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比较,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85.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有效率(7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步长稳心颗粒临床价值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标签:步长稳心颗粒;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臨床价值;不良反应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心律失常可影响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恶化原有心脏疾病,严重者甚至引起猝死,所以需要临床有效控制患者病情[1]。
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普罗帕酮,有报道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对控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2]。
本实验通过对12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比较,进一步探讨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比较,入选患者均依据第七版内科学的标准诊断为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2~76岁,平均(57.6±4.7)岁,室性早搏24例,房性早搏26例,室早房早并发9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1~78岁,平均(56.9±5.2)岁,室性早搏25例,房性早搏27例,室早房早并发8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律失常类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可比性(P>0.05)。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随着我国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增高,心律失常发病率亦增高。
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的西药种类不多,疗效不够理想,不良反应多,且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因此权衡抗心律失常治疗的利弊仍然是摆在临床医师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稳心颗粒应用于临床抗心律失常治疗十余年,已有研究提示稳心颗粒对各种心律失常确切疗效,可与心律平媲美,尚未发现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轻微。
为评价稳心颗粒对中老年人常见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对比稳心颗粒与心律平及稳心颗粒与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不良反应,对128例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患者共128例。
其中男62例,女66例,年龄40~85岁,平均(59.86±12.95)岁。
冠心病7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7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心肌病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3例,其他2例。
心律失常种类:室上性(房性、结性)早搏35例,室性早搏44例,室上性合并室性49例。
伴有心悸、胸闷等心律失常症状,且心律失常总数≥1000次/24 h或30次/ h。
排除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危重及多器官衰竭、显著心动过缓及严重传导阻滞者。
随机单盲法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与心律平对照组。
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合并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稳心颗粒(由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提供)9 g 3次/d,服用1~2周效果不佳者改为18 g 3次/d;心律平对照组口服心律平片0.15~0.2 g 3次/d。
1.3 观察方法疗程均为4周。
服药后每日听诊、询问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
每周描记心电图1次。
4周复查动态心电图。
服药前后均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血糖及凝血功能。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早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确改善,早搏减少50%~9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早搏无明显变化或减少<50%。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无糖型)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168例急性冠脉综合症并且心电图检查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4周,观察其疗效。
结果步长稳心颗粒冲剂(无糖型)对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总显效率为70.24%,总有效率为90.48%。
结论稳心颗粒冲剂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急性冠脉综合症快速性心律失常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使用步长稳心颗粒(无糖型)(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16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68例,均符合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标准[1],并经心电图检查确诊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排除标准:(1)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病前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2)严重心功能障碍的患者;(3)合并脑血管病的患者;(4)肝、肾异常的患者;(5)有精神障碍的患者。
168例均为发病后1周内入院的患者,男96例,女72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2.9岁。
其中不稳定心绞痛78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63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27例。
心电图示室性早搏96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6例,房性早搏16例,窦性心动过速12例,快速房颤10例,房颤合并阵发性室上速8例。
1.2 研究方法在及时冠脉血运重建同时应用扩张冠脉药物、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改善心肌代谢药物等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稳心颗粒(无糖型)口服,每次5克,每日3次。
4周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用药治疗前后均进行心脏听诊、并描记心电图,并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1.4 疗程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现代动态心电图诊断学》和《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拟订。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29例临床分析

11 临床资料 :9 . 2 例患者均 为本 院住院患者 , 中冠 状动 其 脉粥样硬化型心脏 病 l , 血压性心脏 病 5 , 湿性 9例 高 例 风 心脏病 2 , 例 肺源性心脏病 3 , 例 平均年龄 5 , 6岁 发病 时间 2 2 , ~1 年 心电图表现房性 早搏 4例 , 室性 早搏 l , 6例 房室 交界性早 搏 5 , 例 房颤 4例。
患者视野的不规则程度增 大。
以上结果 表 明 , M 患者 在 尚未 出现 视 网膜 微 D
g a .Iv s hh mo sS i 1 9 3 2 8 — 5 6. rm n etOp ta lVi c, 9 7,8:5 6 2 9 l efr n eo o l a iu l nt n n 3 M a d s ,He d esT m7 GH . P roma c fn niervs a u isi
4 金晓红 , 孙兴怀.青光跟中倍频视野检查与 O tps co u 视野检查的
相 关 性 .中 国实 用 眼 科 杂 志 ,2 0 ,3 1 )9 .7 0 5 2 (0 :49 .
