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对于这个当时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杰姆逊却不急于给出答案。

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恐怕不在于如何定义和描述后现代,而在于如何让中国的听众和读者尽快了解与后现代相关的基本问题,诸如:西方文化是如何分期

的,“后现代”之前是什么,“后现代主义”在理论层面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理论又是如何演变的,……等等。毕竟,当西方文化已经累积、发展至“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时候,身处20世纪80年代的我们对于那些现代的、结构主义的著作与观点却依然陌生。

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还有曼德尔关于“晚期资本主义”的论述,都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而后现代主义,则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症候做出的进一步诊断。故此,在开始讨论后现代主义这一“正题”之前,杰姆逊感到有必要将后现代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他自己的理论资源做一个充分的交待。

他似乎把每一家理论都看成一处风景,一个故事。而他的任务,就是充作导游,引领听众和读者和他一起,进行一次轻松的旅行。

于是,对于每一种深厚晦涩的思想,杰姆逊都只撷取其中的一二片段,或是某个闪光点,加以糅和、改造,最后缝合进自己的体系之中,再使之趋向于一种与当代西方文化实践更相符合的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无论是马克思、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还是福柯、萨义德,甚至于更接近实践层面的麦克卢汉和大卫?里斯曼……所有这些令我们或者兴奋、或者挠头的名字,无论他们本人的观点有多么艰深晦涩,或者如何标新立异,杰姆逊却能轻轻巧巧地邀请他们,携带着各自思想的某个片段,在自己的精致结构中各就其位。他用叙述击退了实际的困难与读者的沮丧,使艰难的理论回溯真正变成了一次轻松的旅行。这种做法虽为杰姆逊招来了缺

乏原创性的尖锐批评,却难以掩饰他的聪明和独到眼光,以及他那与生俱来的叙事冲动和高明的叙述技巧

在经过一番兜兜转转之后,杰姆逊终于进入全书的主题。他的表现绝不令人失望。“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确是全书之华彩,是最吸引人的章节。

杰姆逊跨越了诸多界限,从建筑、美术、音乐、文学、摄影、电影、电视……等不同的领域选取了不同的作品加以分析,以感性的方式揭示后现代主义的特性。有趣的是,杰姆逊并非单刀直入,从理论层面对后现代的概念与特质加以直接限定,而是在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比照中,在对不同作品的分析中缓缓行进,娓娓道来,既揭示了后现代与现代的区别,又显现出二者之间的深层联系。从柯布里希耶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到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蒙克的《呼喊》、凡?高的《农民鞋》,到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钻石灰尘鞋》、可口可乐和玛丽莲?梦露的照片,杰姆逊为我们勾勒出的,是一个从炽烈的油画色彩到死灰色摄影底片的物质形式转变过程,也是一个从“孤独”、“焦虑”、“失语”到“耗尽”、“装饰”与“游戏”的心理结构转变过程,更是一个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转化过程。当然,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诸多特性远远不止这些,其他诸如平面化、历史感、深度的丧失等等,都是后现代的重要特质,都在杰姆逊为我们展开的画卷中,一一呈现。

然而,正当我们为了后现代主义的炫目色彩兴奋不已的时候,杰姆逊却一把扯下了后现代的文化面纱,冷冰冰地告诉我们,所有这些不过都是华美衣饰,存在于后现代之后的,就是日益强大而无处不在的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所有的一切——语词、艺术甚至关于后现代的理论本身,都像香水、时装或广告招贴一样,只是供人消费的商品而已

一、后现代相关的理论资源

(一)卢卡契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的《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一册(全书分为两册)最近问世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应该首先加以肯定。

乔治?卢卡契(Georg Lukács,一八八五——一九七一)的名字,对于我国文艺界并不陌生。早在四十年代初,著名美学家吕荧就在《七月》杂志上译载了卢卡契的《叙述与描写》一文(这里顺便提一句:吕荧同志曾因胡风一案的牵连,遭到了莫须有的批判。后来虽被解脱“胡风分子”之嫌,但身心已受重伤,成了个精神病患者。铺天盖地而来的“文化革命”当然不能放过这样的人,不管是不是精神病人。粉碎“四人帮”后,听说他已经冤死在狱中。奇怪的是,至今还不曾听见有关单位给这个冤魂平反昭雪)。这大概是解放前介绍到我国来的仅有的几篇之一。从五十年代中叶到六十年代初,中国作家协会曾委托《世界文学》编辑部编译过供内部研究用的资料汇编,收入了卢卡契的三十余篇论文。现在出版的这个《卢卡契文学论文集》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编印的。所以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出版的卢卡契文集。

卢卡契的文艺思想在六十年代以前,在各国的遭遇很不一样,有毁有誉。但是不管怎样,他的文艺思想现在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被目为本世纪最著名的文艺理论大家之一。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一册的出版,我们想就下述几个问题对卢卡契的文学思

想略作如下的介绍。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性质问题

卢卡契在一九四五年就明确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册273页,以下页码均指此书),接着他说,应该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念,来理解“这样的体系具有何种性质”(同上)。对此,他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马克思主义体系……从不脱离统一的历史过程。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只存在唯一的、统一的科学,这就是历史的科学。这种科学把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看作一

个统一的历史的过程,它致力于揭示这过程一般的和特殊的——与过程的个别阶段相联系的——规律性”(274页)。接着卢卡契就得出结论说:“从这个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的美学、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和艺术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部分;”“文学的存在和本质、产生和影响因而也只有放在整个体系(按: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笔者)的总的历史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和解释。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社会的总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文学作品的美学本质和美学价值(按:疑系“审美本质”和“审美价值”的误译——笔者)以及与之有关的它们的影响是那个普遍的和有连贯性的社会过程的一部分”(275页)。

