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怎样恢复,这些小程序你需要了解!

图片怎样恢复,这些小程序你需要了解!
图片怎样恢复,这些小程序你需要了解!

图片怎样恢复,这些小程序你需要了解!

我们总是把美好的人和事进行拍照留念,手机相册中的照片越来越多,占用的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大,如果在定期清理照片时误删了重要的照片,又该通过什么办法找回来呢?

一、从手机最近删除中恢复

手机照片删除之后,有两种方法可以找回,第一种就是手机自带的恢复功能。比如华为,手机相册里有一个【最近删除】相册,为了恢复我们手机里误删的照片,我们首先可以打开相册,然后找里面的最近删除功能,看看里面有没有自己误删的照片,如果有的话,点击恢复按钮进行恢复就好了。

二、借助专业手机照片恢复软件

上面的方法只能恢复30天内删除的,更长时间删除的就要用到这种方法了。在手机应用商店中搜索并安装“手机照片恢复管家”。

上面两种方法学会了吗?上面的几种方法已经很很全面了,但是对于重要的手机照片还是需要及时备份的。

以上就是图片怎样恢复,这些小程序你需要了解!文章的介绍,欢迎下载手机照片恢复管家App找回照片,寻回记忆。照片定格了岁月的蹉跎和美丽瞬间。一不小心把时间丢失后,某一天会庆幸有照片

的存在,人生多了色彩。

基于维纳滤波的图像复原

基于维纳滤波的图像复原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用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该方法计算量小鉴别精度高抗噪声能力较强,提高了图像的复原质量。关键词: 图像复原; 维纳滤波 Image restoration based on wiener filtering Abstact:This thesis makes a introduction on the image restoration by Wiener filtering.The method has less calculation,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ecision,and strong anti-noise capability.And the image restoration results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a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ly by using traditional Wiener filters. Keywoerd:image restoration;wiener filtering 1 引言 图像复原是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图像在获取 和传输过程当中通常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些噪声干扰,因此 在进行其他图像处理以及图像分析之前,应该尽量将图像复 原到其原始真实状态,以减少噪声对图像理解的干扰,故而 图像复原技术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处理方法,也是图像 工程中其他各种应用的前提,或者说是它们的预处理。 图像复原技术是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个基本和重要的课 题。与图像增强技术不同,图像复原的目的是将观测到的退 化图像以最大的保真度复原到退化前的状态。研究内容主要 是对退化图像中的模糊和噪声进行建模,通过逆向过程来估 计原始图像。这种估计往往是近似的,通过某种最佳准则作 为约束。 图像复原的关键问题是在于建立退化模型。如图1所示: ? 图1 基本图像退化/复原模型 图像退化过程可以被模型化为一个退化函数和 一个加性噪声项,共同作用于原始图像f(x,y),产生一 幅退化的图像g(x,y)。给定f(x,y),退化因子H和噪声n(x,y)。 的一些先验知识,便可以获得原始图像的一个近似估计∧f。 根据该模型,退化图像的数学描述为: g(x,y)=H[f(x,y)]+n(x,y) 2 维纳滤波图像复原 2.1维纳滤波介绍 维纳滤波是诺波特维纳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滤波器,即假定线性滤波器的输入为有用信号和噪声之和,两者均为广义平稳过程且知它们的二阶统计特性,根据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与需要信号之差的均方值最小) ,求得最佳线性滤波器的参数。 维纳滤波器是一种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器。维纳滤波的方法是一种统计方法,它用的最优准则是基于图像和噪声各自的相关矩阵,它能根据图像的局部方差调整滤波器的输出,局部方差越大,滤波器的平滑作用就越强。它的最终 目的是使复原图像 ∧ f(x,y) 与原始图像f(x,y) 的均方误差最小,即 m in } )] , ( ) , ( {[2= - ∧ y x f y x f E 其中E[●]为数学期望算子。因此,维纳滤波器通常又称为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器。 2.2 维纳滤波原理 维纳滤波综合了退化函数和噪声统计特性两个方面进行复原处理维纳滤波建立在最小化统计准则的基础上,它所得的结果只是平均意义上的最优。 从退化图像g(x,y)复原出原图像f(x,y)的估计值,噪声为n(x,y)。用向量f、g、n来表示f(x,y)、g(x,y)、n(x,y),Q为对f的线性算子。最小二乘方问题可看成是使形式为 2 ∧ f Q 的函数服从约束条件2 2n f H g= - ∧ 的最小化问题,也就是说,在约束条件2 2n f H g= - ∧ 下求 ∧ f Q得最小化而得到f 的最佳估计。这种有条件的极值问题可以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来处理。 用拉格朗日法建立目标函数:

