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发动机的部件和运行

卡特C9发动机技术2

?24 Volt power supply ?Power supply components ?Power supply diagnostic message ECM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to the ECM and the system is provided by the 24 V olt machine battery. The principle components in this circuit are: - Battery - Key Start Switch - Main Power Relay - 20 Amp Breaker - 20 Amp Fuse - Ground Bolt - ECM Connector (P1/JI) If the supply voltage exceeds 32.5 V olts or is less than 9.0 V olts, a diagnostic message is logged. (See the Troubleshooting Guide for complete details on voltage event logging.)

?ECM power supply circuit ?ECM switched connection - Energizes ECM

?Battery disconnect switch The battery disconnect may be either on the positive or the negative cable depending on the application. The relevant Troubleshooting Guide will show the location of the switch. The machine wiring harness can be bypassed for troubleshooting purposes. These steps are described in the Troubleshooting Guide procedure. A breakout harness can be used and is referenced under "C-9 Recommended Tooling" at the front of this book. The supply voltage may be conveniently checked using the ET Status Screen display. NOTE 1: The Challenger Tractor engine and some industrial engines may have a 12 V olt power supply. NOTE 2:The Wire Function Color Code is shown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is used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斯特林发动机原理图解

斯特林发动机原理图解 如图1 把橡皮绑在容器口上,我们能容易瞭解到受热时橡皮会膨胀(图2),冷却时橡皮会缩收(图3),这是加热时,内部气体压力作用在橡皮上(图2),当然人的眼睛是无法看到气体压力的。 A2移气器 如果我们放入一个移气器(Displacer)到容器内(图4),而这个移气器的直径比容器的内径小一些,当移气器自由上下移动时,即可以把容器内的气体挤下或挤上。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容器底端加热,而在容器上端冷却,使上下两端具有足够的温差,即可看见此时橡皮会不断膨胀及收缩。其原理如下: 当移气器上移,容器内的气体被挤至容器底端,此时由於容器底端加热,因此气体受热,压力变大,此压力经由活塞与容器间的空隙传到橡皮,使得橡皮会膨胀(图5)。 相反的,若施以适当的力量把移气器下移,则容器内的气体被挤至容器上端,此时由於容器上端為冷却区,因此气体被冷却,使气体温度降低,压力变小,而使得橡皮会缩收(图5)。 如此,不断使移气器自由上下移动,即可看见此时橡皮会不断膨胀及收缩。 由此,可知移气器的功用主要在於移动气体,使气体在冷热两端之间来回流动。国立成功大学航太系郑金祥教授把 Displacer 命名為”移气器”,实在更為贴切,也比较不容易混淆,比较不会使人误以為它的作用跟输出功率的动力活塞一样。

A3 曲柄机构 要让移气器上下移动,只要将移气器与一曲轴连结(图6) 。当曲轴旋转时,移气器就会被带上及带下。将移气器与曲轴连结完毕之后,在容器底端加热上端冷却,只要用手转动曲轴,使得移气器移上及移下,此时橡皮便会重复膨胀及收缩(图7)。 A4 动力活塞 橡皮的膨胀及收缩运动,可以转换為动力输出,此时,橡皮的作用即如同一动力活塞。我们可以另加一根连桿接到上述的曲轴上,便可将橡皮的膨胀及收缩运动转换為曲轴的旋转运动。连接到移气器的曲轴部位与连接到动力活塞的曲轴部位必须呈固定的角度差,一般是90度(图8,9)。橡皮的膨胀及缩收所產生的曲轴的旋转运动提供了移气器上下移动的力量,多餘的力量则可以输出。必须注意的是,移气器本身不会动,而是被曲轴带动,动力来源是动力活塞。

卡特C9发动机技术5

C-9 LAB EXERCISES (Student's Copy) Index of Labs Lab A: C-9 Systems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Lab B: C-9 Systems Operation Lab C: Fuel Injection System Component Removal and Installation Lab D: Fuel Injection System Testing and Adjusting Lab E: Electrical/Electronic Component Removal and Installation Lab F: Electronic System Power Supply Testing Lab G: Electrical/Electronic Component Testing and Adjusting Lab H: General System Diagnostics