卢卡契提出的第二个观点是:“辩证方法的本质正好在于绝对和相对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卢卡契在这里不仅和资产阶级的历史的相对主义划清了界线,而且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否认人类生活中各个个别活动领域(法?、科学、艺术等)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反对的,只是那种认为科学或艺术的发展能够完全或者主要从它们的内在关系来进行解释的观点。这种内在关系在客观现实中无疑是存在的,但是它们仅仅作为一些历史关系的因素,作为历史发展整体中的因素而存在。在这整体中,经济的原因,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首要的作用”(274、275页)。

近一、二年来,我们的学术界一直在讨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没有一个科学的体系问题。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未撰写过一本有关文艺问题的专著和一篇专论。只是在一些书信及某些文章中谈到过有关问题。这就谈不上什么体系问题。反对这个意见的同志中,有一种意见则是用文艺学或者文艺学概论一类的体系来解释和说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这两种意见我认为都不能令人信服。应该怎样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体系才是正确的呢,

卢卡契认为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必须首先搞清楚这个体系的性质。上文介绍的他的两个观点,就是他对这个体系的性质的说明。关于这个问题,卢卡契还有一段话是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史的最普遍的原则我们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中找到。只有借助历史唯物主义,文学艺术的起源、它们发展的规律性、它们在整个过程中的转变、兴盛和衰亡才能得到理解”(275页)。这里须要补充一句的是,朱光潜先生也是力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的。

二、关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卢卡契在一处讲到,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275页)。但是,他在批判了庸俗唯物主义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的观点之后又说:“辩证法否认在世界上存在任何纯粹单方面的因果关系。而历史唯物主义则特别鲜明地强调,象社会发展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多方面的过程中,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总过程处处都是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编织物。只有用这样的方法才有可能哪怕只是去碰一碰这个意识形态的问题。谁要是把各种意识形态看作形成它们的基础的经济过程的机械的和消极的产物,那么他就丝毫没有懂得它们的本质和发展,他就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而只是在丑化它、歪曲它”(276页,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这里,我对卢卡契关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的创见感到极大的兴趣,可惜的是,在现在能见到的他的文章里,他都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过哪怕是稍稍详细一点的阐述。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回到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的《序论》上来。我曾在《读<西方美学史>》(见《读书》杂志,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一文里介绍了朱先生提出的一个新论点:他“坚决反对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划等号,或以意识形态代替上层建筑”。他把历史前进的动力归纳为三种:“1.经济结构即现实基础,2.

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3.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或思想体系。”在这同时,他未明确指出它们之间关系。但是从他标出的1、2、3的序列来看,它们之间不仅有主次、层次的关系,而且还有相互作用的多方面的交织关系。

例如,经济结构,就是经济基础,它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它是历史发展或者说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动力,同时就是社会发展的多层次中的第一个内层层次。这是因为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其次,“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即国家政权、法律机关及其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受其制约的。但是,它又对经济基础起着积极的、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就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多层次中的第二个内层层次。关于朱光潜先

生说的第三种历史前进的动力——“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或思想体系”。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稍微多讲两句。首先,说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并不错,但还不全面。其次,如果社会意识形态就是那个“观念的上层建筑”,则这个第三种动力说就与第二种动力说重复。根据我的理解,社会意识形态的另一面应该是社会存在。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的要旨,列宁曾作过非常重要说明,他说:“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在这个由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列宁选集》,第2卷,第332—333页)。所以,不应该仅仅把经济基础,而应该把整个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看成是相互依存的一对矛盾。社会存在既指生产力、生产关系,也指

由二者构成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当然,在阶级社会里,还包括在上述领域里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社会意识形态则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就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哲学观点、伦理道德观点、宗教观点及文学艺术观点等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就构成一个外延非常广泛、内涵又十分丰富的社会发展的外层层次。这个外层层次同上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内层层次之间还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交错的关系。这样,朱光潜先生的不能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划等号的说法才有了立脚点;也只有这样,卢卡契的社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过程的那个创见才能够得到理解。诚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完全有可能和朱光潜先生以及卢卡契的看法不是一回事。

这里还须要补充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发展过程的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情况,较之我们上述的说明要复杂得多。上面我们只是就朱光潜先生提到的三种力量而言,同时,还只是涉及这三种力量的一方面情况,实际上,它们还具有另一方面的情况:例如,上层建筑之于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形态之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在上层建筑内部和社会意识形态内部的各种相互作用等等。恩格斯在给布洛赫的那封著名的信里谈到历史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时,就指出在社会生活中“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

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8页)。每一种互相交错的力量和每一个力的平形四边形就产生出一个合力,而无数的合力就形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总的合力,这就是恩格斯说的历史发展的“总的结果”,可以把这个“总的结果”“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8页)

三、关于人道、人性及其与文学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时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0页)。卢卡契对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十分重视,曾在不同的文章里多次加以引用。他认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维护人性的完整性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中心”,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心”(301页)。

我们有些文章的作者在谈异化问题时,往往只强调劳动异化对工人造成的影响。实际上,马克思在分析异化对人的影响时,既谈到异化对工人,同时也讲到对有产者的影响。卢卡契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引马克思的话说:“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表现了同一种的人的自我异化。但是,前者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舒适而巩固,懂得异化就是它自己的权力,并从中得到人类生存的假象;后者在异化中感到自己被毁灭,从中看到自己的软弱无力和一种非人生存的现实”(75页)。马克思的这段话不光指出了这两种异化的影响,还指出了它们的不同性质。如果只是看到异化对工人阶级所造成的苦难,那就势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废除仅仅是使工人阶级得到解放。这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马克思的意思。

卢卡契也正是基于对人性、异化的这种理解,认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及无产阶级的人性学说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心”。

