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监测培训试卷

出生缺陷监测培训试卷
出生缺陷监测培训试卷

出生缺陷监测培训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1、什么是出生缺陷?(25分)

2、什么是出生缺陷医院监测?(25分)

3、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的对象?(25分)

4、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的内容?(25分)

答案

1、出生缺陷是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2、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简称医院监测,是以医院为监测现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为监测对象。

3、在监测医院内出生的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数、死胎死产儿(凡在监测医院内出生或引产的出生缺陷,无论孕周大小,无论计划外计划内,均需报告)

4、监测医院出生的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围产儿的有关资料《围产儿数季报表》;

主要出生缺陷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及临床资料,以及出生缺陷的可疑危险因素《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doc

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大纲(试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目录 一、政策管理培训大纲 (1) 二、出生缺陷咨询培训大纲 (3) 三、遗传病诊治培训大纲 (10) 四、产前筛查与诊断培训大纲 (20) 五、产前超声诊断培训大纲 (32) 六、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与诊治培训大纲 (37) 七、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治培训大纲 (54)

一、政策管理培训大纲 1.法律和行政法规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年10月27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1.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年6月13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1年6月20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 2.1《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1年7月30日)2.2《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1年7月30日)2.3《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16年9月6日) 2.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10月25日)2.5《“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2017年1月10日) 2.6《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2018年6月21日) 3.部门规章

3.1《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2002年12月13日) 3.2《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2009年2月16日) 4.规范性文件 4.1《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修订)》(2002年6月17日) 4.2《遗传咨询技术规范》(2002年2月13日) 4.3《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产前筛查技术规范》(2002年12月13日) 4.4《超声产前诊断技术规范》(2002年12月13日) 4.5《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规范》(2002年12月13日)4.6《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2009年11月16日)4.7《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2010年11月10日) 4.8《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规范(试行)》(2010年5月14日) 4.9《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2010年6月8日) 4.10《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2011年6月23日)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及答案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及答 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报卡范围包括(ABC) A、所有在院内死亡的病例 B、所有在本院开具死亡证的 C、所有需要入户调查的 2、死因推断的步骤包括有(ABC) A、收集病史资料 B、分析病史资料 C、作出死因推断 3、新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是办理(ABCD)的法定证明。 A、人口死亡 B、公安销户 C、民政殡葬 D、其他民事事务 4、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向原签发单位申请补发《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A)。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填写时应使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使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填写。 2、《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正面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生签名和医院盖章。 3、对于死亡原因Ⅰ的填写应按照(a)由(b)引起,(b)由(c)引起,(c)由(d)引起,并每行只填写1个疾病。 4、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

5、某人因“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死亡”。在死因证明书第Ⅰ部分填写时:应把心肌梗死记入a)行,把冠心病记入b)行。 6、某人因“房屋意外倒塌砸中头部→颅脑损伤→死亡”,在死因证明书第Ⅰ部分填写时:应把颅脑损伤记入a)行。把房屋意外倒塌砸中头部记入b)行。 7、死因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既往史、现病史、治疗史、生活史。 8、对死因不明必须当时填写调查记录。 9、对于恶性肿瘤应明确报告原发部位,如果是继发性的恶性肿瘤致死,则必须明确写出“继发性”,同时报告原发部位。 10、当肺炎是由于病原体引起的,应尽量填写引起肺炎的病原体。 11、补发〈死亡证〉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医疗卫生机构盖章”栏注明补发及补发时间。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前演变成肺气肿,5年前引起肺心病,最后因肺心病死亡。《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I(a)(b)(c)应如何填写? 答:(a)肺心病5年 (b)肺气肿10年 (c)慢性支气管炎30年 2、某人于2小时前与邻居发生纠纷,1小时前被发现在家服农药自杀,送当地卫生院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I(a)(b)(c)应如何填写? 答:(a)有机磷农药中毒1小时 (b)因与邻居发生纠纷在家服农药自杀

村医死因监测培训试卷及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村卫生所(室)医生死因监测培训试卷 姓名:卫生所(室):答题时间: 1、死因监测对象,包括(),包括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外籍公民。还包括()。 2、村卫生所(室)的死因监测职责包括(),开展质量控制。 3、《死亡证明书》应逐项认真填写,不能()。 4、《死亡证明书》用()或()书写,不得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书写。 5、死亡原因填写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书写,不得用拉丁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6、《死亡证明书》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及()。 7、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室,农村要填写到()、()、()。 8、死亡人员实足年龄按()计算。 9、可以联系的家属信息,应填写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和其他情况的()或者()、()的姓名、联系电话等。 10、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一栏,各行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至()至()。