Lab A: C-9 Systems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Shop Exercise Using the lab worksheets and the system schematics, identify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where visible: Cooling System Thermostat and housing Coolant temperature sensor Water pump Bypass line Lubrication System Oil pressure sensor Oil pump Oil filter Oil cooler Oil breather Air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Atmospheric pressure sensor Turbocharger inlet pressure sensor, if installed Turbocharger outlet pressure sensor Inlet manifold heater and relay Air filters Turbocharger compressor Turbocharger turbine Wastegate, if installed Fuel Delivery System Unit injector Transfer pump Priming pump Primary filter Water separator Secondary filter Fuel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EXERCISE INSTRUCTOR NOTE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拖拉机汽车构造原理专业:农业机械 三穗职校培训中心 2012年9月13日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文: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编号 英文:Principle of Automobile Engine 学分 2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 课程性质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 授课对象专业、层次和班级:2012农业机械专业共 2 个班 课程学时34 学时周学时 2 学时起止周1—18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34 学时;实验:0 学时;上机:0 学时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使用教材教材名称:内燃机学 作者:周龙保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年 主要参考资料及指定参考书《内燃机原理》主编:刘永长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内燃机原理》主编:蒋德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汽车发动机原理》主编:陈培陵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主编.董敬(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刘峥、王建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蒋德明主编。《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边耀璋主编。 《内燃机习题集》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91年,[日]竹内龙三主编。《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编制:徐斌 《汽车发动机习题库》编制:徐斌 审核 意见 教务主任(签字): 年月日 周次第1-2 周日期2012年9月3日、12 日 节次第一章

周次 第3-4 周 日 期 2012年9月20日、28 日 节次第一章 授课内 容 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介绍, 汽车发动机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情况。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目 的 了解内燃机发展历史和技术概况,掌握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教学重 点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教学难 点 无 教具 和 媒体使 用 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 法 讲授 教 学 过 程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 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课程简介,教学安排,教学大纲介绍等 一、一、内燃机发展历史简介 1.1.第一台内燃机的出现,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发明。 2.2.汽油机、柴油机、转子发动、增压发动机的产生 3.3.燃料的发 二、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及其新技术 1.1.汽油机与柴油机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 2.2.新技术的介绍 柴油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高能点火、多气门、可变技术、排气净化新技术、发动机增压中冷与强化、灵活燃料、混合动力用小排 量发动机、稀燃与速燃、发动机综合控制、新型燃烧室 、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思考题 作业

卡特发动机

2012年4月28日 卡特彼勒联络: 卡特彼勒公司 公共事务部 电话:86-01- 59210541 Caterpillar Contact Public Relation Department Tele: 86-01- 59210541 卡特彼勒在中国发布了C175-20发电机组 占地更小占地更小,,输出功率更多输出功率更多,,运行成本更低运行成本更低,,维护间隔更长维护间隔更长,,这就是高速发动机的特点的特点!! 卡特彼勒电力事业部通过引入20缸C175-20发电机组,已将产品线功率范围拓展到了4000KVA@50Hz 。卡特彼勒官方表示:新发布的C175-20机组采用的是一款高速发动机,专用于主用供电、持续运行供电,也可作为大型、关键电力场合的备用电源。 从2009年起,C175-20发动机就已在卡特彼勒矿用卡车上使用,而在今年年末,该款发动机会被用在发电机组上,并提供50Hz 和60Hz 两种配置。以50Hz 机型为例,在备用条件下额定功率为4000 KVA ,在主用条件下额定功率为3600 KVA ,在持续运行条件下额定功率为3250 KVA 。 新闻 Press

在制造中,20缸发动机(排量105.8升)使用了许多C175-16发动机平台上的核心部件。而自2008年被引入至今,这些部件就一直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功率密度是这款C175-20的一个主要卖点,它可在更小的占地面积上能提供更多能量。单台4000 KVA的C175-20机组比之2台2000 KVA的3516B机组,意味着减少55%的占地,而比之单台4000 KVA的3612机组,可减少28%的占地。 卡特彼勒官方表示,比如在数据中心行业中,使用C175-20机组能减少对于辅助设备的需求,而当其和卡特彼勒的其他产品,比如并机柜、自动转换开关、UPS 电源产品集成后,其安装效益更为明显。对于医院来说,机组的输出越高,就意味着可支持越多的医疗负载。除了在大功率、关键电力领域方面的应用,C175-20发电机组还可“削峰”运行以改善电网供电品质,可作为异地社区的单一供电源,也可作为异地工地的主用供电设备。 由于是最新型发动机和机组,C175-20机组的持有和运行成本更低。这主要是通过延长机组维护周期实现的。对于主用机型和持续运行机型,机油更换间隔为600小时,对于备用机型,甚至有机油更换间隔为3年的选项可提供给客户。卡特彼勒官方表示,对于C175-20 50Hz的机型,首次大修应在其累计运行27000小时之后。 C175-20发电机组在年末有望投入大规模生产。卡特彼勒官方表示,估计有350套C175-20发动机正在大型矿用卡车上使用,而有5套发动机已被组装成发电机组投入发电。关于C175-20发动机的在实际应用上的累计运行时长,卡特彼勒官方的统计值已经超过100000小时,而计及非官方的客户运行时长,该值将会更大。