因此,卢卡契在阐述美学问题和分析文艺创作时,总是强调:(一)凡是优秀的文艺,必然是人道主义的;(二)凡是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必然是人道主义原则的积极捍卫者。在《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一册里,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涉及到这两个问题。把他的这个思想非常明晰地表述出来的是卢卡契的如下一段话:“人道,也就是对人的人性性质的热衷研究,属于每一种文学、每一种艺术的本质。与此紧密相关,每一种好的艺术、每一种好的文学,如果它不仅热衷研究人、研究人的人性性质的真正本质,而且还同时热衷维护人的人性完整,反对一切对这种完整性进行攻击、污辱、歪曲的倾向,那么它们也必定是人道主义的。因为所有这些倾向,特别

是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倾向,在任何别种社会中都没有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那样采取如此非人的形式——正是由于在表面上似乎有着一副客观的物化面貌(按:指资本主义社会以黄金拜物教的方式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笔者)——所以一切真正的艺术家、一切真正的作家,不管这些有创造才能的具体个人采取态度的自觉性有多大程度,他们对人道主义原则之被践踏总是本能的敌人”(282页)。

今试举卢卡契评价过的文学作品为例:他说有不少读者抱怨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写得太严峻和冷酷,“可是当人们细心而

带着同情去阅读这一名著时,那么就不可能不感觉到,必须有一种多么炽热的对生活和对人类的爱,才能使斯威夫特如此观察人们由于原始积累而引起的内心和外表的堕落:同最后一章中的聪明而善良的马,同真正人道的伟大讽刺性的化身相反,人是一种可厌的、发臭的野兽”(234页,同时参阅《格列佛游记》第四卷对“慧马四国”的描写)。

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艺术和诗歌是敌视的。前些年,在我们的报刊上还讨论过马克思的这个论点。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从同一事实出发,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文艺完全变成了商品。一旦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也就是帝国主义时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文艺便都成了腐朽的、反动的文艺。这种分析只是部分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而且也未能对马克思提出的那个论点作出完全确切的说明。

卢卡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他说,“敌视艺术、敌视文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人“肢解成了抽象的特殊物”(283页)。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否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性”,但“无情地揭露它一切违反人性之处”(同上)。因此他认为,只要资本主义的作家能“揭开人类生活中的丰富的关系,把资本主义的灭绝人性的世界作为一种反抗灭绝人性势力的不间断的斗争来描写”,现今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不可能产生出“真正伟大的现实主义”(234页)的文艺。法

国罗曼?罗兰、德国托马斯?曼兄弟的创作,就是卢卡契用来说明他的这个看法的著名例子。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不管是达达派、超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还是意识流和先锋派,虽然它们也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的人的畸变”和成了“可怜的碎片”(同上)似的人,但卢卡契并不赏识这种描写方法。他认为西方现代主义的作家由于缺乏对人类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灭绝人性的社会势力的恨,因此他们只能写出生活中丑陋的现象,而不能“接触事物的本质”(同上)。所以他把西方时髦的现代主义文艺说成是资本主义衰落时期的颓废文艺,而不屑一顾。

关于《卢卡契文学论文集》,还有不少可以谈的,但这篇文章已经显得长了,因此必须就此打住。末了,我还想说一句,如果这本书的某些译文以及编辑、校对工作能做得更好一些,那就会给读者以更多的方便。

(二)阿尔多诺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学说的综合

阿多诺是德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理论奠基人,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否定辩证法思想,基于对整个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将卢卡奇所开创的“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模式推向了极致,并构成了其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逻辑,对当下的哲学探讨仍有着重大影响。

在通常的观念中,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意味着对传统哲学和现代文明的单纯否定和悲观态度,因此可视其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不仅如此,人们认为阿多诺的哲学思维始终追求一种非连续性或断裂性的效果,因此是拒绝系统化阐释的。本文在占有和深入研读大量阿多诺哲学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形而上学批判这一当代西方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对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深层逻辑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这一工作克服了以往对阿多诺哲学的单一化理解,丰富了其在国内学界的理论形象。这一阐释表明,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尽管对传统形而上学做出了极为激烈的批判,但不仅其核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内在于这个传统,而且他的批判也正是以保存这个传统的核心价值为目的的。阿多诺的批判中包含着拯救的要素,可以说是一种拯救

性的批判。本文力图在阐明阿多诺思想的否定性要素的同时,发现并突出其肯定性要素,以准确而具体地把握其真实的哲学立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否定辩证法对当前哲学的特殊意义。

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阿多诺对西方形而上学的内在批判,第二部分阐述这种形而上学批判的社会内容,第三部分则是在表明阿多诺的真实理论立场的基础上,重新考察其与哈贝马斯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系。

第一部分本文认为,阿多诺哲学立场的辩证性质源于形而上学本身的辩证结构,而阿多诺又将这种辩证结构追溯到形而上学的对象——概念之中。在他看来,任何一个概念中都蕴涵着概念性与非概念物的矛盾,也就是永恒的、普遍性的领域与流变的现象世界之间的矛盾。相应地,形而上学内部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重目的:形而上学的公开目的是通过概念的抽象,把握永恒的、普遍的真理,但其隐秘的目的则是试图借助概念的手段来拯救流变的感性世界的内容。“第一哲学”对最高、最普遍原理的追求,充分表达了形而上学的公开目的,但这却必须通过对非概念物的压制和排斥来实现。而阿多诺表明,在第一哲学的体系中,非概念物始终是不可清除的,它标志着唯心主义原则的不可能性,并为走向一种新的唯物主义提供了可能。否定辩证法的批判始终立足于形而上学内在矛盾,并可以被视为形而上学的某种延续。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否定辩证法揭示出认识论问题的基本矛盾,即起源和有效性的矛盾。在阿多诺看来,形而上学的原理中包含着认识论问题的两个相互矛盾的探索方向:一是致力于探索知识的最初的、最直接的起源,一是致力于追求最高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传统的认识论过度强调后一方面,并试图将起源的要素强行统一于有效性之中。阿多诺认为这实质上是排除了起源的要素,从而知识就被限制在主体的抽象范畴之内,被降低为同语反复。要克服这种认识论就必须“回到起源”,

