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启停系统的研究
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论文

1工作方式行驶中只要直接踩制动踏板,车辆完全停止大概两秒钟后发动机就会自动熄火,一直踩着制动踏板,发动机就会动机启停技术保持关闭。
只要一松开刹车,或者转动方向盘,发动机又会马上自动点火,立即又可以踩油门起步,整个过程都处于D档状态。
为了解决一直踩住刹车过于疲劳的问题,只要把AUTO HOLD电子手刹也一并开启,那么发动机只会在轻踩油门踏板之后才启动,右脚就不需要一直踩住刹车了。
2工作原理启停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车辆因为拥堵或者路口停止行进。
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停车摘挡。
这时候,Start/Stop系统自动检测:发动机空转且没有挂挡;防锁定系统的车轮转速传感器显示为零;电子电池传感器显示有足够的能量进行下一次启动。
满足这三个条件后,发动机自动停止转动。
而当信号灯变绿后,驾驶员踩下离合器,随即就可以启动“启动停止器”,并快速地启动发动机。
驾驶员挂挡,踩油门,车辆快速启动。
在高效的蓄电池技术和相应的发动机管理程序的支持下,启停系统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正常工作,只需短暂的预热过程便可激活。
3相关信息1. 点火过程并不费油自动启停技术主要用在堵车情况下这种情况多半发动机是热的热车着车本身油耗没多大发动机通常在350转就可以启动比怠速转速低一半假设除了自身内阻和必须设备比如变速箱的损耗之外没有其他负荷那油耗肯定小于怠速2.频繁启动并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多大磨损发动机内部主要靠油膜润滑鉴于自动启停的时间都很短被机油泵打上去的机油不会都流回去零件上还是保留了很多机油在启动而且是热启动那么点转速和时间里没什么影响传统上对发动机磨损大的事冷启动和高温冷启动以目前的机油技术只要能用好些的机油其对磨损的影响应该是低于高温带来的折寿3. 第三点有可能是需要考虑的但普通车用的电瓶和有混合动力汽车用的电池不一样我们用的通常叫起动型电瓶这种电瓶设计就是为了大电流放电但不能长时间使用否则很快就完蛋了而更新的电池技术可以实现即提供大电流输出又可以保证一定的寿命只是目前价格比较高另外还有很多尚未投入民用的新技术比如电容电池燃料电池等据说某品牌的自动启停车在澳大利亚实际使用60万公里后电瓶衰减到需要更换只是衰减并不是完全损坏。
用于发动机怠速启停控制装置设计研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0引言空转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是空转启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车辆又具有空转启动系统[1]。
分析研究了汽车怠速启停系统与电控系统的组成成分,发现在检测汽车怠速启停系统时,不同传感器之间存在差异。
感应器通过导线向控制器传递检测到的参数,利用传感器检测到的不同参数,控制器对这些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启停。
该方法常用于有空转启停系统的汽车上。
针对城市车辆的使用特点,研究了发动机怠速启停系统[2]。
1系统结构设计怠速启停是微型汽车的混合动力技术,它对传统汽车的前轮系统进行了微创改造,将普通铅酸电池和原车的启动器进行深度充电[3]。
利用深充型蓄电池和增强型起动器,同时增加电瓶传感器,配合制动真空泵、制动信号、离合器信号、齿轮信号等输入信号,实现发动机的自动启动/停车操作[4]。
使用自动启停功能,可起到节能作用。
汽车发动机在无风状态下(如等待红灯、短停等),并满足一定条件后,启动系统自动关闭发动机。
当重新起动时,启动器会自动运行和拖动引擎快速起动[5]。
1.1启动器在发动机启动时,必须先打开点火装置,将复合电源的电流用导线连接到直流电机起动器的转子上,传送部分转子的转向力给启动器。
引擎转动后,启动机构停止转动,启动引擎也断开连接,启动机电路由电磁开关控制。
在汽车发动机中,通常使用直流起动器,直流电动机启动时需要很大的转矩,因此通过的电流非常大。
1.2发电机在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中,介绍了端子绕组匝数和整流器绕组匝数的总和。
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由转子、定子、整流器和端盖组成。
马达发电原则是在电刷激励下,电池电流产生的磁场使转子旋转。
定子绕组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产生交流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是发电机发电的基本原理。
整流器是交流发电机的一种,用于将发电机的电机由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构成,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打开点火开关,电池提供电流,充电指示灯通过电流,发动机启动,要注意发电机的使用,电瓶与发电机的接线端子相同。
汽车自动启停原理

汽车自动启停原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自动启停系统成为了现代汽车的一项重要技术。
汽车自动启停系统是指在车辆停止行驶时,发动机会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行驶时,发动机会自动启动。
这一系统的出现,不仅可以减少汽车的燃油消耗,还可以降低尾气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汽车自动启停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车速检测、发动机控制和启动控制。
首先,车速检测是汽车自动启停系统的基础。