数字图像处理四个实验报告,带有源程序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指导书 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XX理工大学

实验一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及掌握在MATLAB中能够处理哪些格式图像。 2.熟练掌握在MATLAB中如何读取图像。 3.掌握如何利用MATLAB来获取图像的大小、颜色、高度、宽度等等相关信息。 4.掌握如何在MATLAB中按照指定要求存储一幅图像的方法。 5.图像间如何转化。 二、实验原理及知识点 1、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类别 一幅图像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二维函数f(x,y),其中x和y是空间(平面)坐标,f 在任何坐标处(x,y)处的振幅称为图像在该点的亮度。灰度是用来表示黑白图像亮度的一个术语,而彩色图像是由单个二维图像组合形成的。例如,在RGB彩色系统中,一幅彩色图像是由三幅独立的分量图像(红、绿、蓝)组成的。因此,许多为黑白图像处理开发的技术适用于彩色图像处理,方法是分别处理三副独立的分量图像即可。 图像关于x和y坐标以及振幅连续。要将这样的一幅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就要求数字化坐标和振幅。将坐标值数字化成为取样;将振幅数字化成为量化。采样和量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因此,当f的x、y分量和振幅都是有限且离散的量时,称该图像为数字图像。 作为MATLAB基本数据类型的数值数组本身十分适于表达图像,矩阵的元素和图像的像素之间有着十分自然的对应关系。 图1 图像的采样和量化 根据图像数据矩阵解释方法的不同,MA TLAB把其处理为4类: 亮度图像(Intensity images) 二值图像(Binary images) 索引图像(Indexed images) RGB图像(RGB images)

维纳维纳滤波实现模糊图像恢复

维纳滤波实现模糊图像恢复 摘要 维纳滤波器是最小均方差准则下的最佳线性滤波器,它在图像处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维纳滤波的结构原理,以及应用此方法通过MA TLAB 函数来完成图像的复原。 关键词:维纳函数、图像复原 一、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很多的图像画面,而在景物成像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模糊,失真,混入噪声等现象,最终导致图像的质量下降,我们现在把它还原成本来的面目,这就叫做图像还原。引起图像的模糊的原因有很多,举例来说有运动引起的,高斯噪声引起的,斑点噪声引起的,椒盐噪声引起的等等,而图像的复原也有很多,常见的例如逆滤波复原法,维纳滤波复原法,约束最小二乘滤波复原法等等。它们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准则下,采用数学最优化的方法从退化的图像去推测图像的估计问题。因此在不同的准则下及不同的数学最优方法下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算法。而我接下来要介绍的算法是一种很典型的算法,维纳滤波复原法。它假定输入信号为有用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合成,并且它们都是广义平稳过程和它们的二阶统计特性都已知。维纳根据最小均方准则,求得了最佳线性滤波器的的参数,这种滤波器被称为维纳滤波。 二、维纳滤波器的结构 维纳滤波自身为一个FIR 或IIR 滤波器,对于一个线性系统,如果其冲击响应为()n h ,则当输入某个随机信号)(n x 时, Y(n)=∑-n )()(m n x m h 式(1) 这里的输入 )()()(n v n s n x += 式(2) 式中s(n)代表信号,v(n)代表噪声。我们希望这种线性系统的输出是尽可能地逼近s(n)的某种估计,并用s^(n)表示,即 )(?)(y n s n = 式(3) 因而该系统实际上也就是s(n)的一种估计器。这种估计器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当前的观测值x(n)以及一系列过去的观测值x(n-1),x(n-2),……来完成对当前信号值的某种估计。维纳滤波属于一种最佳线性滤波或线性最优估计,是一最小均方误差作为计算准则的一种滤波。设信 号的真值与其估计值分别为s(n)和)(?n s ,而它们之间的误差 )(?)()(e n s n s n -= 式(4) 则称为估计误差。估计误差e(n)为可正可负的随机变量,用它的均方值描述误差的大小显然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指导书模板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指导书 编写: 罗建军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10月