村卫生所(室)医生死因监测培训试卷参考答案 姓名:卫生所(室):答题时间: 1、死因监测对象,包括(辖区内发生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外籍公民。还包括(辖区外死亡的户籍居民)。 2、村卫生所(室)的死因监测职责包括(核实死亡信息),开展质量控制。 3、《死亡证明书》应逐项认真填写,不能(漏项或错项)。 4、《死亡证明书》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不得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书写。 5、死亡原因填写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拉丁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6、《死亡证明书》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师签名)及(医院盖章)。 7、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室,农村要填写到(行政村)、(组)、(户)。 8、死亡人员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 9、可以联系的家属信息,应填写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和其他情况的(直系亲属)或者(同事)、(邻居)的姓名、联系电话等。 10、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一栏,各行之间的逻辑关系为(c )至(b )至(a )。

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

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 一、背景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结构或功能发生的异常。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估计每年有30~40万例体表先天畸形婴儿出生,加上生后数年才表现出来的缺陷或遗传病,先天残疾儿童超过90万,约占年出生人口的5.6%。出生缺陷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都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了解一个或地区的出生缺陷发生水平通常采用出生缺陷监测。我国出生缺陷监测从1986年起,一直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监测对象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初步摸清了全国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但由于各地住院分娩率差异较大,所获得的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某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2003年,天津市城区、省北宁市、省建瓯市、省巩义市、省罗田县,实施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试点项目。中美合作预防神经管畸形国际项目亦在32个区县建立了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积累了丰富经验。2006年,原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决定,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在全国30个省(区、市)选择64个区县开展人群出生缺陷监测。2012年,进一步调整、优化了监测表卡和报告流程,形成了本实施方案。 二、目的 1. 逐步获得准确、可靠并能反映监测地区实际状况的主要出生缺陷基本信息。 2. 动态观察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3. 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4. 为政府部门制定预防出生缺陷的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三、监测点的确定 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点中,按以下原则选取部分区县。 1. 城市以区为单位,农村以县为单位,原则上每省(区、市)城市和农村各选1个;监测区县总人口一般应在40~50万之间。 2. 监测区县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重视和支持监测工作,有配套经费及组织和人员保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和其他部门、机构积极性高,具有良好的协作关系和协作机制。 3.监测区县妇幼保健网络完善、运作正常,儿童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达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及答案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报卡范围包括(ABC) A、所有在院内死亡的病例 B、所有在本院开具死亡证的 C、所有需要入户调查的 2、死因推断的步骤包括有(ABC) A、收集病史资料 B、分析病史资料 C、作出死因推断 3、新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是办理(ABCD)的法定证明。 A、人口死亡 B、公安销户 C、民政殡葬 D、其他民事事务 4、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向原签发单位申请补发《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A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填写时应使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使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填写。 2、《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正面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生签名和医院盖章。 3、对于死亡原因Ⅰ的填写应按照(a)由(b) 引起,(b)由(c) 引起,(c)由(d) 引起,并每行只填写1 个疾病。 4、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c 病最长,b 病次之,a 病最短。

5、某人因“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死亡”。在死因证明书第Ⅰ部分填写时:应把心肌梗死记入a)行,把冠心病记入b)行。 6、某人因“房屋意外倒塌砸中头部→颅脑损伤→死亡”,在死因证明书第Ⅰ部分填写时:应把颅脑损伤记入a)行。把房屋意外倒塌砸中头部记入b)行。 7、死因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既往史、现病史、治疗史、生活史。 8、对死因不明必须当时填写调查记录。 9、对于恶性肿瘤应明确报告原发部位,如果是继发性的恶性肿瘤致死,则必须明确写出“继发性”,同时报告原发部位。 10、当肺炎是由于病原体引起的,应尽量填写引起肺炎的病原体。 11、补发〈死亡证〉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医疗卫生机构盖章”栏注明补发及补发时间。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前演变成肺气肿,5年前引起肺心病,最后因肺心病死亡。《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I(a)(b)(c)应如何填写 答:(a)肺心病5年 (b)肺气肿10年 (c)慢性支气管炎30年 2、某人于2小时前与邻居发生纠纷,1小时前被发现在家服农药自杀,送当地卫生院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I(a)(b)(c)应如何填写 答:(a)有机磷农药中毒1小时 (b)因与邻居发生纠纷在家服农药自杀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_毛萌