当车辆停止行驶时,系统会通过车速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的静止状态。
这个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车轮或传动轴上,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
当车速低于一定阈值时,系统会判断车辆已经停止行驶,准备进入自动熄火状态。
其次,发动机控制是汽车自动启停系统的核心。
当车辆停止行驶后,系统会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发动机的熄火。
ECU是车辆的大脑,负责监测和控制车辆的各个系统。
当系统检测到车辆停止行驶时,ECU会发送指令给发动机控制单元,关闭燃油供给和点火系统,使发动机停止运转。
这样一来,发动机就不会浪费燃油和产生尾气排放。
最后,启动控制是汽车自动启停系统的关键。
当车辆需要继续行驶时,系统会通过ECU发送指令给发动机控制单元,启动发动机。
发动机控制单元会重新给燃油供给和点火系统供电,使发动机重新运转。
这个过程通常非常迅速,车辆可以在几毫秒内重新启动,准备继续行驶。
汽车自动启停系统的原理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多个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的协同工作。
例如,系统还需要检测车辆是否已经停稳,以及车辆是否处于空调或音响等高功耗状态。
只有在满足一系列条件的情况下,系统才会启动或熄火发动机,以确保行驶的安全和舒适。
汽车自动启停系统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还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汽车自动启停系统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约5%至1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至10%。
这对于减少能源消耗和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启停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汽车启停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作为现代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启停系统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启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车辆停止的瞬间,自动关闭发动机,并在需要启动时快速恢复运行。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在停车等待时的燃油消耗和排放,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城市拥堵和改善驾驶体验。
然而,目前汽车启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启停系统的操作频繁会引发车辆震动和音响问题,影响驾驶的舒适性和安静性;启动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交通环境和道路规则。
因此,汽车启停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针对汽车启停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优化启停的控制逻辑。
目前汽车启停系统的主要控制逻辑是通过车辆行驶状态和环境信息来自动判断启停条件。
但由于启停控制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变化、路况的不确定性等),控制逻辑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例如,可以加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进行学习和分析,提高启停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预测性。
二、优化启动/停止过程的控制算法。
启停系统的启动/停止过程涉及到多个控制单元的协同控制,例如发动机管理单元、变速器单元、电池管理单元等。
在启动/停止过程中,不同的控制单元需要进行精密的协调和调节,以确保启动/停止过程的平稳和高效。
因此,必须通过对算法的优化和改进,提高控制单元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优化启动/停止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
启停系统的启动/停止过程往往会引发车辆震动和噪音问题,这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和健康安全都有着不利影响。
因此,必须通过优化启动/停止的控制算法、精密控制调试和设备优化等手段,减少系统运行时的震动和噪音问题。
四、优化启动/停止过程的能源效率。
汽车启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因此需要针对各种驾驶环境和工况下的启动/停止过程,进行能源效率的优化。
例如,在长时间堵车等待时,可以适当延长启停时间,以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排放量。
发动机怠速启停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图1
图2
当车速v<5km/h时,发动机水温t=90℃时,发动机启动转速n=0r/min,(n<700r/min)。
2.2发动机怠速启停系统的控制策略
n是转速,v是速度,t是温度.
