8.3%的垂体腺瘤患者检测到未破裂的IA,但在对照组中仅2.4%。在肢端肥大患者中,脑动脉瘤的发生率尤其高,且在ICA海绵状段的发生率较高。这一发现可能与腺瘤导

致海绵状窦内高生长激素(GH)浓度有关。Manara等人在一项MR血管造影研究中发现17.3%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存在一个或多个IA。38.5%的患者出现多发动脉瘤。在计划对肢端肥大患者进行经蝶窦手术(TSS)的垂体外科医生必须进一步考虑ICA的血管特性,包括弯曲、扩张和颈动脉间动脉距离缩短。

垂体腺瘤患者在行TSS前必须仔细研究MRI,以避免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巧合性垂体腺瘤和鞍周动脉瘤需要特殊的治疗策略。有病例报告,腺瘤接受TSS后,成功闭塞血管内的动脉瘤。图4所示为一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在其分泌GH的腺瘤接受TSS术前,在我们的神经放射影像科行弹簧圈栓塞术。

另一个策略是在同一手术中夹闭闭塞和通过开颅切除腺瘤。如图5所示:女性患者因无功能垂体腺瘤(NFPA)伴鞍上延伸而导致视力丧失,并发现一个巧合的眼上动脉动脉瘤瘤。通过开颅在一次手术中切除无功能腺瘤(NFPA)和夹闭动脉瘤。

图4肢端肥大症患者接受MR评估中意外发现的眼上动脉动脉瘤。左:最初的MRI显示除了右侧垂体微腺瘤(白色箭头)外,还有动脉瘤病变(蓝色箭头)。中:血管造影证实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蓝色箭头)。右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被弹簧圈闭塞(黄色箭头)。一周后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图5无功能垂体腺瘤(NFPA),并在一位视力丧失的女性患者中偶然发现眼上动脉瘤。左上:术前MRI显示鞍内和鞍上NFPA。中上:术前MR血管造影意外发现动脉瘤(黄色箭头)。右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显示左侧眼上动脉动脉瘤(黄色箭头)。病人经颅入路手术。左下:术中照片显示腺瘤的鞍上延伸(蓝色箭头)和向左侧视神经的延伸(白色箭头)。中下:术中照片显示左侧视神经下方的动脉瘤(黄箭头)。右下:术中照片显示腺瘤切除后的瘤腔(星号)和夹闭动脉瘤的钳夹。

异常鞍内动脉

持续性原始三叉神经动脉

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Carotid-vertebrobasilar anastomoses)促进了早期胚胎向大脑供血,并随着大脑动脉的进一步发育而闭塞。很罕见的是,该吻合持续存在。持久性原始三叉神经动脉(PPTA)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吻合,据报道患病率为0.1%-0.6%。PPTA 常伴有基底动脉发育不全,阻断PPTA可引起脑干缺血。在PPTA患者中,经常观察到由沿其他大脑动脉的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缺血性事件是另一常见的临床表现。内侧亚型靠近垂体,呈鞍内或甚至经垂体走行(with an intrasellar or even transhypophyseal course)。

垂体外科医生必须认识到PPTA的可能性。有报道,经TSS成功治疗垂体腺瘤并伴有PPTA。垂体外科医生必须记住,如果血管对脑灌注

至关重要,那么PPTA的损伤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后遗症。我们在一名女性泌乳素瘤患者的诊断检查中发现了PPTA,该患者最初选择手术治疗(图6)。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发育不全。因此,取消手术,并开始行多巴胺激动剂治疗。

经鞍区交通动脉(Transsellar communicating artery)

颈内动脉(ICA)发育不全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异常。Okawa等报道了23例这样的病例,来自对侧ICA的经鞍区吻合动脉供应同侧半球。与PPTA相似,在这些患者中发现脑动脉瘤的发生率增加,可能是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所引起。垂体外科医生必须了解血管异常和术前MRI分析,以防止潜在的危及生命的血管损伤。

图6患有泌乳素瘤的女性患者持续性原始三叉神经动脉(PPTA)。左上:矢状位MRI显示垂体窝背侧的PPTA(黄色箭头)。中上:冠状位磁共振显示从颈内动脉(ICA)向内侧走行的PPTA(黄色箭头)。右上:冠状位MRI在PPTA前显示泌乳素瘤(白色箭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PPTA(橙色箭头)源自ICA的C4段(左下:侧位视图;中下:前后视图)。右下:DSA显示基底动脉发育不良(黑色箭头)。由于PPTA,被拒绝行泌乳素瘤的手术,并开始多巴胺激动剂治疗。

关键点

·深刻了解临床和影像学知识是正确诊断鞍周周围血管病变和动脉瘤必不可少的。

·患有视神经通路海绵状畸形的患者临床上表现为因出血而引起的急性视力衰竭。早期治疗可保留视觉功能。

·海绵窦血管瘤(CSH)是一种高血管密度的肿瘤。放射治疗方式在CSH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忽视或误诊鞍周动脉瘤会有致命的后果。在对垂体腺瘤进行垂体手术之前,必须注意可能同时存在鞍周动脉瘤或异常鞍内动脉。

·目前,通常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硬膜外海绵窦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教学及宣教)

颅内动脉瘤 疾病概述 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任何年龄可发病,多数好发于40至60岁中老年女性。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在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Willis环)上,其中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 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 动脉瘤发生后,常常进一步发展,出现动脉瘤扩大。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瘤逐渐扩大的一个重要后天因素。 动脉瘤的破裂实际是只有瘤壁的渗血。这种破裂与想像中的动脉瘤爆裂(如术中动脉瘤破裂)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下往往出血十分汹涌,病人常在几分钟之内陷入昏迷,因脑干受损而迅速死亡。 忧虑、紧张、激动、血压突然升高、大小便、用力、妊娠晚期、分娩、体力劳动、性生活等仅是动脉瘤破裂的诱发因素。在更多的情况下,出血是在没有明显诱因时突然发生的。 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出血处由血凝块凝固以及血管痉挛收缩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加之脑脊液的促进作用,破裂处停止出血。在出血后1~2周,纤溶现象亢进,使破裂处纤维网脆弱、血凝块液化,由于此时动脉壁破裂口的纤维化尚不牢固,故容易发生再出血。 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病人在破裂出血之前,90%的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极少数病人,因动脉瘤影响到邻近神经或脑部结构而产生特殊的表现。动脉瘤症状和体征大致可分为破裂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先兆症状 40%~60%的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某些先兆症状,这是因为动脉瘤在破裂前往往有一个突然扩张或局部少量漏血的过程。其中动眼神经麻痹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最有定侧和定位意义的先兆破裂症状。 出血症状