?专家论坛? 收稿日期:2009-04-01。作者简介:毛 萌,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研究方向为儿童消化与营养。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 毛 萌,朱 军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610041) Curren t Research Sta tus on B i rth D efects Surve ill ance MAO M eng,ZHU Jun (Depart ment of Pediatrics,W est China Second Hos p 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 Province,China ) 摘要:详细叙述了国内外出生缺陷发生及出生缺陷监测的现状,重点介绍了重大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出生缺陷监测近几年的研 究重点,并对出生缺陷监测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案。未来将着力于出生缺陷监测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出生缺陷的防治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1):801-803 关键词:出生缺陷;监测;流行病学;信息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5X (2009)11-0801-03 出生缺陷是导致婴儿和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2006年美国发布的“全球出生缺陷报告”中估计全球每年新增加出生缺陷人数超过800万 [1] ,9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每年有330多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出生缺陷,有320万儿童终生残疾。据估计,我国每年有100万~120万新增的出生缺陷病例,这些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成年后长期的生存质量,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已迫在眉睫。其中,出生缺陷监测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1 出生缺陷的发生现状 出生缺陷或先天异常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而通常说的先天畸形专指以形态结构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出生缺陷,占出生缺陷的 60%~70%,是最为重要的一类出生缺陷。先天畸形可 伴遗传物质的异常,涉及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可传给后代,但并不是所有的先天畸形均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故先天畸形和遗传病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临床实践中,有必要明确这些概念的差别,以利于疾病的咨询、诊治及研究。 通常可采用发生率来反映发生频率。全世界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国家是苏旦,为820/万,最低为法国,为 3917/万 [1] 。2006年美国研究报告 [1] ,推算我国的发生率 为511/万(不包括由于单纯环境遗传因素所致的出生缺陷),与我国研究推算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基本一致。根据发生率大小,通常可以将先天畸形分为4类:常见畸形:发生率>10/万;较常见畸形:发生率 1/万~10/万;罕见畸形:发生率0.1/万~1.0/万;极罕见 畸形:发生率<0.1/万。通常认为常见畸形和较常见畸形约为活产儿中的200/万~300/万 [2] ,其中出生时脑部 畸形的发生率约为100/万,心脏为80/万,肾脏为40/万,肢体20/万,其他畸形为60/万。2006年美国研究报告 [1] ,推算全世界在2001年最主要的严重出生缺陷为: (1)先天性心脏病(104/万);(2)神经管缺陷(32.39/ 万);(3)Hb 病(30.79/万);(4)唐氏综合征(21.72/万); (5)葡萄糖262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17.70/万)。 上述5种大约占遗传或部分遗传因素导致出生缺陷的 25%。对于罕见畸形或小畸形的发生数量文献报道有 限,也不准确 [2] ,为7%~41%,可能与病例定义、确认和 信息采集不一致或存在一定困难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死胎中先天性畸形发生率非常高,占死胎中的15%~ 20% [2] 。 根据我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的最新资料,2007年全国出生缺陷前5位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先天性心脏病(25.1/万);(2)多指(趾)(16.3/万);(3)总唇裂 (13.1/万);(4)神经管缺陷(7.2/万);(5)先天性脑积水(6.8/万)。其中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从1996年的13.6/万 下降至2007年的7.2/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居所有出生缺陷的首位。而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出现大幅度的上升,由1996年的6.2/万上升至2007年的25.1/万,上升幅度最大。从主要先天畸形的顺位变化来看,我国主要先天畸形的种类逐渐向发达国家接近,可控性且有明确干预措施的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与诊断能力有关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则呈上升趋势。 我国目前所能获得的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状况的数据主要来源我国于1986年开始建立的全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在全国部分县级或以上具有接生能力的医院中开展,监测对象为孕28周至出生7d 内的围生儿。因此,在获取更多出生缺陷发生数据方面以及监测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准确掌握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听力障碍等部分严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尽管有文献报道我国唐氏综合征发生率 [3] ,但一直缺乏全国范围基于人群的发

