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朱宏伟)四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填空题。

1. 把六枝铅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是____枝。

2. 把八枝铅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是____枝。

3. 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是这盒铅笔的____。

4. 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3份是它的( )。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4份是它的( )。

5. 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两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单位“1”是( )。 6. 108

的分数意义是( )。 7. 32里有( )个31,有( )个61

8. 把3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1米的( ),是( )米。 9.85

分母加上4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7厘米=( )米 35立方分米=( )立方米

53秒=( )时 25公顷=( )平方千米

29时=( )分 9分=( )时

119平方分米=( )平方米 3083毫升=( )升

4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5厘米=( )米

11.分数b a

(b 不等于0),当( )时,它是假分数;当( )时它是真分数;当(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 )时它是最简分数。

12.修一条4千米长的水渠,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

)千米,相当于1千米的( )。

13.20

18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1。 14.一周中,双休日的天数占( )。

15.“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

6

5”中,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红气球是这样的(

)份。

16.把8公顷地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这块地的( ),每份是( )公顷。

17.一堆煤平均分7

次运完,每次运这堆煤的( ),5次运这堆煤的( )。

18.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 ) ( )

( ) ( ) 19.3÷5=

() 9= ()20=27÷( )=()()

二、把下列分数的分母化成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65= 362= 7230= 2

1=

>、<或=。

92 85 32

四、判断正误

1. 54的分数单位比53

的分数单位大。 ( )

2.把单位“1”分成三份,其中的2份是

32。 ( ) 3.有10克盐,90克水,盐占盐水的100

10。 ( ) 4.分数都比整数小。 ( )

五、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的分数。

0 1 2 3

61 141 23 32 25

2

↓ ↓ ↓

0 1 ↑ 2 ↑ 3 ↑ 4

( ) ( ) ( )

六、.用分数表示下列各题的商,能化成带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8÷11 13÷8 30÷9 113÷24

七、把下列分数的分子化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612 48422 27

9

八、应用题

1.副食商店有男职工44人, 女职工36人, 男、女职工各占全店人数的几分之几?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几倍?

2. 王师傅12天做了一批零件, 每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4天做了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测试卷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卷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2 【解析】【解答】解: = = = =6.4-3.375+3.6-4.625 =(6.4+3.6)-(3.375+4.625) =10-8 =2 故答案为:(1);(2)2。 【分析】(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根据分数基本性质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进行计算;(2)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数的分母,再把商写成小数的形式;计算时,利用凑整数法,可以使运算简便。 2.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________. 【答案】10 【解析】【解答】解:3+6=9,9÷3=3;5×3-5=10,分母应加上10。 故答案为:10 【分析】先计算现在的分子,然后计算分子扩大的倍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后计算分母应加上的数即可。 3.比较下面每组中几个分数的大小,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分数,先填分子,后填分母)