鞍区病变的CT

鞍区病变的CT、MRI诊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吕发金 一、鞍区影像学检查 1、颅骨平片 ✓颅骨平片显示垂体病变的间接征象,不具特异性。 ✓颅骨平片显示蝶鞍扩大,呈“鞍内型”改变。可有颅高压征。 2、垂体CT扫描 ✓平扫对诊断垂体大腺瘤,对垂体微腺瘤诊断无帮助。 ✓常规冠状位增强,动脉内团注造影剂,薄层高分辨扫描,检出局部低强化区。✓骨窗观察鞍底骨质吸收,对检出微腺瘤有价值。 ✓由于空间分辨率较低,不易区分肿瘤与鞍上结构的关系。 ✓CT显示垂体瘤引起的骨质改变优于MRI。 3、垂体MRI扫描:最佳方法 ✓常规序列及显示平面:矢状位SE T1WI,冠状位SE T1WI及T2WI,冠状位与垂体柄平行;轴位作为补充序列。 ✓增强:疑为微腺瘤,作垂体动态增强,观察垂体局部有无异常强化。可作时间强化曲线。 ✓垂体大腺瘤,作常规三平面增强,观察正常垂体组织受压移位的方向;观察邻近结构的累及。 二、鞍区病变的分析原则 ✓辨认垂体和蝶鞍 ✓病变定位:蝶鞍内、上、下或侧方 ✓病变分析:信号、囊性、实性、流空、钙化等 ✓鉴别诊断 三、垂体影像解剖学 ✓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来源于胚胎时期颅颊囊的向上移行。

✓神经垂体来源于脑向下延伸,与腺垂体在发育中整合,其间可有中间部。 ✓腺垂体正常呈长带状,上缘形态取决于鞍隔孔的大小,正常高度<8mm,青春期结节部可增生。 ✓神经垂体分正中隆起、垂体柄和垂体后叶。垂体柄径线<4mm。垂体后叶正常呈新月形或结节状高信号,可发生偏位。 ✓正常垂体的高度:矢状位和冠位均可测量。 ✓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同人群有不同标准-“6,8,10,12(mm)原则”: ✓ 6mm:婴儿和儿童 ✓ 8mm:男性和绝经后的妇女 ✓ 10mm:哺乳期妇女 ✓ 12mm:孕后期和产后妇女 垂体的血供 ✓正常垂体的MRI动态增强强化特点:垂体后叶→垂体柄→腺垂体结节部→腺垂体两侧叶 ✓正常垂体的CT强化特点:后叶→垂体柄→腺垂体结节部→腺垂体两侧叶 四、鞍区解剖与常见疾病 1、垂体腺:蝶鞍内,两侧对称 ✓垂体腺瘤 ✓Rathke囊肿 ✓颅咽管瘤 2、垂体柄:上粗下细 ✓Rathke囊肿 ✓颅咽管瘤 ✓生殖细胞瘤 ✓嗜酸性肉芽肿 ✓转移性肿瘤 ✓淋巴瘤 3、视交叉:一字形

【综述】(鞍区鞍周)血管病变和动脉瘤

【综述】(鞍区鞍周)血管病变和动脉瘤 (鞍区鞍周)血管病变和动脉瘤 引言 包括动脉瘤在内的血管病变是一组不均匀的鞍周病变。现代成像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对血管病变的识别。最重要的是,影像可以区分血管病变与垂体腺瘤和其他非血管肿瘤。 血管病变都有出血的危险。视神经通路海绵状畸形的自发性出血临床上可导致急性视力损害,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海绵窦血管瘤是一种富血管密度的肿瘤,手术治疗时必须考虑高出血量。放疗可以避免出血的危险。 对于垂体外科医生来说在,不正确诊断垂体瘤的情况下进行经蝶窦手术时对动脉瘤意外损伤,是一个可怕的场景,并且是危及生命的事件。幸运的是,随着断层摄影技术的出现,对动脉瘤的错误判断已经变得很少见了。我推荐White和Ballantine发表的关在CT和MRI之前的时代挑战于鞍区动脉瘤的杰出论文,当时动脉瘤几乎总是被误诊为垂体腺瘤。在发现动脉瘤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面,磁共振成像(MRI)已被证明明显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此外,在垂体肿瘤手术前,必须注意可能共存的鞍周动脉瘤,以避免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垂体瘤附近的动脉瘤可以在肿瘤切除前用血管内技术闭塞。如果可行,可以考虑同时进行手术夹闭动脉瘤和切除肿瘤。 先天性血管异常也可发生在鞍区。包括持续原始的三叉神经动脉(the persistent 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和经鞍区交通动脉(the transsellar communicating artery)。常规MRI诊断具有挑战性。然而,在进行垂体手术之前,必须了解这些异常血管并进行全面的术

前磁共振成像分析。意外损伤异常血管与出血或脑缺血的风险有关。 本章将介绍典型的临床征象,基本的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鞍周血管病变的预后。 视神经通路的海绵状血管畸形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也称为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s, cavernous hemangiomas, or cavernomas),由紧密相连的扩张的血管通道组成(closely apposed dilated vascular channels),表现为离散的病变(discrete lesions)。它们可能发生在整个大脑。大约20%的患者是家族性的,80%是散发性的。有人提出,先天发生或在一生中新生形成。一项系统的汇总分析显示每年有2.5%的年出血风险。起源于视神经通路的海绵状血管畸形(CM)是鞍上病变的一项鉴别诊断。Liu等人在文献中报道了65例。此类病例患者平均年龄34岁,女性稍占优势。颅内视神经通路CM的位置,按频率排序为视交叉、视神经、视束。它们也可能累及下丘脑。受影响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出血引起的急性视力损害。双颞侧偏盲是最普遍的眼科表现。急性事件可伴有头痛和眶后疼痛。未经治疗的患者出现进行性症状的风险很高。 已报道过可能由出血或压迫引起下丘脑或垂体柄缺陷伴部分垂体功能减退。 影像 MRI是CM的首选成像技术。它描述了视神经通路内的内在位置和起源的确确位置。CM的浆果状外观也被称为“爆米花”外观(The berry-shaped appearance of the CM is also referred to as a “popcorn” appeara nce)。CM常发生小出血。由于血液分解产物(如含铁血黄素),在T2加权MR图像上出现典型的信号减弱或缺失的黑暗的半影(dark penumbra)。推荐敏感性序列,以更好地可视化血液产物。急性出血也可以通过MRI确诊。T1加权MRI上的血液信号取决于出血后的时间。CT上,视神经通路CM常呈高密度,急性出血表现为强烈的高密度。在报告的病例中,有一半有钙化,可以通过CT检测到CM为低血流病灶。33例接受脑血管造影均未检出动脉供血血管