2011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郑州市棉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 1 《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报卡范围包括( ABC ) A所有在院内死亡的病例 B所有在本院开具死亡证的 C所有需要入户调查的 2 下列死亡原因中,可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有( BD ) A 高血压病 B原发性恶性肿瘤 C 继发性恶性肿瘤 D冠心病 3 依据我中心(医院)规定《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自死亡至填报卡片时间不超过( B ) A 1天 B 3天 C 7天 D 1个月 二、填空题: 1、《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填写时应使用黑色或蓝黑色书写,字迹清楚,不得使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填写。 2、《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正面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生签字和医院公章。 3、对于死亡原因Ⅰ的填写应按照 (a) 由(b) 引起, (b) 由(c) 引起, (c) 由(d) 引起,并每行只填写 1 个疾病。 4、死亡原因Ⅰ填写时无行数限制,可根据情况增加。 5、死亡原因Ⅱ填写时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无数目限制。 6、对于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要写明用药名称;因意外死亡的,要写明意外发生的地点;因手术及手术后28天死亡的,要写清手术名称、过程。 三、简答题: 1、简述死亡原因填写的主要原则。 答:1、有明确的死因链应按顺序报告;2、没有明确死因链按严重程度报告;3、应尽可能报告特异性的诊断;4、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态学情况;5、对后遗症情况致死者应明确报告时间间隔;6、对先天异常致死者,应优先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7、对围生儿死亡,应优先报告围生儿本身严重的疾病;8、对损伤/中毒致死者,应同时报告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外部原因。 2、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内容有哪些? 答:1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包括起病原因、急缓,病程,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转归,以及临死前的表现等;2治疗史:死者生前在医院所做的常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和效应、药物使用等;3发病时间;4诊断单位;5诊断依据;6既往史及相关情况:包括死者生前以往患过的疾病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如生长发育史、家族史、遗传史、职业史、接触史等,以及死者生前的起居饮食、生活习俗、烟酒嗜好等。

最新版出生缺陷医院监测表卡项目数-2018版

围产儿数季报表 20 年 季 备注: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2.本表为季报,报送方式为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并行,但纸质报表只报送至省 级妇幼保健机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5月28日网络直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8月28日直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1月28日直报本年第3季度报表,下年1月31日前直报本年度第4季度报表。 表 号:卫计统61-2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号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

表 号:卫计统61-1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号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区县 医院(保健院、所),医院编码□□□□□□□□□□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 缺陷的患儿。 2.本卡为季报,报送方式为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并行。区县级监测机构每年5月28日网络直报本年第1季度登记卡,8月28日直报本年第2季度登记卡,11月28日直报本年第3季度登记卡,下年1月31日前直报本年度第4季度登记卡。 出生缺陷 医院监测