、、、和 【答案】 【解析】【解答】解:所以。 【分析】先比较分子是3的分数的大小,再比较分母是5的两个分数的大小,然后比较这几个分数与的大小关系,这样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4.里面有________个,2 里面有________个,18个是________。 【答案】7;8;2 【解析】【解答】解:里面有7个;,里面有8个,18个是,也就是2。 故答案为:7;8;2 【分析】分子在几就表示有几个分数单位,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判断有几个分数单位。 5.在,,,四个分数中,________是真分数,________是假分数,________是最简分数。 【答案】,;,;,, 【解析】【解答】真分数:、;假分数:、;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 【分析】真分数是指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最简分数是指分子与分母不可再约分的分数。根据以上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6.填上“>”“<”或“=”。 ________ 1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所以。,,所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整理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 .......... 温馨提示: 把谁平均分,就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分成若干份是指分成除0以外的任意整数份,分时一定是平均分,只有平均分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分数不等同于除法,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特别注意: 因为除法算式中的除数不能为0,所以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为0。 温馨提示: 任何整数(0除外)都可以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4)短除法:先把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作除数,连续去除这两个数,直到得出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以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为例: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4.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依据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5.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6.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7.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倍数,从中找出公倍数,再找出最小的那个; (2)筛选法: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数的倍数,从中圈出另一个数的倍数,再看哪一个最小; (3)分解质因数法:把每个数都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相同的质因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短除法:先把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作除数,连续去除这两个数,直到得出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所得的商连乘,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以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为例: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3=36。 8.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__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4. 把六枝铅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是____枝。 5. 把八枝铅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是____枝。 6. 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是这盒铅笔的____。 7. 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3份是它的( )。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4份是它的( )。 8. 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两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单位“1”是( )。 9. 10 8的分数意义是( )。 10. 32里有( )个31,有( )个61。 11、 把3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1米的( ),是( )米。 12、8 5的分母加上4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1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7厘米=( )米 35立方分米=( )立方米 53秒=( )时 25公顷=( )平方千米 29时=( )分 9分=( )时 119平方分米=( )平方米 3083毫升=( )升 4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5厘米=( )米 350千克=( )吨 14、分数b a ( b 不等于0),当( )时,它是假分数;当( )时它是真分数;当(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 )时它是最简分数。 15、修一条4千米长的水渠,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 )千米,相当于1千米的( )。 16、20 18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1。 17、一周中,双休日的天数占( )。 18、“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 65”中,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红气球是这样的( )份。 19、把8公顷地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这块地的( ),每份是( )公顷。 20、一堆煤平均分7次运完,每次运这堆煤的( ),5次运这堆煤的( )。 21.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分母加3,这个分数变成,则原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分母减少3后这个分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如果分母加3,那么分母就比分子多4;现在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多1,说明约分时 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了4倍,这样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就可以得到约分前的分数,把约分前的分数的分子减去3即可求出原来的分数。 2.五(1)班的同学借了《儿童文学》,的同学借了《聪明屋》.的同学借了《少年 时代》,的同学借了《漫画世界》,还有的人看《笑林》.借阅________刊物的同学一样多? 【答案】《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 【解析】【解答】解:,,所以借阅《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刊物的同学一样多。 故答案为:《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第二个和第三个两个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然后判断哪些图书借阅的人数一样多。 3.里有________个

【答案】 325 【解析】【解答】解:,所以共有325个。 故答案为:325。 【分析】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把假分数化成分母是140的分数,再根据分子确定分数单位的个数即可。 4.是真分数,x的值有()种可能。 A. 3 B. 4 C. 5 D. 无法判断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可知,x的值可以是1、2、3、4,有4种可能。故答案为:4。 【分析】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所以x的值是小于5的非0自然数。 5.大于小于的分数有()个. A. 5 B. 4 C. 无数 【答案】 C 【解析】【解答】大于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两个分数之间有无数个分数,据此解答. 6.五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有3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3050= 故答案为:C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值。 7.分数单位是的所有真分数一共有()个. A. 3 B. 5 C. 4 D. 6 【答案】 B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 教法与学法: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里。 1、4/7 米表示的意义是把()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4份。 ①4米②1米③单位1 2、一个分数,分子不变,分母扩大4倍,这个分数值就() ①不变②扩大4倍③缩小4倍 3、甲每小时做7个零件,乙每小时做8个零件,做一个零件() ①甲用的时间多②乙用的时间多③两人用的时间同样多 4、把一个分数约分,用分子和分母的()去约,比较简便。 ①公约数②最小公倍数③公因数 5、12是36和24的() ①最小公倍数②公因数③公倍数 6、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来表示。 ①分数②循环节③余数 二、应用题 1、五、一班有男生20人,比女生少5人,男、女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二班上学期体育达标的有52人,其中男生有28人,男、女生达标人数各占达标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本科技书,小磊看过50页,还剩下31页没有看,看过的和没有看过的各占这本书总页数的几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师傅6分钟做7个零件,王师傅7分钟做8个零件,他们两人每分钟各做多少个零件?谁做得快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放军进行军事训练,第一天4小时行了58千米,第二天5小时走了73千米,哪一天走得快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植树,每行栽12棵、16棵或20棵三种栽法,都刚好排成整行而无剩余。问至少有多少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测试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题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最简分数是真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这个最简分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15=3×5=1×15,所以最简分数是或。 故答案为:;。 【分析】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15=3×5=1×15,则分子和分母的组合有4组,即,,,。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最简分数是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1和15互质,3和5互质,所以结果只能为:,。 2.把一个分数约分,用2约了两次,又用3约了一次,得,原来这个分数是________.(分数,先填分子,后填分母) 【答案】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依次乘3、2、2即可得到原来的分数。 3.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________. 【答案】 2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2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由此确定符合要求的分数并相加即可。 4.食堂有6吨煤,13天烧完,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每天烧________吨煤.