颅内不同部位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及诊断思路

不同部位脑肿瘤的鉴别诊断 (一)颅底占位性病变 1、要点: 分前、中及后颅底病变 (1)前颅底病变常起自头颈部肿瘤直径扩散或侵犯;最常见的鼻窦肿瘤(如成人的鳞癌和儿童的横纹肌肉瘤)。骨纤和畸形性骨炎均累及颅底,但骨纤更容易侵犯颅面骨和前颅底骨质,典型的骨纤在平片或CT上呈磨玻璃样改变,MRI上T1、T2均为低信号。(2)中央区病变常起自头颈部(如鼻咽鳞癌)。颅外原发肿瘤常转移至颅底中央区。常见的海绵窦占位包括神经鞘瘤、脑膜瘤、转移瘤及动脉瘤。脊索瘤及软骨肿瘤常发生在颅底中央区。发生在颈静脉孔的肿瘤有副神经节瘤、施万细胞瘤和转移瘤。 2、嗅沟和颅前窝底肿瘤及肿瘤样变 (1)常见疾病:恶性鼻窦肿瘤(如鳞癌和横纹肌肉瘤)、脑膜瘤、转移瘤。 (2)不常见疾病:黏液囊肿、骨瘤、鼻息肉、内翻型乳头状瘤、嗅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复杂鼻窦炎(炎症性、真菌性、肉芽肿性)。 (3)罕见疾病:脑膨出、皮样囊肿。 3、颅底中央区侵袭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1)常见疾病:转移瘤、鼻咽部恶性肿瘤转移、血性转移。 (2)不常见疾病:骨髓炎、真菌性鼻窦炎、非真菌性肉芽肿、韦格纳肉芽肿、侵袭性垂体瘤、淋巴瘤、骨髓瘤、脑膜瘤、青少年鼻咽部血管纤维瘤、脊索瘤。 (3)罕见疾病:鼻硬结病、结节病。 4、海绵窦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单侧】 (1)常见疾病:神经鞘瘤、脑膜瘤、转移瘤、动脉瘤(颈内海绵窦段)、颈动脉-海绵窦瘘。 (2)不常见疾病:脊索瘤、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 (3)罕见疾病:脂肪瘤、表皮样囊肿、软骨肿瘤、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双侧】

(1)常见疾病:侵袭性垂体瘤、脑膜瘤、转移瘤。 (2)不常见疾病: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颈动脉-海绵窦瘘。 5、颈静脉孔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非肿瘤性占位】 (1)常见疾病:颈静脉球增大(正常变异)、颈静脉血栓。 (2)不常见疾病:骨髓炎、恶性哇外耳道炎。 【肿瘤性占位】 (1)常见疾病:副神经节瘤、转移瘤。 (2)不常见疾病: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表皮样囊肿。 6、弥漫性颅底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非肿瘤性占位】 (1)不常见疾病:骨纤、畸形性骨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肿瘤性占位】 (1)常见疾病:转移瘤。 (2)不常见疾病:骨髓瘤、脑膜瘤、淋巴瘤、横纹肌肉瘤。 (二)脑室占位病变 1、要点: ■脑室形态异常的先天性原因:前脑无裂畸形,透明隔发育不良、脑裂畸形、脑穿通畸形、胼胝体发育不良、ChiariⅡ畸形,Dandy-Walker畸形、灰质异位及错构瘤。 ■脑室形态异常的继发原因: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脑疝及临近脑实质局灶性病变。 ■脑室扩大原因:生理性、萎缩性、梗阻性和脑脊液产生过多。 ■脑室变小原因:颅压增高、假性脑瘤及脑室分流会致脑室变小,然而提示颅压高方面,与蛛网膜下腔及基底池变窄比,脑室变小不可靠。 ■脑室占位不常见,但是引起脑积水、昏迷及猝死的重要原因。室管膜强化常与感染、炎症及肿瘤相关。 2、成人脑室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侧脑室】

鞍区肿块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肿块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引言 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蝶鞍肿块类型。MRI通常用来描述这些占位的起源和评价对邻近结构如视交叉和海绵窦的侵犯情况。垂体腺瘤最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为蝶鞍扩大和侵蚀、海绵窦受侵和分叶状的外观。然而另外一些少见的病因如新生物、感染性、炎性、发育性和血管性病变及正常变异需要鉴别。 认识蝶鞍肿块病灶的病因有其临床重要性,因为一些病例如垂体增生或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病人是不需手术治疗的。事实上如果蝶鞍内动脉瘤被误诊为垂体腺瘤,那外科手术将是灾难性的。即使需要手术,外科医生认为对于一些病灶如鞍隔脑膜瘤或鞍内蛛网膜囊肿而言颅内或组合处理优于经蝶手术(TSS Transshenoidal surgery)。如可能是转移、下垂体炎、Rathke’s裂囊肿、蛛网膜囊肿或生殖细胞瘤,活检或部分切除优于全部切除,如怀疑是垂体脓肿的病人则需作迅速手术。 二、蝶鞍肿块的MRI特征 (一)新生物(Neoplasms): 1. 脑膜瘤(Meningiomas): 约15-25%的脑膜瘤发生于鞍区,而蝶骨嵴是脑膜瘤的第二位的常见发生部位。脑膜瘤通常位于鞍上和宽脑膜基底,与垂体腺瘤较易鉴别。起源于鞍结节并长入蝶鞍的中线脑膜瘤除非可观察到脑膜瘤和垂体之间的裂隙或CSF残留,与垂体腺瘤不易鉴别。如脑膜瘤侵及海绵窦时它一般会压缩颈动脉内腔,而垂体腺瘤无此特征。 真正的鞍内脑膜瘤偶尔可见,起源于鞍隔下部或蝶鞍的前部硬脑膜壁常与垂体腺瘤极其类似。据报道,鞍内脑膜瘤可见于约5%的术前诊断为垂体大腺瘤的病例。鞍内脑膜瘤的典型MRI表现为垂体消失,下移,显著均一强化,蝶鞍可见中等度扩大和在增强影像上鞍隔消失。