2016死因监测培训试题答案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答案 姓名:单位: 一、填空(每题2分,共14分) 1死亡医学证明书第Ⅰ部分要求:把( A )记入第一行(a)行,把( C ) 记入最后一行。 A.直接导致死亡原因,B 最严重的疾病,C导致引起上述疾病的根本情况] 2 第Ⅰ部分a), b), c) 各行死因之间( A ) ,每行只能填写( C )。 A 应具有逻辑顺序关系, B 可以没有逻辑顺序关系, C 一个死因,D. 多个死因] 3、根本死亡原因ICD-10编码采用( 4 )位数编码。 4、医疗机构120出诊后发生的院外死亡,不论是否有抢救过程,都应由(出诊的医疗机构)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5、户口在肖家河,一直常住在芳草的杨某到西区亲戚家中暂住,突发脑梗塞,发现时已死亡多时,120未到现场,应由(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6、成都市死因编码评价指标包含(死因诊断不明)、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伤害意图不明比例,死因诊断不明、肿瘤未指明位置、呼衰肝衰比例等指标。 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调查中遇到可疑的情况,警方又未介入时,可以采取主动(拨打110 )的办法。 二、填写死因链(要填时间间隔)(每道题4分,共24分) 1、某男性患者,16岁,2年前诊断癫痫,1小时前在马路上突然倒地、四肢抽搐与面包车相撞,失血性休克死亡。 Ⅰ(a)失血性休克(b)在马路上癫痫发作被面包车撞伤1小时(c)癫痫2年Ⅱ. 2、某患者,糖尿病20年,高血压12年,1天前突发急性心梗死亡 Ⅰ. (a) 心肌梗塞1日(b) 高血压12年(c) 糖尿病20年 Ⅱ. 3、某女性患者57岁,患精神分裂症10年,1日前在马路上被卡车撞伤,颅脑损伤致死。 如果调查发现是由于意外,则为: Ⅰ(a) 颅脑损伤(b在马路上被卡车意外撞伤1日(c) Ⅱ. 精神分裂症 4、某男性患者,因家庭问题,服农药自杀。此人患有肝癌。 Ⅰ. (a) 农药中毒(b) 因家庭问题服农药自杀(c) Ⅱ. 肝癌 5、死者1日前家中突然死亡,患糖尿病10年,心梗2年,小脑萎缩2年, I (a) 猝死( b ) 心肌梗塞2年(c ) 糖尿病10年 II 小脑萎缩2年 6 、某人患慢支炎20年,肺气肿10年,肺心病5年后死亡,另外患有高血压病10年,平时规则服药,血压控制稳定 I (a) 肺心病5年(b) 肺气肿10年(c) 慢性支气管炎20年 Ⅱ. 高血压病 三、判断(每题2分,共32分)对的打错误的打×。 1、编码到I47.2,I49.0,I46.,I50.*,I51.4、I51.5、I51.6,I51.9,I70.9,例如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等,这些编码均可以作为根本死因。(×) 2、死因链可以只填写继发恶性肿瘤而无需填报原发部位。(×)

死因监测培训内容

死因监测培训 一.监测对象 1.辖区内发生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 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外籍公民。 2.辖区外死亡的户籍居民。 二.乡镇、街道卫生院、分院工作职责 收集在家或本院死亡个案信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1. 2.摸底补漏。 3.核实死亡信息,开展质量控制。 4.30天内完成网络直报。 5.每月及时将《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报cdc。 三.村级卫生所及其他医疗机构 收集死亡信息,协助入户调查工作。 四.《死亡医学证明书》基本内容 1.第一部分是死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职业、户口、婚姻、文化、工作单位、出生、死亡日期、年龄、死亡地点等。 2.第二部分是死亡原因,指与死亡有关的疾病或损伤诊断,死亡原因又分为1、2部分。 3.第三部分是根本死因及统计分类。 五填写要求

1.采用统一的《死亡证明书》的基本格式,逐项认真填写, 不能漏项或错项。 2.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红 笔或铅笔书写。 3.死亡原因填写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 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4.《死亡证明书》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师签名及医院盖 章。 六.基本情况项目填写 1.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每一项目,字迹清晰,不缺项,不错项。 2.注意逻辑关系。 3.填写选择性问题时,只可选择最适合的唯一答案,不能多选。 七.证明书填写 1.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如人工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电镀工、炊事员等。 2.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薄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室,农村要填写到行政村、组。 3.现居住地址、联系电话。 4婚姻状况:按法定的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再婚、复

全国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竞答试题

全国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竞答试题 1.出生缺陷也叫先天异常,是指孩子在妈妈“肚子里”还没出生之前,因发育紊乱导致。 A.身体某些部位或器官,如头颅、眼睛、心脏等结构或功能与正常的孩子不一样 B.发生新生儿黄疸和肺炎 C.背部及臀部有胎记、口腔有马牙 2.出生缺陷的产生与和环境因素有关,或者由于两者相互作用而发生。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物质及营养因素等。 A.夫妇文化程度 B.孩子出生后体质 C.遗传因素 3.为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是在孕前和孕早期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是在孕期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是对新生儿先天性疾病进行筛查,对出生缺陷儿进行治疗和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A.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B.阻断传染病的发生 C.彻底医治遗传病 4.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和指导的夫妇,选择最佳生育年龄、接受遗传咨询、均衡营养、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等,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A.孕中期和晚期 B.产褥期 C.孕前和孕早期 5.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孕妇在接受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是否存在出生缺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A.孕前 B.孕期 C.产后 6.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是对进行先天性疾病筛查和诊断,对出生缺陷儿给予治疗和康复训练,避免或减轻致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A.孕妇 B.胎儿 C.新生儿 7.对于计划怀孕的夫妻来说,可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A.接受孕前保健,发现是否患有影响生育和影响后代健康的疾病 B.在家中多养绿色植物 C.查皇历,为孩子出生选择一个好日子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审批稿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 一、填空(每题4分,共24分) 1、根本死亡原因ICD-10编码采用()位数编码。 2、《死亡医学证明书》如死因不明,必须当时填写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死者()、()、()、(),以及相关慢性病病史的一系列情况。 例如:死者90岁,根本死因填报:衰老.调查记录填写: 3、住院病房所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一联必须粘贴在()中,保存期限同()。 4、死者患糖尿病10年,心梗2年,.小脑萎缩2年.应如何填写I (a) ( b ) (c ) Ⅱ 5 、行人走在路上被摩托车撞颅骨损伤死亡,应如何填写: I (a) ( b) (c ) 6、死者生前最后诊断肾衰,调查记录如何询问: 二、判断并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I(a)坠积性肺炎1月、脑出血2年,根本死因为肺炎。() 2、死者男,47岁.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 I(a)尿毒症(b)糖尿病。根本死因是尿毒症. ()