5 凌志红 , 徐格致 , 龚红华 , .糖尿病视 网膜 M ̄l 细胞病理 改 等 lr e 变的体内外研究 . 眼科研究 ,0 5 2 ( )2 22 5 2 0 ,3 3 :6 .6 . ( 稿 日期 :0 8 1 — 3 收 2 0 . 02 )
前期 , 血糖对 神经视 网膜 功能 异常 的发展起 了重 高 要 的作 用 , 他 因素 如 山梨 醇 代谢 异 常 、 其 非酶 糖化 及 急性 视 网膜 血 液 动 力 学改 变 为 继 发 因 素 。F ) 【 T
检查 简 单 , 操作 容 易 、 时 , 省 易被 接 受 , 敏感 性 和特 异 性高 , 以作 为一 个监测 早期 糖尿病性 视 网膜神 可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6例各种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应用稳心颗粒,对照组应用慢心律盐酸胺布碘硐、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连续应用一个月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2.5%。
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肯定,对心脏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心律失常;稳心颗粒;慢心律;胺碘酮;倍他乐克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包括节律和频率异常,发生于基本健康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各种器质性心脏患者中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等以及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原因不明者,本院自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以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6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龄在24~78岁,平均为56.5岁。
室性早搏30例,心房纤颤26例,房性早搏30例,入选条件:①有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②心电图:不同程度各种心律失常,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56例,功能性心律失常30例,高血压病30例,心肌病16例,冠心病34例,伴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原因不明3例。
1.2 治疗方法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稳心颗粒9 g,3次/d,口服4周一疗程,并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根据心律失常的不同分别应用慢性心律100 mg,3次/d口服、倍他乐克6.25~25 mg,2次/d口服、盐酸胺碘酮200 mg,3次/d口服,一周后改为日2次口服。
1.3 观察①患者服药前后4周检测血尿便常规凝血象,动态电图,心电图;②患者胸闷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③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①显效:心律失常消失或减少90%以上,心电图正常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②有效:心律失常较治疗前改善50%以上,心电图改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缓解;③无效:心律失常发作无减轻,心电图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于占江;王玉花【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3(21)6【摘要】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消除诱因、扩冠、利尿等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结果 (1)中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西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中无一例诱发心律失常加重.治疗后两组心悸、气短乏力、胸闷、口干少津、心烦失眠、自汗盗汗、手脚心热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确切,且无导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总页数】2页(P58-59)【作者】于占江;王玉花【作者单位】014010 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包头九原区中医院沙河镇社区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80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李连海2.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J], 张小勇3.步长稳心颗粒与β受体阻断剂二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J], 王菊利4.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J], 常亮;余阳5.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J], 尤夫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采用稳心颗粒治疗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采用稳心颗粒治疗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采用稳心颗粒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研究组心悸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闷气短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痛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能够显著提高症状疗效,但对心电图异常改善不明显。
标签:稳心颗粒;冠心病;心律失常;活血化瘀;健脾养气冠心病是老年人群的高发病,容易合并心律失常,治疗棘手。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不宁,头晕等,属于中医“胸痹”、“心悸”等范畴。
稳心颗粒具有活血化瘀、健脾养气等功能。
我院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1例。
所有患者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
其中男24例,女17例。
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1例。
研究组男13例,女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8.1±10.4)岁;窦性心动过速伴频发室上性早搏、偶发室早9例;心房纤颤、偶发室早、T波或ST-T压低改变8例;心房纤颤,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1例;阵发性房颤发作1例。
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7.6±9.8)岁;窦性心动过速伴频发室上性早搏、偶发室早7例;心房纤颤、偶发室早、T波或ST-T压低改变7例;心房纤颤,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2例;阵发性房颤发作1例。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袁海华【摘要】目的:分析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FF)、心脏指数、24h室性期前收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症状消退,改善心电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借鉴.【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7(036)016【总页数】1页(P34)【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心律失常;效果【作者】袁海华【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中医院内科江苏南通22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心律失常是常见多发心血管疾病,需及早给予有效药物治疗[1]。
本研究分析了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报道如下。
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多发病,病情危重,需积极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控制病情,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进行治疗,但西医治疗存在副作用多等缺陷[4-5]。
心律失常是中医“心悸”范畴,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其组成包括黄精、三七、党参、甘松、琥珀等,可有效发挥养阴益气、活血化瘀和复脉定悸之功,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症状,改善心功能,发挥标本兼治作用[6-7]。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LVEF、心脏指数、24h室性期前收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图分类号 ] 4 . R5 1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0 5 0 1 2 1 O — O — 2 2 9 — 6 6( 0 2J 9 1 3 0 (33 , 效 l 5. %)有 3 3例( 8 9 )无 效 8 ( 7 8 , 有 效 率 2. % , 8 例 1 . %) 总 7
者 随机分 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 各 4 5例 , 两组 患者 的性 别 、 年龄 等
一
22 不 良反 应 .
经 过治疗 后 , 两组患者 均未 出现严重 的肝 肾功能损伤 。对
照 组患 者 不 良反应 的 发生 率为 1 .8 治 疗组 患 者 的不 良反 77 %, 应发 生率 明显低于 对照组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P< 00 。见 . 5) 表 2 。
为 8. %;对 照组 4 例 患 者 , 效 l 22 2 5 显 6例( 5 6 )有 效 1 例 3. % , 5 2
冠 心病 心律 失常 是临 床上 的常 见病 、 多发病 , 具有 很 高的 发病率 和死亡率 , 重的危胁 着患者 的生命 安全 。步长稳 心颗 严 粒 由五味 中药组 成 , 有活 血化 瘀 、 气养 阴 、 具 益 通经 活络 、 固本
性心 率 ; 效 : 有 临床 症状 好 转或 者 明显 的减轻 , 律 失常情 况 心 明显好转 ; 无效 : 床症状 与治疗 前相 比无明显 改善 。总有效 临 率 :显效率 +有效率 。 15 统计 学处理 .