但这不意味着对起源要素的片面强调,而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探索“认识的乌托邦”。

从辩证法史的角度看,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都服务于形而上学的公开目的,而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则试图对这个传统作

一次“规定了的否定”。与通常的理解不同,本文认为这种否定并不是所谓“彻底的否定”、“绝对的否定”,因为其本身已经包含了肯定的要素。因此,作为这种否定的结果的“非,同一性”就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同一性,而是改变了同一性的性质。立足于非,同一性,辩证法的范畴如中介、时间性等就获得了新的意义。阿多诺的这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所开创的当代辩证法传统,代表着形而上学批判的辩证进路。这一进路与海德格尔所代表的现象学的进路不同,它并不试图替换掉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框架,以“克服”形而上学,而是深入形而上学的辩证本质,寻求其内在的超越;这一进路也与实证主义的进路不同,它并不是固执于直接感觉经验的内容而将形而上学宣布为“无意义”,而是在寻求抽象的概念与感性内容的辩证统一。

第二部分本文阐明了学界仍未充分注意到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法,并在此基础上表明阿多诺的哲学批判与社会批判的逻辑联系。其实,阿多诺的哲学批判本身就包含着实践的内容,因为形而上学本身就包含着“实践”的要素,或者说,形而上学本身就具有在人类的生活中实现自身的机制;在当代社会,形而上学的原理已经成为了统治着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成为了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因此形而上学批判必定包含了社会的批判。阿多诺一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也强调理论的相对独立性和批判性。从而他就反对无理论的盲目实践,也反对无实践的空洞理论。因此,面对当下的现实,批判理论才是合理的选择,它具有理论的独立性,但又积极介入现实,直接地就是一种实践。

在社会批判的层面,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表现为意识形态批判,其典型就是启蒙的辩证法。在他看来,启蒙就是形而上学的实践。而在这一过程中,贯穿着启蒙与神话的辩证关系:在古老的神话之中已经包含着启蒙的要素,而当代社会的启蒙却倒退成了神话。启蒙的目的是驱除蒙昧,使主体获得自由和独立,而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中,这种自由和独立却必须通过服从来实现。但阿多诺并不像尼采那样,从这种道德形而上学的批判走向一种非道德,而是主张一种新的道德。总之,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并非如通常理解的那样,是对现代文明单纯的否定和拒绝,它的实质乃是理性的再次启蒙,是启蒙精神的延续。

再次启蒙所指向的,便是阿多诺的乌托邦观念。这种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对马克思的解放精神的继承。不过马克思的解放理论所指向的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阿多诺认为解放实质上是一种理论批判的结果,在于打破和否定统治着当代社会的同一性逻辑。但是阿多诺却不能正面地说出这个理想性图景,而只能借助形而上学的语言,以否定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这说明阿多诺的乌托邦思想为形而上学打开一个向外的缺口,却不可能完全脱离形而上学。因此阿多诺理论批判的目的并不真正地指向一个彼岸世界,而是寻求形而上学自身的改变。

第三部分阿多诺的形而上学批判同时也包含着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拯救和保存,因此在他那里,形而上学是尚未结束的。但是在其效应史中,由于各种强烈的划时代的要求,这种拯救的要素并没有得到强调,并造成对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片面理解。

哈贝马斯认为,否定的辩证法是近代“意识哲学”范式的可能性枯竭的标志,批判理论甚至整个哲学的发展就必须转向“后形而上学”,其实质就是以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以交往代替和解。本文认为,哈贝马斯不仅没有深入到形而上学的辩证结构之中,对阿多诺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因此就不能认真对待形

而上学批判中的拯救性目的。哈贝马斯并没有因此而走出形而上学,相反,主体间性、生活世界这样的范畴恰恰将传统形而上学的先验性要素重新吸纳进来。相对于哈贝马斯的这种外在批判,阿多诺的内在批判表达了更为深刻的见地。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致二者在诸多方面都呈现出相似性。二者都将现实的统治追溯到形而上学的统治,并对形而上学展开了批判。后现代主义试图全面否定形而上学,以达到划时代的要求,而阿多诺则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否定中包含着肯定。所以,后现代主义者宣布主体死了,阿多诺则在批判主体性的同时,坚持着主体,客体的问题框架;后现代主义者声称解构形而上学,回到形而上学“之前”的状态,而阿多诺则试图通过反思达到主体与客体的非同一状态;后现代主义者追求绝对的多元性,而阿多诺则寻求一种非同一性中的“同一性”。所以,二者的根本哲学立场是不同的。 (三)阿尔图塞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

作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国思想家路易?阿尔都塞,以其对马克思理论的结构主义解读而闻名。在其追寻“科学的理论实践”的一整套思想中,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着重探讨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论述,以期对其意识形态构架的内在逻辑和关联进行梳理和评判。

阿尔都塞呈现给我们关于意识形态的两种功能。其一是意识形态作为个人同其真实存在状况之间想像性关系的再现;其二便是意识形态借由“召唤”(hailing)或称“询唤”(interpella-tion)的行为把个体建构成为主体的功能。二者皆为阿尔都塞对于意识形态的创新诠释,它无疑有悖于西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一种少数统治者用以对大多数被统治者施加权力与操控的压迫性工具的论断,而由此形成了对意识形态理解的一个新的跨越。

意识形态的非历史性

阿尔都塞肯定了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首先从社会实践的角度人手来考察意识形态,认为社会由三种实践

