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影片片名翻译比较
大陆与港台三地电影译名的比较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教育研究・大陆与港台三地电影译名的比较杨柳川(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提 要:电影片名的翻译与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影片译名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为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正确方向和途径抛砖引玉。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42(2007)02—120—03 收稿日期:2006-10-24作者简介:杨柳川(19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广泛,大量的英美影片经由港台涌入大陆。
这些影片能否为中国的观众所接受,能否在中国电影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影片译名的作用不可小瞧。
精彩的影片译名能和电影一起世代相传,而失败的译名却极有可能埋没一部精彩的电影。
翻译电影片名也是人类文化交际行为之一,而“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Nord,1993:1),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跟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各不相同的经济、社会体制以及生活方式,使得两岸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背景。
译名既然是以本地观众为目标,就必须符合本地观众的欣赏与品味水平。
这样一来,在一个地方受欢迎的译名,可能会令其它地方的观众感到很奇怪,甚至排斥。
大陆译名的比较分析中国大陆的翻译家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译风,这也一脉相承地体现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影片译名。
尤其是在一些经典片名的翻译方面堪称楷模,如美国经典影片“The Waterloo Bridge”的译名《魂断蓝桥》,就是我国电影片名翻译史上有口皆碑的佳译。
又如经典恐怖影片“The Shining”,译名为《闪灵》,真可谓音意结合的天然之作。
再如曾获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经典影片“Rebecca”之译名《蝴蝶梦》也被颂为美谈。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外语影片在两岸三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传播越来越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影片片名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比较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方面的差异与共性,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翻译策略。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差异1. 翻译风格差异台湾地区的影片片名翻译倾向于采用意译法,更注重片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例如,一部讲述爱情的美国电影,台湾可能会将其翻译为“恋爱故事”或“爱情无界”。
而香港地区的翻译则更加注重直译法,更倾向于保留原片名的语言特点,如将该电影翻译为“浪漫情史”。
而在中国大陆,影片片名的翻译通常以传达影片内容为主要目的,结合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
2. 地区文化差异两岸三地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有所不同,导致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产生差异。
例如,某些特定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在某些地区具有特殊的含义或文化内涵,而在其他地区则可能无法理解或接受。
这要求翻译者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用语,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
三、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共性1. 准确性无论是台湾、香港还是中国大陆,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都强调准确性。
要确保翻译的内容与原片名相符,能够准确传达影片的主题和内容。
这是保证影片传播效果的关键。
2. 通俗性为了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两岸三地的影片片名翻译都倾向于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词汇,使观众能够轻松理解并产生共鸣。
四、影响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因素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影响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观众需求和审美观念,这就要求翻译者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
2. 电影宣传策略电影宣传策略也会对影片片名的翻译产生影响。
不同的宣传策略可能导致翻译风格的差异和侧重点的不同。
因此,翻译者需要与电影宣传团队密切合作,确保翻译符合宣传策略的要求。
五、结论总体来说,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方面存在差异与共性。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导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普及,外语影片在两岸三地的受众中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片名的翻译往往成为观众与电影之间的第一道沟通障碍。
本文将从两岸三地的角度,比较探讨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策略和效果,以期增进我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