【答案】 【解析】【解答】解:6 13= (吨) 答:每天烧吨煤 5.一个带分数,它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质数,分数部分的分母是6,分子是最小的非0自然数,这个带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最小质数是2 最小非0自然数是1,所以这个带分数是 6.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分析】最大真分数是分子比分母小于1的分数,最小假分数是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 7. (1)已知:A=2×3×5 B=3×5×7 则:[A,B]=________ (2)已知:A=2×2×5 [A,B]=2×2×5×7 则:B=________×5×________ 【答案】(1)210 (2)2;7 【解析】【解答】(1)已知:A=2×3×5 B=3×5×7 则:[A,B]=2×3×5×7=210. (2)已知:A=2×2×5 [A,B]=2×2×5×7 则:B=2×5×7.

五年级上数学《分数的意义》练习题

2019五年级上数学《分数的意义》练习题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练习题,欢迎大家参考。 一、填一填 1、分数单位是37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2、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3、=( )÷24 = 0.375= =15÷( ) 4、米既可以看作3米的,又可以看作( )米的。 5、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5米的( )。 6、把8公顷地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这块地的( ),每份是( )公顷。 7、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9、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0、在这个分数中,当a是( )时,分数值是1 ;当a是( ) 时,分数值是2,当a是( )时,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 二、判断题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任何数,分数大小都不变。………………( ) 2、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3、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4、所有的假分数的值都大于1。…………………………………………() 5、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一定相等。………… ……………() 6、在分数中,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7、约分和通分都只改变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没改变分数值的大小。( ) 8、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 ( ) 9、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 ) 10、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约数。…………………………………(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里。 (1)米表示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4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题doc

分数的意义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22分) 1、3÷( )= ( )÷( )= 2、 3、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它还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4、 一项工程9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4天完成 ,8天完成 。 5、 运送2吨货物,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 )吨,平均 每次运这批货物的 。 6、 一根绳子全长4米,把它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 米,每段占全长的 ,3段占全长的 。 7、 把一堆皮球看作单位“1”。 黑皮球占 ,白皮球占 ,花皮球占 , + + = 二、判断题。(10分) 1、 的分数单位比 的分数单位大。( ) 2、 把单位“1”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 。( ) 3、 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分数的分子。( ) 4、 单位“1”和自然数1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 5、 有10克盐,90克水,盐占盐水的 。( ) 三、用分数表示各题的得数。(6分) 75千克=( )吨 47分=( )小时 987克=( )千克 7厘米=( )米 5个月=( )年 103毫升=( )升 四、按规律填空。(5分) 1、 ( ),( ); 2、 ( ),( ); 3、4, 1,( ), 。 4320 7 ()().271274161163个里面有,个里面有9 8 () () ()()() () ()() () () ()( )()()()()() () ()()()()()()()() 5 4 53100 103 2 ,,,,87 654321,,,,155 124936264 1 16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 1、回忆旧知 (课件出示1/4) 师:这是什么数? 生:这是个分数,1/4。 师: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知道了分数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产生以及1/4表示什么)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 2、学生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并用彩笔画出阴影表示1/4,教师巡视学生可能出现的表示形式。 3、展示汇报 师: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生1:我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4; 生2: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生3:我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4; 生4:我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师:(指生 4 的图,作疑惑的神情问)这样能用1/4来表示吗? (学生先思考,再小组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生1:我认为不能。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一苹果,所以每份不是1/4; 生2;我认为能。因为在这里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 生3:我认为能。因为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强调了要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是几分之几?(1/4)是几个苹果?(1个) 师:请接着往下看,谁来用一句话说说下面这副图的意思?(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 生: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4粉,每份是这1个苹果的1/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先后呈现的两副图)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副图的? 生1:一种是把1个苹果平均分,一种是把4个苹果平均分; 生2;两种都是平均分,每一份都能用分数1/4表示。 (二)理解2/3 1、组织学生操作体会2/3的意义 师:请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分数?(出示2/3)2/3表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解决。要求每两人一组,选择桌上的材料表示2/3,然后组内交流。 2、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桌上的材料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3、反馈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把你们的表示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 生1:把3条金鱼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1/3,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 1、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真分数与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5、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材分析: 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产生:通过测量与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分数的意义:(1)单位“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一个分数可以表示不同的具体量,体现了分数的抽象性。(2)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1)体现了分数的数学来源: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用分数来表示。可从数系的扩展角度来认识分数的产生。 2、分数与除法的统一点: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3)为后面的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改写成整数、带分数做准备。2.真分数与假分数:以前学生只接触过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现在介绍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通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认识了分数,并且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学生过去对于分数已有感性的认识,如何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学习的生长点。通过组织大量直观的、感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判断分数的大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一些简单的知识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但对难一点的知识就要借助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讨论才能掌握,因此,要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至关重要。通过例题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好,但总是不外乎一些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这就需要学生熟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步试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步试题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 1?线上的A点用分数表示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用小数表示是()。 A LC J I L I A At A 1 t 亠 -T~1_11141111? 0 12 2?在下图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的上面填假分数,直线的下面填带分数。 3.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缩小6倍,分母扩大7倍后是-,原来这个分数是(); 7 的分母加上6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 2 和是90,将分数约分后是匸,原来这个分数是()。 4 5.先在图中表示出通分的结果,再写出通分的过程。 、选择