组成:经济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经济实践通过使用人力劳动和其他生产资料,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政治实践亦如此,只是其转化的对象不是原材料,而是社会关系。而意识形态实践转化的对象则是主体与真实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在阿尔都塞的理论中,社会基础的存在和再生产依赖于社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是“相对自主的”,意识形态在其中处于中心地位。他认为,“作为表象体系的意识形态之所以不同于科学,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中,实践的和社会的职能压倒理论的职能(或认识的职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也就是具有实践职能、社会职能和政治职能,因此,“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可分为“一般意识形态”和“特定意识形态”。针对前一概念,阿尔都塞说:“如果这一理论观点确是其所依附的全部意识形态理论的成分之一,这就显然需要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观点,在这儿我将其表述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意识形态这一无历史的超验特性正是阿尔都塞发明性的阐释。“借用葛兰西的意象,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比喻为粘合社会大厦砖瓦的…水泥?,它使人们适应并协调各自的社会角色。”。也是在这种意义上,意识形态在所有社会中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且不可或缺,因为它在维系个人与其社会状况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意识形态在阶级划分之前就已独立存在并将如此长久存在下去。换言之,意识形态正是人类社会大厦的结构性特征,它的作用是使“水泥”充溢于整座社会大厦。正是意识形态的这种永恒化的不朽品质使其贯穿历史始终。在阿尔都塞这里,意识形态俨然成为一种永远存在的东西。这与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永恒性的命题如出一辙,即没有历史。关于意识形态的另一概念,“特定意识形态理论”所要处理的是在特定环境中即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之功

用。它是普遍意识形态的延展功能。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将自身划分为不同的意识倾向,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演绎着统治与被统治的意识形态功能。意识形态的非历史性或超历史性,凸显出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性质与重要性的独特认识。

意识形态与真实生存条件

对意识形态的传统认识总将其与错误虚幻的东西相关联,把它视为飘浮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神秘之物。但意识形态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谬误,也同样不是精神层面的认识错误,更不会是蓄意设计的谎言。相反,意识形态独立自成为一种意识观念的再现体系,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以其逻辑性的内在结构和运转规律客观地服务于社会。关于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思考方式可以从以下观察角度略窥一

斑:“结构主义者们所要应付的难题在葛兰西拒绝把意识形态当作个人心理所营造的幻想时迎刃而解了。结构主义者们试图将马克思从定义意识形态为…单纯的假定?或错误的意识之论断中解救出来。而历史主义者们则拥护这一阐释,因为在他们看来,马克思所强调的正是关于意识形态起源中主体与意识的角色分量。与之相对立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拥有一种能够决定主体的物质存在……意识形态不是现实的错误再现,因为它来源于现实本身而非单一的个体。”

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功能的讨论正是从否定意识形态的虚幻性开始的。他带着马克思主义者的头衔以一种结构主义者的姿态来界定意识形态。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的确是一种再现体系,但这一体系是独立存在的,与个体的主观意志毫无牵连。这样一来,他所强调的核心就被放到了意识形态的客观层面上,而这一论断则与“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把意识形态看作一种“想像的集合体,纯粹的梦、空幻和虚有”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阿尔都塞从两方面对意识形态进行界定。第一,意识形态是个人同其真实存在状况想像关系的一种“再现”。关注点落脚在了以意识形态的想像形式所再现的现

实对象上。第二,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当“意识形态总是存在于一种机器及其实践或其各种实践中,这种存在就是物质的”。这看似矛盾的两个论点建立起了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意义构架。意识形态的被创造不是来源于一小部分人对现实虚假再现的生产,也不是来自人与其生存条件的疏离与隔阂。意识形态所培育的是个人与他们的现实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对于这样一种关系,阿尔都塞指出:

因为意识形态所反映的并非人类同自己生存条件的关系,而是他们体验这种关系的方式。这等于说,既存在真实的关系,又存在“体验的”和“想像的”关系。在此情况下,意识形态是人类依附于人类世界的表现……是人类对人类真实生存条件的真实关系和想像关系的多元统一。

在写于70年代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阿尔都塞进一步阐释到:在意识形态中,“人们用一种想像的形式向他们自己表述他们真实的存在条件,……人们在意识形态中…向自己表述?的,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存在条件,他们的真实世界,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得到表征的他们与那些存在条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处于对真实世界的意识形态的,也就是想像性表征的中心”。

这样,意识形态既有一种现实的维度,又有一种再现的维度。现实中的人们在面对自身真实生存状况的同时,又通过意识形态的作用对现实进行体验式的或想像式的再现。

意识形态的物质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虽然阿尔都塞已经揭示了意识形态所反映的这种“想像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然而,真正使意识形态的神秘面纱被彻底剥离的,还是他对意识形态物质性的洞悉。

阿尔都塞并不是第一个发现意识形态物质性特征的思想家,但他却是使之理论化和体系化的第一人。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葛兰西在其《狱中札记》中把上层

建筑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可被称为市民社会,即通常所说的民间社会组织集合体,另一个则是政治社会或国家”。在葛兰西看来,政治社会是由军队、法庭、监狱等专政工具组成,它们维护统治的手段是强制性的;而市民社会则是由政党、工会、教会、学校、文化团体、学术机构等构成,它们以意识形态或舆论的方式进行维持。阿尔都塞有意识地发展了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他认为,首先,应该看到国家政权与国家机器(State apparatus)之间的区别。政权的更替并不意味着国家机器的推倒重来,原有的国家机器依然可以为新的统治阶级所用。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应该看到国家机器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不仅必须注意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的区别,而且要注意另一类明显支持(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实体,但一定不要把这些实体同(强制性)国家机器混淆起来。我将这类实体称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简称ISAs。”