目录 一、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立程序框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立图像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定义图像文档实现图像读/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现图像显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建立图像处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实现颜色处理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亮度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对比度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色阶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伽马变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 饱和度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色调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实现几何变换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图像缩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旋转.........................................................................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水平镜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垂直镜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 右转90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左转90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 旋转180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实现平滑锐化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图像处理扩展编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你用微信小程序轻松拍照提取图片文字

教你用微信小程序轻松拍照提取图片文字 现在手机有很多可以识别图片文字的软件,拍照提取文字,很方便,但是如果你手机上没有下载安装类似的软件的怎么办。小编教你一招,其实只要用微信小程序就能轻松拍照提取图片文字。 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你的手机微信,在搜索框里搜索“迅捷文字识别”,找到小程序后, 点击进入小程序。然后点击“照片/拍照”。

2、接着点击“拍照”。

3、将你需要的识别的文字对准之后,拍摄下来。

4、拍摄完了小程序就会自动开始进入识别,等文字识别出来以后,点击复制, 即可将文字全部复制走。

以上就是分享给大家用小程序来拍照识别文字,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去微信上添加这款小程序吧。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转的薄

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实验五 图像复原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Array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五图像复原实验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图像退化/复原处理的模型; 2. 掌握图像复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3. 通过本实验掌握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图像的恢复。 4. 掌握matlab代码的调试方法,熟悉常见代码错误及改正方法。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包含四个图像复原函数,请参照教材第126页例6.8编程实现图像复原。 1.用点扩散(PSF)函数创建运动模糊图像,修改参数改变模糊程度。 a) 无噪声运动模糊图像 b) 有噪声运动模糊图像 程序代码: I=imread('cameraman.tif'); %读取图像 subplot(1,3,1); imshow(I,[]);%显示图像 title('原始图像'); PSF=fspecial('motion',25,11); %运动模糊函数,运动位移是25像素,角度是11 Blurred=imfilter(I,PSF,'conv','circular'); %对图像运动模糊处理 subplot(1,3,2); imshow(Blurred,[]);title('无噪声运动模糊图像'); %显示无噪声运动模糊图像 Noise=0.05*randn(size(I)); %正态分布的随机噪声 BlurredNoisy=imadd(Blurred,im2uint8(Noise));%对退化后的图像附加噪声 subplot(1,3,3); imshow(BlurredNoisy,[]);title('有噪声运动模糊图像'); %显示运动模糊且加噪声后图像 执行结果:

数字图像处理程序

数字图像处理程序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图像处理实验(一)直方图 灰度变换是图像增强的一种重要手段,使图像对比度扩展,图像更加清晰,特 征更加明显。 灰度级的直方图给出了一幅图像概貌的描述,通过修改灰度直方图来得到图像 增强。 1、灰度直方图 (1)计算出一幅灰度图像的直方图 clear close all I=imread('004.bmp'); imhist(I) title('实验一(1)直方图'); (2)对灰度图像进行简单的灰度线形变换, figure subplot(2,2,1) imshow(I); title('试验2-灰度线性变换'); subplot(2,2,2) histeq(I); (3)看其直方图的对应变化和图像对比度的变化。 原图像 f(m,n) 的灰度范围 [a,b] 线形变换为图像 g(m,n),灰度范围[a’,b’]公式:g(m,n)=a’+(b’-a’)* f(m,n) /(b-a) figure subplot(2,2,1) imshow(I) J=imadjust(I,[0.3,0.7],[0,1],1); title(' 实验一(3)用g(m,n)=a’+(b’-a’)* f(m,n) /(b-a)进行变换 '); subplot(2,2,2) imshow(J) subplot(2,2,3) imshow(I) J=imadjust(I,[0.5 0.8],[0,1],1); subplot(2,2,4) imshow(J) (4) 图像二值化(选取一个域值,(5) 将图像变为黑白图像) figure subplot(2,2,1)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字图像处理编程基础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MA 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 2. 掌握MA TLAB的基本应用方法; 3. 掌握MA TLAB图像存储/图像数据类型/图像类型; 4. 掌握图像文件的读/写/信息查询; 5. 掌握图像显示--显示多幅图像、4种图像类型的显示方法; 6. 编程实现图像类型间的转换。 二、实验内容 1. 实现对图像文件的读/写/信息查询,图像显示--显示多幅图像、4种图像类型的显示方法、图像类型间的转换。 2. 运行图像处理程序,并保存处理结果图像。 三、源代码 I=imread('cameraman.tif') imshow(I); subplot(221), title('图像1'); imwrite('cameraman.tif') M=imread('pout.tif') imview(M) subplot(222), imshow(M); title('图像2'); imread('pout.bmp') N=imread('eight.tif') imview(N) subplot(223), imshow(N); title('图像3'); V=imread('circuit.tif') imview(V) subplot(224), imshow(V); title('图像4');

