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的优化设计

停车场的优化设计
停车场的优化设计

停车场的优化设计

电子系08电气(2)班 韦伟 2008080541

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停车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停车困难已逐渐成为市

民们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停车难问题,除了尽可能的增加停车场以外,对停车场进行优化设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供需矛盾。停车场的优化设计就是在停车场大小确定的情况下,对停车区域进行优化设计,以便容纳更多的车辆。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分析一下这一情况,找出缓解停车困难的有效办法。

假设某公共场所附近有一块空地,如果不考虑建设地下或多层结构,我们该如何有效的

设计停车位置呢?一般来说,想尽可能的把车塞进停车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垂直停靠的方式将车一辆挤一辆地排成行,但是这样停放的后果就是车辆不能自由出入,只有后进入的车辆全部先出去了,先进入的车才可以离开停车场,显然不符合实际的需求。因而,为了使汽车能够自由地出入停车场,必须设立一定数量具有足够宽度的通道,并且每个通道都应该有足够大的“转弯半径”, 而通道越宽越多,就会使得容纳的车辆数越少。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在满足车辆能够自由进出的实际需求下,如何进行停车位置和车行通道的设计,才能够停放更多的车辆,从而做到既方便停车又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非货运车辆大小的种类。根据实际调查和经验数据,这类车辆一般

可分为小轿车,中型客车和大型客车三类。其中小轿车约占九成,大型客车约占一成,而中型客车一般不多于1%。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免去对中型客车的车位设计,即便有中型客车停车的需要,可以使用大型车的车位,这也符合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停车场的车位设计情况。我们设小轿车所占的比例为0.9α=,大型客车所占的比例为10.1α-=,当然现实中也有不少全为小轿车设计的停车场,例如小区的地下车库。

再来看看车位的大小。根据实际的调查,城市内比较普通的小轿车长度一般不超过4.7

米,宽度一般不超过1.7米,而一般大型客车长度不超过12米,宽度不超过2.2米。另外,经实际考察可知,停车场中标志线的宽度大约为0.1米,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停车场中停放轿车需要的车位长5L C =米,宽 2.5W C =米,这其中包括了0.1米的标志线宽度和至少0.3米的汽车间的横向间距。设停放大客车需要长12.5L B =米,宽3W B =米,其中包括0.1米的标志线宽度和必要的汽车之间的横向间距。

考虑到汽车从通车道驶入车位一般得转弯,所以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也是停车场设计所

要考虑的重要参数。所谓最小转弯半径,就是汽车转弯时转向中心到汽车外侧转向车轮轨迹间的最小距离。根据实际调查,可设小轿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为1 5.5C =米,与此同时,汽车转弯时转向中心到汽车内侧转向车轮轨迹间的最小距离为21 1.7 3.8C C =-=米,如图1所示。

对于大客车,我们设其最小转弯半径为110B =米,与此同时,大型车转弯时转向中心到内侧转向车轮轨迹间的最小距离为21 2.27.8B B =-=米。

本文的目的就是讨论应当整体设计车位的排布。对于给定的停车场,我们的目标就是尽

可能多地增加车位数,或者说,使每辆车占据的停车场面积尽可能小。

一 仅有一种车型的局部车位位置

大型客车和小轿车在停车时占地面积相差很大,一般都是分区停泊的。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只限于停放小轿车的简单情况,并且先不考虑停车场的实际大小,只是来研究一下应当如何给出局部设计,才能使每辆车占据的停车场地面积最小。

对于每一个车位,为了便于该车位上的小轿车自由进出,必须有一条边是靠通道的,设该矩形停车位的长边与通道的夹角为(0)2

π

θθ≤≤

,其中2

π

θ=

便是车辆垂直从通道驶入

车位,0θ=就是车辆从通道平行驶入车位,即平时所说的平行泊车。为了留出通道空间和减少停车面积,显然,我们可以假设该通道中的所有车位都保持着和该车位相同的角度平行排列,如图2所示。

图1

上图中,小轿车是自东向西行驶顺时针转弯θ角度驶入车位的。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小轿车驶入车位的情况,见图3,其中1C 为最小转弯半径,R 为通道的最小宽度。我们假定小轿车的最外端在半径为1C 的圆周上行驶,且此时轿车的最内端在半径为2C 的圆周上随之移动,然后以θ角度进入停车位,所以通道的最小宽度12cos R C C θ=-。

在保证车辆能够自由进出的前提下,本着要求通道宽度尽量小的原则,我们来看一下一排车位之间的各个数据,见图4。

图2

图3

每辆车均以角度θ停放,用W 表示小轿车停车位宽度,L 表示小轿车停车位长度(这里L 的最上方并没有取到最上端是考虑到车身以外的小三角形区域可以留给对面停车位使用),o L 表示停车位末端的距离,易见他们分别是停车角θ的函数,且有

sin W

C W θ

=

1

sin cos 2L W L C C θθ=+

01(cot )cos 2L W L C C θθ=+

11cos 2

W L C θ=

现在按照图4所示,计算一下每辆车占据的停车场面积()S θ.考虑最佳排列的极限情况,假设该排车位是无限长的,可以忽略该排车位两端停车位浪费掉的面积

012

L L ?,因为

它们被平均到每个车位上去的公摊面积很小,可以不计。从车辆所占的停车位来看,它占据的面积为W L ?,另外,它所占的通道的面积为W R ?。考虑到通道对面(也就是图4的下部)也可以有类似的一排车位可以相互借用此通道,所以可以对占用的通道面积减半,于是我们得到:

()2

12cos cos 12

2sin 2sin 2sin W W W W L C C C C C S W L W R C C θθθθ

θ

θ

=+

=+

+

-

(1)

我们的目标就是求出()S θ的最小值。 将1 5.5C =米,2 3.8C =米,5L C =米, 2.5W C =米代人(1)式,可得

() 6.875 1.625cos 12.5sin sin S θθ

θ

θ

=+

-

,()2

1.625 6.875cos sin S θ

θθ

-'=

图4

所以当 1.62513cos 6.875

55

θ==

,即76.33θ?≈时,()S θ达到最小,且(){}min 19.18S θ=平

方米。

需要说明的是,当0θ=时车位与车道平行,此时每辆车都得采用平行泊车的方式进入

车位,这是现实生活中马路边的停车位常见的情况,在一般的停车场中几乎很少看到。平行泊车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我们不考虑这样的情况。事实上,即便要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每单位车辆所占据的停车场面积()S θ也不困难,只不过对于平行泊车,所要求的每个车位的长和宽不应再是上面所说的L C 和W C ,特别是停车位的长度L C 将变得更长(否则,停泊的车辆将无法进出),其所要求的行车道的最小宽度也得足够大,以便能让泊车车辆通过,车位图形需按小轿车路线重新绘制,读者可以自行计算并得到这些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平行泊车是每辆车所占的平均面积明显地大于19.18平方米。

上述对车位的局部分析表明,当停车位与通道夹角76.33θ?≈时,可以使每单位车辆占

据停车场的面积达到最小。

二 仅有一种车型的全局车位排列

上面的局部分析告诉我们,如果保持一排车位方向一致,且与单向通道的夹角为

76.33θ?