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包含政府、行政机构、警察、法庭和监狱等等,它们通过暴力或强制方式发挥其功能。非强制性国家机器,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教育、家庭、工会、传媒及其文化和艺术,它们都是以意识形态方式发挥作用。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只有一个,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却有多个,“将它们的多样性统一起来的正是在主导意识形态(这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下的这种作用,通过其起作用的意识形态,尽管存在多样性与各种矛盾,实际上永远是统一的”。因此,“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尤为重要,也就是说,“任何阶级都不能长期地掌握国家权力而不同时掌握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或在其中施行霸权”。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阿尔都塞对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说的借鉴。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的提出,“将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物质存在(国家机器)结合在一起,使那些在以前看似远离意识形态的社会机构或社会活动,如体育、文艺、家庭、教育等等,在新的理论逼视下,也纷纷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

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

在理清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存在之后,阿尔都塞的任务是要弄清楚,意识形态是如何使得人们建立起自身与真实生存状况之间的这种想像性关系,从而达到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目的的。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阿尔都塞不仅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而且创造性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第二大功能,也就是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对主体的“询唤”(interpellation)。

事实上,阿尔都塞明晰地展现了意识形态的核心理论构件,这便是意识形态将个人询唤为主体。由于意识形态总是以神话、概念、观念和形象的再现来表达自身,而人们又是通过这些意识形态实践来建立起自身与真实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因此,意识形态便是以一个能够用来询唤或召唤个人为主体的体系登场的。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文化传统、习俗或宗教仪式来识别自身作为自由主体的身份,他们受“召唤”或“询唤”行为所引导,这些行为吸引他们的注意(召唤),迫使他们去创造意义(解释),使之参与到实践当中。在此,意识形态扮演了一种神秘媒介的角色,它在个体与其自身真实生存条件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而它自己则隐而不露。阿尔都塞说:“意识形态的效果之一就是利用意识形态在实践意义上否定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特性:意识形态决不说…我是意识形态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询唤个体使之成为主体,二是(同时是)使个体(即主体)屈从于(subject一词皆具“主体”和“屈从”两义)意识形态的物质实践。我们可以用广告为例,来说明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功能。消费的意识形态——不可否认,它是所有实践中最具物质性的——利用广告把个体转化为主体(消费者)。它运用广告对个体进行询唤。广告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迫使人们把意义引入其中,并最终去消费。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广告中常用到的“像你这样的人(都买这个或者做那个)”。广告的读者或观众既作为个体(“你”),也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像……的人”)而被询唤,占据了广告中“你”

一词留出的空白(想像的)空间。这样“你”便同其他许多阅读或观看同样广告的人一样,被转化成了消费活动的主体,同时也就屈从于消费实践。

结语

阿尔都塞在其著作中,特别是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对于意识形态功能的论述,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在其后期著作中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的回应,那就是:是什么保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持续再生产。阿尔都塞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使我们看到了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中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涉及意识形态的性质时,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相比较,认为它们都是永恒的;它们在人类历史中总是在场,因而是无历史或者超历史的。相较于无意识要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梦,意识形态的不同表现形式也是由特定的社会和经济语境所决定的。又相较于无意识是意识的深层表达,意识形态表现了人与其真实生存条件之间的想像性关系。

根据阿尔都塞的观点,把个体询唤成主体是意识形态的突出作用,因为意识形态对个人的询唤保证了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这种询唤主要是由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实施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隐藏了意识形态的强制性方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实际运作中否认其意识形态性。

这样,阿尔都塞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卡夫卡式的社会图景,让我们看到意识形态如何以其无形之手把个体嵌入资本主义文化的“常识性观念”之中,而且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延续还恰恰依赖于个体对其真实生存条件的“误认”。在我们赞赏阿尔都塞卓越的分析眼光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感到一丝悲凉:在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意识形态面前,我们作为个体能做什么?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 “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现实是永远否定历史的。”西方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包括各个时 期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往往也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运转着。从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巴 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以及古典风,继而到19世纪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 象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难看出西方艺术在不断否定自我,同时也在发展自我。尤其从近代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精神衍变,反映了人类对艺术的一种新的精神心 理结构,使我们产生了对艺术新的思考。 一、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和特征 西方艺术早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就构建起了以客观、写实为特征的审美艺术精神。但是 这种精神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随 之而来是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的剧烈变动,加之社会思潮的激烈动荡,必然深刻影响 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引起了艺术语言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人们对传统形式的厌倦,以 及审美情趣和审美格调的变化,都在不断冲击着古典传统和写实主义。客观写实的艺术风格 终于在印象派这里终于演奏完了最后一个音符。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现 代艺术史就是从他开始写起的,然而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法国人所发动的只是一场画 布内的革命,他要批判的对象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具有主观和 写意的艺术精神得到大大的发展。现代主义就是在这种强调个体和艺术自主的时代应运而生的。 现代西方开放式的文化策略,诸如生活方式、宗教、哲学等在传统精神领域的破坏,都在艺 术领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对以前的写实主义而言内容或题材至为重要,而到了现代内容或题材被忽略了,形式和 风格突显出来,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得到了解放。例如达达主义杜尚的创作艺术就极富有革命性,他是一个彻底的思想家。杜尚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 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观念比作品更重要,艺术终究还存在一种过程和行为。第二、具象转向 抽象。古典主义的艺术基石就是模仿的审美原则,解剖与透视的科学方法更使得这种“模仿” 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在现代西方艺术中,这种空间关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成为了被批判 的对象。抽象被人们认为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通过一步步将客观物象分解、 重构、简化和抽象化,创造出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主义艺术。加之对旧有空间形式 的破坏,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就是典型的代表。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古典艺术追求的是 一种客观的外在美,而现代艺术则截然不同,它是与个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更钟情于个 人的感受。例如凡高内心世界的痛苦体验,以及蒙克等表现主义艺术家对社会危机的回应, 都表现在其绘画作品中。第四、创造高于审美。“美的失落”是现代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家们在不断寻找着美的异点,他们在不断的否定这美也在创造着美。正是通过否认在那 里能找到美这样的问题,去寻找美的答案,也正是这种艺术无关审美的看法,使人们看到了 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与创新,艺术体系是不断革命的体系。艺术领域的不断创造也就意味这 对历史的不断否定,按照欧文•豪的观点要为现代主义下个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无论是形式语言、表现主题、还是审美功能,现代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后现代 影视 课后习题

