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

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

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主要涉及到两种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法和过氧化钠催化分解法。

1. 分解过氧化氢法:

过氧化氢(H2O2)经过催化剂的作用可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

反应方程式如下:

2H2O2 →2H2O + O2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催化剂可以是多种物质,如高锰酸钾(KMnO4)等。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氢氧化钠(NaOH)和二氧化锰(MnO2)作为催化剂。

原理解释:

过氧化氢分子中的氧-氧键(O-O键)是一个较弱的键,容易被催化剂破坏。催化剂提供了一个反应的活化能垒,使得分解过氧化氢反应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具体来说,二氧化锰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吸附和解离氧气分子,从而提高了氧气产生的速率。

2. 过氧化钠催化分解法:

过氧化钠(Na2O2)被热分解或在水溶液中加热可产生氢氧化钠(NaOH)和氧气(O2)。

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2O2 →2NaOH + O2

该反应也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才能启动反应。一般使用热量或者其他活化能源来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

原理解释:

过氧化钠分子中的氧-氧键同样是一个较弱的键,容易被破坏。在一定的温度下,过氧化钠分子能够通过一个放热反应分解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分解的条件是反应物需要受到足够的热量,以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

总结:

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分解反应,其中反应物中的较弱的氧-氧键被破坏,从而释放出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法利用催化剂的作用,而过氧化钠催化分解法则需要提供足够的热量来启动反应。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得反应物分子中的氧气键断裂,从而产生氧气。这些反应原理在实验室制备氧气时被广泛应用,并且能够在较低温度下高效产生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一、引言 氧气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之一,它在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取氧气。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相关过程。 二、过氧化氢的性质 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产生氧气和水。过氧化氢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特殊的注意,避免其分解或爆炸。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1. 催化分解法 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催化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MnO2),它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当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接触时,会发生以下反应: 2H2O2(过氧化氢)→2H2O(水)+ O2(氧气) 2. 热分解法 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利用过氧化氢的热分解。当过氧化氢受热时,其分子内的氧气键断裂,分解为水和氧气。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例如使用催化剂加热或通过电加热。

3. 光解法 光解是指利用光能使化学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方法。过氧化氢也可以通过光解来制取氧气。当过氧化氢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时,会分解为水和氧气。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四、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 1. 准备实验装置:需要一个适当的容器来储存过氧化氢,可以使用试管或烧瓶。同时需要一个催化剂,如二氧化锰,以及一个收集氧气的装置,如气球或气体收集瓶。 2. 加入催化剂:将适量的催化剂加入容器中。 3. 加入过氧化氢:将过氧化氢缓慢地加入容器中。 4. 观察反应: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5. 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通过管道或导管引导到收集装置中。 6.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应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同时,实验操作要小心,避免剧烈分解或爆炸。 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

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知识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知识总结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固固加热型) (1)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2)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2KCl+ 3O2↑ 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加热高锰酸钾:KMnO4K2MnO4+ MnO2+ O2↑ (3)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外焰加热) ⑥收集气体: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c.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热

(5)易错事项: 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 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 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6)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密度与空气相近) 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6)检验、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固液不加热型) (1)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MnO2) (2)实验原理:H2O2H2O+O2 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3)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 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 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制法与性质 姓名* **班第*实验小组,电话***,邮箱*** 一、实验原理 我们都知道,约占空气体积1/5的氧气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动物和植物的生存也离不开氧气。在通常情况下,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O 2比空气密度大,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解02约30ml )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高温情况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如铁,镁)、非金属(木炭、硫、磷和石蜡等)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以下是实验室里我们最常见的三种制备氧气的方法: 1.高锰酸钾法:2KMnO 4K 2MnO 4+MnO 2+O 2↑ 2.氯酸钾法:2KClO 3 2KCl+O 2↑ 3.过氧化氢法:2H 2O 2 2H 2O +O 2↑ 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1.氧气的制取与收集 (1)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法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优点是不用催化剂,加热分解的温度要比氯酸钾did ,操作更简便、安全。但是反应物的利用率较低。另外由于高锰酸钾在加热时,颗粒容易崩裂而从导气管冲进水槽,或导致导气管堵塞。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在试管口放一团脱脂棉。 首先按照图1检查装置气密性.用手或者热毛巾捂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图1 气密性检验合格后,称取,加入硬质试管中,管口放好脱脂棉后,塞紧单口塞。否则药品 会随产生的气流喷向试管口。准备5只集气瓶,装满水后用毛玻璃片横切瓶口,盖住以不留气泡为度。 按照图2组合装置。 △ △ MnO 2 MnO 2