(完整版)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 David S Liebeskind著 1引言 1.1背景 脑动脉瘤是有破裂倾向的脑血管结构的病理性局灶性扩张。这些血管异常通常根据假定的病因进行分类。囊状、浆果状或先天性动脉瘤占全部动脉瘤的90%,这些动脉瘤通常位于大动脉的主要分叉部。延长扩张型(dolichoectatic)、梭形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为近端动脉的延长膨出,占全部动脉瘤的7%。感染性或霉菌性动脉瘤主要位于动脉末端,占0.5%。其它动脉末端损害包括肿瘤性动脉瘤,为肿瘤碎片栓塞引起的罕见继发症和外伤性动脉瘤。外伤也可能引起动脉近端的夹层动脉瘤。高血压也可引起小的穿通动脉的微小动脉瘤。 囊状动脉瘤位于前循环,占85%~95%,而梭形动脉瘤主要影响椎基底动脉系统。由于研究人群的不同,囊状动脉瘤在某个特定的动脉节段的发生率有一定差异。多发性动脉瘤占20%~30%。 囊状动脉瘤通常破裂至蛛网膜下腔,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70~80%。动脉瘤破裂也可引起脑实质内、脑室内或硬膜下出血。巨大囊状动脉瘤(直径>25mm)占所有脑动脉瘤的3~5%。巨大动脉瘤也可引起SAH,但通常产生占位效应并导致远端血栓栓塞。 动脉瘤性SAH是一种严重情况,美国每年发生30,000人。这些病人中大部分(60%)死亡或留下长期残疾;预后较好的幸存者50%会遗留明显的神经心理障碍。20~50%的病人并发脑血管痉挛(即邻近动脉节段狭窄),是动脉瘤性SAH 病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1.2病理生理 脑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与脑血管结构的先天性结构异常有关,这些异常的原因可能不同。动脉内弹力层的完整性受损,伴有邻近的中膜和外膜的有关弹性结构缺陷。中膜肌肉组织的缺陷及邻近脑组织对脑动脉无明显的支持,增加了作用于动脉管壁的慢性血液动力学应力的致病潜能。血管分叉部的局部湍流和正常结构失连续可能解释在这些部位形成囊性动脉瘤的倾向。 脑动脉瘤的发展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动脉瘤的发展很可能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环境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及与各种血管异常有关的先天性易患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弹力层的异常可能是先天性或退行性的。脑动脉瘤的形成可能与多种情况有关,包括: 常染色体性多囊肾,纤维肌肉发育异常,动静脉畸形,Osler-Weber-Rendu综合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症),主动脉狭窄,其它血管异常,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烟雾病),Marfan综合症,Ehlers-Danlos综合症IV型,其他胶原III型疾病,假性弹力性黄色瘤,?1型抗胰蛋白酶缺乏,系统性红斑狼疮,镰刀状细胞性贫血,细菌性心内膜炎,真菌感染,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结节性硬化。环境紧张性刺激,如高血压病,与多发性动脉瘤的存在有关。少于2%的颅内动脉瘤病人具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脑动脉近侧的梭形动脉瘤很可能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因。这种弯曲延长并扩张的动脉瘤没有真正的动脉瘤颈,常含有层状的血栓。虽也可发生动脉瘤性SAH,但这类病变的典型表现是对邻近的脑实质造成占位效应,出现脑干压迫和颅神经病变,或者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动脉末端血栓栓塞性后遗症。 典型的感染性动脉瘤主要位于大脑中动脉的末端分支(75~80%),证明这种病

脑动脉瘤的诊疗规范

颅内动脉瘤诊疗规范 1,概述(定义、分类) 颅内动脉瘤是各种原因导致颅内动脉血管壁结构异常而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型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根据瘤体直径大小可分为小动脉瘤(<0.5cm)、一般动脉瘤(0.5 ~ 1.5cm)、大型动脉瘤(1.5 ~2.5cm)、巨型动脉瘤(>2.5cm)。 2,诊断要点 (1)非出血症状: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癫痫发作、一过性脑缺血、警示性头痛、或体检时偶然发现。 (2)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剧烈头痛、呕吐、颈枕疼痛、畏光、意识障碍;可伴有局灶神经功能障碍。 (3)体格检查:脑膜刺激征、高血压、局部颅神经障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迟发性神经功能缺失。 3,主要辅助检查 (1)头颅CT:急症首选,可判断出血部位和程度。 (2)腰穿:曾用于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在已经较少应用。 (3)头颅MRI/MRA:用于无创性判断出血和动脉瘤的位置。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量、方向、有无血栓、载瘤动脉情况;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 4,主要鉴别诊断 (1)鞍区肿瘤:未破裂鞍上池动脉瘤常常需要与鞍区肿瘤相鉴别。 (2)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确的外伤史。 (3)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 (4)血管硬化等因素引起的自发性脑内出血。 5,治疗指南(包括围手术期准备)及规范 (1)对症治疗:患者静卧,避免声、光、情绪刺激。监测生命体征,镇静、镇痛、保持血压平稳、抗血管痉挛治疗。慎用腰椎穿刺和抗纤溶治疗。尽早行DSA检查明确动脉瘤的位置。 (2)病因治疗方式一: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根据动脉瘤所处位置开颅,寻找并暴露动脉瘤颈,使用永久性植入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适用于大多数囊状动脉瘤。(3)病因治疗方式二: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通过动脉穿刺,使用微导管将栓塞的材料(弹簧圈)永久性留置在动脉瘤腔内,以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常用于梭型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但不宜应用于巨大动脉瘤。 (4)姑息性治疗方式:对于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都难于实施的病例,可行动脉瘤包裹加固术,或动脉瘤孤立术;但这两种手术疗效欠佳,仅在病因治疗困难的病例采用。 (5)合并症的处理:合并有脑积水的病例,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合并有癫痫的病例,应当应用抗癫痫药物;合并有较大颅内血肿的病例,需要开颅手术清除血肿。(6)手术时机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都应当尽可能早期手术,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大,HUNT&HESS分级IV ~ V级的病例,可考虑延期手术。(7)。手术后处理:神经重症监护室持续监护24小时,术后静脉应用抗钙离子拮抗剂预防血管痉挛。对于已经发生血管痉挛的患者,应用3H疗法(扩容、升压、稀释血液)、以及局部血管灌注抗痉挛药物治疗。注意外科营养和卧床病人的护理。-3-