N=imread('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jpg') imshow(N); I=rgb2gary(GRB) [X.map]=gary2ind(N,2) RGB=ind2 rgb(X,map) [X.map]=gary2ind(I,2) I=ind2 gary(X,map) I=imread('C:\Users\dell\Desktop\111.jpg'); subplot(231),imshow(I); title('原图'); M=rgb2gray(I); subplot(232),imshow(M); [X,map]=gray2ind(M,100); subplot(233),imshow(X); RGB=ind2rgb(X,map); subplot(234),imshow(X); [X,map]=rbg2ind(I); subplot(235),imshow(X); 四、实验效果

11720817 _维纳滤波实现的图像复原(案例)

基于维纳滤波实现的图像复原(案例) (1) 图像复原技术 图像复原也称图象恢复,是图象处理中的一大类技术。所谓图像复原,是指去除或减轻在获取数字图像过程中发生的图像质量下降(退化)这些退化包括由光学系统、运动等等造成图像的模糊,以及源自电路和光度学因素的噪声。图像复原的目标是对退化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它趋向于复原成没有退化的理想图像。 从数学上来说,图像复原的主要目的是在假设具备退化图像g 及退化模型函数H 和n 的某些知识的前提下,估计出原始图像f 的估计值f ?,f ?估计值应使准则 最优(常用最小)。如果仅仅要求某种优化准则为最小,不考虑其他任何条件约束,这种复原方法称为非约束复原。 (2)维娜滤波复原算法 采用维纳滤波是假设图像信号可近似看成为平稳随机过程的前提下,按照使原始图像和估计图像之间的均方误差达到最小的准则函数来实现图像复原的。 它一种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器。 [][]g H R sR H H g H Q sQ H H f T n f T T T T 1 11-- -+=+= (1) 设 Rf 是 f 的相关矩阵: }{T f ff E R = (2) Rf 的第 ij 元素是E{fi fj},代表 f 的第 i 和第 j 元素的相关。 }{T f nn E R = (3) 设 Rn 是n 的相关矩阵: 根据两个象素间的相关只是它们相互距离而不是位置的函数的假设,可将Rf 和Rn 都用块循环矩阵表达,并借助矩阵W 来对角化: 1-=W AW R f (4) 1-=W BW R n (5) fe(x, y)的功率谱,记为Sf (u, v) ;ne(x, y)的功率谱,记为Sn(u, v)。D 是1个对角矩阵,D(k, k) = λ(k),则有: 1-=WDW H (6)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班级51111 学号5111133 姓名杨静 指导教师贾朔 2014年04月21日