比较( )。 三、解答 1.张大爷承包了一片果园,根据下面的对话,请你判断:哪种果树的栽种面积最大? 想一想:果园里还种有其他的果树吗? 1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 3 3 ;-:,从第二根上截去;一;米。余下的部分相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2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是( C .长度相等 D .不能确定 3 3.「的分数单位是( J. A . -: , 6 ),加上( B . - , 5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成为最小的质数。 丄 丄 C . ' , 5 D . , 13 4.一个分数如果分子不变,分母加 2 那么可以化简为,这个分数是( 丄 1 A . ;-; B. 丄 2,那么可以化简为「;如果分母不变,分子减 1, )° 2 C . - - D . 2 5.甲、乙、丙、丁四个人以相同的速度从家里出发去学校,结果甲用了 0.35小时,乙 2 9 用了匚小时,丙用了二 小时,丁用了 18分钟。他们三人的家离学校最远的是 ( )° A .甲 B .乙 C . 丙 D .丁 )° C .【;

(完整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单元练习

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意义》练习一 班级姓名号数: 一、填空: (1) (2) 7 4 是4个()2 5 4 里面有()个 5 1 6个 3 1 是() 2 1 里面有()个 8 1 (3)用最简分数表示: 45分=()时380千克=()吨 18时=()日4平方米5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在括号里添上“﹥”、“﹤”、“=”: 5 3 () 5 4 7 4 () 9 4 4() 3 14 8 3 ()0.375 7 22 ( ) 8 25 (5) 4 = () 4 = ()4=3 () 58 3 =6÷()= () 24 =()←(小数) (6)在0.75、 8 7 、 4 3 、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相等的数是()和()。 (7)5千克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千克的(),每份是()千克。 (8)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9)分数 5 X ,当X=(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X=(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X=(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10) 4 3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11)在下图的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 (12)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2、18的最大公因数,分母是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个分数是(),化成最简分数是()。 (13)把下列各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 (1) 4 3 、 5 2 、 5 3 (2) 7 4 、 5 4 、 8 3 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等 于1。