【综述】鞍旁病变的诊断治疗

【综述】鞍旁病变的诊断治疗《Neuroendocrinology.》 2020 年3月 4日在线发表意大利、德国、挪威、俄罗斯、法国、美国、西班牙的Gatto F, Perez-Rivas LG, Olarescu NC,等代表the ENEA Young Researchers Committee (EYRC)联合撰写的综述《鞍旁病变的诊断治疗。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rasellar Lesions.》(doi: 10.1159/000506905.)。 介绍 鞍旁区域,直接位于蝶鞍周围,是一个代表着重要的相邻结构

的关键聚合交集的解剖学复杂的区域。以简化表示,鞍旁区域受到海绵窦(CS)的限制。两侧的蝶鞍,上面是视交叉,下面是蝶窦.其他结构,如脑膜、血管和下丘脑-垂体系统可以被认为是这一广阔区域的一部分,而这一区域并没有被清楚地勾画出来。因此,可能影响这些结构发生的所有不同的病变。因此,病变的体征和症状主要与对周围的解剖结构(如头痛、视觉障碍等)肿块占位效应有关,但,如垂体受到影响,内分泌功能也会受到严重损害。 在目前的文章中,我们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对遇到的鞍旁区域的病变特征性的关键的临床和放射影像学特点的概述。最后,对近年来鞍旁病变的病理生理学在新的分子作用因素所起的作用方面的进展加以讨论。 鞍旁区域解剖学 鞍旁区域由于范围小,如海绵窦(CS),包含大量的神经和血管结构,解剖学上很复杂。海绵窦是双侧性的,对称的,具有前突(trabeculated)的静脉窦,由硬膜壁分隔并包含交感神经丛、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海绵窦部分(图1)。静脉窦是接收眼

【综述】类似垂体肿瘤的鞍区病变(Rathke裂囊肿和垂体炎))

【综述】类似垂体肿瘤的鞍区病变(Rathke裂囊肿和垂体 炎)) 《Neurology India》杂志2020年5-6月双月刊刊载[May-Jun;68(Supplement):S154-S160.]印度孟买Bombay Hospital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的Karmarkar VS 和 Deopujari CE1.撰写的综述《类似垂体肿瘤的鞍区病变。Sellar Pathologies Mimicking Pituitary Tumors.》(doi: 10.4103/0028-3886.287682.)。 值得神经外科注意的最常见的鞍区病变是垂体腺瘤。然而,一些发育性、炎性和肿瘤性病变,类似于垂体瘤,可能原发或继发累及蝶鞍。影像学和内分泌评估的进展有助于认识这些较少见的鞍区、鞍上病变,可能偶尔会造成管理的混乱。最常见的发育异常是Rathke裂囊肿,越来越多认识到的炎症性病变是垂体炎谱系。肿瘤,也就是,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或转移瘤,在目前的影像学上对不同的年龄组有区别性的特征,更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相应的处理。这篇综述主要着眼于器官实质内的病变,即Rathke裂囊肿和各种垂体炎,并将讨论其管理策略。 蝶鞍的病变及其条目一直是内科和神经外科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小空间内的肿块病变产生局灶、局部和远处的作用。局部压迫神经结构,如垂体腺,视交叉和大脑。随着占位效应的增加,可压迫下丘脑和脑室系统,很少引起脑积水。更常见和更重要的是,它们可能会扰乱激素平衡,因为垂体腺前叶和后叶

产生并控制体内的多个激素系统。 外科治疗肿块病变的目的在于以减压神经组织和纠正激素分泌过多(功能性垂体腺瘤)已成为是一个得到确认的范例。该区域的肿瘤也可能导致激素轴功能减退,除了手术减压外,还可能需要内分泌方面的支持。绝大多数鞍区病变为垂体腺瘤(90%)。虽然关于这种病理有很多文献,但我们需要了解其他不常见的鞍区病变,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加以考虑。鞍区囊性病变,如蛛网膜囊肿、转移性肿瘤等,以及罕见的,如淋巴瘤、副神经节瘤、生殖细胞瘤和在儿童中的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罕见的病变,是在临床上和影像学上具有特征性的病变。除此之外,还有鞍区很少会遇到的如动脉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等血管性病变。 颅咽管瘤偶尔仅出现于鞍区(10%),尤其是在儿科患者中。病灶钙化和囊性性质是影像学上的特征性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垂体腺可以被单独识别。垂体实质内一些罕见的病变是Rathke裂囊肿和垂体炎,我们将在这里讨论。 Rathke裂囊肿 垂体的发育始于宫内生存(intrauterine life)的第四周。外翻部分(evagination )从口凹的上皮(the stomodeal epithelium),即Rathke囊(pouch)发育。这个同名结构(The eponymous structure)是Martin Rathke教授在1839年提出的。Rathke囊遇到了间脑的投射,间脑接下去形成垂体后叶或神经垂体。在发育的第六和第八周之间,Rathke 囊从口腔上皮分离。腺垂体和中间部(the pars intermedia )由囊形成。完全发育的垂体腺位于蝶鞍,垂体柄基本上是第三脑室底的延伸。垂体腺本身由前叶或腺垂体,神经垂体的后叶组成。在前叶和后叶形成后,它们之间的裂

鞍区占位病变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鞍区占位病变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徐成伟 【摘要】鞍区解剖部位深在,毗邻关系复杂,涉及许多重要的组织结构,因而可引起 许多并发症,如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视力视野下降、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严重 的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手术并发症成为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也是评价手术成功 与否的重要指标.只有熟悉鞍区解剖,密切观察术后病情蛮化,才能减少、减轻并发症,有效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0(016)008 【总页数】4页(P1211-1214) 【关键词】鞍区;显微手术;并发症 【作者】徐成伟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呼和浩特,01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鞍区是颅内占位病变发生率最高且类型最集中的解剖区域,解剖部位深在,周围毗邻 许多重要血管、神经等结构,手术风险极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并发症成为影响手 术疗效的主要原因,是评价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积极防治并发症能有效降低 病残率和病死率。鞍区疾病包括鞍区肿瘤,鞍区血管病变及其他疾患(空蝶鞍综合征、蛛网膜囊肿、垂体囊肿、拉克囊肿)[1]。该文涉及的并发症并不包括鞍区动脉瘤、