3、死者男,41岁. 《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填写 I(a)肝硬化. 调查记录中显示患慢性乙型肝炎多年。() 4、某患者因急病送到医院时已死亡,诊治医生不应给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5、死者患脑血管病不需写时间.() ? 三、简答(前3题每题10分,共46分) 1、我国死亡登记报告的用途? 2、死亡登记报告的对象是? 3、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前演变成肺气肿,5年前引起肺心病,最后因肺心病死亡。《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I(a)(b)(c)应如何填写?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9》问答共8页word资料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问答 1. 编写发布《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妇女儿童的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妇幼卫生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出生缺陷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整个国家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卫生部门为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效。我们编写发布《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旨在全面反映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状况,引导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妇女儿童健康,营造有利于出生缺陷防治的良好氛围和支持环境。同时,也希望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特别是妇幼卫生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抓住深化医改的重大机遇,全面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3.我国的出生缺陷发生现况和变化趋势如何?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要了解一个国家出生缺陷发生总体状况,一般通过监测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相关调查资料来估算出生缺陷的总体发生水平。据估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以全国年出生数1600万计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25万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低收入国家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中等收入国家为5.57%,高收入国家为4.72%。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总数庞大。 我国于1986年建立了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监测期为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重点监测围产儿中23类常见的结构畸形、染色体异常及少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该系统获得的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反映了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辨认的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诊断水平、监测期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围产期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109.79/万上升到2011年的153.23/万。 4.我国主要有哪些出生缺陷病种?发生情况如何? 出生缺陷病种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有8000-10000种,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等10类疾病是我国围产儿前10位的高发畸形。 近10年来,随着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部分对干预措施敏感的致死和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同时,由于医疗机构对内脏畸形等出生缺陷的诊断能力逐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等部分出生缺

出生缺陷预防试题

出生缺陷预防试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出生缺陷知识培训试题 村姓名性别分数 选择题 1、出生缺陷是出生时即存在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以下是出生缺陷的是: A、身体某些部位或器官,如头颅、眼睛、心脏等结构或功能与正常的孩子不一样 B、发生新生儿黄疸和肺炎 C、背部及臀部有胎记 2、出生缺陷的产生于和环境因素有关,或者由于两者相互作用而发生。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及营养因素等 A、夫妇文化程度 B、孩子出生后体质 C、遗传因素 3、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和指导的夫妇,选择最佳生育年龄、接受遗传咨询、均衡营养、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等,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A、孕中期和晚期 B、产褥期 C、孕前和孕早期 4、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孕妇在接受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是否存在出生缺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A、孕前

B、孕期 C、产后 5、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是对给与治疗和康复训练,避免或减轻致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A、孕妇 B、胎儿 C、出生缺陷儿 6、下面哪项不属于婚前医学检查范围: A、严重遗传病 B、指定传染病 C、有关精神病 D、心理健康问题 7、无脑畸形和脊柱裂是常见的神经管畸形。发生神经管畸形主要原因之一是。 A、孕妇经常接触农药 B、孕妇体内缺少“叶酸” C、妇女在怀孕时受到惊吓 8、神经管畸形的主要产前检测方法: A、B超检查 B、X线检测 C、CT检测