﹙ ﹚﹤﹙ ﹚﹤﹙ ﹚ ( )﹤( )﹤(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①两个不同的质数没有公因数。 ( ) ②假分数都大于1 。 ( ) ③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 ) 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上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 ①和 94相等的分数是( )。A 、32 B 、188 C 、3612 ②在73、129、87、3625、91 13中,最简分数有( )个。A 、4 B 、3 C 、2 ③A 是大于10的自然数,右侧分数中,分数值最小的是( )A 、A 10 B 、10 A C 、A 11 四、计算题 (24) 1、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129 85 34 3272 160180 2、通分:87和65 32和1211 85和5 4 五、应用题:(4×6=24) 1、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花生榨了42千克花生油,平均榨1千克花生油要用多少千克花生仁?平均每千克花生榨多少千克花生油? 2、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王师傅用了43小时,张师傅用了65小时,李师傅用了5 4小时,他们谁做得快一些? 6、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组5人拾了4千克,第二组6人拾了5千克,第三组7人拾了6 千克,按人数平均,哪一组拾得最多?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经典测试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经典测试题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食堂有6吨煤,13天烧完,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每天烧________吨煤. 【答案】 【解析】【解答】解:6 13= (吨) 答:每天烧吨煤 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分析】最大真分数是分子比分母小于1的分数,最小假分数是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 3.两个连续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80,求这两个数.________ 【答案】 30,32 【解析】【解答】解:480=2×2×2×2×2×3×5,2×3×5=30,2×2×2×2×2=32,这两个数是30和32。 故答案为:30,32。 【分析】把480分解质因数,然后根据质因数的特点确定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试算后确定这两个数即可。 4.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按照每排4人、5人或8人都正好排完.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至少有()人. A. 20 B. 40 C. 80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4、5、8的最小公倍数是40,所以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至少有40人。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学生按照每排4人、5人或8人都正好排完,说明学生的人数是4、5、8的公倍数,题中问的是至少有多少人参加表演,也就是求这3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A. B. C.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3+2=5(块),8-5=3(块),3÷8=。 故答案为:B。 【分析】妈妈吃的块数+小明吃的块数=两人共吃的块数,总块数-两人共吃的块数=剩下的块数。求一个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6.生产一个零件,甲要时,乙要时,( )做得快。 A. 甲 B. 乙 C. 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甲做得快.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生产同一个零件,用的时间越短,工作效率越高,据此比较两人的工作时间即可. 7.下面四幅图,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C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A、B、D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故答案为:C。 【分析】指的是把一个总量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2份的量。 8.下列各数中,不小于的是()。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2)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常用的分数; (3)学生活动材料。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苹果等各种实物模型若干个,星星图,尺子,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1/4 1、回忆旧知(课件出示1/4) 2、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3、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 [让学生自选素材表示分数,有利于激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使学生感受到被平均分的对象是广泛的,从而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丰富的感知。] 2、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 3、展示汇报 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 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这里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出单位“1”的台阶,一方面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只有以自然数1为标准,分数的大小比较、四则运算才能实施;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是由数概念扩展的规则所决定的,使学生充分感受分数的产生是整数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理解2/3

组织学生操作体会2/3的意义。 我们一起来解决。要求每两人一组,选择桌上的材料表示2/3,然后组内交流。 2、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桌上的材料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3、集体反馈。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说说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由此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三)深化1/□ 1、组织学生利用星星图探究它的1/□ 师:你们还想研究别的分数吗?(课件出示1/□)这个分数好特别!特别在哪儿?(分母没有数)它读作什么?每个小组都有一些这样的图(课件演示1 2颗星星),请你们涂上颜色来表示这些的几分之一。大家先思考,再小组分工合作,看看可以有多少中不同的方法来表示。 2、学生分小组思考、操作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3、反馈 (学生一边展示,一边叙述是怎样表示几分之一的) 教师把学生汇报的情况汇总在一起。(课件演示) 观察这组图形和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都是把12颗星星平均分成几份; 生2:我发现了分子都是“1”,也就是都只取其中的一份; 生3:我发现了分母越大,每份的星星数量就越少; 生4:我发现了分母都是12的约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知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分数单位。 [课件演示多种方式给星星图涂色,知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就得到不同的分数单位。了解分数单位实际上是单位“1”的若干分之一。] (四)理解□/□ 1、组织学生探讨□/□的意义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让生看“练一练”第1题)追问: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作“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2.指导学生经历概括分数的意义。 概念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叫作分数。 提问: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比较重要?为什么? (平均分,必须把“1”平均分成若干份) (3)结合例1图,分别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再指名回答。指出:这里的“1”不是自然数1,因此要加双引号。 (4)数学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2.试一试。 在小组中说一说例1中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指名汇报。 追问: 5 3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题中的6 2 表示几个圆形? 3.完成“练一练”。 (1)第1题。 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是怎样用分数表 示 的? 学生在书上完成填空。汇报交流,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追问: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把“1”平均分成几份? 涂色部分怎样表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第2题。 分数也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分数吗? 提问:在数轴上,1被平均分成了几份?(6份)每份表示的是多少个(1/6) 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说1被平均分成了3份(每两小格是一份),每份表示1/3。 括号里分别填1/6 2/3 5/6。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1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53、54页的例2、例3、“试 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的第 6-9题 课时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教学难点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复备 一、教学引入 1.口答。 (1)板书3/7,问: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呢? 2.计算出下列算式的商。 6÷7= 4÷9=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2。 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该怎样列式呢? 板书:1÷4= 追问: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分数的含义,把1块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给4个小朋 友,每人分得的是多少? 那我们用分数表示1÷4的结果是什么呢? 板书:1÷4=1/4 2.课件出示例3。 如果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又可以得到多少块呢?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一个圆片表示一块饼,拿出3个圆纸片,分一分,说一说。 提问:谁来汇报你是怎样分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分的方法。 方法一: + +