血管畸形等血管性疾病术后并发症。现分述各种并发症如下。 尿崩症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引起的症候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常见原因:①中枢性尿崩或垂体性尿崩,下视丘-垂体轴异常;②肾性尿崩[2]。成人正常平均尿量为 50~80 mL/h,在无过多补液情况下,若尿量>160 m L/h,尿比重<1.005,应视为尿崩症发生。 鞍区术后尿崩及水电解质紊乱系下丘脑-垂体柄-垂体后叶轴损伤所致,即使是残留部分病变也对术后产生抗利尿激素有重要影响[3]。所以,术中辨清垂体柄并加以保护,尽量避免损伤垂体柄的供血穿支动脉,是减少术后尿崩症的关键。垂体柄主要有来自颈内动脉脑膜垂体干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垂体下动脉供血。另外,垂体上动脉在漏斗干上部形成动脉环,供应垂体柄及垂体。 术前磁共振成像资料可以为辨认垂体柄提供帮助,虽然大多数磁共振成像上无法辨认垂体柄的位置和形态,但部分病例可以根据第三脑室前端受压移位的方向及第三脑室底结构与肿瘤囊壁的移行关系来判断垂体柄的位置。磁共振成像薄层扫描有助于对垂体柄的辨认,在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时垂体柄一般均匀增强[4]。 垂体柄损伤部位的高低和程度决定了尿崩症的发生和程度,越靠近下丘脑,尿崩症的发生率越高,部位越低,尿崩症的发生率越低。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如损伤鞍隔以上的垂体柄及下丘脑,则会出现永久性尿崩;如损伤鞍隔以下的垂体柄和垂体后叶,则多出现暂时性尿崩症。“三相反应”常见于垂体柄损伤或切断,第二相正常的尿液排放机制是储存于垂体后叶的抗利尿激素释放的结果[5]。国外尚有“三相性”磁共振成像改变的报道[6]。 通常认为如果垂体柄完全受损或离断,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顽固性尿崩,当垂体柄破坏>85%时出现部分性尿崩,>95%时可出现完全性尿崩,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垂体后叶或垂体柄完全损伤后的患者,并非均出现永久性尿崩症,因此是否有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之外的分泌途径在起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 鞍内海绵状血管瘤非常罕见,临床上常常误诊为垂体腺瘤。鞍内海绵状血管瘤在影像学的表现上与垂体腺瘤及海绵状血管瘤鞍内生长情况较难鉴别。目前文献报道类似病例多为个案报道,国外共5例,国内共7例(其中5例为**医院病例)。这些病例术前均诊断为垂体腺瘤,而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鞍内海绵状血管瘤。现将我院所诊治的2例鞍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患者一,女,61岁,因头痛头晕3年,加重1年伴有视力减退,住院时间为2008年12月4日至2009年1月2日。查体:言语不流利,舌僵,流涎,手脚皮肤粗糙,视力:左4.5,右4.7,右眼视野偏盲。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38.4 ng/ml,泌乳素(prolactin,PRL):50.96 ng/ml,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6.14 ng/ml,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7.36 ng/ml。CT示鞍区偏左侧可见葫芦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内部密度欠均匀,边缘弧形钙化垂体MRI示鞍内及鞍旁可见团块状等T1、长T2信号,病变向左包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蝶鞍骨质破坏,累及左侧颞叶,向上压迫视交叉,大小为55.8 mm×40.5 mm×37.6 mm,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图1)。

图1第1例患者MRI示肿瘤占据鞍内、累及海绵窦,团块状等T1、长T2信号 术前诊断:垂体瘤。手术采用左侧翼点入路,解剖外侧裂池,释放多量脑脊液后沿颞底剖入,可见颅底及海绵窦处硬脑膜隆起,肿瘤与硬脑膜粘连紧密,呈红色,切开包膜,见红色索条状肿瘤,血运极其丰富,沿着肿瘤包膜外分离肿瘤时,出血汹涌,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边分离边分块切除鞍旁肿瘤,之后以同样方法将鞍内大部分肿瘤切除(图2),探查鞍区,见视神经及动眼神经减压充分。病理报告为不规则扩张的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免疫组化:R(+),CD34(+),CD31(+),诊断为鞍内海绵状血管瘤(图3)。

脑动脉血管瘤_Nao Dong Mai Xue Guan Liu

脑动脉血管瘤_Nao Dong Mai Xue Guan Liu 一概述 脑动脉血管瘤指的是颅内动脉瘤,病程隐匿,起病突然,一旦发病,死、残率极高,因而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是最危急的脑血管病之一。颅内动脉瘤是由颅内动脉内腔的局限性特别扩张所致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起,为临床常见血管性疾病,是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最常见的缘由。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由于该病的年发病率高达1~2/10000,我国每年新增动脉瘤患者多达20万,颅内动脉瘤是威逼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常见的重大疾病。 二病因 颅内动脉瘤发病缘由尚不非常清晰。动脉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几种:先天:脑动脉管壁的厚度为身体其他部位同管径动脉的2/3,四周缺乏组织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动脉分叉部。后天:①动脉硬化;②感染;③创伤;④其他。如颅底特别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特别及脑动脉闭塞等也可伴发动脉瘤。 三临床表现 1.未裂开颅内动脉瘤 大多数颅内动脉瘤,尤其体积较小的动脉瘤在未裂开出血前无任何症状。体积较大的动脉瘤可因瘤体的扩张、膨胀而有头昏头痛症状,或因瘤体的占位效应消失脑神经、脑组织受损的表现,其症状依据动

脉瘤的部位、外形、大小及扩张的方向而不同。巨大前交通动脉瘤可引起视力、视野障碍;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可致动眼神经麻痹;海绵窦段动脉瘤可致外展神经麻痹;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瘤可致面神经麻痹等。 2.裂开颅内动脉瘤 大约有半数的患者在动脉瘤裂开前有某些警告性先兆症状,表现为局部头痛、脸和眼痛、视力降低、视野缺损、眼外肌麻痹等症状,大多数由动脉瘤急性扩张压迫所致;有的表现为运动和感觉障碍、平衡失调、幻视、眩晕等。动脉瘤裂开后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缺血症状,少数形成颅内血肿。患者突发猛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颅神经麻痹、脑膜刺激征,以及消失偏瘫、感觉障碍、失语等。已裂开动脉瘤再出血是患者死亡的主要缘由。首次出血后的幸存者若未得到准时正确的处理,3周内将有40%的病例发生再出血。动脉瘤有时会消失一些特别表现。例如,颈内动脉动脉瘤或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可消失头痛、双颞侧偏盲、肢端肥大、垂体功能低下等类鞍区肿瘤的表现。个别病例亦可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在动脉瘤裂开出血后可消失急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急性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兴奋、幻觉、语无伦次及急躁行为等。 3.临床分级 Hunt及Hess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五级,用以评估手术的危急性: Ⅰ级:无症状,或稍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