汽车拖拉机构造原理与应用资料

汽车拖拉机构造原理与应用 第一编 发动机 一、基本知识点 1、内燃机的作用是将燃料和空气引入汽缸内部燃烧,将所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然后以扭矩形式通过车辆的传动系给着地的车轮,驱动车辆行驶。发动机又称为车辆的心脏。 2、发动机类型按燃料方式分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按冲程数目分二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 3、发动机的基本构造由两大机构:曲轩连杆机构..(含机体.)、配气机构.;五大系统:燃油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和电气系(含点火系)所组成。 4、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称作冲程。 5、在一个汽缸里,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称为汽缸工作容积。多缸发动机全部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常称为排量。 6有效扭矩是发动机通过飞轮向外输出的扭矩。 7、干式缸套不直接与冷水接触,而湿式缸套的外表面与冷却水直接接触。 8、汽缸套有整体型、干缸套型、湿缸套型。 9、汽缸垫装于汽缸体与汽缸盖接合平面之间。作用是防止汽缸漏气和漏水。缸垫一般用铜皮或钢皮包石棉板,表面还涂上石墨或硅。 10、气油机常见的燃烧室结构形式有半球型、楔型及浴盆型等。 11、装汽缸盖和汽缸垫时,为保证装配质量,缸盖螺栓应使用扭力扳手,并由中间向四周,按规定扭力矩分三次逐步扭紧。 12、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所组成。 13、活塞与汽缸盖组成燃烧室,承受燃气压力并通过活塞销和连杆将压力传递给曲轴。 14、活塞环分气环和油环。气环的作用是密封汽缸,防止漏气并帮助活塞散 热。油环的作用是形成一层必要的油膜来润滑活塞和汽缸壁,同时刮去多余的机 油。油环分普通油环和组合油环。 15、选择气环时,必须保证环应有的弹性,保证坯的侧隙和端隙的大.小,... 保证安装时各道环的开口互相错开。 16、连杆的作用是连接活塞和曲轴,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17、曲轴一的一作用是将从活塞经连杆传来的力,转变成扭矩输送给车辆的传动机构,并带动各辅助机件运动。 18、为了减轻重量以减少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连杆轴颈制成空心的,并在 曲柄靠主轴颈的一侧装有平衡铁。 19、为了保证曲轴高速旋转,轴颈装有滑动轴承,为了防止曲轴的轴向窜动, 在主轴颈和轴承座之间装有止推片或锁定凸缘。 20、飞轮的作用是:将作功冲程轴时曲轴所得到的部分能量储存起来,带动 曲轴连杆机构完成其余辅助冲程,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便于车辆平稳起步和发动机起动;使发动机能克服短时间的超负荷;校准发动机的点火时刻和喷油

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前景

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前景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发展与环境的恶化,传统的化石燃料日益枯竭,且燃烧的排放物造成了温室效应、雾霾天气及极端的气候等人为的灾害,为了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性。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且资源分布广泛。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生产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中国也确立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比重15%的目标。外部燃烧系统的作用是给闭式循环系统提供能源,闭式循环系统由冷腔、冷却器、回热器、加热器和热腔组成,工质在闭式循环系统中来回流动一次,完成一个斯特林循环。 【关键词】发动机;原理;前景 1 斯特林发动机闭式循环系统的组件简介 (1)冷腔处于循环的低温部分,和冷却器联接,压缩热量由冷却器导至外界,在压缩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工质居于冷腔。 (2)冷却器位于回热器和冷腔之间,功能是将压缩热传到外界,保证工质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压缩。 (3)回热器串联在加热器和冷却器之间,是循环系统的一个内部换热器,它交替从工质吸热和向工质放热,使工质反复地受到冷却和加热。回热器并不是必需装置,但它对发动机的效率影响极大。在往复式斯特林发动机中,回热器的使用既使斯特林循环的热效率明显提高,但又增加了工质的阻力和压力损失,工质吸热、散热交替进行,限制了斯特林发动机的转速,影响了功率的输出。因此,优化回热器的设计是斯特林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问题。 (4)加热器加热器是将外部热源的热能传给工质,使其受热膨胀。加热器的一端与热腔联接,另一端与回热器联接。 (5)热腔始终处于循环的高温部分,连续地将外部热源传给工质,在膨胀时相当部分的工质居于热腔。因此其必须能承受高温和高压,大量的热损失是由热腔散失的。 2 斯特林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根据工作空间和回热器的布置方式,斯特林发动机可以分为α、β和γ三种基本类型。 α型斯特林发动机的结构最简单,具有两个汽缸,两个汽缸中间通过加热器、回热器、冷却器连通,热活塞和冷活塞分别位于各自的汽缸内,热活塞负责工质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试卷附答案