≈,可使单位车辆占据的面积最小,此时宽度为R 的单向通道分别提供给其两边

的停车位使用。在通道两边都各安排一排小轿车车位时,考虑到路线的单行性质,通道两边的停车位角度θ应该相对,如图5所示。

对每一排停车位,其一边为通道,另一边则可以是另一排停车位或者是停车场的边缘。

所以

图5

停车排数C P 最多只能是通道数I P 的两倍,即:

2C I P P ≤ (2)

另一方面,如果按照一排停车位,一条通道,一排停车位这样三排一组的形式加以组合,

依次排列,确实也可以达到2C I P P =。即(2)式中的等号是可以成立的。此时,车位数可以达到停车位位置的最大值,排列情况同样可以见图5.

图5显示,在每排车位数相当大或者说,在不考虑整个停车场四角浪费的那些面积时,

我们可以使每单位车辆占用的停车场面积最小,并且对于小轿车来说,此最小值在车位角度

76.33θ?

≈时达到。

我们再来计算一下停泊车辆均为大型客车时的最佳角度,将模型(1)修改为:

()2

12cos cos 2sin 2sin 2sin W W W W L B B B B B S B B θθθθ

θ

θ

=+

+

-

(3)

并且将相应数据代人(3)得到:

()157.2cos 37.5sin sin S θθ

θθ

=+

-

, ()2

7.215cos sin S θ

θθ

-'=

取θ使()0S θ'=,即7.2

cos 0.48

15

θ=

=,求得当61.31θ?≈,此时每单位大型客车占据的

停车场面积最小,每辆车占据的面积为()50.66S θ=(平方米)。

综上所述,对于只有一种车型的足够大的停车场,按照现有的车辆尺寸大小计算,我们

将采用图5的排列方式设计停车位。对于小轿车,设计车位角度为76.33?

,单位车辆占据的停车场面积为19.18平方米。对于大型客车,设计的车位角度为61.31?

,单位车辆占据的停车场面积为50.66平方米。

三 两种车型的停车场设计的理想情况

对于两种车型,即小轿车和大型客车同时存在的情况,如果对于足够大的停车场地,我

们可以根据:(1)9:1αα-=的比例要求,计算出所需的小轿车车位排数和大型客车车位排数,以及每排的停车数目。根据第二部分的讨论,我们可以按一排停车位,一行通车道,一排停车位这样三排为一组的方式组合出停车场的结构,设小轿车有g C 组,大型客车有g B 组,每组的一排长度为G 米。

根据第一部分,对于小轿车的停车位置宽度

2.5

2.573

sin sin76.33

W

C

W

θ?

===(米),而

对于大型客车,其停车位置的宽度

3

3.420

sin sin61.31

W

B

W

θ?

===(米)。所以,对于小轿

车,每一组可以停放的车辆数目为2

2.537

G

?

,该停车场中总共可以停放

2

2.537

g

C G

??

辆小轿车,

而对于大型客车,同样可以得总车位数为2

3.420

g

B G

。根据

22

:9:1

2.537

3.420

g g

C G B G

????

=的比

例要求,我们可以得到: 6.77:1

g g

C B=。

综上所述,对于足够大的停车场地,我们可以用一排停车位,一条通车道,一排停车位为一组的形式来平行设计车位,大体结构可参见图5.至于小轿车组和大型客车组的比例,可以按照近似于6.77:1的形式,例如,取近似值7:1,13:2,20:3,27:4,34:5等比例建造。

四具体停车场车位设计

上面我们讨论的都是理想情况,现实中很多停车场的占地面积并不一定很大,而且从图5的设计安排来看,理想情况下的每一组车位都必须为车辆能够自由进出而设置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这样的设计既不经济也不安全。特别是对于某些收费的停车场或者要重点考虑安全设施的停车场,将不得不在众多的出入口设置收费点或关卡而增加成本,这显然不是最好的安排,那么对于一个具体形状和面积给定的停车场,我们将根据前面理想情况的讨论做出改进,以得到更合理的设计规划。

图6为某公共场所附设的停车场,它是一个长90米,宽45米的矩形区域,该矩形区域的四个角落有照明灯设置,其占据矩形角上的形状为边长2.5米正方形,见图6的星号区域。区域南边,西边,北边是围墙,东边是马路,这是可以作为停车场出入口的唯一的一条边。根据对当地实际情况的调查,该停车场位设计应考虑5至6个大型客车车位,其余都作为小轿车车位设计。现在我们就按照上述要求来对这块停车场进行车位的具体安排。

90米的停车场长边可以当作足够长的边来看待,我们将90米为一排来设计小轿车的车

位,即每排车位与矩形的长边平行。在理想情况下,根据第一部分讨论可知,最佳设计下的车位长度为:

1sin cos 5sin 76.33 1.25cos 76.33 5.1542

L W L C C θθ?

?

=+

=+=(米)

停车场通道宽度为:

12cos 5.5 3.8cos 76.33 4.602R C C θ?

