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链精度的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国内齿轮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

国内齿轮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

国内齿轮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齿轮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的核心元件,其性能与精度直接影响到整机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齿轮研究在技术创新、材料研发、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齿轮研究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国内齿轮研究的现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系统分析国内齿轮研究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优势与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将为推动国内齿轮研究的进步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国内齿轮研究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端装备需求的日益增长,国内齿轮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齿轮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国内学者和企业在齿轮设计、制造、材料、热处理以及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

在设计方面,国内研究团队已经能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仿真分析技术,对齿轮的几何形状、齿面接触、载荷分布等进行精确计算和模拟。

这不仅提高了齿轮的设计精度,也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在制造工艺方面,国内齿轮加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数控机床、激光切割、精密磨削等先进加工技术的使用,显著提升了齿轮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在材料研究领域,国内已经开发出多种高性能齿轮材料,如高强度钢、渗碳钢、粉末冶金材料等。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

在热处理技术和检测手段方面,国内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改善齿轮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和精密测量设备的应用,使得齿轮的质量控制更加严格和准确。

尽管国内齿轮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齿轮在高端应用领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齿轮的可靠性和寿命有待进一步提高。

齿轮传动轴的传动误差与回转间隙分析

齿轮传动轴的传动误差与回转间隙分析

齿轮传动轴的传动误差与回转间隙分析引言齿轮传动是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领域。

在齿轮传动中,传动误差和回转间隙是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传动系统的精度和运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齿轮传动轴的传动误差与回转间隙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它们的原因以及对传动系统性能的影响。

一、传动误差的定义与分类传动误差是指齿轮传动轴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齿轮的制造、装配等因素,导致输出轴承载方向的误差。

在齿轮传动中,常见的传动误差主要包括齿形误差、齿隙误差和轴向移位误差。

1. 齿形误差:齿形误差是指齿轮齿廓形状与理想齿廓的差异。

齿形误差可以通过齿轮的制造工艺、加工精度以及齿形检测仪器的性能等因素引起。

齿形误差会导致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增加,降低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

2. 齿隙误差:齿隙误差是指齿轮齿槽之间的间隙大小不一致。

齿隙误差可以由齿轮的制造工艺、装配过程中的间隙控制等因素引起。

齿隙误差会导致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变差,降低传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3. 轴向移位误差:轴向移位误差是指齿轮轴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装配不精确或轴向载荷造成的轴向偏移。

轴向移位误差会导致传动系统的运行不平稳,产生冲击和振动,严重时会导致传动轴的断裂。

二、传动误差的影响因素传动误差的产生与多个因素相关,主要包括齿轮的加工工艺、装配精度、使用环境、负载情况等。

1. 加工工艺:齿轮的加工工艺是影响传动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制造齿轮时,加工精度越高产生的传动误差就越小。

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可以减少齿形误差和齿隙误差的产生。

2. 装配精度:齿轮装配过程中的精度控制也会对传动误差产生重要影响。

装配精度越高,齿轮的传动误差就越小。

装配精度主要包括齿轮齿轮间隙的控制、轴向偏移的控制等。

3. 使用环境:齿轮传动系统的使用环境对传动误差有着重要影响。

高温、高湿、高腐蚀等环境会导致齿轮表面的磨损加剧,进而影响传动误差。

4. 负载情况:齿轮传动系统的负载情况也会对传动误差产生影响。

齿轮精度报告分析

齿轮精度报告分析

齿轮精度报告分析1. 引言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零件,其精度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齿轮的精度进行评估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齿轮精度报告进行分析。

2. 报告内容概述齿轮精度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齿轮的制造工艺、材料选取、精度等级、几何参数、表面质量以及相关测试数据。

在进行报告分析时,我们将重点关注齿轮的精度等级和几何参数。

3. 精度等级分析齿轮的精度等级是评估其制造精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际标准ISO 1328,齿轮的精度等级可以分为等级1至等级12,等级1为最高精度,等级12为最低精度。