实验一图像的基本运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图像处理中的点运算、代数运算、逻辑运算和几何运算及应用。 2、掌握各种运算对于图像处理中的效果。 二、实验内容: 1、(1)选择一幅图像lena8.jpg,设置输入/输出变换的灰度级范围,a=0.2,b=0.6,c=0.1,d=0.9. (2)设置非线性扩展函数的参数c=2. (3)采用灰度级倒置变换函数s=255-r进行图像变换 (4)设置二值化图像的阈值,分别为level=0.4,level=0.7 解:参考程序如下: I=imread('C:\lena8.jpg'); figure; subplot(2,3,1); imshow(I); title('原图'); J=imadjust(I,[0.3;0.6],[0.1;0.9]); %设置灰度变换的范围 subplot(2,3,2); imshow(J); title('线性扩展'); I1=double(I); %将图像转换为double类型 I2=I1/255; %归一化此图像 C=2; K=C*log(1+I2); %求图像的对数变换 subplot(2,3,3); imshow(K); title('非线性扩展'); M=im2bw(I,0.5); M=~M; %M=255-I; %将此图像取反 %Figure subplot(2,3,4); imshow(M); title('灰度倒置'); N1=im2bw(I,0.4); %将此图像二值化,阈值为0.4 N2=im2bw(I,0.7); %将此图像二值化,阈值为0.7 subplot(2,3,5); imshow(N1); title('二值化阈值0.4'); subplot(2,3,6); imshow(N2); title('二值化阈值0.7');

图像复原方法综述

图像复原方法综述 1、摘要 图像是人类视觉的基础,给人具体而直观的作用。图像的数字化包括取样和量化两个步骤。数字图像处理就是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图像复原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改善图像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对图像的退化过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求解该逆问题获得图像的复原模型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合理估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图像退化的原因、图像复原技术的分类和目前常用的几种图像复原方法,详细的介绍了维纳滤波、正则滤波、LR算法和盲区卷积,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图像退化、图像复原、维纳滤波、正则滤波、LR算法、盲区卷积、 2、图像复原概述 在图像的获取、传输以及保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如大气的湍流效应、摄像设备中光学系统的衍射、传感器特性的非线性、光学系统的像差、成像设备与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感光胶卷的非线性及胶片颗粒噪声以及电视摄像扫描的非线性等所引起的几何失真,都难免会造成图像的畸变和失真。通常,称由于这些因素引起的质量下降为图像退化。 图像退化的典型表现是图像出现模糊、失真,出现附加噪声等。由于图像的退化,在图像接受端显示的图像已不再是传输的原始图像,图像效果明显变差。为此,必须对退化的图像进行处理,才能恢复出真实的原始图像,这一过程就称为图像复原[1]。 图像复原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处理技术,与图像增强等其他基本图像处理技术类似,也是以获取视觉质量某种程度的改善为目的,所不同的是图像复原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估计过程,需要根据某些特定的图像退化模型,对退化图像进行复原。简言之,图像复原的处理过程就是对退化图像品质的提升,并通过图像品质的提升来达到图像在视觉上的改善。 由于引起图像退化的因素众多,且性质各不相同,目前没有统一的复原方法,众多研究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物理环境,采用了不同的退化模型、处理技巧和估计准则,从而得到了不同的复原方法。 图像复原算法是整个技术的核心部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国外却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早期的图像复原是利用光学的方法对失真的观测图像进行校正,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年级: 09级电子信息工程二班

实验一常用MATLAB图像处理命令 一、实验内容 1、读入一幅RGB图像,变换为灰度图像和二值图像,并在同一个窗口内分成三个子窗口来分别显示RGB图像和灰度图像,注上文字标题。 实验结果如右图: 代码如下: Subplot (1,3,1) i=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2.jpg') imshow(i) title('RGB') Subplot (1,3,2) j=rgb2gray(i) imshow(j) title('灰度') Subplot (1,3,3) k=im2bw(j,0.5) imshow(k) title('二值') 2、对两幅不同图像执行加、减、乘、除操作,在同一个窗口内分成五个子窗口来分别显示,注上文字标题。 实验结果如右图: 代码如下: Subplot (3,2,1) i=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 \16.jpg') x=imresize(i,[250,320]) imshow(x) title('原图x') Subplot (3,2,2) j=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 \17.jpg') y=imresize(j,[250,320]) imshow(y) title('原图y') Subplot (3,2,3) z=imadd(x,y) imshow(z)