命题人:姜勇剑 3.气门间隙是指 [ ] [ a ] A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 4.汽油机的爆燃 [ c ] A在点火之前,混合气自行发火燃烧。 B在火焰传播初期,混合气自行发火燃烧。 C在火焰传播过程中,离火花塞远处的末端混合气自行发火燃烧。 D在火焰传播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始终极快。 5 .内燃机的速度特性是 [ a ] A发动机的油门调节机构位置一定,各主要性能参数(Pe 、Mtq、b e)随发动机 6.汽油机的运行工况主要有冷起动、怠速、小负荷、中等负荷、大负荷、全负荷、加速,其中化油器式汽油机需要浓混合气的工况是 [ d ] D 冷起动、怠速、小负荷、大负荷、全负荷、加速 7.汽油的牌号越高,说明燃料的[ b ] A热值越高 B抗爆性越好 C辛烷值越低 8.汽油机随着负荷的增大,节气门后(进气管)的真空度 [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大于怠速的真空度 9.决定柴油机最佳供油提前角的是 [ d ] C 发动机的最大供油量 D 发动机的最大负荷和排放 二.填空题(20*1) 1.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动力性指标(有效功率Pe、有效转矩Me)、经济性指标(燃油消耗率ge)等。2.柴油的牌号是以其凝点温度命名的。 3.柴油的自燃性用其十六烷值参数表示。 4.柴油机燃烧室按结构形式分为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大类 5.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可分为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 8三种基本循环的比较,当循环总加热量相同时,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压力相同时,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_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 三.简述名词术语(8*3) 1.空燃比-进入缸内的混合气中空气重量与燃油重量之比。 2.充气效率—进气终了,实际进入缸内的空气质量和理论上(按照进气管状态)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之比。 3.汽油机外特性—全负荷(节气门最大开度)的速度特性。 4.过量空气系数—一燃烧1kg燃料实际供入缸内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之比。5.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6.气门间隙-在发动机冷态时,气门与摇臂接触间的间隙。 7.配气相位-指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角度(相对于上止点或下止点而言)。 8.发火性-指柴油的自燃的能力。 四.简答题(6*6) 1.何谓爆燃?汽油机出现爆燃后,发动机会有哪些迹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卡特机型与发动机

机器 型号 发动机型号 净功率 图片 紧凑型履带式装载机 259B Series 3 Cat? C3.4T 53kw 279c 61kw 289c 61kw 多地形装载机 247B Series 3 Cat? C2.2 T 42kw 257B Series 3 Cat? C3.4 DIT 53kw 277C 61kw 287C 61kw 机器 型号 发动机型号 总功率 图片 土壤压实机 815F 系列 2 C9 ACERT 232 hp 垃圾填埋压实机 826H Cat?C15ACERT ? 299kw 836H Cat?C18ACERT ? 414kw 振动土壤压实机 CP44 Cat?C4.4ACERT ? 100 hp CP54 130hp CP56 Cat?C6.6ACERT ? 156 hp CP64 CP74 机器 型号 发动机型号 总功率 图片 铰接式卡车 740 Cat?C15 ACERT ? 350kw 735B 336kw 740B 361kw 740B EJ 361kw 机器 型号 发动机型号 总功率 图片 履带式沥青平铺机 AP255E Cat?C2.2ACERT ? 46hp AP555E Cat?C4.4ACERT ? 142 hp AP655D Cat? C6.6ACERT ? 174 hp AP1055E CatC7.1withACERT 225 hp 机器 型号 发动机型号 总功率 图片 路面铣刨机 PM102 - Track C7with ACERT 225 hp PM102 - Wheel PM200 - 2.0 m C18withACERT 575 hp PM200 - 2.2 m