2015年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 1、死亡医学证明书第Ⅰ部分要求把记入第一行(a)行,把记入最后一行。 A、直接导致死亡原因 B、最严重的疾病 C、导致引起上述疾病的根本情况 2、第Ⅰ部分 a), b), c)各行死因之间,每行只能填写。 A、应具有顺序关系 B、可以没有顺序关系 C、一个死因 D、多个死因 3、以下哪些可以作为根本死因 A、骨转移癌 B、肺心病 C、高血压 D、肺癌 E、呼吸衰竭 F、尿毒症 G、冠心病 4、下列所列死者信息哪一个是判定根本死因的必要信息: A、既往史 B、现病史 C、治疗史 D、生活史 二、判断题(共10分) 1、死因链分为疾病和损伤中毒两类。() 2、最终确定的根本死因一定是第一部分中最低一行报告的疾病或情况。() 三、填写死因链及确定根本死因(共54分) 1、患慢性乙肝12年,2年前发现肝癌,半年前出现肺部转移,1天前去世。 I(a) (b) (c) 根本死因: 2、某患者,高血压12年,冠心病5年,1天前突发急性心梗死亡。 I(a) (b) (c) 根本死因:

3、某女3年前诊断为肾上腺瘤,伴有醛固酮增多症,2年前继发高血压,2天前突发脑出血,呕吐物误吸死亡。 I(a) (b) (c) (d) 根本死因: 4、死因链:I (a)肺心病 5年 (b)肺气肿 15年 (c)慢支 30年 根本死因: 5、死因链:I (a)脑出血 2天 (b)高血压 12年 根本死因: 6、死因链:I (a)脑出血 2年 (b)高血压 12年 根本死因: 7、死因链:I(a)尿毒症 19天(b)慢性肾功能不全(c)急性肾炎 根本死因: 四、简答题(共16分) 1、死因不明时,必须当时填写调查记录,调查记录包括哪些内容?(7分) 2、死者仅今年58岁,卧床不起3年,应询问死者家属哪些问题?如何填写《死亡证》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I(a)(b)(c)?(9分)

2020年出生缺陷监测调查报告

出生缺陷监测调查报告 人口出生缺陷问题不仅关系到缺陷儿本人,也关系到缺陷儿的家庭,更关系到整个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所处的生活环境更加关注,特别是对人口出生缺陷问题更加重视。xx年宁洱县被列为省级监测县,自项目启动后我院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开展“监测”工作,具体监测情况如下: (一)我县xx年1月1日至xx年9月30日监测期间内,共发现出生缺陷5人,缺陷总发生率为1.5‰。我县目前监测到的出生缺陷有5余种,分别是:马蹄内翻足2例、尿道下裂1例、两性畸形1例、腭裂1例;女婴1例、男婴3例;德化镇2例、宁洱镇2例、勐先镇1例。 (二)我县人口出生缺陷的几个特点:一是出生缺陷率虽不高,但监测到的人口出生缺陷状况 ___;二是出生缺陷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区;三是出生缺陷顺位变化不大;四是出生缺陷发生率男婴高于女婴。 导致出生缺陷的原因很多,除50%是遗传因素外,有15%是环境因素,另有35%是营养、疾病、感染、用药和接触有害物质等。大多数出生缺陷是遗传和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影响我县人口出生缺陷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境因素。主要指育龄妇女在孕前、孕期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而造成的出生缺陷。其中包括物理因素(如噪声、射线、电脑、电波等污染)、化学因素(铅、汞、镉等重金属和各类石油化工毒物、农药污染,对胎儿有致畸危险的药物如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等)、家庭环境因素(吸烟与酗酒、家庭装修所致污染、习惯差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等),造成自然流产、死胎以及多种缺陷。 二是遗传因素。许多常见的遗传病都可传给后代,通婚圈子小、近亲结婚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还有某些传染病及性病,如乙型肝炎、疱疹毒及支原体感染、梅毒、淋病等,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母体细胞后也可传染给胎儿,造成胎儿流产或畸形。 三是社会因素。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人非法进行胎儿 ___,想方设法生育男孩,而不愿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产前诊断以防缺陷儿出生。另一方面是育龄妇女缺乏优生优育相关知识以及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如孕产妇年龄过高或过低容易引发出生缺陷,很多高龄或低龄孕产妇缺乏预防措施。 四是行政因素。政府干预力度不够,往往重视控制人口数量,而对出生缺陷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出生缺陷干预的工作网络不健全、工作措施不得力,工作经费短缺、工作队伍人员缺乏、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 一、填空(每题4分,共24分) 1、根本死亡原因ICD-10编码采用()位数编码。 2、《死亡医学证明书》如死因不明,必须当时填写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死者()、()、()、(),以及相关慢性病病史的一系列情况。 例如:死者90岁,根本死因填报:衰老.调查记录填写: 3、住院病房所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一联必须粘贴在()中,保存期限同()。 4、死者患糖尿病10年,心梗2年,.小脑萎缩2年.应如何填写I (a) ( b ) (c ) Ⅱ 5 、行人走在路上被摩托车撞颅骨损伤死亡,应如何填写: I (a) ( b) (c ) 6、死者生前最后诊断肾衰,调查记录如何询问: 二、判断并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I(a)坠积性肺炎1月、脑出血2年,根本死因为肺炎。() 2、死者男,47岁.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I(a)尿毒症(b)糖尿病。根本死因是尿毒症. () 3、死者男,41岁. 《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填写I(a)肝硬化. 调查记录中显示患慢性乙型肝炎多年。() 4、某患者因急病送到医院时已死亡,诊治医生不应给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5、死者患脑血管病不需写时间.() ? 三、简答(前3题每题10分,共46分) 1、我国死亡登记报告的用途 2、死亡登记报告的对象是 3、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前演变成肺气肿,5年前引起肺心病,最