=-=-=(米),

所以,理想情况下的一组(即两排车位中间加一条行通车道)的宽度约为:

214.91L R +=(米)

于是,45米宽可以考虑安置三组这样的车位,如图6的Ⅰ,Ⅱ和Ⅲ。

在小轿车的总体布局确定下来后,我们再来具体确定大型客车的车位。考虑到大型车的

转弯半径比较大,借用专门为小轿车车位设计的通道是肯定不行的。相对来说,大型客车停车位只占总停车位的很小一部分,在设计停车场的位置市,为了节省面积以增加车位数,应该将所有大客车位置放在一块,同样以矩形并排的形式放置。大客车在停车场中的停放方式也可以采用直角停放的停车方式,并按照其特殊的位置设置特殊宽度的通道。另外考虑到其进出上的困难情况,一般可安置在停车场的出口部分,例如,将其安排在东边靠马路处(注:东边临街,没有围墙),且垂直东边的马路横向占用小轿车的车位设置6个大型客车车位,大客车可直接由马路开进停车位,见图6的右边6个横向车位。

剩下的事情就是得解决出入口问题了,由于只能在东边设置出入口,并且Ⅰ,Ⅱ,

Ⅲ三

45

组区域为相互能借助对方区域的车位排列位置设置,通道形式方向应该间隔,即Ⅰ向东,Ⅱ向西,Ⅲ向东,或者Ⅰ向西,Ⅱ向东,Ⅲ向西。为此,必须在停车场的最西边设置南北走向的一排通道,以便让Ⅰ,Ⅱ,Ⅲ区车位的车辆都能够换向出入,具体可以参照图6的设置。

最后,考虑到既然在最西边已经设置了南北走向的一排通道,我们可以在该通道的西边

设置一排车位,此时该车位设计的车辆出入可以占用南北通道,所以这排车位的设计是最合理的,如图6中的区域Ⅳ.

根据如上的分析,我们对该停车场的车位大致设计成图6.东边的中部为入口,北部和

南部为出口,这样,即使在车辆较多的时候不至于难以驶出,通道方向也如图6所示。大型客车的车位已经确定为6个,小轿车车位的个数我们将根据Ⅰ,Ⅱ,Ⅲ的车位角度θ进行变化。

由于东西走向的通道和南北走向通道已经是垂直拐弯,所以毫无疑问,区域Ⅳ的车位将

垂直排列,去掉两边照明灯设置后西边宽度为40米,正好可以设置16个车位(2.5米宽和5米长),垂直于西边。我们可以计算出西边通道的宽度为12cos

5.52

R C C π

=-=(米)。

考虑到对称性质,我们设横向的6排的小轿车位个数分别是1X ,2X ,2X ,2X ,2X ,1X 个,并建立如下的小轿车车位个数模型:

12max 2416X X X =++

1020325 2.5905 5.5290..63cos 450,1,202

W L W i B L X W L X W L B s t L R C X i θπ

θ≤?

?

+++≤?

?++++≤??++≤?

>=??≤≤?

?且为整数 (4) 将公式s i n W C W θ

=

,1sin cos 2

L W L C C θθ=+

,01(cot )cos 2

L W L C C θθ=+

12cos R C C θ=-和数据5L C =, 2.5W C =,1 5.5C =,2 3.8C =,12.5L B =,3W B =分

别代人(4)式,化简后可得:

12max 2416X X X =++

21221820sin 5cos 33sin 2sin cos 0.5cos 26.8sin 4sin cos cos ..300sin 14cos 285

0,1,202

i X X s t X i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π

θ≤+?

?≤--?

?≤--?

?-≤?

>=?

?≤≤?

?且为整数 (5) 对于模型(5),如直接利用计算机编程求解会遇到一些麻烦,先是涉及θ的变化,然后

又涉及1X 和2X 。为此,我们先用微积分知识来讨论一下。

对于第一个限制条件1820sin 5cos θθ≤+,设()120sin 5cos f θθθ=+,易求得

()120cos 5sin f θθθ'=-

当1tan 4

θ=

时,函数有唯一的驻点,所以()1f θ在0,

4π?

?

?

??

?

内的最大值为

()1111m ax 0,arctan ,1844f f f π??

????≥?? ? ??????

?

于是,θ的取值范围应限制在区间,42ππ??????内,容易发现当,42ππθ??

∈????

时,

20sin 5cos θθ+,233sin 2sin cos 0.5cos θθθθ--

2

26.8sin 4sin cos cos θθθθ--,300sin 14cos θθ-

都为严格单调递增函数,这是求上面模型解的关键所在。只要求出

1820sin 5cos θθ≤+和300sin 14cos 285θθ-≤

的解集的交集,然后选取该交集中最大的θ即可,记此最大的θ为0θ,取

2

1000033sin 2sin cos 0.5cos 31X θθθθ??=--=?? 和2

2000026.8sin 4sin cos cos 23X θθθθ??=--=??

模型的解就得到了(式中[]...表示取整运算)。

利用数值计算或者计算机编程容易求出1820sin 5cos θθ≤+的解集为

46.78890θ?

?

≤≤,

300sin 14cos 285θθ-≤的解集为4574.28θ??

≤≤,于是

454.78874.θ?

≤≤

,取

74.288θ?

=

2

1000033sin 2sin cos 0.5cos 31X θθθθ??=--=?? 2

2000026.8sin 4sin cos cos 23

X θθθθ??=--=?? 所以最后得到小轿车车位数目应该为170个,Ⅰ,Ⅱ,Ⅲ区域的停车位方位角可取74?左右。

五 结束语

停车场的优化设计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我们从最理想的情况

出发,建立了一个一般停车场大致可以参考的布局和模型,然后又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加以说明。现实生活中,对于给定范围的停车场设计,可以根据特定的需要,结合理想情况下的基本布局,并加以调整,进行局部修改而得出较好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何文章,宋作忠,数学建模与实验[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 [2] 周明,孙树栋,遗传算法原理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3] Williams H P.Model Building in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John Wiley &Sons,1978 [4] 宋作忠,何文章,基于遗传算法的交易中心停车场优化设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1

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

简历
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
页脚内容 17

简历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 3
1.1 方案背景 ................................................................................................................... 3 1.2 设计依据 ................................................................................................................... 3 1.3 设计目标及原则........................................................................................................ 3 1.3.1 设计目标................................................................................................................ 3 1.3.2 设计原则................................................................................................................ 4 第二章 方案设计 .................................................................................................................... 4 2.1 防砸道闸 ................................................................................................................... 4
2.1.1 道闸可选功能................................................................................................ 5 2.2 智能引导系统 ........................................................................................................... 5
2.2.1 车位引导系统组成部分................................................................................ 6 2.2.2 车位引导系统主要好处................................................................................ 8 2.2.3 车位引导系统创新特点................................................................................ 8 2.2.4 车位引导系统设计思路................................................................................ 9 2.3 主要设备功能参数.................................................................................................. 10 2.3.1 防砸道闸...................................................................................................... 10 2.3.2 智能引导系统.............................................................................................. 12
页脚内容 17