汽车发动机原理作业和标准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作业 第一章 1-1 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化? 答: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 (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的关系,以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循环平均压力为代表 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 (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经济性和循环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 (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各种热力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如下简化: (1)假设工质是理想气体,其物理常数与标准状态下的空气物理常数相同; (2)假设工质是在闭口系统中作封闭循环; (3)假设工质的压缩及膨胀是绝热等熵过程; (4)假设燃烧是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定容或定压向工质加热。工质放热为定容放热。 1-3 试分析影响循环热效率、循环平均压力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循环热效率有: (1)压缩比εc; (2)等熵指数k; (3)压力升高比λp (4)初始膨胀比ρ0 影响循环平均压力的主要因素: 上述四个因素,以及进气终点压力P de。此外还有如下限制: (1)结构条件的限制; (2)机械效率的限制; (3)燃烧方面的限制; (4)排放方面的限制。 1-7 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用来评定实际循环的质量,它是以工质对活塞作功为基础的指标。 主要有如下指标:指示功Wi;平均指示压力p mi ;指示功率P i;指示热效率ηit ;指示燃料消耗率b i 。 1-8 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发动机的有效指标: 发动机的有效指标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代表了发动机整机的性能。 主要有如下指标:

简易斯特林发动机制作原理

简易斯特林发动机制作原理 史特灵引擎属於外燃引擎,只要高温热源温度够高,无论是使用太阳能、废热、核原料、牛粪、丙烷、天然气、沼气(甲烷)、丁烷与石油在内的任何燃料,皆可使之运转,不同於必须使用特定燃料的汽油引擎、柴油引擎等内燃引擎。 A.基础篇 A1气体的特性 如图1把橡皮绑在容器口上,我们能容易瞭解到受热时橡皮会膨胀(图2),冷却时橡皮会缩收(图3),这是加热时,内部气体压力作用在橡皮上(图2),当然人的眼睛是无法看到气体压力的。 A2移气器 如果我们放入一个移气器(Displacer)到容器内(图4),而这个移气器的直径比容器的内径小一些,当移气器自由上下移动时,即可以把容器内的气体挤下或挤上。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容器底端加热,而在容器上端冷却,使上下两端具有足够的温差,即可看见此时橡皮会不断膨胀及收缩。其原理如下:当移气器上移,容器内的气体被挤至容器底端,此时由於容器底端加热,因此气体受热,压力变大,此压力经由活塞与容器间的空隙传到橡皮,使得橡皮会膨胀(图5)。 相反的,若施以适当的力量把移气器下移,则容器内的气体被挤至容器上端,此时由於容器上端为冷却区,因此气体被冷却,使气体温度降低,压力变小,而使得橡皮会缩收(图5)。 如此,不断使移气器自由上下移动,即可看见此时橡皮会不断膨胀及收缩。 由此,可知移气器的功用主要在於移动气体,使气体在冷热两端之间来回流动。国立成功大学航太系郑金祥教授把Displacer命名为”移气器”,实在更为贴

切,也比较不容易混淆,比较不会使人误以为它的作用跟输出功率的动力活塞一样。 A3曲柄机构 要让移气器上下移动,只要将移气器与一曲轴连结(图6)。当曲轴旋转时,移气器就会被带上及带下。将移气器与曲轴连结完毕之后,在容器底端加热上端冷却,只要用手转动曲轴,使得移气器移上及移下,此时橡皮便会重复膨胀及收缩(图7)。 A4动力活塞 橡皮的膨胀及收缩运动,可以转换为动力输出,此时,橡皮的作用即如同一动力活塞。我们可以另加一根连桿接到上述的曲轴上,便可将橡皮的膨胀及收缩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连接到移气器的曲轴部位与连接到动力活塞的曲轴部位必须呈固定的角度差,一般是90度(图8,9)。橡皮的膨胀及缩收所產生的曲轴的旋转运动提供了移气器上下移动的力量,多餘的力量则可以输出。必须注意的是,移气器本身不会动,而是被曲轴带动,动力来源是动力活塞。