图2 组装仪器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将试管固定在1/3出,把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点燃酒精灯后,先均匀预热试管,然后集中在试管的底部加热,导气管开始有气泡冒出,待气泡快速均匀冒出时,即表示管中空气已排尽,此时将导气管伸进集气瓶中开始集气。当集气瓶口冒出第一个气泡时,表示已经收集满了氧气,这时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移出水面。收集两瓶。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被倒吸。 (2)H 2O 2 分解法实验装置图如图3。H 2 O 2 制O 2 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非常方便,另外,反应 后的产物除了O 2,其余都是H 2 O,非常环保,值得提倡。 图3 检查装置气密性,用手捂住锥形瓶,若有气泡冒出,证明仪器气密性良好。组装仪器,在锥形瓶中装入1gMnO 2 ,用带有分液漏斗的塞子塞住锥形瓶,分液漏斗中装入质量分数为15% 的H 2O 2 40mL。注意控制H 2 O 2 的滴加速度。排水法收集三瓶氧气。 由于H 2 O 2 易分解,稀释时应当用蒸馏水,并在用前稀释。 的性质 (1)硫在O 2 中的燃烧 取一洁净的燃烧匙,放入少量硫黄粉,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 后将燃着的硫匙由上往下缓缓伸进集有O 2 的集气瓶中,这时火焰的颜色呈现为明亮的蓝紫 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SO 2 气体生成。为避免污染空气,将燃烧匙取出后及时淬入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

氧气的制法和氧气的性质

主讲: 黄冈优秀化学教师程为民 知识强化 一、知识概述 1、常握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2、常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用途;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大量的氧气,主要是通过使空气液化,再分离液态空气而制得,这是物理方法,其主要过程为: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 4) ( K 2 MnO 4 ) (MnO 2 ) (O 2 ) (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H 2O 2 ) (H 2 O) (O 2 ) 2、实验装置:(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如图所示) 氧气的制法和氧气的性质

3、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用高锰酸钾作反应物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4 5 6、验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7、放置: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应正放在桌面上。 8、注意事项:

①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时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原因是利于加热。 ③导管伸入试管内要刚露出橡皮塞,原因是利于排出产生的气体。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宜立即收集,待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原因是开始的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若立即收集则氧气不纯。 3、催化剂不能使不能发生的反应进行反应。 4、催化剂具有专一性。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但不一定是其它反应的催化剂。 (四)氧气的物理性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关联性教育首倡者
新教育
心服务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化学 授课日期:2013 年
姓名
教学 内容 难点 重点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星期 ) 时间段:
老师
花晓琳 年级 初三 性别 女 教材 苏化学上 学校
知识回顾
教师点拨
问题分析
解决策略
学生收获
课堂检测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签字
教管主任签字:
○ 一般 ○ 差
班主任(接收签字):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课后反思:
学生签字:
教师签字:
1

关联性教育首倡者
新教育
心服务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1.   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
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步骤: ①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 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 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 
⑥ 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 熄:熄灭酒精灯。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注意事项: ◆ ◆ ◆ 1.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棉花不要离高锰酸钾太近,否则会导致发生装置爆炸。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H2O2 2H2O+O2↑(催化剂可换成硫酸铜溶液)

      2.    
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不能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因为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和水蒸气一起 逸出,水蒸气的干扰会使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KClO3 2KCl+3O2↑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二、 催化剂 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产率。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其反应过程中有可能改变。 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同一化学反应也可能有几种催化剂。生物体内的酶属于催化剂。 例题解析: 例1.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 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2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报告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实验室制备氧气与氧气性质实验的操作; 2.初步学会本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过氧化氢法: 2H2O2 MnO22H2O+O2↑ 2.高锰酸钾法: 2KMnO4 △ K2MnO4+MnO2+O2↑ 3.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1.429g/L)比空气的平均密度(1.293g/L)大。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解O2约30mL),所以,氧气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本次实验主要通过观察金属Fe、非金属C、S、以及石蜡在O2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及反应产物来验证O2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三、仪器、材料与药品 硬质大试管、抽滤瓶、分液漏斗、玻璃弯管、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毛玻璃片、橡皮软管、铁架台、玻璃棒、药匙、脱脂棉、托盘天平、燃烧匙、大烧杯、坩埚钳、细砂、试管及试管架; MnO2、KMnO4、30%H2O2、硫黄、木炭、铁丝、蜡烛、澄清石灰水。 四、实验步骤 1.氧气的制备与收集