停车场设计任务书

第一节设计依据 本次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须满足及符合以下各项所注明的规则及标准: A.项目建筑平面图及业主相关要求 B.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C.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50348-2004 D.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GB50396-2007 E.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GB50311-2007 F.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50343-2009 G.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计规DG/TJ08-1104-2006 H.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 16-2008 I.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 2005年版 J.国家和地方其它相关的现行标准和法规 第二节总则 A.由于本项目系统的设计须按商业进行系统的设计和配置。 B.本项目招标图纸上的设备数量为统一设计招标的基准,各设计设计单位应在此基 础上,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及本技术要求进行深化设计。 C.本次设计招标,各系统控制设备须按预留10%的扩展容量进行设计。 D.设计单位应根据本技术要求提供本项目智能化各系统详细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系 统图、平面图、各系统设计方案、点表,各系统设备配置表等。 E.设计单位针对本项目各智能化子系统所设计采用的智能化子系统设备,其产品的 规格、技术参数等,应具有通用性,不能有排他性。

第三节设计成果(所需提供的文件及图纸等要求) A、方案设计阶段须提供的成果要求如下: (1)提供各个弱电子系统方案供建设方选取,提供整体的系统架构,同时必须 满足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设计成果要求提供设计方案册(A3规格)2套、电子文档刻光盘1套。 (3)配合建设方成本管理中心进行成本估算。 B、初步设计阶段须提供的成果要求如下: (1)进行初步设计阶段的依据为经甲方审查确认的方案设计图纸及修改意见, 以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 (2)向建设方提交初步设计图纸4套(包括相应电子文档刻光盘1套)。 (3)设计深度不得低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C、施工图设计阶段须提供的成果要求如下: (1)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依据为经甲方审查确认的初步设计图纸及修改意见, 以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 (2)向建设方提交施工图设计图纸14套(包括相应电子文档刻光盘1套)。 (3)设计深度不得低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第四节说明 概述 本项目功能业态划分为购物中心、影院、室外商业街、地下超市;物业管理划分 为商业物业管理(购物中心(1#、2#)、电影院(3#)、室外商业街、4#栋~11# 栋商业、地下室车库和地上停车位、地下室商业部分)。 停车引导、收费、查询系统功能说明 功能目标:车牌自动识别为主,人工或自助发卡为辅;可无人值守自动放行;自动精确引导停车;手机与查询终端寻车;车位信息空闲与占用情况开放;

河南城建学院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停车场课 程设计说明书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题目: 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生姓名: ** ** 学号: 0734****** 指导教师: *** *** 开始时间:2013年12 月 23 日 完成时间:2014年1 月 3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地下停车场位置选定 (8) 地下停车场平明面布置 (8)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 (9) 防火等级划分、通道数量要求及说明(防火规范) (9) 确定设计的基本要求 (10) 行车通道的转弯宽度的计算 (12) 停车场的平面柱网 (13) 4 坡道形式 (14) 坡道的技术参数 (14) 坡道坡度 (15) 曲线缓坡段的曲线半径 (15) 停车场的室内最小净高 (15) 6 收费站和保安室 (16) 楼梯间 (16) 洗车间和修车房 (16) 洗车间和修车房 (16) 加油站 (16) 人行通道 (16) 其他设施 (17) 7 出入口照明设计 (17) 标志照明 (17) 车位照明 (17) 行人路线照明 (17) 整体环境照明 (17) 8

一、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各种城市地下功能空间的规划原理和建筑设计,并能熟悉专项规划与设计的步骤。使学生基本具备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阶段对地下空间进行规划所需的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规划表达能力。 课程设计的题目 河南城建学院某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具体题目,见方案分配表)。 课程设计的依据 1.刘皆谊,《城市立体化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贺少辉,《地下工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立道,《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4.,《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东南大学大学出版社。 5.耿永常,《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2001 6.耿永常,《城市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7.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0 8.童林旭着,《地下建筑图说100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 9.童林旭着,《地下汽车库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设计的原始资料或已知的技术参数 结合河南城建学院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类型及特点,针对教学区,生活服务区,家属院1区,2区,宿舍区和文管校区进行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具体选址请根据任务分配进行实地踏查并给出确切位置,并根据所选位置周围环境进行实际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停车场的规模按预期15年进行规划设计。 设计要求(包括提交的设计成果) 1.5.1课程设计教学方面的要求 1.5.1.1 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应事先准备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所需的规范以及有关资料。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停车场管理系统

实验二停车场管理 班级:A0712 学号:12 姓名:冷清淼成绩: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一、问题描述 设停车场是一个可停放n辆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在停车场内,汽车按到达的先后次序,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假设大门在最南端)。若停车场内已停满n辆车,则后来的汽车需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当有车开走时,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进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停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后,其他车辆再按原次序返回车场。每辆车离开停车场时,应按其停留时间的长短交费(在便道上停留的时间不收费)。 设计要求: 1.模拟上述管理过程。要求以顺序栈模拟停车场,以链队列模拟便道。 2.从终端读入汽车到达或离去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三项: (1)是“到达”还是“离开”; (2)汽车牌照号码; (3)“到达”或“离开”的时刻。 3.与每组输入信息相应的输出信息为:如果是到达的车辆,则输出其在停车场中或便道上的位置;如果是离去的车辆,则输出其在停车场中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的费用。 二、算法说明 1.数据结构说明 (1)用到两个堆栈:一个为车场栈;另一个为临时栈temp typedef struct NODE{ CarNode *stack[MAX+1]; int top; }SeqStackCar; /*模拟车场*/ (2)一个队列结构,存储便道车辆信息:

typedef struct Node{ QueueNode *head; QueueNode *rear; }LinkQueueCar; /*模拟便道*/ 2.算法说明 (1) 功能模块说明:停车场管理系统含有三个模块,即:车辆到达、离开、列表显示 停车场系统车辆到达 车辆离开列表显示 3 2 1 图1 (2)以模块为单位分析算法 1、“到达”模块:到达时有两种情况,即车场是否满,未满则直接进入停车场;满时,到便道等待。如图2。 车辆到达 停车场是否满 结束 进入停车场 进入便道 是 否 图2