一、翻译理念的差异1. 台湾:传神翻译台湾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注重于表达影片的内涵和主题,追求精确的语义和意境的营造。
例如,《海上钢琴师》这部意大利影片的台湾片名《一九零零的旋律》将具体的乐器“钢琴”改为抽象的名词“旋律”,更准确地道出了影片的音乐与情感主题。
2. 香港:直译为主香港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更多地保留了原片名的直译性质,简洁明了。
例如,《霸王别姬》这部中国影片在香港的片名仍然保持为《霸王别姬》,直接表达了影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3. 中国大陆:商业化翻译中国大陆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则更加商业化,强调市场的流行度和商业号召力。
例如,《怦然心动》这部美国影片的中国大陆片名为《初恋这件小事》,突出了影片的青春和浪漫成分,更易吸引观众。
二、翻译策略的异同1. 音译音译是外语影片片名翻译中常见的策略之一。
在两岸三地均有采用这种策略的案例,如《阿凡达》(Avatar)、《雷神》(Thor)、《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等。
音译的好处是保留了原片名的声音和韵律,但也存在理解上的困惑,因为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发音规则和语音习惯。
2. 意译意译是另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通过转译片名的意义来呈现影片的主题和内涵。
例如,《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等。
意译的好处是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影片的背后故事和情感,但也需要观众对原片名有一定的背景了解。
3. 换译换译是根据影片的内容或特点进行重新构思片名的翻译策略。
例如,《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中文片名的换译为《天子》;《暮光之城》(Twilight)中文片名的换译为《傍晚的时光》。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在电影产业的全球化进程中,外语影片的引进与传播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而影片片名的翻译,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两岸三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在引进和翻译外语影片时,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翻译结果。
本文将对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进行比较,探讨其差异与影响。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现状1. 中国大陆的翻译风格中国大陆的影片片名翻译以简洁明了、直白易懂为特点。
翻译过程中注重原片的主题和情感,力求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让观众一目了然。
例如,将“The Avengers”翻译为“复仇者联盟”,既保留了原意,又易于理解。
2. 台湾的翻译风格台湾的影片片名翻译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性,常常采用意译的方式,使片名更具诗意和深度。
例如,将“Titanic”翻译为“铁达尼号”,虽然略显冗长,但突出了影片的历史背景。
3. 香港的翻译风格香港的影片片名翻译结合了中西文化,既注重原意,又注重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例如,将“Jurassic Park”翻译为“侏罗纪公园”,既保留了原意,又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
三、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比较1. 翻译方法的差异两岸三地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存在差异。
中国大陆多采用直译法,力求准确传达原意;台湾则更倾向于意译法,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性;香港则结合直译和意译,既保留原意,又注重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2. 文化背景的差异由于两岸三地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会受到不同文化观念的影响。
例如,对于同一部影片,“X 战警”在大陆和台湾的译名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审美和语言习惯。
3. 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也是影响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重要因素。
为了满足不同地区观众的需求,译名需要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译名需要更具亲和力或更具深度。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影片的引进与传播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而片名的翻译,作为影片的第一印象,对于其传播与接受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两岸三地(大陆、台湾、香港)在引进外语影片时,其片名翻译往往因地域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比较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上的差异与共性,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影响。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差异1. 语意侧重点的不同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两岸三地往往会在语意侧重点上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电影《The Notebook》,香港译作《深情日记本》,台湾则译为《笔记交换之爱》,大陆则更多地使用了原标题中的故事性元素《爱乐之城》等,反映出各地在语意解读和选择上的独特偏好。
2. 文化元素的引入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因此,在片名翻译时,会适当加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使得翻译更具有本土特色。