(1)过氧化氢分解制备法 ①安装实验装置如图: ②实验步骤: a、检查装置气性; b、在蒸馏烧瓶中加入 0.5-1.5gMnO2,用带有分液漏斗的塞子塞住烧 瓶,分液漏斗中加入 H2O2(与水各 20mL 稀释为质量分数 15%);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溶于水)。反应开始后,待气泡快速、均匀 冒出时开始收集,此时管中空气已排尽,当集气瓶冒出第一个大气泡 时,表示已集满,这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移除水面,如此连续收 集四瓶。 ③实验现象描述: a、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可以观察到有气泡迅速冒 出; b、同时观察到蒸馏烧瓶中出现烟雾。 ④现象分析: a、过氧化氢与滴入蒸馏烧瓶中与二氧化锰(催化剂)接 触,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和水蒸气形成了雾,从而看到水槽中气泡 迅速冒出; b、蒸馏烧瓶中产生了大量气体,二氧化锰固体颗粒被气流冲起形成烟。 ⑤关键技术: a、控制好滴加过氧化氢的速率; b、过氧化氢用前要用蒸 馏水稀释至 15%左右。 c、漏斗口一定要保持在液面以下,以免气 体从漏斗排出,影响实验的进行。 ⑥安全性分析: a、溶液中过氧化氢过少,反应太慢,过多则因反应剧烈 而引起喷发事故;b、过氧化氢制氧气不用加热,常温下即可反应; c、反应后的产物是氧气和水,不会污染环境,是一种比较绿色的制

氧气的制取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制取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制取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氧气的制取化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氧气的制取的化学知识点总结篇1 本节包括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检验三个知识点。知识的特点是较强的操作性和一些需要的知识,本知识时要结合实验操作来、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或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使用过氧化氢或者氯酸钾时常常需要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排水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已满。向上排空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否则未满,继续收集。 (4)操作步骤:(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之平铺在试管底部;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收: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⑥离:把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多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具体做法是: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较高的富氧空气。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含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知识点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知识点 本节包括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检验方法三个知识点。知识的特点是较强的操作性和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学习本知识时要结合实验操作来记忆、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或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使用过氧化氢或者氯酸钾时常常需要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排水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已满。向上排空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否则未满,继续收集。 (4)操作步骤:(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之平铺在试管底部;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⑥离:把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多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具体做法是: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较高的富氧空气。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含氧90%以上的富氧空气。 3.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气体是氧气。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考查的重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此要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熟悉不同的方法采用的仪器装置,并能对仪器进行改进!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文稿 高峰镇九年制学校彭超 一、使用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实验器材及用品 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 加入细铁丝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就是含氧化合物受热分解。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五、实验教学目标 1.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上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观看视频、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操作要领,进一步训练规范实验操作。 (2)通过对氧气制法及性质的探究学习,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进一步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2)通过对氧气制法及性质的探究学习,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氧气制法及性质的探究学习,找到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化学的魅力,初步形成严谨、规范操作的实验习惯。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性质及其实验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及操作。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及”可能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确定原因:对任何一个实验而言,操作步骤应是核心内容,只有清楚地掌握了操作步骤,才能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不至于在实验时出现慌乱。而“注意事项”是实验中的细节,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也是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清楚地掌握实验注意事项,就很有可能使实验失败,甚至还会发生危险。 六、实验教学内容 (一)制取氧气 1、装配实验装置(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①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管口遇冷成水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检验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与性质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与操作步骤 学会做氧气性质检验实验及讲解 二、实验原理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实验室制取时可以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2KMnO 4 K 2MnO 4 + MnO 2 +O 2↑)或者过氧化氢的分解(2H 2O 2 2MnO 2H 2O +O 2),其中过氧化氢分解由于产 物最环保,所以优先考虑。 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它有助燃作用,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我们利用蜡烛、烧红的木炭、烧红的铁丝以及点燃的硫粉来验证氧气的这些性质。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木炭、硫粉、细铁丝等 药匙、大试管、酒精灯、带塞导管、橡皮管、集气瓶、毛玻璃、铁架台、试管夹、火柴、棉花、分液漏斗、抽滤瓶、水槽、燃烧匙等 四、实验内容 (一) 高锰酸钾加热 ⑴ 按照图示组装实验装置 组装顺序为从上到下、由左至右。注意: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滴产生使试管爆裂;②在试管口即连接导管的位置处需要塞少量的薄棉花,防止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阻塞导管。 ⑵ 查气密性