图3
3结论
本文研究了集成式起动机/发电机怠速启停系统和分
图1针阀体与针阀套之间的接触密封机理
(a )初始接触
(b )受力接触
针阀体与针阀套接触端面之间的凹坑等不平的平面
会产生流体静压和流体动压升举力,
将浮动的密封面升举使两个原来表面高低不平、
相互接触的微凸体彼此从而使接触式端面密封变成非接触式端面密封种情况下产生的非接触机械密封,若没有采取相应的防
密封端面会产生微米级的缝隙,
密封的泄漏量会很大。
因此在针阀体密封端面表面加工出微米级的微结
使其在针阀偶件紧固力的作用下,
尽可能地增大接触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
微结构使可能发生塑性形变的接
触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弹性形变,有效地改善表面接触
最终减少高压油的泄漏。
微结构的密封机理如图气体污染。
参考文献:
张建俊.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技术研究

汽车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技术研究徐杰【摘要】介绍了整车姿态角定义、测量方法和校验标准,通过实例分析整车姿态出现较大偏差时的原因分析思路及控制方法,并列举出影响整车姿态的几大关键因素,指出整车姿态设计时需重点关注的事项.【期刊名称】《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年(卷),期】2019(057)006【总页数】3页(P90-92)【关键词】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控制策略;ME7系统【作者】徐杰【作者单位】401520 重庆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4.1;TK417.10 引言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可以使车辆停止且发动机怠速运行的时候自动熄火停止发动机运转,而当驾驶员松开脚刹后迅速自动启动发动机并使车辆继续行驶。
开发启停系统的目的是使汽车在等红灯、堵车等情况下的怠速油耗要尽量减少,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排放。
特别是城市工况,智能启停系统对发动机油耗和排放减少潜力最高可达15%。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用车辆配备有智能启停系统以便达到节能减排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目的,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频繁启动的过程,因启动过程发动机噪音大,且频繁启动对发动机相关部件有一定的损害,为了使启停系统控制逻辑更符合中国路况,本文对其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1 启停系统结构智能启停系统对传统汽车的结构改动较小,对动力传输结构没有改变,只是对几个部件做替换,增强汽车的相应功能[1]。
例如:增强型起动机(SSM)取代传统起动机,增强型铅酸电池(AGM)取代原有的普通铅酸蓄电池,升级发动机控制器,增加带智能启停功能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MS:Engine Management System)和一系列传感器。
其中传感器包括电池电量传感器(EBS)、空挡位置传感器、离合器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舱盖传感器、车门传感器、发动机水温传感器、踏板相关传感器、制动真空度传感器等。
发动机管理系统为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核心处理器,具有起动/停止协调程序,同时负责采集汽车所有状态变量,对发动机状态做判断与控制[2]。
启停功能工作原理

启停功能工作原理
启停功能是指汽车发动机在需要时启动或停止的一种功能。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检测启停条件:当车辆停在红灯等待时,启停系统会通过车辆传感器检测到刹车踏板的状态、车速、车辆的运行状态等信息。
一旦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车速为零且刹车踏板被踩下,启停系统开始准备启动或停止发动机。
2. 发动机停止:启停系统会控制发动机熄火。
首先,它会检测发动机工作状态,例如检查是否有其他系统正在使用发动机的能力。
然后,它会调整电子油门控制单元,将节气门完全关闭,停止燃油供给,并关闭点火系统。
最终,发动机完全熄火,并进入休眠状态。
3. 发动机启动:当需要继续行驶时,启停系统会控制发动机重新启动。
在启动过程中,启停系统会调整电子油门控制单元,增加燃油供给,并重新启动点火系统。
同时,它会监测发动机的转速和温度,确保启动过程的安全和顺畅。
4. 系统干预:启停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干预。
例如,在低温环境下,为了保护发动机和车辆系统,启停系统可能会自动停止启停功能;在发动机启动或熄火时,它可以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其他车辆系统的运行,以确保启动或熄火过程的平稳。
总的来说,启停功能通过车辆传感器检测车辆状态,并通过电