通过对报告中所提及的精度等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齿轮的制造精度水平。

4. 几何参数分析在齿轮精度报告中,常见的几何参数包括齿廓偏差、齿距偏差、齿厚偏差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齿轮的形状和尺寸特征。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齿轮的形状精度以及尺寸精度。

5. 分析方法与工具在进行齿轮精度报告分析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辅助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数控测量仪、光学投影仪或者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对齿轮进行精确测量。

同时,还可以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6. 结果与讨论根据报告中所提供的精度等级和几何参数,我们可以对齿轮的精度进行初步评估。

如果齿轮的精度等级较高,并且几何参数的偏差较小,则可以认为该齿轮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反,如果精度等级较低,并且几何参数的偏差较大,则可以认为该齿轮的精度较低。

7. 结论通过对齿轮精度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齿轮的制造精度进行评估,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预测。

齿轮精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机械系统的传动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选择精度较高的齿轮产品。

8. 参考文献[1] ISO 1328: Cylindrical gears - ISO system of flank tolerance classification.[2] 王明, 李勇. 齿轮传动精度测量与分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 43(5): 155-158.9. 致谢感谢报告编制人员对齿轮精度报告的详尽描述和数据提供,为本文的分析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齿轮传动精度分析与计算

齿轮传动精度分析与计算

齿轮传动精度分析与计算摘要:随着现代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齿轮作为组成机械工具的一个重要的零部件,齿轮的传动精度大大的影响自动化应用的准确性。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齿轮传动误差的相关原因,主要包括齿轮装备误差和齿轮制造误差,使用概率分布的思想计算齿轮传动链的各级误差,能够精确地获取齿轮传动精度值,为降低机械工具的误差。

关键词:齿轮传动,精度,误差,概率1 引言齿轮是一种非常关键的传动零件,其在各种机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齿轮的传动精度大部分程度上取决于齿轮传动的准去性。

由于构成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的轴、齿轮和轴承等各个组成部分在制造过程中或者装配过程中,或者在传动过程中,都会因为摩擦、温度升高、受力弹性等原因造成变形,因此需要在传动的过程中输出轴的相关转角通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因此,对于齿轮传动装置来讲,其误差主要包括空程和传动误差两种类别。

目前,齿轮传动精度检测或者计算方式已经得到了许多自动化学者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的方法。

2010年,郑方燕等人[1]详细的分析了齿轮传动的误差测试方法,提出了采用FPGA、USB2.0等先进技术开发一种是实用蜗轮副传动误差测试方法和实验系统,保证了测试工作的高精度和良好的重复性,也满足了高速采集和实时传输的需要。

2010年,彭东林等人[2]分析了传动误差动态误差测试系统的相关理论,阐述了我国采用高精度光栅价格昂贵的现状,采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栅位移传感器,将时栅由绝对式信号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转化为增量式脉冲信号,结合成熟的全微机化齿轮机床精度检测分析系统(FMT系统)对滚齿机进行了传动误差动态测量,策略的准确度达到0.137%,有效的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2011年,刘锋等人[3]详细的分析了精密传动链的回转传动误差现有的提供检测的多种方法和技术,认真的通过分析各种传动误差检测方法,归纳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以有效的观察出可以使用简单光学仪器的静态测量造价低、方法简单,但在实际策略过程中使用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同时,许多人提出的使用动态测量技术方法有惯性法、磁分度法、时栅法和光栅法等。

船舶齿轮传动轴的精度要求与加工技术研究

船舶齿轮传动轴的精度要求与加工技术研究

船舶齿轮传动轴的精度要求与加工技术研究摘要:船舶齿轮传动轴作为船舶主要传动装置之一,其精度要求和加工技术对于船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研究船舶齿轮传动轴的精度要求和加工技术,并提出一些改进方式,以提高其加工精度和性能。

引言船舶齿轮传动轴作为船舶主要传动装置之一,承载着船舶的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齿轮进行驱动,是船舶传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

船舶齿轮传动轴的精度和加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因此,对船舶齿轮传动轴的精度要求和加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对于提高船舶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1. 船舶齿轮传动轴的精度要求船舶齿轮传动轴的精度要求通常包括轴径精度、圆度、同心度、平行度、垂直度、齿轴互换性等方面。