用手握住试管(或用热毛巾捂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或者导管中的水柱向外移动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⑶装药品 取药品时,注意不要污染药品,药瓶盖子取下放置时应使接触药品的一面向上放置,取药品时用干净的或专用的药匙取出,将块状或粉末状药品加 入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送至底部后再将试管竖起,防止 药品砸破试管或撒到试管壁上。 ⑷点燃酒精灯,收集气体 酒精灯点燃后,预热试管防止试管炸裂,然后等气体流出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利用排水法收集。 ⑸收集结束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二)过氧化氢的分解 ⑴如下图,连接实验装置,顺序为由左到右,由上到下。 ⑵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手捂住锥形瓶口,若有气泡冒出或者导管中的水柱向外移动,证明仪器的气密性良好。 ⑶装填药品 将固体药品二氧化锰缓缓倒入锥形瓶中;将过氧化氢试液缓慢加入分液漏斗中。 ⑷收集气体 打开旋塞,使过氧化氢缓慢留下,由于过氧化氢分解迅速,所以切忌过氧化氢流下过快,然后使用排水法收集 (三)性质实验 ⑴硫与氧气的反应 取一洁净的燃烧匙,放入少量硫粉,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将燃烧着的硫匙由上往下缓缓伸进集有O2的集气瓶中,这时火焰呈现明亮的蓝紫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SO2产生。为避免污染空气,将燃烧匙取出后及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 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药品:过氧化氢(H 2O 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 2) B 实验原理: 表达式: 注: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C 、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 、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B 、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表达式: 注意: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 加热高锰酸钾: 表达式: C 、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 D 、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 MnO 2 MnO 2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标准:有气泡从水槽中集气瓶口向外冒出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热 E、易错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报告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 一、实验原理 1.氧气的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O 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情况下,O 2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解O 2约30ml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如铁、镁)、非金属(木炭、硫、磷、和石蜡等)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制法 主要方法:(1)过氧化氢法:2H 2O 22 MnO ===2H 2O+O 2↑ (2)高锰酸钾法: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3)氯酸钾法:2KClO 32 MnO ∆===2KCl+3O 2↑ 其他方法:(4)氧化汞法:2HgO ∆ ===2Hg+ O 2↑(汞蒸气有毒,不采用) ( 5)过氧化钠法:Na 2O 2+2H 2O===4NaOH+ O 2↑(原料昂贵一般不采用) 2 Na 2O 2+2CO 2===2Na 2CO 3+ O 2 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1、O 2的制取与收集 (1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取3g KMnO 4加入硬质大试管, 装置如上,管口放好脱脂棉,以防药品喷向试管口。再准 备6只集气瓶装满水后一毛玻璃片横切瓶口盖住,不留水 泡,然后倒置于水槽中。如图连接装置,点燃酒精灯后先 预热试管,后集中于试管中下部加热,待气泡快速均匀冒 出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口冒出第一个气泡时表示收集满, 以毛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连续收集完后,先移除导 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2)催化分解H 2O 2 如图连接实验装置,锥形瓶中加入0.5g MnO 2,瓶上 加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中装入稀释过的H 2O 2(30%H 2O 2与水的体积比为3:1),控制滴加速度,收集气体。 2、O 2的性质 (1)硫在氧气中燃烧 取一只洁净的燃烧匙,放入黄豆粒大小的硫,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此时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然后将燃烧匙慢慢深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此时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SO 2生成。为防污染空气,燃烧匙取出后迅速淬入冷水。 (2)碳在氧气中燃烧 以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再缓慢深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可观察到木炭剧烈燃烧并发出耀眼白光,往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3)铁在氧气中燃烧 准备一根细铁丝,事先打磨干净,弯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中蘸一下,点燃迅速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底留一层水或加入一层沙),可看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溅并生成黑色熔融物Fe 3O 4。 (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取适宜大小的一节蜡烛点燃后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蜡烛火焰更加白亮,然后向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三、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1、KClO 3、MnO 2和KMnO 4若含有可燃物,高温加热会出现事故,用前需检查。方法:取少量药品放入洁净试管中加热,若出现火星,则不纯净,可做处理。KClO 3可通过纯结晶提纯,MnO 2可灼烧。 2、使用KClO 3应避免将红磷当做KClO 3,以免引起爆炸事故。 3、30%H 2O 2对皮肤具有强烈腐蚀作用,操作时需带上防护手套。 4、做O 2性质实验时应将燃烧物置于瓶中央,切勿靠近瓶壁以防集气瓶炸裂。 5.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6.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7. 导管只需稍露出试管塞即可,太长不便于产生的气体导出。 8.用长颈漏斗时,其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催化剂分为和正催化剂逆催化剂,正催化剂有助于反应向正方向移动,逆催化剂有助于反应向逆方向移动。 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根据这一定义,初中化学里所接触到的化合反应有如下一些情况。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简称一分为二,表示为AB=A十B。只有化合物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物质失电子的作用叫氧化反应;得电子的作用叫还原。狭义的氧化指物质与氧化合;还原指物质失去氧的作用。氧化时氧化值升高;还原时氧化值降低。氧化、还原都指反应物(分子、离子或原子)。 金属活动顺序 金属活动顺序,就是指金属的活跃程度而已,代

表了金属的反应活性。至于反应的难易程度就属于应用。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位置越前的金属,金属性越强,原子的还原性越强。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高中)钾钡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Ba Ca Na Mg Al Mn Zn Cr Fe Ni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顺序表常有如下应用 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 (1)在氢以前的金属(K→Pb)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K→Na会爆炸。 (2)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2SO4、HNO3)反应,但无氢气生成,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①Fe、Al在冷的浓H2SO4、浓HN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