子控制单元控制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点火系统和节气门,实现发动机的自动停止和启动。
它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并在适当的情况下通过干预其他车辆系统来保证驾驶的顺畅和安全。
汽车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Abs t r ac t: I n t h e f a c e o f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s e v e r e e n v i r o nme n t a l a n d e n e r g y i s s u e s, mo r e a n d mo r e a t t e n t i o n h a s b e e n
中 图分 类 号 : T H 3 9 ; T P 3 9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 2 0 1 7 ) 0 2— 0 0 2 2—0 0 4
S t u dy o n t he Ke y Te c h no l o g y o f En g i ne S t o p &S t a r t S y s t e m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e n g i n e s t a r t—s t o p s y s t e m, ma i n l y d i s c us s e s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s uc h a s t h e v a l v e c o n t r o l t y p e AGM
b a t t e r y, v o l t a g e ma n a g e me n t u n i t , e n h a n c e d s t a t r e r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y. g C o mb i n i n g wi t h t h e r e a l v e h i c l e t e s t , i t a l s o a n a l y z e s t h e e f f e c t o f e n e r g y—s a v i n g a n d e mi s s i o n—r e d u c t i o n o f t h e s y s t e m.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s t h a t f u e l c o 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启停系统的研究
摘要:由于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拥堵十分严重,导致废气排放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石油资源消耗巨大。
本文主要研究启停装置工作过程,是在停车阶段自动切断发动机使油耗减少,并在驾驶员欲起步时自动再次启动发动机,减少在怠速时产生的污染物及油耗。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increase of car ownership,traffic jam becomes very serious and consequently automobile exhaus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urban air quality and oil resources consumption becomes hug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start-stop system, which automatically cuts off the engine in stopping phase to reduce oil consumption and starts the engine automatically again when the driver is going to start thus reducing pollution and oil consumption in idle speed.
关键词:启停系统;蓄电池;发动机
key words: start-stop system;storage battery;engine 中图分类号:u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23-02
1 研究背景
由于城市拥堵十分严重,导致废气排放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据统计京津地区pm2.5的污染中,机动车的尾气占30%,
成为城市中重要污染物之一。
同时,现在能源日渐减少,价格上升。
而汽车在怠速时,其油耗是正常行驶时的1.4倍。
我国一些城市,曾建议驾驶员在停车等候交通信号灯或交通拥堵超过一分钟,驾驶员需关闭发动机,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但此项规定没有强制性,操作复杂,所以执行情况并不好,所以交通工具必须寻找一种节约。
根据这个出发点开发了启停(start-stop)装置,能在轨道道口或者交通信号灯前停车时自动短时切断发动机,当要继续行驶时不用操作点火钥匙就能启动发动机。
根据法国psa公司的研究,怠速停机可减少车辆的百公里油耗约2.5%~10%。
2 系统介绍