但 大 多数长 稳 心 颗粒 治疗 冠心病心 律失 常的疗效 比较确 切 ㈣。本 组研 究 中 , 采 用步 长稳心颗粒治疗 的观察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明显高 于对照
2 25第卷 9 0 年月 2第期 1
・ 中医 中药 ・
步长稳 心颗粒治 疗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的疗 效分析
常 亮 余 阳 解放 军第二 二二 医院心内科 , 吉林吉林 12 1 301 【 摘要 】目的 探 讨步 长稳 心颗粒 治疗冠 心病 心律失 常 的临床疗效 。 方 法 选择 笔者所 在 医院治疗 的冠心病 心律失 常患 者9 O例 , 随机 分为治疗 组 和对照组 各 4 5例 。对 照组 患者使 用常 规西 医药物 治疗 , 治疗组 患者加 用步长 稳心 颗粒治疗 。 观察 两组 患者 的 临床疗 效 和不 良反 应发 生情 况 。 结果 治疗 组患 者 的总有 效率 为 8 . %; 照组 患者 的总 有效 率为 22 2 对 6 .2 治疗组 患者 的总有效率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患者 , 22 %, 差异有统 计学意 义( P< 00 ;同时治疗 组 的不 良反应发生 率明 .5) 显低于对照 组( P< 00 。 结 论 步长稳 心颗粒 治疗 冠心病心律 失常 , .5) 具有疗效 确切 、 良反应发生 率低 的特 点 , 得在 不 值
组 患者 , 而不 良反应 则 明显 的低于对 照组 患者 , 与张本 燕等 5 1 报 道相符 。
采 用 S S 1.软 件进 行 数据 的统 计 与分 析 , 据 资料 采 P S7 0 数
用, 检验 , 组间对 比用 z 检验 , 尸< 00 .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步 长稳 心颗粒 由党 参 、 七 、 三 黄精 、 甘松 、 珀五 味 中药 组 琥 成, 经现 代药 理学 证实 , 步长稳 心颗 粒可 以有效 的提高 患者 的 冠 状动 脉循 环血 量 , 同时可 以降低 心肌 的耗 氧量 , 而 改善 患 从 者 心肌 的缺血状 态 , 善患 者 的心肌 功能 I7 改 61 -。党参 具有 抗 血 小 板凝聚和 改善心肌 收缩 功能的作用 ; 三七 可 以抑制 心肌细胞 ( 转第 1 6页 ) 下 0
3 讨 论
心 律失 常是 冠心病 常见 的并 发症 , 常导致 十分 严重 的心 常 脏事件 发生 [。 目前 临床上 的主要治 疗方 面为西 医药物 治疗 , 2 1
患 者 的临床疗 效共 分为 显效 、 效及 无效 3级 。显 效 :临 有 床症 状 消失 ,4h动 态心 电 图显 示 心律 失常情 况 消失 , 复窦 2 恢
Z 0 5 0 6 9g 袋 ) 19 0 2 , / 治疗 , 水 冲服 , 袋 / , 开 1 次 3次 / ; 组 患 d 两 者疗程 均为 4周 。
1 观察指标 . 3
于治疗前 和治疗后 , 比较两组 患者 的临床疗 效及不 良反应
发生 的情 况 。
14 疗效 判 定标 准 .
表 1 两组 患者 临床 疗效 的 比较 ( )】 %
患者 4 5例 , 得 了满意 的疗 效 , 取 现总结报 道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
9 O例均 为 2 1 0 0年 1 O月 2 1 年 l 01 0月于 笔 者所 在 医院 治疗 的冠心 病心律 失常患 者 , 均符合 冠心病 的诊断标 准 ; 5 男 0 例, 4 女 0例 ;年龄 5 5~7 9岁 , 均 ( 1 641 .3) 。其 中 平 6 . 93 岁 2 - 室 性早 搏 6 例 , 1 房性 早搏 2 0例 , 交界 性 早搏 9例 。将所 有 患
扶 元 的作 用 …。笔者 采用 步长 稳 心颗 粒治 疗冠 心 病心 律失 常
(6 7 , 2 . %) 6 无效 1 例( 7 8 ) 7 3. % , 7 总有效率为 6 . %; 2 2 治疗组患者的 2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5) . 。见表 1 0 。
表2 两 组患者 不 良反应 分 析 [ ( ) / % 】 / '
般 资料 比较 ,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P> 00 , 有可 比性 。 . 具 5) 两组患者 均给予 常规 的西 医基 础对症 治疗 , 治疗 组患者 在
1 . 治 疗 方 法 2
此基 础上 加用 步长 稳心 颗粒 治疗 组 ( 山东步 长制 药有 限公 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