title('相加结果');Subplot (3,2,4);z=imsubtract(x,y);imshow(z);title('相减结果') Subplot (3,2,5);z=immultiply(x,y);imshow(z);title('相乘结果') Subplot (3,2,6);z=imdivide(x,y);imshow(z);title('相除结果') 3、对一幅图像进行灰度变化,实现图像变亮、变暗和负片效果,在同一个窗口内分成四个子窗口来分别显示,注上文字标题。 实验结果如右图: 代码如下: Subplot (2,2,1) i=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 \23.jpg') imshow(i) title('原图') Subplot (2,2,2) J = imadjust(i,[],[],3); imshow(J) title('变暗') Subplot (2,2,3) J = imadjust(i,[],[],0.4) imshow(J) title('变亮') Subplot (2,2,4) J=255-i Imshow(J) title('变负') 二、实验总结 分析图像的代数运算结果,分别陈述图像的加、减、乘、除运算可能的应用领域。 解答:图像减运算与图像加运算的原理和用法类似,同样要求两幅图像X、Y的大小类型相同,但是图像减运算imsubtract()有可能导致结果中出现负数,此时系统将负数统一置为零,即为黑色。 乘运算实际上是对两幅原始图像X、Y对应的像素点进行点乘(X.*Y),将结果输出到矩阵Z中,若乘以一个常数,将改变图像的亮度:若常数值大于1,则乘运算后的图像将会变亮;叵常数值小于是,则图像将会会暗。可用来改变图像的灰度级,实现灰度级变换,也可以用来遮住图像的某些部分,其典型应用是用于获得掩膜图像。 除运算操作与乘运算操作互为逆运算,就是对两幅图像的对应像素点进行点(X./Y), imdivide()同样可以通过除以一个常数来改变原始图像的亮度,可用来改变图像的灰度级,其典型运用是比值图像处理。 加法运算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求平均值 减法运算常用于检测变化及运动的物体,图像相减运算又称为图像差分运算,差分运算还可以用于消除图像背景,用于混合图像的分离。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一(附源程序)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一 一.实验内容: 图像灰度变换 二.实验目的: 学会用Matlab 软件对图像灰度进行变换;感受各种不同的灰度变换方法对最终图像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 1.获取实验用图像:rice.jpg. 使用imread 函数将图像读入Matlab 。 2.产生灰度变换函数T1,使得: 0.3r r < 0.35 s = 0.105 + 2.6333(r – 0.35) 0.35 ≤ r ≤ 0.65 1 + 0.3(r – 1) r > 0.65 用T1对原图像rice.jpg 进行处理,使用imwrite 函数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 3.产生灰度变换函数T2,使得: s = 用T2对原图像rice.jpg 进行处理,使用imwrite 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 4.分别用 s = r 0.6; s = r 0.4; s = r 0.3 对kids.tiff 图像进行处理。为简便起见,请 使用Matlab 中的imadjust 函数。使用imwrite 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 5.对circuit.jpg 图像实施反变换(Negative Transformation )。s =1-r; 使用 imwrite 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 6.对rice.jpg 图像实施灰度切片(Gray-level slicing )。具体要求如下: 当0.2 ≤ r ≤ 0.4时,将r 置为0.6, 当r 位于其他区间时, 保持其灰度与原图像一样。使用imwrite 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 7.利用灰度变换对Picture.jpg 做增强处理,突出图中的人物,改善整个图像过 于灰暗的背景。通过调节参数,观察变换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变化,寻找出最佳的灰度变换结果。写出所采用的拉伸表达式。(提示:用imhist 观察图像直方图,利用分段线性灰度变换。 )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程序MATLAB.

实验一 内容(一) (1)彩色图像变灰度图像 A=imread('1.jpg'); B=rgb2gray(A); figure subplot(1,2,1), imshow(A) title('原图') subplot(1,2,2), imshow(B) title('原图灰度图像') (2)彩色图像变索引图像 A=imread('1.jpg'); figure subplot(1,2,1), imshow(A) title('原图') [X,map]=rgb2ind(A,128); subplot(1,2,2), imshow(X,map) title('原图索引图像') (3)彩色图像变二值图像 A=imread('1.jpg'); figure subplot(1,2,1), imshow(A) title('原图') C=im2bw(A,0.2); subplot(1,2,2), imshow(C) title('原图二值图像') (4)灰度图像变索引图像(一) A=imread('1.jpg'); figure B=rgb2gray(A); subplot(1,2,1), imshow(B) title('灰度图像') C=grayslice(B,39); subplot(1,2,2), imshow(C) title('灰度变索引图像')