脑动脉瘤的鉴别诊断

脑动脉瘤的鉴别诊断 未破裂动脉瘤有局部症状或颅内压增高表现者,以及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尚需要与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性脑出血,烟雾病,颅脑损伤,血液病,脊髓血管畸形等疾病相鉴别。 1.颅内肿瘤 鞍上区动脉瘤常误诊为鞍区肿瘤,但鞍上区动脉瘤没有蝶鞍的球形扩大,缺乏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颅内肿瘤卒中出血多见于各种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垂体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在出血前多有颅内压增高及病灶定位体征,无再出血现象,据CT扫描及脑血管造影可容易鉴别。 (1)星形细胞瘤:下丘脑或视交叉星形细胞瘤亦为鞍上占位,但形态不像动脉瘤规则,而且强化不如动脉瘤明显。 (2)垂体瘤:向鞍上生长,常呈葫芦状,动脉瘤可有类似表现,但动脉瘤一般无鞍底下陷,正常垂体结构亦保存。 (3)颅咽管瘤:以青少年多见,当为实质性肿块时,与动脉瘤可有类似改变,但其钙化多见,强化常不及动脉瘤明显。 2.脑血管畸形 一般病人年龄较轻,病变多在大脑外侧裂,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出血前常有头痛(66%),癫痫(50%以上)及进行性肢体肌力减退,智能减退,颅内血管杂音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多无脑神经麻痹的表现。 3.高血压性脑出血 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有高血压史,突然发病,意识障碍较重,可有偏瘫,失语为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多在基底节丘脑区。 4.烟雾病 年龄多在10岁以下及20~40岁,儿童常表现为脑缺血性症状伴进行性智能低下,成人多为脑出血性症状,但意识障碍相对较轻,脑血管造影可见颅底特征性的异常血管网,以资鉴别。 5.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可见于任何年龄,有明显的头外伤史,受伤前无异常,可伴有其他颅脑外伤的表现,如头皮裂伤及颅骨骨折等。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分析原则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分析原则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分析原则 如果我们见到一个鞍区或鞍旁病变,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哪些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的分析思路应该是怎样的呢? 第1步我们应该辨别出垂体和蝶鞍 然后确定病变中心,是鞍内?鞍上?鞍下?还是鞍旁? 如病变在鞍内,蝶鞍是否扩大? 确定病变的部位之后,下一步就是分析病变的密度、信号特征,囊性?实性?混合性质?

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如何,包裹?压迫?还是相连? 是否有钙化? 最终确定鉴别诊断 一般来说女性的垂体更大些,她们的垂体上缘更隆起些,男性的垂体平平的甚至有点凹。 起源于垂体的最常见病变有垂体瘤、Rathke囊肿以及颅咽管瘤。 垂体上方的结构是垂体柄,它是连接垂体与大脑的垂直性结构,垂体柄的底部稍细而顶部更胖一些,像个火柴棒,胚胎学上,垂体柄同样起源于Rathke裂隙上皮细胞,因此从病理上来说,垂体上能长什么病,垂体柄一样会长。 在儿童,有些罕见的东西也可以发生在这里,如生殖细胞瘤和嗜酸性肉芽肿。 在成人,转移瘤,淋巴瘤也可以发生在垂体柄上。

在往上走,是视交叉,它位于鞍上池内,它是脑组织的延伸,看上去像个躺下来的8字;它是神经胶质组织,因此最常见的肿瘤应该是胶质瘤;在欧美国家,另一种常见的病变可以出现在这个区域,脱髓鞘病变,尤其是多发性硬化,同样能够看到视交叉的隆起。 再往上走就是脑底部了,这个部位我们又叫它下丘脑,解剖学下丘脑构成了三脑室的墙面和地板,起源于下丘脑的病变,最常见的还是胶质瘤,在儿童有错构瘤、生殖细胞瘤以及嗜酸性肉芽肿。 颈内动脉的走行像S形,重要的是它在这里通过了海绵窦,我们称为海绵窦段,分出了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扩张可以发生于此,另一需要注意的是先天性颈内动脉行程异常,某些时候它可以走得非常

脑动脉瘤的疾病症状

脑动脉瘤的疾病症状 颅内动脉瘤病人在破裂出血之前,90%的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只有极少数病人,因动脉瘤影响到邻近神经或脑部结构而产生特殊的 表现。动脉瘤症状和体征大致可分为破裂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先兆症状 40%~60%的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某些先兆症状,这是因为动脉瘤在破 裂前往往有一个突然扩张或局部少量漏血的过程。其中动眼神经麻痹 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最有定侧和定位意义的先兆破裂症状。 出血症状 80%~90%的动脉瘤病人是因为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发现,故出血症状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最多见。 (1)诱因与起病:部分病人在动脉瘤破裂前常有明显的诱因,如重体力 劳动、咳嗽、用力大便、奔跑、酒后、情绪激动、忧虑、性生活等。 部分病人可以无明显诱因,甚至发生在睡眠中。多数病人突然发病, 通常以头痛和意识障碍为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表现。 (2)出血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神经症状为脑 膜刺激症,表现为颈项强硬,克氏征阳性。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出血常 侵入大脑半球的额叶,引起痴呆、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偏瘫、 失语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出血常引起颞叶血肿,表现为偏瘫、偏盲、

失语及颞叶疝等症状。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可出现同侧动眼 神经麻痹等表现。 (3)全身性症状:破裂出血后可出现一系列的全身性症状: A.血压升高:起病后病人血压多突然升高,常为暂时性的,一般于数 天到3周后恢复正常。 B.体温升高:多数病人不超过39℃,多在38℃左右,体温升高常发生 在起病后24~96h,一般于5天~2周内恢复正常。 C.脑心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发病后1~2天内,一过性高血压、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癫痫,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多在 发病后第1周内发生)。意识障碍越重,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几率越高。 D.胃肠出血:少数病人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征象,表现为呕吐咖啡样 物或柏油样便。 (4)再出血: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会反复出血,其再出血率为9.8%~30%。据统计再出血的时间常在上一次出血后的7~14天,第1周占10%,11% 可在1年内再出血,3%可于更长时间发生破裂再出血。