首先,轴径精度是指齿轮传动轴的直径尺寸与设计要求的偏差,直接影响齿轮的安装和传动效率。

其次,圆度是指齿轮传动轴的各个截面的圆形度,主要影响齿轮与传动轴的匹配程度和传动效能。

再次,同心度是指齿轮传动轴的轴心与齿轮齿轴之间的偏差,直接影响传动系统的噪音和振动。

此外,平行度和垂直度是指齿轮传动轴的轴向和垂直方向的偏差,对于确保齿轮的顺利传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齿轴互换性是指齿轮传动轴与其他传动装置相互替换时的适配性,对于维修和更换传动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2. 船舶齿轮传动轴的加工技术为了满足船舶齿轮传动轴的精度要求,需要采用一系列精密加工技术。

首先,选用合适的材料是保障齿轮传动轴加工质量的前提条件。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船舶齿轮传动轴材料包括优质的合金钢和硬质铸铁等,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其次,需要注意合理的加工工艺选择,包括车削、磨削和热处理等。

车削是常见的加工方法,通过车床加工可以保证齿轮传动轴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磨削则可以进一步提高齿轮传动轴的表面粗糙度和圆度等指标。

最后,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齿轮传动轴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3. 船舶齿轮传动轴加工技术的改进尽管现有的船舶齿轮传动轴加工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动态特性及优化设计分析

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动态特性及优化设计分析

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动态特性及优化设计分析摘要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应用广泛,但其动态特性对其性能和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动态特性及其优化设计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引言齿轮传动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机械传动形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具有高传动精度、高效率和高承载能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床等高精度领域。

然而,由于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特殊性,其动态特性与传统齿轮传动装置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

一、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动态特性分析1. 齿轮系统的振动特性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对其运行稳定性和寿命造成影响。

通过分析齿轮系统的振动特性,可以深入了解振动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设计。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等。

2. 齿轮系统的动力特性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在运转过程中受到多种动力因素的影响,包括齿轮重力、惯性力、接触力等。

这些力的作用对齿轮系统的传动性能和动态特性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动力特性,可以了解齿轮系统受力情况,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 齿轮系统的噪声特性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噪声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可接受性。

噪声问题不仅影响操作者的工作环境,还可能对装置自身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噪声特性分析,可以确定噪声产生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降噪处理。

二、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优化设计分析1. 优化齿轮的几何参数齿轮的几何参数对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优化齿轮的几何参数,可以提高齿轮传动的精度和承载能力。

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参数优化、拓扑优化等。

2. 优化齿轮的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对精密齿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可以提高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减少疲劳寿命的损失。

适当的材料选择还可以降低成本和减少装置的重量。

齿轮侧隙对齿轮传动精度的影响分析

齿轮侧隙对齿轮传动精度的影响分析
2 0 1 7年 9 月
机床 与液压
M ACHI NE TOOL & HYDRAUL I CS
S e p. 2 01. 45 No .1 7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3 8 8 1 . 2 0 1 7 . 1 7 . 0 2 6
的办 法 。
图 1 沿啮合线度量齿轮 副侧 隙
国内大部分厂家 生产 的齿轮减速器 ,由于齿轮加 工制造精度低 、安装不合理 。导致 工厂生产 的齿轮传 动精度达不到相应 的稳 定性 要求 ,我国精 密传动相关 行业使用 的齿 轮减速 器长期 以来都依赖进 口。如何 降 低齿轮传动 的回差 ,提高齿 轮副传 动精度是未来机械 设计 的一个重要方 向。 从 回差 的来源分 析 ,要减 小传 动链 的 回差有两条 途径 :一是提高传动链各零 部件的加工精度 ;二是合 理地分配 各级 回差 的传 动 比 ,合 理 的选 择 和设 计 轴 承 、键 、轴和箱体等 。第一种方法 需要 提高齿轮加工 设备的加工精度 ,成本较高 ,通 常采用第 二种方法来 控制传动链 回差 。 1 齿 轮侧 隙 与 回差 齿轮副 回程误差 主要来 自齿轮副 中的侧 隙。它指
o f g e a r t r a n s mi s s i o n re a t h e o n e — wa y t r ns a mi s s i o n e r r o r a n d t h e r e t u r n e r r o r i n t h e g e r. a T h e b a c k l a s h o f g e a r p a i r w a s t h e ma i n c a u s e o f