基于数学建模的停车场优化设计

基于数学建模的停车场优化设计 张伟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停车场的优化设计就是在停车场大小确定的情况下,对停车区域进行优化设计,以便容纳更多的车辆。文章通过数学建模方法探讨停车场的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找出缓解停车困难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数学建模;停车场优化;应用数学 一、引言 假设某公共场所附近有一块空地,如果不考虑建设地下或多层结构,我们该如何有效的设计停车位置呢?一般来说,想尽可能的把车塞进停车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垂直停靠的方式将车一辆挤一辆地排成行,但是这样停放的后果就是车辆不能自由出入,只有后进入的车辆全部先出去了,先进入的车才可以离开停车场,显然不符合实际的需求。因而,为了使汽车能够自由地出入停车场,必须设立一定数量具有足够宽度的通道,并且每个通道都应该有足够大的“转弯半径”,而通道越宽越多,就会使得容纳的车辆数越少。 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非货运车辆大小的种类。根据实际调查和经验数据,这类车辆一般可分为小轿车,中型客车和大型客车三类。其中小轿车约占九成,大型客车约占一成,而中型客车一般不多于1%。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免去对中型客车的车位设计,即便有中型客车停车的需要,可以使用大型车的车位,这也符合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停车场的车位设计情况。我们设小轿车所占的比例为0.9α=,大型客车所占的比例为10.1α?=。 再来看看车位的大小。根据实际的调查,城市内比较普通的小轿车长度一般不超过4.7米,宽度一般不超过1.7米,而一般大型客车长度不超过12米,宽度不超过2.2米。另外,经实际考察可知,停车场中标志线的宽度大约为0.1米,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停车场中停放轿车需要的车位长5L C =米,宽 2.5W C =米,这其中包括了0.1米的标志线宽度和至少0.3米的汽车间的横向间距。设停放大客车需要长12.5L B =米,宽3W B =米,其中包括0.1米的标志线宽度和必要的汽车之间的横向间距。 考虑到汽车从通车道驶入车位一般得转弯,所以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也是停车场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所谓最小转弯半径,就是汽车转弯时转向中心到汽车外侧转向车轮轨迹间的最小距离。根据实际调查,可设小轿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为1 5.5C =米,与此同时,汽车转弯时转向中心到汽车内侧转向车轮轨迹间的最小距离为21 1.7 3.8C C =?=米,如图1所示。

智能停车场方案

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系统配置方案

第一章系统设计思路及目标 设计思路 根据我们对业主需求的理解,我们提供配置如下: ?业主车的管理主要着眼于两点,首先系统应能方便业主车辆的出入,使业主可以不下车读卡就可以完成身份识别和停车扣费,其次系统应能准确判断入场车辆是否已经交纳当月的车位租金。 ?临时车:因为临时车辆的收费是按停车时间计算的,所以时间段的控制是临时车管理的一个关键。 ?停车场系统必须保证停放车辆的安全,不允许出现恶意驾驶其它车辆出场的情况。 业主车: ?业主可配月租卡、年租卡,卡可采用远距离蓝牙卡 ?业主将车驶至标准区域,将卡在读卡机感应区域一晃,读卡机立即可感应到卡片并发出“嘀”的一声;如读卡有效,道闸自动升起(也可设为操作员确认开闸),同时岗亭管理电脑自动核对、记录,如果数据核对正确,道闸起杆,如果数据核对错误,道闸不起杆,业主可通过对讲系统呼叫管理中心。 ?业主开车入场,进场后道闸自动关闭。 ?月租卡可以按月或天数设置车辆出入停车场的有效时间,超期后的月租卡必须重新授权入场权限,否则该卡即失去出入场的权利 临时车:

?进场车辆经系统确认后,由岗亭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读卡发卡,采用近距离ID卡,并启动图象对比系统完成对车牌号与车辆图象的拍摄,摄像后道闸自行启动,准许该车入场。 ?司机将车驶至车场出场收费处,将卡交给值班员; ?值班员将卡在临时卡计费器的感应区晃动,收费电脑根据收费程序自动计费; ?司机付款,值班人员确认无误后,按电脑确认键,电脑自动记录收款金额; ?道闸开启,车辆出场,出场后道闸自动关闭。 性能分析: ?毫无疑问,这种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可以满足业主的要求,同时还从实际情况出发为系统的扩展预留了相当的空间;系统的安全性: ?就以上的配置来讲,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是无懈可击的,图象对比系统一卡一车的对应原理可以保证:同一张卡,只可以携带同一辆车出入停车场。 设计目标 ?智能化流程一步步指导用户完成车辆出入场及停车过程,对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提示,保证车辆出入场的方便快 捷。 ?高安全性:区别于国外停车场的设计,系统更多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着重加强了车辆的静态与动态防范工作,其中静态部分可扩充电子密码锁及报警装置对停泊的车辆加以监测,动态部分则采用图像对比系统来完成出入场车辆图像的动态摄制与对比,最终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车辆保护功能:道闸根据车辆的通行情况自动升起和降落,并具有防砸车功能,即只要进出场车辆尚在道闸下,道闸将保持其初始状态还会下落。 ?停车收费由计算机统计和工作人员确认,杜绝了人为操作引起的失误和作弊,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

停车场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容 1.有一个两层的停车场, 每层有6个车位, 当第一层车停满后才允许使用第二层. ( 停车场可用一个二维数组实现, 每个数组元素存放一个车牌号) 每辆车的信息包括车牌号, 层号, 车位号, 停车时间共4项. 其中停车时间按分钟计算 2. 假设停车场初始状态为第一层已经停有4辆车, 其车位号依次为1—4 , 停车时间依次为20, 15, 10 , 5 . 即先将这四辆车的信息存入文件”car.txt”中( 数组的对应元素也要进行赋值) 3. 停车操作: 当一辆车进入停车场时, 先输入其车牌号, 再为它分配一个层号和一个车位号(分配前先查询车位的使用情况, 如果第一层有空则必须停在第一层), 停车时间设为5 , 最后将新停入的汽车的信息添加文件”car.txt”中, 并将在此之前的所有车的停车时间加5. 4. 收费管理(取车): 当有车离开时, 输入其车牌号, 先按其停车时间计算费用, 每5分钟0.2元. (停车费用可设置一个变量进行保存), 同时从文件”car.txt”中删除该车的信息, 并将该车对应的车位设置为可使用状态(即二维数组对应元素清零). 按用户的选择来判断是否要输出停车收费的总计. 5. 输出停车场中全部车辆的信息. 6. 退出系统. 实验程序流程图