启停装置主要作用是在停车阶段自动切断发动机使油耗减少,并在驾驶员欲起步时自动再次启动。
一旦汽车在以至少3km/h速度起步约4秒钟后行驶,就自动激活启停装置工作。
启停装置的功能是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执行的,集成在发动机控制器软件内。
启停装置规定用对启停装置非常重要的是,要了解启动器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否允许发动机再次启动。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启动电压预告。
它说明已对重新启动发动机的所有特性和数值进行了分析。
从而在蓄电池状态和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之间进行一种不间断的对比。
根据启动电压预告决定是否可以执行启停装置工作,或是否切断某些用电器,这是为了不再继续提高电流需用量。
有关这方面情况目前涉及座椅加热装置、后风窗加热装置、视镜加热装置、转向盘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
这些器件在发动机再启动前必须防备性地予以切断,
在发动机启动这个时间点停止工作。
3 系统工作过程
我们以手动变速器为例介绍启停装置工作过程。
汽车以50km/h
驶近红灯。
驾驶员切换到低速挡并踩刹车汽车减速直至停住。
驾驶员使汽车进入怠速状态并松开离合器踏板。
启停装置切断发动机。
仪表板显示器上有一个启停标识表示准备再次接通。
交通信号灯转换到绿灯。
驾驶员踩踏离合器踏板。
启停装置再次自动接通发动机。
仪表板显示器上的启停标识熄灭。
驾驶员挂挡使汽车加速继续行驶。
4 系统工作条件
为了能使启停装置切断发动机,驾驶员除了手工操作离合器、换挡装置和制动器外,还必须满足下面条件。
4.1 正常工作条件:
①发动机停运的条件汽车停住(车速=0km/h)。
②发动机转速低于1200n/min。
③冷却剂温度在25℃和100℃之间。
④制动真空在550mbar以上。
⑤蓄电池能够提供在“发动机切断”之前计算出的为再次启动发动机所需要的电能(启动电压预告)。
⑥蓄电池温度大于或者等于-1℃和小于55℃。
⑦对乘员的空气调节要求不要太高。
⑧出风口额定和实际温度间的差值低于8℃。
⑨柴油颗粒过滤器不进行回收工作(仅柴油机)。
继续行驶-发动机启动。
由启停装置再次自动启动发动机必须满足下面阐明的条件。
①发动机启动的条件。
②驾驶员已系上安全带(安全带锁已入扣)。
③发动机罩盖已关闭。
④驾驶员车门已关闭(该条件只有在以后的进度表才能集成进入系统)。
⑤是手动变速器车型。
⑥操作离合器踏板。
⑦变速杆处在中间位置。
⑧或者是双离合器变速器。
⑨松开制动踏板。
4.2 下面的情况影响在驾驶员没有对此故意操作,但由于特定的环境或要求下,有可能启动发动机:
①行驶状态发生变化(例如:在制动松开后从停车状态开始滚动)。
②由乘员激活汽车内部系统(例如:激活除霜器)。
③汽车系统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例如:外界温度)。
根据汽车装备,下列条件亦可能起着作用:
①汽车在向下倾斜的马路上从停车状态开始滚动。
必须制动助力和转向助力。
②如果汽车滚动速度高于3km/h,则发动机自动启动。
③发动机的冷却温度不在25℃和100℃之间。
④制动助力不够。
⑤蓄电池的充电状态不够。
⑥操作除霜器按键。
⑦提高鼓风机档级大于四级
⑧在空调设备上提高暖风或者冷风要求(出风口额定-实际温差>8℃)。
⑨为了保证启停装置工作激活时再次启动发动机,可对某些辅助用电器或者舒适性功能,例如:座椅加热,在发动机停运后不予接通。
4.3 系统在工作中,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可能会造成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或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发动机启停系统会中断工作。
除了已经说明的发动机停运或自动发动机启动的影响因素外,下列条件导致启停装置工作中断:
①启停装置已被启停装置工作按键切断。
②蓄电池的充电状态不能再次启动发动机(启动电压预告)。
③除霜功能被激活。
④前风窗玻璃加热装置被激活。
⑤空调设备操作元件上调节的温度与实际车内温度偏差8℃以上。
⑥发动机转速大于1200n/min。
⑦发电机失灵,例如:三角皮带撕断。
5 小结
随着道路交通情况的恶化、石油资源的匮乏以及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介绍了发动机起停系统的在这三方面的优点,介绍了起停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为继续此项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johnson controls. powertrain strategies for the
21stcentury[m].2011.
[2]jose pessis. psa peugeot citroen stop & start.
[3]the 21st worldwide battery,hybrid and fuel.cell electric vehicle symposium & exhibition.
[4]朱敏慧.start-stop的中国前景[j].汽车与配件,2009.
[5]us headquarters.bosch leading the stop-start market[j]. automotive electronic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