齿轮传动实验报告

齿轮传动实验报告

齿轮传动实验报告齿轮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齿轮传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并通过实验验证齿轮传动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实验原理1. 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两个或多个相互啮合的圆柱面上带有齿数的零件来进行转矩和速度的传递。

在齿轮啮合时,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形成一定比例的转速,同时将输入端的转矩转移到输出端。

2. 齿轮传动的特点(1)精度高:由于齿形几何学和制造技术的进步,现代齿轮制造已经能够达到很高精度要求。

(2)可靠性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无摩擦部件存在,因此寿命长、耐磨损、不易损坏。

(3)效率高:在合理设计和制造情况下,能够达到较高效率。

3. 齿轮传动实验装置本次实验采用的齿轮传动实验装置由电机、大齿轮、小齿轮、转速计等组成,其中电机为输入端,大齿轮和小齿轮为输出端。

三、实验步骤1. 将电机连接到大齿轮上,并将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2. 开始实验前,先调整好转速计,并记录下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转速。

3. 调整电机的转速,记录下不同转速下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转速。

4.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测量出足够多的数据。

5.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不同转矩下的效率,并绘制出效率-转矩曲线图。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关于齿轮传动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随着输入端转速的增加,输出端转速也随之增加。

这符合我们对齿轮传动原理的认识。

2. 随着输入端扭矩的增加,输出端扭矩也随之增加。

但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扭矩增加,效率会逐渐降低。

3. 随着输入端转速的增加,效率也会逐渐提高。

但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扭矩增加,效率会逐渐降低。

4.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的齿轮传动效率最高时为80%左右。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验证了齿轮传动的可靠性和精度。

同时,我们还通过测量数据计算出了不同转矩下的效率,并绘制出了效率-转矩曲线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 i 各个齿轮的综合传动误差。 一
2传动 回差分 析
3 =68 一 ・8 均 方根偏 差 为 :

() 8
对于在工作时需要作双向回转 的精密传动链 , 除了应计算传动误差之外 , 同时应计算 回差 。 2 1影 响齿轮传 动 回差 的 因素 . () 1 规定的齿侧间隙与切齿时的进刀误差
1传动 误差 分析
由( )式 可 知 在 基 圆 上 最 大 角 误 差 △ 一 = 2 y
2/ i 该 误 差 在 基 圆 上 产 生 的 圆 弧 误 差 f = eR 。 i t
1 1产 生传 动误 差 的 因素 .
A ,=2 相应 反映 在 啮合线 上也 产生 误差 , y e, 由 此 可得 出在分 度 圆上 弧长误 差 为 2=2/ o , ecs 为
差为:
关产品的质量的提高和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能力。 传动链精度主要取决 于传动误差【 和传动 回差 , 1
下 面分 析 了传 动 链 设 计 过 程 中各 个 环 节 对 传 动 误
A 詈(n1 sT) y= sT 一 i 2 i n

() 2
差 、传动回差的影 响,并 得到 了传 动误差 和传动 回差计 算公式 。
( )齿轮孔与轴配合间隙。 1 配合间隙造成 齿轮运动偏心 ,也就相 当于齿部渐 开线的基圆产生了偏心 ,如图 1( 虚线为分度 圆,
实线 为基 圆) ,当从 动轮 理论 上转 过 ,而 基 圆 因 偏 心实 际转 角为 ,角误 差 为 :
压力角 。 c 若 表示配合间隙, 最大角误差为 :
同理可得到 r / , 级传动输出轴的总传动误差
() 7

' /1





(+) n 1
/ 一( + ) ' n 1 2
() 3 单个齿轮制造误差。 单个齿轮的制造误差可 由齿轮切 向综合公差 F 来衡量 , 其产生的最大角误差 :