如《Pride and Prejudice》这部电影在两岸三地的译名中都涉及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和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如“傲慢与偏见”(大陆)的简化说法或港译中结合原著名字加以描绘性的文化成分等。
三、两岸三地翻译方法的比较1. 意译法两岸三地均倾向于通过意译法进行翻译。
如台湾和香港会尽量找到本地熟悉或者有影响力的元素融入其中,《Guardians of the Galaxy》就被台湾译成《星幻传奇守卫战》。
然而大陆有时会更贴近电影实际内容和观众心理预期,如《银河护卫队》的译名。
2. 直译法直译法在某些情况下也被广泛使用。
对于一些易于理解、无歧义的词汇或短语,两岸三地会直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如《The Dark Knight》在大陆、台湾和香港都直接译为《黑暗骑士》。
四、共性与影响尽管两岸三地在片名翻译上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之处。
首先,无论是哪个地方,都注重保持原名的故事性或主题性;其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地方的翻译逐渐趋向于更加接近原意;最后,由于电影本身的影响力,一个好的翻译能够增强电影的吸引力。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影片片名翻译比较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影片片名翻译比较【摘要】目前在中国大陆,电影片名已出现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和台湾译名三足鼎立的状态。
本文通过对三地译名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三地译名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一、引言随着日益频繁的经济交流,跨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强,其中对其他国家影视片的进口也逐年增加,影视翻译问题也开始得到翻译界的高度重视。
人们对电影第一印象来自片名。
片名是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影响电影票房收入的关键一环。
也就是说,片名就是电影的商标。
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不是文本翻译,而是广告翻译”。
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充分考虑片名的商业性,片名所包涵的文化因素,观众心理以及社会效应等。
由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在文化背景,历史和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同一部电影的英语片名在三个地区的不同译名,主要表现在翻译策略上。
二、大陆常用的翻译方法大陆较倾向于直译,这是传统译界认可的最佳译法,因为此译法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语片名的形式和意义。
如,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Christmas in July《七月圣诞》,Farewell My Lovely《再见,我亲爱的》。
忠于原文的理论必然要求能直译时尽可能直译,因为其最大优点是保留原片名“原汁原味”,“原风原貌”,又求得了片名和影片的统一美。
既然是“尽可能”直译,意味着,如直译的后果是不能传意,甚至产生歧义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
好多片名香港和台湾编译的而大陆直译。
例如,翻译The Apartment《空中监狱》,Alive 《劫后余生》,Ghost《人鬼情未了》等影片片名时,译者考虑到了汉语语言特色:韵律节奏和四字结构,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富于表现性,直截了当,比较严肃和忠于原名。
大陆直译而香港台湾没有直译的片名还有:Pretty Woman大陆译为《漂亮女人》,香港译名《风月俏佳人》,台湾译名为《麻雀变凤凰》;The Mummy大陆译为《木乃伊》,台湾译名《神鬼传奇》,而香港译名是《盗墓迷城》。
内地与港台三地影视翻译比较-以电影译名为例

内地与港台三地影视翻译比较-以电影译名为例
内地与港台三地影视翻译比较-以电影译名为例
随着世界范围跨文化交流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手段,在各国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一直以来,海峡两岸三地译者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是由于各地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对片名翻译标准理解不同所造成的.本文通过在互联网上搜集、整理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各类型电影译名,并进行比较的方法,分析三地对电影片名翻译标准的理解、侧重,及翻译策略的差异特点.
作者:黄泽萍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广东,佛山,528225 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7 ""(11) 分类号:H3 关键词:电影翻译翻译标准等值。
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电影片名的特点

● 内地:忠于原作,直译为先
传统的电影翻译理论认为,保留原片的原汁原味、原风原貌的直译是最佳译法。因此,内地对于国外影片片名的翻译多以直译为主,注重形式的完整,稍有忽略意义或内容的表达。例如Brokeback Mountain译作《断背山》,The Lord of the Ring直译为《指环王》。
● 台湾:传统文化的坚守者
台湾译名兼有内地和香港译名的特点,文字风格接近内地译名,但仍以内容为中心。相比较而言,台湾译名比香港译名要“安静”得多,在片名的选词和表述上,台湾译名常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思维方式。例如,Meet The Parents译作《门当父不对》(体现中国传统的门户观念);Traffic被译为《天人交战》; As good as it gets意译成《爱在心里口难开》; A Knights Tale被翻译成《骑士风云录》。而内地译名在注重内容方面比台湾稍有逊色。
不过,受到商业化浪潮的冲击,近年来台湾译名越来越过“激”。比如Leon: The Professional被译为《终极追杀令》; Natural Born Killers变成了《闪灵杀手》; Original Sin则被暧昧地译作《枕边陷阱》。
三地英文片名大比拼
Shooter
内地:生死狙击
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电影片名英译各具特色