卡特发动机说明书

履带系列 服务手册 履带3161 调速器

目录 系统操作 辅助控制11 电源开关13 燃料空气无线电控制15 手动机械速度控制、18 手动开关12 手动速度设置17 气动中间速度控制18 气动速度设置14 压力开关12 调速电机调速器头17 基本调速器 5 调速器组成部分 6 3161调速器的操作说明9 调速器种类 4 3161调速器装置发生器 4 3163标准调速器或转矩上升调速器控制 4 故障处理 故障处理20故障清单20 一些排故问题20 调速器安装 3500系列发动机26 调速器安装30 调速器油泵26 调速器制备28 调速器转动(非自主性包容调速器)27 调速器转动(自主性包容调速器)27 实践与校正 辅助控制45 电气开关螺旋调整46 燃料空气无线电控制调整52 手动速度设置调整47 开关装置调整45 开关装置安装47 开关杆调整45 调速器调整36 补偿针气门调整39 耷拉设置做法36 高低空挡设置40 在多引擎设施的配比的耷拉设置39 测量给定的主或燃料联动位置完全限制速度38 设置过程的扭矩上升41

系统操作此调速器的可选控件: 调速器种类 1. 手动开关 现在可以使用的三种发射器是:3161标准 2. 压力开关 发射器,具有扭矩上升控制的3161调速器 3. 电动电磁线圈(激励开关) 以及3161调速器装置发生器。 4.电动电磁线圈(激励运行) 对于任何一种3161调速器来说,机器头 5. 气动力学的中间速度控制 盖和气动头盖以及速度可调马达头盖都是开关控制(手动,气动和电动)可以分可以用的。这些顶部头盖可以使每个发生别和同时使用 器适应可选控件的使用。这些可选控件能 被安装或者添加到调速器的服务系统中而3161扭矩上升可控调速器是基于 不需要增加任何多余的修改。扭矩上升可控组件安装的。 当调速器使用时,需要提供具有扭矩 上升可控的发动机,次扭矩上升可控可3161标准调速器或扭矩上升可控调速器以被调整和给予相似的发动机显示于 扭矩弹簧和空间调整被运用于其他履 带调速器。 工厂安装调速器D11N 应用程序配备 识别磁阻闭合功能。 3161标准调速器是基本调速器。 3161标准调速器和扭矩上升可控调速器 都配备于: 一种气动速度设置控制:(1)或者手动 机械速度控制。 油或者气体比控制(2) 低的空闲偏移的控制(内部的)3161发生器配置调速器对于基本的调 速器来说是一种特别的设置,同时对于 电动机设置来说又是独有的。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1.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 化? 答:目的: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有效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不同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简化:1.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工质的比热容等物理参数为常数,均不随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而变化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由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向工质进行的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即工质的放热视为等容放热过程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忽略工质与外界的热交换及其泄露等的影响4.换气过程简化为在上、下止点瞬间开和关,无节流损失,缸内压力不变的流入流出过程。 2.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组成 3.排气终了温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4.有流动阻力,排气压力》大气压力,克服阻力做功,阻力增大排气压力增大, 废气温度升高。负荷增大Tr增大;n升高Tr增大,∈+,膨胀比增大,Tr 减小。 5.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形成的原 因。 答:1.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缸套内壁面、活塞顶面、气缸盖底面以及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与缸内工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始终与工质发生着热交换 2.换气损失,实际循环中,排气门在膨胀行程接近下止点前提前开启造成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的活塞推出功损失和自然吸气行程的吸气功损失 3.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着火燃烧总要持续一段时间,不存在理想等容燃烧,造成时间损失,同时由于供油不及时、混合气准备不充分、燃烧后期氧不足造成后燃损失以及不完全燃烧损失 4.涡流和节流损失实际循环中活塞的高速运动使工质在气缸产生涡流造成压力损失。分隔式燃烧室,工质在主副燃烧室之间流进、流出引起节流损失 5.泄露损失活塞环处的泄漏无法避免 6.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减少工质比热容、燃烧不完全及热分解、传热损失、提前排气等带来的损失。措施:提高压缩比、稀释混合气等 7.为什么柴油机的热效率要显著高于汽油机? 柴油机拥有更高的压缩比, 8.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定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质量的好坏。 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指示燃油消耗率。 9.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 以曲轴对外输出功率为基础反映发动机整体性能的优劣 ①动力性能指标: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②经济性能:有效