蝶骨解剖和鞍区病变

蝶骨和鞍区解剖及常见病变 蝶骨解剖:蝶骨形如蝴蝶,位于前方的额骨、筛骨和后方的颞骨、枕骨之间,横向伸展于颅底部。蝶骨分为体、 小翼、大翼和翼突四个部分。体部位居中央,上面构成颅中窝的中央部,呈马鞍状,叫蝶鞍,其中央凹陷,叫垂 体窝;体部内有空腔,叫蝶窦,向前开口于鼻腔。小翼从体部前上方向左右平伸,小翼后缘是颅前窝和颅中窝的 分界线。小翼根部有视神经管通过,两视神经管内口之间有视交叉沟连系。大翼后缘是颅前窝和颅中窝的分界线。小翼根部有视神经管通过,两视神经管内口之间有视交叉沟连系。大翼由体部平伸向两侧,继而上翘,可分三个面:脑面位于颅中窝,眶面朝向眶,颞面向外向下。在大翼近根部处由前向后可见圆孔,卵圆孔和棘孔,从棘孔 入颅的脑膜中动脉在骨面上留有动脉沟。体部两侧有由后向前行走的浅沟,叫颈动脉沟,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 颅后行于此沟内。在小翼和大翼之间有狭长的眶上裂使颅腔与眶腔相通。翼突位于蝶骨下面,由大翼根部向下出,由内侧板和外侧板构成,两板的后部之间有楔形深窝叫翼突窝,翼突根部有前后方向贯穿的翼管。

眶上裂:眼静脉、Ⅲ、Ⅳ、Ⅴ1、Ⅵ神经。圆孔:Ⅴ2、圆孔动脉。卵圆孔:Ⅴ3,棘孔:脑膜中动脉。 蝶窦开口:蝶筛隐窝(上鼻甲后上方的凹陷)。 翼管:翼管位于蝶骨大翼根部内侧,向前开口于翼腭窝后内侧壁,圆孔内下方;后口通向岩尖前内段前与蝶骨翼突之间的颅底破裂孔。翼管内有翼管神经及翼管动脉穿行。.翼管神经止于翼腭神经节,发出分支支配泪腺及鼻咽部腺体的分泌。翼管动脉由上颌动脉发出,向后穿过翼管进入破裂孔与颈内动脉相交通。 视神经管:由蝶骨体和蝶骨小翼的两根包绕而成,为不规则的圆柱形管道,向外且稍向下走行,两侧呈倒“八”字形,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约36度,其内走行视神经和眼动脉。有四壁(内侧壁、外侧壁、上壁和下壁)、两口(颅口、眶口)和一处狭窄(视神经管中部)。下壁是由视柱构成,上壁由骨小翼构成;内侧壁由筛窦和蝶窦的外侧壁构成,内侧壁远端较近端变厚。前床突及根部构成了外侧壁,下有颈内动脉床突的上段。颅口呈横椭圆形,眶口呈竖椭圆形,为视神经管环,该环借骨性结构分隔蝶筛窦。中部近圆形,最狭窄。中部管壁平均厚0.21mm,环部平均厚0.57mm,这样远端包括最窄、最厚部。

动脉瘤

动脉瘤

动脉瘤 疾病分类 依据颅内动脉瘤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型。根据病因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 感染性动脉瘤 外伤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根据形态分类 囊性动脉瘤 梭形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不规则型动脉瘤 根据大小不同分类 小型动脉瘤:<5mm 中型动脉瘤:5-10mm 大型动脉瘤:11-25mm 巨大型动脉瘤:>25mm 根据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分类

Willis环前循环动脉瘤 颈内动脉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Willis环后循环动脉瘤 椎动脉动脉瘤 基底动脉动脉瘤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根据动脉瘤壁的结构不同分类 真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发病原因 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因素 脑动脉管壁的厚度为身体其他部位同管径动脉的2/3,周围缺乏组织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动脉分叉部。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较少,由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分叉部又最易受到冲击,这与临床发现分叉部动脉瘤最多、向血流冲击方向突出是一致的。管壁的中层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残留、先天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如内弹力板及中层发育不良)都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先天动脉发育不良不仅可发展成囊性动脉瘤,也可演变成梭形动脉瘤。 后天性因素 (1)动脉硬化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使弹力纤维断裂及消失,削弱了动脉壁而不能承受巨大压力。硬化造成动脉营养血管闭塞,使血管壁变性。40~60岁是动脉硬化发展的明显阶段,同时也是动脉瘤的好发年龄,这足以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 (2)感染感染性动脉瘤约占全部动脉瘤的4%。身体各部的感染皆可以小栓子的形式经血液播散停留在脑动脉的周末支,少数栓子停留在动脉分叉部。颅底骨质感染、颅内脓肿、脑膜炎等也会由外方侵蚀动脉壁,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的外形多不规则。

[专题]蝶鞍区域病变影像诊断与分析策略

[专题]蝶鞍区域病变影像诊断与分析策略 本帖最后由 xuyinsheng66 于 2011-6-18 16:20 编辑 解剖定位的策略与分析步骤: 1、首先识别垂体腺与蝶鞍。 2、明确病变是位于鞍内、鞍上、鞍下、鞍侧。 3、如果位于鞍内,蝶鞍是否扩大。 4、一旦肿块定位明确,分析病变影像特征:囊性?实性? 5、有无异常血管。

6、有无钙化。 7、建立鉴别诊断。 6 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14.2 KB) 垂体腺 冠状位图像显示垂体腺位于鞍内,通常女性垂体腺略大于男性,女性腺体上缘饱满,男性轻度凹陷。起源于垂体的异常病变包括垂体腺瘤、Rathke’s囊肿、颅咽管瘤。 6 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45.91 KB)

垂体柄 垂体柄下细上粗,垂直连接垂体腺与下丘脑,起源于胚胎残余,起源于垂体腺的病变同样可以发生于垂体柄。在儿童,生殖细胞瘤、嗜酸细胞肉芽肿,成人可以是转移瘤、淋巴瘤等。 垂体发育来自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 来自口咽膜外胚层Rathke’s囊,另一 部分来自下丘脑的漏斗,两者于胚胎第2 个月时融合。Rathke‘s 囊的前壁细胞增殖形成垂体前叶的结节部,结节部由 前叶突起围绕垂体柄生长而成,后壁不 增殖形成中间部。而下丘脑的漏斗由视

上核和室旁核细胞的轴突构成,自视交叉与乳头体之间的灰结节下伸,呈中空结构逐渐变细延续为漏斗茎,同结节部合成垂体柄。垂体柄上端膨大形成正中隆起与灰结节相连,向前下走行,经鞍隔孔进入鞍内与垂体后叶相连接,腺垂体结节部环绕其两侧。正中隆起是下丘脑与腺垂体间血管联系的重要部位。 6 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14.02 KB) 视交叉 视交叉是鞍上池又一重要结构。像横行“8”字。属于神经胶质组织,起源于该部位最常见肿瘤为神经胶质细胞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