(5)灰度图像变索引图像(二) A=imread('1.jpg'); figure B=rgb2gray(A); subplot(1,2,1), imshow(B) title('灰度图像') [X,map]=gray2ind(B,63); subplot(1,2,2), imshow(X,map) title('灰度变索引图像') (6)灰度图像变彩色图像 A=imread('1.jpg'); figure B=rgb2gray(A); subplot(1,2,1), imshow(B) title('灰度图像') C=gray2rgb(B,map); subplot(1,2,2), imshow(C) title('灰度变彩色图像') 内容(二) (1)灰度平均值 A=imread('1.jpg'); figure B=rgb2gray(A); subplot(1,2,1), imshow(B) title('灰度图像') B=double(B); [m,n]=size(B); sumg=0.0; for i=1:m; for j=1:n; sumg=sumg+B(i,j); end end avg=sumg/(m*n) % 均值 maxg=max(max(B)) % 区域最大灰度ming=min(min(B)) % 区域最小灰度 (2)彩色平均值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一

实验一图像变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图像变换的意义和手段 2.熟悉离散傅里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离散小波变换的基本性质; 3.熟练掌握图像变换的方法及应用; 4.通过实验了解二维频谱的分布特点; 5.通过本实验掌握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数字图像的变换。 二.实验原理 1.应用各种离散变换进行图像处理 2.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定义 3. 离散小波变换定义 三.实验步骤 1.启动MATLAB程序;程序组中“work”文件夹中应有待处理的图像文件; 2.利用MatLab工具箱中的函数编制FFT频谱显示的函数; 3 .调入、显示“实验一”获得的图像; 4.对图像做FFT并利用自编的函数显示其频谱; 5.讨论不同的图像内容与FFT频谱之间的对应关系。 6.记录和整理实验报告。 四.实验程序与内容 clc; figure(1); load imdemos saturn2; title('原图像'); imshow(saturn2); figure(2); s=fftshift(fft2(saturn2)); imshow(log(abs(s)),[]); title('原图像傅立叶频谱'); figure(1); A=imread('liubh.jpg');

B=rgb2gray(A); imshow(B); title('原图像'); s=fftshift(fft2(B)); figure(2); imshow(log(abs(s)),[]); title('彩色图像的傅立叶频谱'); RGB=imread('liubh.jpg'); figure(1);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指导书-matlab实验其他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基本图像操作; 2结合实例学习如何在程序中增加图像处理算法; 3理解和掌握图像的线性变换和直方图均衡化的原理和应用; 4了解平滑处理的算法和用途,学习使用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拉普拉斯锐化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的程序设计方法; 5了解噪声模型及对图像添加噪声的基本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 灰度线性变换就是将图像中所有点的灰度按照线性灰度变换函数进行变换。 )],([),(y x f T y x g = ?? ? ??<≤+-<≤+-≤≤=255),(]),([),( ]),([),(0 ) ,(),(y x f b g b y x f b y x f a g a y x f a y x f y x f y x g b a γβα n y m x ,2,1 ,,,2,1== 2 直方图均衡化通过点运算将输入图像转换为在每一级上都有相等像素点数的输出图 像。按照图像概率密度函数PDF 的定义: 1,...,2,1,0 )(-== L k n n r p k k r 通过转换公式获得: 1,...,2,1,0 )()(0 -====∑∑ ==L k n n r p r T s k j k j j j r k k 3 均值(中值)滤波是指在图像上,对待处理的像素给定一个模板,该模板包括了其周围的临近像素。将模板中的全体像素的均值(中值)来代替原来像素值的方法。 4 拉普拉斯算子如下: ???? ??????--------111181111 拉普拉斯算子首先将自身与周围的8个像素相减,表示自身与周围像素的差异,再将 这个差异加上自身作为新像素的灰度。 三、 实验步骤 1 启动MA TLAB 程序,对图像文件分别进行灰度线性变换、直方图均衡化、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拉普拉斯锐化操作;添加噪声,重复上述过程观察处理结果。 2 记录和整理实验报告