‘n

+△
(+) n 1
(3 1)
称 为进 刀误差 A 由进刀 误 差 引 起 的单 个 齿 轮 的 E,
布。 由标准偏差合成法 ( 广义方和根法 ) 在 置信概 , 率为 0 97 .93时 , 可得总传动误差
△ = ± 3r = ± 3 c :
= ±
4. 8
— —
m z
√( +(/ o ) F) ccs +( Dcs ) a E / oa
度 的要 求 。
关键 词 :传 动链 ,传动误 差 ,传动 回差 中 图分类 号 :T 3 . 1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4 94 21)0 — 0 一 ( ) H12 4 6 —55( 2 1 04 7 0 3 0 3
传动链精度计算 方法广泛应用于重要减 增速 装置 ,航天、天文仪器 、精密雷达 、机床等传 动 链设计及制造质量 的分析上 。国 内工程应用 中传
帆 = =2 =4 =2 ( 一 毛 c 3 e e )
式中 厂 分度圆半径 ; 分度 圆直径。 将式 ( ) 3 转化为角度 , 单位为分 ( 以下 同) 则 ,
齿轮 1
・ 68 一=・ 赢 8
式中


( 4 )
m 模数 ; 齿数 。 一 一
齿 轮 传 动链 精 度 的分 析 研 究
李 军 王渝戎
江西九 江 3 2 0 ) 3 0 5 ( 九江学 院机械 与材料 工程 学院
摘 要 :本 文进行 了齿轮 传动链 精度 设 计 中关键 的传动 误 差 、回差 分 析 ,得 出 了传 动误 差和 传动 回差计 算公 式 。设计 人 员 可以通过 结论 对 传动 链 个环 节进 行设 计 以满足 传 动链 精
而引起的尺寸变化, 以防止传动卡死 , 同时也 为了 储藏润滑油等需要 , 在轮齿非工作面间必须规定一 定的齿侧间隙, 此齿侧 间隙必然要 引起 回差 。 在侧 隙类型已经选定后 , 该侧隙在齿轮上是通过将切齿 刀具在切齿时向齿轮体内多进一个进刀量 , 以切薄
轮 齿而 得到 的 。 因进刀 量也 需规 定上 、 偏 差 , 下 故统
通讯作者 :李军 ,lu cq 6 . o  ̄ nh @1 3 em。
・02年第 1 期
6一 } 2
8 8
() 6

△ 2+却 2=△ 2+
(2 1)
均方 根偏 差为 :
2 = 。 7 0 .62 =48 . Eo
为 了补偿 由于制造误 差 、 安装 误 差及 温 度 变化
07 =48 ・舰 ・
() 9
() 4 单个齿轮综合传动误差。
由上述所得的各个误差 的合成总误差不能简 单将其相加 , 并且 总误差的分 布也是未知的。 由中
心极 限定理 可 知 总 误 差 可 以 近 似认 为服 从 正 态 分
是 最大值 , 虑到 随机 性 , 考 由反 正弦分
布 可知 其均方 根偏 差 为 :
l=0 7 0m =4 8 ・6 l ・ () 5
() 2 轴承跳动。
图 1 齿轮孔 与轴配合间隙示意 图
轴承径向跳动 相 当与偏 心量的两倍 , 由此 .
产生 的最 大角误 差
收 稿 日期 :2 1 0 1—1 —3 1 0
21 0 2年第 1 期
N . ,2 1 o1 02
九江学院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Ju f i a gUl es) ntr c ne ) omM o j n Ivrir(a M si cs  ̄i i t u e
( 总第 9 4期) ( u o9 ) Sm N . 4
动链 精度 计 算 方 法 的各 种 各 样 和 不 统 一 ,影 响有
A 一 詈sY y= y i n
式 中 R一 齿轮 基 圆半径 。
() 1
由于 服从均匀分 布, 由概率论可知 A y服从
反 正 弦分布 。 若从 动 轮实 际转 角 由 y 转 到 :角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