目前,欧美英文电影牢牢占据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深受年轻人的推崇。每逢欧美商业大片上映期间,各大电影院的上座率几乎都在85%以上。这其中,颇吸引人眼球的电影片名功不可没。据了解,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目前各自独立进行英文电影片名的中文翻译工作,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影片片名翻译比较【摘要】目前在中国大陆,电影片名已出现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和台湾译名三足鼎立的状态。
本文通过对三地译名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三地译名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
一、引言
随着日益频繁的经济交流,跨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强,其中对其他国家影视片的进口也逐年增加,影视翻译问题也开始得到翻译界的高度重视。
人们对电影第一印象来自片名。
片名是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影响电影票房收入的关键一环。
也就是说,片名就是电影的商标。
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不是文本翻译,而是广告翻译”。
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充分考虑片名的商业性,片名所包涵的文化因素,观众心理以及社会效应等。
由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在文化背景,历史和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同一部电影的英语片名在三个地区的不同译名,主要表现在翻译策略上。
二、大陆常用的翻译方法
大陆较倾向于直译,这是传统译界认可的最佳译法,因为此译法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语片名的形式和意义。
如,beautiful mind 《美丽心灵》,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christmas in july 《七月圣诞》,farewell my lovely《再见,我亲爱的》。
忠于原文的理论必然要求能直译时尽可能直译,因为其最大优点是保留原片
名“原汁原味”,“原风原貌”,又求得了片名和影片的统一美。
既然是“尽可能”直译,意味着,如直译的后果是不能传意,甚至产生歧义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
好多片名香港和台湾编译的而大陆直译。
例如,翻译the apartment《空中监狱》,alive 《劫后余生》, ghost《人鬼情未了》等影片片名时,译者考虑到了汉语语言特色:韵律节奏和四字结构,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富于表现性,直截了当,比较严肃和忠于原名。
大陆直译而香港台湾没有直译的片名还有:pretty woman大陆译为《漂亮女人》,香港译名《风月俏佳人》,台湾译名为《麻雀变凤凰》;the mummy大陆译为《木乃伊》,台湾译名《神鬼传奇》,而香港译名是《盗墓迷城》。
当然,大陆也有意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以及编译等方法,但是直译还是占主导地位。
三、香港倾向于同化
香港翻译电影片名时主要倾向于同化。
电影市场的高度商业化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片名翻译的趋向。
电影片名好比是商品的商标,是点晴之笔。
好多电影名具有瞬间的、快速的、强烈的广告宣传效果,能够吸引广大受众关注该影片,所以英语片名的翻译必须做到形神兼顾、文化性和商业性兼顾。
其结果是,翻译时往往靠近一些能吸引眼球的名字来抓住观众。
香港的译者经常采用编译法,创新性比较大。
例如,nikita《坠落花》;woman in the window《绿窗艳影》;yojimbo《用心棒》;the blue dahlia《血溅璇宫》;american beauty《美丽有罪》;a fistful of dollars
《独特侠运环夺命枪》等。
通过这些例子不难看出,香港译名在表述上往往采用同化的处理方式。
四、台湾译名经常用公式化的表达方式
台湾的电影片名翻译与香港一样多采用重新命名的方法。
除此之外,台湾译名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译名较为公式化,有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译名很多喜欢加“魔鬼”两个字。
例如 the terminator《魔鬼终结者》;true lies《魔鬼大帝》;running man 《魔鬼阿诺》;total recall《魔鬼总动员》等。
常见的电影名称还有《……总动员》,《……追击令》,《……战警》等。
五、结语
由于历史、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原因,内地与港台三地外来语翻译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同样的差异也反映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
虽然对同一部电影片名的不同译名有时使受众感到迷惑,但在另一方面也是给翻译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对比的机会,使他们彼此竞争和借鉴以拿出最好的版本,让人们感受到电影内容与片名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董海雅.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j].上海翻译,2007(1).
[2]范春香.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究[j].电影评论,2007(1).
[3]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7
(4).
[4]康乐.中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发展与现状比较[j].科学教育家,2007(10).
[5]李群.片名翻译对“忠实”的颠覆——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及理论根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
[6]李寅,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
[7]王述文.影视翻译机器审美意义——从美国丽人说起[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4).
[8]岳峰.香港译者翻译外国电影片名的同化趋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