个人学习笔记,欢迎交流 (重点在后半部分) 后现代经典影视课后习题 第一章单元测试 1 【判断题】(10分)后现代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而后波及世界的文化现象A A.对 B.错 2 【判断题】(10分)从经济发展的速度衡量,后现代就是工业化时代。B A.对 B.错 3 【判断题】(10分)认识事物的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意识形态。A A.对 B.错 4 【判断题】(10分)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观念是,未来从历史的土壤中产生,现在的贡献包含着对未来的贡献。B A.对 B.错 5

【判断题】(10分)后现代的伦理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B A.对 B.错 6 【判断题】(10分)经典的“经”是四书五经中的经,“典”是春秋战国之后出现的的公文体制。B A.对 B.错 7【判断题】(10分)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仍具备经典意义。A A.对 B.错 8 【多选题】(10分)后现代的特征(ABCD ) A.多元思维 B.圆融和合 C.开拓创造 D.集体领导 9 【多选题】(10分) 经典的标志(ABCD ) A.典范性 B.权威性 C.经久不衰

D.代表性 10 【多选题】(10分) 以下对经典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B ) A.经得起检验,能够引起共鸣 B.悖逆传统,具有精神加持力量 C.历史悠久 D.受人喜爱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判断题】(4分) 《老炮儿》表现了个人的仁义精神。B A.对 B.错 2 【判断题】(4分) 《荒野猎人》歌颂了主流英雄形象。B A.对 B.错 3 【多选题】(4分) 对美国梦主题的表现描述正确的是(AB)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92658980.html,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解析 作者:崔剑峰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03期 [摘要]在伊格尔顿眼中,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形式,主要反映时代变幻莫测的风格,主张消解中心、离散主体、虚拟时空、审美游戏、多元文化、自我反思、追求不确定性等方式去解读时代。我们在欣赏后现代主义独特文化视域的同时,伊格尔顿忍不住思考:究竟后现代能走多远,仍然是个疑问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主体;本质主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4)03-0008-03 [收稿日期]2014-04-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伊格尔顿文学生产理论探究”(12522220) [作者简介]崔剑峰,黑龙江大学社会科学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工作。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已步入了广泛运用智能工具的信息网络时代。电子计算机成为信息网络时代主要的智能工具。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延伸了人脑功能,使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日益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知识成为信息网络时代的主导资源和要素。电子计算机产业、光缆通信、卫星通信、网络经济信息网络时代的主导趋势,都是后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部门、产业以及人与人之间日益独立化和疏散化,知识日益相对化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社会生活、生产越来越平面化,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旋转起来、光怪陆离、色彩斑斓、虚实难辨的世界之中。后工业文明企图消解中心,但却越来越压抑人的个性。人越想独立自主,却越无法自由自觉。 一、伊格尔顿解读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理论旨趣 伊格尔顿视后现代主义为一种文化形式,“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 在伊格尔顿看来,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形式,主要反映时代变幻莫测的风格,主张消解中心、离散主体、虚拟时空、嬉戏游戏、多元文化、自我反思、追求不确定性等方式去解读时代。后现代主义确实具有独特的文化视域,这一点是伊格尔顿值得肯定的,而伊格尔顿却质疑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真实性。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 第三章文化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精神分析 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九章大众政治 By Antlin~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 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 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 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 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 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 (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 (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 (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 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仅属于人民的本真文化,等同于民间文化,乃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这种观点无法分清究竟谁是人民,忽视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商业属性) 5.“葛兰西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的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在这种均势妥协中流动,这一过程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史性的;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化已经不再具有高低之分。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背景:城市化阶级与阶级居住地的分离,工业化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加之法国大革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恐慌,工人阶级得以在统治阶级之外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两种来源:(1)文化企业家以赢利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文化;(2)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前者通过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风靡全球。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哈桑、罗蒂、利奥塔德等分别从艺术、哲学、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概括,不可否认,种种言说对后现代概念清理有着不同的助力。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但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征,如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反理性、多元化等等在一定范围内却已形成某种共识。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精神已渗透到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和戏剧、电影、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也开始研究经济及消费生活中出现的后现代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要是指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丰盈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新技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可 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正在社会中涌动。但是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质上,这种消费社会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在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正影响着人们经历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才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兴趣。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身着最新潮的服装,人们会产生一种胜过他人的优越感,比如金利来,人们之所以以高出普通服装十几倍的价格来选择这一牌子,主要在于金利来独特的商标符号及它对地位财富的象征和宣示,穿上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一员。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忙于购买那些标榜自己身份的物品,而这意味着那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由于缺少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失去了他的消费价值,被纳入废弃品的行列而被扔进垃圾箱,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挥霍性浪费。而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几句无厘头的广告词,几个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

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摘要: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全文共分为四章: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从建筑开始。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这一点从西方建筑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因为其建筑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就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hughes)所谓“穷人没有设计”。从20年代前后开始,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股势力,掀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新建筑运动。尽管这个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但是与现代主义的思想意识是相一致的。包括精神上、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包括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的运用,也包括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阶级社会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便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的传达设计等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单纯追求理性而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产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感到厌倦,越来越受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 关键词:比较;区别;单纯追求 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设计,所以这里我也用建筑论述我自己所理解的现代主义风格。我觉得现代主义最主要的内容是设计为大众;强调功能性;反装饰;理性主义;经济主义;批量标准生产。像在1910年,格罗佩斯就开始提出探用工业手段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为大众的住宅,同时也提出构件的建筑方法的设想。还有一位现代主义大师,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公寓就是明显的功能主义的,六个面,反装饰的。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的公寓。 后现代主义设计一种具有明确宗旨的设计风格,而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首先提出的一整套关于建筑的思想体系和设计方法,决定了后现代主义风格首先表现在建筑设计上,而后再影响到其他领域。其方式一是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股发展的潮流和一种时尚的象征,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则是这一时尚的代表,同时又跨越了设计领域的界线,成为其他设计领域的设计师。二是建筑师认为产品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同样投入极大的热情,从而带动了其他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 二、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背景: 现代主义设计是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等欧洲国家,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二战以后通过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一场国际性运动。它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提出艺术与科技象相结合的“机——器美学”,反对因袭传统,厌恶附加装饰,强调功能主义,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进行设计。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浅析后现代主义时代下的消费文化