用逆滤波和维纳滤波进行图像复原

用逆滤波和维纳滤波进行图像复原 在图像的获取、传输以及记录保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如成像设备与目 标 物体的相对运动,大气的湍流效应,光学系统的相差,成像系统的非线性畸变, 环境的随机噪声等原因都会使图像产生一定程度的退化, 图像退化的典型表现是 图像出现模糊、失真,出现附加噪声等。由于图像的退化,使得最终获取的图像 不再是原始图像,图像效果明显变差。为此,要较好地显示原始图像,必须对退 化后的图像进行处理,恢复出真实的原始图像,这一过程就称为图像复原。 图像复原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一类非常重要的处理技术, 主要目的就是消除 或减轻在图像获取及传输过程中造成的图像质量下降即退化现象, 恢复图像的本 来面目。 图像复原的过程是首先利用退化现象的某种先验知识,建立退化现象的数学模 型,然后再根据退化模型进行反向的推演运算,以恢复原来的景物图像。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图像复原模型 2了解逆滤波复原和维纳滤波复原 3掌握维纳滤波复原、逆滤波的 MatIab 实现 二、 实验原理 1、逆滤波复原 如果退化图像为g x, y ,原始图像为f x,y ,在不考虑噪声的情况下,其 退化 模型可用下式表示 g χ,y rgE f χ- ,y- - d d (12-25) 由傅立叶变换的卷积定理可知有下式成立 G u,v =H u,v F u,v (12-26) 式中,G u,v 、H u,v 、F u,v 分别是退化图像 g x,y 、点扩散函数 h x y 、原始图像f X, y 的傅立叶变换。所以 (12-27) 由此可见,如果已知退化图像的傅立叶变换和系统冲激响应函数 (“滤被” f x,y =F 4 F u,v =F G u,v H u,v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实验八答案

1)A=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七\Fig_lenna_RGB.bmp'); A=im2double(A); [m,n,q]=size(A); R=A(:,:,1); G=A(:,:,2); B=A(:,:,3); H=zeros(m,n); for i1=1:m for i2=1:n num=0.5*(R(i1,i2)-G(i1,i2)+R(i1,i2)-B(i1,i2)); den=sqrt((R(i1,i2)-G(i1,i2))^2+(R(i1,i2)-B(i1,i2))*(G(i1,i2)-B(i1,i2))); theta=acos(num/den)*180/pi; if(B(i1,i2)<=G(i1,i2)) H(i1,i2)=theta; else H(i1,i2)=360-theta; end min1=min(R(i1,i2),G(i1,i2)); min1=min(B(i1,i2),min1); S(i1,i2)=1-3/(R(i1,i2)+G(i1,i2)+B(i1,i2))*min1; end end I=(R+G+B)/3; subplot(1,3,1),imshow(H),title('色度图H'); subplot(1,3,2),imshow(S),title('饱和图S'); subplot(1,3,3),imshow(I),title('强度图I');

2) A=imread('C:\Users\fengjue\Desktop\1.tif'); A=im2double(A); [m,n,q]=size(A); R=A(:,:,1); G=A(:,:,2); B=A(:,:,3); H=zeros(m,n); for i1=1:m for i2=1:n value1=I(i1,i2)*(1+S(i1,i2)*cos(H(i1,i2))/cos(pi/3-H(i1,i2)/180*pi)); value2=I(i1,i2)*(1-S(i1,i2)); switch(floor(H(i1,i2)/120)) case 0 im2(i1,i2,1)=value1; im2(i1,i2,2)=3*I(i1,i2)-R(i1,i2)-B(i1,i2); im2(i1,i2,3)=value2; case 1 H(i1,i2)=H(i1,i2)-120; im2(i1,i2,1)=value2; im2(i1,i2,2)=value1; im2(i1,i2,3)=3*I(i1,i2)-R(i1,i2)-G(i1,i2); case 2 H(i1,i2)=H(i1,i2)-240; im2(i1,i2,1)=value2; im2(i1,i2,2)=value1; im2(i1,i2,3)=3*I(i1,i2)-R(i1,i2)-G(i1,i2); end end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