小学四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

《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教案 案例背景: 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是在第八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和分数应用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整个分数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探究来发现分数意义的本质,领会其内涵。 案例片段: 导入新课 师:(师用米尺以“米”为单位量一位同学的身高)量的结果是整数吗? 生:不是整数。 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名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生:半个苹果。 师: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师: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测量计算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在四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 1、认识单位“1” (1)把一个物体或计量单位平均分。

师:(出示图例)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观察这些图形是怎样分的?每个图形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阴影部分表示它的几分之几?(要求同桌讨论)生: (2)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4人小组的同学拿出4个苹果,6个小熊猫玩具。) 师:大家讨论4个苹果,6个小熊猫能不能平均分成若干份?为什么? 生:把4个苹果,6个小熊猫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平均分成若干份。 师:有几种分法?每份里有几个苹果或几个小熊猫?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 生:占整体的5/6。 师:从以上的大家汇报的结果里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四人讨论) 生: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总结:(师指图,指学生手中的一些苹果和一些玩具)像这样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师:想一想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单位“1”可以表示哪些事物?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单位“1”,大家能不能概括出什么叫分数呢? 总结的结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单元练习

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意义》练习一 班级 姓名 号数: 一、填空: (1) (2) 74是4个( ) 254 里面有( )个5 1 6个31 是( ) 21 里面有( )个8 1 (3)用最简分数表示: 45分=( )时 380千克=( )吨 18时=( )日 4平方米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在括号里添上“﹥”、“﹤”、“=”: 53( )54 74( )94 4( )3 14 83( ) 722( )8 25 (5) 4 =()4 = () 4 =3()5 8 3 =6÷( )=()24 =( )←(小数) (6)在、87、 4 3 、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 和( )。 (7)5千克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千克的( ),每份是( )千克。 (8)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9)分数 5 X ,当X=(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当X=(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 当X=(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 (10)4 3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11)在下图的 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 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等 于1。

(12)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2、18的最大公因数,分母是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个分数是 ( ),化成最简分数是( )。 (13)把下列各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 (1) 43、 52、 53 (2) 74、 5 4、 83 ﹙ ﹚﹤﹙ ﹚﹤﹙ ﹚ ( )﹤( )﹤(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①两个不同的质数没有公因数。 ( ) ②假分数都大于1 。 ( ) ③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 ) 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上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 ①和94相等的分数是( )。A 、32 B 、188 C 、3612 ②在 73、129、87、3625、91 13中,最简分数有( )个。A 、4 B 、3 C 、2 ③A 是大于10的自然数,右侧分数中,分数值最小的是( )A 、A 10 B 、10A C 、A 11 四、计算题 (24) 1、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129 8534 3272 160180 2、通分:87和65 32和12 11 85和54 五、应用题:(4×6=24)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新知识点】 分数的产生 分数与意义 分数与除法 真分数 真分数与假分数假分数 带分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 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 最大公因数 约分求最大公因数 最简分数 约分及其方法 最小公倍数 通分求最小公倍数 分数比大小 通分及其方法 小数化分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小数 【教学要求】 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建议】 1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作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

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抽象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况,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式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 2 .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为了搞好木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 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比较31和21 的大小,有的学生回答不一定谁大谁小,要看他们分的那个圆,哪个大,由此得出31可能比21大,也可能比21小、,还可能和21相等。造成这样错误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分依赖直观,而没有及 时抽象。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式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 3 .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掌握方法。在本单元中,约分与通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尽管约分时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适当的数,通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数,但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凸显得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课时安排l 1 .分数的意义… … … … … … … … …… … … … … … … … 5课时 2 .真分数和假分… … … … … … … … …… … … … … … … 4课时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 … … … … … … …… … … … … … … 2 课时 4 .约分… … … … … … … … …… … … … … … … … … … 6 课时 5 .通分… … … … … … … … …… … … … … … … … … … 4 课时 6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 … … … … … … …… … … … … … … 3 课时 整理和复习… … … … … … … … …… … … … … … … … … 2 课时 第四单元实力评价… … … … … … …… … … … … … … … … 1 课时 1. 分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