停车

取车

实验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2 void park();//停车 void getout();//取车并计算停车费用int x=4; int Time=0; struct C { char car_number[8];//车牌号 int fooler;//层数 int carport;//车位号 int time;//停车时间

数学建模+停车场设计问题

案例16 停车场的优化设计 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停车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停车困难已逐渐成为市民们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停车难问题,除了尽可能的增加停车场以外,对停车场进行优化设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供需矛盾。停车场的优化设计就是在停车场大小确定的情况下,对停车区域进行优化设计,以便容纳更多的车辆。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分析一下这一情况,找出缓解停车困难的有效办法。 假设某公共场所附近有一块空地,如果不考虑建设地下或多层结构,我们该如何有效的设计停车位置呢?一般来说,想尽可能的把车塞进停车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垂直停靠的方式将车一辆挤一辆地排成行,但是这样停放的后果就是车辆不能自由出入,只有后进入的车辆全部先出去了,先进入的车才可以离开停车场,显然不符合实际的需求。因而,为了使汽车能够自由地出入停车场,必须设立一定数量具有足够宽度的通道,并且每个通道都应该有足够大的“转弯半径”, 而通道越宽越多,就会使得容纳的车辆数越少。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在满足车辆能够自由进出的实际需求下,如何进行停车位置和车行通道的设计,才能够停放更多的车辆,从而做到既方便停车又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非货运车辆大小的种类。根据实际调查和经验数据,这类车辆一般可分为小轿车,中型客车和大型客车三类。其中小轿车约占九成,大型客车约占一成,而中型客车一般不多于1%。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免去对中型客车的车位设计,即便有中型客车停车的需要,可以使用大型车的车位,这也符合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停车场的车位设计情况。我们设小轿车所占的比例为0.9α=,大型客车所占的比例为10.1α-=,当然现实中也有不少全为小轿车设计的停车场,例如小区的地下车库。 再来看看车位的大小。根据实际的调查,城市内比较普通的小轿车长度一般不超过4.7米,宽度一般不超过1.7米,而一般大型客车长度不超过12米,宽度不超过2.2米。另外,经实际考察可知,停车场中标志线的宽度大约为0.1米,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停车场中停放轿车需要的车位长5L C =米,宽 2.5W C =米,这其中包括了0.1米的标志线宽度和至少0.3米的汽车间的横向间距。设停放大客车需要长12.5L B =米,宽3W B =米,其中包括0.1米的标志线宽度和必要的汽

国内智能停车场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

国内智能停车场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 国内停车场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内私家车迅速增长的情形下,一些大型城市面临“车多位少”的困境,迫使很多车主把车直接停在道路上,这一方面影响交通畅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车辆的管理,车辆容易被破坏或被偷盗,给车主带来财产损失。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停车场规模也日益大型化,加之服务车辆繁杂,人工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已难以满足其在管理上提出的要求,此时,运用监控、诱导、路闸等手段实现车辆的智能化管理应运而生。 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停车场车辆收费及设备自动化管理的统称,是将车场完全置于计算机管理下的高科技机电一体化产品。据恒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产品经理罗海江介绍,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兴起于2001年,发展到现在系统正日趋完善,功能越来越面向国内的实际需求,系统操作也更加人性化。如今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已经经过了从早期对国外产品的跟随和模仿阶段,进入到了一个产品创新,紧随市场需求并不断壮大的阶段。目前国内停车场系统生产企业有400多家,其中国产停车场系统产品约占市场份额的80%左右,国外停车场系统市场占20%。而在欧美地区,据了解,欧洲一些国家的停车产业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并已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停车产业也已成为年产值数十亿美元的大产业。美国的停车产业每年收入约达260亿美元,占全美GDP的3.25%。而我国的停车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1.3的合理比例,加之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还将保持高速成长的态势,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必将带来对停车市场的需求增长,可见,只要城市有关政策给予适当支持,停车业作为一个新

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题目: 南门家属院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生姓名: 鲁桂强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4 年 12 月 29 日 完成时间: 2015 年 01 月 11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 1.1地下停车场特点 ............................................... - 1 - 1.2地下停车场规划步骤 ........................................... - 1 - 1.3地下停车场规划要点 ........................................... - 1 - 1.4开发地下停车场的目的 ......................................... - 1 -第二章教学区现状调查与分析.......................................... - 2 - 2.1 实例介绍.................................................... - 2 - 2.2实例分析..................................................... - 3 -第三章停车场的选址.................................................. - 4 - 3.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 4 - 3.2 教学区区停车场规划.......................................... - 5 - 3.3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 - 6 - 3.4 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 - 6 -第四章停车场主体平面设计............................................ - 9 - 4.1 设计的基本要求............................................... - 9 - 4.2停车区的划分及面积估算 ....................................... - 9 - 4.3 车位及行车通道的平面设计..................................... - 9 - 4.4 停车场坡道的设计............................................ - 14 - 4.4.1坡道的形式 ............................................ - 14 - 4.4.2 坡道的技术参数....................................... - 15 - 4.4.3汽车坡道设计数量 ...................................... - 17 - 4.4.4停车场层高设计 ........................................ - 18 -第五章消防、通风排烟和排水系统..................................... - 19 -第六章结论........................................................ - 21 -参考文献............................................................ - 22 -

商业区停车位优化设计数据总结

目前购物中心停车位主要分为机械式立体车库、屋顶停车场、停车楼、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场。其中,购物中心采取地下停车场方式较多。本文就以地下停车场为例,具体分析购物中心停车场该如何优化。 1停车位 停车位的大小需根据车型的不同尺寸,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的面积设计最多的停车位。 据调查,不同车型的外廓尺寸如下: 经济型、中档车的宽度约为1750~1800mm,长度约4500-4800mm; 中高档车宽度超过1800mm,长度超过5000mm; 小型车的外廊尺寸为4800*1800mm。 一般小型车垂直车位的尺寸为5300m*2400m。