浅析后现代主义时代下的消费文化 摘要:“后现代”是一个以信息、传媒为主导的时代。宣扬反权力、反神圣、反主流、反英雄化,强调颠覆性和解构性,否定一切事物的终极价值。后现代消费文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即艺术生活化、生活审美化。消费文化的影响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足以带给人们的经验体验,同时消费文化中的大众沉浸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针对上述现象,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我们应该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互利、共生、共赢的关系下构建和谐消费文化。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坚持本体论意义的多元论与方法论,它完全摒弃了对事物确定性的追求。从社会经济范畴来看,“后现代”是一个以信息、传媒为主导的时代。从文化范畴来看,“后现代”的基本策略就是反权力、反神圣、反主流、反英雄化,强调颠覆性和解构性,否定一切事物的终极价值。从时序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之后。是工业化大生产以及资本的福特式积累,它的轴心原则是功能理性,调节方式是秩序和纪律、节俭和勤奋,在文化上则体现为对“元叙事”和基础理论的强调。当现代主义的基础福特式的积累遭遇了危机,通货膨胀扩大到相当程度,社会就会呈现出混沌无序的状态。① 在后现代主义阶段,以大众传媒为中介所培养起来的不再是“组织人”的观念而是“个体”偏好的思想,是个人的欲望的复苏,感觉的复活。“后现代”提倡“新前卫文化艺术”,强调平民化、生活化,反对正典化、经典化,宣告“艺术之死”。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这幅最杰出的半身肖像画中女主人公“神秘的微笑”,引起了无数观众的神思遐想。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熏染下,有人将这幅油画临摹下来,在蒙娜丽莎嘴上添一道胡须,再加上一个刺眼的标题:《瞧,这个婊子》,一幅后现代主义的美术作品就诞生了。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在马克思的时代,消费主要表现为对生理的需求和满足,对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消 ①王倩,《浅析后现代主义消费时代下的大众文化》,四川外语学院。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 1 历史背景 2 哲学 2.1 文学批评及文化理论 2.2 社会批评 3 艺术创作及人文思潮 3.1 建筑 3.2 设计 3.3 文学 3.4 电影 3.4.1 堂皇语境的终结与多元化 3.4.2 解构主义的启示 3.4.3 社会文化领域的更迭态势 3.4.4 审美意识的新趋向 4 资料来源 5 外部连结 [编辑] 历史背景 若论者接受现代主义是战后社会的处境:人类以刻苦自强精神来重建文明,建立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社会发展运动,当中又结合美国的清教精神,和冷战时代的美苏二元对立政治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了解到为何后现代主义衍生的文化信念会是反对主流方案、反对单一以理性为中心、反对二元对立,更反对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相反的,对于现代主义以前的旧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却充满了怀念之情。建筑师对都市文明和乡间生活的反思,引发我们对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对人类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思考。当然由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脱离现代生活方式的制约,而各种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并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几个概念的发展辨析: 1.文化: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 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与实践(意指实践) 2.意识形态: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用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 关注文本如何持续不断地呈现关于外部世界的图景 文本或实践所承载或可能承载的、间接地、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 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仪式与风俗 3.大众文化:被很多人广泛热爱与喜好 除“高雅文化”外的其他文化,一种剩余的范畴 群氓文化(mass culture) 人民的文化,非自上而下强加于人民的 富含冲突的场所,统治阶层“收编”与被统治阶层“抵抗”的“均势妥协” 无高低区分的后现代文化 4.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含义的理解需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得出。 ●“文化与文明”传统(大众文化先天存在问题,需加以驯服、规范与控制): 1.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文化是“最好之物”,是获取“最好之物”的能力,是将“最好之物”运用于精神与灵魂,是对“最好之物”的追求;大众文化即是政治骚乱。 2.利维斯主义:文化始终是少数人的专利,要用教育去抵制大众文化/群氓文化。 3.美国派:德怀特。麦克唐纳(群氓文化上自上而下强加给人民的) 欧内斯特。海格(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和大众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生产与消费) 莱斯利。费德勒(大众文化=美国文化) ●文化主义: 1.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过去的文化”(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与“新文化”(50年代大众文化) 怀念过去的个人经验与学术批判当时文化 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 文化是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记录”的文本与实践,是“社会性”的(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描述) 感知结构:为某一特定群体、阶级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是某种不确定的结构,是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混合物。 文化的三个层次:活文化(历时性);文化记录;选择性传统(由统治阶层利益支配) 大众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截然不同 3.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价值观、行为、欲望,大众文化是他们进行反抗的场所 4.斯图亚特。霍尔与派迪。维诺《大众艺术》:

论述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论述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在思想方面,非常突出地表现为对传统的叛逆态度,在人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表现了人与社会的分离,外在的世界作为人的异己的、陌生的、对立的环境包围了孤独无靠的人。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是许多现代主义作品中常见的主义。在艺术特征上,现代主义主张表现论,反对再现论,强调主观性、自我表现。重视艺术想象,强调艺术直觉提出心里现实主义的理论吧内心的想象高置于客观现实之上。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

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那么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什么关系呢?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