后因肺心病死亡。《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I(a)(b)(c)应如何填写 4、死者今年58岁,卧床不起3年,应询问死者家属哪些问题如何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I(a)(b)(C)应如何填写 死因监测培训班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题2分,共24分) 1、4位 2、既往疾病名称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 既往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或外伤,近两天食欲减退,卧床,未就诊,于某月某日在家中死亡。 3、死者的住院病史,住院病史 4、I(a)心梗2年(b)糖尿病10年 5、I(a)颅骨损伤(b)行人走在路上被摩托车撞 二、判断并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根本死因是脑出血 2、×根本死因是糖尿病 3 ×接着填I(b)慢性乙肝 4、×应给予出具 5、×写上时间 三、选择(每题3分,共6分) 1、A 2、B 四、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是居民死亡的人口管理记录、是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记录、法律凭证、火化和注销户口凭证。 2、在辖区内死亡的本地户籍居民。 3、Ⅰ(a)肺心病5年 (b)肺气肿10年 (c)慢性支气管炎30年 4、询问死者生前患何种疾病或是受到什么外伤。若是脑血栓后遗症致卧床不起,填: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2016年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题10分,共100分) 1、关于报告时限的规定: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要求在( )内,乡镇卫生院要求在 ( )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及网络报告。() A、5天7天 B、7天15天 C、15天30天 D、7天30天 2、报告对象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A、是 B、否 C、无所谓 3、《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第I 部分要求:把()记入第一行,把()记入最后一行。 A、直接致死原因 B、最严重的疾病 C、导致引起一系列疾病而死亡的原因 4、《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第I 部分A、b、c、d 各行死因之间() A、应具有顺序关系 B、没有关系 C、有没有关系无所谓 5、《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第I 部分A、b、c、d 每行应填写() A、1个死因 B、同系统的几个死因 C、多个死因 D、无所谓 6、某男性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2天前在房中突然跌倒,诊断冠状动脉 栓塞后死亡,其根本死因为()。 A、高血压 B、冠状动脉栓塞 C、脑出血 D、在房中意外跌倒 7、对于来院死亡的急诊病人,应详细询问死者生前病史及发病时的症状体征,并 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背面填写调查记录。() A、是 B、否 C、无所谓 8、损伤中毒(非正常死亡)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疾病诊断第I部分要同时报告( ) A、直接死亡原因 B、根本死亡原因 C、以上都报 D、以上可随便报一种,都对 9、损伤中毒的报告卡中,可以做其根本死亡原因的是() A、临床表现 B、外部原因 C、以上都是 D、以上可任选一种 10、某男性患者,在家服安眠药自杀,送到急诊室抢救无效死亡,此人患有肝癌, 如何正确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A、肝癌在第I部分 B、自杀在第I部分 C、肝癌和自杀都在第I部分 D、自杀在第I部分,肝癌在第II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