三种停车方式所占面积平均值: 1、垂直式停车:长24m,宽5.3m的空地,可以停放10辆小型机动车,平均占地12.7㎡/辆。 垂直停车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出车,停放较方便,在几个停车方式中所占面积最小,但转弯半径要求较大,行车通道较宽。 2、斜列式停车:长24m,宽5.3m的空地,可以停放7辆小型机动车,平均占地20.2㎡/辆。 3、平行式停车:长24m,宽2.5m的空地,可以停放4辆小型机动车,平均占地15㎡/辆。 平行停车方式车辆进、出车位更方便、安全,但每辆车因进出需要而占用的面积较大。

综上所述,垂直停车所占车位面积最小。 2柱网 根据规范,停3辆车的柱间净宽应为7200mm,若采用600×600的柱子,停3辆车的柱网轴线间宽度至少为7800mm,若一边有墙则为8100mm。 对柱网进行优化改进,可以优化地下停车库,增加停车位数量。

①调整柱网尺度,增加停车位数量。 以双行道6米,单行道3米标准,结合不同柱网尺寸,本项目采用11*8.4M的柱距较为经济,可增加29个车位。

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

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 1、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系统概述 道尔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功能优化,结合国内外客户的对车辆管理的需求,以高起点全新设计开发的新一代高效智能、贴心实用、简约快捷的高端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系统设计各项功能和操作更贴近用户需求,是一套真正以用户管理者、使用者的实际需要为前提的高端智能化车辆出入、停车收费、安防报警综合管理系统。 根据不同用户群体和使用场合对产品配置的需要,并结合道尔智能化产品的设计理念,我们将停车场管理系统分为:恭系列停车场、循系列停车场、R系列停车场和D系列停车场。 系统组成 道尔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由出入口控制机、出入口自动道闸、出入口监控和抓拍摄像机、视频捕捉卡或DVR、通讯转换器或网络交换机和管理电脑组成。系统联网结构图如下。略 功能与特点 设计起点高,采用高速ARM双核核心处理器,处理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强。 注重细节,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基础,每一项功能都让用户使用起来更简单、更安全、更舒适。 外观设计高贵典雅,融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以艺术品的眼光来打造新一代高端智能化产品。 集成度高,兼顾模块化设计,外部连线少,安装维护简单。 控制机采用TCP/IP高速数据通讯,同时兼顾RS485总线,满足不同用户需要。 海量数据存储,支持优盘采集,免布线车场模式。 停车卡凭证支持非接触式IC卡、CPU卡、EM卡、RFID、二代证和纸票卡。

四路实时图像监控对比功能,支持人像和车辆双重图像抓拍验证; 证件抓拍功能,临时卡出场时可以选择免费,并抓拍证件和车辆图片; 完善的一车一卡功能,防跟车、防丢卡; 支持多种模式的车牌号识别功能,有效解决车辆卡外借和车辆卡忘带等情况下保证用户通行顺畅,增强了对车辆安全性的自动监管措施。 支持多策略的消费打折功能,完全满足各类商业广场、超市、酒店等对停车收费管理的特殊需求。 支持收费费率和语音库下载更新功能,适用于不同地区各种应用场合。 支持车队通行控制模式,一键式操作,减轻收费管理人员的劳动量。 支持车辆出入平安短信和社区信息服务短信提醒功能。 支持出口收费模式、中央收费模式、ETC不停车收费模块和嵌套模式。 支持区域智能社区联营和城市一卡通管理运营模式。 支持WEB远程报表查询。 2、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概要 大华针对智能停车场系统,拥有完善的研发、测试、生产、销售、售后流程,云集了一批富有行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多年从事野外全天候环境下的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整合型感应式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具有技术先进、可靠性强、征稽管理功能强的特点,为客户提供业内最为完善的出入口控制管理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 问题与挑战 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城市汽车和停车位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一些新建项目或土地资源不十分紧缺的地区,停车难问题更多的是利用地下停车场或地面多层停车场来提供更多的停车位的方式解决。然而在一些土地资源异常紧张的市中心地段,周

汽车停车场停车位显示系统的设计

通信工程专业 计算机类课程设计 题目汽车停车场停车位显示系统的设计 学生姓名索芳学号 1013024069 所在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103 班 指导教师陈正涛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 2013年 11 月 22 日

计算机类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03班学生姓名索芳 一、计算机课程设计题目汽车停车场停车位显示系统设计 二、计算机课程设计工作自 2013 年 10 月 22 日起至 2013 年 11 月 22 止 三、计算机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 四、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 1、用4*4点阵表示停车场16个车位,灯点亮表示该车位为空,灯熄灭表示该车位有车。 2、车能够自由的停车在任何空的停车位置上,任何停车位上的车都可以离开停车场。 3、停车场的初始状态是所有车位都没有车。 五、计算机课程设计要求: 1、分析设计任务,拟定多种设计方案,根据实验条件,选定其中一种方案绘制系统框图,和设计流程。 2、对设计电路进行编程下载,搭建硬件电路,调试电路并记录实验结果。 3、撰写设计报告一份,课设报告要求格式正确,文字流畅,概念准确,逻辑严密,软件设计要有完整程序。 指导教师陈正涛系(教研室)通信工程系接受论文(设计)任务开始执行日期2013年10月23日学生签名

汽车停车场停车位显示系统的设计 索芳 (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03班,陕西汉中723003) 指导教师:陈正涛 [摘要]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的越来越普及。汽车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起着重大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于是停车正在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以前落后的人力停车管理即将被高科技化的自动停车管理系统所取代,高度自动化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物资消耗,大大提高了效率。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模型。它能在任意时间内,根据有效的停车空间,计算能够停泊的车辆数量,并且使用自动而可靠的完成车辆的进。还能够显示是否有停放的场地以及是否有车辆进、出停车场。本停车场管理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系统,能够避免停车场入口处及出口处的交通阻塞现象,同时还能满足使用者和管理者对停车场效率、安全、性能以及管理上的需要,不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流失。因此,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线传感器动态显示