斯特林发动机原理与制作

简介:斯特林引擎(Stirling Engine)的优势特色与问题 从Stirling Engine 的原理与结构来看,它有几项颇具优势的特点: 1.、其使用外部热源,因此只要是能够产生热,皆可用来做为推动的能源, 所以并不仅限于可燃烧的燃料。而由于内燃机常令人诟病其排放的废气,会产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能够使用地热、太阳能等自然的能源来运作StirlingEngine,显然在此方面是具有优势的。 斯特林发动机原理 2.、虽然Stirling Engine 常被归类于外燃机,但实际上,只要能够产生温差, 就能够成为运作的能源,因此使用低温流体,如乾冰、或冰水,同样可使Stirling Engine 进行运作。 3.、由于Stirling Engine 外部热源与工作气体(Working gas)是分开的,因 此没有燃烧废弃物堆积于内部的问题,使用的润滑油周期较持久。 4、由于热源位于外部,因此在调整控制上,比内燃机容易得多。 5、热源的提供是连续性的,较不会有燃料燃烧不全的情形。 6、比起其他引擎,它的构造很简单,不需要阀门,也没有化油器等机构。 7、运作的温度与压力比起蒸气引擎或内燃式引擎要低且安全的多,因此引擎强度与重量不需要很要求很高。 8、没有燃烧爆炸的作用,运作也很安静,没有剧烈的震动。 以上就是Stirling Engine 的发展优势。然而,既然Stirling Engine 具有优势,但为何当初它并没有成为普遍的动力系统?显然它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克服或替代方桉:

斯特林发动机原理 1、无法避免热源对热室的侵蚀。毕竟高温差使得其运作效率提高,但也相对的会使活塞机构产生高温或低温侵蚀性的影响,引响运作寿命。 2、虽然在低温差可以运作,但要在低温差下产生大量的动能时,引擎的体积就会很巨大。 3、高低温差的控制很困难,尤其取决于引擎的隔热包装技术。如果无法有效控制,会徒增能源的散逸,减低效率。 4、刚开始Stirling Engine 无法迅速运转,它必须经过一段“暖机时间”。 5、要改变它的能量输出等级是很难的,它无法像内燃机一样用燃油多寡直接去控制动力的大小。 6. 最好的工作气体是使用氢等分子量小的气体,但这些气体不易保存。 所以,以上的这些特性与问题,造成了Stirling Engine 发展的兴衰。以目 尽管如此,Stirling Engine 仍被利用在进行乾淨、环保的长时期稳定运作的电力生产与低温冷冻上。

卡特发动机维修

第3单元 润滑系统和油品 单元目标: 学员能够做到: 1. 解释发动机润滑系统组建的功能 2. 为柴油机确定适当的机油分类 3. 为卡特彼勒3406E型发动机制定一个正常的机油维 修时间表 4. 在卡特彼勒3406B或者3406C型发动机卸载,检查 和安装润滑系统组件 单元参考资料: 燃油和您的引擎 SEBD0640 燃油和您的引擎 (CD ROM) PERV5251 3176B, C-10, C-12和3406E 卡车引擎 操作和维护手册 SEBU6758 3406B 服务手册 SEBR0544 3406C 服务手册 SEBR0550 工具: 222-7876 (168-0328) 服务人员的工具箱 1U5749 发动机适配器板 222-7876 (168-0328) 服务人员的工具箱

第一课:润滑系统组件和操作 引言: 由于当今对高性能,低排放发动机的需求,柴油机的润 滑系统变得比以前更加重要了。不仅发动机需要润滑油 系统提供清洁机油到适当的地方,而且机油本身必须承 受较高的温度和延长排水管区间,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 费用。 目标: 学员能够解释润滑系统组件的操作和发动机用油功能。 参考资料: 燃油和您的引擎 SEBD0640 燃油和您的引擎 (CD ROM) PERV5251 3176B, C-10, C-12和3406E 卡车引擎 操作和维护手册 SEBU6758

的卡特彼勒发动机,但有一些也会不同。使用HEUI燃料系统的发动机将有很大不同。对某一特定发动机感兴趣可以参考系统操作手册。 图3.1.1 润滑系统组件 润滑系统组件 润滑系统组件包括以下内容: 1. 原油回升管和吸带 2. 油泵 3. 机油减压阀 4. 机油冷却器旁通阀 5. 机油冷却器 6. 机油滤清器旁通阀 7. 机油滤清器 8. 机油供应增压器 9. 机油供应发动机