停车场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_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计科12-04 学生姓名:田园学号: 2012442095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计算机自主学习中心 ___ _____ 设计题目:_____ _ 停车场管理系统__ ____ 完成日期: 2013 年1月18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摘要 当今社会,停车场管理电脑化已经成为了停车场管理的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停车车辆的不断增加,停车场对停车的管理越来越复杂,所以要实现对停车的正确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次课程设计就是为了对停车基本的信息及其停车费用的管理做一个简单的表现,主要实现对停车的信息录入,修改,删除,显示,添加,查找等几个方面的功能。而要实现这些功能,首先要建一个数组,将所有停车的信息都统筹起来,而且通过C++建立类的方式完成这些过程,并且能准确明显的显示每辆停车的基本信息和 对其资费的管理。通过如此对停车的管理,可以达到对停车信息的准确管理。 关键词:停车场管理数组 C++ 类

UML课程设计--停车场管理系统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程代码: 6014499 题目: 停车管理系统 年级/专业/班: 2011级软件工程5班 学生姓名: 邱仁 学号: 312011********* 开始时间:2013年11月13日完成时间:2013年11月30日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前言 (4) 2. 需求分析 (4) 2.1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4) 2.2系统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 (5) 2.3系统用例图 (5) 2.3.1参与者 (5) 2.3.2分析用例图 (5) 3. 分析静态模型 (7) 3.1分析包 (7) 3.2分析类图 (8) 3.3分析对象图 (10) 3.4分析部署图 (10) 3.5分析构件图 (11) 4. 分析动态模型 (12) 4.1分析顺序图 (12) 4.2分析协作图 (13) 4.3分析状态图 (15) 4.4分析活动图 (18) 5. 数据库设计 (21) 参考文献 (24)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种软件系统应用于市场、学校、政府机关等部门。相对于其他软件系统不同的是,停车管理系统适用于各种企业以及学校的有车一族。为此,这个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管理性。 针对停车管理系统开发的问题,本系统采用jsp+servlet+Bean的模式进行设计。数据库采用的是mySQL中型数据库。首先进行网上搜索资料,查询相关的需求分析。然后利用UML静态与动态建模,建立了设计模型。最后开始编码,实现各个功能模块,以及执行余后的测试维护过程。 停车管理系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有车一族的停车问题和交通部门的管理问题问题。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该系统设计与实现等功能的设计过程。由于停车管理系统的功能强,通用性好,特别是它具有价格便宜,可靠性好,可移植性强和使用方便等方面的独特的优点,采用该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车辆的管理,收费的管理等进行诸多方便快捷的操作。 如今全球网络化,所以计算机更是每个人必用的工具。在交通管理方面,几乎所有的人都趋向于自己的私家车。拥有车子交通设备,可以让自己或别人更容易更快捷的达到目的地。方便人们的上班,旅游,以及拜访朋友。 关键词:网络化;停车管理;模型设计;有车一族

停车场泊车位的优化设计与效度评价

停车场泊车位的优化设计与效度评价 【摘要】:随着汽车消费量剧增,“停车难”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以某小区露天停车场为背景,用排队论对该服务系统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整数规划模型对其泊车位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停车场效度进行了度量。 在对停车场泊车位优化设计的模型中,我们考虑一种把车间距空间和马路空间并入车辆所在的空间的方式,形成新的“空间单元矩形”,因其可以在空间无间隙密铺从而简化分析过程。同时设定了“最大内接矩形”作为优先标准,建立了整数规划模型,对“最大内接矩形”空间内的车位进行了优化设计,用LINGO 软件编程处理,而对其余的区域采用观察法和穷举法进行设计,最终的设计方案总共能够提供102个泊车位,空间利用效率较高。 在对停车场效度评价的模型中,我们选择的是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稳健性打分原则,对各指标进行打分,在形成评判集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评价。用MATLAB软件编程处理,结果显示综合评价值为4.85,停车场的效度处于较好的状态。 在对车位优劣进行评价时,我们援用了目标规划的思路,用四个依次优先级递增的指标进行评价。在筛选车位时我们又援用了决策理论中淘汰“次优方案”的思路,根据优先级逐渐把“次劣”泊车位排除,最后发现在采用我们设计的泊车方案的前提上,整个停车场右下角的车位是最劣车位,最不受欢迎。 关键词:泊位设计排队论整数规划多目标规划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

一、问题的重述 随着我国的汽车消费增长并逐渐普及开来,“停车难”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成为了困扰人们正常生活和交通秩序的重要因素。究其本质,“停车难”问题的根源在于停车位供给短缺和停车位需求旺盛之间的供需矛盾,真正意义上解决这个难题有待于车辆停放设施的增加速度跟上车辆的迅猛增加。但是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车辆停放设施数目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设计提高停车场的运行效率,对于局部缓解“停车难”的现状有着重大的意义。 停车场运行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停车场内部泊车位的优化设计和泊车位分配,并需要综合考虑整体的效果。对停车场整体运行效率的评价是基于停车平均等待时间、人均停车面积、停车顺畅程度等等的综合指标,需要构建一个整体评价体系。 二、模型的假设 1.停车场车主到达停车场的过程是泊松流,其相继到达的间隔时间不存 在记忆性,服从负指数分布(Markov)。 2.车在停车场的停留时间是完全随机的,服从一阶埃尔朗分布(Erlang)。 3.不存在预定车位或固定车位,所有的泊车位均符合先到先服务(FCFS) 规则。 4.每个泊车位的平均服务率相同,且独立工作,不会相互影响。 5.车主在选择泊车位中均考虑自身效用最大化,不存在利他正义等特殊 情况。 6.停车场经营业主在保证停车场基本安全的情况下,以自身利益最大化 为目标进行决策,不考虑利他主义等情况。 7.进入停车场的车型只考虑小型车,小型车的详细指标参见附录二。 8.停车场进行泊车位优化设计的前提是遵守国家交通部对于停车场的 相关条例(参见附录二),不考虑违规修建的情况。 9.车主不具备制定停车场车位价格的能力,但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 特定车位的价格,因此不同车位的价格可能是有差异的。 三、符号说明 1.排队论部分: X/Y/Z/A/B/C:排队论模型中的指标,分别代表相继顾客到达时间的分布、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