卡特机型命名规则解析

卡特品牌是卡特彼勒旗下最重要的品牌,除了发动机外,卡特设备是我们最熟悉的,但卡特设备品种繁多,命名规则往往令人困惑,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各种卡特设备的命名规则。 履带式推土机/拖拉机: 推土机及其前身拖拉机无疑是卡特安身立命之本,在卡特彼勒1925年成立之后,原霍尔特和贝斯特的拖拉机产品统一到卡特彼勒品牌之下,当时采用的是英文数字的命名规则,如贝斯特60成为卡特彼勒“SIXTY”。新开发的产品也采用这种命名方式。随着柴油机动力的普及,采用柴油机为动力的产品前面加上了DIESEL,如DIESEL SIXTY。 三十年代,一些为美国政府采购的产品被赋予了新的型号,如R-4等,而柴油机为动力的产品则为RD-4。由此,卡特更改了原有的命名法则,老型号要么淘汰,要么发展为新型号,最后全部成为R-X或RD-X或不是政府采购的DX。很快拖拉机全部实现了柴油机化,罗斯福新政的刺激也不再需要了,RD-X全部改为DX。这样,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如今还在使用的DX拖拉机命名法就已形成,此后数十年未变。这个命名规则与设备参数无关,只反映大小顺序。由上可以看出,这里的D,明显指的是柴油机,因为那时卡特的主要产品就是拖拉机,D并不代表推土机的意思。 如今虽然DX命名法仍在使用,而且依然只反映大小顺序,但现在的产品与当年的产品已有天壤之别。而且现在的DX后紧跟改进型号,如K、N、R、T等。此外在1987年,为了填补当时D8L和D7H之间巨大的空白,增加了一个新型号D8N,为此,把D8L升级为D9N,D9L升级为D10N,D10升级为D11N,给用户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推土机这种老产品采用的是从70年前继承下来的命名法则,与此类似的还有平地机。

最新《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

课程简介 课程说明: 发动机原理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以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合理组织工作过程,提高整机性能作为中心内容,系统阐明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试验方法,并深入到工作过程的各个阶段, 分析影响性能指标的各种因素,从中找出提高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措施;也为更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发动机提供必要的基 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本课程系统地讲授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发动机 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柴 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发动机的排放控制、发动机特性、发动机 的排气涡轮增压等。 先修课程: 发动机构造、机械原理等。 参考教材: 《内燃机原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 刘永长 《内燃机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蒋德明 《汽车发动机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陈培陵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董敬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刘峥、王建《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年蒋德明《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边耀璋

授课章节:第1章发动机的性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的: 1.掌握发动机的3种基本理论循环及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比较; 2.掌握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和有效性能指标; 3.了解发动机的其它性能;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损失的4种测定方法、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了解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能的途径,了解发动机热平衡的分析内容和意义。 能力目的: 1.能结合四冲程发动机的示功图分析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差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对发动机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分析,发动机指示性能指标和有效性能指 标,汽车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方法与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指示性能指标和有效性能指标的分析与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技术 措施,汽车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方法,影响汽车发动机机械效率的因素。 三、授课学时4课时 四、授课方式讲授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听说某某车发动机动力强劲,马力大,加速性能好,是如何评价出来的呢及如何界定的呢,这就是我们本章需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1.发动机理论循环 (1)三种循环 发动机有三种基本空气标准循环,即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和混合加

发动机原理(热能与动力工程)

发动机原理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inciples)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48 (其中:讲课:44,试验:4) 课程学分: 3 课程分类:必修 开设学期:春 开课单位: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 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所需先修课: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发动机构造 课程负责人:李淑艳 二、课程内容简介 发动机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试验环节,使学生具有分析和改进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进行和组织发动机性能试验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和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以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合理组织热力工作过程,提高整机性能作为中心内容,系统阐明发动机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试验方法,并深入到工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分析影响性能指标的各种因素,找出规律,研究提高性能指标的措施与途径。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指标,工作循环分析,充量更换,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燃料供给与调节,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与控制,工作特性与匹配。重点是研究发动机工作过程,综合分析发动机性能与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inciples is a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of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C engine), and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 in all major courses of IC engine. Through teaching and testing, enable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improve the basic capacity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engine, and be in capacity for organizing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est, and this could lay the solid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for follow-up study. The main study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engine operating parameters, organizing the working process reasonably and improving engine performance. Then systematically illustrate the basic theory,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e testing method of engine. And this could be in the depth of each stage of thermo working process, and analyze various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identify the general rul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